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请学位等级:硕硕 士士 专业方向: 民商法学民商法学 学习形式: 全日制 论文提交日期: 20132013 年年 3 3 月月 6 6 日日 论文答辩日期: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法法 律律 硕硕 士士 专专 业业 学学 位位 论论 文文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作 者 姓 名: 任琴琴 指 导 教 师: 杜江涌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1 1 内 容 摘 要 现代社会,因父母离异而带来的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问题愈益引发人们关注,财产 权益是其中之重要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成年人获得财产的类型呈多样化,价值也 较以往更大。但是囿于其本身地位的弱势性和行为能力的欠缺性,他们财产权益的实现 和保护更加依赖于与他们共同生活的成年人。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 的财产监管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构建父母离 异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制度就有了其法律和现实意义。 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共约 22000 字。 第一部分:家庭解体带来未成年人财产监管问题。本部分从父母离异引起家庭解体 的情况引发的关于未成年人财产监管的说明构建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 需求性。 第二部分:我国关于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的立法现状及评析。本部分 主要从我国现在关于未成年人的相关立法出发, 评析了关于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 产监管制度的缺失和所带来的困惑。 第三部分:分析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 部分从保护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对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的益处来分析 其必要性和从未成年人财产保护立法沿革和已有制度结合来分析其可行性。 第四部分: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之构建。本部分从以下五个方面 进行分析:一、立法宗旨和立法体例,应当在贯彻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保 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兼顾子女其他利益及社会利益的立法宗旨。并构建独立的 比普通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更为严格的立法体例。 二、 确立未成年人的财产范围和内容。 三、确定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主体,遵循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确立了对监管 人的选择标准。四、监管人处分未成年人财产的效力认定。根据为子女利益和非为子女 利益处分未成年人财产的情形结合动产和不动产的情况来分析监管人处分行为的效力。 五、具体制度构建。从建立监管监督机构开始,设立适当的公权干预制度、第三方代管 制度、财产报告制度和未成年人的不动产转让特殊保护制度。 关键词:父母离异;未成年人财产权益;财产监管;制度构建 1 abstractabstract modern society, the protection problems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s by their parents divorce are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more and more peop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type of minors to acquire property are diversified, value is greater than ever before. but based on their fairly disadvantaged position and complicated condition, they need to rely more on their parents to achieve and protect their property right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is no systematic legal provisions about the property supervision of the minors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in our country , and many problems has occurred in the practice of judiciary. therefore, it is of leg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property supervision to thos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dding up to 22000 words. the first part talks about family disintegration initiates the minors property problems. through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family disintegration because of parents divorce, and the disappointed current situation of judicature in our country,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so as to arise the call for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property supervision of the minors whose parents are divorced.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legislation and comments. this part mainly analyzes about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 of minors of our country ,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parents divorce under circumstances minor propert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brought about by the confusion. the third part ,which includes two aspects,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in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worldly history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s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minors property rights, this part elaborates the legal effect of the guardians dispositive acts to the minors movable and immovable property for or not for the childrens interests. the fourth part, 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i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for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the first aspect is the purpose of legislation and the legislation system. the protection of the minors property righ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the best interests principles for children. rashly disposal behaviour is opposed and meanwhile childrens other interests and social benefi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system for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more strict than normal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second 2 aspect is defines the range and content of the minors property. it identifies the range and content of the minors property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some scholars of taiwan as well as combining the re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third aspect defines the guardian of the parents-divorced minors property supervision. based on the best interests principle for childre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for the guardian and the designated guardian under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are confirmed. the third aspect talks about the affirmation for the guardians rights to dispose the minors property.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s for the children or not for the children to dispose the minors movable property and immovable property, this aspect analyses the legal effect of the guardians dispositive acts. the fifth aspect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supervisory organization should be set up at the very beginning, and then appropriate public rights intervention system, the third party escrow system, property reporting system and special protective system for the minors immovable property assignment should also be formulated. key words: parents divorce; minors property right and interests; property supervision; system construction 1 目 录 引 言 . 1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解体带来未成年人财产监管问题 . 2 二、我国关于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立法现状及评析 . 5 (一)我国相关法律现状 . 5 (二)相关立法之评析 . 6 三、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 8 (一)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 8 (二)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可行性 . 10 四、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之构建 . 12 (一)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体例 . 12 (二)确立未成年人的财产范围和内容 . 13 (三)确定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的主体 . 16 (四)监管人处分未成年人财产的效力认定 . 18 (五)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之具体制度 . 20 参 考 文 献 . 23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1 引 言 离婚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但随之而引发的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保护问题不容 忽视。虽然我国法律确认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但就其制度来看,规定比较原则, 且内容无法有效针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未成年人的财产包括哪些、如何管理、 由谁来监管和如何监督未成年人的财产管理人等问题,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都 没有相关规定。而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中未成年人更多地是依赖成年人生活,不仅父母 离异时分割掉未成年人财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父母离异后,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通 常是由与之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进行的, 虽然未与其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也拥有对未成 年子女财产的监管权,但往往并不能有力行使和监督,由于而引发的侵犯未成年人财产 的情况也不少。由于法律制度的有限和疏浅,加上离异双方互相不信任,因为未成年人 财产监管的纠纷时有发生。 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出发, 分析财产权利的保护对于父母离异情状 下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现有的亲权制度以及监护制 度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制度不够完善和具体。因此,本文拟对父母离异情 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制度进行研究, 意图说明保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财产权利的 特殊意义,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制度,提出相应 的立法建议,以期达到引玉之效。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解体带来未成年人财产监管问题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冲击、婚姻法的立法变化等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 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可知,到 2010 年止,我国离婚率连续增长 7 年,2010 年一年我国有 1205 万对夫妻登记结婚,同时有 196.1 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1。到 2011 年,离婚率仍然持续攀升,仅第一个季度全 国就有 46.5 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 5000 多个家庭解体。从 民政局登记的数据统计中可知,当事人年龄在 25 岁至 40 岁之间的比例高达 85%,成为 离婚主力军,而这个年龄段人的子女大多还未成年,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离异的未成年 人的数量是庞大的。 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很多时候依附于与之共同生活的成年人,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也需要得到家庭的保护,而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要素,夫妻关系发生变化造成家庭解 体,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 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家庭财产也大量增加,再加上计划生育,未成年子女在 家庭的地位提升,他们通过继承或赠予的方式获得一些价值较大、数量较多的财产,包 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2;也有部分未成年人通过个人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特长或者是文 学创作甚至专利发明等获得较大的收入。此时,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真正开始有其现实 意义,而且司法实践中由此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部分监管人没有尽到合理 的监管职责,甚至侵犯了被监管未成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如:父母随意处分未成年人 的财产、夫妻离异时分割掉本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等;另一方面则是由未成年人自身行 为引起的,如未成年人参与经济活动引发的债务债权关系、未成年人造成的侵权损害赔 偿等。这些纠纷在父母离异的场合下显得更为复杂。同时,在父母离异的情状下,还会 有双方为争夺未成年人子女财产而引发的抚养权争夺或是离异双方互相不信任对方对 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而引发的纠纷。这些实际问题皆因法律相对滞后,没有完整全面的 关于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制度而得不到很好解决。 如司法中曾发生的一些案 例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得以妥善预防和解决,使得未成年人遭受伤害并陷入困境: 1 孔燕:“80后高离婚率原因及对策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第 17 期,第 17-18 页。 2 陈斌、李夏:“论未成年人财产制度的完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17 卷第 1 期,第 90-92 页。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3 案例一:陈某与刘某于 1998 年结婚,次年生一女陈小某。2007 年,因感情不和经 诉讼离婚,法院判决陈小某与母亲刘某共同生活,由其父陈某每月支付其生活费一千二 百元,双方对此均无异议。2008 年母亲刘某与张某再婚,重组家庭。2010 年,陈某因 意外去世,陈小某以第一继承人身份继承了一部分房产和存款,折合现金共计五十一万 四千八百元, 由其母亲刘某监管。 2011 年继父张某因生意亏损, 未经刘某与陈小某同意, 私自挪用了这笔款项。此事事后被刘某发现,但其没有声张更没有提出异议,而被侵犯 财产的陈小某则一直不知情。2012 年,刘某与张某经济状况更加恶化,以至于无力承担 陈小某的生活和教育费用。陈小某的祖父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偿还私自动用 的款项。法院因祖父母是否为未成年人陈小某的合法代理人纠结不清,案件迟迟得不到 了结,而与此同时张某也彻底丧失偿还能力,事情得不到妥善解决。 案例二: 李某与张某于 2000 年结婚, 2002 年生子李小某, 两人于 2006 年协议离婚, 将共有房一套赠予儿子李小某,李小某与父李某共同生活。离婚后,张某不再与李某父 子来往。2008 年,李某生意失败,需大笔款项还债,欲将李小某房屋转让,在某房地产 交易中心提出转移登记申请,并提供伪造的是为李小某利益的证据。该房产中心遂与以 受理。2010 年,张某发现此事。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李某赔偿李小某的损失,并 要求更换抚养权。法院判令支持其诉讼请求,但此时李某已无力承担责任。 案例三: 王某与李某于 2006 年结婚, 双方均系再婚, 李某与前夫生有一女 (10 岁) , 王某与已故前妻生有一子王小某(12 岁),婚后二人未共同生育子女,四人一起生活。 2007 年王某父亲病逝, 口头将存款三万元交与孙子王小某继承, 由其父与继母共同保管。 2008 年,王某因强奸李某之女被判刑入狱,二人离婚。法院判决,二人夫妻感情确已破 裂,准许离婚,并判决夫妻共同财产全部由李某所有。双方婚姻关系解除后,各自与原 配偶所生子女归各自抚养。事后,李某将王小某所属存款一并带走。 案例一中陈乙本来拥有足够的物质来支持其生活和接受教育, 但由于继父的侵犯和 母亲的监管不力而陷入窘境。案例二中李小某因父亲的私自处分而失去大笔财产。案例 三中王小某因父亲的过错失去监护人,也损失了自己的财产。这三个案例都涉及到了父 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问题。 通常情况下,父母离异时均会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即便是夫妻关系解除, 未成年人的生活也依然有保障, 未成年人的财产也依然可以得到监管。 然而司法实践中,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基于不同的原因,上述三个案例中,未成年人的财产都遭到的监护人的侵犯,并且使得 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虽然这几个案例都是个案,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未成年 人的生活保障和财产权益完全依赖于其有抚养职责的父母, 一旦这种抚养和监管职责不 能完全到位,他们的生活将有可能得不到保障。同时,由于我们国家法律的缺位,使得 未成年人寻求救济相当困难。 在成年人本位的社会中,未成年人相当处于一个弱势地位。通常,未成年人的身心 发育都不够成熟,需要成年人的帮助、教育和指引。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家长观念中,未 成年人的地位更多的是隶属于成年人。这种情况有利有弊,一方面,更加强调了父母对 未成年人的保护,另一方面,父母的绝对权威使得子女的财产等缺乏独立性,若被侵犯 难以得到救济。 长期以来,未成年人必须依赖于成年人的力量和财产得以生存和发展。其生存和发 展的根基是其依赖的成年人能够充分履行职权。如果这个职责出现问题,这个根基有所 动摇,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可能会遭遇困境。虽然我们的法律有规定,监护人不当履 行监护职责, 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通过国家力量对监护人的职责加以规制, 强制其依法规范地履行职责。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会发展迅速且多变,国家的 力量很难及时全面有效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实践中,如果监护人损害未成 年人的合法财产权益,通常会有以下问题:第一,侵害者本身是法定代理人,如果提起 诉讼由谁来代理?第二, 未成年人本来心理较为脆弱, 若因财产纠纷与其父母对簿公堂, 会不会给他们的心灵造成更大的创伤?第三, 父母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不到位通常是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后往往执行不能到位,再加上昂贵的诉讼成本,更是加重了他 们的负担。正如例二中所举,虽然法院判决胜诉,但是执行得不到落实,李小某的财产 无法追回。因此,将未成年人财产保护完全寄托在监管人的负责履行上,可能会给未成 年人的生存发展带来危险。 再加上现行立法不足, 司法实践中面临许多无奈。 笔者认为, 预防要与救济同样重要,我们不仅要规范监护人的监管职责,同时也要加强未成年人本 身的财产保护,即法律要规定未成年人的财产内容和范围,并构建独立的财产制度,使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能摆脱对成年人的附属地位。以此为中心,我们国家 应当构建一套完备的制度通过对未成年人财产的有效监管,防止和救济并重,从而保障 未成年人的生存、教育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5 二、我国关于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立法现状 及评析 (一)我国相关法律现状 1、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之相关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 18 条规定了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财产的效力和责任。3民法 通则第 133 条和侵权责任法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 损害赔偿规定了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 从先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2、婚姻法之相关规定 1950 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对婚姻法 第 10 条中的“家庭财产”分类中就明确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如土地改革中子女所得 的土地及其他财产)单独分为一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 年)有一章专门 规定了“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确立了平等的以保护子女合法权益为原则父母子女间相 互扶养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 年)继承了前述规定,确 定了新的父母子女关系:平等、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为原则以相互扶养和相互 继承。 我国婚姻家庭法也开始从一般的保护儿童权益向 “儿童最大利益” 原则发展。 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 年)开始从一般的保护儿童利益向“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发展,正式将“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整部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当然,在婚姻法 中所保护的儿童合法权益,通常是指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4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 21 条及相关司法解释5、第 37 条6、第 38 条7及离婚子女抚养意见第 7 条8、第 18 条9都对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用进行了相关规定。 3 民法通则第 18 条规定: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的合 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 陈苇主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 年,第 55-56 页。 5 适用婚姻法解释(一)第 21 条规定:婚姻法第二十一条所称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 等费用。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3、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法律之相关规定 1991 年 9 月 4 日我国颁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的原则。同年 12 月 29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 1989 年儿童权利公 约,正式承诺“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 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10 (二)相关立法之评析 虽然以上这些法律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承认未成年人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并提出予 以保护,但是不仅规定零散笼统,而且对父母离异的特殊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制 度没有任何规定。 由此立法缺失而导致的对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财产监管的困惑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1、对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范围和内容未作界定 这样笼统、原则的规定并不能解决以下问题:哪些属于未成年人的财产范围?未成 年人的财产包括哪些内容?因此, 对于当未成年人需承担前述相关侵权责任时用何财产 进行赔偿无法明确。在一般父母双方均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中,即使家庭帐目没有清 晰摘分,也不容易引发矛盾。但是对于父母离异的家庭来说,对未成年人的财产范围和 内容界定不清可能会引起一些矛盾。此外,在夫妻离异分割财产时,也会有未成年人的 财产因与家庭财产混淆而被分割的情况发生。 2、对父母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权限未作具体规定 父母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权限实质就是法定代理权的一部分,通常来讲,法律应 该对法定代理权所涉及的内容、行使权限的注意事项、收益归属和责任承担等都加以明 6 婚姻法第 37 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7 婚姻法第 38 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 8 离婚子女抚养意见第 7 条规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由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 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9 离婚子女抚养意见第 18 条规定: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以支持: 原定抚养费不足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因子女患病、上学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其他有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的。 10 联合国 1989 年儿童权利公约第 3 条。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7 确规定。而事实上由于我们国家对这方面的立法是缺失的,因此,父母的法定代理权显 得有名无实,父母处分未成年人财产时可能没有完全是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或者在面 对与第三人的交易的协商中也因没有法律依据而无法保证安全利益11。通常情况下,父 母双方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可以协商沟通、共同对未成年人的财产进行监管,不易引 起矛盾。相比较而言,离异的父母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要稍显复杂。这种情况下一般 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由与之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进行, 未与之共同生活的一方不方便行 使这项法定代理权,在对财产处分中容易有异议。另外,当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一方 在处理未成年人财产过程中有不当之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另一方是否有权 代为提起诉讼, 该以何种方式提出异议解决纠纷?我国的现行法律对以上这些问题均未 体现。 3、对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财产监管权限缺乏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第二节对监护制度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监护 人的选择、职责、权利与民事责任。其中第 18 条第 3 款对监护人没有恰当履行监护职 责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12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把亲权制度的有关内容放在 监护制度中,没有对二者进行清晰的区分。亲权制度属于亲属法的范畴,调整的是父母 与子女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而监护制度则属于行为能力制度的范畴,针对的是本身行 为能力欠缺又得不到亲权保护的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通过法律设置以使有专人对其人 身和财产进行保护的制度。在对未成年人的财产保护方面,亲权制度与监护制度是有差 别的:与亲权人对子女的财产享有无条件的用益权相比,监护人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 条件只限于为被监护人的利益。所以该条事实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作用甚小。本法条一 定程度上不仅不利于未成年人财产的保护,甚至可能成为其财产监管人推卸责任的理 由。因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被侵害而更换监管人不一定能够弥补损失,相反,责任的强 化或许比责任的撤销更有效,我们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管重点应该放在预防上。因此, 11 陈苇:“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问题研究”,中国法学,1998 年第 3 期,第 42-49 页。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8 条第 3 款: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 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人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监护 人的资格。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只有健全未成年人的财产监管的制度, 才能真正提高监管者对未成年人财产保护工作的 严肃性认识,也才能治标治本,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 另外, 我们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更多地关注了未成年人是否有监护人,而对监 护职责的考察较少; 更多地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监护之外所遭受和可能遭受的权利侵犯的 保护,而对监护本身对未成年人的侵犯考虑较少。这样的法律制度带来的后果就是,父 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监管相对随意,即使发生监管人侵犯未成年人财产的情况,也由 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缺乏社会的监督,没有相应的保护制度、没有社会和国家的保 护力量介入而得不到帮助13。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相对于父母来说,只有管理或者使用缺 乏保护。对于离异家庭来说,未与未成年人生活的一方父母即使对另一方处理未成年人 的财产有异议,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提供服务,其监督也没有可以实施的途径。因此, 不仅要防止外界对未成年人财产的侵犯,也要关注来自内部的危险。 对于上面说到的这些立法上的不足,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立法技术的不足,而应 该看到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我国传统中子女的财产利益长期被忽视。二是人 们认为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依靠父母解决, 其独立财产意义不大。 三是过去经济不发达, 未成年人的财产较少,保护的必要性不大。四是我国传统的家庭财产共有观念。五是我 国当前立法是以成年人为本、以父母为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无论是思想理论还是立法 技术都不足。 三、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必要性 1、加强主体性要素是保护未成年人财产的重要方式 按照传统方式, 未成年人的生活基本依附于其家长, 衣食住行都有家长为其安排好, 不用自己操心。这么看来,加强未成年人的主体性要素似乎没有必要。事实上,未成年 人虽然心智尚未成熟,同样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又处于弱势地 13 谢晓:“论未成年子女财产法律制度”,法律科学,2000 年第 1 期,第 81 页。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9 位。如果将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其父母身上,认为仅仅凭借父母的 监管就能保证未成年人的财产安全, 这其实就是让未成年人的利益完全取决于其监护人 的责任感。通常情况下,父母都能为未成年人考虑,保护其利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 成长环境。 然而, 我们也应当警惕这样一种情况: 部分父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不强、 责任感有所缺位。如果仍将未成年人的未来完全交由父母的自觉保护,会给未成年人带 来怎样的伤害?因此,对于未成年人财产的保护,我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其合法权益 的保护上,而不是完全交给父母。加强对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保护,根本上应该加强其 主体性要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权益出发对其进行特殊保护。 对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处的地位更为弱势。实践中,虽然大多数父母在 离异后能对未成年子女能尽到抚养和保护义务, 但是也不能排除部分父母因自身生活质 量下降或是能力不及,对未成年子女的关注减少、保护不力。无论什么原因,子女利益 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通过增强未成年人的主体性要素、法律对其主动关爱和对父母监 管职责的强制性规定,使其生活不至完全依赖其父母,从而保障其更好的发展。 2、强化未成年人财产权利保护有利于适当消解其父母离异可能带来的 危险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关爱。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关怀与 爱护,是天性使然。然而众生百态,虽然大多数父母用心呵护关爱子女,但是自私自利, 不管不顾子女的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无法获得父母的关爱,本身对其 成长就造成了创伤,如果法律还不能从其他方面保证他们的生存与发展,那么这些未成 年人的成长会变得更加不易。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对未成年人是一个重大的伤害。在这 种情况下,法律如果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从保护其物质生存条件入手,承认未成 年人的财产权利,并且加以保障。即使不能弥补未成年人在父母离异中所遭受的精神创 伤,也起码使其在物资生活条件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 我们现行监护制度对于普通家庭和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同样适用。对于前者而言, 他们有父母的共同关爱和照顾,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更有保障些;而对于后者而言,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父母离异,通常子女只能同一方生活,由另一方承担抚养的费用。14如果共同生活的一 方能够负担子女的抚育费用,就算另一方违反法庭判决、拒付或拖欠抚养费用,也不必 然会导致未成年人生活困难。但是,如果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一方遭遇经济困境,而 另一方的抚养费用又不能按时足额到位,未成年人的生活就可能发生困难。再加上我国 的教育费用较高, 正常家庭都尚且觉得吃力, 对于有些离异家庭来说, 可能会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保护,对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3、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对未成年人的生存意义重大 传统认为,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远不如成年人重要。未成年人在其不能独立生活之 际,基本全部依赖其家庭,得到其所需的物质支持和感情关爱。因此,对于一般的未成 年人而言,他们要保证基本的生活条件是需要一定的财产基础,但这些需求基本可以由 其父母和家庭予以保障。我们更应当关注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即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所 需的物质生活条件无法从家庭得到保障甚至会受到来自家庭内部的伤害, 从而生活遇到 了困难。而这样的情况在离异家庭中出现的机率要比一般正常家庭大得多,父母离异的 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如何通过保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的财产 权益从而保障父其物质生存条件, 对于那些已经遭受父母离异的心里伤害的未成年人来 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可行性 1、未成年人财产监管权利保障立法之历史沿革 在民事法律中,成年人具有财产权利是无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对于基本依赖于成年 人生活、 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否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则一直存在争议。 近代以前, 亲权法是以家或者父亲的利益为中心的, 其中最明显的是以父之利益为中心的亲权财产 法,父亲对财产的支配权力更重于保护义务。在父权时代,家庭的一切财产都属父亲所 有,由父亲支配。这不仅是在中国,在西方国家也一样。 自古以来,未成年人没有独 14 薛方晴:“论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制度”,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84 期,第 50-52 期。 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研究 11 立的财产。在古罗马法中,父权是绝对的权利,父亲对所有的家庭财产有着绝对的控制 权,并且有一项法律原则父权准法律原则。同样,我国古代,在与父母共同生活中, 子女不得拥有私有财产。在古罗马民事法律中,原则上家庭一切财产均归家长所有,家 子只能取得一定范围内的“特有财产”15,发展到后来的帝政时代的“军营特有产” 16和 “准军营特有产”17。与此同时,法律开始允许公民中的“子”享有一定的财产权益, 直到其父亲去世之后“子”才能真正享有这些财产。18但是这种“家本位”、“父本位” 的立法思想正是受当时社会生产力限制所至。19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法律也随之而改变。现代社会的亲权法,已经经历了从“家 庭本位”到“亲本位”、再到“子本位”的变化过程。20亲子法立法本位的这一演化, 突出体现在有关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规范上。父母的权利及权能包括了以下各种权 利:21(1)与子女同住并控制其日常教养的权利;(2)为子女的教育和宗教作决定的 权利;(3)施加适度惩罚的权利;(4)管理子女财产的权利;(5)在法律行为和法 律程序中代理子女行事的权利; (6)同意让子女接受医疗的权利; (7)其他法定权利。 自此开始,普通财产制度开始发展并且逐步取代了古罗马法原来的“特有财产”制度。 发展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如德国民法典第 1649 条22、日本民法典第 824 条23、法国民法 典第 382 条24等都用“财产”这个称谓取代了原来的特有财产来规定关于未成年人的财 产内容。我们可以认为这从间接说明这些法律己经承认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能力。 2、构建父母离异情状下未成年人财产监管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世界各国的立法都承认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能力, 但是未成年人是否具有利 用这些财产权利的能力还有待考察。通常所说的财产是一种社会所需要的资源,这种资 15 “特有财产”是指为了保护原本没有财产能力的人之权益,而例外给予的特别财产。 16 “军营特有产”是指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首先例外的承认家子作为军人所获得的财产为其特有财产 17 “准军营特有产”是指在君士坦丁和随后的几位皇帝统治的时代,“军营特有产”扩展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 门服役中获取的财物 18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 19 张力:“从罗马法家庭概念的演变看亲权与监护的制度关系”,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报,2002 年第 9 期, 第 38-40 页。 20 陈苇等: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群众出版社,2005 年,第 149 页。 21 廖雅慈:family law for the hong kong sar,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1-228 页。 22 父母管理子女财产的收入应用于子女的抚养。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版。 23 子女非经行使亲权人许可不得经营营业。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版。 24 在父与母共同行使亲权的情况下,由父与母共同对子女的财产进行法定管理;其他情况下,在法官监督下或由父管 理,或由母管理。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版。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源尚且不能满足成年的需求, 怎么还会有多余的给未成年人?即使承认未成年人的财产 权利,在这个由成年人掌控绝大部分资源的社会中,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利能否得以充分 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