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气液混合两相电流体直流电晕放电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靠 本文主要对气液混合两相电流体( t p m - e h d ) 直流电晕放电现象及其处理垃圾 渗滤液的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 t p m - e h d 放电基础实验研究表明:( 1 ) 该种放电中雾化液体有降低电晕电流的作 用。( 2 ) 在氮气参与的该种放电中,正极性条件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电流略 有增加,然后持平;在负极性条件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电流逐渐增加,然后 略有下降。( 3 ) 在氧气参与的该种放电中,正极性条件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电 流逐渐增加,然后略有下降;在负极性条件下,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电流逐渐下 降,然后持平。( 4 ) 在空气参与的该种放电中,气体流量影响不明显。( 5 ) 单纯氮 气中的放电在紫外区域有明显的光强分布( 为氮基和氮激发态分子等产生) ,氮气中 t p m - e h d 放电在2 1 0 3 4 0 n m 附近光强被明显的吸收。( 6 ) 单纯氧气中的放电和氧气 中的t p m e h d 放电在紫外波段无明显的光强分布。 t p m e h d 放电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和紫外线、臭氧及二者联用处理垃圾渗滤 液的比较实验表明:氮气放电降解氨氮的效果( 1 6 7 7 4 8 ) 比氧气和空气放电有 明显提高( 约高4 0 - 2 0 9 ) ,可能是氮气放电产生的氮基和氮激发态分子等能促使 更多自由基的产生;而氧气和空气中由于有氧气的存在,氮基和氮激发态分子等易 于与氧基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因此氮基等不易产生,影响了自由基的生成,从 而影响了处理效果。氮气放电处理c o d 有升高的趋势( 5 - 1 5 6 ) ,而氧气和空气 放电c o d 既有升高又有下降,变化不稳定。上述结果表明:氮基和氮激发态分子等 在氮气t p m e h d 放电废水处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混合两相e 赢体电晕 离淹氮气氧气氨氮渗溶菠c o d z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9 8 7 7 0 0 5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w o p h a s em i x t u r ee h d ( t p m e h d ) d c c o r o n ad i s c h a r g e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 p u r i f y i n gw a s t e w a t e r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o ft p m e h dd i s c h a r g es h o w st h a t :( 1 ) l i q u i d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r e d u c e sc o r o n ac u r r e n ti nt h i sd i s c h a r g e ( 2 ) i nt h i sd i s c h a r g ei np u r en i t r o g e n , c o r o n ac u r r e n ti n c r e a s e sal i t t l ea n dt h e ns t a y sa tt h es a m es t a g ew i t l lt h ei n c r e m e n to fg a s f l u xi np o s i t i v ep o l a r i t y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c o r o n ac u r r e n ti n c r e a s e s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e sa l i t t l ew i t ht h ei n c r e m e n to fg a sf l u xi nn e g a t i v ep o l a r i t y ( 3 ) i nt h i sd i s c h a r g ei np u r e o x y g e n ,c o r o n ac u r r e n ti n c r e a s e s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e sw i t ht h ei n c r e m e n to fg a sf l u xi n p o s i t i v ep o l a r i t y o nt h ec o n t r a r y , c o r o n ac u r r e n td e c r e a s e sa n dt h e ns t a y s a tt h es a m e s t a g ew i t ht h ei n c r e m e n to fg a sf l u xi nn e g a t i v ep o l a r i t y ( 4 i nt h i sd i s c h a r g ei na i r , g a s f l u xh a sl i t t l ee f f e c to nc o r o n ac u r r e n t ( 5 ) t h e r ei sa no b v i o u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u vb a n d ( c a u s e db yn i t r o g e nr a d i c a l ,n i t r o g e ne x c i t e dm o l e c u l ee ta 1 ) i nt p m e h dd i s c h a r g ei n p u r en i t r o g e n t h e r ei sa l lo b v i o u si n t e n s i t ya d s o r p t i o n f r o m2 1 0 r i mt 03 4 0 h m ( 6 ) t h e r ei s n oo b v i o u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u vb a n di nt p m - e h d d i s c h a r g e i np u r e o x y g e n 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o fa m m o n i an i t r o g e na n dc o do fl a n d f i l ll e a c h a t ec a u s e db y t p m - e h d d i s c h a r g ea n d u l t r a v i o l e tt r e a t m e n t ,o z o n eo x i d a t i o na n dt h e i rc o m b i n a t i o nb y c o n t r a s tw a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n ee f f e c to fd e g r a d a t i o no fa m m o n i an i t r o g e ni n n i t r o g e n d i s c h a r g e ( 1 6 7 - 7 4 8 1i sa b o u t4 0 t o2 0 9 h i g h e rt h a ni no x y g e n o ri na i r i tm a y b et h er e a s o no f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 n i t r o g e n r a d i c a l ,n i t r o g e ne x c i t e dm o l e c u l ee ta l ,w h i c h i sa l la c t i v em a t e r i a lt h a tp r o b a b l yg e n e r a t em o r ef r e er a d i c a l s o n et h eo t h e rh a n d ,o x y g e n d i s c h a r g eo n l yg e n e r a t eo z o n ea n do t h e rf r e er a d i c a l si n s t e a do fn i t r o g e nr a d i c a l ,n i t r o g e n e x c i t e dm o l e c u l ee ta 1 a n db e c a u s eo x y g e ne x i s t si nt p m - e 猾dd i s c h a r g ei na i r , t h e s y n t h e s i so fn i t r o g e no x i d er e a c t e db yn i t r o g e n r a d i c a la n do x y g e nr a d i c a lb e c o m e sv e r y e a s y a n d s o l a r g ea m o u n to fn i t r o g e nr a d i c a l i sc o n s u m e du p ,l e s sf r e er a d i c a l sa r e i l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r o d u c e da n dt h u s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 o fa m m o n i a n i t r o g e ni sl e s st h a nt p m e h dd i s c h a r g e i n n i t r o g e n i t c a nb ei n f e r r e dt h a tt p m - e h dd i s c h a r g ei n n i t r o g e n c a ni n c r e a s e c o d ( 5 0 p i5 6 )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t p m e h dd i s c h a r g ei no x y g e no ri n a i rc a n i n c r e a s eo rd e c r e a s ec o d i tc a l lb ei n f e r r e dt h a t n i t r o g e nr a d i c a l ,n i t r o g e ne x c i t e d m o l e c u l ee ta lm a yp l a ya l l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i nt h ed e g r a d a t i o ne f f e c to fw a s t e w a t e ri n t p m e h d d i s c h a r g ei nn i t r o g e n k e yw o r d s :t w o - p h a s em i x t u r ee l e c t r o h y d r o d y n a m i cd i s c h a r g e c o r o n ad i s c h a r g e n i t r o g e no x y g e n a m m o n i a n i t r o g e n l a n d f i l ll e a c h a t e i i i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对高效、经济、环保的水处理方法的需求,气液混合两相体 放电水处理技术融合了臭氧、紫外线、高能电子、自由基等优点,具有高效、经济、 环保等特点,有望成为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 1 1 废水一般处理方法 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物理方法 包括调节、格栅与筛网、沉淀与隔油、过滤、离心分离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混凝、 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和消毒等;物理化学方法包括气浮、吸附、离子交换、 萃取、电解、膜分离法、吹脱与气提、蒸发与结晶、磁分离法等【1 】;生物法主要包括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与灌溉等【2 】。 鉴于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不在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之列,故不加 讨论,下面讨论近年出现和研究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1 湿气氧化法 湿气氧化法,就是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水,在高温( 1 7 5 3 2 5 。c ) 和高压条件下与 空气反应,以去除水中有机物。在湿气氧化过程中,0 2 快速地从气相进入气液界面 和液相中,并产生o h 自由基。湿气氧化法的缺点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反应器 较易腐蚀,该技术缺乏适当的低温催化技术。 2 电化学氧化法 传统的电化学氧化利用电解过程产生的c 1 2 和n a c i o 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 染物,这里的电化学氧化有别于传统的电化学氧化,而是采用电化学方法产生氧化 性更强、且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f e n t o n 试剂和臭氧。但是此技术在 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电极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电化学催化反应技术以及反应器 结构、供电方式和电极材料的优化组合方面进展缓慢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3 1 。 3 超临界氧化法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是以水为介质,利用在超临界条件( 温度 3 7 4 c ,p 2 2 1 m p a ) 下,不存在气液界面传质阻力来提高反应速率并实现完全氧化。同焚烧、湿式催化 氧化相比,超临界水氧化具有污染物完全氧化、二次污染小、设备与运行费用相对 较低等优势。由于反应温度高,反应速度快,可在几秒钟内将有机物氧化成c 0 2 和 h 2 0 。但它对反应器材料要求高,目前还未找到一种理想的能长期耐腐蚀、耐高温、 耐高压的反应器材料h ,5 ,6 1 。 4 f e n t o n 反应 f e n t o n 试剂是由h 2 0 2 和f e 2 + 混合得到的一种强氧化剂,由于其能产生氧化能力 很强的o h 自由基,在处理难生物降解或一般化学氧化难以凑效的有机废水时,具 有反应迅速、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缓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此技术h 2 0 2 和 f e 2 + 成本过高【7 l 。 5 0 3 氧化法 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现在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氯氧化技术,臭氧技术有如下优点: ( 1 ) 反应不需要有毒化学物 ( 2 ) 副产物对环境无任何影响 ( 3 ) 臭氧是一个很强、快速的氧化剂 ( 4 ) 臭氧能降解多种有机物 ( 5 ) 臭氧有助于去色、去臭味和固体悬浮物 ( 6 ) 臭氧对杀菌效果比较明显。 但是臭氧技术的最大缺点是成本昂贵,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6 多相光催化法 光催化降解是指有机污染物在光照下,通过催化剂实现分解。目前用于光催化 降解环境污染物的催化剂多为n 型半导体,如t i 0 2 。研究表明,t i 0 2 粒径越小,光 催化氧化活性越强。锐钛型、活性高的纳米尺寸t i 0 2 粉作为光催化剂被广泛采用。 当以光子能量大于或等于t i 0 2 的带隙能的光( 一 通0 2 不含任何气体放电。证明主要是放电产生的0 3 对染料脱色效果比较好。 s b o e v l 2 5 】采用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气液混合两相体,用于净化、消毒饮用水,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取得良好的效果。此设备采用中间进气、顶部喷水、电极系统在底部。色度、浊度、 气味、离子浓度均能降解9 0 以上,而且能耗低,耗电不超过0 0 5 k w h m 3 。a a b o u g h a z a l a t 2 6 1 研究了脉冲电晕放电处理水中细菌的实验,实验采用线一板电极, 他们认为细菌的减少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作用,主要是电晕放电过程生产了 带电离子、化学自由基和活性集团,p h 有所下降,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也起到 一定的作用。k a t s u k i s t 2 7 l 采用n s 级脉冲电晕放电杀菌,发现短脉冲的杀菌效果比长 脉冲效果要好。j a y a r a m 2 8 1 使用脉冲电晕放电处理饮用水,并向水中通入氮气降解水 中的三卤甲烷( t h m s ) ,电源采用n s 级电源,电压、电极的形状、脉冲电源的频率、 水质类型等影响因素得到了讨论。 e l u b i c k i t 2 9 】采用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工业废水中的三氯乙烯( t c e ) 、苯、甲苯,平 均降解率达到1 5 。作者把脉冲电晕放电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解释为0 3 的产生。 0 3 的产生依赖于脉冲能量和可用的氧气。如果有h 2 0 2 存在,则能稳定产生o h 废水中有害有机物就能被氧化成无害的混合物。其实作者的解释也是有局限性的, 他也提出了分析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十分必要。 b i n gs u n 3 0 1 等研究了高压脉冲放电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去除作用和产生的副产物。 实验采取针一板电极放电一实验得到结论:( 1 ) 有害有机物如苯酚可以被有效降解; ( 2 ) 降解效率随0 2 气泡和惰性气体的注入而提高,0 2 气泡效果最明显;( 3 ) 副产物 主要为对二苯酚、邻二苯酚和1 ,4 一苯醌。( 4 ) 通过对t o c 的分析和气相中c 0 2 浓度 的分析表明,7 5 以上碳化物转化为c 0 2 。w f l mh o e b e n 3 1 1 等人也研究了高压脉冲 气相电晕放电对水溶液中苯酚的降解效果,得出的结论与上述类似,认为臭氧是放 电产生的主要活性组分,但是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不仅仅是臭氧。 上述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废水,均有好的和较好的效果。但对终产物的研究仅对 废水的成分进行,而对气相产物进行得较少。另一个问题是仅认为放电可以降解和 分解大分子,而不提放电过程中也存在合成作用过程,放电是否带来新的有害物质 也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和其它技术的联用是一个重要应用途径,放电作用打碎大分 子或开环后,小分子的处理由其它技术处理可能更加有效和节能。因此评价指标不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皇= = 竿= = = 霉= ;= ;= = = = = 鲁= = = = = 掌= 能仅从降解率考虑,可能还要从提高可生物降解性方面考虑,如b o d 5 c o d 指标。 从放电降解有机物来考虑,单纯水溶液中的放电,处理空间只局限于狭窄的通 道,处理效率有刚3 2 3 3 】,采用水溶液中通气体的方法来提高降解率是种较好的变 通方法3 4 】;反过来,将水溶液变成为水滴或雾滴,然后在气体中放电也是一种变通 的方法,它通过与水进行大面积接触的放电等离子体,实现连续高效大流量水处理 的构想【3 5 】。 1 3 2 放电过程中的自由基检测 另外研究的较多就是放电过程中的自由基的检测,这一工作在国外进行得较多, 而国内限于实验条件,开展得较少。 测定羟自由基的方法主要有光度法、荧光法、电子自旋捕集法( e s r ) 、气相色谱 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 p l c ) 、电化学分析法以及化学发光分析法等冈。r y o l 3 7 1 采用 激光引发荧光( l i f ) 法观察脉冲电弧放电等离子体中产生的o h 此法采用可调的 k r f 激发激光器,波长能精确到o 1 n m ,能测出o h 的二维分布。t a h a r a 3 s 等采用 发射光谱法测量n i - 1 3 或者n 2 和h 2 的混和等离子体中的自由基,光来源电极附近的 石英玻璃上的一个0 5 n u n 的狭缝,然后由一个焦距为8 0 m m 的棱镜收集后,通过光 纤引进单色仪中进行光谱分析。 脉冲放电中活性物种羟基、过氧化氢、臭氧在水和水溶液中的产生过去已有研 究,活性物种羟基、过氧化氢可以直接被水中流注电晕放电产生:当氧气以气泡形 式通过放电区域时,会产生大量的臭氧b i n gs u n 3 9 等在1 9 9 7 年使用光谱分析仪探 测了自由基的产生,物化参数、放电条件对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m a s a t ok u r a h a s h i 等【4 0 】在1 9 9 7 年研究了在水中电解气泡放电产生自由基的过程。 他们观测到水在正极性电压下电解产生气泡,并进入气泡中产生放电的过程。 a n d r e i 等【4 i 】研究了非均匀场中正极性电晕放电的放电模型、化学自由基的生成 和变化。得出结论:在非均匀场中电晕以固定的速率传播;电晕顶部的场强与时间 无关;电晕顶部里面的电子密度约为1 0 。1 4 c m - 3 ;化学自由基主要在沿等离子体圆形 通道区域内产生:产生的大部分自由基是o 和n 2 ( a 3 e ) ;化学自由基的总数随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间接近线性增加,并获得了其二维分布;产生自由基的平均能耗为3 5 e v 。 1 3 3 放电形式 放电形式的研究,即电极结构、介质形式,这一部分国内开展得较多。放电形式 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从外加电压的形式划分,有直流、交流、脉冲三种;从介质 参与反应的相态划分,有气相( 液膜表面的气体放电) 、液相( 水中放电) 、气液混 合两相。 1 气相放电形式 液膜表面的气体发生放电,放电产物作用于液体,同时液体的挥发性气体成分 也会产生反应( 图1 1 ) 。也有利用介质( 玻璃容器壁) 来形成介质阻挡放电,以降 低电流( 图1 2 ) 。但这种放电形式由于处理的水量有限,目前一般不再采用。 r r r n 1 一 图1 1 水膜表面无声放电图1 2 水膜表面介质阻挡放电 2 液相放电形式 在水中进行高压脉冲放电( 液电效应) ,是在上世纪 5 0 年代发展起来的,半个世纪来,这一现象得到了广泛 研究。置于液体中的两个电极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脉冲 放电,在液体介质中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并伴随强烈的辐 射,这种现象称为液电效应,相关技术也称为电水锤技 术。液中放电形式一般是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由尖( 线) 电极产生。其改进形式是液电空化技术( 图1 3 ) ,即在 反应器中通入气体,气泡的局部放电增加了反应活性分 子( 主要放电区域仍在液体中) 。该种放电形式是最早 图1 3 液中放电形式 进气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出的,研究的也较多f 4 2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处理区域有限,电极的浸蚀较为严重。 3 混合两相体放电形式 基本放电形式是在气中喷雾状液体或在液 体中引入气泡,进而在气体和液体表面产生放 电,目的是有尽可能大的等离子体与水接触的面 积。在气中喷雾放电中,一般是在极不均匀电场 中由尖( 线) 电极产生。 ( 1 ) 气中喷雾 图1 4 气中喷雾放电形式 该种放电形式是利用机械喷雾形成气液混合两相体( 图1 4 ) ,放电易于发生 同时放电产物也和液体有较大的接触面。 ( 2 ) 水中气泡 进气 图1 5 水中气泡放电形式图1 6 水中气泡介质阻挡放电形式 即将电极置于水中,同时在水中吹进气泡时的放电( 图1 5 ) 4 3 1 ;也有利用玻璃 器壁形成介质阻挡放电( 图1 6 ) 【4 4 。由于放电在气泡中产生,高能电子、臭氧以及 紫外线能够充分和水接触,易于产生羟基等自由基而处理废水。但是在水中气泡产 生放电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 ) 由于水的介电常数( o 为8 0 ,空气的介电常数( 。) 为 1 ,电压并不容易加到这种混合介质中。因而需要具有快的上升时间和窄脉宽的高压 脉冲。2 ) 要在气泡中产生放电,而不是在水中产生放电,就需要气泡中的电场要强 于水中的电场,这就要求外加均匀度较好的电场;另外,为了使气泡在水中运动的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间较长( 处理废水可以较充分) ,要加大气泡的路径,多组水中电极是必要的。 ( 3 ) 气中喷雾e h d 当介电液体处于电场中时,流体本身会受到电场力的 作用,这个现象称之为电流体动力学 ( e i e c t r o h y d r o d y n a m i c ) 效应,简称e h d 。在e h d 喷雾过 程中会有电晕放电,利用这种放电也可以对废水进行有效 的处理,这是本文采用的装置。气液混合两相电流体放电 的优点有两个,一是使待处理的液体全部通过强放电区 域,提高效率;二是不再需要机械喷雾装置嗍。考虑到气 体补充,其改进形式如图1 7 。该种放电形式也有利用 介质阻挡放电的形式【4 7 】。 1 4 垃圾渗滤液处理概况 图1 7 e h d 放电形式 垃圾渗滤液中成份复杂,毒性大。一旦进入水体,将造成严重污染 4 8 1 。主要污 染包括重金属污染、阴离子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因此垃圾渗滤液 水质情况比较复杂。 从多数渗滤液的水质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种类的渗滤液的b o d 5 c o d c r 值大于 0 3 ,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氨氮含量高。高浓度有机物经过厌氧水解产生挥 发性脂肪酸,可能导致反应器内p h 值下降到4 5 以下。使微生物的酶体系失活, 活性丧失。高浓度氨氮对微生物也是有毒性的,但是微生物经过驯化可以忍受较高 浓度的氨氮而不失活,适当浓度的氨氮可以作为微生物的营养源。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有活性炭吸 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 氧化法等多种,对水质中b o d 5 c o d c ,值较低( o 0 7 o 2 0 ) 的难以生物处理的渗滤液 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物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不适应大水量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目前使用得较广的是生物法。 1 0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1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两者的结合。 1 好氧处理 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稳定塘、生物转盘等。 活性污泥法因费用低、效率高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2 5 年的填埋场,在保 持污泥龄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两倍以减小负荷时,活性污泥法处理浸出液可使 出水b o d s 0 2 放电 空气放电,一方面说明了氮气放电中n 和较强的紫外线的生成,对n h 3 - n 的脱除十分有利,而0 2 放电中生成0 3 和o h 咱 由基,对n h 3 - n 降解效果有限,空气放电则既没有n 生成,又因为0 2 浓度只有 2 1 左右,导致产生的0 3 浓度也很低,因此,n h 3 一n 的脱除效果最差的。 5 吹脱、电场喷雾、紫外、臭氧对n h 3 - n 的脱除效果都十分有限,但是紫外和臭氧 联用,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2 建议 实验中的有很多问题由于受实验条件和研究时间关系,未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合目前气液混合两相电流体放电水处理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特提出如下建议: 1 有必要研制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处理速度、更经济。主要待研究内容包括催化 剂组分、催化剂的载体、催化剂的再生等。 2 大功率脉冲电源的研制。这是气液混合两相体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前 提。 3 自由基检测的手段多样化,由于条件有限,光谱法一次性投资较大,可以考虑用 g c m s ,化学法,e s r 等法测量自由基。 4 其他物质的检测,如放电过程中生成0 3 、c 0 2 等的检测。 5 大型放电反应器结构的设计。设计时既要充分考虑到电极结构问题,更要考虑到 工业实际处理需求,如对填料吸收塔进行一定的改进,合理置放电极,填料可以 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气体从塔底通入,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气液混合两相电流体 放电,又能起到气液传质的效果,预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6 前期阶段对实际废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受废水成分复杂影响,机理 比较难研究。建议从单组分废水开始研究,这样有利于在机理上有突破。然后逐 步向多组分模拟废水,最后是实际废水的研究。 7 放电的种类建议尝试一下辉光放电、电弧放电,已有报道,辉光放电用于有机污 染物的处理,不必拘泥于电晕放电。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本文是在叶齐政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我的恩师叶齐政副教授治学严谨,又不失幽默;学识渊博,却依然终日伏案, 孜孜不倦;对学生要求严格,却又处处关心学生的生活。叶老师那崇高的思想情操、 高尚的为人准则、敬业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终生受益。 在论文工作中,还得到了李劲教授的悉心指导,李老师长者风范和高度的敬业 精神,我始终会铭记在心。同时得到课题组李胜利教授、何正浩副教授、胡辉副教 授以及胡克英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科研工作中还得到了邵瑰伟博士、杨长河博士、杨海燕博士的大力帮助,在 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同时也感谢张越非、巩建英、雷燕、钟生辉、赵纯、王万林以及师弟张家聪所 给我实验上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女朋友王赞对我一贯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我无微不 至的关心! 最后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废水处理技术培训系列教材第1 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 9 9 9 佟玉衡实用废水处理技术第1 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 9 9 8 路长青,张果金,杨文忠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技术进展南京 化工大学学报,1 9 9 6 ,1 8 ( 1 2 ) :1 1 7 1 2 l 周红艺,徐明仙,袁细宁等超临界水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浙江 工业大学学报,2 0 0 1 ,2 9 ( 3 ) :2 7 9 2 8 4 赵朝成,赵东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研究干旱环境监测,2 0 0 1 , 1 5 ( 1 ) :2 5 2 8 林春绵,周红艺,潘志彦等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苯酚的研究环境科学研究, 2 0 0 0 ,1 3 ( 2 ) :1 2 王罗春,闻人勤,丁桓如f e n t o n 试剂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其应用环境保 护科学2 0 0 1 ,2 7 0 ) :1 1 1 4 李景印,郭玉风,张亚通等纳米t i 0 2 光催化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研究河北 科技大学学报,2 0 0 1 ,2 2 ( 2 ) :2 5 3 1 黄艳娥,琚行松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代化工, 2 0 0 1 ,2 1 ( 4 ) :5 4 5 8 罗建中,齐水冰,操洲杏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研究环境 污染与防治,2 0 0 1 ,2 3 ( 2 ) :6 3 - - 6 5 吴纯德,范瑾初超声空化降解水体中有机物的研究及发展中国给水排水, 1 9 9 7 ,1 3 ( 6 ) :2 8 3 0 蒋建华,许春建,周明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化工进展, 2 0 0 1 ,2 :1 1 1 4 陈伟,范瑾初超声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技术综述上海环境科学,1 9 9 9 , 园脚 吲 吲 嘲 吲 嘲 研 呻 陴 m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4 】 1 5 】 【1 6 】 1 7 1 8 】 1 9 】 2 0 1 【2 1 】 2 2 】 【2 3 【2 4 】 18 ( 1 0 ) :4 5 7 4 6 0 h m j o n e s ,e e k u n h a r d t ,s u b m i r e o s e c o n db r e a k d o w na n dp r e b r e a k d o w n p h e n o m e n a i nw a t e r :i n f l u e n c eo fp r e s s u r e ,c o n d u c t i v i t y , a n d g a ps e p a r a t i o n , c o n f e r e n c er e c o r do ft h e1 9 9 4i m e m a t i o n a ls y m p o s i u mo ne l e c t r i c a li n s u l a t i o n , p i t t s b u r g h ,p a u s a ,1 9 9 4 ,4 4 2 4 4 5 h e e - j ek i m ,y o u n g h w a n c h u n g ,d u n g - h o o n l e ea n ds u n g - h o y o o n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f l a s hf e a t u r e sa n di n p u tf u - i n g v o l t a g e si ne l e c t r o h y d r a u l i cd i s c h a r g e s , m e a s s c i t e c h n 0 1 2 0 0 0 ,1 1 :n 8 - n 1 0 v a nh e e s c h ,e j m ,s m u l d e r s ,h w m ,v a np a a s e n ,s v be ta l ,p u l s e dp o w e r c o n f e r e n c e ,1 9 9 7 d i g e s to ft e c h n i c a lp a p e r s 1 9 9 7l l t hi e e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v o l u m e s :l ,1 9 9 7 ,1 :1 0 3 1 0 8 叶齐政,齐军,顾温国等e h d 喷雾放电现象研究高压电器,2 0 0 0 ,3 6 ( 5 ) : 1 3 1 6 ps u n k a ;vb a b i c k ,, , mc l u p e ke ta l ,g e n e r a t i o no f c h e m i c a l l ya c t i v es p e c i e sb y e l e c t r i c a l d i s c h a r g e s i n w a t e r , p l a s m a s o u r c e ss c i e n c e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9 9 ,8 ( 2 ) :2 5 8 2 6 5 文岳中,姜玄珍,吴墨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中苯乙酮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1 9 9 9 ,1 9 ( 5 ) :4 0 6 4 0 9 李胜利,李劲,王泽文等脉冲电晕放电对印染废水脱色效果的实验研究环 境科学,1 9 9 6 ,1 7 :1 3 1 5 李胜利,李劲,王泽文等用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中 国环境科学,1 9 9 6 ,1 6 :7 3 7 6 郭香会,李劲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实验研究电力环境保 护,2 0 0 1 ,1 7 ( 2 ) :3 7 3 8 郭香会,李劲,叶齐政等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实验研究高 电压技术,2 0 0 1 ,2 7 ( 3 ) :4 2 4 4 m u h a m m a da r i fm a l i k ,u b a i d - u r - r e h m a n ,k u r s h i da h m e d s y n e r g i s t i ce f f e c to f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 u l s e dc o r o n ad i s c h a r g e sa n do z o n a t i o no nd e c o l o u r i z a t i o no fm e t h y l e n eb l u ei n w a t e r , p l a s m as o u r c e s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2 ,1l ( 3 ) :2 3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职校企合作合同模板(3篇)
- 固体矿产钻探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绝缘子制造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品牌资产评价师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合成氨气体压缩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铋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外来访客安全培训课件
- 碾泥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管涵顶进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外来施工队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12篇
- 铝合金门窗安装监理交底
- 胸腹水常规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 基本公卫生服务的项目组织管理灵石武佳波课件
- 电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机电设备调试协议书
- 芪参益气滴丸课件
- 短视频编辑与制作(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电梯井内落地脚手架搭设方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加解析详细翻译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