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重走长征路》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重走长征路》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重走长征路》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重走长征路》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课教案 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周晓梅 实验中学 (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民勤,733300)活动内容:以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内容为素材,开展“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活动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 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了解有关导游的基本常识,使学生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2、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资料、提取信息、组织资料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长征精神,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以此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课前指导: 1、明确任务: (1)了解有关导游的基本常识。 (2)要求学生分类搜集、整理所需资料,以书面的形式做好在课堂中交流和展示的准备。 2、学生分工: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抽签决定每组负责导游解说的地点。每组推荐一男一女同学代表本组担任导游。(2)、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可以是长征中起着关键、转折作用的历史事件、会议;长征过程中发生的催人泪下、振奋人心的故事;长征途中重要地点的今昔变化、风土人情等背景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或音视频资料),并写导游词。(3)、推选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最后朗诵3、活动评价:同学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结合。推选“最佳导游团队”一个。活动程序: 一、开篇点题 1、课前全班学生朗诵七律长征 2、教师致开篇词:同学们,80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军史奇迹,这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在纪念长征80周年之际,同学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模拟导游,来重走长征路,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屏幕出示课题) 我们这次红色旅游的路线主要是以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为主:瑞金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甘肃会宁;(屏幕出示长征图,依次显示地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始红色之旅。二、学生活动 首先请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导游组。 1.第一小组: 导游男:大家好!重温红色激情,畅游锦绣山河,让我们从瑞金开始。这是我们搜集的一组瑞金及其革命遗址的图片。瑞金有“红色故都”之称,这里有二百多处红军革命遗址。(1)、(屏幕显示:毛泽东在叶坪的旧居)这里是毛泽东在瑞金叶坪村的故居,里边的陈设都保持了居住时的原貌。当地有这样的传说:这房子在红军住之前没人敢住,说里边闹鬼,毛主席来了偏不信这个邪,就把这里作为他们的办公地了。(2)、(屏幕显示:红井)女:到瑞金来,不能错过的景观就是红井。当时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们为村民挖井,挖到五米多深的时候,一股泉水冲了出来,从此这里不再为吃水而犯愁了。现在,这里的人民已经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这口井,并在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也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到瑞金来,你也别忘了喝上一口清冽、甘甜的红井水!瑞金的旅游景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师:感谢瑞金导游为我们所作的精彩介绍。毛泽东、朱德等人带领中央红军在瑞金创造了辉煌的革命成果,然而,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人数锐减,无法继续留在瑞金。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泪别红都,踏上征途。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领导,踏上征途的主力红军行军非常不顺,我们来看长征初期的形势。(屏幕显示:湘江战役) 如果继续下去会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游客答:如果继续下去会被蒋介石吃掉,全军覆灭。) 师:在这个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 下一站我们来到的便是贵州遵义!有请第二组的导游上台2、第二小组:(屏幕显示:遵义会议图片) 男: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女:遵义会议遗址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 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创造了一个个出奇制胜的军事奇迹。都创造了哪些军事奇迹,对长征有什么意义?(游客回答: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师:四渡赤水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体现了毛泽东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也是战争史上已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师: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铸就了赤水昔日的辉煌,今天的赤水又是什么样呢?有请第三小组的代表继续为我们作现场导游:3、第三组(屏幕显示:多幅瀑布、竹林图片) 男:欢迎各位来到赤水,今天的赤水被称为“千瀑之市”、“楠竹之乡”和“桫椤(suoluo)王国”。(屏幕显示:桫椤图片) 女: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赤水的瀑布、竹林掩映中还有一件“国宝”! 这件国宝就是享有“蕨(jue)类植物之王”美誉的古老植物桫椤(suoluo)。它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故桫椤又被科学界称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 男:桫椤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靠藏在叶片背面的孢(bao)子繁衍(fanyan)后代,因此极其珍贵,堪称国宝,是国家一级珍稀濒(bin)危保护植物。 女:下面请随我来到赤水市,这里在红军长征中完成了四渡赤水这一出奇制胜的战役。四渡赤水是中国十年内战时期,中央红军为了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边境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它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役。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播放歌曲四渡赤水 师:下一站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泸定桥,当年红军在这里书写的壮歌至今仍令世人敬仰!有请第四组的导游出场4、第四组(出示泸定桥图片)男:各位游客大家好,接下来由我们为大家导游。请看图片,泸定桥是一座悬空架在大渡河上的铁索桥,泸定桥最早出名是康熙皇帝亲自定名并题写的。当时,这里(古称泸河)发生昌侧集烈之乱被平定,所以叫泸定桥。泸定桥自建成以来一直以军事要塞和藏汉交流的重要通道著称,被誉为“东环泸水三千里,西出盐关第一桥”。女: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英勇飞夺泸定桥一战,一举粉粹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一页,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毛泽东也为此而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丽诗句,泸定桥自此名扬中外,巍然屹立于大渡河上,向后人展示着大无畏、英勇不朽的革命精神。 师:凭着这种英勇和无畏,红军战胜了大渡河、泸定桥,准备穿越雪山草地。我们红色之旅的下一站就是雪山草地5、第五组(依次出现一组夹金山和草地的现代风光图片) 女:下面请各位欣赏一组图片,这是夹金山和毛尔盖草原的现代风光,拥有如此魅力的夹金山和大草地,在当年红军穿越时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男:(1)夹金山,九拐十三弯。到了夹金山,性命交给天。”形容的就是夹金山对生命的威胁。 这里山高气寒、终年积雪、浓雾环绕、空气稀薄,不是下雾就是刮风,积雪常常从山头崩落。(2)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很多地方水深过膝盖,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he)。 女:就是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官兵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保持着严明的优良纪律和乐观的革命精神,发扬了令人感动的阶级友爱,没有垮掉,没有散掉,同甘共苦,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终于在死神的威胁下夺路而出。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听我们组为您准备的长征故事丰碑。丰碑讲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进,军需处长把棉衣全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云中山冻死了。 歌颂了红军战士们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男:(屏幕显示:金色的鱼钩图片)这个故事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师:正是红军这种革命集体主义精神使红军能够历经艰难险阻,却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度的凝聚力和顽强的战斗力。最后这一组被派到了革命圣地甘肃会宁,请看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介绍。6、第六组: 男: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下面让我们走进会宁,仔细品味这座文化名城的韵味吧!女:(屏幕显示:会宁会师楼)会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历代为兵家重地。会宁古城,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廓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此,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为了弘扬红军精神,会宁人民修缮了会师楼,扩建了革命文物陈列馆,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屏幕显示:会宁会师纪念塔)至此,我们的红色旅游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赏光,欢迎下次再来!三:小结 师:长征距离我们今天生活的2016年已经整整过去了80年,今天,我们沿着中央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泪别红都到历史转折,从出奇制胜到坚苦卓绝的革命奇迹,我们处处都从红军战士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那就是-长征精神。(同时屏显长征精神内容) 今天,我们用长征的精神来做现在的事,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前人传统,不辜负前人的希望,为自己为国家能不断取得进步。 最后让我们用毛泽东同志对长征的一段评价,结束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之旅。有请马俊杰和许嘉怡同学上台. (屏幕显示:毛泽东的评价) 男: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