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洱茶山之墨江宁洱思茅(区)江城古树茶分布 须立贡茶古茶山、龙坝古茶山、通关古茶山、坝溜古茶山、迷帝贡茶古茶山、景星豪门古茶山、困鹿山古茶山、国庆古茶山 须立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联珠镇,海拔1400-1460米,常年平均气温16.9-18。年降水量1323-1435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茶山历史:须立贡茶在清代为皇家贡茶,联珠镇是茶马古道上著名驿站。 主要产地:菜园、班中、碧胜、勇溪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643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菜园村的大叶绿茶、碧胜村的须立贡茶等。相比较而言菜园村茶园的管理比须立贡茶所在的碧胜村要好一些,长势更强。碧胜村的须立贡茶园内保存了一定树龄比较老的古树,是清代贡茶的原产地。 龙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通关龙坝乡,海拔1300-1700米,常年平均气温15.0-17.9。年降水量1350mm。土壤为红壤和黄红壤。 主要产地:竜宾、勐里、大乜多、竜场、打洞、石头、曼婆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87公顷,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通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县永平镇,海拔1520-1820米,常年平均气温14.9-16.8,年降水量1391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永平、新武、景坝、毕库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永平村大叶绿茶和新武村大叶绿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中等。 坝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坝溜乡。海拔1630-1885米,常年平均气温11.9-16.4,年降水量2197mm。土壤为红壤。 主要产地:老朱、联珠、老彭、骂尼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247公顷,呈零星和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老朱寨玛玉茶和联珠村羊八寨玛玉茶。茶树分布密度较小,管理中等,长势强。 迷帝贡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县新抚乡。海拔1300-19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8.3,年降水量1293mm,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界碑、新塘、班包、那宪 茶山历史:明神宗时期已开始种茶,清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驿站之一。原称米地茶,因为成为清代贡茶受皇帝喜爱,故称“迷帝”茶。界碑赵氏家族曾保留有皇家所赐“岁俸京师”牌匾,文革时遗失。 古树现状:古茶山面积195公顷,代表品种为界碑村迷帝贡茶,最大的老茶园有300多亩。 茶质特色:迷帝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快,茶香清扬,有少许兰香,山韵明显。 景星豪门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与墨江县西部景星乡,北回归线附近。海拔1530-1990米,常年平均气温14.2-16.9,年降水量1360mm。土壤为红壤、黄棕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新华、景星、正龙 茶山历史:景星有数百年种茶历史,解放前有景星茶厂,是墨江茶厂的前身。 古树现状:现有古茶山283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代表品种有新华村大团叶绿芽茶和景星村中叶茶。景星茶园经过历年的开发种植,茶园中古树和小树混栽,老树大都经过矮化处理,芽头明显增多。 茶质特色:苦涩明显,略有甜味,香气较弱,生津回甘明显,山野韵不显。 困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宁洱县宁洱镇,海拔1090-1640米,常年平均气温16.5-19.0,年降水量1700mm。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宽宏、西萨、谦岗 茶山历史:困鹿山原作困卢山,是清代贡茶产地之一,宽宏村的哈尼人种茶历史超过400年。 古树现状:茶园多在村寨边,粮茶间作。代表品种有宽宏村困鹿山大叶茶,西萨村大叶茶,还有当地俗称的细叶茶属于白毛茶一种。宽宏村古茶园有古茶树372棵,树龄400年以上,大叶种和小叶种共生,这种成片的未经矮化的古茶园比较难得,是明清普洱本地产茶的重要证明。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明显,汤质饱满、甜滑,苦涩较弱,回甘较快。 国庆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江城县国庆乡,海拔1100-1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2360mm。气候湿热多雨。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络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别、和平 茶山历史:江城历史上是易武茶北山的必经之路,受六大茶山贸易影响,江城很早开始种茶,在络捷、田房等地种茶历史都超过200年以上。络捷即是彝族语“茶叶”的意思。 古树现状:茶园都在村寨边上,目前古茶山面积有38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络捷普家村老树茶,田房村田房大树茶。国庆古茶呈不同树龄混布,部分没有修剪的老树较为高大。不同产地茶园维护情况不一。受易武茶价格上涨的影响,与易武茶口感相似的国庆茶价格也有所上扬。 茶质特色:苦涩较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质饱满程度较易武老树略逊,略显不够醇厚。 景东、镇沅、景谷古茶树分布 虽然普洱市北部传统上并非最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但是伴随哀牢山千家寨茶树王的发现,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关注这里,而随着人们对野生和栽培型普洱茶古树群落的了解逐渐增多,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虽然现在普洱茶研究的很多课题还远未到下结论的时候,但是我们仍然有很多理由锁定无量山脉、哀牢山西坡和澜沧江中游、者干江、威远江水系周围为普洱茶资源最为丰富和最富潜质的地区,这也是茗寿堂最为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 老仓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湾古茶山、御笔古茶山、哀牢山西坡古茶山、振太古茶山、老乌山古茶山、田坝古茶山、勐大古茶山、马邓古茶山、文山古茶山、秧塔古茶山、南板黄草坝古茶山、联合龙塘古茶山、团结古茶山。 老仓福德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北部的安定乡和文龙乡,无量山东坡,海拔16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1.6-14.6,降水量1280-139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砂砾。 主要产地:迤仓、中仓、外仓、河底、民福(以上为安定乡),邦崴(注:和澜沧的邦崴不是一地)、邦迈、义昌(以上为文龙乡)。 茶山历史:老仓福德的古茶园、古茶树和茶马古道,证明景东是普洱茶古老产区。民国14年云南省省长唐继尧曾为“老仓茶”颁发优等奖。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63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植株有文龙乡邦迈村的山茶,安定乡迤仓村的勐库茶。老仓福德茶区种植密度低,管理粗放,产量相对不高,但这反而使老仓福德茶保留了较高的品质。 茶质特色:老仓福德茶虽然树龄不很高,但茶气充盈,汤质饱满,回甘持久,有无量山北部茶的山韵特点。 金鼎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无量山西坡景东县林街乡及景福乡,海拔18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0.6-14.6,降水量1292-1413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土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岩头、龙洞、箐头、丁帕、清河(以上属林街乡),金鸡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属景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20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景福乡金鸡林村金鸡林茶和林街乡岩头村大卢山茶。金鼎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较低,管理粗放,普洱茶品质优良。目前百年以上古树尚有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显涩弱,苦能化甘,汤质饱满,山韵明显。 漫湾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漫湾镇,无量山西坡。海拔1700-23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14.6,降水量1291-1307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夹有未风化石砾。 主要产地:漫湾、安召、温竹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05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代表植株有安召村家茶和温竹村茶。本区同样是无量山古茶区之一,茶树密度稀,管理粗放。漫湾也是优质的普洱茶产区。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甘,山野韵明显。 御笔古茶山 茶山地理:无量山东坡的景东县文井镇和锦屏镇。海拔1700-2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3.6,降水量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沙性较重。 主要产地:山心、丙必(长地山)、清凉村(以上属文井),山冲、黄草岭(以上属锦屏)。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79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井镇山心村茶,锦屏镇山冲村生态茶。茶园管理一般,树势生长较强。御笔古茶山现有百年以上茶树近千亩。 茶质特色:苦涩较重,回甘较快,回甘明显,涩能生津,山韵一般。 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东县龙街乡、大街乡、花山乡,哀牢山西坡中上部。海拔1300-2100米,常年平均气温12.6-17.6,年降水量1180-1320毫米。土壤有赤红壤、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东山、和哨(以上属龙街),大街、气力、三营(以上属大街),文岗、营盘、撇罗、文岔、芦山(以上属花山)。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7公顷,呈块状和零星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部分和粮田间作。代表品种有花山乡芦山村大石房野茶,龙街乡栘衣树村荃麻林大树茶。茶树零星种植,管理较好,长势较好。本区是哀牢山古茶区,同时也是历史上普洱茶北上大理的重要通道,保存有部分茶马古道遗迹。 茶质特色:苦显于涩,苦能化干,汤质饱满。 振太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振太乡,无量山西坡,海拔1377-1857米,常年平均气温16.0-18.4,年降水量865-127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 主要产地:山街、抬头、界碑、兴隆、塘房、沙河、文怕、长安、小寨、黄梨。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883公顷,呈零星块状分布。此古茶区种茶历史超过250年,大多在村寨边,代表树种有山街村大茶树和小寨村大叶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强弱不一。 老乌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按板镇,海拔2057-2240米,常年平均气温14.1-15.2,年降水量1390-1502毫米。土壤为红壤、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立、罗家、那布等。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417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文立村文立大茶树。老乌山是高海拔无量山系代表,当地彝族种茶历史超过500年,茶叶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老乌山茶汤质饱满,茶气浑厚,山韵悠长,香气低沉。是优质的高海拔高古普洱茶品种,也是茗寿堂栽培与过渡型高龄古树的重要产区。 田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田坝乡和按板镇。海拔1770-1816米,常年平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180-1215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 老海塘、茶山箐、民强、瓦桥(属田坝),联盟(属按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00公顷,呈块状分布。茶园多在村寨边,代表品种有民强村的大叶茶。百年以上古树尚有数百亩,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 茶质特色: 山韵明显,汤质饱满,杯底香显,苦显涩弱。 勐大古茶山 茶山地理:镇沅县勐大镇,海拔1428-1910米,常年平均气温15.8-18.1,年降水量920-19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井、文况(砍盆箐)、文蒙、文开、文卜。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252公顷,呈块状分布,多在村寨边,茶园管理较差,茶叶品质优良。代表品种有文况村砍盆箐茶。砍盆箐茶外人知之不多,但在当地享有盛誉,价格一路上涨。 马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镇沅县者东乡,海拔1760-1810米。常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18-1205毫米。土壤为赤红壤、红壤。 主要产地:麦地、马邓。 茶山现状:马邓古茶山清嘉庆年间开始种茶,现有古茶山面积约117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麦地村的大绿茶和马邓村的老马邓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马邓茶是镇沅传统名茶,绿茶茶质醇厚,香气明显,享有盛誉。 茶质特色:杯底留香,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中带甜。大麦地茶和马邓茶类似而苦涩稍显。 文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县景谷乡,海拔1610-2010米。常年平均气温20.3,年降水量1296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文山(文山顶、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盘、文联、团山、文东。 茶山历史:小景谷种茶历史久远,最为人称道的是清末名人纪襄廷在景谷推广种茶,除了大面积种茶扶贫,他又在小景谷开办恒丰源茶庄,使小景谷渐成重要的普洱茶集散地。当年纪襄廷时代的茶树现在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品种优良,产茶品质出色。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1112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文山村勐库茶和云盘村红橄榄茶。茶园管理中等,长势较强。小景谷茶区是资深普洱茶人比较关注的区域,古茶园分布广泛,茶树生长状态较好。在苦竹山、文山顶等地保存了一些树龄较高,品质较好的古树。 茶质特色:山韵较好,汤质饱满,香气幽长,回甘较好,汤中带甜,甜中有凉。 秧塔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民乐镇,海拔111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主要产地:大村、白象、桃子、民乐。 茶山历史:秧塔白茶是少数有明确史籍记载的普洱贡茶之一,在清代名重当时,贡内廷者称白龙须。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14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为大村秧塔大白茶,白象村大叶子茶。茶园管理中等。秧塔白茶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白茶树种尤为珍贵,茗寿堂所选用的是其中最古老的五百年以上古树,可称是母树级的茶品。其他两三百年的普洱茶树和一两百年的白茶分布也很广泛。 茶质特色:香气浓郁,甘香明显,回甘细腻。 南板黄草坝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县东部凤山乡和正兴镇,海拔1710-2350米,常年平均气温18.7,年降水量153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主要产地:黄草坝(大尖山)、平田、顺南、南板。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面积45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是平田村的细红茶。黄草坝茶山大小叶种共生,村寨边的大树茶和山坡上的野放茶都有,茶树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茶质特色:黄草坝茶香气幽长,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汤质饱满。 联合龙塘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威远镇,海拔1510-1760米,常年平均气温20.1,年降水量1341.8毫米,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 主要产地:龙塘、联合。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33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龙塘村大叶茶和联合村大叶茶。长势较好,品质优良。 团结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县永平镇团结村,海拔1090米,常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41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 主要产地:团结。 茶山现状:团结茶山主要是汉族,茶树树龄以一两百年老树为多,现有古树茶山面积198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团结村刚榨茶。茶园管理一般,长势较好。 西盟勐梭龙潭 澜沧、西盟、孟连古茶树分布 传统上澜沧、西盟、孟连被称为边三县,因为地处偏僻,所产的普洱茶并不受人重视。近年来随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的发现,澜沧的古树茶开始浮出水面。而号称“千年万亩”的景迈山古树茶独特的香气为世人所知,又引发了人们的追捧,好在景迈地广茶多,尚不至于过分炒作。其实边三县的古树资源并不仅限于此,随着对古茶树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关注大黑山系,这是一片和哀牢山、无量山一样充满宝藏的神奇之地。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全云南保存最好的,茗寿堂的野放茶基地也正位于西盟。在孟连,在西盟,中缅边境的深山之中我们时常会有惊喜出现 景迈古茶山、邦崴古茶山、文东古茶山、东卡河古茶山、腊福古茶山、芒中古茶山、佛殿山古茶山 景迈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迈县惠民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海拔1100-1570,常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400-1450毫米。土壤为赤红壤和红壤。 古树产地:景迈(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茶山历史:据景迈山缅寺碑记载景迈山大面积种茶历史超过1300年;而据布朗族史料,种茶更早在1800年前。布朗先祖叭岩冷的传说则更为久远。在建国初,景迈茶曾被布朗族头人献礼给毛主席。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1095公顷,呈块状分布。代表品种有芒景村的芒洪古茶和景迈村古茶。景迈山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茶树基本没有经过人为矮化,和其他树木混生,这也是景迈茶独特香气的原因之一。同时景迈山高龄古树(500年)存量较大,是我国十分珍贵的古树茶资源地。 茶质特色:干茶、茶汤、杯底香俱佳,山韵优雅,苦涩明显,回甘快而持久。汤质饱满。 邦崴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澜沧县富东乡,海拔1640-1780米,常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土壤为红壤。 古树产地:那东、小坝、南滇。 茶山历史:那东一代拉祜族种茶有几百年历史,而邦崴古树的知名主要是因为邦崴村的过渡型茶树王的带动。1992年和1993年国内和国际两次研讨会确认了过渡型茶树王,成为中国是普洱茶源产地的直接证据。 茶山现状:现有古茶山211公顷,茶树多在村寨边分散分布,代表植株有那东村那东老茶树和小坝村大平掌大茶树。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在此茶山中。 茶质特色:苦涩较明显,回甘较快,香气幽长,山韵明显,生津明显。 文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澜沧县文东乡,海拔1740-1970米,常年平均气温14.5-16.0,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和黄棕壤。 古树产地:小寨、帕赛、水塘、栘(木+衣)树。 茶山历史:小寨佤族种茶历史超过五百年,帕赛汉族种茶也有近五百年历史。 茶山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2025福建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企业员工网络初审情况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福建省大数据集团福州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神火集团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2卷
- 2025湖北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招聘7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品牌危机公关规划方案
- 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具身智能+智能家居环境感知与主动服务系统开发方案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在音乐现场表演互动体验方案可行性报告
- 具身智能+教育机构中智能课桌行为监测方案可行性报告
- 实验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十五五规划
- 脑卒中康复治疗教案
- JG/T 388-2012风机过滤器机组
- 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高考英语真题试卷(浙江卷 含答案)
- 动物疫苗采购管理制度
- T/CECS 10220-2022便携式丁烷气灶及气瓶
- 2025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采购交期管理指导手册
- 路面混凝土切割合同协议
- 委托矿山开采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