基于Web3. 0 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构建.doc_第1页
基于Web3. 0 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构建.doc_第2页
基于Web3. 0 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构建.doc_第3页
基于Web3. 0 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构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构建*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YB04)研究成果之一。聂应高(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咸宁 437100)摘要 针对当前基于Web2.0的图书馆聚合门户个性化不强,智能化和精准化缺乏等缺陷,结合Web3.0相关技术,指出Web3.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的主要特征,提出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平台基本架构,探讨门户框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键技术,以期为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 Web3.0 个性化聚合 语义Web 门户 分类号 G250.76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Personalized Aggregation Portal Based on Web3.0Nie Yinggao(Librar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ning 437100, 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deficiencies of library aggregation portal based on Web2.0 which has poor personality, no intelligence and accuracie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library personalized aggregation portal based on Web3.0, propos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it, and discusses the components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portal framework so as to provide with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t.Keywords Web3.0 Personalized Aggregation Semantic Web Portal1 引言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扩展,用户行为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强调用户参与的Web2.0逐渐凸显弊端:缺乏智能化和精准化,个性化应用不强等。于是,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Web3.0应运而生。对于Web3.0,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性描述,纵观以往研究,最常见的解释为:网站内的信息可直接和其他网站的相关信息进行交互和倒腾;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利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1。Web3.0建立在Web2.0的基础上,不仅按照用户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而且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智能过滤器和个性化聚合服务。鉴于此,本文将Web3.0与图书馆门户相结合,指出Web3.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的主要特征,提出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平台基本框架,以期为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建设提供参考。2 Web3.0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特征Web3.0时代,图书馆不再仅仅以信息资源蕴含数据量的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而是在此基础上,图书馆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图书馆门户引入Web3.0相关技术,代表着一种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即将诞生,这种服务模式相对于通常的基于Web2.0的服务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征。2.1 个性化聚合Web3.0的最主要特点在于信息聚合和提供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图书馆利用混搭应用技术(Mashup)实现对用户生成内容的整合,用户可自由整合数据资源,按需定制个性化聚合门户,这个门户具有微件(Widget)构成,将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智能聚合到一块,实现基于用户偏好的个性化信息聚合服务2。这样,跟用户偏好和需求无关的信息与栏目将屏蔽,而紧密相关的内容将优先显示。2.2 智能化服务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bing Framework,RDF)和Ontology(本体)等为图书馆个性化门户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表达查询意图,智能搜索引擎便能够对用户查询意图进行解析,然后提取查询概念、组合查询表达式,进而深度挖掘网络内容,为用户提供完整、精确的查询内容,从而避免大量信息资源所带来的搜索疲劳。比如,针对某一查询问题,用户不必人为分析和试验组合查询词,而是利用智能搜索自身的推理和计算,并评价和分析搜索结果,就能为用户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2.3 精准化检索Web3.0凭借独有的智能化语义Web技术,用户信息检索便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即达到“精准化的搜索结果,用户想要的结果”境界。在用户生成内容(UGC)筛选性过滤的基础上,图书馆聚合门户引入偏好信息处理与语义搜索引擎技术,精确筛选与检索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资源,并过滤所有无关的信息,从而真正避免检索过程中出现各种模糊的、相近的、类似的搜索内容。2.4 多终端兼容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以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兼容不同的终端(PC互联网、WAP手机、PDA、PSP以及各种专用终端等)和完全基于Web浏览,各种终端用户群都能享受到图书馆便捷的应用/服务,真正实现融合网络的普适化、公用显示装置与个人智能终端的通用3。这样,有望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3 Web3.0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架构传统图书馆门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用户体验,但没有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聚合服务4。本文在传统图书馆门户架构的基础上,针对当前Web2.0存在的弊端,结合Web3.0相关技术,构建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系统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图1 Web3.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总体架构3.1 数据存储层数据存储层为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系统框架的最底层,提供基础数据技持,是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平台的基础。该层主要是构建概念模型,定义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领域概念的知识模型和在服务供给中涉及用户需求的语义结构,主要包括用户偏好库、平台/工具库、数据库、知识库、本体库和语义实体库等。其中,用户偏好库是实现精准化知识服务的前提,该库存储的是经过收集、挖掘、分析而得到的用户偏好和要求等行为特征信息,它有助于提高检索的效率和主动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知识;平台/工具库所存储的是统一的开发平台及各类工具库,主要包含支持Web3.0关键技术的开发环境、Web服务、测试管理平台和本体构建工具等;数据库所存储的是图书馆聚合门户中的工作流数据与元数据等;知识库所存储的是与本体库存在映射关系的、经过结构化处理的领域知识,而且知识库中的知识在本体库中存在其相对应的语义;本体库用于存储大量事实规则和完整性约束,其主要内容是图书馆门户领域知识本体、语种本体和应用本体;语义实体库用于存储从图书馆门户领域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结构化语义信息中抽取语义实体和语义关系的深层语义信息。3.2 服务构建层资源整合是图书馆聚合门户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是Web3.0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5。图书馆在完成应用系统和网络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框架最底层(数据存储层)的支撑,服务构建层关键是实现用户需求和Web服务之间的语义描述、转换和语义搜索。该层主要任务包含两方面:完成用户行为挖掘和用户需求分析,构建基于语义搜索引擎的用户兴趣模型;用户先提交检索信息,利用图书馆门户平台提供基于OpenAPI的服务,集成用户个性化需求应用程序,形成多个智能过滤器并过滤成员信息,然后结构化处理过滤信息,接着将数据库中的成员元数据和本体库进行本体匹配,最后搜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形成个性化用户应用/服务接口。3.3 应用服务层该层实际上是一个具有不同终端解析功能的软件层,它在底下两层(数据存储层和服务构建层)的支撑下,用户使用浏览器即可完成与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另外,该层对上接受不同终端设备的格式语言,对下进行统一格式的XML交互。比如,用户通过OpenID数字身份识别框架认证以后,可以实现图书馆聚合门户中的知识服务功能:个性化应用(内容定制/展示、页面风格和常用工具服务等);统一检索(各种异构资源、统一检索界面/语言);知识管理(组织、分布、分类、评价、共享和激励等);智能推送(智能过滤无关信息,解决信息超载,推送用户最有价值的信息);智能搜索(解析查询意图,提取查询概念,挖掘网络内容,提供精确查询内容)。3.4 用户访问层该层是用户访问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的接口,处于系统框架的最顶层。用户访问层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用于解析不同终端(PC互联网、WAP手机、PDA、PSP以及各种专用终端等)。它对上接受不同终端设备的格式语言,对下进行统一格式的XML交互。具体地,用户是该层的使用者,用户使用浏览器就可以完成与图书馆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另外,通过图书馆聚合门户提供的OpenAPI,用户可以按需自由定制个性化功能,智能化的聚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相关应用,实现“随需而变(On Demand)”的知识服务。4 关键技术4.1 语义Web语义Web为Web3.0的核心概念,主要思想是利用元数据语言对Web信息资源内容进行语义上的描述,从而使计算机能够利用这些语义信息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理解和处理6,最终实现更高级的、基于知识的智能应用。语义Web的实现需要三大关键技术的支持:XML、RDF和Ontology。在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中,研究重点是建立基于语义Web的知识表示模型,建立领域本体库。其中,语义Web上的知识表示语言可以采用目前较为合理的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另外,语义Web的知识表示和提取主要包括:概念知识抽取、生成非形式化知识模型、本体建模、形式化描述等。基于语义Web的知识表示模型用于解决系统间的通信、重用、交互操作和共享,在本体建模时应当遵循相应的标准、指导原则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同时,要有一套统一的形式化语言来对本体进行编码7。4.2 OpenAPIOpenAPI泛指服务型网站经过封装的数据与功能以服务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8,以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OpenAPI是Web3.0下一个关键的技术,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思想的革新。正是由于Open,使得各种网站之间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友好的服务9。在OpenAPI环境下,开发人员通过Mashup应用聚合技术,利用其他网站OpenAPI提供的内容进行重新搭配,或者对原有的碎片化的数据进行重组,使其变得更加有关联,从而制作出独特的、具有新价值的Web应用。OpenAPI按照门户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一般分为七类:搜索类、文字资讯类、多媒体类、地理信息类、电子商务类和注册类等。比如,Web3.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在开放注册类的接口时,需同时提供一套供用户认证身份的专有API(OpenID)。OpenID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身份识别框架,其致力于提供一个标准的、通用的注册API,如果所有网站都遵守OpenID规范,用户就不必为每个网站记住一套用户账号和密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账号管理的成本,切实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用户体验。5 结语Web3.0的核心理念为个性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将其相关技术引入到图书馆门户中,构建基于Web3.0的图书馆个性化聚合门户基本框架。该建设方案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真正体现用户既是知识有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另外,语义Web是当今互联网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图书馆门户结合语义Web,将会在Web3.0模式下发挥更大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研究价值。参考文献:1 Web3.0.2012-08-16./view/269113.htm.2 熊回香,张晨,李玉波.基于Web3.0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8):95-98.3 杨恒伏,李勇帆.Web3.0环境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11(1):32-35.4 熊回香,陈珊,许颖颖.基于Web3.0的个性化信息聚合技术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8):95-99.5 吴胜,苏琴.Web3.0数据整合流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24):112-115.6 姜恩波.RDF原理、结构初探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5):32-33.7 柳亚琴.基于OWL的语义W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