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lll l i a b s t r a c t t a k i n gaw i d ev i e w o fw o r dh i s t o r y , o u rf e u d a ls o c i e t yi sl e a d i n gi nt h ew o r l d p o s i t i o n ,r e g a r d l e s so f t h e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 v e n t i o n so rt h er u l e s o u rc o u n t r y s f e u d a l i s ms u p e r v i s o r ys y s t e mi sr a r ef o ro t h e rc o u n t r i e s o u rc o u n t r y sa n c i e n ts u p e r v i s o r y s y s t e mp r o d u c e di nt h eb l o c kp o l i t i c a lc u l t u r ea t m o s p h e r e u s i n g i t su n i q u es y s t e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a n ys u p e r v i s o r ys y s t e m s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u p e r v i s o r ys t a n d a r dt o e x p r e s st h ei n t e r a c t i v er e l a t i o n so fs u p e r v i s o r yl a w a n dl e g a lf r a m e w o r k s o n gd y n a s t yi s v e r yi m p o r t a n tp e r i o di no u rc o u n t r yf e u d a ls o c i e t y ,i th a s n o to n l yi n h e r i tt a n g s s u p e r v i s o r ys y s t e m ,b u ta l s oe s t a b l i s h e da s e ts y s t e mw h i c hh a v et h et i m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i ss y s t e mh a sh a dt h ee f f e c tt o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a n do t h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 w ec a n s e e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w a si nt h ep a r a b o l aa n dp l a y sr o l ew h i c h c a r r i e do nt h et a s k 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o p e n e dt a i ji a ns y s t e ma n dc e n s o r sp l a y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t os u p e r v i s em a n y o f f i c i a l s b e c a u s et h ea u t o c r a c yc e n t r a l i z a t i o ns t r e n g t h e n sd a yb y d a y , s u p e r v i s e r ss t i l lc o u l d n o tg e tr i do ft h ee m p e r o r se a r sa n de y e s ,e v e ni n c r e a s i n g l y f i e r c e d i f f e r e n td i s c u s s e ds t i r r e d a n d h e a r sb yr u m o rt h ew o r dm a t t e r h a dn e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i no r d e rt og u a r a n t e es u p e r v i s e r st oe x e r c i s et h ea u t h o r i t yc o r r e c t l y s o n gd y n a s t y h a sa l s oe s t a b l i s h e das e to fp e r f e c tp e r s o n n e l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t h i sa r t i c l ei n c l u d i n g s u p e r v i s o r sa p p o i n t ,c h e c k sa n dr e s t r i c t st h er i g h t s ,u n f o l d s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c l e a r l ya n dp r o v i d e ss o m eg o o dt h i n g sf o r r e f e r e n c e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s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 sw a r n i n go f a c t i o na n dt h es u c c e s s ,w h i c ha t t e m p tt os e e kf o ra n c i e n tt i m e sa n dt h em o d e mc o m m o n p l a c ef r o m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i o nl e g a ls y s t e m f i r s t ,s o m ea r t i c l e so n l ys t u d yo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s y s t e m ,h a sn o t i n v o l v es o n gd y n a s t y ss u p e r v i s o r yt h o u g h tt h a ts o n gd y n a s t y s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 e s t a b l i s h e da n dm o v e du n d e rw h a tk i n do fb a c k g r o u n d n e x t ,s o m ew o r k sa n da r t i c l e s d i s c u s s e dm e r i t sa n da d v a n t a g e s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 t h e e x a m p l ew h i c h it o o kt h eh a r mo f d i f f e r e n td i s c u s si nt h ea r t i c l es t i r s a n dt h ew a n g a n s h ip o l i t i c a lr e f o r mb l o c k e d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 e m p h a t i c a l l y t ot h eh i n d r a n c ew h i c hr e f o r m sb r i n g s f i n a l l y , t h ef o r m e rr e s e a r c hh a dn o t i n v o l v et h ea d v a n t a g e sa n dh a r m so f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i o nl e g a ls y s t e mi nt h em o d e m l e g a ls y s t e m 1w i l lu s e t h er e f e r e n c e si n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s u p e r v i s o r yl e g a ls y s t e mt ot h e m o d e ml e g i s l a t i v ew o r ke l a b o r a t e ,l o o kf o r t h ei n t r i n s i cr e s o u r c e s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l a wc u l t u r e ,a n d1w i l lp r o m u l g a t ei t s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y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t h e ,工 ,j p r a c t i c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w o r d s :s o n gd y n a s t y ;s u p e r v i s o r ys y s t e m ;t a i j i a ns y s t e m ;h e a r sb yr u m o r t h ew o r dm a t t e r 0 j 目录 弓i 言1 第一章宋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监察思想一2 1 1 宋代中央监察制度的渊源”2 1 1 1 宋代御史制度的渊源2 1 1 2 宋代谏官制度的渊源以及台谏合一3 1 2 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渊源5 1 3 宋代加强皇权的监察思想6 1 3 1 重视监察整饬朝纲6 1 3 2 监督宰相防范权臣7 1 3 3 重视纳谏规正过失8 第二章宋代监察的主体、客体和内容“9 2 1 宋代监察主体的创制、沿革、权力9 2 1 1 宋代御史台9 2 1 2 宋代谏院。1 l 2 1 3 宋代监司11 2 1 4 宋代走马承受和通判一1 2 2 2 宋代监察的客体1 3 2 2 1 御史监察的职权范围。1 3 2 2 2 谏官言谏的职权范围1 4 2 2 3 监司监察的职权范围。1 4 2 3 宋代监察的内容”l5 2 3 1 行政监察一l5 2 3 2 人事监察l5 2 3 3 司法监察一1 6 2 3 4 经济监察一17 2 3 5 仪制监察1 7 第三章宋代监察官的管理一1 9 3 1 宋代监察官的选任19 3 1 1 选任方式l9 3 1 2 选任标准l9 3 1 3 回避制度2 0 3 2 宋代监察官的考核2 l 3 3 宋代制约监察权滥用的措施2 2 3 3 1 设置专门的机构监察2 2 3 3 2 机构之间、人员之间相互监察一2 2 3 3 3 监察官犯罪从严处罚一2 3 第四章宋代监察的性质和职能2 4 4 1 宋代监察的性质”2 4 4 1 1 中央集权下皇帝的耳目之司”2 4 4 1 2 官僚系统中的制衡机制2 5 4 1 3 “三权一体 的监督机制2 6 4 2 宋代监察的职能”2 7 4 2 1 监察百官纠逖奸邪2 7 4 2 2 谏诤违失融通上下2 8 4 2 3 荐贤举能提高绩效2 8 第五章宋代监察制度的评价”3 0 5 1 宋代监察的价值”3 0 5 1 1 监察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3 0 5 1 2 确立了双向互察体制3 1 5 1 3 监察官钳制宰执,防范权臣一3 l 5 1 4 台谏合一扩大监察范围3 2 5 2 宋代监察的弊端”3 3 5 2 1 荐举监察官之弊3 3 5 2 2 监察机构职官设置混乱3 3 5 2 3 依附于皇权的垂直单线式监察“3 4 5 2 4 地方监察权分散,弱化了监察机能”3 4 5 2 5 局限于统治集团内部和自上而下的监督一3 4 5 2 6 “异论相搅”之弊端一3 5 5 2 7 监察官“风闻奏事:o o o o o o o o o oooo 0 3 7 5 3 宋代监察的现代借鉴“3 8 5 3 1 监察体系独立,权责独立3 9 5 3 2 建立和完善监察官员的选拔、考核、奖惩制度“3 9 5 3 3 建立分工明确的互察互纠制度4 0 5 3 4 完善群众监督机制4 1 5 3 5 取“风闻奏事之长,避其弊端4 1 结语4 2 参考文献4 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一4 8 致谢4 9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5 0 引言 己i 吉 丁ii = i 近、现代中国的法律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缺乏民族特色,照搬西方法律模式, 只是一味的移植一些西方的法律,而没有真正的继承一些优良传统,究其原因是多 种多样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法律、制度已无法为现在所利用, 例如,肉刑,虽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起到了一些震慑与安定社会的作用,也 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小觑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厉行千百年,恐怕就连当今最著 名的法学家也无法断言,当今的某种法律制度会持续百年而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 变更或消亡。因为时代是发展的,法律不是被创造的,而是在生活、经验中不断发 现总结出来的,因此,法律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是这种发 展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为法律要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还要保持其稳定性。但 是只要某种法律不符合社会的发展了,它就会被淘汰。同时,适应时代发展,迎合 人们需求的法律就会被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法律制度。 当然,一种新的法律制度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才能甄别其价值,仅就笔者观点, 一种能经得起时代考验的法律制度,才应该是为我们现代人所应研究、改良、利用 的,而那些在历史上昙花一现,为当时统治者所一时利用的法律制度,仅能帮助历 史学家去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历史,而对当今法律的借鉴意义并不显著。 古往今来,监察制度一直都是一种经久不衰、不断发展创新的法律制度。古代 监察制度一直沿用,经过时代的冲刷与侵蚀,似乎能沿用到今日的监察制度的内容 已经大大缩水,不仅是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对制度内容的需求不同,在一定程 度上还是没有真正的挖掘出古代监察制度为现代社会所用的价值。难道说,历经时 代变迁、磨难、自然风化的敦煌莫高窟,就仅是具有观赏价值吗? 那么,对于不了 解历史的人来说,它的观赏价值还不及北京的鸟巢体育场和水立方游泳馆。因此, 古代监察制度的研究,对于当今的法律借鉴非常有价值。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监察 制度史上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不仅继承了汉唐的监察制度,而且从中央到 地方均建立了一套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监察体制,这一体制对明清各代产生了重要 影响。可以看出,宋代监察法制在中国古代监察法史上处于监察制度发展的波峰处, 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青岛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宋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监察思想 作为一种制度,其产生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中国的监察制度出现在战国之后, 在这之前,监察基于统治者的需要而出现,作为维护国家内部安定与官吏秩序的重 要措施,只不过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各国 君主竭尽全力使自己的国家稳定、团结,巩固一切力量抵御外来侵袭。这就需要有 忠心耿耿的官吏,有一套强大的官僚机构作为支撑,上能听从君主发号施令,制定 兴国安邦的策略,下能管理黎民百姓,稳定社会秩序。既然官吏有如此重大的作用 和权力,君主们就不得不想出制约权力的办法,那就是监察。 1 1 宋代中央监察制度的渊源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监察法制仅指行政监察,即人民政府行使监察职能的机关, 依照行政监察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 法乱纪行为进行监督、察举、惩戒的活动。这是与古代广义上的监察法制不同的。 古代监察法制的范围不仅包括行政监察,而且还包括司法监察、人事监察、经济监 察、仪制监察等,内容繁多,监察涉及方方面面。监察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法律监督 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 丰富与发展。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的产生而萌发,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御史监察制度,二是谏官言谏制度。 1 1 1 宋代御史制度的渊源 御史最早为史官之职,早在周朝就有,其职权是“盖掌赞书而受法令 1 1 ,兼 掌监察,并不是后来所说的御史。至战国时,御史随王左右,执掌记载百官言行之 职。 秦朝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纠察中央及地方的各级官吏。秦代较春秋战 国的监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御史府。秦朝专门设立独 立的监察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不隶属于其他部门,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 度 ,“举劾非法,代表皇帝纠弹百官,御史直接听命于皇帝,并且只向皇帝负责, 这就加强了皇权,从而起到了震慑百官的作用。其次,监察官员位高权重。御史大 夫与主管行政的丞相和主管军事的太尉一起,并称“三公,处于国家中枢的地位, 2 d 第一章宋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监察思想 官位仅次于丞相,一旦丞相缺位,则由御史大夫代理。秦朝这种监察部门的独立和 监察官员在百官中的威严,对我国古代监察法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两汉中央主要监察机构经历了由大夫制走入中丞制的变化,改变了秦汉以来御 史大夫身为中央监察机构的长官而不行使监察实职的局面。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后,置署办公,称为“御史台”,后世之御史台即由此发展而来。御史台的出现,代 表中国历史上正式出现相对独立的专门监察机构。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监察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三国时期,曹魏御史台 创置了殿中侍御史,唐代杜佑曾分析说:“魏兰台遣二御史居殿中察非法,即殿中侍 御史之始也”c 2 l 。隋唐的御史台殿院就是在此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的。两晋时期,御 史不能察举三公的制度被打破。西汉时,等级制度森严,御史中丞秩卑,而三公秩 高,所以监察官不能纠察三公,此制一直沿袭至东汉。晋惠帝时,这一制度发生了 变化,御史中丞弹劾三公蔚然成风。如御史中丞兼司隶校尉傅成上疏奏劾仆射兼吏 部王戎说:“戎备位台辅,兼掌选举,不能谧静风俗,以凝庶绩,至令人心倾动,开 张浮竞” 3 1 ,并请求罢免王戎的职务。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一个 重要时期,不仅使秦汉确立的监察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而且也丌创了御史中丞弹 劾三公的先河,为后代制衡权臣,巩固阜权,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隋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为御史台,御史大夫为台长,专主纠弹,治书侍御史为 副台长。唐代御史制度得到了重大发展:首先,创立了御史台的三院制度。御史台 以下分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使监察机构更加趋于完善和规范。台院 设侍御史六人,执掌纠弹中央百官,参加大理寺审判和推鞠由皇帝制敕交付的案件, 以及总理一切庶务。殿院设殿中侍御史九人,执掌朝会时百官仪态、举止,以维护 朝廷秩序和尊严。察院设监察御史十人,监察御史罩行五人,执掌监察百官和巡视 州县各种事物。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监察制度有了很大改变。 宋代的中央监察制度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清。北宋前期,御史台的台长为御史 中丞。御史台下仍然设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侍御 史执掌。宋代,御史和谏官形成了合一之势,允许台官言事和谏官弹劾,标志着台 谏在职责上的相互渗透,初步形成台谏合一之势。 1 1 2 宋代谏官制度的渊源以及台谏合一 我国古代的监察官员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御史为代表的察官,执掌纠弹百 官,惩治贪污腐败,一种是谏官,其职权是谏诤君主得失,以期顺应民意。 我国古代谏官制度历史悠久,早在西周统治者就重视谏议对朝廷的监督和矫正 作用,专掌“谏王恶”,以谏诤君王的过失。早期的谏议,完全取决于君王的个人德 行和态度,毫无制度保障。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专门的谏官。 3u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秦朝设置专职的谏诤官员即谏议大夫,其主要职权是谏议政事、矫证君王之过。 秦朝所设谏官并无专职,均为加官,谏议大夫也只是徒具虚名,并未发挥谏诤作用。 再加以秦朝统治者专横、暴敛,言谏制度受到统治者的否定和抵制,导致大臣不敢 言谏,君主完全不受言论的监督。 两汉时期,鉴于秦灭亡的教训,皇帝重视言谏的作用,都能做到虚心纳谏。因 此,汉代谏官的设置虽承秦制,但汉代谏官行使其职权,谏正朝政得失,对皇帝的 决策、朝政纲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隋朝不重视谏官,隋炀帝继位后,尤其不喜欢受谏诤,于是废除了谏议大夫。 唐初统治者吸取隋朝短命的教训,注意谏诤制度的建设。谏官与御史台官员的区别 在于,二者都有法定的谏诤权,除此之外,御史台官员还有重要的弹劾权,谏官则 没有。由此看来,唐朝的谏官系统对于肃正纲纪与整饬官吏发挥了一定的监察作用。 唐中后期,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皇权不断集中,带来政治上的腐败, 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局面,谏官地位下降,谏官因谏诤招致杀身之祸时有发 生,严重破坏了唐初建立的监察法制。 秦汉时虽设有言谏官,但既无行使言谏职能的独立机关,又无明确规范化的言 谏职权。魏晋南北朝言官归属于具有献纳谏正权力的门下省。至唐代,在中书、门 下两省设立谏官组织,其职权和规模都比前代有所扩大,正式形成了台谏并立的局 面,谏官负责规谏皇帝,御史台负责督察百官,促进了这一时期监察制度的发展。 台谏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封建监察制度趋于成熟。 宋朝以前,谏官一直隶属于其他机构。宋初袭唐制,置谏官,有左右谏议大夫、 左右补阙和左右拾遗,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宋真宗天禧元年,在门下省正式 设置谏院,谏院的长官为谏议大夫,属官有司谏、正言。宋朝言谏的对象不仅是皇 帝,对于百官的过失,言官也有规谏的责任。谏院之下还设有鼓院和检院。谏院的 设置,使谏官从中书省与门下省独立出来,与御史合称台谏。元丰改制后,谏院被 废去,门下省与中书省增设后省。南宋时,谏官组织机构承袭北宋后期之制,隶属 于门下后省与中书后省。 宋朝以前,各朝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御史主弹劾百官,肃正纲纪,是监督百官 的:谏官主规谏讽喻,匡失补阙,是监督君主的。到了宋朝发生了一些变化,御史、 谏官事权相混:一是言谏官的谏诤对象有所扩大,包括皇帝、宰相和文武百官,谏 官的职责是“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可谏正; 二是御史兼言谏之任,台谏出现合流趋势。宋真宗天禧元年,因谏官不足,于是设 言事御史六人,仁宗庆历五年,以殿中侍御史梅挚、监察御史李京同为言事御史。 嘲元丰改制后,御史台的职责是执掌纠察官邪,严明纲纪,大事廷辨,小事奏弹。 宋代御史兼有言谏之责,并且有了专职的言谏御史。 4 , 第一章宋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监察思想 允许谏官弹劾百官,这是台谏合一的关键所在。本来谏官的职责在纠皇帝之失, 而无纠百官之意,但到了宋代就发生了变化。宋初,谏官的谏诤对象就由对皇帝的 规谏讽喻扩大到对文武百官的纠举弹劾。南宋时,台谏合一有进一步的发展。理宗 时,台谏更是以纠察官邪为主要职责。宋朝允许谏官弹劾,这是基于唐末五代君弱 臣强的混乱局面,力图防止大臣擅权而采取的措施,企图用加强谏官的力量来遏制 大臣。 1 2 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渊源 我国封建社会地方监察制度萌芽于战国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形成,中央对地 方的监察较前代有了加强,开始派官员常驻地方,实施对地方的监察。但此时的地 方监察制度仍处于萌芽阶段,地方监察官没有明确的体制,监察的对象主要是违背 伦理纲常,不服从君主命令的人。 秦朝时期,设监御史,掌监郡,隶属于御史中丞,是中央监察地方的官员。汉 初不设监御史。惠帝三年,置御史监三辅。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置了部刺史监察地 方,但此时的部刺史没有行署,汉武帝时的部刺史无正式属官,其随行人员往往以 郡的属吏为其从事。汉成帝绥和元年,罢部刺史,设州牧以代其职。汉哀帝时,州 牧正式有了属官,由丞相根据州的大小而设吏员。设置的属官有治中、别驾、诸部 从事等。东汉刺史权力增大后,己不再是巡察郡县的单纯性质的监察官了,而是掌 握一州监察与行政大权的最高长官了。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年代,加之统治者对门阀世族的优待、宽 宥政策和门阀权贵对监察的阻挠和破坏,监察制度发展缓慢。就地方监察制度而言, 东汉以来,因为刺史演变为了一级行政长官,于是出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失监。为了 弥补中央对地方监察的断层,魏晋南北朝采取了遣使巡省、置检校御史驰纠以及设 典签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方监察制度。 隋唐时期,地方监察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监察制度渐趋成熟,地方行政体制 采取州、县两级制。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一是御史台不定期派遣御史出巡州县;二 是分道巡按,这是中央对地方的一种经常性的巡回监察制度。唐太宗贞观元年,将 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代宗宝应元年,设立了巡院。巡院初设时,以管理财政事务 为主,兼有一定的经济监察职能,随着其经济监察职能的不断扩大,至宪宗以后, 巡院作为直属中央常驻地方的监察机构逐步确立,并成为唐中后期中央监察地方的 重要力量。 宋代设置了监司和通判,加强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成功地防止了地方势力的 专擅自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后世 统治者所借鉴。 5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3 宋代加强皇权的监察思想 宋代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处于承前启后和新旧交替的时期。经历过唐术五代十 国的分裂和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深切地感受到分裂与藩镇割据给国家带来了严重 的灾难和威胁。因此,为了巩固封建政权的统一,防范动乱和藩镇割据的重演,宋 代更为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监察机构的依赖加强。为了防止官员结党与贪污 腐败,更加注意发挥监察机关纠察官吏的作用,以维护国家的纲纪,巩固封建政权。 使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以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 1 3 1 重视监察,整饬朝纲 宋代思想家陈亮曾说:“汉,任人者也;唐,人法并行者也;本朝,任法者也。一 嘲鉴于唐灭亡的教训,宋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大臣之间结成朋党,在官员的任用中奉 行“异论相搅”的原则。北宋真宗天禧年问,王钦若出俾宰相之后,真宗又把与王 钦若派系不同、政见不同的寇准任命为宰相。其真谛便是宋真宗所说的:“且要异论 相搅,即各不敢为非嘲。实质上就是让大臣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监督。所谓“异 论相搅,就是同时起用派系不同、政见不同的大臣,以便相互牵制。为了充分利用 这种牵制作用,宋朝对台谏官格外重视。吕诲强调:“台谏者,人主之耳目,中外事 皆得耳目,盖补益聪明以防壅蔽。 r t ) 台谏官即为朝廷风宪之官,起到振纲举纪的作 用,使朝廷之纲纪严明,从而天下之事井然。北宋除后期外,奉行“异论相搅 ,本 意是“臣僚各不敢为非,宋代台谏官作为君主的耳目,行使对官员的监督,发表异 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廷的秩序。 南宋时期,国家形势的窘迫,政治的腐败,使得统治者更加感到整饬国家纲纪 的重要。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阐述了纲纪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台谏的监察作用, 他说:“何谓纲纪? 辨贤否以定上下之分,核功罪以公赏罚之施也。宰执秉持而不敢 失,台谏补察而无所私,人主又以其大公至正之心,恭己于上而照临之。是以贤者 必上,不肖者必下;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刑,而万事之统无所缺也。纲纪既振, 则天下之人,自将各自矜奋,更相劝勉,以去恶而从善。1 8 ) 可见,纲纪对于整个国 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台谏官是把持朝纲、规范群臣行为的监察官员,需要 做到公正无私,赏罚分明。 宋朝重视监察法制的建设,将文武百官置于监察范围之内,维护朝廷的纲纪, 惩治贪污腐败的官员,并且在官僚集团中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6 第一章宋代监察制度的渊源及监察思想 1 3 2 监督宰相,防范权臣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经各个朝代,宰相在国家政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 用,自然掌控的权力就不断壮大,由此相权与皇权的冲突就引起了宋朝统治者的重 视。在宋朝以前,监察系统对宰相的监督一直比较薄弱,直到宋代有了一些变化, 利用台谏制衡相权,加强对宰相的监督,以防范宰相滥用权力。在宋朝官僚体制中, 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宰执和台谏,皂帝只要通过对宰相和台谏系统的直接掌控,利用 台谏来加强对宰相的监督,就能实现对整个官僚集团的有效管理。 在宋朝,由于注重加强台谏对宰执大臣的监督,台谏和宰执之间关系往往非常 紧张。苏轼论述了加强对宰相监督的重要性:“古者建国,使内外相制,轻重相权。 如周如唐,n ;, i - 重而内轻。如秦如魏,则外轻而内重。内重之末,必有奸臣指鹿之 患。外重之弊,则有大国问鼎之忧。圣人方盛而虑衰,常先立法以救弊。我国家租 赋籍于计省,重兵聚于京师,以古揆今,则似内重。恭惟祖宗所以深计而预图,固 非小臣所能臆度而周知。然观其委任台谏之一端,则是圣人过防至计。历观秦汉以 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纵有薄责,旋即超升, 许以风闻,而无官长,风采所系,不问尊卑,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 则宰相待罪。故仁宗之世,议者讥宰相但奉行台谏旨而已。圣人深意,流俗岂知。 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 折奸臣之盟,而救内重之弊也。夫奸臣之始,以台谏折之而有余,及其既成,以干 戈取之而不足。今法令严密,朝廷清明,所谓奸臣,万无此理;而养猫以去鼠,不 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畜狗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 宗设此官之意,下为子孙正万一之防? 朝廷纲纪,孰大于此。臣自幼小所记,及闻 长老之谈,皆谓台谏所言,常随天下公议。公议所与,台谏亦与之,公议所击,台 谏亦击之。 【9 1 苏轼认为,自古以来,王朝更替频繁不是内忧就是外患所致,国家要 长盛不衰,政权要巩固,这就要内外相制。对内而言,就要均衡大臣的权力,尤其 是宰相等权臣的权力,必须加以制约。监察官的设置就是对权臣的一种制约,台谏 官未必都是贤能之臣,其所言也未必都是j 下确的,然而必须借助台谏官去削减权臣 的势力,消除对皇权的威胁,所谓,养猫以去鼠,畜狗以防盗。因此,加强对宰相 的监督,对朝廷内部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朝加强对宰执大臣的监督,使主持政务的宰相直接受到监督与批评,一定程 度上抑制了权臣的出现,防止权臣专政,这不仅有利于卑权的稳定,也有利于国家 和社会的稳定。 7 青岛大学硕+ 学位论文 1 3 3 重视纳谏,规正过失 监察官属于皇帝的耳目之司,起着谏诤皇帝过失,纠察百官的作用。政和元 年诫饬台官言事御笔手诏中言:“耳目之寄,台谏是司。古之明王,责以言事, 罔匪正人,故能雍容无为,端拱于一堂之上,广览兼听,信赏必罚,以收众智,以 驭群吏,百官向方而万事理。 1 0 1 谏官谏诤皇帝,献可替否是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到了宋代,皂帝进一步巩固 谏官言谏的制度,目的是广开言路,纳谏以施仁政,同时将谏官谏诤的范围扩大到 宰执及百官,只有包括阜帝和宰执大臣在内,才能更好的发挥监察机关的作用。仁 宗时,谏官石介就此论述n - “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哺谏、废忠慢贤,御 史府得以谏责之;相有依违顺旨、蔽上罔下、贪宠忘谏、专福作威,御史府得以纠 绳之;将有骄悍不顺、恃武肆害、玩兵弃战、暴刑毒民,御史府得以举劾之。君, 至尊也,相与将,至贵也,且得谏责纠劾之,余可知也。 【1 1 1 仁宗时,包拯上书对皇 帝朝令夕改的行事,提出了严肃的谏诤。他认为,只有“法存划一,才能“国有常 格 。0 2 宋代统治者重视言谏制度,将阜帝和宰执大臣全部置于谏官的谏诤范围内,从 而使君主圣明,百官清廉,对富国强邦,维护统治秩序,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8 第二章宋代监察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第二章宋代监察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监察主体是指具有监察权以及行使监察权的人员,要实现监察目的,有效进行 法律监督,对监察主体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监察客体是指哪些机构和人员应受到 监督,监察内容指监察客体的哪些行为应受到监督。封建监察客体和监察内容的范 围是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 2 1 宋代监察主体的创制、沿革、权力 宋代的监察主体大体承袭唐代,分为中央监察机构和地方监察机构,中央主要 监察机构有御史台和谏院,地方主要是监司、通判和走马承受,这些机构的设置将 宋代的文武百官全部置于监察系统的控制之下,形成了严密的监察网络。 2 1 1 宋代御史台 宋代御史台的设置沿袭唐制,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央设御史台“掌纠察官 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1 3 1 。在职官的设置上,御史台设有御史 大夫和御史中丞各一人,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只是加官,并无 定员,御史中丞便实际成为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执掌台政。其下属有三院,即台院、 殿院和察院,三院分别设置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监察侍御史六人。在职 责分工上,侍御史任御史台副台长,“掌贰台政” 1 4 1 ,辅佐御史中丞处理御史台事务; 殿中侍御史,“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凡大朝会及朔望、六参,则东西对立,弹其失 仪者 【15 l ;监察侍御史,“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纠其谬误,大事则奏劾,小事则 举正1 1 6 。从宋代三院此种职责分工上来看,侍御史地位提高,台院的职能相对于 唐代是被弱化了,台院的长官成为辅佐御史中丞处理台务之臣,而监察百官,纠逖 官邪之任由殿院和察院承担,这就使得隋唐以来的御史台三院制逐步转化为二院制。 仁宗时,随着官僚队伍的不断壮大,御史台的监察任务同益繁重,御史增设了殿中 侍御史里行和监察侍御史旱行,直到元丰改制时被废除。 御史台除三院御史外,还设检法一人,掌检详法律。主簿一人,掌受事收发, 勾稽簿书。宋初还置推直官二人,专门执掌治狱之事。宋真宗时,置推勘官十人。 宋还置三京留司御史台,管勾台事各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掌排表行香,纠举违 失。令史二人,知班、驱使官、书吏各一人,中兴以后不置。宋真宗天禧元年,始 设言事御史,专门负责言事。 北宋前期的御史组织结构,由无定员到定员,人数也日趋增多。元丰改制后, 组织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北宋前期,御史台无定员,无专职,元丰改制,定员分 9 青岛入学硕士学位论文 职,里行、推直、使官等官悉罢。北宋前期,始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名存实废, 六察制度也被破坏,元丰三年( 1 0 8 0 年) ,宋神宗设置六察司于御史台中,发展了 唐代的六察制度。 宋代六察司虽因袭唐代六察官的名称,但其职已大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第一,监察范围扩大。唐代六察官主要是巡按十道和分察尚书省六司,而 宋代六察司不仅按察尚书省六司,而且按察京师的所有官府机构;唐代六察官按察 的最高机构仅限于六部,而对中书、门下及尚书三省是不能按察的,而宋代六察司 的按察范围包括六部、三省、枢密院。第二,御史六察官职能扩大。主要职能是弹 劾六部等行政机构及其官员违背朝廷法令的行为,相对于唐朝来说,在两个方面有 所发展:其一,弹劾的范围扩大,包括纠察办事效率低下和玩忽职守行为,纠察以 权谋私、贪赃枉法、贿赂请托行为;其二,独立的弹劾权,在唐代御史弹劾官吏都 要上报阜帝或者御史中丞,到了北宋,御史言事已不必先上报上级长官,使御史摆 脱了长官的控制,确立了御史独立弹劾的制度。第三,言事权扩大。唐代监察御史 不可以监督丞相以上的官员,而宋代不仅可以弹劾宰相,还可以规谏阜帝。六察制 度的监察对象以中央百官为主,监察范围广,御史六察官不仅要监督六部等机构, 点检三省、枢密院文书,参与刑狱案件的推审,还要兼任言事、规谏阜帝、参议朝 政等。宋朝御史六察制度投入少,收效大,对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官吏都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南宋时,御史台人数减少。御史中丞一人,仍为御史台台长,但常阙而不除授。 侍御史一人,仍为御史台副台长。殿院设殿中侍御史二人,也不常除满员。理宗时, 御史台不但常缺台长,而且殿院和察院也仅有二人任职。直至南宋灭亡,殿院和察 院的御史总人数一般为二至三人。 元丰改制后,台院名存职废,殿院负责言事、分纠大朝会及朔望六参官班序。 监察御史不但要察举在京百司,而且还要与殿中侍御史轮治台狱,掌监祠祭等,事 务繁多。南宋时,察院成为御史台最繁忙的机构。尤其是大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土地争讼案件日益增多,这些案件都由察院负责推审。同时,察院的户察还要到户 部五司、仓场库务五十余处点检文簿。因此,使察院的事务更为繁多。清代永珞等 人在总结御史台三院组织结构的沿革变迁时说:“唐宋三院御史,今惟存监察一名, 其侍御史及殿中职事均已归并察院掌辖” 1 7 1 。可见,南宋时,御史台三院御史职权 逐渐集中于察院。 1 0 第二章宋代监察的主体、客体和内容 2 1 2 宋代谏院 宋初,谏官组织机构沿袭唐制,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宋真宗天禧元年( 1 0 1 7 年) ,在门下省正式设立谏院。谏院的设置,使谏官从中书省和门下省独立出来,与 御史合称台谏。谏院的长官是谏议大夫,属官有司谏、正言。宋朝言官谏诤的对象 不仅是皇帝,对于百官的过失,也有规谏的责任。宰相失去了对言谏官的任用权, 而且规定执政官的亲戚不得为言官。 谏院下设鼓院和检院。检院,隶谏议大夫;鼓院,隶司谏、正言,“掌受文武官 及士民章奏表疏。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军期机密、陈乞恩善,理雪冤滥,及 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无例通进者,先经鼓院进状;或为所抑,则诣检 院。” 1 8 j 元丰改制后,谏院废去,门下省与中书省各增后省,“门下增设后省,以左散骑 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给事中为门下后省,设案六 【19 j ;以右散骑 常侍、右谏议大夫、右j 下言隶于中书后省。 2 0 1 南宋时,谏官组织机构承北宋后期之 制,隶门下后省与中书后省。建炎三年( 1 1 2 9 年) ,宋高宗“诏谏院别置局不隶两 省。又因旧制置门下后省,以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分级制度及核心制度
- 亲子记忆培训课件
- 行政财务部月度工作总结
- 《诗经·采薇》节选课件教学
- 公司组织的安全救援培训课件
- 销售经理年中工作汇报
- 公司级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护理宣传小组工作总结
- 经营合作协议书格式【范本】7篇
- 高血压六项解读
- 加油站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模板
- 2023年护理三基考试试题库7000题
-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护理
- 办公室卫生值日表
- 小学数独游戏校本课程教材(完整资料)
- 2022年11月湖北省罗田县乡镇民政办公室公开招考4名“以钱养事”人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产生你的企业想法
- 一例老年房颤的个案护理-护理-个案
- 《胆囊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中式烹调师高级技师试题与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