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文化与教师人文素养漫谈,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赵松元,一、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原因,人文素养是一种品性修养,它指的是一个人因为在人文社会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养而形成的一种内在品质和精神气韵。人文素养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具体可以表现为关爱生命和自然,关心群体和社会,良善仁义,宽容大度,乐观坚强,有同情心、羞耻感和责任感,重义轻利,优雅高贵等等。可见,人文素养的核心就是学会做人通过对文、史、哲、艺等人类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塑造成一个有学养、有良知、有尊严、有担当、有智慧的人。,人文素养处在教师整体素养的核心位置,决定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人文性营养不足”的群体性特征。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当代社会问题与文化精神问题有着极大关系。这种社会问题与文化精神危机的出现,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贫血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诗词进校园热”、“经典诵读热”、“国学热”、“儒学热”相继出现,构成民族文化复兴的潮流,这种潮流浩荡奔流,到新世纪越来越气象万千。在这阵阵热潮中,教育部有关部门以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增加古典诗词、古代散文为特征,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生古典诗词的背诵篇目。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诗词教育则得到迅速开展,许多高校中文系开始设置诗词格律与写作的课程。于是,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写诗填词的人越来越多,可谓诗道张扬,斯文重兴也哉!,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二、经典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育,犹太人的经典文化教育:犹太民族的文化教育理念:从幼年开始的经典教育,即是对记忆力的良好培养,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的洗礼,唯有在这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培养起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今后才能取得成就。犹太民族的经典教育方式:孩子还在襁褓中时,经典学习就已开始。父亲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读经典给摇篮中的婴儿,并且每次读完后都在婴儿稚嫩的嘴唇上抹上蜂蜜,让孩子知道读书是一件很甜蜜的事情。孩子3岁开始学习希伯来语,背诵祈祷文;孩子到了5岁就开始背诵圣经、摩西律法;到了7岁则学习圣经旧约的剩下部分,而且还要接触塔木德经的基础知识。在满13岁接受成人典之前,要学完所有的犹太教法典的基础经文和圣著。学习的方法就是配合着旋律,反复朗诵,直至能够背诵。,当代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阅读危机:羊城晚报2010年4月9日B7版刊载名著被大学生遗忘了吗一文,记者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读经典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结构浅层化、功利化。文章指出:现代大学生阅读书籍以流行小说、励志小说、人物传记为主,传统经典名著少人触及。许多大学生接受采访时坦言,现在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在描述此一现象后,记者满怀忧虑地说:问题是,不读名著,就很难触及文化核心。这是否意味着,新一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浅层次化?是否意味着社会更浮躁,更庸俗?,我认为,这位记者所看到的问题,固然严重,但还只是表层现象,其在深层的问题是“礼崩乐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严重“断裂”。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使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及其蕴含荡然无存。其二,由古圣贤人建构的高贵精神轰然倒塌,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泛滥成灾,道德滑坡,理想失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其三,使当代中国人缺失了古典文化的底蕴,无力传承绵延久远的人文传统。如果长此以往,则不仅对教育,而且将对国计民生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影响。,2001年,在北大百年纪念论坛上,饶宗颐先生发表了题为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的演讲,关于经典的重要意义,他有一个表述:经书是我们的文化精华的宝库,是国民的思想模式、知识涵蕴的基础;亦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核心精义,不废江河的论著。“经”的重要性,由于讲的是常道,树立起真理标准,去衡量事物的正确与否,取古典的精华,用笃实的科学理解,使人的文化生活,与自然相协调,人与人间的联系,取得和谐的境界。经的内容,不讲空头支票式的人类学,而是实际受用,有长远教育意义的人类学。我们的价值判断似乎应该建立于“自觉”、“自尊”、“自信”三者结合的互联网上,而以“求是”、“求真”、“求正”三大广阔目标的追求,去完成我们的任务。,三、吸取道德精神和诗性智慧:从文化经典中吸取精神养料,1、吸取道德精神芳馨人格,提升境界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康有为诗)丰子恺:“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北大著名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贞元六书新原人境界中根据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意即理解、觉悟)的不同,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十二字,是孔门教学之目的,也是孔子学术思想之中心。孔子立己立人,皆以此四端为要求。“志于道”,与人生的格局和方向相关。这就要求士人君子的修身,要立志于仁道、道义,立志于人生最高最基本的准则。此一立志思想,表征着对高远精神境界的追求,凡有此追求者,其人生格局必大,人生境界必高。“据于德”,与人生的基本修养相关。“德”是我们人生的根据地,如果没有这根据地,则人之生存于世,人之一切行为,人之与人的交往,就失去了根本。所以“居于德”是士人君子必须具备的修养。,“依于仁”,与君子人格追求相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一百零九次。孔子对“仁”的含义作了多方面的发挥,其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解释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就必须养成“恭(庄重)、宽(宽厚)、信(守信)、敏(勤敏)、惠(慈惠)”的品德,这五种品德,贯穿着人与人之间既要自尊自重又要互尊、互爱、互信的基本精神。行仁之方忠恕之道: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和“己欲达而达人”。这样的忠恕之道,实际就是推己及人,这是实行仁爱的方法。,“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游于艺”。这与人生的丰富性相关。“游”,包含有涉历之意,但同时带有一种自由感或自由愉悦的含义,也包含有游息、观赏、娱乐的意思。故这一“游”字带有审美的意味。这个“艺”,虽然不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但包含艺术在内,它表明孔子对于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艺术能够怡情养性,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或者说,“游于艺”能滋润心灵,使人的精神生命在审美活动中得以丰富、充实、超脱。一个人如果只有高远的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没有丰富的知识、不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没有艺术的修养和趣味,这样的人生难免枯燥乏味;但一个人仅仅游于艺而不能志道、据德、依仁,则心灵无处安顿,容易走火入魔。只有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与游于艺四者具备,全面发展,才能培养起健全的君子人格。,“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人处在不同的境界,所拥有的是不同的人生风景。使自己站得越来越高,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之发展进步的重要心理动力。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所蕴涵的哲学底蕴,理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精神追求。,2、吸取诗性智慧,其一,培养诗意安居的精神品质诗性”指诗的性情,她是人的性灵中最柔软、最温馨、最纯真、最有诗意的部分,是人之能够在大地上“诗意地安居”的精神品质,我认为,这应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这种精神品质当由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构成。前者主要包含良善、纯真、自由和美;后者则含蕴着优雅的趣味、宁静的心态、浪漫的情怀以及好奇心、想象力等元素。这种“诗性”精神是为人的现实生存提供超越意义或者说是能够使人“诗意地安居”的根本保证。,饮酒诗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西方诗人荷尔德林: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为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我真想证明,就连灿烂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海德格尔:“在这纯属辛劳的境地中,人被允许抽身而出,透过艰辛,仰望神明。”人,要有一种从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中“抽身而出”的精神品质,惟其如此,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安居”。这是诗性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二,提高情商水平,情感智商也是一种重要的诗性智慧。情感智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它是人格心理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主要表现为自尊、自觉、自信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富有同情心,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文版前言中他把情感智商概括成五点:(1)提高自觉意识。(2)控制情绪低潮。(3)自我激励,保持乐观心态。(4)认知他人的情绪,增强移情与同情心。(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心理学家们认为,情感智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事实证明,情感智商的高低在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几乎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当代青少年中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商不高。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情商”作为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自身就应当具有较高的情商水平,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最需要从经典中吸取的情商至少有这么两个方面:,其一是珍惜时间,奋发进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其二是坚毅不拔,乐观旷达。论语中蕴含着乐观刚健的精神气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的这种刚健乐观的精神气韵充溢在整部论语中我觉得这是每一个都论语的人都应该关注的一个精神文化现象,也是每一个都论语的人应该体验与吸取的人生智慧。,“君子不忧不惧”。“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户外拓展师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产品经理资格考试《产品设计与管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商铺物业费代缴协议2025年正式版
- 软件开发合同协议2025年修改费用
- 汽车租赁服务合同2025
- 民宿租赁押金退还合同协议2025
-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大众汽车销售合同范本
- 商铺隔断拆除合同范本
- 土地屋买卖协议书样本
- 微生物工程模考试题(附答案)
- 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查房
- 小学生护眼健康知识讲座
- 压力管道培训课件合集
-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超深断裂破碎体油藏地质特性及勘探启示
- 披萨店的消费者行为与市场研究
- 可爱风格设计核心方法
- 广告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10万台联网化智能缝纫机的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乡村振兴战略课件》课件
- DB42-T 2090-2023 全方位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