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马克思人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专 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研 究 生:王建虎 指导教师:苏 红 教授 摘 要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使人类对人性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科学的形态,具有里程碑 式的意义。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不成 熟的探索到系统科学理论建立的发展过程。由于人性问题本身就在古今中外的思 想史上众说纷纭,而且界定的角度也不同,所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理 解历来就存在着分歧。本文立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 、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这三个观点来把握马克思的人性理论, 试图通过分析人性理论与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来探寻人性的价值。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紧密相联的,马克思的 人性理论并不仅仅是为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为有效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 此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科学全面的阐释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性,而且为人的 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也为我国的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制度和人性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在人们社会实践基础上二者之间存在着 互动关系,特别是制度的诞生和变革体现着人性发展要求。我们应该依据人性的发 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适应其发展要求的合理制度。笔者认为马克思人 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启迪我们在意义缺失的现代社会如何确立正确的幸 福观。因为马克思人性理论揭示了人类幸福的内涵、动力和内容,指明了个人幸 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性。 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会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 人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人的价值观、人的信仰危机、人的集体归属感等问题。解 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人性;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价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marxs theory of the modern values of human specialt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xism name: wang jianhu supervisor: prof.su hong abstract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so that human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to reach a scientific form, with a milestone.marxs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has gone through a from the idealistic to the materialism, from the immature to the system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heory. because human nature itself in the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y of ideas to different opinions.so the scholars of marx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has always been on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labor is the human nature, the reality of human nature is the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human needs is human nature, 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to grasp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theory tries to analyze the huma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human contact to explore the value. we know that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not just a theoretical problem to solve, but to better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us marxs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explanation of human nature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human nature, and the man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his theory not on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our system, through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reality we find in peoples system of social practice and human existence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igin of the system, change embodies huma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we should in reality based on human nature, according to people-oriented justice, wholeness, and the historic principles of building a system requirements for human development. i believe that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s another important value is missing in the sense of inspiration we find in modern society the right of happiness. because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reveals the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meaning of human happiness, power and content to achieve personal happiness and social well-being of unity. china is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this period, we will face many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people become more obvious, such as human values, human crisis of faith,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o on. solve these issues will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key world:marx;humannature;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contemporary value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目 录 1.绪论. 1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4 1.5 创新之处. 4 2.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5 2.1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理论来源. 5 2.1.1 古希腊哲学人性思想之产生. 6 2.1.2 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以神性否定人性. 8 2.1.3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否定神性. 8 2.1.4 近代欧洲哲学人性思想之发展. 9 2.2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9 2.2.1 唯心主义理论阶段. 10 2.2.2 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阶段. 10 2.2.3 走向成熟科学阶段.11 3.马克思人性理论的主要思想. 15 3.1 劳动是人的本质. 15 3.2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6 3.3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 19 3.4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逻辑体系. 20 4.马克思人性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23 4.1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23 4.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23 4.1.2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及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24 4.2 对我国的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8 4.2.1 制度与人性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4.2.2 构建适合人性发展要求的制度 . 32 4.3 启迪我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 33 4.3.1 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揭示了人的幸福的内涵 . 33 4.3.2 人的需要揭示了人追求幸福的动力和内容 . 34 4.3.3 人的现实本质揭示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 . 35 结语 . 37 致谢 . 39 参考文献 . 41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使人类对人性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科学的形态,具有历史性 意义。然而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是正确科学的,而是经历了一 个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归纳为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 学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从不成熟的探索到系统的科学理论建立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哲学中的人性理论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遮蔽起来,没 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多不利影 响。当前,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时期,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 出,表明重新重视和研究马克思人性理论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试图阐明马克思人性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首先,马克思人性理论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并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在我国面临各种制度不完善、制度改革向 纵深推进的过程中,马克思人性理论为建立和健全适合人性发展要求的社会制度 提供动力;再次,在人们普遍表示幸福感不强、缺乏信仰的现实背景下,马克思 人性理论为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供价值支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研究在其哲学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引起了我国学术 界极大的关注。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对马克思的人性理论进行研究,产生了 不少成果。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有的从历史维度考察人性的形成和 发展,有的从劳动的生产实践来理解马克思的人性思想。这些成果为全面认识马 克思人性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从国内对于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研究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1、 国内学者在对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的争论过程中, 提到马克思人性理论的 一些观点。他们从人性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来分析,对马克思人性 理论作了一些相关论述。如陈冬华的人的本质与本性 ,马捷莎的人的本质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稳定性与人的历史性 ,温建辉的人性与人的本质新解等;还有的通过对人性 理论的深入分析,提出一些关于人性问题的基本观点,对后来的人性研究产生了 深远影响,比如陈志尚的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 ,王锐生的关于人性概念的理 解等文章。 2、 国内学者关于人性研究不仅在相关文章中提到了, 在很多著作中也论述了 关于马克思的人性理论。这些著作主要从宏观方面来对人性思想作整体的归纳阐 述。如薛得震的人的哲学论说 、汪信砚的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 还有的从人的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性等角度出发论述了人的本性。如陆剑杰 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人性论 ,高顺有的论马克思主义对人性人的本质的认 识 ,武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质:三位一体等。 以上著作对马克思人性理论做了论述,但是大多数著作都没有对马克思主义 人性理论的当代价值作深入研究,因此研究人性理论的当代价值对于我国构建和 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人学的研究最为突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 林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历史上的哲学一样,人的问 题仍然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关注人的存在,人的发展,人的自由解放 等一系列人学问题。人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是研究的首要问题。 他们主要从人的存在和人的解放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1、人的存在和人的活动是相关联的。卢卡奇始终从人存在的角度,从主 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的角度思考问题,来说明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现实基 础。 “人本身是历史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主客体处在它的根基之中,就此而论, 人必然决定性地卷入辩证过程之中” 。 2、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众多的思想和观点,但其核心无疑是马克思主义 一以贯之的伟大理想人的解放。而且,他们是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物质 极大丰富的现实条件下思考这一问题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解放,但他们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一的领 域和视角来研究这一问题,而是从多个不同的领域展开的。比如,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出发,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从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志,任立,燕宏远,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215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生产到制度做了全面的剖析,论述了人的异化问题。 萨特则是把马克思主义与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结合到一起,将哲学的视 野指向了历史,探寻和追问人的自由的历史可能性问题,形成了历史的人学 辩证法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在研究人的问题上立足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 对其研究和探讨,而不是只在理论上研究人的问题。 1、卢卡奇在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时,对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做了深刻分 析,认为人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本来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 但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却被消极被动的情绪所代替。 2、马尔库塞则揭示的更为深刻。他尖锐地指出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是一个充满疾病的社会,人们正常的需求被压抑,自由被限制,人们的生活 状态充满着紧张感和负担感,人性严重受到扭曲。现代社会不仅通过物质生 产,而且通过一切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对人的需要加以控制和操纵,必须消除 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 3、弗洛姆把人类史看作是人追求自由的历史,从解脱束缚这一意义上考 察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历史过程。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哲学转向 了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他们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因此,在对人的 问题上他们更多地是从现实人的生存状态来分析的。他们的思想是深刻的, 对我们正确审视自己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人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为,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最大限度地 满足了现代人物质欲望的同时,却无法解答现代人面临的许多精神问题。因 此,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人的存在、人的解放问题无疑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最关注的问题,人无论是在物质欲望无限的膨胀中丧失自身,还是摆脱各种 异化,完善自我,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从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觉醒。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研究从不同侧面作了论述,但是对其当代价值的论 述还比较少。当今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在建设小康社会 的历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关于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 发展目标后,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一思想,因为这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就是立足于这一现实,阐明运用马克思人性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目 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人性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发 展过程;第三部分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逻辑体系;第四部分 详细分析了马克思人性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经过文献研究进一步 明晰了论文内部章节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系统分析法:人性是一个矛盾、复杂、丰富完整的系统。研究一个系统, 不仅要研究它的组成部分(要素),而且还要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结方式, 然后才能确定系统的性质。 第三,矛盾分析法:本文运用了矛盾分析的方法,根据人性和制度对立统一的 特点,指出二者的相互互动的关系。这对于人性的发展和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制 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1.5 创新之处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研究几乎贯穿了各个方面,但这些研究明显 存在缺少结合当下新形势和新任务的不足,因此本课题的创新之一是结合我国发 展的新国情,希望用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人的全面发展找到理论依据;二是根据 人性与制度改革的对立统一关系利用人性理论为我国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制 度提供强大动力;三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对当代中国社 会的人性问题,比如人们普遍表示幸福感不强的问题作深入阐述,为我国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2.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马克思的许多伟大思想中,人性思想和理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性 理论就是研究“人是什么”的理论。有些人把人性规定为一切人所具有的共同属 性,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有些人认为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即人之为人区 别于其他事物,特别是动物的最根本特性;还有人把人性规定为由人的本质所决 定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些根本属性,如语言、意识等。 马克思从多维度多层次对人性进行了界定,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不同时期的 不同著作中。马克思首先从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整体界定。马克思认为自由自 觉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是人类的根本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同动 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仅从这一点上看:人是类存在物。 如果把人性仅停留在人的类本质的层次上,还没有达到对人性的真正理解和 深刻把握。因为对类特性的认识还没有考察到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它撇 开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不同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因此在肯定 人的类特性的前提下,马克思又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关系,提出人的现实本 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 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所以认识人们的社会 关系,也就认识了不同的人,也就把握了人性。 在分析了劳动和社会关系之后,马克思又进一步深入到人的内在世界,即人 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一种客 观存在,离开了人的需要,无论怎么强调从现实出发,无论怎么声称回到现实生 活中去,都会使对人性的研究陷入抽象化。 我们应该清楚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样,其 思想经历了从不成熟的唯心主义到成熟的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这一思想的发展过程可以从 马克思不同时期的理论著作中得到体现。 2.1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理论来源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有它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的天才头脑并不代表他可以脱离 世界文明的大道凭空创造出一种哲学思想。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就是批判地吸收了 两千多年来的优秀哲学思想,由此形成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就是 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 ” 古希腊人在人性理论上, 通过对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三种性质来探讨,并对人的本质和精 神自由的探讨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虽然在很多方面是原始和朴素的,但还是蕴含 着许多真理。 2.1.1 古希腊哲学人性思想之产生 古希腊文化关于人的学说着重表现于古希腊哲学当中,恩格斯就曾经说: “古 希腊时期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想可以成为以后各种人学观点的萌芽。 ”马克思博士论 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就表现出马克思对古 希腊哲学特别的关注。古希腊哲学最初只是研究自然科学,其研究并没有把人和 自然真正分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人从自然中产生。直到公元前 5 世纪其哲学思想才从人与自然的问题转向人的问题。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提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这一名 言包含着人是活动的创造主体,事物是人的创造产物的思想,由此产生了以人为 中心的新哲学思维。苏格拉底是真正开始研究人的问题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 赋予“认识你自己”以深刻的哲学含义。虽然他没有解决人类关于自我认知的问 题,但他把哲学思维灌输到人的理性思维,使哲学从只对自然的关注转向了对人 自身的研究。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古希腊时期对人的问题的探索过程: (1)人的起源问题 关于人的起源问题,古希腊人只是停留在对人的猜测阶段,这是因为当时的 科技发展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知范围,所以其认识不够科学。 唯物主义的人性理论 哲学家们最初从最直观的物质即自然万物出发去思考人的起源问题。 泰勒斯是 第一位从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的角度提出水是万物起源的古希腊哲学家, 他说 “也 许是由于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里产生,靠湿气维 持的(由此产生万物的东西即是本原)。 ” 泰勒斯由此而引出水是万物之源的事实; 另一个事实是: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离不开水,因此泰勒斯很容易把人的产生归 根于水。而此后像克西米尼的“气”起源说;恩培多克勒的火、土、气、水起源 说等等。虽然这些观点有些牵强甚至错误,但他们对人的起源的认识是从自然界 安邦纳: 希腊文明 ,三联书店 1984 年版,第 28 页。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 ,1983 年版,第 20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出发,对马克思的人性思想还是有所启迪的。 唯心主义的人性理论 唯物主义的物质起源说有一定的科学性,从唯心主义角度看,古希腊时期也 产生了很多观点。像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起源说,他们认为人起源于一种看 不见神秘的“数” ;还有苏格拉底则认为是神创造了人,柏拉图进一步认为造物主 创造出了人。亚里士多德的生物阶梯说则认为在动植物之上有一种高级灵魂就是 人,这些观点统统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虽然古希腊哲学对于人起源的认识在 总体上不够科学,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当时已经把人置于万物之上,突出了人的主 体和中心地位。 (2)人的本质问题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于人的起源问题的认识显然相对于现代的发展状况来说非 常的不成熟,但是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历史进步,因此我们不 能否认它的功绩。在古希腊哲学解释了人的起源问题后,他们开始转向对人性的 研究。这同时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古希腊哲学家 们主要从这几个维度来进行界定: 人的自然属性 原子论之父的恩培多克勒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他从唯物主义的自 然观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具有其自然的属性,人是作为自然的产物而存在的。德 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继承了其观点并又认为原子是物的本原,而人来源于自然,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本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人的精神属性 古希腊哲学家们不仅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且还看到了人的内在本质(精 神属性) ,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抽象的“数”作为万物的本原,他用“数” 去说明人的本性和社会问题。人的本性由灵魂决定,他说“灵魂在空气中巡游, 好像幽灵一样” “整个空气里充满着灵魂,我们称之为精灵和英雄” 灵魂决定人 的本性,亦决定人性善恶和幸福。人性来自灵魂割裂了人性与物质,人性与肉体 的关系,因为灵魂是不死的,所以人性是永恒的。恩格斯说“在毕达哥拉斯那里, 灵魂是不死的和可移动的,肉体对他来说是纯粹偶然的” 毕达哥拉斯的这些观点 说明了人的精神属性也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 人的社会属性 古希腊罗马哲学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3536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28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古希腊时期,在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基础上,哲学家们还看到了人本质的 社会属性。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提出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属性。亚里士多德提出“人 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 “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 看到,亚里士多德明确了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同社会一样 存在着一定的发展规律,在这种规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行为得到合理的 调整。这些关系和行为又体现着人性的思考,它为后来的人性思想提供了丰富的 材料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而且对当 今社会的发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当这种思想不能满足民众的道德追求时, 就会面临崩溃、丧失存在的价值。唯有这种思想被另一种思想所吸收才有存在的 价值,证明这种新意识形态的就是后来的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 2.1.2 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以神性否定人性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的奴隶制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欧洲进入了封 建社会,它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哲学、政治和法律 一扫而光,此时仅仅遗留的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失掉文明的城市,在这 个野蛮落后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农民还不如牛马。这些统治阶级为欺骗麻痹群众, 便加强思想上的统治。因此经院哲学就成为欧洲封建统治的哲学。经院哲学中神 学和宗教的地位最高,他们囊括了哲学、法学、政治等一切社会意识形态,神学 的这种崇高地位使得民众必须服从于这种意识形态的统治下。 在宗教和神学思想禁锢下,人失去了自由的本性。因为这种思想认为世间的 一切都是由神创造的,它不仅创造了万物,而且创造了人性。人性必须服从于神 的指导,于是神性决定了人性。神性的抬高和人性的否定,是欧洲中世纪人性思 想的特点。 2.1.3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性否定神性 欧洲经过长期的封建统治,到了中世纪晚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统治 已经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1516 世纪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 萌芽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和发展,反映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也随之在封 建社会内部发展壮大。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开始崩溃,这时产生了资产阶级反宗 教、反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向封建神学展开攻击的是人文主义者,他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1965 年版,第 345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们以人性反对中世纪的神性,他们把人、人性、人的本质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 而向神学、神性进行斗争,批判了神学僧侣主义,肯定人和人性的地位和价值。 把人和人性从神学的天国拉到了尘世的现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首先 向宗教神学否定人、否定人性的思想发起攻击,他们把神还原为人,在“人性” 的旗帜下,宣传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人性成了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同时产生 了非神学的“人文科学”而与“神学科学”区别开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最初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是 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最初表现形式,他们把以神为中心的神道主义转变为以人为中 心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然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中心,所以我们要尊重 人的价值。 2.1.4 近代欧洲哲学人性思想之发展 近代欧洲经历了一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资本主义 制度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最终确立起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各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和 哲学家的人性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批评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他们对神性否定人性,代之以人性否定神性。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 的对神性的否定,而对人性的恢复、重新肯定的人性思想趋势,一直贯穿于欧洲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认识中。近代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给 人以无穷的力量。他们把人的本质归为人的自然本性,这当然不能正确地认识人 的本质了。 16-18 世纪初是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 当时欧洲革命中 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正如恩格斯指出: “从 17 世纪以来,全部现代唯物主义的 发源地正是英国” 所以英国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人性理论的发源地,同时也是马 克思的人性理论的来源地。 2.2 马克思人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轨迹 马克思人性理论从形成到发展、最后到成熟的阶段是一个“发生阶段” ,而不 是“既成阶段” ,也就是说马克思人性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笔 者把它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2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2.2.1 唯心主义理论阶段 马克思从中学到大学时期再到担任莱茵报主编前期就已经产生了对人性问题 的思考,但开始只是对自由人性的朦胧追求和思考。这主要体现在他的中学作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 博士论文以及评普鲁士最新书报检查令等 几篇文章中。马克思在 1835 年 8 月的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 到青年在选择职业时要把追求人类幸福作为选择职业的目标。他认为那些为大多 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他说“那些敢于为人类牺牲自己的人”则是“人 所共仰的理想人物” 。 此时马克思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树立为自己奋斗终身的目 标,这说明年轻的马克思已经开始关注人、重视人。但是他这时还是一个宗教信 仰者,在考虑人的时候,他仍然还承认有神的存在,认为神给人指明了一个目标。 大学时期,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关于个人自由的学说,他认 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独立的,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自我意识” , “自我意识”具有 “最高的神性” 。 “世界上不应该有任何神灵同人的自我意识并列” 。此时马克思由 于受到黑格尔的影响,己经从神的指明灯转向了人自身的自我意识,但是还没有 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只不过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了主观唯心主义。 在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前期,他在评普鲁士最新的书报检查令这 篇论文中用“人的本质是自由”来论证出版自由,从而揭露和批判普鲁士王朝破 坏出版自由。他在论文中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 反对现实自由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他们想把曾被他们当作人类天性的装饰品而 否定了的东西攫取过来,作为自己最珍贵的装饰品” , 他在这里认为自由是所有 人固有的东西,但是出版自由的反对者普鲁士在反对人们实现出版自由的时候, 普鲁士却以损害别人的出版自由来获得自己的反对自由,他们反而把别人的东西 变为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马克思在这里把自由作为人的本质,并进一步认为国 家代表着人的理性,所有个别公民必须服从国家的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本身的 理性,这种将人的理性与国家的法律等同的说法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处于 唯心主义状态。 2.2.2 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阶段 马克思在莱茵报任编辑的后期撰写了大量文章,这一时期的文章主要针 对社会政治和社会观点进行了论证,这也是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在对社会现实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9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3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问题的分析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国家的法律并不是他曾经认为的那样是合乎人 的理性的代表。自由并不都是人的普遍本质,而只是代表了特权阶层的利益。没 有某些特权的人即使没有触犯法律,但只要是触犯特权阶层的利益同样会受到法 律的制裁。因此意识的自由并不完全代表物质生活的自由,如果单从意识方面寻 求人的解放是行不通的,人们还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出路。 就在此时马克思逐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怀疑,正当马克思感到困惑 的时候,费尔巴哈的两篇政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基督教的本质的发表, 给马克思送来了一盏明灯。费尔巴哈文章中的唯物主义思想震撼并启发了马克思, 这为他抛弃并批判黑格尔主义找到了理论依据。于是,1843 年 3 月,马克思退出 莱茵报 ,这年夏天在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手稿) 。 这份手稿表明马克思自觉转到了唯物主义立场,在人的问题上开始同黑格尔划清 界限。他借助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被黑格尔颠倒了的国家和人的关系重新颠 倒过来:国家不是人存在的基础, “国家职能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存在和活动的 方式” 。 在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逐步显现出唯物主义因素的过程中,虽然有些 地方超越了费尔巴哈,但还是无法完全超越费尔巴哈,很多地方还是受费尔巴哈 的影响很大。此时马克思的人性理论被束缚在旧唯物主义的思维中。 2.2.3 走向成熟科学阶段 马克思人性理论在经历旧唯物主义阶段后,人性思想逐渐由旧唯物主义走向 历史唯物主义的成熟阶段。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神圣家族 、 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 、 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几部著作中有很多地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转变。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马克思对人性的认识集中 体现在这部著作中,而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也在其中孕育。在关于人的思想认 识上, 手稿用劳动的观点来说明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即人的本性,并涉 及到整个人类社会。他在手稿中提到黑格尔“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的思想, 提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 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主张。他指出人的劳动对于历史的重要作用,整个人 类的发展史就是“人通过人的生产劳动实践而诞生的过程” 。 手稿的中心范 畴是异化劳动,虽然马克思这时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残留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 但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思想和费尔巴哈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始终站在工人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31 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级的立场上,面向资产阶级直指资本主义的弊端,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深 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非人的地位。因此手稿赋予人的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妆品行业数字化美妆新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16.2025年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影像AI质控标准与实践应用资格考核试卷
- 2025年互联网行业社交化电商模式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行业绿色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解决方案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科技行业云计算能力边缘计算运维管理考核试卷
- 2025重庆两江新区人才发展集团外包员工招聘5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16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港引航站自主招聘工作人员2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人事管理岗人员招聘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重庆西计医院医疗人才招聘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制造业2025年质量审核指标评估方案
- (2025秋新修订)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年北京客运考试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详解大全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适岗评价管理办法
- 二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道含完整答案【名师系列】
- 东台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5含答案
- 中国茶马古道课件
- 重庆市停车场管理办法
- 胎儿肢体畸形超声诊断
- 单位三八节送花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