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doc_第1页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doc_第2页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doc_第3页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doc_第4页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戏曲研究 来集之论文:来集之及其戏曲研究 【中文摘要】目前关于来集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卒年和戏曲作品方面,而对来集之生卒年的研究,研究者更侧重于从他人作品和序言着手,忽略了来世家谱的作用。再者,来集之一生著述甚多,诸体皆善,目前,尚无对他的诗文词和经类著作的专门研究。现今对他戏曲作品的研究较多地涉及到了创作时间、创作主旨等方面,但也不能忽视集之戏曲理论的价值。本文将对来集之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一方面,结合来集之的生平经历,探析他早期对功名科举之路的追求到后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心路历程,并就其家族背景,剖析他的家国观念。再从他的交游对象,论证出他的处世观、交友观。另一方面,探析在明清易代的背景下,集之创作戏曲时的不同心境和不同思想,及在南杂剧盛行的趋势下,来集之选择的戏曲体制和追求的戏曲理念。来集之的戏曲观念,与其他著作有共通之处。结合来集之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生活,对比来集之的其他作品,他的戏曲作品的是他内容真心情感的抒发和对现实的直接反映,因此,对来集之进行专门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 【英文摘要】AtpresenttheresearchaboutLaijizhimainlyconcentratesinthebornanddiedyearandthedramaworkaspect,buttoresearchbornanddiedyearofLaijizhi,theresearchersfocusedonfromothersworksandprefacetoignorethe otherworldsgenealogiesrole.Moreover,hehadwrittenvery much,Heisgoodatvariousgees.Atpresent,thereisnowordonhispoemsandtheclassworkspeciallyresearch.Nowtohisoperaworksresearchmoreinvolvedwritingtime,thecreationgistandsoon,butalsocannotignorehisoperatheoriesofvalue.ThispaperwilltoLaijizhionarelatively prehensiveresearch.Ontheonehand,bininghislifeexperience,andtriestohisearlyfameimperialroadpursuittolaterperiodofreclusionlifeyearningjourney,anditsfamilybackground,analyzeshishomecountryconcept.Thenfromhisfriendsobject,argumentationoutofhistheory, friend-makingview.Ontheotherhand,riskinMingandqingdynastytothebackground,hewroteoperasofdifferentmoodanddifferentideas,andinsoutherndynastyprevalencetrendofhischoiceofoperasystemandthepursuitoftheoperaconcept.Hisoperaconcept,withotherworkshaveinmon.Combinedwithhisexperienceandreallife,paredtootherofhisworks,andhisoperaworksmoreishissincerityemotionsexpressingandcontentofthedirectreflectionofreality,aordingly,tohisspecialresearchstillarenecessary. 【关键词】来集之生卒年生平经历家世交游戏曲思想戏曲理论艺术特色 【英文关键词】Laijizhithedatesofbirthanddeath lifeexperiencefamilyhistorycircleof acquaintancesideologicalcontentoftheoperathetheoryoftheoperatheartisticcharacteristics 【目录】来集之及其戏曲研究 3-4Abstract4 12-28摘要第一章来集之的生绪论6-12卒年及生平经历考 12-20第一节来集之生卒年考20-28第二章来集 第二节第二节来集之的生平经历之家世考28-39第一节来集之的父辈28-35 母亲、妻子等家族女性35-36 第三章来集之交游考 39-4139-57第三节来氏兄弟36-39第一节来集之文学活动交游第三节来第二节来集之戏曲活动交游41-49 49-52集之政治活动交游 52-57第四节来集之其他活动交游第一节第四章来集之的戏曲创作研究57-85 来集之戏曲作品的思想倾向57-70 艺术体制70-75第二节来集之戏曲作品的第四第三节来集之的戏曲理论75-82 节来集之戏曲的风格及影响82-85 的补充85-92参考文献92-101附录:对来集之戏曲理论致谢101 第28卷第1期 xx年2月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 JournalofCollegeofChineseTraditionalOpera Vol.28,No.1 February,xx 20世纪冯梦龙戏曲研究综述 徐震 摘要:冯梦龙是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一位大家。本文梳理了20世纪冯 梦龙戏曲研究历史的三个阶段,集中了八个重点问题,具体介绍了各家的主要学术观点;描述 了冯梦龙戏曲研究史?三高二低?的基本现象,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古代戏曲冯梦龙戏曲研究 徐震: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xx级博士生,主要从事戏剧美学研究。邓绍基、史铁良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明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xx年)和聂付生的冯梦龙研究(学林出版社xx年) 等,都认为鲁迅先生开20世纪冯梦龙研究之先河。此从小说研究角度立论是对的,但不能由此覆盖冯梦龙的戏曲研究。 冯梦龙是晚明戏曲史上较有成就和影响的一位 大家。晚明及清代曲家对他都较为关注,品评其等第,总结其风格,但都只言片语,点到为止,如明吕天 成曲品将其列为?上下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列双雄记入?能品?,清高弈传奇品说其作品如?芙蓉映水,意态幽闲?。真正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是进入20世纪方才开始的。本文试图对20世纪冯梦龙戏曲研究作出总体性把握,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构筑一个学术平台。 一、冯梦龙戏曲研究历史的简要进程 20世纪最早研究冯梦龙戏曲的是吴梅。一般认为冯梦龙研究的奠基者是鲁迅,其实不然。1916年吴梅在顾曲麈谈中迈出了冯梦龙研究的第一步。他首先肯定了其戏曲改编的成就:?每曲又细定板式,煞费苦心,其书故可传也。?对冯氏的创作评价更高:?其自著之曲,只有二种,一曰双雄记,一曰万事足。?曲白工妙,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直在同时陆无从、袁箨庵之上,惜世之见之者少 矣。?11922年王季烈在庐曲谈余论论及冯氏戏曲:?西楼记?错梦或云系冯梦龙所补。曾取古今传奇汇集而删改之,且更易名目刊行,名曰 墨憨斋定本。一人永占,元玉所著之传奇,以此四种为最著名,但今所见者,皆墨憨斋定本。?2同年 许之衡曲律易知亦肯定其改编汤显祖四梦之功: ?冯改本并易名风流梦,今剧场所歌拾画、叫画诸折,即冯所改本也?,为?四家?之一。31923年鲁迅先生才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介绍冯梦龙时兼及戏曲:?然擅词曲,有双雄记传奇,又刻墨憨斋传奇定本十种,颇为当时所称,其中之万事足风流梦新灌园皆己作?。1926年董康在书舶庸谭十介绍:?龙子犹有改定传奇十一种,又太霞新奏若干卷,中附图甚精。?41930年,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第一次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他的戏曲作品。他从创作的角度肯定冯氏?亦当时之一名手也?,并肯定了他改编的成绩:?沈、吕两人之作甚多,今殆均不传。冯梦龙多改定他人之作,至今皆传之。? 随着新文学运动的逐步展开和深入,湮没了几 百年的冯梦龙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932年容肇 祖发表于岭南学报的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和明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续考是最为重要的两篇文章,首次对冯梦龙及其著述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文章详细考订了冯梦龙的生卒年份、籍贯、主要作品集出版时间,列出了较为详细的作品篇章目录,使人们开始对冯氏的作品的全貌有了较系统的了 解。容先生的工作使我们认清了冯梦龙戏曲在其全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王易的词曲史将冯氏列为明代曲学?第三期传奇大作家?。卢前在明清戏曲史亦肯定冯氏的改编之作:?今歌场所流行 游园、惊梦及听昼等出,皆冯所改订本也。?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指出了冯氏在俗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此书论述的是?除小说戏曲外?的俗文学,但其中的真知灼见,对冯梦龙戏曲研究亦有相当的24 启示。 以上可视作冯梦龙戏曲研究的第一个阶段,重 在作品的考证和特点的评价,初步确立了冯梦龙在戏曲史上的地位。青木首开分析之风,但他的结论也引起了后代学者的进一步讨论。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17年间,冯梦龙戏曲 研究全面展开。周贻白中国戏剧史认为冯属于吴江派?才情跌宕,工为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小说歌 曲。?196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墨憨斋定本传奇影印本,使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的戏剧作品。冯其庸的读传奇精忠旗认为改编的目的是借古讽今,?利用历史剧这一武器,对现实进行抨击,借用岳飞的故事揭露当时的投降派的罪恶和歌颂当时的 抗敌英雄?。此文开启了后来对精忠旗的讨论。陆树仑等探讨了冯梦龙的戏曲表演艺术。以上可以视作冯梦龙戏曲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重在历史背景与思想性的评论,对戏曲艺术方面的成就开始予以重视。但论文数量甚少,研究工作才初步展开。由于冯梦龙生平资料的缺失,许多作品仍未出版,对其思想尚未深究,综合研究很少。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研究陷入停顿。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被写入1979年版辞海冯梦龙条,其戏曲家的地位得到确认。1979年缪咏禾冯梦龙与三言探讨了冯梦龙改订传奇的原因,认为反映了晚明?汤沈之争?的剧坛情况,其作品属于?上下品?。这是一部过渡之作,开始了在历史文化背景和作家个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戏曲作出全面研究的第三阶段。陆树仑上承吴梅,同时开拓了研究的领域和视野,此后基本上是在此之上继续拓展的。80年代以来,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一些过去从未被发现的作品,如寿宁待志、太平广记钞等陆续出版,一些政论文章亦被发现,人们对他的认识更为全面。其戏曲研究的进步与其整体研究的推进密不可分。1984年11月,冯梦龙诞生410周年及入闽任寿宁知县350周年纪念会在福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元曲选校注王学奇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关汉卿全集校注王学奇等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汤显祖全集徐朔方笺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桃花扇王季思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长生殿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古代戏曲史论赵庆元安徽人民出版社xx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山西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