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免疫调节,1,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不能,会,讨论,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那么身体靠什么来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3,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P35),1、什么是免疫器官:他包括哪些器官?,2、什么是免疫细胞?它包括哪些细胞?它们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它包括哪些?,4,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在骨髓中成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5,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6,(1)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T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7,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8,第三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功能:,阻挡、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线,组成:,组成:,功能:,功能:,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病菌,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9,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10,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11,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溶菌酶使细菌细胞壁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12,白细胞消灭病原体,13,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细胞借助循环系统组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14,1、非特异性免疫有什么作用?,屏障作用,吞噬作用。,2、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区别:,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联系:,15,四、特异性免疫作用的过程(重点),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阅读37页,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二者有何关系?T、B细胞分别增殖分化成什么细胞?产生何种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发挥了哪些作用?,抗原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若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16,2、性质:,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1、概念:,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3、举例: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17,2、抗体的分布:,1)主要在血清(血浆的一部分)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3、抗体的种类:1)抗毒素: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2)凝集素: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1、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抗体,18,1、T、B细胞分别增殖分化成什么细胞?产生何种免疫活性物质?2、吞噬细胞在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淋巴因子;效应B细胞(浆细胞)抗体,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参与第二道防线。,19,(一)体液免疫,摄取、处理、呈递,呈递、产生淋巴因子,少数直接刺激,增殖分化,二次免疫?,被吞噬消化,20,21,浆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B细胞(识别),直接刺激,增殖分化,记忆细胞,二次免疫,分泌,抗体,抗原,体液免疫流程图,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处理呈递),22,1.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其产生过程涉及到哪些细胞器?其作用是什么?,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在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吞噬细胞、浆细胞,23,3.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了几次作用?,2次,4.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处理有无特异性?,6.吞噬细胞如果不能完全消灭抗原,只能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这时,特异性免疫开始起作用,这说明?,无,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要发挥的作用,5.如果吞噬细胞直接把病原体处理掉了,这是特异性免疫还是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7.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时候更迅速、高效?,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24,反馈练习一,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4)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25,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A、脾B、淋巴结C、扁桃体D、肝脏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A、抗体B、抗原C、淋巴因子D、溶菌酶E、淋巴细胞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A、免疫器官B、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D、免疫细胞,D,ACD,B,26,5、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毒素是抗体。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C,27,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但如果病毒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那么,消灭这些病原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呢?,细胞免疫,28,问题:,1.什么叫靶细胞?靶细胞如何裂解死亡?,2.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相同点?,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有什么不同点?,29,(二)细胞免疫,30,效应T细胞,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直接刺激,增殖分化,记忆细胞,二次免疫,细胞免疫流程图,产生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呈递,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31,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关系,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效应的方式,效应T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靶细胞(宿主细胞),抗原,作用对象,细胞免疫,项目,体液免疫,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效应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免疫,(三)两种免疫比较,32,(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破裂,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故免疫过程中,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等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资料,33,问题探讨:,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能有效地防御一切病原体呢?,34,HIV侵入后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P36资料分析,35,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讨论,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与人体免疫能力丧失、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故不能抵抗病菌侵袭,进而使人死亡。,36,、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年,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数估计已经达到万。你如何看待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约年,37,免疫缺陷病,机体的免疫功能不足,不能有效抵抗抗原的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艾滋病图片,概念:,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38,HIV:,艾滋病,39,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40,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41,问题探讨:,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42,过敏反应,你能举例吗?,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强烈反应。(图片),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2)、一般不具破坏性;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等。,43,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过敏反应,44,自身免疫病,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图片: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45,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46,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五)免疫失调病,免疫能力过强,免疫能力过弱,免疫失调,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47,五、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对外,防卫功能;对内,监控功能;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免疫系统只有防卫功能吗?对于体内衰老、凋亡的细胞怎么处理呢?,问题探讨:,48,1、概念:机体的一种保护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五、免疫的概念和功能,1、概念:,49,(小资料),六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接种(疫苗)2.临床检测3.器官移植,(阅读P39),50,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51,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52,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不能。例如,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53,1)人受到过敏原刺激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2)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反馈练习二,54,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55,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抑制病菌的繁殖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C,56,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湿疹C、类风湿性关节炎D、风湿性心脏病,B,57,5)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D,58,过敏反应,59,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体,抗体,某些细胞:皮肤、粘膜上,过敏原,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返回,60,系统性红斑狼疮,6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表出现红斑,62,风湿性关节炎,返回,63,津巴布韦一名6岁的艾滋病患儿,返回,64,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是将灭活的病原体(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及记忆细胞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入体内时,记忆细胞就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返回,65,(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2反应阶段是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维修保养承包合同
- 智能家居产品体验店品牌加盟与合作管理与服务合同
- 生物质能源期货交割与仓储物流服务合同
- 环保型石墨烯地暖系统隐蔽施工节能合同
- 乡村旅游线路地接服务与生态农业合作协议
- 扶养费银行账户监管与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服务协议
- 仓储物流项目股权投资合同
- 冷链食品物流配送站点承包经营协议
- 高效出行网约车司机加盟服务管理协议
- 独家影视剧本原创改编权授权合同
- GA/T 751-2024公安视频图像屏幕显示信息叠加规范
- 汉语方言与地方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论文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3学生食堂管理制度
- GB/T 7134-2008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及五方验收表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复习课件
- 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
- 022旋翼干式塑料表壳水表
- 特殊旅客的航空服务文献综述
- 实验模式动物斑马鱼左正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