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专业论文)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研究——以济南市f老年公寓为例.pdf_第1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研究——以济南市f老年公寓为例.pdf_第2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研究——以济南市f老年公寓为例.pdf_第3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研究——以济南市f老年公寓为例.pdf_第4页
(社会学专业论文)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研究——以济南市f老年公寓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刨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邋整日期:丝翌皇:堡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刁! 坠坐导师签名:趁国日期:丝z 。羔曼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己大大改变了中国老人传统的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活方 式,城市家庭往往不能承担照料老年人的全部责任,这种情况还在进一步加剧。 随着家庭的规模变小和老人人口抚养比的增加,老年人的绝对人数和他们在总人 口中的比重都有增无减,因此,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目前,国家和社 会的正式机构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来照顾老年人,社会化的院舍养老模式得到 蓬勃发展,院舍养老方式日渐为学术界所关注。 当由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转到社会化养老机构时,家庭支持对身在院舍机构 的老人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f 老年公寓内老年群体生活的描 述,记录院舍养老模式下老年群体的家庭支持情况,以第三方的独立视角探寻院 舍养老中,老年群体客观,真实的感受,进而丰富老年赡养的实证研究内容,为 社会化养老模式变迁提供经验性的资料。整个研究为定性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 方法来进行。研究发现,子女支持长期以来是老人家庭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父 母在老年公寓居住,并不等于子女完全抛弃了赡养的责任,子女也为父母提供着 各种帮助,他们有的给予父母同样甚至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男性会趋向 于较多从工具性的层面来关心帮助老年父母,比较直接和简练,但女性与老人之 间有更多的情感沟通,女性对老人的支持比来自男性的支持要更细腻和体贴;隔 代亲子关系相对弱化,孙辈在家庭支持养老中的作用微乎其微;院舍老人与儿媳、 女婿的关系远不如亲子关系,他们对老人的支持并不被寄予很高期望;老人来到 院舍机构养老后,子女承担了不孝的社会舆论压力,老人多少都能对子女的感受 和境况有所理解,但是仍不愿意为了子女回归家庭。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导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并指出院舍老人家庭支持研究的理论 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家庭支持研究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国内关于院舍 老年人家庭支持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本文主要的关注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建立起本文的概念体系,明确了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本文分别从子女支持的内容、支持中的性别差异、姻亲成员提供的 支持、其他近亲属的支持、家庭支持的传统文化因素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第一 手的数据和资料。 第五章:得出了本文的结论。 2 关键词:老年人院舍养老家庭支持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导言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按照世界通行老龄化标准,6 0 岁以上老 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达到l o 的国家即是老龄化国家。2 0 0 2 年,中国6 0 岁老年人 口比重突破1 0 ,老年人口数量超过1 3 亿,正式成为老龄化国家。目前,全国6 0 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增速为3 2 ,年净增老年人d 3 0 0 余万。预计到2 0 2 0 年,中国老 年人口将达到2 4 亿,占总人口的1 6 以上,2 0 5 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 亿人,届时每 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虽然缓解了人口规模性压力,但 却带来了家庭代际结构失衡和社会年龄分层结构倒挂的压力,低人口出生率的直 接后果就是老年人口供养比例迅速增加。预计到2 0 2 0 年,0 至1 4 岁人口比例将下降 到1 8 8 ,老少比达6 0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将呈现典型的老年型。到2 0 5 0 年, 老少比将高达1 3 7 ,年龄中位数高达“岁,入口年龄结构将会高度高龄化 。一 对夫妻四个父母八个祖辈”的代际模型开始出现。对这个社会现实如果不予重视, 必将导致全社会范围内的代际间供养矛盾和老年赡养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2 0 0 2 年济南市印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7 8 1 5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 4 1 2 ,济南市已经 提前进入老龄社会。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给中国社会运行和家庭生活方式带来挑战,伴 随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家庭规模核心化趋势增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 到冲击,在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的家庭的规模小型化和结构 核心化趋势却在不断加强。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正受到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成 员生活个性化的冲击。历史上,以子女为代表的家庭成员一直是老年人主要的照 料者,但今天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子女的数量在减少,子女是老年赡养的承 载者,但子女数的减少使传统家庭供养模式变得异常紧张,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 的生存空间与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并且有开放性和多元性,青年人的主体性和个 性也在日益增长,这必然使家庭关系变得更为脆弱,而对以亲情为基础的道德责 张明亮:“规范与创新并举:推动丰t 会祸利和社会事务大发展”,社会福利2 0 0 5 年第5 期。 邬沧萍主编社会老龄学,北京,中国人民丈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9 5 页。 b 蛳;幽璺型j d 娶艘! 四也西业a 鳗担! 鱼嫂3 5 q 2 垦呈b 地关于我市养老问题的建议 ,九三学杜济南市委。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任的普遍意义的认同正在淡化,与此同时赡养功能的弱化也是显而易见的,子女 的精力将更多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牛活中去,因而他们满足老年人的赡养和照 料要求的能力与老年人的需求相比已经有所削弱。原有的家庭照料功能与新的生 活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社会能及时地调整,并 疏通照料供给渠道。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文化、制度、行为模式、价值理念都在 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正日益弱化。家庭小型化、人口 老龄化、消费结构多元化成为发展的趋势,养老方式也逐渐地开始社会化、多元 化,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模式不断出现。在家庭养老功能削弱的同时,外溢的 养老功能将由社会承担。目前,社会化的院舍养老模式得到蓬勃发展,国内己经 出现了院舍养老、社区养老、时间储蓄等多种社会养老模式。院舍养老作为对家 庭养老的有效补充形式,近几年非常的活跃。而且,中国加大了对社会力量兴办 福利机构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院舍养老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济南市已有老年 公寓2 8 处,床位已达至u 2 3 11 个o 。 中国是个高度组织化了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细胞,“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制度,使居家 养老模式在中国绵亘几千年,家庭为老龄群体提供了包括资金供给、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在内的最深厚的养老资源,大家庭所造就的养老观念成为维系中国家庭 养老制度的最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年老时享受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是老年人向 往的生活方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老人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走入 陌生的老年公寓? 身在老年公寓的这些老人是谁? 他们的自身感受如何? 他们的 养老观念具有了怎样新的变化? 他们的家庭关系,尤其是同子女间的代际关系具 有怎样新的表现? 家庭支持的形式是怎样的? 是怎样影响和作用于老年人在院舍 中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这些就是本文所试图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因此,家庭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对于身处院舍中的老年群体来说,家庭支持对他们的生活也是一个必 httu:wwwir慨t,ovcnnodepauesbg003502behtm关于我市养老问题的建议 t 九三学社济南市委。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的因素。因此研究家庭支持也就有了重要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说,通过对院舍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群体家庭支持模式的研 究,丰富了老年人赡养的实证研究内容,为社会化养老模式变迁提供经验性的资 料。同时,以第三方独立的视角记录描述养老模式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老年人主体 的、真实的感受,对推进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的社会进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由于年龄和离职,老年人撤退出社会的主流地带,处于 社会边缘,逐渐成为弱势的一群人。面对这种变化,他们最需要的是关怀和支持。 城市老年公寓里的老人是特殊的一群人,最容易为社会所遗忘,他们脱离了熟悉 的社区生活,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家庭,来到具有集体生活特点的老年公寓。养老 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将面对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家庭将逐步演 变为“1 2 4 ”结构,也就是一对夫妻、两个家庭、四位老人,这种家庭结构意味着 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唆的养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从经济上赡养老年人的 功能完全有可能被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所替代,现代化社会赋予老年人以更多生 活方式的选择。但是,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互相关心、精神上的互相安慰,并不 会因社会养老制度的建立而过时。关注老年群体,也体现了社会学问题意识和人 文关怀的统一。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多学科关注的时代课题, 它也成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国外研究成果 第二章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老年家庭支持的实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居住意愿、院舍选择、 照料服务等方面。 在老年人的居住意愿研究中,詹丽吉默。和史蒂芬。发现,随着教育水平提 高,更多老年人愿意独自居住,家庭规模变化越发核心化。 福雷约翰国、约瑟维纳。和鲁斯凯蒂。研究发现,院舍机构的所有权状况 与院舍的规模和获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探索了当老人生活在院舍机 构中,院舍对其家庭成员的支持及影响。 多尼爱德华 、多纳齐克里斯托弗。、史蒂芬格兰特。等人研究了院舍生 活的客观性和院舍中正式和非正式支持与服务的作用,并检验了在美国的院舍照 料机构中,个人付费方式对于院舍照料质量的影响。 老人的社会照顾体系( 或称社会支持体系) 是指提供给老人的广泛的支持, 具体来说就是指由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和邻居提供的非正式的支持和由社会 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的正式支持。它们可以满足老人的三类需 要:( 1 ) 社会化和个人成长的需要;( 2 ) 日常生活协助的需要;( 3 ) 危机时 j o h n b o n g a a r t s z a c h a r y z i m m e f l i v i n g a r r a n g e m e n t s o f o l d e r a d u l t s i n t h n d e v e l o p i n g w o r l d :a n a f i a l y 出o f d e m o 芦a p h i ca n d h e a l t hs u r v e y h o u s e h o l d s u r v e y s t h ej o u r n a l s o f g e r o n t o l o g y 2 0 0 2 ,( 5 ) :v o l b5 7 转 l 自哈 尔滨l 业大学侯青竹硕七学位论文哈尔滨耵院舍养老模式f 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研究。 1s t e p h e n w kc h i u k w o k - f a it m g l e a v i n gt h ep a r e n t a lh o m e :c h i n e s cc u l t u m i na nu r b a nc u n t o x l l o u m a lo f m a r r 吨ea n df a m i l y 2 0 0 2 ( 8 ) 1 6 4 转引自同h 。 f o l e y j o h n p n u r s i n g h o m e s u p p o r t o f f a m i l i e s t h r o u 曲s t r u c t u r e d a c ! t i v i t y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m d e l a w a r e e x p e r i e n c e u n i v c r s i t yo f d e l a w a r e ,p hd i s s o r t a t i o n2 0 0 4 转引自mf :。 j o s h u a m w i e n e r , j a n e 蔚l l y l i 乩 “a r i a b a l e c x i h h o m ea n dc o m m u n i t y - b a r e d s e r v i c e si ns e v e ns l a t e sh e a l t hc a r ef i n a n c i n gr e v i e w 2 0 0 2 、b 1 2 3 转引自闽f :。 r u t h k a t z , a r i e l & l o w e n s t e i n f a m i l y a d a p t a t i o n t o c h r u n i c i l l n e s s i n a s o c i a t y i n t r a r t s i t i u n :t h e r u r a l a r a b c o m m u n i t yi ni s r a e l f a m i l i e si n g o c i e t y 2 0 0 2 ,( 1 1 1 2 ) ,v 0 1 8 3 转引自同上。 h u n g l i 。d o r o t b y e d w a r d s jn a n c y m o r r o w - h o w e l l i n f o r m a l c a r c g i v i n g n e t w o r k sa n d u s e o f f o r m a l s e r v i c e s b y i n n e t - c i t y a f r i c e m a m e r i c a n e l d e r l y w 曲d e m e n t i a , f a m i l i e s i n s o c i e t y 2 0 0 4 ( i 3 k v 0 1 8 5 转引自 同f :。 d e n o g h u e c h r i s t o p h e r , i n e q u a l i t y i n n u r s i n g h o m e c a r e :伽d i r e c t a n d i n d i r c c t e f c e t s o f p a y m e n t t y p e f o r d h a mu n i v e r s i t y p hd i s s o r t a t i o n 2 0 0 4 转引臼同h 。 s t e p h e n m g o l u n kd ei m p a i r e d0 i d e rp e r s o n sw i t hh e a l t hc a l en e e d so c e u p y u s a s s i s t e dl i v i n gf a c i l i t i e s ?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s i x n a t i o n a ls t u d i e s t h ej o u m a l s o f g e r o n t o l o g y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sa n d s o c i a l 2 0 0 4 , ( 8 ) s e r i e s b 转弓l 自l 司e 。 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介入如生病时的协助。o 此外。许多研究探讨了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因素。例如,s p i t z e 和l o g a n 通 过问卷法考察了成年子女的数量和性别对老年父母所接受的社会支持的影响。结 果显示,这种影响因社会支持的不同类型而异。女儿往往更多地通过电话与老年 父母交流,而访问老年父母的频率则与子女的数量和性别都有关系。是否和子女 生活在一起受子女数量影响、而不是受子女的性别影响。s i l v e r s t e i n 进一步研究了 造成中年子女为老人提供工具性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代际感情是激 励女儿向老年父母提供支持的主要因素,而孝顺义务,合法继承和接触频率是激 励儿子向老年父母提供支持的重要因素。o 从国外已有的研究文献看,与老年人家庭支持有关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 一是权力与协商论( p o w e r a n db a r g a i n i n gm o d e l ) ,认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 长父母对经济、训练与知识等资源的控制下降,其权威因此大为削弱,他们从子 女或其他家庭成员处可获得的支持也因此而减少。该理论认为,父母从子女或家 庭其他成员处获得支持的程度与其对资源( 如财产) 的控制有关。二是瓦助论 ( m u t u a la i dm o d e l ) ,该理论认为在家庭成员间存在着广泛的互助与各种非自愿的交 换,这种互助与交换涉及很多方面,如照看孩子、家务及物品与资源的共享等, 父母之所以能得到家庭支持,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正在向他人提供这些方面的 支持。三是合作群体论( c o r p o r a t eg r o u pm o d e l )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 尤 其是代际之间) 存在着有效的利益共同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犹如合作群体, 跨越时间的契约是可以保证得以实施的。在家庭这样的合作群体里,父母向他们 的子女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他们期望当他们年老时,能从这种投资中 获得他们的应有的回报家庭支持。国 二、国内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关于老年人养老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引自史铁尔 - j 惯了,还说年纪大了,跟俺们在一块不得劲,有什么啊,都是自己的孩子。可 是他老是说有差异。我现在感觉很有压力,光害怕让另0 人说我不管老爸。给俺 爸说了以后,他说别听这些人瞎叨叨,没这个事,是我自己不想回去,你另4 有 压力了我倒是也觉得这里起码有人照顾着,比较放心但是还是觉得心里不 是个事,让同事,邻居知道了多不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8 个案十的张爷爷是上述张先生的父亲,张爷爷这样说到: 我老伴走了之后,儿子媳妇都要我回去,来跟我说了好几回了,我说不去, 我年纪大了跟你们住在一起,差异很大,不习惯。孩子的心意我都知道。有这 份心,想着我,我就满足的了不得了,真的,我就不囹什么了。我在这里也住 惯了,让我回家我还不舒服呢。儿子不干,他现在有压力,别人都说他不管老 人另0 人说他的,那是人家的事。我不想回去,你不用有压力。 个案八迟奶奶的女儿张女士也想让自己的母亲回家: 我想让我妈回去算了,在这里都住了两年了。住我那里也行,住我弟弟家 也行,他也是没有意见,我妈还有哮喘病,在这里多遭罪啊。可是呢,你说, 我妈还不回去了,我知道她是害怕给我和我弟弟添麻烦,有什么麻烦啊,自己 的妈,把俺俩拉扯这么大了,容易吗,老了却上这里来了,想想我心里就不是 个滋味。( 眼圈泛红) 在访谈中没有采访到个案二周奶奶的子女,但是周奶奶自己说到: 我也知道孩子害怕周围人说,说不孝顺。我说是我自己强烈要求来的。谁 也用不着说什么,我自己想的开,我就给我儿子说妈都想开了,你也要想开 我也知道他害怕让另0 人说,他有压力,这些我都知道,我也不是那么不愿意回 家,可是住在一起的确是不方便,别人都说把老人送老年公寓是不孝行为,很 不体面。可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不是孩子送来的,是我自己要求来的。 子女个案二刘女士是个案十刘奶奶的女儿,她在访谈中一直都说要把自己 的母亲接回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可能人老了在一个地方待惯了,就不愿意动弹了吧,我给我妈说过好几次 了,她身体不好,我也不愿意老让她在这里,总不是个办法。再说邻居不说嘛, 人家表面上不说,谁知道人家心里面怎么想的啊,咱明明就是孝顺的,可能人 家不知道把咱想成什么样的了我脸皮薄,我可受不了人家在背后的指指点点 我准备再给我妈说说,这次说什么也要把她接回去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不孝的社会压力作用在子女身上时,院舍老人们通过子 女转述,多少都能对子女的感受和境况有所理解,但是老人们仍不愿意为了子女 回归家庭。当老人执意要住进老人公寓时,子女只能被动地接受,所以,子女们 对与老人们院舍生活的反应,通常是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无奈地接受,并在日 后不断劝解,力图改变老人的选择。这也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子女认为, 老人上了岁数应该在家颐养天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共度美好时光。即使是卧病 在床,儿女们尽孝床头也是应该的。养儿防老,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为的 就是后半辈子有个依靠,不过可以看出主要是子女们自身的巨大舆论压力,但怕 落下一个不孝的骂名,同时自己也觉得心里有愧,对不起自己的良心。本文认为, 这也成为了院舍老人家庭支持的一种积极因素。由于老人来到机构养老,子女怕 背上不孝的骂名,反而比在家里对老人更好,对老人更关心。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讨论与小结 1 子女支持长期以来是老人家庭支持的主要形式之一。老人不仅需要经济上 的支持,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甚至精神方面的需求超过了物质方面的需求。人 到老年心里感到特别的孤独和寂寞,非常需要家人的亲情,需要关心和温暖,所 以需要家人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支持。 2 正如有些观点所争辩的那样,本研究证实了父母在老年公寓居住,的确并 不等于子女完全抛弃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已有研究中分析到“有人担心子女与老 人分居,相互依赖关系减弱,感情也逐渐淡化,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会因此而逐 渐消失。事实证明,千千万万个幸福小家庭也给社会带来了安定祥和。这种分而 不离的居住方式是比较协调、比较完美的家庭新形式”。与父母分开居住的子女 也为其父母提供着各种帮助,本研究中那些住在公寓附近的子女,为父母提供帮 助的可能性更大,他们有的给予父母同样甚至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这一 结果为国内学术界提出的“分而不离”的赡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 3 性别差异的作用。从传统的角度看,儿子在对老人的家庭支持方面的作用 一直受到强调,但是,在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中,家庭支持的主要承担者已由儿予 转变为女儿。女儿对老人的支持比来自儿子的支持要更细腻和体贴,至少在精神 照顾方面是如此。在主要由女儿提供家庭支持的案例中,即使有儿子存在,儿子 的作用也不突出,甚至在有的家庭中,儿子的作用完全不如女儿,在支持体系里, 儿子的地位和作用正在相对下降,而女儿的地位和作用正在相对上升。研究发现 子女中男女两性在支持内容、方式和细节上有明显的不同。男性会趋向于较多从 工具性的层面来关心帮助老年父母,比较直接和简练,但女性同老人之间可能有 更多的情感沟通。在情感上老人更易与女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当老人需要和人谈 谈他们的问题和心事时,老人们表示,女儿大部分愿意倾听,可见,女性一般比 男性更善表达,情感方面的沟通也更细腻。 4 隔代亲子关系相对弱化,孙辈在家庭支持养老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孙辈中 经常来探望老人的很少,但是老人无一例外的没有责怪他们,反而护着他们。本 乇树新论城市中青年人与老年人分而不离的供养关系中国人口科学。1 9 9 5 年第3 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文认为老人一般对隔代亲子关系较为宽容,他们把孙辈作为家庭的未来,尽力呵 护只是为了满足一种情感上的需求,对于孙辈他们没有任何的利益要求。隔代之 间“代沟”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管是从经济的支持,生活的照料,还是 从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上,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在对院舍老人的家庭支持中都没有突 出的地位,他们的作用确实微乎其微。 5 院舍老人与儿媳、女婿的关系远不如亲子关系,“婆媳”、“翁婿”之间 的关系很微妙,哪怕他们只是付出一点点,他们的行为也会被老人赞扬,特别是 在院舍机构中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的面前赞扬。可见,他们对老人的支持并不被 寄予很高期望。 6 从子代来说,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孝”的观念确实对他们的行为构成了 约束;但是,“孝”的内涵和实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社会流动 的增加,老年人对“孝”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孝”的内涵的变化以及老年 人对子女在赡养方面不到位所给予的宽容,也大大缓解了传统的“孝”所规定盼 养老方面的要求给子女所带来的紧张。在老年人看来,孝敬更多的含义是精神上 的,老年生活特别注重感情上的交流,因此希望能与子女多交流,共诉心事。老 人子女基本上都从传统的观念表达了对照顾父母责任和孝的一般看法,老人来到 院舍机构养老后,子女将承担不孝的社会舆论压力。老人多少都能对子女的感受 和境况有所理解,但是仍不愿意为了子女回归家庭。 需要说明的是,本论文属于一项探索性研究,仅从有限的层面和深度对院舍 老人家庭支持做出阐释性说明,但提出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可给其他研究者提 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深入探讨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高龄化和社会经济转型下形 成的新的代际关系和老人家庭支持的需要及面l 临的问题,将有助于国家从社会政 策的层面,对未来人口高龄化形势下赡养和照顾老人提前做出制度化的安排,期 待以后的相关研究能进一步丰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参考文献 ( 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论文类: 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2 0 0 0 年第6 期。 陈小月:“健康老龄化:社会评价指标的探索”,中国人口科学1 9 9 8 年第3 期。 陈传锋:“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期望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 0 0 6 年第2 9 期。 崔丽娟李虹:“城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心理科学 1 9 9 7 年第2 期。 崔丽娟韩海萍:“养老院支持与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中 国老年学杂志,2 0 0 2 年第5 期。 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中国社会科 学2 0 0 2 年第3 期。 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问题学术讨论会纪实,人口与经济,1 9 9 8 年第l 期。 姜向群:“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人口 学刊1 9 9 7 年第2 期。 珂莱尔婉格尔刘精明:“北京老年人社会支持网调查”,社会学研究,1 9 9 8 年第2 期。 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 2 0 0 0 年第3 期。 乔世东:“城市低学历待业青年的职业期望研究”,青年研究,2 0 0 4 年第5 期。 申继亮等:“老年人与成年子女间社会支持与老年人自尊的关系”,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 0 0 3 年第1 7 卷第l l 期。 史铁尔:“内地城市院舍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 究、实践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 年版。 宋爱芹聂继雷等:“老年人口幸福度与所获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医学 与社会,1 9 9 9 年第1 2 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树新:“论城市中青年入与老年人分而不离的供养关系”,中国人口科学, 1 9 9 5 年第3 期。 王兴华王大华中继亮:“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中国临 床心理学杂志2 0 0 6 年第1 4 卷第l 期。 夏传玲麻风利:“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1 9 9 5 年第l 期。 熊跃根:“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社会学研究,1 9 9 8 年第5 期。 熊跃根:“需要理论及其在老人照顾领域中的应用”,人口学刊1 9 9 8 年第5 期。 熊跃根:“中国城市家庭的代际关系与老人照顾”,中国人口科学,1 9 9 8 年 第6 期。 徐勤:“我国老年人口的正式与非正式社会支持”,人口研究,1 9 9 5 年第5 期。 姚远:“非正式支持:应对北京市老龄问题的重要方式”,北京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4 期。 姚远:“非正式支持理论与研究综述”,中国人口科学,2 0 0 3 年第l 期。 张明亮:“规范与创新并举:推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大发展”,社会福利 2 0 0 5 年第5 期。 张友琴:“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厦门市个案研究”,社会学 研究,2 0 0 1 年第4 期。 张震:“家庭代际支持对中国高龄老人死亡率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2 0 0 2 年第5 期。 赵建华:“社会化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研究”,中国老 年学杂志2 0 0 5 年第l 期。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 2 0 0 5 年第5 期。 y e a n - j ul e e :s o n s ,d a u g h t e r s ,a n d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s u p p o r ti nt a i w a n a j s v o l u m e9 9 ,n o 4j a n u 1 9 9 4 h t t d :w w w i n z x g o v c n n o d e p a g e s b g 0 0 3 5 0 2 b e h t m 关于我市养老问题的建 议,九三学社济南市委。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i l l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_ - _ _ _ - _ _ _ _ _ _ _ - -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一 著作类: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8 年版。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 邬沧萍主编社会老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吕宝静老人照顾老人、家庭、正式服务,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 0 0 1 年版。 齐铱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 社,1 9 9 8 年版。 t a y l o r , s j & b o g d a n ,r ( 1 9 8 4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q u a l i t a t i v e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t h e s e a r c hf o rm e a n i n g ( 2 n de d ) 硕士论文: 哈尔滨市院舍养老模式下老年群体生活方式研究侯青竹哈尔滨工业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 0 0 4 年。 武汉市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研究许传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0 0 2 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个案访谈大纲 访谈大纲一:院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