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 要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志愿者中很重要的力量,本文通过对高校 志愿者的具体特征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志愿者方面的研究,在了解我国高校志 愿者相关工作的大背景下,提出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评价这一创新课题,与此同时 结合信息技术将这一评价体系更好的应用。 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事后评价形成对志愿者较为客观的认 识,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的激励志愿者,增强志愿者自信心,投入到日后的志愿 服务中,为社会保留住优秀的志愿者人才,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上的有效整合, 由此带来的社会潜力更加巨大。 纵观国内外学者专家对高校志愿者的研究成果来看, 目前多侧重于对志愿者 管理上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大部分也都提到志愿者 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更是志愿者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可针对志愿者评价方面 的研究还非常的少。搜索国内外有关志愿者评价方面的资料,主要以志愿者评价 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志愿者评价体系的 重要性,也更说明了在研究上的创新性。 本文在分析了高校志愿者的特点和国内外关于志愿者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 上,借鉴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评价体系,参考大量与人力资源有关的绩效 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高校志愿者的服务特点,构建了一套 适合于我国高校志愿者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通过发送专 家调查表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有选择的应用 abc 筛选法,进一步得到了具有 代表性的高校志愿者评价指标;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对专家量化的评定 进行数学运算,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再次,通过对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及其适用条件的分析,选出了专家评判法对高校志愿者进行综合评判;之后,结 合指标体系中可以进行自我评定的项目,设计自我评价题目,通过专家建议确定 自我评价部分的有关内容;最后,在 windows 操作系统环境下,借助软件开发 工具设计了高校志愿者评价系统,通过它可以完成志愿者注册登录、 “专家”根 据评价指标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量化打分、 志愿者完成自我评价、 评价结果察看, 具有界面友好、简单、使用和可扩展性的特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的研究为日后志愿者评价向更科学、 更 完善的方向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评价系统,专家评判法,自我评价 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iversity volunteers have already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ys volunteers, and this article will unif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concerning volunteer aspect through the university volunteers concret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under the big background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k of our countrys university volunteers, propose the innovative topic of the appraises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unif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better apply this appraisal system. to evaluate university volunteers, is mainly through appraises afterward to form a mor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volunteers, its final goal lies in inspiring the volunteers better, strengthening the volunteers self-confidence, encouraging them to devote to future voluntary services, retaining the outstanding and talented volunteers for the society. this not only will benefits effective human resources conformity, but will also bring the enormous social potential. looking over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experts on university volunteers at present, most of them stress on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of managing the volunteers, they have also proposed many targeted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the majority of them have also mentioned that the appraisal of volunteers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also indispensable in the managing system of volunteers, but research on the appraise of the volunteers are still little. search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terials concerning appraise of volunteers, f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found mainly researching on volunteer appraising system, these fully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volunteer appraising system, and also explain the innovation of researches.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and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volunteer evaluations, profiting from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the volunteers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referring to a massive amount of achievement assessment methods related to human resources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home and abroad,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to build a evaluating guideline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university volunteers of our country. first, we build an elementary evaluating guideline, and filter the evaluating guideline through sending 3 questionnaires to authorities, apply the abc filtering method alternatively, to get a more representative evaluating guideline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second, using software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process mathematic operations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authorities, we confirm the balance of the guideline; thir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mm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and their employing conditions, we pick out evaluating through authorities as the best way to make a full-scale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then, combining the items which are available for self-evaluation, we design self-evaluation questions, and improve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self-evaluation under the guide of the advices from authorities; finally, under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environment, we desig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with the aid of software exploitation work. through this system, its possible to accomplish the registration and debarkation of volunteers、the authorities carrying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on volunteer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guideline、the self-evaluation of volunteers、looking over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iendly interface、easy to operate and extendibility. this article is mean to make a slender contribution to a more scientific and consummate form of volunteer appraise in the future through researching on evaluating system of university volunteers. key words: university volunteers, the appraising system,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authority evaluating method, self-evaluation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 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 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1 第 1 章 绪论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高校志愿者定义 志愿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大型 活动,更是离不开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关于志愿者的定义至今仍未有完全一致的 定论。文中所指的志愿者可以定义为:是指那些具有自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 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高校志愿者,顾名思义便知道就是在高校中具有自愿精神,希望用自己的力 量,不计较报酬的为社会奉献力量的大学生,可以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 大学生志愿者所具有的智力基础和科学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所具有的较强的 动员与管理能力,都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全国青年志愿者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在支教扶贫、法律援助、科技环保、卫生医疗、外语服务等诸多志愿服务 领域,以及一些规模大、时间紧、要求高的大型国际国内赛会志愿服务中,大学 生志愿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研究生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首都大学生 基层志愿服务团和奥运志愿服务等项目,都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6 1.1.2 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志愿服务被世界各 国所重视和倡导, 正在成为一项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现代文明的世界性社会运动。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 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 十几年来, 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在探索中稳步推进, 在实践中蓬勃发展, 对推动社会发展、 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 志愿者行动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可 持续发展。21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由团组织直接管理,大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 式层层推动,这种组织方式在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发展初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 2 随着志愿者工作的深入开展,这种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大学生的志愿者工作,很难得到志愿者本身的认同。 随着 2008 年奥运会的临近,全国上下都在为如何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 平”的奥运会忙碌着,在整个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不难发现志愿者在其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这其中高校志愿者承担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高校的奥运志愿者 工作有再次落到团组织身上,于是如何对志愿者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如何高 效、准确的调配志愿者力量?成为了奥运会志愿者管理上提出的又一新难题。 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志愿 服务、 “草根”志愿服务、国际志愿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直以来, 我国的志愿者管理方面存在很大漏洞和空缺,没有一套行使有效的志愿者评价体 系,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评估,用合理有效地方式监督志愿者工作,把大学生的 志愿服务工作导入良性机制。例如,在参与“西部计划”中,极个别的大学生志 愿者,无视服务地单位的组织纪律,工作不负责任,给服务单位造成了损失,也 为大学生志愿者带来了恶劣影响。7 在 2008 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选派近 10 万名志愿者参与赛会服务工作,其 中有 7 万余名为大学生志愿者,但是仅仅在短时间内依靠组织体系内部来解决志 愿者协调、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行的。每名志愿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高校 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存在着专业、特长、年龄、性别等一系列自然和非自然因素 的差异,志愿者岗位更是纷繁复杂,涉及工作也是方方面面,于是这就给我们提 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志愿者的评价问题。如何去衡量一个志愿者的工 作好坏?如何去评估一个志愿者是否充分发挥他的特长,使其在服务过程中充分 发挥作用?如何去在志愿服务过后给志愿者发放合理、公平的补助?通过怎样的 形式将金额很少但能够激励志愿者工作热情的补助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志愿者手 中?等等为我们的志愿者评价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为全面整合志愿者力量,储备志愿者资源服务。借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加强 志愿者管理工作无疑成为奥运筹备工作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发达国家的志愿者从招募到社会化运作都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 志愿者的考评机制仅限于对服务时间和服务内容的累积和记录。在中国这些体系 都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同时,直接套用国外的模式局限了我们的发展思路,未 必适合中国自身志愿者工作的需要。国内的志愿者评价也只是通过近些年不断的 总结经验,去摸索一套行使有效的志愿者管理机制。 3 现阶段,国内志愿者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如下: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 间的关系不明确、法律滞后、行政主导力度过强、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的缺失。 如果可以将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的建立,并用实践来论证和考量,将对于我国高 校志愿者的管理工作上提出新的思路,对志愿者这一社会使用价值极高的人力资 源进行更好的整合与协调,将其潜力发挥出来,无疑是对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再 利用。 大学生志愿者,有其特殊性。第一,大学生还处于校园内,没有走上社会, 学校要承担起这些大学生的管理任务,这样对大学生志愿者最直接的管理部门必 然要落到学校身上。第二,大学生重荣誉轻报酬,大部分选择做志愿者的大学生, 更看重的是志愿者给自身带来的社会经验和阅历,至于报酬方面,有固然很好, 没有的话也不会给大家的积极性上带来很大影响,但是评定志愿者的工作并对志 愿者的志愿服务进行完整地记录将视为志愿者人才的可持续使用有着很重要的 意义。第三,各个高校都对学生管理实行了信息化的手段,有固定的信息平台保 证全校学生的管理,从教务到后勤,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充斥在信息化的世界里 面,利用好现有的校园信息化平台,以此为手段加强志愿者的管理,增加志愿者 的考评、绩效手段将会成为解决高校志愿者管理的瓶颈的好办法。 综上所述,在发展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同时,客观的、实时的、准确的对大学 生志愿者的服务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使其成为合理利用高校人 力资源的重要部分之一将会意义重大。因此,如何科学、全面的分析评价高校志 愿者的绩效,已经成为高校志愿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校志愿者研究现状 志愿服务始于 19 世纪的欧洲,在志愿者服务发展的 200 多年历史中,世界 各国以及众多组织机构都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以及其中的各项机制,包括志愿 者活动启动与组织机制、培训机制、反馈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工作 机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志愿者工作的相关工作机制进行 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如下: 一、虽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属于非营利性公益活动,但是更需要进行专 4 业化管理,越来越多大型活动的开展要求组织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 验,实现独立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取得的成功在 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良好的管理。它们最初拒绝承认“非营利组织也需要管理” , 后来从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向企业学习管理经验,现在许多非 营利组织已经实现职业化管理,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企业前面,成为企业的学习 对象。 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更需要得到社会、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实现一定 的社会化工作机制。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政府部门、志愿机构和 社会各界人士都热心义务工作,政府大力投资志愿组织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企 业为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而积极资助公益事业,志愿机构为人们参与义 务工作提供机会、培训和嘉奖,从而形成了政府、志愿机构和企业互相协调、互 相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行为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鼓励,这些肯 定主要体现在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激励等机制。尽管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目的并不 是求得某种回报,但激励机制作为对志愿者作为的一种褒奖,同时也体现了社会 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因此, 需要建立各种激发个人内在需求的激励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一方面强化对志愿者持续服务的激励,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 走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高校是志愿者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要将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的成材和就业 全面挂钩,以奖励制度体现学校对学生以个人身份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 持。相关研究表明,在美国,大学生都因志愿者的身份而骄傲,学校开设志愿服 务的相关课程,为社区服务活动提供学分。在日本,37.6%的大学设有志愿者活 动咨询窗口,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此外还通过制定志愿者休学制度、让志愿者 参加保险等措施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墨西哥, “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 从事 6 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并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则成为政府 制定的一项法律规范。这些国家的经验对我国高校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应是很好 的借鉴。 中国志愿者起源于 80 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出现了大规模的志愿者活动。 建立起了中国自己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志愿者组织,并形成了通过政策、法 规和团体章程等进行综合管理的特色。 1993 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到 2004 年,全国累计已 5 经 1.5 亿人次以上的青年在多个领域向社会提供了超过 55 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经 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达 1379。与此同时,自从 1993 年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率先 擎起了高校志愿服务大旗至今,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人 数逐年递增。过去的 14 年中,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相继成立,志愿服务项目不 断拓展,大学生志愿者广泛深入到志愿服务的各个领域。随着 2008 年被浸膏运 会的来临,高校志愿活动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挨个向赛事的 志愿服务活动,选拔、培训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进行中。9 然而,随着高校志愿服务力量的不断壮大,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 志愿者活动多为高校团组织布置,学生缺乏自主性;志愿者活动多为单次活动, 活动内容和地点经常改变,缺乏系列活动的总结优势;志愿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同 学们的积极性,使得有兴趣的同学加入不进来,没兴趣的同学无奈参与等等。 在面对这些高校志愿者问题的同时,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志愿者评价体系对高 校志愿者进行评价,合理利用高校志愿者资源,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适合的岗位 上进行服务,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切实际的激励和奖 赏,让个人价值最大的体现无疑是给不求物质回报的志愿最好的奖励。 1.2.2 志愿者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依托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志愿者服务机制,将 志愿者的管理与社会保障形成联系,成立专门的组织对社会中各类的志愿者进行 管理。以美国为例,在搜集到的美国志愿服务机构考察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 础之上,美国目前没有对志愿者进行明确的绩效评价体系4849505152,但 是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体系。通过志愿者本人和志愿者服 务对象的事后服务质量调查表格的形式,以电子文本的方式存入志愿者本人的电 子档案,作为对志愿者评价,并根据志愿者的评价分配日后的服务岗位,也方便 察看志愿服务情况,但是更多的依据志愿者本人的意愿进行分配。 目前,国内外对于志愿者绩效评价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根据作者所搜集的 资料来看,对志愿者管理及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资料很丰富,而且能够充分的结 合东西方社会、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分门别类的进行深入思考。但就志 愿者绩效评价,尤其是高校志愿者评价方面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可不难发现, 在对志愿者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的众多专家的文献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那就 是志愿者绩效评价是迫在眉睫,更是完善志愿者管理,合理开发志愿者资源的一 6 条必经之路。 从很多资料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 “对志愿者工作成绩进行评估时进行正 确激励的前提和依据,否则不但会削弱激励的正面效应,还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 响,造成逆淘汰现象” ;10 “完善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即以服务认证为基础,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 对志愿者进行考评和评优,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 障志愿者权利,更好的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 ” ;6 “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估体系:对志愿者活动进行评估、考核的目的是定期检 查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建立评估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志愿活动的时代性、群众性、 志愿者的自愿性、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以及服务成本等因素,尤其注重志愿 服务的时间和质量方面,从而推动志愿活动向科学化方向迈进,既达到对志愿活 动管理的规范化,又达到志愿活动的科学化。 ”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志愿服务事业也日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尤 其是随着 2008 年奥运会的到来,无论是在志愿服务项目的规模上,还是在志愿 服务项目的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么,如何科学、 规范、公正的评估当前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对当前志愿服务项目的客观评估, 不断改进志愿者项目的管理方式,健全志愿服务项目的制度建设就成了人们普遍 关注的问题。 ” ;8 “大冬会志愿者的绩效不是事后考核出来的,而是对志愿者创造价值过程的 有效管理,组织要实现高绩效,首先要选对人,实现人与岗位的动态匹配, 选 人比培养人更重要 。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选拔评价所需要的人,并通过人与 岗位的动态匹配提高志愿者的适岗率。 ” 。11 1.2.3 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志愿者评价体系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较为初级的探索阶段,但 是所有研究和资料都显示,要想完善志愿者管理体系,必然要通过客观、公正、 科学的评价机制加以协助,志愿者的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更是不可获缺的。目 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志愿者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更没有较为科学的 应用方式和平台,让志愿者的资源更合理、科学的分配。 第一,目前还没有对志愿者评价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统一的定义与理 论,这就使在分析志愿者管理上的问题时,都会认同建立统一的志愿者评价体系 7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没有科学的依据作为参考,没有较为标准的评价指标加 以佐证。所以,面对丰富的志愿者资源,面对日趋膨胀的社会需求,关于志愿者 评价方面的研究还十分的少,有很大挖掘的潜力和空间。 第二, 尚未形成志愿者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由于志愿者在社会中的特殊性, 其评价上要更多的考虑到被评价者的感受,社会影响力,日后如何应用志愿者资 源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在评价原则上的不统一,导致志愿者评价指标没有准确的 基本原则。 第三,未建立科学的志愿者评价标准。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志愿者评价标准, 才能正确确定评价对象的“适岗度”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两 个标准,从两方面客观综合的对志愿者进行评价。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充分考 虑到个人与社会评价的本质差异,分别对标准进行审核,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志 愿者资源,同时合理评价志愿者工作,为日后最优化志愿者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 和数据。 第四,对志愿者评价方法的研究上还没有比较全面的理论研究。结合其他项 目的评价方法,我们将采取部分数学上的分析方法,建立评价模型,甄选部分方 法加以应用,使得建模的过程科学而不复杂。 第五,还没有完好的系统平台适合应用志愿者评价体系。志愿者的产生本身 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只有将志愿者的评价紧密地通过信息手段来实现,才能确 保其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应用。所以,在志愿者评价体系的应用上,将采取信息的 手段,使得志愿者得到更准确可信的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析志愿服务的特点和关于其评价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其它的评价 体系构建的方式和方法,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加以应用,依据一定的原则, 构建一套完整的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并对其日后的应用方式予以设计。 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应用了部分 abc 筛选方法,也 同时确定了指标权重。 然后, 通过对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优缺点对比和判断, 寻找出适合高校志愿者评价的方法专家打分法。最后,在 windows 操作系统 8 下,借助工具设计了高校志愿者评价系统,具有界面友好、简单、使用、操作灵 活、扩展性强等特点,通过该系统完成志愿者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和综合测评。 第 1 章:绪论。 第 2 章:高校志愿者评价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 3 章:高校志愿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 4 章:高校志愿者评价方法。 第 5 章:高校志愿者评价系统的设计。 第 6 章:结论与展望。 全文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并 创新性的选择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高校志愿者进行综合评 定。 1.3.2 研究的方法 1、对于指标的筛选采用部分 abc 筛选法的理论、层次分析法进行处理;对 于指标的绩效评价,采用的是专家评判法。 2、通过志愿者自我评价调查问卷来对进行自我评定,并可以通过问卷中志 愿者填写的情况获得志愿者工作的第一手有利资料。 3、在 windows 操作系统环境下,应用工具编写算法程序以及构建评价系统。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9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文献资料查阅 确定研究目标 高校志愿者评价指 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方法的选择 高校志愿者的特点 分离及评价理论 评价系统的平台设计 图 1.1 论文的技术路线 10 第 2 章 高校志愿者评价相关理论的概述 第 2 章 高校志愿者评价相关理论的概述 2.1 高校志愿者的概述 2.1.1 高校志愿者特性分析 在当今社会,志愿者已经成为非常流行或者可以说是时髦的词语,因为这个 词语代表着一种经历,还有一种精神,无论是哪类的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其 出发点都是一个,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 对于高校志愿者本身的性质, 决定了志愿服务参与主体众多、 活动领域广泛、 时间灵活性大、准入机制比较宽松。如果对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形式 和方法进行约束和严格的规定,既违背志愿精神的本质,也无法在现实中找到有 效的管理途径。所以,在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评价之前,务必要了解高校志愿者的 特性,从其特点入手,着力探索突破口。在关注高校志愿者之前,我们要明确高 校志愿者都是大学生,那么分析其特性的同时更应该分析清楚大学生的特性,那 就是1:依附与独立并存、个性与归属同在、稳定与冲突相依、储蓄与预支共存。 总结高校志愿者有如下特性: 1、较强的专业背景,服务领域种类繁多 高校中的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最前沿的,每个人都具有本专业人员的特点 和素质,专业背景相对单纯,同时对专业的热情比旁人要高涨许多。这样较强的 专业背景,又没有生活和工作的拖累,致使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充分的选择与自己 专业相近的服务领域拓展事业,开拓思维。 2、灵活性强、热情度高、社会经验不够丰富 这就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稳定与冲突相依的特性。大学生群体同时具有青春激 情和文化理性两种特性。 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 他们追求和接受浪漫、 新奇的变化和挑战。他们是跟随时尚却又独特保守、富有理智却又冲动行事、不 乏功利却又愿意付出、崇尚科技却又心怀忧虑的一个群体。 1 团中央等发布研究报告大学生群体呈现四 大特性 。 11 3、群体参与度高,但会根据个体偏好选择性参与 这又体现了了大学生的另一个特性个性与归属同在。大学生追求个性释 放,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风格独特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 特是群体的独特,作为相互接触的群体,他们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作为群体中 的个体,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这样 往往大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岗位的时候会根据个人的偏好进行选择,有些志愿者 更可以说是抱着“哪个好玩做哪个”的心态。当然这样的心态无可厚非,因为毕 竟大学生这个群体都是处在追求人生中的各种体验的阶段。 4、组织的号召力较强 一直以来,各高校对学生管理是非常正规和系统化的,学生有充分的自由进 行选择,同时高校由于日常管理的紧密性形成了对学生良好的牵动能力,学生有 很好的组织性,便于管理、规范。 5、人员的流动性 高校的学生有很强的流动性,入学、毕业等一系列的人员流动方式决定其流 动性极强,人力资源流入到社会后十分需要社会的关注、认可和再利用,这时候 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参与活动的情况便是有力的证明。 2.1.2 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与其它类的志愿者相比,高校内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有不 同表征,这些表征渐渐的就形成为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特点: 1、热情高、耐性差 大学生对待志愿服务工作都有着热情,希望为心中的理想而努力,但是在具 体的服务过程中,有些服务工作简单、规律,当志愿者对服务的工作慢慢适应的 时候就会出现坚持不住的现象。这样,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对志愿者进行约束和 管理,很容易出现在服务期间人员流失现象。 2、苦不怕、心灵弱 现在大部分选择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也都是抱着 实践的心态,他们在吃苦耐劳方面没有社会所认知的那么差,大部分志愿者都会 克服环境中的重重困难,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在遇到困难或者犯错误的时候, 面对问题心理素质有些薄弱,因为迫于需要认同和认可,有的志愿者经受不了社 会或者用人单位的半点否定和批评,容易在内心蒙上阴影,这样容易使参加志愿 12 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在服务结束后对自身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知识多、经验少 这一点是大部分高校志愿者所遇到的,因为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非常丰 富,但是在社会中所需要经历的更是纷繁复杂,可这些经验和常识是在课本中不 会出现的。大学生选择做志愿者就是希望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更多、风险更 多,可一旦遇到具体问题,又没有人像课本那样把解决方案说的清清楚楚,这就 有可能延误了处理问题的最好时机,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个时候,有些志愿者岗 位就需要有经验的高校志愿者进行服务,可怎样判定是有经验的志愿者呢?这又 为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2.2 高校志愿者评价的概述 2.2.1 人力资源评价方法概述 志愿者的管理隶属于人力资源范畴,高校志愿者也不例外。关于人力资源评 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核与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等几个方 面。 评价是由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共同组成。主体可以是个人或社会团体;客体是 指主体以外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包括主体在内的一切客观事物;评价的对象不是客 体本身,即不是客体的实体性属性,而是客体的社会属性。主体在评价事物时, 总是把客观事物的属性同自身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主体的需要不能排除在评价 内容之外,为此,评价较认识具有更强的主体性。评价是只有在主体的需要和兴 趣的关系中才能得到实现的特殊反映。每一种评价不仅是行为主体生活状况的反 映,而且是评价主体世界观的体现。因此,评价作为价值判断,常常以理性和抽 象思维之外的形式来反映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为了让对高校志愿者的评价更加突出构成上的优势,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 价两种方式则更为科学。这就是本文提出的设想之一:高校志愿者评价体系=指 标评价体系+自我评价问卷调查。 评价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所谓评价也是 指概括的评估事物或人的价值与成就,具有评定价值程度高低的意思。12国外 学者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对评价作了形象地说明:“评价=定量描述 (或定性描述) 13 +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就是在定量描述或定性描述地基础上进行评 价判断的活动。16同时评价也是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评价目的和标准采用适当 的方法技术对评价课题的价值进行认识评定,是评价主体根据一定的评价目的和 评价标准对评价客体的价值进行认识的评定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现 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和享用敬爱之,从而评价就是人类发现价值、实现价 值的一种根本方法。14 工作评价是在工作分析之后按照某个标准,对工作性质、强度、责任、复杂 性以及人的资格等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这正如:绩效评估就是 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结果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与 反馈的过程。 通过上述对于评价概念的描述可以得到,高校志愿者的评价是评价主体(单 位或个人)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对评价客体(志愿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进行评 判、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受主观因素和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影 响。而本文中的志愿者评价除此之外还涉及自我评价部分。 2.2.2 志愿者评价的定义与意义 高校志愿者评价是高校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分析采 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在一个时期 内大学生志愿参与志愿服务优劣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判断。开展高校志愿者 评价能正确地判断志愿者服务的水平,从而明确在管理高校志愿者中所需要进行 更新的方向,在合理分配志愿者资源上有哪些是可以更加优化的,进而增加志愿 者服务的综合水平。可以说是用评价的理念诠释了高校志愿者评价的新概念,充 分关注志愿者自身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结合,将评价的意义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 评价的基本功能包括及时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组织管理者,使组织管理者通 过反馈回来的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已有的情况进行改进,避免在接下来的工 作中再出现差错。高校志愿者的管理工作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评价反馈 再评价,这样使得志愿者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 评价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就像一把尺子在衡量志愿者 在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每个志愿者的工作都是尽善尽美的,他们中某些 人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不熟练、专业水平低、语言水平较差等等,但这些 问题都可以通过评价来反映出来,组织管理者可据此来总结和发现问题,逐步提 14 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志愿者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13:一是激励,通过正确评价志 愿者的行为和绩效,给予志愿者恰当的激励,如工作认可、颁发荣誉证书等。二 是开发,绩效评估可以发现志愿者所欠缺的岗位技能和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培 训,提高志愿者的工作绩效,从而有利于志愿者的素质开发。三是沟通,自我评 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就可以加强组织管理者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改进 志愿者的绩效达成共识。 2.2.3 在评价高校志愿者服务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评价标准问题是评价理论的核心问题。评价标准是指评价主体据以衡量价值 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尺度或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简言之,就是主体评价客体的尺度和根据。从科学技术和生 产经营活动上说,所谓标准,就是对测量的基准和单位、物体、动作、顺序、方 式方法、手续、责任与义务、能力、性能、配置、状态、权限、想法、概念等所 做的定义和规定。这里的标准不仅对保证产品质量、推动标准化和技术进步,以 及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营合理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制定评价标准和 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也是极为重要的。 而影响评价标准的主要因素包括: 1、评价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阶段、 每个社会都是以其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评价事物,这也是评价主体衡量客体价值 的根据之一。从评价原则上讲,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运用应当尽量科学、合理,这 就要求人们的利益和需要也应当是合理的、正当的。但这只是在理论上的要求而 已,在评价的具体实践中,评价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影响评价标准最主要因素。 2、评价主体的兴趣和偏好。人的兴趣、偏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和 文化习俗环境。如我国的饮食兴趣和偏好就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再如对 京剧艺术欣赏的兴趣和偏好从年长到年幼呈递减趋势,而对通俗歌曲和摇滚乐的 兴趣和偏好则与之相反。就每个人而言,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都会受自 身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阅历、阶级、民族、社会、国家等因素的作用而产 生一定兴趣和偏好。同时人的兴趣、偏好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在一定范围内是 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兴趣和偏好客观存在于评价之中,不可 避免地影响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 15 3、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对评价标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技术进步和水平影响着对评价客体的科学认识水平,也就影响人们对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PU利用率提升-洞察及研究
- 餐厅员工的入职合同6篇
- 金属材料冶炼技术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洞察及研究
- 期末测试(基础卷)-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教育咨询策划服务方案
- 手托臀上楼图文课件
- 手工覆膜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托管班饮食安全培训课件
- 注册木土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题库备考题库及答案
- 所有者权益的课件
- 安全生产风险一定期五重大研判制度
- 联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虎门销烟教学课件
- 2025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疼痛管理与护理
- 火焰引燃家具和组件的燃烧性能测试装置校准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局部UV油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眼视光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科研机构安全标准化工作方案
- 2025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MLCC粉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