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doc_第1页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doc_第2页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 患者多取卧位,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手挽双膕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特殊情况下亦可取坐位进行穿刺,患者向前弯,双臂交叉置于椅背上,使脊柱突出。2、 确定穿刺点,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棘突间隙进行。3、 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4、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臂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5、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gtt/min.若继作Queckenstedt试验,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即在测初压后,由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称为梗阻试验阴性,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颈静脉后,不能使脑脊液压升高,则为梗阻试验阳性,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凡颅内压增高者,禁作此试验。6、 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7、 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8、 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小时,多次盐开水,以免引起术后低颅胸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自然呼吸。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较多时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可结合X线胸透或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方向与深度,以确保穿刺成功。穿刺点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肤上作标记。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消毒洞巾。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应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入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进入胸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记量或送检。6.抽液结束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腹腔穿刺术操作方法1.体位患者多取半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兴趣起患侧上臂。2.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3.操作步骤(1)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洞巾,用12%普鲁卡因逐层麻醉至腹膜臂壁层,当针尖有落空感并回抽有腹水时拔出针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检查腹腔穿刺针是否通畅,连接乳胶管,以血管钳夹紧,从穿刺点进针,有落空感时即达腹腔(一般仅1.52.0cm),放开血管钳腹水即可流出。若系诊断性穿刺,抽出少量腹水作检查之用即可拔出;若为治疗放液,一般最多不超过5000ml,放液速度不可过快。(3)放液完毕,拔出针头,复盖无菌纱布,测腹围,若穿刺孔有腹液渗出,可涂火棉胶封闭创口,然后用多头腹带包扎。骨髓穿刺术方法1.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骼前上棘后12cm,该部骨面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无危险性;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骨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1、2肋间隙的位置,胸骨较溥(约1.0cm左右),其后方为心房和大血管,严防穿刺胸骨发生意外;但由于胸骨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仍需作胸骨穿刺。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2.体位:胸骨或髂前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术者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以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不敷出(若为胸骨穿刺,则应保持针体与骨面成3040角),当针尖接触骨质后则穿刺针围绕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若穿刺针未固定,则应再钻入少许达到能固定为止。5.拔出针芯,放于无菌盘内;接上干燥的10ml或20ml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中。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6.将抽取的骨髓液滴于载玻片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急速作有核细胞计数的及涂片数张备作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7.如未能抽出骨髓液,则可能是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块堵塞或干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