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 他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从两难到双赢及其现实途径 从两难到双赢及其现实途径 吕一河 傅伯杰 陈利顶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当今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五大核心领域之 一它与社会人文因素紧密相关保护区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的主导模式和试验场所本文以保护区为背景分析实践中存在的种种两难境地 及其原因综述和评价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协调统一实现双赢的可 能途径 包括生态旅游 基于社区的保护 CBC /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 CBNRM 综合保护与开发项目ICDP内部驱动项目IMP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诸模 式这些模式的成功运作将会对人类观念行为的改变产生积极的推动反过来 又会促进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的顺利发展构成良性循环生 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成本和利用收益在不同利益集团和时空尺度上能否实现公平分 配是影响各种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生物多样性理论在工业生态学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理论在工业生态学中的应用 陆宏芳 彭少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 510650) 生物多样性理论作为经典生态学的关键性理论之一在工业生态学中亦有着 广阔的应用空间目前生物多样性理论在工业生态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物种 多样性研究与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两个层次由于污染废弃物种类及各种类的内 部组分均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净化回收并非任何单一物种的加环所能完成 在工业生态系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中的作用方面用物种多样性理论增加配搭 由不同生物净化种类组成的生产增益环即可有效实现原有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再 利用又可实现直接的经济价值同时由于污染物的多源性其净化回收实难 在单一的工业生态系统中得以实现因而需要运用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论从生态 系统层面考虑从资源到生产到产品到流通消费到废弃物净化再生的全过程中 的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整与整合随着工业转型与工业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 物多样性理论在工业生态中的应用领域必将同时向宏观的景观尺度和微观的基因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1 尺度全面推进全面系统地推动工业生态学的发展 四川都江堰地区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其特点与意义四川都江堰地区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其特点与意义 庄 平 高贤明 冯正波 靳昌伟 中科院植物所华西亚高山植物园 四川都江堰 611830 本文将都江堰境内的生态系统分为 5 个类型即城镇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 统森林生态系统高寒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区内拥有 6 个植被型24 个 群系当地植被垂直带谱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等 7 个植被 垂直带构成并有河谷沼泽湖及冰斗湖苔藓园等特殊隐域生境和一 些特有植被群落类型 都江堰拥有高等植物3284种 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1.3%, 展现了温性植物区系为主的基本特征同时特少单型属分别占我国相应属的 16.5%13.6%和 10.2%,国家与四川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繁多境内脊椎动 物种类 434 种 占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的 8.2%,其中中国脊椎动特有种及其各类群的 相对比率均超过了我国相应特有动物种类的综合水平而且珍稀濒危动物种类极 其丰富都江堰农牧资源遗传多样性也非常突出其中部分品种是不可多得的宝 贵遗传资源都江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于类型多样生境脆弱结构复杂互 补依赖区位独特过渡性强条件优越地位重要物种多样性特点在于种 类丰富成份交融特有性强珍稀种多显示度高遗传多样性特点在于品 种繁多资源独特价值高作者认为都江堰及其临近地区丰富独特的生物 多样性不但对于我国而且对于世界都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意义与价值当地生 物多样性是都江堰古水利工程得以持续发挥效益的根本支撑并为道家天人合 一的伦理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天然的讲台因而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 具有深远影响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 400 亿元/年左右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同 期 GDP 的 7.4 倍尤其是间接经济价值的受益面已远远超过了都江堰行政区域范 围对周边尤其是成都平原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本文 映证了都江堰所在的华西雨屏带是值得关注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生 物多样性的保护将始终是当地最根本和重要的工作任务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2 天目山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天目山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 杨淑贞 程爱兴 1.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临安 311311 (2. 临安市林业局浙江临安 311300 要使天目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应针对目前 保护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着重加强对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控制人 工毛竹林对天然林的蚕食趋势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全面监测水平探索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发展区内和周边社区经济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天目山保护区的健 康发展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发挥 民间植物分类系统及其用来进行区域性 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的探讨 民间植物分类系统及其用来进行区域性 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的探讨 王锦秀 1 刘宏茂1 许再富1 傅德志2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666303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本研究分别在西双版纳景洪市附近勐腊县的勐仑镇和象明乡选择了三个 傣族村寨采用生物多样性快速编目Rapid Biodiversity Inventory的方 法展开调查调查分普遍调查与样方调查两种4 名科技人员和 4 名傣族村民 分2组在相同的区域和样方内对植物进行鉴定比较 同时采取访谈 interview 的方法分别在三个寨子的各种生境中随机抽取 80 种植物包括草本灌木 乔木及藤本请不同年龄的村民进行辨认以了解不同年龄的傣族村民对植物 认知知识的掌握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依赖民间植物分类系统的原居民识别当 地物种的数量和鉴定速度都明显高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植物分类学家并且民间 植物命名直接告诉我们物种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甚至作用等信息在某种 程度上说明民间分类系统的信息存储量高于现代分类系统原居民识别当地物 种的速度胜过受过专业训练的植物分类学家说明局部地区民间分类系统作为 信息存取系统具有存取速率更快更有效的特点 民间分类是建立在对自然界中明显的间断和相似性的识别以及对当地动 植物物种形态和行为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它有阶层结构其命名法就反映了这 种分类系统的阶层结构而且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生物分类系统相关因为民间 命名的分类群是对类群的形态生态和行为特征的普遍描述所以是最不主观 的因此很有可能从民间分类体系中寻求用于热带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估的好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3 方法西双版纳傣族也有自己的植物命名和分类系统他们对植物的定义为 hong ebin同时把植物分为栽培和野生两大类他们对植物的命名也采用双 名法前边一词代表植物的生活型或者经济型按生活型傣族把植物分为 Mai木本Ya (草本)Hei (藤本)Gu (蕨类)和 Man (块根)等类型按经 济型分把植物分为 Ma (果树)Pa (蔬菜)Kao(五谷)Tu豆类和 Luo(花 卉)等 第二个词则进一步阐明植物的特征 如形态 颜色和气味等特性 如 生长特点和特殊性状用途生境和种源等本文通过调查傣族原居民对 植物的识别程度以及与分类学家对植物鉴定的物种数量多少相比较探讨民间 分类系统能否在地区性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中运用 傣族民间分类系统用于物种多样性评估有如下优点识别率高识别速度 快信息量大调查迅速评估结果可以直接反馈到原居民中能调动原居民 的积极性参与到保护中来等民间分类系统当然也存在缺点如对文化价值大 的物种分得很详细而对文化价值少的物种则分得粗一些其次少数分布较 广的植物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地方名local name这使得物种多样性快速 评估工作只能限于局部区域 热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热带森林面积锐减导 致大量物种流失因此急需对生物多样性快速分析评估的有效方法物种多样 性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民间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知识在物种多样性保 护中的作用应引起人们足够认识可以考虑将民间植物分类系统作为当前分类 系统的辅助在热带地区的局部或社区水平上进行物种多样性快速评估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 侯淑琴 田文忱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办公室北京 100864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自 1985 年开始立项项目的目的是支持 85 期间 中国科学院汪 松研究员陈灵芝研究员施立明院士张新时院士钱迎倩研究 员洪德元院士分别主持的 3 个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大研究项目在生物多样性 研究的三个层次上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开展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工作以了解中国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濒危机制确定和保护持续利用的优先重点并提出有效的策 略与措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全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研究和信息 管理体系加强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 利用方面的决策能力 中国科学院 1989 年开始酝酿成立生物多样性研究组 1990 年召开第一次生物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4 多样性研讨会1992 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1994 年中国科学 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与国家环保局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农业部 共同主办召开第一次全国生物多样性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每二年召开 一次至今研讨会已召开了四届 为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争取并负 责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环境技术援助项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信息管理子项目 该项目自 1993 年启动在 12 个子项目研究所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 中国普及生物多样性概念为建立较强实力的研究队伍进行国内外培训提高 了研究水平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了部分研究条件和设施加强了研究的支 撑力度科研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包括正在建设的中国生物多样正式 由国家专款资助开展的研究项目课题已覆盖全国各研究单位和大学尤其在生 物多样性研究与信息管理上做出了领先的作用第一个建立了信息共享的网站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了 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方面的决策能力也使中国在国际生物多样性 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项目执行以来各子项目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积极 努力 共发表研究论文 1600 多篇 其中 SCI 索引刊物论文达数百篇 出版专著 128 多部一批学术论文已在国际上产生良好的影响 燕山地区表土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 燕山地区表土孢粉植物群初步研究 杨振京 1, 2 许清海3 刘志明2 阳小兰3 王开发4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正定 050803) (3.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石家庄 050011) (4.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 200092 燕山地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缘燕山山脉横亘于京津冀的北部滦河纵 贯全区流入渤海本区地质历史悠久山区地貌峰谷参差山势高峻平原沃 野千里自然环境垂直分异明显其气候植被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带状展布 自然景观从暖温带特点经中温带最后变成具有寒温带的特点 表土花粉分析结果表明燕山地区随海拔高程的降低可划分为 5 个孢粉组合 带及相应的 5 个表土孢粉植物群从山顶至海滨可依次分成山地草甸针阔叶混 交林或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灌草丛滨海平原草甸和滨海草甸或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5 盐生草甸它们基本上反映了该区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表土孢粉植物群与当地 现代植被带在组成上与空间排列方面基本相同与当地现代植被的建群种属优 势种属基本一致但在分布高度和组成成分等方面稍有差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 为燕山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建设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 科学依据为首都北京周围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棉花对昆虫的化学防御研究进展 棉花对昆虫的化学防御研究进展 周秋菊 1,3 魏伟1* 钱迎倩1 马克平1 张永军2 潘贤丽3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4 3.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口分校海口 571101 目前对棉花抗虫性的研究和利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研究利用棉花 自身的抗虫防御体系二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化学防御是棉 花自身的抗虫防御机制中最主要的一种防御方式棉花中已明确具有抗虫作用的 生化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即单宁类黄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现阶段棉花抗虫 工程中常用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多是单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如 Bt 蛋白蛋白酶抑制 剂和外源凝集素等这些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对棉铃虫等棉花害虫形成的防御从 某种意义上讲亦属于化学防御的范畴在外源基因导入棉花之前各棉花品种在 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体内均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自身发育的防御基因体系而当外 源抗虫基因被导入后必将打破其自身固有的连锁群对其各种性状和生理代谢 特别是作为多种病虫害抗性基础的他感化合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从而可 能会进一步影响植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关系 植物抗虫性和生物防治是目前 IPM 所提倡的两种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但是从众多研究结果来看植物抗虫性与天敌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种形式从 二者在田间的的配伍性来看表现为拮抗性加和性和增效性等多种形式 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棉花有抗虫功效的外源基因和他感化合物之间的交互作 用同时从三营养层的角度对他感化合物和外源基因对棉花害虫主要天敌的相互 关系进行探讨希望对棉花的 IPM 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有所启发 *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weiwei weiwei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6 草草酒酒的演变的演变兼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兼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王锦秀 1 高天刚 傅德志2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昆明 666303 (2.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北京 100093 本文研究了我国草酿酒的历史并调查了西双版纳地区物种多样性丰富程 度明显不同的三个傣族村寨利用草酿酒的情况以判明在不同物种多样性水平 下草这一独特文化形态演变的方式由此推演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历史演变提 供生物多样性和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晋朝304 年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植物志 共记载了南方两广及云南的重要植物 80 余种其中还有对草一种酒的 记载南海多美酒不用檗单杵米粉杂以众草叶冶葛汁朽溲之大如 卵置蓬蒿中隐蔽之.但对草中所利用的物种没有详细列出也没有 说明它的利用部位17 世纪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证实了嵇含所描述的草 当时在广东的一些地方也使用 由豆类与米结合象山桔 辣蓼 马蓼等植物酿成 作者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考察时发现当地的傣族基诺族爱伲族都有利用草 及稻米包谷酿酒的传统习惯其草的制作过程也与南方草木状中描述 的极为相似 又傣族是百越后裔 所以他们利用的草可能与一千七百多年前 南 方草木状中描述的南越民族所利用的草系出同源那么这种文化传统的现状 如何草中利用了哪些物种在历史上其物种多样水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些问题没有人详细研究 利用民间访谈的方法 结合证据标本的采集和古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西双版纳 地区三个傣族村寨利用草的物种多样性加以考察结果发现以下村寨按照它 们周围相同面积内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由高到低排列 小勐养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曼 伞寨至今仍利用草酿酒利用物种多达 92 个配方中物种数可根据需要而调 整勐仑的曼俄寨 5 年前已经不再利用草酿酒从前酿酒的老人波为还记得 利用的物种数有 65 个而景洪市附近的曼龙匡寨十几年前就不酿酒了更不再 利用草酿酒几位老人零星记得草中 17 种植物的名称但在他们村寨周围 只找到其中的 12 种调查中我们发现草的利用已经存在严重问题首先是一 些野生物种数量减少 很难满足他们酿酒所需 这些植物的利用方法逐渐失传了 在曼伞的访谈中村民告诉我们祖先利用的物种数有一百多种到他们这一 代好多植物没有了如他们酿制一次酒大约需要 10 千克红花丹但现在在曼 伞寨周围已经找不到红花丹只好弃而不用其次制作草这种传统已经处于 濒危状况物种多样性保护良好的曼伞仍保存这一传统而物种多样性水平低的 曼俄不再酿酒只有 70 岁的老人波为知道草的配方因为找植物太难5 年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7 前已经不再利用草酿酒一旦老人去世这种传统也将随之消亡曼龙匡寨草 已经失传上述情况显然与西双版纳近年来热带森林片段化加剧物种流失有 很大的关系据估测40 年来西双版纳已有数百个物种流失或濒危 一种文化传统之所以消亡大多归因于另一种文化的冲击但草这种至 少存在了 1700 年的传统文化形态面临流失原因却不仅仅在于此从以上的分 析不难看出土著居民居住地周围物种多样性水平的下降是草这一传统处于 濒危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案例也折射出在历史上随着人类利用自然程度 的加剧草这一文化形态逐渐丢失的过程它足以警示我们今天应如何保护 传统文化尤其是热带民族森林文化物种多样性是热带森林文化多样性赖以 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文化形态都无从存在所以保 护文化多样性不应局限于挖掘整理还应重视保护它赖以存在的最重要的物 质基础物种多样性而近年来人们只注意到文化多样性对物种多样性保护 所做的贡献而忽视物种多样性对文化多样性存在的重要作用本文强调物种 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联系密切二者不可分割开来尤其要重视物种多样性对 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大熊猫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研究 大熊猫适宜栖息地恢复指标研究 申国珍 1 谢宗强1 李俊清2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83 该文从地形因子森林群落因子和主食竹因子三方面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 退化与恢复的指标体系地形因子指标主要包括海拔坡度坡向等森林群落 指标主要包括林木高度灌木高度灌木株数林木株数灌木种类云冷杉 林木组成比例灌木盖度和森林郁闭度竹子密度竹子基径幼竹比例和竹子 高度则是衡量主食竹质和量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 息地恢复的标准是生长在海拔 2 6003 000 m 之间坡度为 25-45的西坡西 南坡和西北坡的中坡部位的森林这种森林的林木高度50%以上灌木盖度 80100%森林郁闭度4.4 mm幼竹比例25%竹子高度为 1.82.8 m 的森林环境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恢复和修复三种恢复大熊猫栖息地途径 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摘要 98 生物多样性数据集成模式初探生物多样性数据集成模式初探 乔慧捷 赵海军 纪力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947-8:2003/AMD1:2006 EN-D Amendment 1 -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8: Control units for built-in thermal protection (PTC)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
- 校园防盗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法语面试题目答案
- 培训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教育宣传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的困惑
- java面试题及答案ip段地名
- 沈海高速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货币自考试题及答案
- 猪场检疫面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T/CNCA 048-2023矿用防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 安装家具合同协议书范本
- 购买肉牛合同协议书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三套)
-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 小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三会一课培训内容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膜性肾病护理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