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七册《12桂花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苏教版第七册《12桂花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苏教版第七册《12桂花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苏教版第七册《12桂花雨》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苏教版第七册《12桂花雨》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有感情朗读课文。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读词语、诗句,引出切入点: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桂花雨(学生读课题)2、出示词语、诗句,开火车读迷人 使劲 香飘十里 满头满身沉浸 庆丰年沁人心脾 其乐无穷“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语缤纷入梦甜”(学生一般横着读,引导竖着读)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竖排写“桂花香”、第二竖排写“摇花乐”) (相机板书: “香” “乐”)4、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词语、诗句)(二)品味“桂花香”1、过渡:“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来”这是古人赞颂桂花香的诗句,上节课我们在课文里也找到了许多描写桂花香的句子,谁来读:(生开火车读句子)(提示:我读第-小节的一句话:-)2、出示重点句:(齐读)(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3、用上左边一排的词语、句子或结合你平时的积累完成填空:桂花真香啊!-4、小结:怪不得琦君在桂花雨原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板书、读)(三)品赏摇花乐A、品味“我”的“摇花乐”1、过渡:浓郁的桂花香让琦君魂牵梦萦,可令她最开心最快乐的还是那童年的摇花乐。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读书方法来品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特别关注带感叹号的句子,用笔画下来,好好读读,品出“!”里所蕴含的语言和情感信息。2、交流反馈:(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A、学生读了之后谈感受:急切的心情(如果体会不到,教师提示:这是个表示感叹的句子吗?)B、指导朗读(你有没有缠着爸爸、妈妈或其他人要过东西啊!缠人是为了达到你的目的,所以,说话时的语调、表情都要特别注意。)C 、现在你们就是童年的琦君,谁来缠缠母亲,读读这句话?(2)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A、学生读后交流:感叹号一般是用来抒发比较强烈的感情,此时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可以想像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快乐。(如果学生读不到位,再扣住“喊”,与“说”比较)B、指导朗读: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吧,让我们一起抱着桂花树,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把你内心的快乐都喊出来!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C、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啊摇,这一摇摇出了什么?3、看课件:教师配乐述:这一摇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的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看,桂花飘落如雨,就像一群仙女在空中馓花一样,地上的泥土不见了,到处铺满了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真像 “金沙铺地”啊!4、想象: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桂花落在头上,落在肩上,落在脖子上、落在手上,你有什么感觉?(交流:学生有的会说:“我感到桂花飘落到我的身上,好像一片片金色的雪花!”还有的会说:“我感到桂花飘落到我的头发上和手上,像是可爱的小精灵在逗我,又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5、带着快乐美好的感觉齐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好香的雨呀!”6、小结: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喜悦,是呀!桂花雨中有我多少欢乐的笑声,桂花雨中有我多少童年的回忆呀!怪不得琦君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加感叹号 )B、体会妈妈爸爸的“摇花乐”1、过渡:对于我来说,摇桂花是一种童年的游戏之乐,对于她的母亲和父亲来说,这份快乐又体现在哪儿呢?2、引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其余的晒干后收在铁罐子里,可以做-,可以做-,还可以做-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结:对于母亲来说,摇桂花是一种生活之乐。对于父亲来说,摇桂花是一种丰收之乐。4、原来,深深陶醉在摇桂花的快乐之中的可不知我一个,把“我”改成“我们一家”读:桂花,真叫我们一家魂牵梦萦 ! (四)学生回味香1、过渡: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摇桂花前,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刮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桂花晒干后,母亲把桂花分送给了村上的家家户户。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2、相继出示这两句话: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对比着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品读,教师引导发现“全年,整个村庄”香地范围扩大了,时间延长了)(“浸”的意思有所提升,此时,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沉浸在了乡里乡亲间浓浓的(乡情)里。)3、小结: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4、把重点句中的“我”改成“家乡人”后读:桂花,真叫家乡人魂牵梦萦!(五)品悟思乡愁1、过渡:我长大了,离开家乡随父亲来到杭州,母亲也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她心爱的桂花树。杭州有一处小山名叫“满觉陇”,全是桂花,开花时节,那才是真正的香飘十里,而母亲却说:(出示)“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2、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学生交流)(板书“情”)3、师生合作完成说话训练:假如我说:外地的水很甜,母亲一定会说:-,假如我说:外地的月亮又大又圆,母亲一定会说-,假如我说:外地的人很亲,母亲一定会说:-。4、小结: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明,水是故乡的甜,人是故乡的亲。在母亲心中,家乡的一草一木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更不用说是她心爱的、已成了她生命一部分的桂花!(引读)所以母亲常常说:-我把母亲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也轻轻地对自己说:-(六)补充材料:(师生配乐诵读)1、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师述:琦君,生于温州,11岁随父亲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温州,86岁回台湾居住,现年90岁。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她的一生可用四个字来形容:漂泊不定,她只能不停地用笔来表达她的心声,让我们来听听:2、出示:(学生读)“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乡思)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荨茱鲈鱼长入梦,他乡虽好总添愁。”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 “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烟愁后记)你读懂琦君的心了吗?3、小结:“思念”已变成了“苦念”,琦君写桂花雨这篇课文也是为了表达她的思乡之苦。可我找遍全文,也没发现一个“苦”字,反而到处是“桂花的香,摇花的乐,生活的甜”,这是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苦”)作者情不自禁地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故乡,真叫我魂牵梦萦板书:故乡,真叫我魂牵梦萦 4、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