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案比赛作品2.doc_第1页
统计调查方案比赛作品2.doc_第2页
统计调查方案比赛作品2.doc_第3页
统计调查方案比赛作品2.doc_第4页
统计调查方案比赛作品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浙江省“民生民意杯民生民意杯” 第二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第二届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 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在校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在校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及 影响因素研究影响因素研究 I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 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它已经成为新时期培养大 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本项目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以浙江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当 前高校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意愿和相 关因素,发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 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现状方面:(1)参与志愿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较 为普及,个体因素影响不显著;(2)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 且存在志愿服务“组织化”倾向;(3)大学生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途径较为狭窄, 甚至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哪些部门或社团组织志愿活动。 在校大学生持续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面:(1)在校大学生参 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与其所在群体直接相关;(2)充实人生,体现个人价值,是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最看重的因素;(3)不被服务对象尊重是志愿服务过程最 不能忍受的,工作强行摊派、不被理解同样让人沮丧;(4)多数大学生表示会 持续从事志愿服务,且过去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对后续参与热情、投入程度等 均有影响;(5)大学生普遍认为“奉献、互助、友爱和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非常 重要,但志愿精神普及尚需进一步加强;(6)宣传太少和活动单一是目前志愿 活动组织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而形式主义、组织混乱等则是志愿活动的可持续 开展的障碍。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实与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1)在校大学生愿意并乐 意从事的志愿服务与实际从事的志愿活动不一致性;(2)志愿服务的“无偿”性 质与激励机制的必要性;(3)志愿服务长效化所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与实际 执行中的所要求的灵活性、人性化的矛盾。 基于上述结果,建议:(1)政府层面建立保障机制;(2)高校层面从组 织、培训、宣传、激励等方面建立扶持机制;(3)个人层面提高志愿服务意识。 II 目目 录录 一、引言.1 二、项目简介.2 (一)调研目的.2 (二)调查方式、方法.2 (三)调查的组织安排.2 (四)调查数据处理方法.3 三、调查样本基本情况.3 四、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现状.4 (一)参与志愿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及,参与目的略有不同,持续时 间较短.4 (二)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且存在志愿服务“组织化” 倾向.6 (三)大学生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途径较为狭窄,甚至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哪 些部门或社团组织志愿活动.7 五、在校大学生持续参加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7 (一)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与其所在群体直接相关.7 (二)充实人生,体现个人价值,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最看重的因素.7 (三)不被服务对象尊重是志愿服务过程最不能忍受的,工作强行摊派、不 被理解同样让人沮丧.8 (四)多数大学生表示会持续从事志愿服务,且过去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对 后续参与热情、投入程度等均有影响.8 (五)大学生普遍认为“奉献、互助、友爱和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非常重要, 但志愿精神普及尚需进一步加强.9 (六)宣传太少和活动单一是目前志愿活动组织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而形式 主义、组织混乱等则是志愿活动的可持续开展的障碍.10 六、现实与期望.10 (一)在校大学生愿意并乐意从事的志愿服务与实际从事的志愿活动不一致 性.10 III (二)志愿服务的“无偿”性质与激励机制的必要性.10 (三)志愿服务长效化所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与实际执行中的所要求的灵 活性、人性化的矛盾.11 七、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11 (一)主要结论.11 (二)对策建议.12 1政府层面:建立保障机制.12 2高校层面:建立扶持机制.12 3个体层面:提高志愿服务意识.13 参考文献.13 附录.15 附录 1 “志愿乐活”调研小组调研现场照片.15 附录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活动总结.18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 在校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在校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研究 一、引言一、引言 自 1993 年共青团中央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我国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发 展壮大, “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志愿服务 工作的主力军,在校大学生不仅活跃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中,在扶 贫救济、文化助残、社区建设、科技下乡、支教服务等活动中也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然而,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尚未形成一种 常态,参与的热情也并不十分高涨。众所周知,作为社会上受人尊重的高素质群体, 大学生的言行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行为导向,其持续性的参与志愿服务对我国志愿服 务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参与 志愿服务的瓶颈因素作一探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对于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国外已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其中 持续性志愿服务模型对本项目研究启发较大,该模型指出志愿者的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与过去行为(Past Behavior)直接影响志愿者的行为倾向(Behavior Intention) ,并进而影响志愿服务持续性,而志愿者的角色认同与他人的期望(Others Expectations)、榜样(Modeling) 、是否曾接受过帮助(Past Receipt) 、个人行为准则 (Personal Norm)等因素息息相关(见图 1) 。 注:图中带“+”的实线箭头指向表示前者对后者有显著影响,虚线箭头表示无显著影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 Lee, L., Piliavin, J. A., 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理论和岗位知识的培训,保证志 愿者能胜任服务岗位工作,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另外,这对所有的志愿者还应该有 服务意识及技巧方面的培训,这对十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 必要的,当今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社会经验也非常少,在人际交往和服务他人 的意识方面比较欠缺,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可或缺。 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平台推广和 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针对调查中大学生对志愿服务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情况,学校 作为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主要渠道应重视志愿服务的宣传与推广工作。将志愿服务 的宣传工作落实到班级单位。在调查中,很多同学反映,他们也很想参加志愿服务, 但是获取不到足够的志愿服务活动信息。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志愿者协会或公益社团 可以在各学院找一到两名负责人,每次当有活动举办时,先通知这位负责人,再由他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3 将这些信息告知每个班级。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带来的巨大便利,建 立 QQ 群,将每次举办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邮箱或留言的方式通知给那些有意参加志 愿服务的学生。通过这种将志愿服务宣传到班级的方式,就能够减少大学生想参加志 愿服务但却获取不到信息的情况。 媒体的报道常常引起社会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因此,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关注 度,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参加志 愿服务应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去做的事,使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建立志愿者活动建立志愿者活动“储蓄储蓄”制度,形成一种制度,形成一种“付出、积累、回报付出、积累、回报”的积极的爱心储蓄的积极的爱心储蓄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储蓄”制度是指将提供志愿者活动与优先享受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为志 愿者设立志愿者活动“特殊账户”,具体来说,就是把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间、活动表 现、活动反馈等信息登记并储存起来。当志愿者自身需要他人提供帮助时,可以优先 得到志愿者的帮助,从而形成一种“付出、积累、回报”的积极的爱心储蓄循环系统, 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活动。例如,中国台湾地区志愿者活动法就有类似 这样的规定,“志愿者活动满 3 年,服务时数达 300 小时以上者,可以向地方主管机 关申请核发志愿者活动荣誉卡,该卡可以在一些收费的公立风景区、娱乐场所、文教 场所等享受免费待遇 ”。在美国,不少学校还制定了财政计划和设立专门机构,由专 职社会工作人员负责志愿活动的管理。一些学校还为社区活动提供学分。学校在录取 新生时,注重考察中请人在高中阶段做志愿服务的情况;申请奖学金时,有耀眼的社 会工作或志愿服务经历将为申请者加分;在学校,志愿服务活动更是校园各项活动的 主体和支撑,是学生满足归属需求、丰富人生阅历、展现自身价值的有效载体。许多 用人单位也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和社会服务经验。 3个体层面:提高志愿服务意识个体层面:提高志愿服务意识 正如志愿服务精神所倡导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 务活动,提升自我形象,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由于我国志愿服务相关体制机制建设 相对落后,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因此,从个体层面 来看,不仅需要大学生志愿者提高志愿服务意识,磨练志愿服务技能,更需要大学生 志愿者的爱心、恒心、耐心和细心,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延伟.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_一项质性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李志.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宋妍.影响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因素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4 5 张裕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基本条件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8) 6 王鑫.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 7 Lee, L., Piliavin, J. A.,&Call, V. (1999), Giving time, money, and bloo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 62, No. 3, pp. 276-290. 8 Omoto, A. M.,&Snyder, M. (1995), Sustained helpings without obligation: Motivation longevity of service, 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veholoy, Vol. 68, No. 4, pp.671-686. 9 Omoto,A.M.,&Snyder,M.(2009),The role of community connections in vo1unteerism and social action. In M.J.Holosko,&T.W.Lo(Eds.),Youth empowerment and volunteerism 10国际志愿者协会:/ 11欧洲青年指导委员会: 12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13中国青年志愿者网: 14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15志愿服务中国文明网: 16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网: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5 附录附录 附录附录 1 1 “志愿乐活志愿乐活”调研小组调研现场照片调研小组调研现场照片 问卷调查现场 1 问卷调查现场 2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6 问卷调查现场 3 问卷调查现场 4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7 问卷调查现场 5 “志愿乐活”调研小组合影 Together we can make it better 有你更精彩! 18 附录附录 2 2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活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活动总结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研活动总结 “志愿乐活”调研小组 志愿服务活动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车站、码头、社区等等到处活跃着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身影,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那么, 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对其个人成长究竟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为什么有些同学 参加过一次活动之后再也提不起兴趣?究竟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 务的热情?带着这许许多多的问号, “志愿乐活”调研小组开展了针对“在校大学生 持续从事志愿服务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研活动。 从最初小组成员的选择,到确定调研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和方案,再到各个高校 进行调查,再到后期的数据整理与统计,直至调查报告的形成、修改和完善,每个环 节都倾注了“志愿乐活”调研小组的所有成员的辛苦和努力。从一开始的羞涩于与人 交流,不要意思上前调查,到最后的得心应手。我们真正感受到付出,自己的改变和 成长。 在实际调研之前,我们组员和指导老师都经过计划和讨论,确定好路线和人员, 分配好每个成员所负责的调查区域。而且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先设计了一份预调查 问卷,在本校学生中开展预调查,针对预调查中被调查对象反馈意见,对预调查问卷 进行修改,直至调查问卷达到“不会让学生做题目时觉得繁琐,但又能反映我们调查 的目的”的效果。 调研小组从自己学校到周边学校,以及宁波各大高校和周边城市的高校,从网络 以及问卷收集了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尴尬的 拒绝,从开始在陌生学校拦截过路学生来做问卷,到后来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