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research on spouse rights infringement relief system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wei xin supervisor:prof. zhao xinhui school of law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密级:公密级:公 开开 学科分类号:学科分类号: 论文 编号论文 编号 :fx20100913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研究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研究 作 者 姓 名:魏欣 申请学位级别:法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赵信会 职 称: 教授 学 科 专 业:民商法学 研 究 方 向:商法学 学 习 时 间:自 2010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2013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 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 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i 摘摘 要要 配偶权存在于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之间,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由配偶专属 享有、互为配偶的一种基本身份权。配偶权概念在英美国家被最早提出后,许多国家 和地区在婚姻法中得到应用,而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实行的婚姻法并未采用“配 偶权”相关概念,虽然在婚姻法中实际上也存在着配偶权的某些规范,但过于简单, 且在配偶权现实遭受侵害时, 缺乏对应的法律救济。 然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观念的多元化,各种婚姻家庭纠纷层出不穷,对此权利进行详细规定和完善 刻不容缓。文章以此为思路,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先明确当今社会背景进而提出配偶权侵害救济研究现实必要 性,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配偶权制度的观点,对文章写作方法做了简要 概述。第二部分对配偶权侵害行为的本体展开论述,其中包括配偶权的基本概念、特 征、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侵害配偶权的救济进行法理分析,比较出侵害配 偶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从而总结出其具有违法行为、主观过错、严重 的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四大构成要件,并指出了分析其内部侵害和外部侵害的不同。 第三部分介绍国内对于配偶权侵害的立法现状,并对此进行反思,指出不足之处。第 四部分参考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有关配偶权的立法状 况, 以期对我国配偶权侵害救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借鉴。第五部分为完善我国配偶 权侵害救济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先从实体法角度提出要构建完整的配偶权保护制 度,包括在立法中明确配偶权相关概念,完善配偶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刑法上的惩 治等, 再从程序法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配偶权侵害救济变为现实, 包括取证举证、 诉讼时效、民事保护令等方面。以期完善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 关键词:关键词:配偶权 侵害 救济 ii abstract once the legitimate marriage is set up, it will establish a series of new personal relations between husbands and wives, that is the so-called “spouse right”. the concept of spouse right was first suggested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countries.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s been applied this concept in the marriage law. the mainland of our country did not use this concept.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pecification of the spouse right have been prescribed in the current marriage law, too simple to lack of corresponding legal relief. however,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idea changed diversification and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have emerged in endlessly. so bring the right to completion is very necessary. as a train of thought,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o discus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put forward the realistic necessity of the spouse rights infringement relief research based on todays society background,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to the spouse rights system point of view, made a brief overview of writing method in final. second part to analysis the spouse rights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 of spouse righ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 analyses legal remedies for violations of the right of spouse ,according to compare the right of spouse tort behavior and general tort particularity, we can summarizes its has a serious illegal act, subjective fault, damage fact, causality between the four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points out the analysis of its different external tort and internal tort.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domestic for the right of spouse tort legis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fourth part refer to the continental law system countries and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countries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region in our country about spouse rights legislation status, in order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spouse rights violations of the law of remedy. the fifth part is consummates our country the spouse right infringement relief system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 is put forward. first put forward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spouse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stantive law, including clear the spouse rights related concepts in the legislation,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spouse rights to damages, strengthen the punishment on the criminal law and so on. iii give reasonable sugg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dural law and put the spouse rights infringement relief into reality, including forensic evidence,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civil protection order,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spouse right infringement relief. key words: spouse rights infringement relief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1.1.1 选题背景 . 1 1.1.2 选题意义 .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3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4 1.3 研究方法 . 6 第二章 配偶权及其侵害救济之法理分析 . 7 2.1 配偶权的概念 . 7 2.2 配偶权的特征 . 8 2.3 配偶权的内容 . 9 2.4 配偶权侵害的概念界定 . 11 2.5 配偶权侵害之构成要件 . 13 2.5.1 违法行为 . 13 2.5.2 损害事实 . 14 2.5.3 因果关系 . 15 2.5.4.主观过错 . 15 2.6 配偶权侵害之形态分析 . 16 2.6.1 外部型侵害 . 16 2.6.2 内部型侵害 . 17 小结 . 18 第三章 国内配偶权侵害立法现状及反思 . 19 3.1 国内配偶权侵害救济的立法现状 . 19 3.2 国内配偶权侵害救济反思 . 20 3.2.1 配偶权的界定不明 . 20 3.2.2 现行法律对配偶权侵害救济缺失 . 21 3.2.3 受害者举证责任较严苛 . 24 3.2.4 侵害之诉提起时间不当 . 25 ii 3.2.5 刑法保护方式力度较弱 . 25 小结 . 26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现有配偶权制度的立法及对我国借鉴 . 27 4.1 大陆法系国家 . 27 4.2 英美法系国家 . 27 4.3 我国港澳台地区 . 28 4.4 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 29 小结 . 30 第五章 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的完善 . 31 5.1 实体法角度:规定完整的配偶权保护制度 . 31 5.1.1 完善配偶权的各项权能 . 31 5.1.2 全面完善侵害配偶权损害赔偿制度 . 32 5.1.3 完善刑事惩治相关制度 . 35 5.2 程序法角度:全面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 . 36 5.2.1 完善举证取证制度 . 36 5.2.2 配偶权侵害之诉提请期间 . 37 5.2.3 建立民事保护令制度 . 38 小结 . 40 第六章 结语 . 41 参考文献 . 42 致谢 . 42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共同构成社会这一整体,家庭的和睦稳定,对社会和谐、民 族的兴旺发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随着时代发展, 破坏家庭关系的情况层出不穷, 最高人民法院从现实着眼,于 2010 年 11 月 15 日颁布 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三),正式的解释三 也于 2011 年 8 月 13 日起施行。一石激起千层浪,新司法解释的出台立刻引起了极大 关注和争议。在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中,曾引起社会广泛争论的涉及“第三者”条 款,即“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为解除同居关系约定财产性补偿,一方要求支付该补 偿或支付补偿后反悔主张返还的,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当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 财产权为由起诉主张返还的,法院应受理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在司法解释正 式颁布时被删除。这就涉及一个配偶权问题。就我国现行婚姻法来看,仍存在着 对配偶权内容的规定的不足;对配偶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对配偶权侵害行为界定 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与此相对的却是离婚率升高,配偶受害一方却难以得到相应赔 偿,影响社会稳定,破坏法律公信力,因此对配偶权进行详细规定和完善刻不容缓。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社会大背景之下,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审视现行 民法和婚姻法对配偶权规定之不足, 以实体法与程序法交错的视野下对配偶权侵害救 济制度进行研究,以期全面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 1.1.2 选题意义 可以说,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人权理 念的光环。 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作为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亲属法或婚姻家庭 法中设置的一项制度,其设立必然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说,建立配偶权侵害救 济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是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完善。配偶权侵害救济 制度的完善,具有以下重大的意义: 第一,完善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保护婚姻家庭是我 国 宪法确定的基本方针。在婚姻法中确立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符合宪 法 中保护婚姻家庭宗旨, 是新形势下更好的保护婚姻关系中无过错方的利益的需要, 第 1 章 绪论 2 是对于破坏配偶权行为的震慑,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婚姻法确立了配 偶权侵害救济制度,这无疑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第二,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我国婚姻家庭关 系现状不容乐观,侵害配偶权现象随处可见,近年来第三者侵入家庭现象比比皆是, 家庭暴力亦呈不断上升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数以百万计个家庭解 体,其中四分之一起因于家庭暴力,因夫妻一方与人有婚外情、通奸、娇居、重婚而 导致婚姻破裂离婚有增无减,在某些地区已成为离婚的主要原因,这些案例占离婚案 件总数的 60%以上。 ” 1许多家庭因此而解体,许多无过错离婚当事人因有过错方的侵 害行为,心力交瘁,难以正常工作和学习,严重者甚至产生自杀倾向。配偶权侵害救 济制度建立可以追究有过错离婚当事人的相应责任,是对无过错一方当事人做出补 偿、有效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法宝” 。 第三,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是司法部门有法可依的需要。建立配偶权侵害救 济制度如果不能及时建立,可能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离婚过错方、第三者对无过错 方造成的损害,离婚时法院难以责令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无疑放纵了他们的违 法行为,不利于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据学者 2000 年 6-8 月对北京市第二中级 人民法院民庭的调查: 对 1998 年和 1999 年全年的涉及婚外恋的 124 起离婚案卷进行 统计,发现无一件责成离婚中过错方或第三者对于无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案 例” 2。尽管有些已经证据确凿,但是由于法律对于配偶权侵害救济手段明显滞后, 缺乏相应救济措施,执法者无法可依,对于那些明目张胆践踏一夫一妻制、 视法律于无 物的现象,显得那么无能为力。而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的确立则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 无过错离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能够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让侵犯配偶权的一方遭受的物 质和精神损失,通过经济赔偿的方式来补偿无过错方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受的伤权, 让过错方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四,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是完善受害者法律保护制度的需要。法律应服务 于现实生活,积极回应民众的意愿和需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谐的 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家庭。调整婚姻家庭关系历来有德与法的两手,不过是孰重孰轻的 问题。在道德调整乏力时,法律的职能就应该发挥出来。建立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 可以推动对受害者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配偶权受保护的法律范围也将逐渐扩大。 这 种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护配偶权的方法,比起单纯的道德约束将更加有效。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配偶权不仅是一种夫妻间的基础权力, 履行配偶权对应的义务也称为夫妻需要遵 守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法律义务。配偶权理论最早在英美国家提出,其理论在不断发展 完善中。 欧罗马法早期学者认为, 妇女一经出嫁即从属于丈夫。 妻子需要 “妇顺夫权” 。 这种制度下的妇女成为丈夫的物。在家庭关系中,妻子地位的获得,必须通过祭祀婚 或买卖婚,甚至在没有举行上述祭祀时,通过时效即在丈夫家居住超过一年后,丈夫 即取得夫权。在这种制度之下,妻子完全丧失了人格,变成丈夫的附属品。进入罗马 法中后期,已废除夫权制度,实际上废除的是家父权。实际上,在家庭生活中,妻子 仍然处于丈夫的某些支配之下。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出现了配偶之间的相互权利义务, 如妻子负有忠贞义务,违反忠贞义务要受到惩罚。进入资本主义以后,配偶权概念才 被德国哲学家康德正式提出,他认为,婚姻双方应是平等的占有关系并且基于婚姻互 相对于他方拥有的两种权利,一是对人权,另外一个便是对物权。夫妻的对物权即夫 妻相互具有与物权相似的支配权, 基于这种支配权衍生的便是可以排除第三人的独占 的、排他的配偶权。康德的理念被当时的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所采纳。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的立法中有着一定的缺陷,其规定夫妻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 的,仍然具有封建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早期欧洲立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质,具有一 定的社会局限性。 现在意义上的配偶权概念源于普通法的理念,其代表的观点便是美国学者,其认 为配偶权的价值在于确认和保护婚姻关系的独有利益。此理念的提出对于婚姻法 一夫一妻制度、男女平等理念有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其强调配偶权产生的前提是男女 双方之间具有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 权利义务的一体性, 夫妻间互享权利、 互尽义务。 据此,美国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妻子有平等选择姓氏、住所的权利,夫妻双方均应旅 行互助、同居等义务。不仅如此,当一方受到伤害而不能履行义务时,配偶另一方无 论男女均有权向法院要求赔偿因此所遭受的损失。 当第三人以故意或者过失方式侵害 配偶权时,受侵害一方配偶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在大陆法系国家,德国于 1957 年颁 布了男女平等权利法 ,其中关于男女双方具有平等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被家庭法所 吸收,在配偶权相关法规中得以体现。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学说中多将婚姻关系归属 于人格权,在审判实践不仅能够要求侵害配偶权第三人进行名誉损害赔偿,还可以在 第 1 章 绪论 4 离婚后,对有过错配偶进行名誉损害责任的追究。 法国民法典对于配偶权的规定 更是几易其稿,最终明确了配偶权中夫妻双方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具影响力的 是将侵害配偶权纳入请求离婚的法定理由。在法国判例中,当妻与人通奸时,奸夫要 对夫所受无形损害(精神上的损害)给与相应抚慰金,而奸妇只是违背贞操义务,仅 负义务不履行责任而不负侵害责任。由上文所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你们观念的不断 更新进步,法律对配偶权的规定也越来越全面,对配偶权的侵害救济日益多样化且不 断完善。 1.2.2 国内文献综述 在古代的中国,妇女几乎无地位可言,其基本上属于无权的状态。古代法律还公 开确认夫妻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其以宗法制度为基石,极富伦理色彩,男女之别,男 尊女卑、以男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妇女的姓名权、财产权等权利几乎都不存在,完 全沦为丈夫的附庸。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直接导致妻子人身自由、人格权利和人格尊严的丧失。民国时期,对于妇女的 权利虽然有所保护,但是对于一些旧的婚姻家庭陋习仍然得以保留,在婚姻生活中妇 女的地位依然是依靠丈夫。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在立法中 确定了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在学界,配偶权的研究已经展开,取得一定的成 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从论文的学术水平来看,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 刊载的 1990-2012 年有关政务信息化及其相关论文一共有 147 篇,其中普通期刊 106 篇(但同时被、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astp 来源刊、 cjfd 收录期刊四种类型评价体系所收录的期刊的论文共 14 余篇,比例仅为 20%) , 硕 士论文 41 篇。这些数据表明,关于配偶权研究的学术水平总体不高。其次,从论文 研究内容来看。根据配偶权研究的对象和特征,可以将论文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研究、历史发展、对策探讨等。在这其中,关于侵害配偶权救济方面的探讨属于 其中的子方向。其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理论层面。当前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尝试从理论创新的角度,为侵害配偶权 的救济行为寻找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华中师范大学李海运的硕 士论文 “第三者” 侵害配偶权民事责任研究 (2008) , “该文对于侵害配偶权的概念、 构成要件及相关责任进行评述,并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在一般侵害理论 的指导之下,试图规制侵害配偶权的民事法律责任,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婚姻法相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关制度进行完善。 ”王兆雷的 “第三者”侵害配偶权的损害赔偿 (2007,1) , “该文 认为,配偶权是绝对权,第三者作为义务主体负有不得侵犯的不作为的义务。第三者 的行为不仅对基本的理论道德进行侵犯,而且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危险。其不仅侵犯 了个体利益,也对集体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具有普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进行打击。 第三者应该与婚姻生活中的有过错方共同承担侵害责任, 应当承担对受害配偶的连带 损害赔偿责任。 ”刘淑媛的重构侵害配偶权的权利救济制度 (2006,7) ,该文指出, 我国法律只允许离婚时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而在婚姻存续期间不允许提起损害赔 偿,致使夫妻权利义务无法实现,社会之稳定和谐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文章作者 提出以下完善方式:其一,建立科学的我国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其二,完善离婚时的 损害赔偿制度;三是拓展损害赔偿的范围、扩大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及承担损害赔偿 的民事责任方式。 ”靳玮的从配偶权角度来探讨“第三者”的法律问题 (2011,2) , 该文认为现行法律对“第三者”的侵害行为和责任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加以规范。但 是,在该文中,笔者认为规制第三者的侵害行为,应该多管齐下,一方面要运用婚 姻法进行规制,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刑法、侵害责任法等相关规定,增加追究“第三 者”的法律责任。 第二,实证层面。所谓的实证分析法是对现存的现行分析或者调查,从而得出一 些规律性的方法。当前,学界有很多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法对侵害配偶权的问题进行研 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艳波,曹培忠的中国配偶权立法:一个苦涩的话题 从一例重婚案件的被害女说起 (2003,11) ,该文通过对一则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了当前我国婚姻立法的现状。在文章中,作者认为婚姻是一个伦理范畴,需要运 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调整,而且婚姻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夫妻之间、社会道 德之间、法律伦理之间不断的协调规制。文中还针对该案例对受害者的救济和安抚策 略进行了探讨。杨道现、杨琴的我国配偶权制度亟需完善的几个问题由许某离 婚案引发的思考 (2012,6) ,该文以许某离婚案切入,剖析我国现行配偶权制度之 不足, 指出了当前我国婚姻法中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缺失等几个亟需完善的问题。基于 此,文章作者设想构建婚内侵害赔偿制度。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配偶权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与发达国家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相比,总体上说,我 国配偶权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笔者认为国内配偶权研究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理论研究的深度不足。国内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过于表面。深入性 第 1 章 绪论 6 研究较少,往往缺乏现实可操作性。第二,国外对于配偶权方面的规定比较详细,可 操作性较强;而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提出配偶权概念,只是在婚姻法总则等中零 星规定一些配偶双方之间的权利,缺乏操作性。 1.3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唯物史观方法。配偶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实际生活 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配偶权的全面完善是社会经济条件变革的必然要求。这是研 究认识这一问题重要前提。任何问题的研究与突破都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因此,想要 在配偶权问题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 第二,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报纸、网站等,搜集、占有大 量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了解了我国婚姻法对于配偶权的相关规定,了解其 不足之处;同时掌握了世界各国有关配偶权的相关规定。这是本论文写作的最基本的 前提条件。 第三,分析、归纳、比较法。由于配偶权概念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界定,可以通过 分析比较讨论中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主张和建议, 分别归纳出这一个热点问题主要派系 观点, 总结归纳然后得出配偶权的最终概念。比较分析法是最有效的一种找到问题解 决问题的方法,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关于配偶权相关规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将有益的部分为我所用,从而弥补我国法律规定的缺陷,推动法制社会的建设。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第二章 配偶权及其侵害救济之法理分析 研究与探讨配偶权救济制度,必须认真分析拟救济的内容,即必须认真分析配 偶权制度及理论的基本内容,换句话说,配偶权侵害救济制度的构建、完善需以配 偶权制度为基础。 2.1 配偶权的概念 所谓配偶,只是从字面来看,其概念可以简单定义为丈夫或妻子。配偶是以男女 双方合法的婚姻关系为前提而形成的,是夫妻之间相互称谓。从上述定义可以,配偶 权的产生是配偶关系的存续为先决条件, 其本质上是一种私权, 具有很强的身份性质。 如前所述,率先提出配偶权概念的是英美法系国家。 “在英美法国家看来,所谓配偶 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 ” 3 英美法系的学者对于配偶 权的价值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认为配偶权对于体现婚姻结合的仪式意义、法律意义有 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可以确认和保护婚姻关系。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德国、日 本、瑞士等国,在其法律体系之中,对于配偶权并没有明文的规定,但是在婚姻制度 中有涉及配偶权的内容,如普遍将共同的婚姻生活、生活扶助、忠实作为夫妻相互义 务予以规定。我国已经颁布的婚姻法,亦无对配偶权的明确规定。目前,对于配偶权 的规定仅存在与学术界讨论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身份说。主要强调配 偶权应隶属于身份权,因为配偶间产生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及婚姻效力都源于身份权。 第二,利益说。其主要认为配偶权对于夫妻双方来说是一种不被别人打扰的、只专属 于特定主体间的权利,并且被法律所保护。 第三,性权利说。 “这种观点认为性权利 是配偶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以说,配偶权作为一项天然的民事权利,性权利是其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4 第四,陪伴说。 “该种学说认为,陪伴是配偶之间重要表现 形式, 即配偶在生活过程中有义务也有权利互相进行陪伴,该种观点多为被英美等国 家的法学家所主张。 ” 5 第五,法定说。这是从法律角度对配偶权下的定义,认为配 偶权是由法律赋予的作为一种夫妻间互为配偶的身份权。 以上这些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配偶权进行阐述, 观点各不相同, 都有一定的道理, 也有一定的缺陷。如身份说、利益说的主旨是强调其身份权利,即表明夫妻在婚姻存 续期间的权属地位,但是我们认为,研究配偶权相关制度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强调在 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具有某种身份,而是着重研究其身份利益和权益等问题。陪伴说 第 2 章 配偶权及其侵害救济之法理分析 8 的观点,没有考虑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的平等性,且其将道德层面上对于婚姻的要求 放在法律层面进行要求,显得不太恰当。性权利说将生理层面对婚姻的某些要求视为 配偶权的核心内容, 也不太适合。 笔者认为, 配偶权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建构性的概念, 是对法律关系进行描述的过程,对该概念的建构过程需要借助法律推理过程,其离不 开从法律角度进行定义,因此,笔者认为法定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配偶权概念的 本质在于其定义了权利义务关系群。所谓的配偶权,是指法律赋予的合法婚姻关系的 夫妻,基于配偶身份而享有的互为配偶的身份利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配偶权不应仅仅看成一种身份权, 还应当包含财产权的内容。 例如,根据婚姻法第 17 条规定,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 益、某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夫妻共有。 婚姻法第 17 条第 2 款也规定了夫妻有共同处理共有财产的权利。第 18 条还对财产单独所有权 及其约定权做了相关规定。它们都是基于配偶身份而取得,应当属于配偶权范畴。并 且,物权与配偶权不是平行的权利概念,而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权利,是从不同角度而 界定出的概念。 继承法中规定配偶拥有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权便是典型基于身份 而获得利益的权利,既有人身内容又有财产内容就是最好的例证。但需要注意的是, 配偶权中的财产权是身份权衍生出来的权利,基于其自身特殊性,应与一般财产权相 区分。 2.2 配偶权的特征 从配偶权的定义之中,可以分析出配偶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身份性。配偶权属于一种专属的人身权利,身份性是其重要的权利之一, 配偶权存在的前提之一是合法的婚姻状态中的夫妻身份关系,这是配偶权的基本属 性。 第二,排他性。配偶权的权利主体是合法婚姻关系的当事人,夫妻互为配偶,共 同成为配偶权的权利义务主体。在此,对于任意第三者是否成为配偶权主体的问题, 目前学界尚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任意第三者也是权利义务主体;也有部分学 者认为任意第三者不是权利义务主体。笔者认为,婚姻关系的存续只在配偶之间,双 方之间既具有权利也具有义务,这种关系是具有自然性质的,是被伦理道德所公认与 接受到。第三人对于婚姻关系没有实质上的干预权利,也不被法律所接受。可以说, 配偶权的实现并不需要第三者的参与。 因此, 配偶权的主体是夫妻双方, 其是绝对权,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具有排他性。 第三,支配性。配偶权具有支配性,其主要表现在其支配的是配偶之间所具有的 相关利益。在学界,有些学者认为,配偶权所具有的支配权是指支配的是夫妻之间的 人身权利,这是一种传统夫权的概念,是不被现在社会法律或者伦理所接受的。 “现 代法上的配偶权不具有封建的人身支配性质,而是一种新型的支配权,是夫妻共同对 配偶身份利益的支配,是平等的、非人身的支配权。 ” 6 第四,利益性。利益性在配偶权中主要表现在客体方面,其主要是指夫妻之间的 身份利益关系。此外,离婚自由权也包括在配偶权调整的范畴之内,因为离婚自由权 属于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 2.3 配偶权的内容 配偶权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身份权利,其包括诸多派生的身份权,这些派生的身份 权就是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关于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学界目前存在一定的争 议。在香港地区学界认为,配偶权包括夫妻姓氏权、同居义务、夫妻忠实义务、日常 家务代理权、夫妻有相互保密义务。 “在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配偶权主要包括四种 权利义务:夫妻姓名权、同居义务、住所决定权、贞操义务。 ” 也有学者认为,配偶 权包括了八项具体内容,除上述的四种权利义务之外,还包括了选择职业的自由权、 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代理权、夫妻约定权。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中主张七 项权利内容:除上述的四种权利义务之外,职业、学习和社会活动自由权、日常事务 代理权、相互扶养、扶助权。 8 笔者认为,配偶权所包含的子权利应该符合伦理道德与法律基本原则的规定。 配 偶中当然的享有同居和忠实义务,而且作为个体权利来说,姓名权、住所决定权是必 不可少的。因此,夫妻姓名权、同居义务、忠实义务这四项应该是配偶权所包含的内 容。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于这四种权利义务基本还是持肯定意见的。 至于其他权利义务,笔者认为,社会在进步发展,所列举的权利义务不能一一穷尽, 所以研究的必要较小。在本文中仅对上述四项作简要的探讨。 第一,夫妻姓名权。夫妻姓氏权是指夫妻缔结婚姻关系后均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权 利。 此项权利不仅指向妻子、 也指向丈夫。 夫妻姓名权对于配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仅直接关系到独立人格权的实现,也是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旧中国的法律, 对于夫妻姓名权的规定是妻从夫姓。 我国现行婚姻法明文规定了夫妻间享有平等的姓 第 2 章 配偶权及其侵害救济之法理分析 10 名权。 婚姻法第 14 条规定: “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现行的法律条 文完全贯彻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节能降耗技术解析报告
-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在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校长讲话:教学之根要扎得深质量之果才结得稳
- 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的教研工作部署讲话:以深度教研为杠杆撬动课堂提质增效联动机制
- 安静与智慧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低空经济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乘风而上万里翱翔
- 巡察业务课件
- 岩石成分检测课件
- 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题(+答案)
- 煤矿井下自动隔爆装置(岩粉隔爆装置)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 挡土墙、围墙施工方案(技术标)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西安殡葬管理办法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学校后勤工作管理培训
- 电信营业员聘用合同范本
- 饿了么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真题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