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 .ppt_第1页
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 .ppt_第2页
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 .ppt_第3页
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 .ppt_第4页
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医眼中的肾脏及其治疗,1,.,2,3,4,5,6,7,8,个人主要学术贡献,1.中医临床(1978年-1989年)2.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3.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4.全面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医学特点(2003年-2006年),9,10,11,12,13,14,15,16,六节脏象论篇第九,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17,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其病在骨,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主骨生隋,18,灵枢本输第二,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是六腑之所于合也。,主水,主纳气,主小便,19,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主水,水肿,20,灵枢经脉第十,是动则病饥不饮食,面如漆色,咳唾则有血,喝喝(ye)而喘,坐而欲起,目huanghuang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镒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者泄之,虚者补之。,21,中医临床(1978年-1989年),3年中医入门教育8年使用经方的纯粹的中医内科临床拜河南省南阳市已故名中医吴金轩、丁瑞徵、石春万为师伤寒论、金匮要略、理虚元鉴(明绮石江苏科技出版社1981年)、伤寒贯注集(清尤在泾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年)、经方实验录(曹颖甫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等经典。,奠定了深厚的中医学功夫,22,23,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治.”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气丸的适应症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24,肝肾阴虚证型,肾气丸与六味丸,25,广泛应用于临床,26,病案,周,男,16岁.长沙市某中学学生,2006-7-6初诊.主诉:血压升高,伴头痛头晕1月自述1月前,感觉头痛头晕.检查:血压150-170/100-95mmHg.血清肌酐/尿素氮到达肾衰竭水平.尿蛋白3.既往有紫癜性肾炎病史因双侧肾脏缩小(2006-6-12检查:左肾9137mm,右肾9136mm),未能行肾脏活体检查.出院诊断:紫癜性肾炎;肾衰竭,肾性高血压.,27,病案,2006-7-610Am患者自觉头晕,扁桃体不肿大,心肺(-),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下肢无水肿.血压110/80mmHg.尿常规:蛋白2.潜血2.2-微球蛋白6.15mg/L(0-4mg/L).血尿酸594mol/L(142-416mol/L).Ccr247mol/L,BUN5.36mmol/L.舌质红舌苔薄白。,28,病案-处方-2006-7-6,依那普利片10mg,qd,po.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桃仁8g,红花5g,生地12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山药15g,山萸肉10g,丹皮6g,通草3g每日1剂,水煎服加水500mL,文火煮30分钟,取汁100mL.在加水350mL,文火煮15分钟,取汁100mL.两汁混合,分两次早晚温服.适寒温,不可过劳.,29,病案,2006-7-313:30Pm头痛头晕症状消失血压125/82mmg.舌苔白黄略厚尿常规:蛋白1,潜血1.2-微球蛋白4.65mg/L(0-4mg/L),血尿酸550mol/L(142-416mol/L)Ccr181mol/L,BUN5.06mmol/L,30,病案-处方,依那普利片10mg.qd.po.六味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熟地15g,山药10g,山萸肉10g,丹皮10g,白芍10g,当归10g,桃仁9g,红花3g,通草3g,川楝子3g,生姜3片,大枣3枚服五停二(即每周一至周五服药,周六周日停服中药)加水500mL,文火煮30分钟,取汁100mL.在加水350mL,文火煮15分钟,取汁100mL.两汁混合,分两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水煎服,31,经典为基本,后世医家为补充,西医学为规矩,32,个人主要学术贡献,1.中医临床(1978年-1989年)2.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3.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4.全面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医学特点(2003年-2006年),33,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学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34,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益气养阴剂对腹膜溶质转运作用的观察及机理研究研究期限:1990-1992年N0:39070968脑益安对出血性中风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研究期限:1997-1999年N0:39670907出血性中风大鼠胶质细胞反应及中药干预研究研究期限:1999-2001年N0:39800189),35,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掌握North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了湘雅医院高年资内科主治医师水平,36,个人主要学术贡献,1.中医临床(1978年-1989年)2.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3.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4.全面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医学特点(2003年-2006年),37,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第一临床教研室主任负责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的教学4年中年均教学时数400以上教学督导评估:A级,38,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08.)副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2)编委2002年度全国中西医结合专业职称【主治医师】考试大纲命题组成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家组组长,39,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达到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授水平,40,个人主要学术贡献,1.中医临床(1978年-1989年)2.科学研究及西医临床(1989年-1998年)3.教学及著书(1999年-2003年)4.全面提高,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医学特点(2003年-2006年),41,全面提高(2003年-2006年),课题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6肾切除大鼠干细胞作用及六味地黄丸干预研究No:30672758-1999年5/6肾切除大鼠干细胞作用及六味地黄丸干预研究No:30672758-2006年,42,全面提高(2003年-2006年),2000年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进入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肾脏内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肾脏干细胞的研究。,43,全面提高(2003年-2006年),具备了肾脏内科教授水平可独立进行干细胞研究,44,45,刘某某,女,18岁,因双下肢水肿1月余,少尿10天,于2008年3月14日入院。,46,2008年春节期间感冒。2008年2月初双下肢水肿,2月19日下肢水肿加重,尿量减少,伴恶心呕吐,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3月3日症状加重,转邵阳市。Scr563.2umol/L,BUN:22.98mmol/L.甲基强的松龙500mg/d3天冲击治疗,血液透析,抗感染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转我院。入院时症见:精神一般,乏力、恶心、纳差,小便少,约300ML,大便未行。既往体健,否认其他病史,月经规律,无家族遗传病史。,47,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7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100mmHg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咽不红,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呼吸音稍低。心率80次/分,律齐.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水肿,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48,白细胞7.3109/L,N68.5.血红蛋白72g/L.血小板130109/L尿蛋白尿+3,血尿大量,尿沉渣示红细胞32个/L.肌酐:798.0umol/L,尿素氮:19.67mmol/L,尿酸493mol/L24h尿蛋白定量为3120mg/d(尿量100mL).肝炎全套阴性、ANA(抗核抗体)弱阳性,AdsDNA阳性,ESR:94mm/h,抗SSA:阳性.空腹血糖等均正常.血总蛋白53.4g/L,白蛋白25.1g/L.胸片:正常.腹部B超:右肾13754mm,左肾14572mm,双肾增大,双肾实质弥漫性变,腹水.,49,50,诊断,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IV型,A)急进性肾炎综合症-狼疮性肾炎(IV型,A)中医学诊断?,51,常规治疗,1.入院后予以低盐低脂饮食,严格控制入水量,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等;2.头孢噻肟钠抗感染;3.双密达莫抗血小板聚集;4.硝苯地平、特拉坐嗪、倍他乐克降压;5.08-3-29开始进行激素-环磷酰胺双冲击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mg/d3天,环磷酰胺0.4g2天;6.每周2次血液透析,08-04-01停止血液透析。,52,辨证施治,3月20日:患者胃脘部胀满,极度口渴,喜冷饮,舌红苔白厚而干,脉大,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每天1剂.沸水浸泡10分钟,不拘时少量频服,总量控制在150mL.服2剂后胃脘部胀满,口渴明显减轻;,53,辨证施治,3月24日出现大便质稀,大便中可见未消化崩解的药物,停服大黄黄连泻心汤,改归脾丸:每次6克,每天3次,口服.3月25日泄泻停止,大便中无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