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及新生儿心肺复苏(2017)摘要.ppt_第1页
成人及新生儿心肺复苏(2017)摘要.ppt_第2页
成人及新生儿心肺复苏(2017)摘要.ppt_第3页
成人及新生儿心肺复苏(2017)摘要.ppt_第4页
成人及新生儿心肺复苏(2017)摘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早期进行心肺复苏是有希望抢救成功的。据统计,中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每年约54.4万人死于心脏猝死,居全球之首。全球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平均约2%,美国5%,而中国不到1%。,前言,高质量心肺复苏关键概念基本事实您进行复苏尝试的方法个人防护设备,生存链院内心脏骤停的生存链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IHCA和OHCA生存链的关键差异生存链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新生儿心肺复苏,2016年修改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关键概念,基本事实,复苏方法,个人防护,一、高质量心肺复苏,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关键概念,在识别心脏骤停后10秒内开始按压。用力按压,快速按压:以100-120次/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对于成人深度至少为5厘米对于儿童深度至少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大约5厘米)对于婴儿深度至少为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大约4厘米)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断(将中断控制在10秒以内)给予有效的人工呼吸,使胸廓隆起避免过度通气,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基本事实,胸外按压深度胸外按压常常太浅而不是太深。研究表明,成人按压深度大于6厘米可能会导致损伤。如果您有一个心肺复苏质量反馈装置,最好定位在5至6厘米之间。,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复苏的方法,每次发生心脏骤停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复苏方法取决于:可用的应急设备是否有经过培训的施救者技能操练的水平当地的方案,个人防护设备,个人防护设备(PPE)是穿戴起来帮助保护施救者免除健康或安全风险的设备。它可以包括物品组合,如:医用手套护目用具全身防护服反光服安全鞋安全头盔,高质量心肺复苏总结,*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cm,二、生存链,院内心脏骤停的生存链,院内成人心脏骤停生存链中的环节是心脏骤停前疾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立即识别以及骤停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实施着重于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快速除颤多学科心脏骤停后治疗,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院外心脏骤停的生存链,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生存链中的环节是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尽早实施着重于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使用AED进行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包括快速稳定和转送患者去接受心脏骤停后治疗)多学科心脏骤停后治疗,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IHCA和OHCA的关键差异,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生存链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年,度,工,作,概,述,生存链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医务人员成人心脏骤停流程图,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无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如果适用)通过移动设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急救设备(或请旁人去取)。,给予人工呼吸:每5至6秒1次呼吸,或每分钟10至12次呼吸。如果2分钟后仍未启动,则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继续人工呼吸:约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脉搏,开始心肺复苏。如果可能有阿片过量的情况,若能获得纳洛酮,则按照操作要求使用纳洛酮。,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并检查脉搏(同时)。能否在10秒内明确感觉到脉搏?,监控患者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呼吸正常,有脉搏,没有正常呼吸,有脉搏,所有情况下到这时应该都已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支援,自动体外除颤器和应急设备都已经取得,或已有人去取。,心肺复苏开始循环:30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如有可能应该尽早使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到达,检查心律。是否为可电击心律,进行1次电击。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是,可电击,否,不可电击,没有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无脉搏,单人医务人员施救的儿童心脏骤停流程图,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无反应。呼叫旁人帮助。(如果适用)通过移动设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给予人工呼吸:每3至5秒1次呼吸,或每分钟10至20次呼吸。如果脉搏仍60次/分钟且伴有血流灌注不足征象,则进行胸外按压。*如果2分钟后仍未启动,则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继续人工呼吸:约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脉搏,开始心肺复苏。,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并检查脉搏(同时)。能否在10秒内明确感觉到脉搏?,(如果尚未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回到患者身边,监控患者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呼吸正常,有脉搏,没有正常呼吸,有脉搏,(如果尚未启动)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器。,心肺复苏1名施救者开始循环:30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如有第二名施救者赶到,则采用15:2的比率)如有可能应该尽早使用体外除颤器。,约2分钟后,如果仍有一名施救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回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沿未取回),自动体外除颤器分析心律。是否为可电击心律,进行1次电击。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是,可电击,否,不可电击,没有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无脉搏,有人目击的突然猝倒?,否,是,2人或以上医务人员施救的儿童心脏骤停流程图,确认现场安全,患者无反应。呼叫旁人帮助。第一名施救者和患者在一起。第二名施救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取回自动除颤器和急救设备。,给予人工呼吸:每3至5秒1次呼吸,或每分钟10至20次呼吸。如果脉搏仍60次/分钟且伴有血流灌注不足征象,则进行胸外按压。*如果2分钟后仍未启动,则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继续人工呼吸:约每2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脉搏,开始心肺复苏。酮。,检查是否无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并检查脉搏(同时)。能否在10秒内明确感觉到脉搏?,监控患者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呼吸正常,有脉搏,没有正常呼吸,有脉搏,进行1次电击。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持续约2分钟(直至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以进行心律检查)持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接管或者患者开始移动。,是,可电击,否,不可电击,没有呼吸或仅是濒死叹息样呼吸,无脉搏,心肺复苏1名施救者开始循环:30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如有第二名施救者赶到,则采用15:2的比率)如有可能应该尽早使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分析心律。是否为可电击心律,*血流灌注不足征象可能包括四肢冰凉、反应迟钝、脉搏微弱、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和紫绀(变蓝)。,三、新生儿心肺复苏,2016年修改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于2016年4月27日参照2015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修改了中国的(2011年)指南,制定了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及流程图。,关于气管插管吸引胎粪,2015年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不再推荐羊水胎粪污染时常规气管内吸引胎粪(不论有无活力)。根据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我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做如下推荐:当羊水胎粪污染时,仍首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新生儿有活力时,继续初步复苏;新生儿无活力时,应在20s内完成气管插管及用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如果不具备气管插管条件,而新生儿无活力时,应快速清理口鼻后立即开始正压通气。,有关出生后心率的评估,评估心率可触摸新生儿的脐带搏动或用听诊器听诊新生儿的心跳,计数6秒钟,乘10即得出每分钟心率的快速估计值。近年来脉搏氧饱和度仪用于新生儿复苏,可以测量心率和氧饱和度。为了更准确的评估心率,2015年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推荐应用3导心电图测量心率,考虑到我国国情,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试用,并总结经验。以下为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2016年),今后我国的新生儿复苏将按此流程图实施:,2016年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的改变,参考2015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做了一些细节上的修改:流程图开始,在“快速评估”前增加了对准备工作的要求“产前咨询,组成团队,检查器械”。细化了常规护理的内容“婴儿和母亲在一起,彻底擦干,必要时清理气道,母亲皮肤接触,保温和维持正常体温,处理脐带(延迟结扎),继续评估”。清理气道强调“必要时”即分泌物多或气道有阻塞时。矫正通气前先“检查胸廓运动”,矫正通气后,“需要时可给气管插管或喉罩气道”。胸外按压时给“100%氧”,可“考虑紧急脐静脉插管”。,复苏准备:人员和设备,每个新生儿出生时,都必须有至少一名受过培训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医务人员在场专门负责新生儿。如果有更进一步的需要,还应当有另外掌握复苏技术的人员参加,组成复苏团队。准备必要的设备打开辐射暖箱电源检查复苏器械和用品,用品,吸球吸引器吸氧设备8号鼻饲管注射器1ml,5ml,10ml,20或50ml婴儿复苏气囊面罩食品级保鲜膜或塑料薄膜,氧气设备喉镜(0,1号)气管导管(2.5,3.0,3.5,4.0不同型号)金属芯剪刀手套辐射保暖台听诊器,如有条件应准备:,空氧混合仪,脉搏氧饱和度仪,T-组合复苏器,药品,扩容剂,肾上腺素1:10000,NS或林格氏液,2005年、2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