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i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现代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以银行资本为基础, 而对资本的监管也就成了各国银行 业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自巴塞尔协议正式实施以来,资本标准渐渐演变为公认的衡 量商业银行稳健性和维护银行业竞争公平性的重要标杆。鉴于此,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对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近些年来国际资 本监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 2008 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仍然让人们听到了不少对当前 金融监管有效性的质疑声,对此,我国银监会针对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我国金融市场实 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引,引导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提高风险抵 御能力。在这些政策指引的引导下,我国资本监管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 巴塞尔资本协议这一银行业的监管规则在国外许多国家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但考 虑到近年来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 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金融市场发展 的特殊性,本文拟采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新巴塞尔协议在 我国的实施是否能获预期的监管效果。 本文采用理论文献规范研究、 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以及个别案例探讨等相结合的方 法,基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论和方法,利用 2003-2011 年 16 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 据,对我国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风险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2004 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后,对于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 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行资本监管硬约束后的前两年,我国商业银行感受到较大 的资本监管压力,这种压力使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调整速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资本监管的效果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而资本监管要求对我国银行收益 水平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没有显著降低风险水平,即:资本要求监管对我国银行 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完全有效。 关键词:关键词:资本监管 资本充足率 盈利能力 风险水平 作作 者:者:郁 青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罗正英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capital supervision to commercial banks ii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capital supervision to commercial banks abstract the capital is the cornerstone of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while supervision of the capital is the foundation of banks regulation. the capital standard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riterion of conservatism of banks and an essential ruler of preserving the fair competition of banks, since “basel agreement” was put into effect. as a result, the effectiveness of capital supervision is important to the safely operation of banks and conservatism of economics. the capital supervision has greatly developed since it appears, however, it was widely challenged because of the subprime crisis in 2008, which reduced cbrc put several policies in place,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ventur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banks in withstanding risks. “basel agreement” has been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many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we will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basel agreement” in china, which has some specialties in the financial and capital market.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model,in view of 16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panel data from 2003-2011, we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ulatory pressures and the profit and risks of chinese banks.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approach of commercial bank capital adequacy” improved the commercial bank capital adequacy a lot. in the first several years, regulatory pressure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adjusting of capital adequacy, however, the effect become less when time was passing. regulatory standards have effect on the profitablitiy and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which is not obvious. key words: capital regulatory capital adequacy profitability risk level written by yu qing supervised by luo zhengying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 1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目的 . 1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1.2.1 研究思路 . 2 1.2.2 研究方法 . 2 1.3 本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3 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 5 5 2.1 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与作用 . 5 2.1.1 账面资本 . 5 2.1.2 监管资本 . 5 2.1.3 经济资本 . 6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6 2.1.1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变及巴塞尔简述 . 6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7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8 2.4 本章小结 . 9 第三章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 1010 3.1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动因理论 . 10 3.1.1 市场失败与银行监管 . 10 3.1.2 法律不完备与银行监管 . 11 3.1.3 系统风险与银行监管 . 11 3.1.4 资本监管机制 . 11 3.2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理论 . 12 3.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12 3.2.2 风险量化和风险管理理论 . 13 3.2.3 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 . 13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 14 第四章第四章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 . 1818 4.1 影响银行收益和风险水平的变量 . 18 4.2 模型的建立 . 20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21 4.3.1 数据来源 . 21 4.3.2 描述性统计 . 22 4.4 实证结果分析 . 23 4.5 本章小结 . 25 第第五章五章 结结 论论 . 2929 5.1 研究结论 . 29 5.2 策略建议 . 2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33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636 致致 谢谢 . 3737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了助推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特制订了“保增长、促内 需,调结构”的一系列政策。一方面,面对经营环境复杂性和严峻性的进一步加剧, 我国商业银行要努力制定策略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也 随着国家刺激经济发展措施的推行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009 年我国银 行业信贷规模出现了超常规的迅猛增长,然而,在贷款快速投放的同时,风险隐患也 在不断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和冲动放贷、粗放经营倾向有 所抬头。面对金融资产的日益增长、信贷市场的迅速扩大,以及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 理问题的日益显现,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 2009 年下半年相继出台了项目融资 业务指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将 所有公司贷款品种纳入到管理范围之中, 目的就在于规范和指导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管理, 引导信贷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中国银监会同时提出对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提高至 11.5% 和 10.5%,明确发出加强银行资本监管的信号。1 1.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根据我国银监会 2004 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国内各商业 银行应在 2007 年 1 月 1 日前将资本充足率和和信资本充足率提升到 8%和 4%2, 这一 规定成为我国形成相对完整的审慎监管制度体系的标志。 我国在本轮金融危机后采取 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完善国内资本监管,2009 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完善商业银 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和商业银行资本 1 中国银监会 2009 年 12 月 4 日正式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要求我国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 的资本充足率下限分别为 11%和 10%。 2011 年 5 月初, 银监会下发了 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 , 正式公布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及贷款损失准备的四大监管工具。其中特别指出,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 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 11.5%和 10.5%。 2 我国银监会在 2004 年 2 月修订了银行资本的计算标准,修订后的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同时强调了信用风险和市 场风险。 第一章 绪 论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2 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限制了商业银行之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对资本充足率的信 息披露方面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并为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验证体系提供了明 确的标杆。2010 年,银监会又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对完 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提高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巴塞尔资本协议这一银行业的监管规则在国外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有效的, 但考虑 到近年来宏观环境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 同时考虑到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转轨 的阶段, 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其特殊性,本文拟采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 实证研究, 探讨新巴塞尔协议及我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制定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在 我国的实施是否能获预期的监管效果。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实证模型,采集我国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进行 研究,并以 bc 银行为例,进一步考察在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的 资本收益变化和资产风险变化情况。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回答两个问题: 1、在资本监管压力下,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水平是否受到影响; 2、在资本监管压力下,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水平是否有所下降。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结前人研究的成 果并探讨出本文值得研究的内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然后在充分学习和借鉴学者们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从一般到特殊辩证逻辑原则,从考察商业银行资本监管一般机 理入手, 运用新巴塞尔协议下资本监管的理论,以规范性研究的方法对资本监管与商 业银行收益能力和风险水平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然后搜集我国上市 银行资本充足率、股权结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检验 以及回归分析等数理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 bc 银行为例,研 究资本监管的作用,验证实证研究结果;最后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出本 文的研究结论。 1.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文献规范研究、 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以及个别案例探讨等相结合的方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3 法。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是目前会计两大研究方法,规范理论与规则描述有关应该发 生的,实证理论则与解释和预测有关、发生和将发生的,它们各有其优势和劣势、有 其一定使用范围,偏废任何一种均非善策。在根据相关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之后, 需要用事实情况对其进行验证,因此,实证研究可以以大量现实数据为这些假设的合 理性和准确性提供切实可信的依据。可以说,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在本论文中是相辅 相成、互相弥补的。 总体而言,本文结合国外已有经验和国内实际环境对资本监管进行研究。银行资 本监管研究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型研究,此外,本文是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为前提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 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全面而又深刻地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诠释和 剖析。 1.3 本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本文共五章。 第一章,绪论。阐述问题的提出背景和研究目的,简要介绍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基 本思路,并对全文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框架做出了说明; 第二章,文献综述。简单论述我国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情况,并对国内外相 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总结已有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方向和 意义; 第三章,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概括总结资本监管的相关理论,审视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第二章的综述与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 目的,提出研究假设。 第四章,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 究的目的,采取合适的指标作为研究变量,建立实证研究模型,并以 bc 银行为例进 行具体案例分析,从而检验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和资产组 合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可实施的策略措施建议; 第五章,结论。对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提出一些有益 的策略性建议。 第一章 绪 论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4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五章 结论 第四章 资本监管对商业 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 分析与研究假设 图图 1-1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将对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与作用,以及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进 行简要阐述, 并对国内外资本监管相关领域内学术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归纳和 总结,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方向。 2.1 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与作用3 在功能上,任何企业的资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资本对于商业银行的特殊 意义远远超出其他领域。商业银行的资本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较小,他们以客户存款 为主要资金来源,到期必须向客户支付,与此同时,其贷款(即资本的运用渠道)又 和企业应收账款一样可能存在到期无法收回的潜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经营是一 种高负债经营,它决定了银行必须将一部分资本用于准备随时补偿潜在的经营风险。 在本质上,商业银行是管理风险的企业,其资本是抵御风险损失的重要资源。资 本既可以通过吸收风险损失等亏损来保障正常运营, 又可以为商业银行树立其在社会 公众当中的形象,提升公众对他们的信心,向其债权人传递有利于银行自身的信息。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资本有三种最基本的概念,即: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 济资本。 2.1.1 账面资本账面资本 账面资本是会计学概念,停留在财务会计层面,是商业银行所有者、或者持股人 的永久性资本投入,在数值上等于银行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 是对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 一般而言, 银行开业之初没有存款, 或者存款并不充足, 这时,商业银行不得不依靠其资本金来维持正常运转。 2.1.2 监管资本监管资本 监管资本不同于账面资本, 它是银行监管机构根据当地情况规定的强制性资本标 准,是一个法律方面的概念。商业银行和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 此,他们有提高杠杆比例、扩大资产规模来增加收益的内在动力,若放任不管,必然 3 本节内容主要根据以下文献进行整理: 汪办兴.中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基于 “新资本协议” 的视角d. 复旦大学. 2007,(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6 给银行的稳定健康经营埋下隐患, 这时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便具有了决定性的意 义。 外部监管者关注和利用监管资本,其主要作用一是防止商业银行为追求盈利而出 现过度扩张行为,使贷款等风险资产的增长与其资本增长匹配起来,也就是说,资产 规模必须在资本基础上进行扩张;二是披露银行的风险状况,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三是迫使银行重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成本在业绩评估中的地位,而所有这些,都是经 济资本形成的基础。 2.1.3 经济资本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与风险损失相关联的一个概念。 银行业务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 预期损失风险、非预期损失风险和异常损失风险,而其中非预期损失风险被人们认为 是银行可能遭遇的真正的风险,而经济资本正是用于弥补银行非预期损失风险的。经 济资本在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地位是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无法代替的, 它在银行各管理 层和业务条线之间的分配和分析是风险调整绩效评估的基础。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变及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变及巴塞尔巴塞尔简述简述 1988 年资本协议的实施对降低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在实际应用中 的局限性随着金融创新浪潮的推进、 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方式 的变革日益凸显。为此,巴塞尔委员会于 1998 年开始对 1988 年资本协议进行修改, 并于 2004 年 6 月颁布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 塞尔。 然而,2007 年以来,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全球,并通过金融 体系不断蔓延至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复苏步伐至今仍较缓慢。这一轮 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国际金融监管治理机制缺失,最低资本要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金 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不足, 公司治理存在明显缺陷等一系列金融监管体制的漏洞。 为此, 扩员后的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反复酝酿,在巴塞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 案,统称为巴塞尔。2010 年 9 月 12 日,巴塞尔委员会决策委员会就该方案基本达 成一致。同年 11 月 12 日,g20 首尔峰会正式批准通过了巴塞尔。 这次改革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1)提高资本监管标准和要求。提高了资本质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7 量和数量,扩大了风险覆盖范围,补充了杠杆率指标,并引入反周期监管框架;(2) 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3)引入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 比率(nsfr)两个新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并提供了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 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等辅助性检测工具;(4)在第二支柱框架下明确商业银行全面 风险治理架构的监管要求,提升银行内部风险治理的有效性。4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直遵循着“危机-改革-危机”的循环路线,每一次改革 都体现了对危机的深刻反思。巴塞尔建立了全球统一的资本监管框架,首次确 立了资本约束的基本理念; 巴塞尔增加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使得资本监 管与银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而巴塞尔相对于巴塞尔来说, 最重大的变化体现在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监管视野有所扩大,由单个银行的个体 性风险拓展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第二,监管方式更为全面,在微观审慎监 管的基础上增加了宏观审慎监管的部分;第三,监管手段更加严厉,将流动性监管提 高到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第四,监管目标进一步完善,由投资者保护走向投 资者保护与降低宏观经济成本并重。 2.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为了解现实中资本监管要求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之间的关系, 许多学者对不同国 家的监管要求和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风险等进行了理论或实证研究。 jaoquos & nigro(1997)在分析了美国银行的资本与资产组合风险以及以风险为基 础的资本要求之间的关系后认为,资本监管对银行的风险有显著的影响,以风险为基 础的资本要求所产生的监管压力能够降低银行的资产组合风险。 aggarwal & jaeques(1998)采用了美国银行 1991-1993 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联 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和即使纠正条款(pca)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 不充足的银行更迅速地提高了其目标资本比率。 calem & rob(1996)根据美国银行业 1984-1993 年的数据对风险资本要求的影响 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认为,如果资本要求提高,资本不足的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明 显,他们会采取措施提高资产风险。 rime(1999)在验证了监管资本要求对瑞士银行业的影响后认为,无论是美国、英 4 李剑,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比较j,财会研究,2012,(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8 国还是瑞士的银行业,在资本监管的约束下都提高了资本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不同的 是, 美国和瑞士的银行在提高资本占比的同时也提高了资产风险,而英国银行业的风 险资产选择没有产生太大变化,也就是说,资本充足率监管在英国实施更为有效。同 时他还认为,瑞士通过留存收益和发行股权的成本比调整资产组合的成本更低。 heid, porath & stolz(2004)利用 1993-2000 年数据研究了德国储蓄银行, 发现银行 资本和风险关系的协调取决于银行的缓冲资本, 缓冲资本低的银行会同时降低风险和 提高资本,而缓冲资本高的银行则会采用同时增加资本和提高风险的策略。 abhiman das & saibal ghosh(2004)将印度的上市银行作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银行 规模对于资本变化显著负相关,即大银行对于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作用弱于小银行;监管 压力与资本充足率显著负相关;资本充足的银行对其资本充足比率的降低更为显著。 milan matejasak & petr teply(2007)对2000-2005年间欧美银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 究, 发现监管要求对银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接近最低资本要求的欧美银行都提高了 资本, 同时还降低了他们的资产组合风险。可见违反资本义务的预期惩罚对银行行为 有积极影响,资本监管对于约束银行风险承担有效。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对于资本要求对商业资本和风险行为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 欧洲和日 本。我国这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 卢秋玲(1999)以银行业存在财富效应为假设前提,就资本监管对银行价值的影 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到了资本监管会减少大银行价值、 增加小银行价值的结论。 吴栋、周建平(2006)曾运用 1998-2004 年银行业的面板数据,在局部联系调整模 型框架下研究了资本监管和商业银行的行为。结果表明,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要求能 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但并不能显著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他们认为我 国银行业改革取向应是改善银行治理或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而不是资本市场发达国家 的市场结构改革取向。 王晓龙、周好文(2007)采用了国内 13 家商业银行 1999-2005 年的年度面板数据,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结论, 认为符合 监管要求的我国商业银行能够随着资本监管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 而资本监 管对没有达到监管标准的商业银行银行则无法产生这一积极作用。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9 张强(2007)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颁布对商业银行风险 的影响后认为,资本监管能够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降低了经营风险,但其效果 却呈现出逐渐减弱的态势。 江曙霞(2009)采用美国银行在 1998-2007 年的数据,利用局部调整联立方程组模 型可对资本充足率监管压力下资本与风险的调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她认为资本充足 率监管对不同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为资本充足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因而没 有达到理想的监管目标; 表外业务对资本和风险水平的调整存在显著影响,尤其会扩 大银行的风险轮廓。 贺建清(2010)认为,资本监管的强制约束下使得商业银行风险资产比率出现了 大幅下降,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负相关。但他同时也指出,资本充足率监管只是银行 风险的外因变量,并不能取代银行自身对资本的管理和对风险的控制。 刘晓星等(2011)以 14 家银行 2005 至 2010 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本轮 金融危机前,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呈上升趋势,而在金融危机后却有所下降,这主 要是由于为刺激经济发展而对放款门槛有所降低。另外,该项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 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变化呈负相关。 2.4 本章小结 本章在简要介绍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与作用的基础上, 对银行资本监管的国内外 研究和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大都表明资本监管能够 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而资本充足的银行受资本监管的影响较小,同时从研究的结论 中也可以看出,资本监管有效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由于我国资本监 管实施的时间不长, 目前对于我国资本要求对商业资本和风险行为影响的研究相对较 少,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结论尚并没有达成一致。 本文认为,巴塞尔资本协议在国外许多国家被证明是有效的,而我国正处于一个 经济转轨的阶段,经济和金融环境都具有特殊性,同时 2008 年的金融危机也可能对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拟采 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探讨新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是 否能获预期的监管效果。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0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上世纪处以来,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已经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和完善,每一次金 融危机过后都会伴随着一轮资本监管的改革, 并且在危机后的一定时期内起到不可忽 视的积极作用。然而,时代在发展,这些作用和效果又会随着金融和银行业务的不断 发展逐渐减弱,从而陷入了一种“危机、改革、危机”的循环中。 本章将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相关理论及其发展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评述, 并阐明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3.1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动因理论 3.1.1 市场失败与银行监管市场失败与银行监管 1、不完全竞争。diamond(1984)以非金融企业内部约束激励问题为起点,引 入了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模型,他揭示了道德风险与资产规模的负相关性,以及银行 规模收益的递增趋势。yanelle(1988,1989)进一步分析了规模经济效应,指出规模 经济效应能够为单一银行提供最优结果,但单一银行一旦垄断存款,其市场力量就可 能被不规范滥用。因此,不完全竞争决定了银行资本监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2、信息不对称。根据 akerlof、spence 和 stiglitz 三位学者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 研究,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同事扮演着资产方和负债 方的角色。作为资产方,银行对于偿还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贷款存在信用风险和市场 风险; 作为负债方,银行容易因某一债权人或存款人的不信任产生的连环效应所导致 的中介和支付功能丧失。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对于银行监管来说十分重要。商业银 行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类信息不对称: (1)商业银行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款人对银行的了解往往来自于银 行的对外公告、年报、媒体等,很难真正全面地了解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对于 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更是难以识别。 (2)商业银行与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 受利润驱使, 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他们可能为寻找资金需求方而最终与资产质量并 不高的需求方达成交易,从而产生潜在的风险。而资本监管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商业银行与贷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商业银行一味的追求利润而忽视风险。 (3)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分 析报告等由商业银行提供的内部资料对其实施监管, 而这些内部资料所反映的信息难 免有所保留,甚至可能有部分信息被隐瞒,这使得监管部门无法获得对商业银行资本 状况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加大了监管的难度。5 3.1.2 法律不完备与银行监管法律不完备与银行监管 芝加哥学派认为,犹豫理发和执法可以纠正相当一部分市场失败的现象,因此监 管并不一定因市场失灵而产生和存在。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他 们认为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以不存在交易成本和存在最优法律为假设条件, 但在现实中 这些假设条件基本是无法满足的。 shleifer (2001)认为一般而言, 现实中的交易成本是 大于零的, 从而驳斥了交易成本为零的假设,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博弈理论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根据激励的重组程度,较高的调查成本会使执法者选择过度宽容或过 分严厉的方式对待违法者, 只有当调查成本足够低时,他们才会选择适当的方式来调 查真相。 3.1.3 系统风险与银行监管系统风险与银行监管 在对系统风险的研究中,现代银行业的监管理论将重点放在了负的外部性方面, 强调参与市场活动的经营者为了尽可能降低额外损失, 会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重 点关注其他个体是否处于风险暴露之下,以及其风险暴露的程度。一般而言,出现损 失的可能性随着机构风险暴露的相关性的提高而增大, 一旦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增大到 一定程度,市场活动参与者将可能立即撤出资金,出现银行挤兑现象,这是目前金融 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系统风险之一。 3.1.4 资本监管机制资本监管机制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中,资本充足率要求是最重要的约束机制之一,本轮金 融危机充分表明, 良好的资本实力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以及金融环境的稳定 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保持良好的资本实力必须完善现有资本监管的 机制,这其中既包括资本监管的逆周期机制,也包括资本监管的激励机制。 1、继续坚持对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资本监管。从长远来看,高资本充足率 5 邱蓉. 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研究d.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27-32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12 对稳定宏观经济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尤其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不 稳定时期, 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有利于维护银行投资者和债权人对商业银行的信 心,以及保障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2、建立起动态资本监管框架。例如,在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基础上,再根据 宏观经济环境、信贷投放情况等相关信息来设定一个目标资本比率。要求商业银行在 正常时期保持资本充足率稳定于目标资本比率以上,而当经济出现衰退,甚至面对金 融危机, 允许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暂时处于目标资本充足率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之间。 这样既可以在经济繁荣期保证商业银行积累足够的银行资本,提高其风险抵御 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经济衰退期减轻商业银行的资本压力,减少其信贷波动幅度。 3、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理论研究表明,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用于弥补非预期 损失风险,而坏账准备则用来抵御预期损失风险,在实践中,这也确实是各商业银行 的做法。在一般情况下,由于预期损失是根据贷款违约率数据推算出来的,因此,实 际违约率在不同经济运行阶段的变化可能改变坏账准备的计提水平,即:经济繁荣期 银行的拨备会随违约率的降低而有所下降,而在经济衰退时的银行拨备则会相应提 高。因此,具有前瞻性的坏账拨备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银行拨备的顺周期性问 题,同时也可能相应的改善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4、建立资本监管激励机制。一般而言,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包含了财务管 理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两个部分。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业务 涵盖范围逐渐扩大,经营发展模式顺势转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也就面临了更 高的要求,鉴于此,要保持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必须从注重结果转变为过程和结果兼 顾,并且致力于由静态向动态扩展的改革。此外,资本监管缩小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 间,因此商业银行在面临监管时难免有所抵触,这时,可以将资本监管与风险管控密 切结合起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本监管激励机制。 3.2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有效性理论 3.2.1 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脆弱性理论 minsky(1986)提出的金融脆弱性理论是银行监管有效性理论的代表。上世纪后 期至今,金融安全问题的发生并不鲜见,甚至有时会发生银行危机,在此背景下,人 们逐渐开始加大对金融危机成因的关注。minsky 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认为,私人信 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资本监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 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相关贷款人的内在特性, 使它们不得不经历周期性 危机和破产浪潮,银行的问题传导给企业,最终引起整个国家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 假说的内容表示,企业预期利润将随着在经济的日益繁荣而上升,从而刺激商业银行 贷款逐渐介入高风险行业,但是,一旦经济出现紧缩甚至衰退,处于高风险行业的一 些企业可能因经营困难而出现破产, 从而出现违约, 给商业银行带来巨额的不良资产, 并影响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3.2.2 风险量化和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化和风险管理理论 从 17 世纪 90 年代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后的近三百年中, 银行都 依靠经验以及定性分析和判断来实施风险管控,当时的银行认为把钱贷给企业后,企 业的原材料、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都构成了其还款保证,即:贷款具有“自偿性”。 而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风险量化管理理论和技术开始迅速崛起和发展,而市场风 险领域是最早采取量化技术的,很快,数理统计的简单应用发展为 var 这样比较完 善的管理方法。随着 1994 年第一个信用风险测量模型诞生,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开 始迅速发展。而近年来,操作风险的量化管理也开始取得较大的进展,“打分卡”等 技术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2.3 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资本充足率计量体系 20 世纪以来,各商业银行围绕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对资产风险权重的各项规定, 对其业务进行了若干大规模的调整,在调整中对风险权重较高的业务实施压缩处理, 而重点发展一些风险权重较低的业务, 从而为我国衍生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机 遇。另一方面,过于计量化的资本充足率计算也会给商业银行“节约”资本提供可乘 之机。 商业银行一面依靠这种规避资本监管的行为来获取高额利润,另一面却并没有 相应减少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从我国现有资本监管框架分析,贷款产生的潜在风险并 不一定高于那些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相反,可能还会更低。2009 年 12 月 24 日, 为指导商业银行建立较为完善的验证体系,增强高级计量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我 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6,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银 行资本的计量技术。但是,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本文认为资本充足 率计量体系仍然有待改进。 6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的通知 ,银监发2009104 号 第三章 资本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非洲费托蜡原料供应体系与中国企业出海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青年公寓智慧安防系统应用与安全管理升级报告
- 2025-2030隔热型材技术创新方向与专利布局策略研究
- 2025-2030钢结构建筑配套节能窗节点处理与气密性解决方案
- 2025-2030钙钛矿光伏组件稳定性提升技术路线与电站投资回报报告
- 2025-2030钙钛矿光伏组件商业化进程预测报告
- 2025-2030钙钛矿光伏材料产业化进程与度电成本优化路径报告
- 2025-2030量子计算云平台服务模式与行业应用场景可行性白皮书
- 2025-2030费托蜡行业成本控制与利润优化策略研究
- 2025-2030费托蜡在药用缓释制剂中的辅料特性检测标准报告
- 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
- 数据安全国家标准体系(2025 版)
- DB61-T 5125-2025 绿色生态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 人教版(PEP) 六年级上册 Units 1–2综合检测卷月考一 (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不良债权管理办法
- 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研学旅行设计学习情境三研之有方研学设计06课件
- 面向高效节能的空调换热器微通道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羊水过少的诊断与处理
- 幕墙清洗安全培训
-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