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 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考研政治辩证法练习题及答案,赶紧动手做一做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的更新!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在于是否承认() A.对立统一学说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解析】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一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 A.“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 C.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解析】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时问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正确。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A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都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错误项;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而不是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C也是错误项。 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解析】题干讲的都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不是讲相互排斥、相互渗透,更不是讲相互转化的,所以C是最准确的答案。 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题干中“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长厚、多智),因为描写超出了一定的“度”,结果适得其反(似伪、近妖)。可见,B是正确选项。A、C、D三项都是辩证法观点,但与题意不符。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解析】题干讲的是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这就提示了答题的方向:即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题干考的是表现形式,因此C正确。A、B揭示了事物自我运动的辩证内容,不合题意;D是循环论。 6.以下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冬去春来B.电闪雷鸣C.昼夜交替D.摩擦生热 【解析】在哲学上,把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上述现象中只有摩擦生热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所以D正确。 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种说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解析】这是马克思的话,意思是说,如果只承认必然性的作用,而否认偶然性的作用,那么世界历史就会非常神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认为,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必然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但也有偶然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A正确。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夸大必然性的作用,否认偶然性,B不符合题意。历史宿命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由不可抗拒的、不可避免的神秘力量(天意或命运)所决定的,它完全否定人在历史上的自觉能动性,主张服从天命,C不符合题意。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夸大偶然性的作用,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D不符合题意。 8.可能性有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之分,以下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 A.大海捞针B.水中捞月 C.挟泰山以超北海D.为长者折枝 【解析】B、C是不可能的,D是现实可能性,都不符合题意。A是现在做不到但未来有可能做到的,是抽象可能性,是正确选项。 9.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一种错觉 【解析】A正确,B、C、D错误。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