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pdf_第1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pdf_第2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pdf_第3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pdf_第4页
(法学理论专业论文)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摘 要要 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资料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传统隐私的范围得到新的 扩展。由于互联网的自由性和开放性,自然人的隐私权在网络空间受到了前所 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我国,对网络隐私权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立法和 司法实践中的保护都十分滞后。对此,笔者通过对网络隐私权的讨论分析,试 图寻找一条保护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正确途径,既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人的网络 隐私权,又能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网络隐私权的基本理论。网络隐私权是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 私人生活安宁不受干扰,个人私事不受网络的非法传播、网络的私有空间不被 他人非法侵犯,以及与网络活动有关的个人信息数据资料受到保护,不被他人 非法获取、篡改、利用的一种人格权。网络隐私权的主体是在网络上提供个人 数据信息的自然人。网络隐私是其客体,具体分为可以识别的个人信息资料、 个人网络活动与私人事务、网络私人领域和空间三类。网络隐私权的权利内容 除了网络私人生活安宁权以外还包括网络个人数据信息的选择权、维护权等各 种积极权能。网络隐私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隐私权,它既具备传统隐私权的特 点,又拥有广泛的财产属性等自身的特征。 第二部分探析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价值。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个 人资料的经济价值突显,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价值从单纯的人格属性价值向人格 兼具财产属性价值转变。除此之外,维护网络生活安宁、捍卫人格尊严、保障 个性自由发展也是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可忽略的个体价值。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 护同时也体现了自由、秩序的社会价值。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不仅有 利于人们在网络上追求其个体价值,而且有助于构建一个自由、秩序的和谐网 络社会。 第三部分考察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我国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主 要法律渊源包括我国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 地方政府规章中涉及到的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各种规定。纵观这些主要的法律 渊源,笔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保护片面力度不足,法律保护缺乏直 接性;立法原则模糊,法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和协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ii 调性的问题。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理论研究仍然不成熟;网络的飞速发展使法 律的滞后性更加突出;法律意识薄弱是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对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提出建议。要完善网络隐私权 的法律保护首先要确立相应的原则:首先通过利益平衡原则在网络隐私权与网 络信息传播权、自由言论权、电子商务知情权以及网络社会的公共管理权之间 进行平衡,寻求以最佳的方式来解决各种利益之间的冲突,然后通过对网络个 人信息的控制与支配等具体原则的切实保护我国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对国外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进行利弊分析后,笔者认为:我国应强化政府对网络隐 私权的立法保护,确立行业自律以及技术保护措施的合法地位,建立适合我国 国情的以政府立法保护为主,行业自律和技术保护为辅的综合模式,此外还要 加强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健全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个人数据;信息资料;法律保护;行业自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abstract in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of great commercial value, the traditional scope of privacy have being in a new era of network expansion. internet privacy violations natural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ses, the natural right to privacy in cyberspace was unprecedented threats and challenge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arry out effective legal prot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fringement of privacy on the network in china whether it is in theory, the legislative protection, or protection of the judicial practice are lagging behind. in this regard, the authors right to privacy on the network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to look for a network of chinas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the right path to achieve both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privacy interests of natural persons,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with dual purpos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on an analysis of network privacy and the privacy of the basic theory. internet privacy is a natural right online which is not enjoyed by openly advocating a private matter, the private sector will not be room for the illegal invasion of another person, free from any interference in private life as well as peace-related activities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data of networks are protected, others are not illegal to collect aware of, reproduce, use, and open the right personality.its the main body is natural persons whose provide personal information on net.internet privacy is a network object of privacy is divided into specific identifiable personal data information, personal networks and network activities and private space for the private sector .privacy rights of internet content in addition to the network the right to private life away from the peace of personal data including the networks right to know information, options, maintenance of the right to limit the rights and benefits of the use of the right.privacy is a traditional network in cyberspace privacy extension,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exclusive right to privacy, objectivity and hidden features, but also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a wide range of property attributes,the main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virtual,the expansion of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iv the object and data content, as well as the right to diversity and openness. the second part is on an analysis of values in the network to protect the privacy. in reality, the traditional privacy of individuals are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o have economic value.the specificity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completely the value of attributes of personal data.internet privacy from the simple value of the attributes of personality to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in both the value of property attribute.attribute value of the property as a network of privacy laws to protect individual and private life in addition to the maintenance of peace and human dignity,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values can not be ignored.network of legal protection of privacy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s the order of freedom and social value.strengthe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privacy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people on the network to pursue their individual value, but also to build a network of liberal order of social harmony. the third part is on an analysis of chinas network of legal protection of privacy the status quo. privacy of our networks main sources of law include the constitution,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department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volved in the network of the provisions of protection of privacy.throughout these major sources of law, i believe that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privacy the existence of the network one-sided legislation, the lack of a direct lack of protection,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privacy legal theory research network late start and immature; the law is laggin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twork, as well as the weak legal awarenes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the fourth part is to give advice on perfecting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privacy. the author discuss the network 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of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privacy, first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privacy in the internet age with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information, e-commerce network, as well as the right to know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seek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maximize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privacy.personal network information through of control and domination, the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v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etc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privacy of every citizens network. aft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foreign mode of internet privacy protection, the author concluded tha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governments internet privacy legislation and establish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and technical protection measures,the government to enact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he main, self-discipline of the integrated model as a supplement,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privacy of the network of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to improve chinas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rnet privacy. keywords: internet privacy; personal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data; legislation protection;industry self-regulation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互动、 学术交流、从事电子商业活动。给人们带来舒适便利的网络时代也超越了时间、 空间的界限,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网络社会上的一切活动都 变得透明,人们借助高科技的电脑系统记录他人的上网信息就能够轻易打探到 个人工作内容和网络生活的浏览习惯。许多黑客通过解密的相关程序或技术就 可以窃取个人网络银行的账户信息、各种论坛的用户资料、游戏账号及密码等 重要的数据信息。在网络时代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事件总是频繁的发生,网 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网络的自由和开放性很容易暴露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而且这些隐私信息 由于互联网的技术性又易被他人非法地传播和利用。超时空的网络在一定程度 上阻碍了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取证和侦破。现代网络科技提高了人们甄别个 人信息的能力,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给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保护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逃避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之间的众多矛盾和冲突, 应该积极面对它们并找到最有效的处理方法。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人们的隐私 权是最基本的人格权利,我们在划时代的互联网里畅游时决不能放弃自己的网 络隐私权。 由于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经济还刚刚起步,我国网络用户尚不能通过司法程 序保障个人的网络隐私权。现阶段我国的网络用户普遍存在着对个人信息被网 络服务提供商非法篡改、恶意出售等不当利用行为的担心,即使在国家行政机 在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的征信过程中,人们也会担忧其重要的个人资料被 泄露。大量网络隐私权的侵权事件的发生阻碍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系统 如果没有法律的规范将会十分的混乱。 因此只有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充分保障我国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或其他的合法权益,才能加快互联网信息 的全球化,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不仅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也是人 与社会和谐共存的要求。其实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其与现实空间紧密相 联,为了保障每个公民在网络社会生活的健康有序进行就必须加强网络隐私权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 的法律保护。网络社会只有在稳定基础上顺利地开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及其相 关产业才能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无论是从人类自身隐私权的保护价值,还是从发展互联网经济的长远利益 来看,强化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协调平衡各种 利益冲突,研究如何保护网络隐私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网络隐私 权的法律保护过程实质上是网络隐私权与其他权利或权力冲突的利益衡量过 程。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利益衡量,本文通过利益衡量确立我国网络隐私权保 护的原则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就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 式提出建议,希望有益于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1.网络隐私权的基本含义 学界没有明确界定网络隐私权的概念,有些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指隐私权中个人资料隐私权的范畴。 ” 1 有些学者则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 在网络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 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 2 还有些学者认为“网络隐私权 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个人信息、网上个人活动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 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传播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 ” 3 笔者认为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的继承与发展,应该在传统隐私权概念 的基础上对网络隐私权加以研究。传统隐私在网络生活中对应表现为与网络活 动有关的私人活动,网络私人空间。现实的私人生活空间、工作内容和私人事 务,在主动参与或被动介入网络后都有可能被窥视。有很多黑客利用最新的网 络技术可以直接控制他人家庭或办公电脑的摄像头,监视他人的现实生活,打 探其生活习惯,甚至录制他人的私生活视频并以此为要挟索取钱财。所以网络 隐私权的保护不能忽视传统隐私权被网络技术侵害的问题。现代的网络隐私权 的理论研究和保护重点在个人信息(数据资料)的法律保护。个人数据信息不 仅仅是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等生活信息,更重要的是在网络环境下 进行网络活动而拥有的网络个人数据资料,例如 ip 地址、网络名以及网络浏览 使用习惯等。许多国家都采用立法保护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并把其作为网络 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最主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应为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 安宁不受干扰,个人私事不受网络的非法传播、网络的私有空间不被他人非法 侵犯,以及与网络活动有关的个人信息数据资料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获取、 1 矫健: 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 年 3 月 21 日访问。 2 殷丽娟: 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权 ,载检察日报1999 年 5 月 26 日。 3 卢爱国: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载河北法学2004 年第 4 期。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4 篡改、利用的一种带有财产属性的人格权。网络隐私权既包含了网络用户享有 网络私人生活的安宁和私人信息数据的安全不被他人非法侵害的消极权利又包 括主动的支配、控制、维护自己的个人数据信息,并从中收益的积极权能 4。 2.网络隐私权的权利构成 (1)主体 网络隐私权的主体是通过互联网媒介提供个人原始数据信息的自然人。笔 者认为网络隐私权的主体不能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然人有保持私人空间,维 护私人生活安宁的精神权利,这种权利专属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的组织是人 的集合体,他们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不可能具备这方面的权利。公民在网络隐 私权受到非法侵害的时候通过诉诸于法律来弥补其精神上的伤害,而法人或其 他组织没有精神方面的权利,因此不存在精神上的损害,综上所述法人或其他 组织并非网络隐私权的主体。 在信息交流互动的网络时代,个人的数据信息资料一进入互联网就有可能 被迅速的传播。 信息的主体把个人数据资料上传到网络以后可以授权他人使用, 而拥有个人信息使用权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例如互联网服务商或政府征信机关 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网络隐私权主体个人信息的泄露,那些无意中知悉了他 人的网络隐私或利用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资料的自然人很可能将信息再传给 其他的陌生人,构成网络隐私的侵权。由于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资料的人很多, 因此持有个人数据信息的自然人不一定是网络隐私权的主体,网络隐私权的主 体必须是信息资料的原始提供者。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大多是以虚拟的名字在网络中发布 信息,笔者认为网络中虚拟的人不能成为网络隐私权的主体,现实中提供数据 信息资料的真实个体才能享有网络隐私权。使用网络名称的互联网用户只是真 实的自然人在网络世界活动的虚拟身份, 它只是网络隐私权主体的另一种属性, 因此在互联网中发布原始信息实实在在的自然人才是网络隐私权真正的主体。 当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诉讼主体也是实在的自然人非虚拟的人。 5 4 谢波: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载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法律资讯 ,2005 年第 5 期。 5 周佳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载法商研究2003 年第 1 期。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客体 网络隐私权的客体是网络隐私,而个人信息、个人活动和私人领域是隐私 的三种基本形式。 6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私人活动,互联网私有空间和个人数 据信息是网络隐私包含的主要内容,而个人数据信息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 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个人数据信息资料,它包括载有个人基本信息的电子档案和与网络 活动有关的个人信息资料等。在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中人们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将 自己的个人数据信息提供给网络服务商。政府行政机关在征信时也会通过网络 收集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这些个人信息在上传到互联网后都被处理成数 据。有的数据代码只有个人电脑才能进行识别,数据资料需要硬盘、u 盘等电 脑存储器作为载体;其次是个人网络活动和私人事务,它是指个人在日常网络 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网络隐私。 “网上个人活动是网络个人信息的动态呈现,是网 络用户在网络活动与行为过程中流露出的个人的价值取向、观点与意见等” 7。 电脑可以通过对个人网络聊天、信用卡消费、预订机票等网络行为的分析,掌 握有关个人的爱好、购物偏向、健康状况等个人隐私。第三是网络私有空间, 它是与网络公共领域相对的私人网络生活空间。 8如个人电脑数据库、个人信息 系统等。网络隐私权不仅应该保护自然人在互联网个人私人空间的安宁,还应 该保护传统意义上的个人空间免受网络侵扰。例如,个人住所免受他人借助网 络手段侵入或监视窃听,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网络私有空间也干扰网络 用户的私人活动。第四是其他有关互联网生活安宁的隐私。笔者认为为了适应 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我们应该给网络隐私权的客体留以余地。 (3)权利内容 从前文讨论的网络隐私权的定义可以看出,网络隐私权主要是网络环境中 对个人数据信息资料进行保护并控制排除他人非法侵害的权利。网络隐私权的 权利内容除了公民享有的私人事务不受网络公开传播、私有空间不被他人非法 侵犯的权利外,还主要包括: 首先是网络数据信息的知情权,它是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前提和基础。网络 6 曹亦萍: 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 ,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8 年第 1 期。 7 王传丽: 私生活的权利与法律保护 ,载民商法纵论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2 页。 8 左艳华: 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侵犯与保护 ,载理论探讨2002 年第 4 期。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6 隐私权的主体必须对其所提供的个人数据资料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如 果公民对使用其信息的目的、条件和范围以及内容的变更毫不知情,那么公民 的网络隐私权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其次是网络数据信息的控制权。互联网 用户在详细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的使用情况之后,必须对其使用授权进行 控制,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使用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流动自由,又 有助于互联网经济与网络社会的发展;第三是网络数据信息的调整权。网络隐 私权的主体享有对其提供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修改维护的权利。对于遗漏、错 误的信息,用户可以申请更正。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临时改变个人信息的 时候网络服务商或政府行政机关必须及时地用户并对其个人信息资料进行修改 处理,以免造成损失;第四是网络数据信息的收益权。网络空间数据信息的经 济价值非常显著,网络隐私权主体可以向使用其信息资料的自然人或法人收取 经济利益;第五是网络数据信息有限利用权。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公民能够 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网络服务商基于各种正当的理由也可以成 为消费者个人资料的使用者,政府在行使对网络社会公共管理权的时候合法地 成为了公民网络个人信息的利用者。我们必须合理限制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使 用范围,切实维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互联网环境。 9 (二)网络隐私权的特征 1.权利价值具有经济性与财产性 在传统的隐私权理论中,人们仅仅将隐私的价值或功能界定为“维护人格 尊严” ,看不到网络隐私权的经济价值。 10网络时代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就互联网 上五花八门的各类信息。所有的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自己喜欢或感兴 趣的资料信息。对于互联网的商家而言,消费者的个人喜好,通信方式等个人 信息是他们着重关注的对象。因为要打造新产品、开拓市场,就必须了解消费 群体的购物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向消费用户发送广告,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 有率。因此,网络的个人信息成为商家眼中的黄金,它不仅为也给提供资料的 个人带来经济收益,而且促进了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网络隐私权 9 赵兴宏,毛牧然: 网络法律与伦理问题研究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08 页。 10 张俊浩主编: 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6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虽然表现为人格权但是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属性 11。 2.主体具有虚拟性与真实性 网络隐私权的主体是虚拟属性与真实属性的统一。 12网络隐私权的主体进行 网络活动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姓名,也可以以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虚拟 形象出现在互联网之中。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大多数网络隐私权的主 体都是匿名发布各种消息。出于对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考虑,网络用户在各大 门户网站或大型论坛中发表言论时通常使用的是网络名称或没有任何名称只留 下 ip 地址。这样既防止了少数不法之徒在网络上对其恶意地骚扰或攻击,也避 免了与陌生人交友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真实姓名而带来的潜在危险。“在网络上个 人的物质载体身体被淡化,而精神性人格被突出。 ” 13假如李明在激活网络 游戏时使用的是“白云”这个网络名称,那么李明在游戏中得到的游戏金币、 游戏装备还有一些会员服务,成为李明本人的虚拟财产, “白云”仅是其账户号 码而已,一旦“白云”在网游中的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虚拟的财产被盗窃, 就必须由实在的自然人李明到法院起诉,维护受损的权益。综上所述,网络隐 私权的主体虽然具有真实和虚拟两重性,但网络隐私权真正的主体不是虚拟的 个人而是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真实存在的自然人。 3.客体具有数据性和扩张性 在传统的隐私权中,其客体仅仅是与权利人人身密切相关的,不想被他人 公开,且如果公开将会导致其形象和相应权利受损的私人信息或事务,它的范 围十分的有限。由于现实生活需要人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所以象性别和肤色 这样一看便基本了解的个人信息根本不会成为隐私。互联网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都必须通过电脑完成,人们只可以隔着电脑屏幕。即使能够实现视频聊天也必 须建立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上,陌生人之间视频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而且视频 11 张正新: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转型及其法律问题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12 王全弟,赵丽梅: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2008 年 9 月 27 日访问。 13 张樊: 收费邮箱时代的消费者隐私权益 , 年 11 月 12 日访问。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8 也会因为网络信号或其他人为因素而失真。在这种情况下性别,年龄,肤色等 个人信息自然地被纳入到公民网络隐私的客体中。网络用户可以有权选择是否 将这些信息告诉给对方。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法律观念不断的增长,网络隐私 权的客体还在逐渐地扩张,为了符合公民保护其个人信息资料安全的需要,更 多在过去并非属于隐私的个人信息都加入了网络隐私权客体的行列。 除此之外, 一切与网络活动有关的数据资料也都包括在内,如电子邮件地址、域名、ip 地 址、网络用户名等数据信息进一步扩充了网络隐私权客体的范围。信息数据是 网络空间技术的主要内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上传到互联网后立刻改变了自 身的状态,具有了数据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据是网络隐私在互联网的惟一 载体” , 网络隐私权客体的数据信息性是网络隐私权区别于传统隐私权的显著特 征。 14 4.权利内容具有积极性和丰富性 传统隐私权的权利内容主要包括通信自由权和私人生活安宁权等。 15 网络 隐私权的权利内容除了自由安宁方面的权利以外更多地侧重于网络数据信息的 知情权、维护权等支配控制权。作为消极权利的传统隐私权是把权利的实现寄 托在排除他人非法侵犯的基础之上,而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网络隐私权的权 利内容不再是消极的希望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而是积极主动地预防控制自己 的权利预防他人的侵犯,此时的网络隐私权是一种主观能动的权利。网络隐私 权主体可以通过行使网络个人数据资料的知情权、选择控制权、维护权、收益 权等积极权能,充分地保护自己的网络隐私权,维护隐私利益确保个人隐私价 值的充分实现。随着网络隐私权的权能的强化与扩大,其权利内容也变得更加 的丰富多样。 14 汤啸天: 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与隐私权保护 ,载政法论坛2001 年第 1 期。 15 王利明,杨立新: 人格权与新闻侵权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5-421 页。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二、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个体和社会价值 (一)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个体价值 1.财产的收益 首先提出隐私权的是美国的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他们奠定了传统隐私 权的理论基础。 16传统的隐私权突出的是人格方面的价值利益,自然人维护自己 的隐私权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人格权利,当他人侵害公民的隐私权时,法院通 常判定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或是赔偿精神损失。这些救济方式也是为了 弥补当事人因人格利益的损害而承受的精神痛苦。 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 隐私权的经济利益和财产价值进一步突显。 前文在论述网络隐私权特征的时候, 笔者已经提到了其权利价值具有经济和财产的属性,在信息自由交换流通的互 联网空间,网络隐私权的主体通过行使积极权能获得相关的财产利益。 17 信息 就是互联网的血液,缺少赖以生存的血液网络就会枯竭。 网络隐私权主体为了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或服务,主动或被动地向网络 服务商提供了载有个人资料的数据信息,网络领域的经营者也十分关注消费者 投来的用户信息。很多电子商务网站收集整理客户的信息资料后,根据其消费 习惯,爱好制定相应的推销计划抢占市场份额。如果网络服务商认为通过合法 渠道收集的信息仍然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时,就会利用非法的手段窃取非 内部客户的消费资料和个人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导致网络用户无法通过正常行使自己隐私权收益相关的财产利益蒙受经济损 失,而且给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保护网络隐私 权主体的财产收益方面的价值。 2.安宁的维护 “隐私权是自然人获得安宁的生活和保护自己的私人信息资料不被他人非 16 张久相: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载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2 期。 17 【美】理查德波斯纳: 论隐私权 ,常鹏翱译,载民商法论从第 21 卷。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10 法公开或利用的一种人格权。 ” 18 人虽然是群体动物离不开这个社会,但是需要 保留最起码的私人生活空间不受外界的侵扰。传统隐私非常关注人类个体的生 活独处,网络隐私权权亦是如此。驰骋在现代互联网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每个 人都感受到生活便利,但快节奏的网络生活也常常让人们觉得透不过气来,生 活和工作的压力更加的明显。网络联通的世界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由千里之外 变为咫尺之遥,网络的无限性打压着我们已经很小的私有空间。自然人、法人 或其他组织通过新兴的电脑技术就可以窥探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如果不建立 法律制度保护网络隐私权,毫不顾忌地让网络隐私权侵权事件发生,将会给人 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威胁。 综上所述,保护网络隐私权就是保护每个用户网络活动的安宁与个人信息 的安全,真正保障人们在互联网空间的人身利益,这既是自觉尊重他人私生活 的表现,又是树立良好网络道德风尚,促进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应有之意。因此 为每个公民留出合理的网络私人活动空间,维护社会成员的私人生活安宁是网 络隐私权所保护的重要个体价值。 3.尊严的捍卫 人类为了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人性得到自主发展不断的奋斗。在 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人们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生活在奴隶制和 封建社会的民众常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根本得不到社会 的肯定和尊重,毫无个人尊严。人类在社会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由过去争取生 命权和健康权到现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逐步地认识到了捍卫人格尊严的重要 性。 尊严是个人不受他人治理或控制独立自主的体现。网络隐私权的权利内容 中个人信息的知情权、维护权、收益权就是积极主动的支配自己的数据信息, 不受他人非法地知悉或利用,这即尊重了自我又维护了网络社会的秩序。我国 提倡集体主义,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个人需要牺牲自己的眼前利益 顾全大局服从集体利益,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必须无限制地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 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19人类只有在保有最基本的尊严的前提下才能对集体和社会 18 胡敏洁、刘雪: 网络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 ,载情报科学2002 年第 5 期。 19 罗冰眉: 网络环境下个人数据与其隐私权的保护 ,载现代情报2003 年第 9 期。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做出贡献。在互联网中,为了网络社会的有效有序地管理,人们不得不提供个 人数据信息资料,但是政府的征信机关或者其他的管理机构,应该充分保护公 民所提交个人数据信息,他人不得非法的使用公民的电子档案,或其重要的数 据资料,也不能怠于维护这些信息资料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者应该 尊重消费者,保护其个人信息不得肆意侵扰网络客户或勾结其他商家非法共享 彼此之间的客户资源。假如互联网上的每个人都处于警戒状态,时刻堤防侵犯 自己网络隐私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无法自由地在网络上学习、工作 或娱乐,那么互联网社会将变得毫无生气。因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发 展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也是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捍卫了自然人人格尊严 的基础。 4.个性的发展 在社会公众的注视之下生活的人们,其个性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虽然人类社会给人们提供很多发展进步的机会和条件,但是在生活工作压力过 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难以抓住这些机遇,即使有幸得到了机会也会因为私人 生活空间的缩小而无法把握,最终错失良机。网络社会也是如此,只有自由宽 松的生存环境才能使得网络隐私权的主体在其个人的网络空间自主、自由的发 展个性。互联网这个透明的社会使人们的隐私无处可藏,正如著名学者卢丁所 说的: “没有了隐私就失去了个性。如果他从来没有机会独自面对自己的思想和 感受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从而发展自己。 ” 20 因此公民个性的保持是保护网络隐 私的一个很重要的价值。 “隐私是私人领域,为什么人们要把抽屉锁上、把房门 拉上、把窗帘拉上,就是因为要保护他们的隐私。人们希望自己的重要信息不 为他人所知。 ” 21人虽然要参与社会活动和其他人和睦的交往,但也需要与社会 保持一定得距离, 隔出一道安全的屏障, 从而保障人格的健全发展。 综上所述, 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权反应了个人发展个性的需要。 20 【美】阿丽塔l艾伦,理查德c托克音顿: 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 ,冯建妹等译,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3 页。 21 齐飞: 为网上交易护 ,载人民日报2005 年 5 月 23 日。 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12 (二)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社会价值 1.自由 人类从被奴役到争取解放获得自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上的许多 勇士为了自由之路,不顾生命浴血奋战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人类社 会的关于自由的含义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自由的追求意味着推翻统 治阶级,获得自主生活的决定权,当人类进入和平民主文明的新时代,自由不 再是打败统治者获得身心的解放,而是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行使自己 的权利并防止其他人的侵犯。这里的自由是排除他人的不正当侵害,使权利人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意愿自主行事。自由也有界限和范围,如果超越了自由 的范围就会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网络隐私权主体享有的私人事务不受网络公开传播、私人领域网络空间不 被他人非法侵犯的私人生活安宁权,并通过行使个人数据信息的知情权、支配 控制权等积极权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在互联网世界中自由地学习工作和生 活,体现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自由价值。网络隐私权的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 意志利用其隐私从事种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 “没有责任意识,自由就会成为 无政府状态,而人的权利也没有了约束” 。 22 在互联网上自由的范围随着社会和 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扩充,我们在建设网络隐私权法律制度赋予网络隐私权主体 权利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注意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总之,网络隐私权的获得表明人类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自由地在互联网 空间中划分私人领域并制定生活发展计划。我们在维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时候 必须建全网络法制控制好自由的边界。 2.秩序 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秩序都会走向灭亡,社会要想正常运行离不开良 好的秩序,网络社会亦是如此。为追求秩序的社会价值,发展互联网的经济, 加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23网络社会有了稳定和谐的秩序,网络用 2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