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thesis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the study ofhuang zongxis educational ethics 连 心 lian xin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二一二年五月二一二年五月 i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 存论文。 公开 保密(_年_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 后应遵守此协议)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ii 摘 要 摘 要 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 清朝的建立,他曾积极参加抗击清朝的武装运动,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开始认识到要从教育方面进行改革才能改变封建的统治 思想,他的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的改革上,同时他的教育思想中又蕴 含着伦理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经世致用” 的教育思想。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 还要“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而“徒有自私自利,不可以治天下国家。 ” 他力图把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统一起来,把“天下之利”作为最高的道德标 准。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不是由天子一人决断的,而是由在学校中的大家共 同讨论决定的。在古代为了满足各个人私利,就要兴天下之“公利” ,除天下 之“公害” 。君臣的关系并不是主仆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同事关系、师友关系。 君臣共同商议国事,共同治理天下,目的是为了“万民之忧乐” ,而不是为了 “一姓之兴亡” , 这就体现了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统一, 体现了 “天下之利” 的最高道德标准。他提出的正“学校之名” ,其实就是要加强学校教育,公学 术于朝市,用科学精神洗刷愚昧。而所谓“清议”就是要发挥社会舆论的作 用,是一种反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也是一种进行道德评价,抑制小人,破 除传统习俗的重要手段,黄宗羲重清议,反旧的传统习俗的思想,是同他的 为“天下之利”打破以天子的好恶为是非善恶的思想是紧密相连的。黄宗羲 在学校中提出学校的传统职能即: “学校,所以养士也” ,学校所培养的 人才必须是具有“豪杰之士”的人格理想的士, “豪杰”就是讲究实事实功, 既善于读书、做文章,又懂得经济、政治、军事,能够“经天纬地” 、 “建功 立业”的人,这种理想人格要求要重视现实,敢于创新;做文章要讲求真实, 有所追求。黄宗羲的教育伦理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对近代的教 育伦理思想也产生了重要启迪。 关键词:黄宗羲 教育伦理思想 学校 iii abstract abstract huang zongxi.,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famous thinker, educator. huang zongxi experienced the down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s establishment, he ha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arm movement, but finally ended in failure. could struggle after the failure, he started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looking for the downfall of ming dynasty, the neo-confucianism is still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with their holy ( confucianism learn ) is a pulse, i.e. straight bear the orthodox confucianism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confucianism is believed to be the country of the study, but this being veins idea is not to save the down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so through the reflection of huang zongxi thought it was st. school unknown results. he believed that science education and eight shares to take person system is separated from the social reality, but is empty, as the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 service, he gave a sharp criticism, he advocated the practical and pragmatic style of study, thinking in educ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huang zongxis educational thought change to democracy and science as the core. he advocated the education thought, broke the feudal autocratic system of education under the narrowness and despotism, emphasize national has the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he directed a decadent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chool abuses rebirth of social phenomenon, the school education, school functions, and education cont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measures. however, education and ethics is the inevitable internal harmony, so education and ethics are inseparable. study on educational ethics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all of the associated ethical issues, education ethics research object mainly is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from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ethics probe into the study object, we can think of education in ethics is the study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within a variety of ethical relationship. these relation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of human behavior, but also relates to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contents, process, method, means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ationality. so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all the people iv and things are embodiment of educational ethics. education activity is a human activity, so it and other social fields can not be separated, so the educational ethics also on education and other areas of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huang zongxi s thoughts of educational ethic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reform, such as the public school, is to learn your application .huang zongxi s thoughts of educational ethics not only on the social education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but also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huang zongxi thoughts of educational ethics school 目 录 目 录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 i 摘 要摘 要 . ii abstractabstract . iii 引 言引 言 . 1 第一章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产生第一章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产生 . 4 一、黄宗羲生平简介及其教育实践活动 . 4 二、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 6 第二章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9 一、 “公其非是于学校”中的“天下之利”的道德标准 . 9 二、经世致用和实学的理想人格豪杰之士 . 11 第三章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批判精神第三章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批判精神 . 16 一、反对封建专制,抨击理学教育 . 16 二、对科举取士制度的批判 . 17 三、对学校教育方面的改革 . 20 第四章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评析第四章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评析 . 23 一、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历史影响 . 23 二、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 26 (1)学贵适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26 (2)学贵独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7 (3)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28 结 语结 语 . 3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v 后 记后 记 . ix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1 引 言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 初思想家、教育家,与同时代的王夫之、顾炎武并称为“清初三大家” 。他不 仅在哲学、历史、政治等社会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天文、历法、数学 等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提出了具有民主色 彩的教育思想,也为资本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宗羲处在明朝灭 亡、清朝建立的王朝交替之际和资本主义萌芽之时,所以他的教育思想无不 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当时明朝的灭亡使他开始认识到理学思想已经不适应时 代发展的潮流,所以他对理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的民主 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实学学风。黄宗羲比较重视学校的作用, 主张扩大学校的教育功能,认为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指导政治 和引导舆论的场所。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学校,所以养士也, ”和 “公其非是于学校”的观点。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产生治 理天下的才具和工具的地方。学校要肩负起议论朝政、监督朝政、参与国家 大事之决策的重任,不但使国家大政方针的确立向民主化迈进,而且力图加 大国家大政方针决策的科学化含量。 黄宗羲认为学校并非要代替政府行使 “班 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等的行 政功能,而是要在政府之外独立发挥其断定是非即“立法”的功能。他没有 主张“政教合一”或以校代政,而是在学校中划清了学、政的界限:即 主张学校继承三代时的“辟雍”的某些长处,又主张摒弃辟雍的政教不分、 负担过多政务的弊端。同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安石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也 借鉴了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的思想观点,在教学上主张实学、实用, 主张学贵在致用,提出了“学贵践履”的主张。他明确强调“学问必以六经 为根抵,游腹空谈,终无捞摸”,而“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 认为作学问必先穷经,经学可以经世,不通经,便是迂腐之儒,而学经必须 同时学史。黄宗羲还致力于天文、地理、数学、历法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把 学术研究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兵、农、天时、地理和 物理都属于“经世致用”之务。他这一思想是针对虚空无用和落后的理学提 出的,他强烈批判了程朱理学思想,认为学问要对社会有用,要救世。由此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2 他提出了许多改革学校的措施,不仅要改革教育内容,还改革教育方式和教 师的选拔的方式,来更好的发挥学校在教育人才,在救世方面的作用。他把 天文、地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既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教 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受到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知识的影响,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是他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伦理思 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对于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和伦理思想,学者多有研究, 但从伦理的层面上探讨其教育思想的并不多见。只要对前人对黄宗羲的研究 成果稍加分析便可发现,他们要么是研究黄宗羲的教育思想,要么是研究黄 宗羲的伦理思想,却很少把黄宗羲的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联系起来,没有很 好地把这两者融会贯通。笔者以为,黄宗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而且 还是位杰出的伦理学家,其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所体现出的教育思想 许多都具有原创性,在同时代是无人可比的。现在的问题是:黄宗羲的教育 思想是如何提出的?其提出的根据是什么?他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的终极原 因又是什么?从伦理层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就构成了黄宗羲的教育伦理学。 本文就是想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把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和伦理思想 贯通起来,以期对他的教育伦理学作一次尝试性的探讨。 在探讨黄宗羲的教育伦理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教育伦理学的含义 及其与教育、伦理思想的关系。什么是教育伦理学?在人们通常的用法中, 教育伦理一词的含义是相当灵活和含混的。它可以用来指家庭教育、学校教 育、社会领域内所有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的问题。教育伦理学的含义,笔者 十分赞同著名哲学教授波特斯出版现代教育伦理学,重点研究教育的社 会伦理基础,他着重研究“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等一般 社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笔者在吸收了波斯特的教育伦理思想的基础 上进行了完善,认为教育伦理首先应该关注学校教育内部的各种伦理道德关 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作为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教育管理者应该怎么做?受教育者的学生应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去学?他不仅 涉及到教学中人的行为,而且涉及教学的制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 手段、评价等的合理道德性。可以说,一切教学中的人与事都包括在教育伦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3 理的视界之内。这也是中外学者研究教育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同时笔者认为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众多活动中的一种,他在社会中不是孤立存在的,与 社会的其他领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育伦理也应该研究教育与其 他领域存在伦理道德关系。所以本文所研究的教育伦理思想,不仅应该从教 育的内部的各种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等)中探讨 教育的伦理规范,即对教育进行伦理价值探求,不是向人们展示感性的教育 认知,而是要从确定教育目的、选定教育内容、设定教育方法、明确受教育 者的学习品质和教育者的德行修养等教育实践环节中探求教育作为人获得自 由的重要手段的价值合理性。同时应该从教育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去把握教 育的伦理意义,尤其教育对社会有着明伦兴化、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如“公其非是于学校”和经世致用及实学的学风都涉 及到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些都 充分的说明了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内容中蕴含着他的伦理思想,这两种思想的 结合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不仅对当时社会起 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给后世的教育等方面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4 第一章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产生 一、黄宗羲生平简介及其教育实践活动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 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 年), 享年八十五岁。黄宗羲出生在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黄尊是进士、明朝东林党 名士,黄宗羲从小就受家庭的影响,抗清斗争时,他曾多次被清朝逮捕,过 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他对复兴明朝感到失望后投身讲学和著述事业中,是 我国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博学多才的学问家,也是清代浙东学 派的学术宗师和理念奠基人,一生著作宏富,影响巨大。他的一生被总结为 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7 岁之前,即出生到其父亲去世(16101626), 是黄宗羲的少年时期;第二个阶段是 17 岁到 36 岁(16261645),是所谓 的“党人”经历;第三个时期是 36 岁到 53 岁(16451662),是他参加反 清复明的“游侠”生活;第四阶段是 53 岁到 86 岁,从撰写明夷待访录 到生命终结(16621695),是黄宗羲近三十余年的讲学和著述而厕身“儒 林”的学涯经历。他作为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为后人留下了明夷留书 和明夷待访录这两部深刻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系统阐发了具有民主启蒙 性质的新民主政治思想的专著,从而对我国近代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甚至对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仍然有思想的启迪作用;他所著的 明儒学案和他始撰的宋元学案二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学术史著作的 最高成就,同时也奠定了学案体史书体制,在史学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他作为有创新思维的哲学家,超越了宋明理学家不切实际、高谈心性的空疏 学风,提出了“心以力行为工夫”的实践哲学,建立了“一本万殊”与“公 众合一”辩证统一的哲学史观;他作为一代学术宗师,精研经史之学,提倡 “经世应务”新学风,并通过孜孜不倦的讲学活动,开创了一个其影响及于 当代的清代浙东经史学派;他作为博学多才的学问家,不仅在经学、史学领 域成就卓著,而且在文学、艺术、天文、地理、文字、音律、历法、算学等 方面都有高深造诣,并为后世留下了一百十余种、多达两千余万字的专著、 文集与编著,为我国历史文化宝库贡献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5 黄宗羲开创了清代浙东学派,所谓浙东学派,是一个以地域定名的清代 学术流派,清代浙东学派之所以在浙东的宁波和绍兴地区形成,其根本原因 是黄宗羲在绍兴证人书院,尤其是在甬上郑仁书院的讲学活动,黄宗羲的讲 学活动孕育了清朝的浙东学派, 具体来说是培育了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学术上认可的清代浙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章 学诚。黄宗羲是清代浙东学派的开创者,万斯同是黄宗羲在史学方面最有成 就的学生,全祖望则是黄宗羲的私塾弟子,是清代浙东学派承上启下的重要 人物,章学诚是清代浙东学派的殿军,他继承了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的 经世致用的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黄宗羲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主要代表人。 黄宗羲还孕育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风格,清代浙东学派的学术风格主要有 两点:一、主张学术的经世致用。浙东学派主张经世致用的学术研究宗旨, 这个宗旨最主要是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之学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之学中得 来,这两个学派对黄宗羲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清代浙东学派学术 研究的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源于黄宗羲,他认为“受业者必先穷经,经术所 以经世”。不仅穷经的目的是“经世”,而且学史的目的也是“应务”。他 认为无论是研究经学还是研究史书,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经世致用。所以说 经世致用既是黄宗羲从事教育活动的方针也是他开展学术研究的宗旨,这一 思想也被他的学生继承和发扬,由此经世致用也成了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特 色。万斯同继承了黄宗羲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不以考据为目的而是把重点 放在总结历史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上,为后来研究史学者提供了历史借鉴。 全祖望对黄宗羲思想的继承则表现在对明末忠臣义士和清初隐逸之士的表 彰。 而章学诚则把经世致用推到了新的高峰, 成为清代浙东学派的集大成者。 他对于当时以考据为主的脱离实际的学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擅长史学。 黄宗羲开创了清代浙东学派,他不仅在史学、经学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 和自然科学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然而清代浙东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在 史学方面,所以长期以来史学界称其为“浙东史学派”。黄宗羲的一些治史 的一些基本特点被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形成了史学理论 的高峰。然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却没有被他 的学生继承和发展。直到清朝末期这些思想才被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接受,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6 成为了他们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 黄宗羲的教育实践主要表现在讲学方面,讲学时间从54到70岁这个年龄 阶段,讲学地点在余姚、语溪(今浙江桐乡)、甬上(今浙江宁波市鄑县)、 海昌(今浙江海宁)、越中(今浙江绍兴)等地。1668年即康熙七年三月, 他在宁波创建了证人书院,并进行了长达8年的主讲活动。康熙十五年(1676 年)二月,他应邀请到海宁讲学5年,对清初浙西学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 的讲学活动涉及了经济、政治、天文、地理、数学、哲学、历史、宗教、文 学等众多学科。他的著作有112种、约1300卷、2000万字。影响最大的是明 夷待访录和明儒学案。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系统的哲学断代史,而 明夷待访录则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黄宗羲的教育方面的 著作主要有明夷待访录中的学校、取士上、取士下三篇。 他的教育思想见解独到,他认为学校既是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还是议论 国家政事的地方。他提出的“公其非是于学校”明确要求改变以天子一人决 断的专制局面。是对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他的明夷待访录中的取 士上和取士下两篇揭示了封建的科举制度的黑暗,打击了封建科举制 度。黄宗羲重视经学,认为学问必须以经学为根底。与此同时他还重视史学 的教育。他既重视经史之学,又重视自然科学,他培养了精通数学的陈言扬, 陈言扬在他的启发下写下了论“勾股定理”的书。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他 认为学生必须尊敬老师,要求提高老师的地位。黄宗羲的教育实践活动虽然 以讲学为主,但是所讲内容却极其全面,为清朝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的作 用,也为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任何人,任何思想在历史长河中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都是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黄宗羲的教育伦理 思想也不例外。黄宗羲生活在明朝和清朝两个王朝交替之际,当时正处在资 本主义萌芽之际,社会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上,封建统治者对农民 的土地进行疯狂的兼并和占有,私人庄田在猛烈的扩张。据皇明经世文编 卷251记载,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皇庄面积急剧增长。除皇庄,各地的藩王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7 也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还有魏忠贤等宦官也侵占了大量土地。 皇室、 宦官如此, 地方豪强对大量土地进行兼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破产的农民,这些没有土 地的农民就变成了“佃客”,耕种庄田或地方豪强的土地,他们遭受严重的 地租剥削。与此同时封建贵族的挥霍无度,再加上连年用兵,军费增多,明 朝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所以征收田赋和加大对苛捐杂税的征收,加重了农民 的负担。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揭露道“万历间旧铜五百万,其末年加 新铜九百万,崇祯间又增练铜七百三十万,合三铜为一,是薪铜、练铜又并 入于两税也。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由于明朝统治阶 级对农民的严酷的剥削,使得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从明朝 万历年间开始,不断发生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到了天启七年(1627年) ,从 陕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动员千百万的农民造反,并提出了 “均田免粮”的口号。 政治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激烈。明神宗万历年间,代表统治阶 级内部腐朽势力的浙党、齐党、楚党控制朝政,他们对知识分子、中下级官 吏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的东林党人进行排挤和打击。光宗即位后,东林党人 还得到信任和重用,等到熹宗即位后,尤其是初期,东林党人仍把握朝政, 那些被废黝的浙、齐、楚等党的官僚依附宦官头目魏忠贤,结成了“阉党” , 使得“阉党”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们骄横跋扈,明朝政治愈发黑暗腐 败。同时,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也愈演愈烈,最终魏忠贤等人毒杀 了一批东林党人,一批富有政治革新意识的官员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的打击 和迫害。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也是东林党名士,因为弹劫魏忠贤被害死。 崇祯即位后,惩治魏党,为东林党人昭雪平反。黄宗羲时年 19 岁,只身赴京 上疏讼怨手锥仇敌,于是名显。但崇祯即位后一批宦官和一些与“阉党”有 密切关系的奸徒又被起用,使国事日废,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同时,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开始崛起,频频兴兵叩关,国内民 族矛盾随之激化。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 年), 满族贵族努尔哈赤建立了 后金政权,到崇祯九年(1636 年)时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大清” ,满清贵 族乘机发兵攻打山海关, 清军入关后, 镇压了农民起义军。 1644 年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黄宗羲生活的前期,正处在明朝政治黑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8 矛盾激烈的时期,他亲眼见证了明朝政治的黑暗和经历了明朝灭亡,清朝建 立的全过程。作为一名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他难以接受明朝的灭亡和清 朝的建立。更不愿看到汉族王朝被少数民族政权所替代。由此,他积极的参 加了抗击清朝的斗争,他坚持武装斗争长达 8 年,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9 第二章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公其非是于学校”中的“天下之利”的道德标准 明清时期的学校, 从国子监到府州的县学, 都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服务的, 而黄宗羲认为既要达到“养士”的目的,也要成为“治天下之具” 。中央太学 的祭酒应当由当事的大学问家和退职的宰相担任,他们的社会地位应该与宰 相的地位相同。每月初一,祭酒南面讲学一次,皇帝要带领宰相、六卿、谏 议等到太学去听讲,他们的地位和一般的弟子是一样的。 “政有缺失,祭酒直 言不讳。 ” 地方府州县学的学官则是由地方“公议” ,聘请著名的学者担任, 而不由政府选派,他们不论出身尊卑,不拘是否任过官职。每月的初一和十 五,地方讲学两次,府州县官与一般弟子一起听讲。 “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 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黄宗羲的理想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 主持公是公非的政治机关,是加强社会舆论的机关。他从“天子之所是未必 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试图通过学校的舆论作用来 限制君主的行为, “天子亦随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地方官有 学校的舆论监督,对其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学校的士子有权干预地方的政 事,如果地方官没有才能的话,学生可以群起而攻之,直到将其罢免,这种 主张带有浓厚的自由民主色彩。黄宗羲所主张倡办的学校具有近代资本主义 的初级议会制度的性质。内阁定期向议会(学校)报告工作,祭酒(校长) 向政府的负责人提出质疑,并且有权利批准国家的政策法令等重大的事务。 黄宗羲所理想的学校还是地主阶级的士大夫的政治集团,广大群众没有参政 的机会,他认为君主和官员在学校的监督和舆论下,不会再恣意妄为,政治 就清明了,这是一种绅权政治,贤人政治的幻想。 在我国古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养士”,孔子以来许多教育家都把“养 士”作为学校的基本职能,尽管孔子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颜之推则提倡 明夷待访录学校 明夷待访录学校 明夷待访录学校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10 要寻求经世致用的人才,但在“养士”这一观点上他们却是相同的。正是“养 士”这一基本职能的确立,促使了中国封建教育制度逐渐成熟和科举选士制 度的完善。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黄宗羲关于学校负 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职能的思想,是他在前人观点基础上在内涵和外 延上作了发展,赋予了时代新义,他的“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是中国古 代教育史上的首创,是对古代教育理论的新的贡献。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 学校”的思想集中出现在明夷待访录中的学校篇中,他说: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在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 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大 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也。盖使朝 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 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这一段话表述了一下三层意思:第一,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而且还要 “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第二,所谓“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并 不是要学校成为古代的辟雍。辟雍原为西周天子所设立的大学。礼记王 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当时政教不分、官师 合一,所以辟雍除具有教育职能之外,还成为天子从事祭祀、朝诸侯、献馘、 飨射等重活动的场所。清代学者宋星衍说:“辟雍者,四方有水,中有宫焉; 即明堂、大学、灵台之所在,天子所以宗祀,朝诸侯,校士,养老,观云物 之所也。”孙诒让亦谓:“辟雍,唯天子飨射及受成献馘,乃在其中,非国 子所常居。”黄宗羲说的很明确,他并不主张学校像古代的辟雍那样,承揽 政府机构的某些职能,诸如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会将士、朝吏 民、享始祖等。第三,阐明了“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的实质“公其 非是于学校”。黄宗羲认为学校议政,可以使上至朝廷命下至里巷平民“渐 摩濡染”,逐渐养成普遍议论国家政事是非的社会风气,并且不以天子的是 非为标准,“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这样天子也就不敢 “自为非是”,而不得不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议定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 明夷待访录学校见黄宗羲全集第一册第 10 页至 14 页。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11 即“公其非是于学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不仅要培养人才,而且 还负有议论国家政事的重要职能,以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 断的专制局面,而变成在学校中由大家共同来讨论决定。黄宗羲明确提出上 述思想,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 主化的强烈愿望。在封建社会里,“天下只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 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黄宗羲希望通过增加学校的议政 职能,来改变这种专制局面,使决定“天子之是非”由朝廷移到学校;由天 子“自为非是”;不是天子以天子是非为是非,而是“在朝廷者”,反以学 校 “所非是为非是” 。 黄宗羲强调人生之初都是自私自利的, 但与李贽不同, 他认为:“徒以自私自利,不可以治天下之国。” 他力图把个人私利同社会 公利统一起来,因而提出了“天下之利”作为最高道德标准。由此出发,他 抨击了“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其“君为臣纲” 的封建道德教条。他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培养人才,而且必须以“天 下之利”作为学校教育的道德标准。君主和臣子不是主仆关系,而是平等的 同事、师友关系,他们共同学习,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君臣共同治理天下, 为的是“万民之忧乐”而不是为了“一姓之兴亡”,必须以“天下公利”作 为治理天下的标准,而“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所以“天下公利”也是学 校教育的道德标准,人们“各得自私,各得自利”,天下“公利”是各个人 的私利的总体。他由此而认为封建君主专制使得人们“不敢自私, 不敢自 利” , 所以是天下之大害, 理智地否定了君主的家天下制度。学校不仅是 学习知识的地方,还是议政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议论国家政事的权利,而且 并不以天子的是非为标准,而以“天下公利”为标准。毋庸置疑,在不改变 封建专制制度的条件下,黄宗羲的这一设想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然 而,清初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压下,黄宗羲敢于提出如此大胆的想法,足可见 他的胆识。 二、经世致用和实学的理想人格豪杰之士 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他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作为著名 明儒学案嶯山学案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12 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同样也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和适应当时时 代的要求,同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认识到理学所谓的“静坐参悟一 类工夫” ,是空洞虚无的,对世事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而且这种思想并没有 改变明朝灭亡的命运,所以他对理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由此提出了经世 致用的思想和适应社会的实学学风。他明确指出: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 何今日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 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于适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 则似是,救国家之危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在他看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 了应用,如果只是讲究“一身之行为”,对国家的危难没有帮助。真正的士 人,若想成为“真儒”。就必须将“学道”与“事功”紧密结合,既要得到 知识也要有用,这些都说明,黄宗羲既重视知识的取得,也重视将得到的知 识用于实践中。他提出从学校教育入手,解决教学活动中脱离实际的学风, “敛于身心之际,不塞其自然流行之体。则发之为文章,皆载道也,重之为 传注。 皆经术也” 。 力主文以载道, 经世实用。 黄宗羲针对时弊, 提出的 “学 贵适用”的原则,既批判了空疏学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教学的期望与 要求,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这种强调学以致用的观点在现代都是非常有用 的。 士人的培养,离不开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不应该完全为仕途而设计。 由于受功名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并没有引导学生走上求真务实的道路。黄 宗羲主张做学问首先要立志,要有做豪杰的志向:“学莫先于立志。立志则 为豪杰,不立志则为凡民。” 在黄宗羲看来,要想成圣成贤,必须破除世故 流俗、冲决罗网、张扬个性,并将学问与天下大事结合起来。因此,他痛斥 世俗鄙夫们的种种乡愿之举: 千百年来,糜烂于文网世法之中,皆乡愿之薪传也。即有贤者,头出头 没,不能决其范围,苟欲有所振动,则举世目为怪魁矣。以是诗文有诗文之 乡愿,汉笔唐诗,袭其肤廓;读书有读书之乡愿,成败是非,讲贯纪闻,皆 陈乃乾黄宗羲文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7 页。 沈善洪,黄宗羲全集.m .第 10 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6 页。 孟子师说卷 7 “待文王”章 , 黄宗羲全集第 1 册,第 151 页。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宗羲教育伦理思想探究 13 有成说;道学有道学之乡愿,所读书止于四书、 通书、 太极图说、 近思录、东西铭、语类,建立书院,刊注四书,衍辑语录, 天崩地坼,无落吾事。夫子之恶之,亦逆料其祸必至于是也。“狂狷”是不 乡愿,汉笔唐诗,袭其肤廓;读书有读书之乡愿,成败是非,讲贯纪闻,皆 有成说;道学有道学之乡愿,所读书止于四书、 通书、 太极图说、 近思录、东西铭、语类,建立书院,刊注四书,衍辑语录, 天崩地坼,无落吾事。夫子之恶之,亦逆料其祸必至于是也。“狂狷”是不 安于流俗者,免为乡人,方有作圣之路。 乡愿,也作乡原。论语阳货 云:“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外表谨慎、诚实,内里与流俗合 污的伪善者,是道德中的败类。黄宗羲借此批判读书人中的败类:随波逐流, 盲目信奉权威;做学问只模仿圣贤外形,不追求圣贤精神;更不关心天下大 事。黄宗羲认为,这类人不仅做不成真学问,反而会祸国殃民。论语子 路云:“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 为也。”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之道的人与之交往,只好找狂士和狷士: 狂夫孤高自傲但勇于进取,狷士洁身自好但不肯作恶。狂士和狷士都具有反 流俗精神, 黄宗羲以狂士和狷士反衬读书人中的乡愿, 似乎也在退而求其次。 学以用为贵,尤其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黄宗羲主张:“学问之道,以各人 自用得着者为真。 凡倚门傍户, 依样葫芦者, 非流俗之士, 则经生之业也 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即以适用于自己为根本,方法因人而异,不避意见 相左,反对盲从。他认为,学术上的分歧正是道的本质体现,因而批判那种 学必一致的思想:“学术之不同,正以见道体之无尽奈何今之君子必欲 出于一途,剿其成说以衡量古今,稍有异同即诋之为离经叛道。”在评论朱 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争”时,黄宗羲并没有盲目反对或支持其中一方,而对 二先生能坚持各自自得之见,不轻易让步的之学精神大大家赞赏。后世往往 将朱熹的学说当做教条,黄宗羲批评这一做法,认为学圣贤,在于学其深思 与独创;若把圣贤之说当做教条,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赛道突围
- 2025年预防兽医学传染病动物疫苗接种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安全标准化培训课件讲解
- 2025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医技操作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老年医学老年失独症护理评估测试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 2025年骨科创伤抢救技巧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持续激发新质生产力活力
- 山东能源激活新质生产力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专业能力试卷:就业指导实务操作技能
- 产业园区建设汇报
- 保健公司客户服务流程规定
- 建设工程停工承包人费用计算标准T-YJXB-0001-2023知识解读
- 2025 整形外科面部痤疮瘢痕修复外科查房课件
- 赵子龙课件教学课件
- 肾脏先天畸形超声检查
- 软件工程概论第三版课件
- 心理健康与寝室生活
- 残损币兑换管理办法
- 糖尿病病人饮食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