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有的人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小学有的人说课稿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小学有的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的人是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的重合篇目是较为重要的一个诗歌篇目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因此诗歌教学绝不能用诸如时代背景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的机械教学流程否则就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情思、激情和韵味而变得苍白和枯燥了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真切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诗歌与其它文体相比能较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优秀的诗篇能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并启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阅读欣赏诗歌应从情绪和感情着眼从语言入手我以为总体说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朗读、感悟、点评其中朗读尤其重要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之魂诗歌教学更应通过美读、吟咏、背诵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通过诵读使诗歌的精华积淀和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激情冲动进入一种亢奋旺健的前进式的精神状态中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要舍得“情感投入”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提高悟性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独诵、齐诵、领诵、合诵、分角色朗诵)让学生去会悟只有师生深切了解诗歌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励时才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倘若又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那就有助于在学生面前再现诗歌中的形象使学生顿悟开窍受到感染和熏陶 新课标提倡: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视学生为“物”用冷峻无情的语言之刀肢解学生赖以学习的基本材料课文有心无意地奉送知识给学生听凭其自然“悟得”而应该以满腔的热情与爱心以饱含激情的语言之火燃起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引导他们去探求并获取知识育成能力并付诸实践 教研室曾对200节公开课做了一个统计调查:出示表格 因此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学生的读在时间上予以保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由实践中获得体验目前南师大附属中学就提出语文课上保证读书时间为一堂课的60% 我们没有必要这么机械但是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感悟显然为重中之重我首先就决定这堂课以朗读感悟为主并且应该保证50%的课堂时间用以朗读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目标制定为: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诗的哲理内涵和作者的感情并进行简单的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为:对比的写法诗中的哲理性议论 三、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导入: 本来设计以介绍作者导入后来觉得略嫌平淡恐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临时改为郁达夫写的悼鲁迅导入并故意不说出哀悼的人“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他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他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他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他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然后提问:悼念的伟人是谁这个问题学生是心领神会的关键是充满激情的朗诵导入一上来就奠定了诗歌的中对鲁迅的那中景仰、崇敬的基调下面再讲臧克家如何赞颂鲁迅就自然多了学生一下子就能进入情境 第二步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教师朗读中的感情倾向之后学生齐读提出思考题: 1、把有的人前四节中八处“有的人”具体化试改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2、以上这八种人可以分为几种类型3这两种人共有些方面的不同 学生讨论明确: 1、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 2、一种是有益于人民的人一种是危害人民的人 3、对人民的态度不同;对功名、荣誉的追求不同;对生命的意义的观念不同 这三个问题可以很容易的解决 学生齐读最后三节提出思考题:后三节可以不写 学生能很快反应:不行后三节是写这两种人的结局正以为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不同因此人民就会有不同的回报后三节诗人在对生死、荣辱、善恶、美丑议论的基础上使诗意升华到歌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高尚的人生观的高度因为它揭示规律使人明理因此诗的容量增大了 再思考重点句的意思: 谁愿意做野草你怎麽知道他为什麽愿意做野草 鲁迅愿意做野草从他写的散文诗集野草的题辞中可以知道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的含义是什麽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名字很快被人民忘却被人民唾弃“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的精神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里(野草暗指鲁迅) 思考:你从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中悟出一个什麽道理 学生总结:热爱人民的人流芳百世鱼肉人民的人遗臭万年 然后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的感情提问:如果让你来读这首诗歌你认为应该怎样表达语气提示:每小节上两句和下两句之间形成怎样的特点 学生马上反应:对比前一个问题迎刃而解一生回答:我认为对前一种人要表达出对他的憎恨和鄙视后一种人就是像鲁迅那样的人应表达出崇敬、热爱 再问从副标题来看本诗的写作目的在于赞颂还是在于批判 学生明确:是赞颂所以朗读时赞颂之情应更显着 这样我就以此为要求让学生朗读请每组推荐一名朗读较好的学生参加朗读比赛每一人读完请其他同学评点要求做到:1、每一节诗都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两个方面的形象更鲜明把正面衬托得更高两种人对人民态度的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的不同人生观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读得时候要有明显的语气差别2、读出反复的修辞所形成的磅礴的气势 目标明确之后学生能在朗读和听读中掌握诗歌的特点一这首诗歌的写作手法是对比和反复对比使两者形象更加鲜明反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节奏感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气势二、学生知道了诗人写作的目的感受到诗歌形象的鲜明领会到诗人强烈的爱憎了解了诗歌的主题 评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欣赏和体悟能准确到位地指出朗读的同学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使下一位朗读的同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读得更到位最后教师评点再次范读并要求学生跟读这时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已不在刚开始的层面上很动情地把气氛推向高潮 教师作总结: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阶级深刻地揭露了热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种植技术知识试题及答案
- 电厂技术部长面试题及答案
- 辅警教育培训课件
- 农业银行2025白银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西安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技术
- 2025年3D打印的建筑技术
- 交通银行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山西地区
- 交通银行2025内江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通辽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广播电视机线员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辅警结构化面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托管厨师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矛盾纠纷调解课件
- 《我是什么》课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师生互动与课件使用
- 烷烃的命名教学课件
- 黑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2025秋人教版(PEP)(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 农产品产地加工增值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