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摘要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发展理念、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技术变革与创新,也是 生活模式、 生产方式、价值理念、国家利益的世界性革命, 其含义非常丰富。 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的基本国 际法文件,使得各国不得不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少能 源消耗、消除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持续不断的、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 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更为显著。英国经济以低碳先 行,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就业出路的机会, 美国则立法投巨资于低碳经济。从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就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十七 大又提出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充分说明我国对能源、环境和气候 变化的相关问题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费 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严峻 的问题。主要是: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度大,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多, 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瓶颈,我国减排的国际压力比较大。 文章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欧盟与美国、英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通过明确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框架、加强制度建设、利用市场机 制、推动科技创新等,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国家或地 区发展低碳经济法律的内容与政策的内容,各有各的特点,对我国发展低碳经 济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主要的启发有:要致力于提高低碳技术;要建立健全 系统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要注重建立排放交易的市场机制;要激励企业发挥 主体作用;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非低碳性及相应的法律、政策现状是,高污染、高能 耗经济发展轨迹及现状。我国当前环境资源法律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存 4 在很多不足,如,法律体系未建立、配套规定缺少、需要创新机制等问题的存 在是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导致目前我国法律与政策在发展低碳 经济方面不足的原因。 文章最后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政策与法律建议:第一,注意建设与 低碳经济相适应的生产与消费模式,以及鼓励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内国际政策、 法律方面的制度,尤其是建立政府引导下市场机制方面的制度。第二,架构起 发展低碳经济具体的激励与制裁制度。如,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 技术政策等方面建立具体的激励与制裁制度。第三,加快低碳经济立法,加强 政策与法律的实施。第四,做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配套与协调。第五,积 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承担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义务、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需 要必然要求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关键词】低碳经济 形势与背景 机制 政策与法律 建议 5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economy, already has a wealth of scientific content. low- carbon economy is a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patterns, lifestyles, value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t is very rich in content.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and thekyoto protocolas the glob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basic docu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 making the country had to take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eliminate pollu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constant, one of the most talked about. at present, countries are actively developing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developed regions. first low- carbon british economy, the eu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low- carbon economy as the opportunity,us has invested heavily i n low- carbon economy legislation. from the ncp has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source- saving society, the partys congress proposed the building of a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fully demonstrates chinas energy,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issues seriously. however, the current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the consumption of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destroying the environment.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is facing many serious problems. mainly: low- carbon economy faces difficult, facing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bottlenecks, re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essure is relatively larg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ow- carbon economy policy and law. eu and the us, britain, japan has a clear strategic goals, improved legal framework, strengthened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to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low- carbon economic policies and laws. national 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legal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of the policy, ea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to the main inspiration are: to improving the low- carbon technologies; to establish a system supporting the law; to focus on 6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ket mechanisms of emissions trading;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play the main role;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ntemporary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on- carbon of the legal, policy status quo is, high pollution, high energy pa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chinas current laws and policies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such as,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established, the lack of supporting regulations requires the existence of innovative mechanisms such issues as the main performance.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legal and policy led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sufficient reason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made the following policy and legal advice. first, the attention to building low- carbon development the mode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encourag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policies, leg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market mechanism. second,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 from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ncentives and sanctions regime. for example, fiscal policy, tax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technology policy. third, accelerate low- carbon economy legislation, strengthening of policy and law enforcement. fourth, make relevant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supporting and coordination. fifth,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 situation mechanism policy and law recommendation month day3.14, year2011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2 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山西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 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不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1 1 .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与背景 1 . 1 低碳经济的概念、来由、发展 国内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一些主流观点认为,所谓的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指导下,以通过产业的转型改变、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制度的创新改革、技术的创新开 发等多种手段,采取尽可能地减少煤炭与石油等一些高碳能源消耗,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于 2 0 0 3 年出现在我国能源的未来:建立低碳经济这一英国 的能源白皮书里,继巴厘岛路线图中被进一步肯定和认可,2 0 0 8年的世界环境日, 以“推 行低碳经济,转变传统观念”为主题,更是希望各国能够重视并且采取积极措施发展低碳经 济,将低碳经济这一观念融入到政府的决策中。 国内外学者的一些相关研究。国外有学者认为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以低碳经济思想为早期 探索。其学者认为,地球已经面对温室气体的严重威胁, 需要我们的经济以氢能、太阳能等为 能源,而抛弃经济发展以化石燃料为核心能源。其学者还提出,这个转变十分紧迫和很必要, 要建设零污染、零排放的无碳能源体系和无碳能源经济。英国在我国能源的未来:建立低 碳经济这一能源白皮书中提出, “低碳经济”意味着消耗最少的资源、对环境产生最小的污 染, 产出和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果。同时,低碳经济也带来更高质量的生活,创造更多的 机会, 包括创造更多的科学技术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创造大量的劳动就业 。 目前, 我国相关学者对低碳经济所具有的内涵开展了许多讨论和研究, 产生了许多的成 果。有些学者提出,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 它包含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生活 方式等低碳在内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执行区域的清洁发展、尽可 能促进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维护全球的生态平衡是低碳经济的实质。 还有学者认为, 低碳经济是 能够改善生态环境的经济,它要求环境及经济成本、碳排放量的最低化, 这种经济,也是可持 续性很强的经济。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 能源技术的不断革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另外,不 陈柳钦:“低碳经济演进: 国际动向与中国行动”,科学决策2 0 1 0 年第 4 期第 2 0 页。 2 断创新的制度也很重要,是其中的应有之义。通过这样的创新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排放温室 气体, 利于全球环境和气候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和研究发现,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经过许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丰富 的内涵。低碳经济的丰富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既是一个发展上的理念, 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模式。 作为发展理念的低碳经济。这包含着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最低的污染 排放、最高的有效能源、最高的有效效率、最高的有效利益作基础, 以环境和气候自然发展并 适宜人类生活为目标 。它是人类理性权衡的结果,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实现和 谐发展的基础上,才考虑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增进人类福利,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寻求经济发 展与环境发展的协调,将这个协调作为发展的基调。 作为发展模式的低碳经济。意思是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能耗型、污染型经济的发展模 式,而换之以新的集约型、低能耗、清洁型(绿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它兼顾了经济发 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并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和谐,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注重发展的方式 和发展的内涵,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发展作代价,但却实现了更好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 的显著特征是低碳性、健康性、可持续性,最大程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一种全新 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尽管要求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节能减排,但却在经济 产出和经济效益上比旧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更加好。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其实现低碳发展也要 通过创新科学技术,如发展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来实现。 第二,低碳经济既然涉及到是科学方面, 也涉及到政治方面。 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低碳经济主要涉及到科学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的低碳技 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等,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的方面来解决,只有不 断创新科学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强有力地实现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因此,低碳经济能否 实现以及如何推动和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都有赖于以科学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从低碳 经济的实施和实现上来说,低碳经济又主要涉及到政治方面,又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尽管技术问题从根本上决定着能否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性, 但是否发展低碳经济或是否实施 低碳经济以及是否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或作为经济发展的理念来实施,这又根本上 涉及到了政治问题。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各国国内,这一点表现得都非常明显。以当今国际社 会为例,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各国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利益立场,在经济、政治、环境方面, 进行外交争夺,以争得一定的话语权。因为这涉及到各国国内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主动还是被 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 0 1 0 年第 1 期第 2 3 页。 3 动的问题,以及各国自己的国情基础等方面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科技实 力情况不一样,如果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给以不公平地限定,则国家今后在经济发展空间上、 政治和外交方面等,便会失去主动权,受到限制。同时,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可能损害其 他国家发展的权利, 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企业、个人,而且,不仅仅是横向影响, 还要影响到这 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子孙后代。 第三,低碳经济本身涉及到能源、环境、经济等方面,因而具有综合性。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就必然面临着能源、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这主要是由 于,工业的发展, 造成了大量能源、资源的消耗,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污染和废物, 这些污染和废物没有得以有效处理,从而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对物质的无穷 尽追求必然要求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从而就产生了环境与资源破坏的恶性循环。但是,毕 竟地球的环境容量与能源等资源是有限的,因而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就受到了环境、与能源等 资源这样的限制。 因此,能源、环境、经济三者实际上是内在的、有机地互相密切联系的,需要在发展低 碳经济的内涵中将这种密切联系,通过和谐、可持续性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综 合考虑、综合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强调最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强调对环 境和生态的保护,但又要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现实情况下,这的确是一对尖锐的 矛盾。但这一矛盾并不是从根本上不可解决的,也不是永久性的。这个矛盾的解决,需要从 能源和自然资源入手, 在经济发展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 利用低碳、 高能效技术、再生能源技术、循环利用资源等,实现低能耗、高产出,从而使得经济的高效、 环境与生态保护同时实现, 使低碳经济从而成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这样,就可以实现资源、 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这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1 . 2 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与背景 1 . 2 . 1 国际形势与背景 京都议定书生效向国内企业发出了市场信号,不再有免费的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 的公共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各大型企业共同参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之间的国际合作也能带 来充分的经济利益。随着欧盟国家的京都议定书于 2 0 0 5 年 2 月 1 6 日正式生效和温室气 体排放贸易机制(e u e t s )在 2 0 0 5 年 1 月 1 日正式进行运行,说明了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 正在形成。根据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有关规定,作为发展中国 4 家的中国,碳排放量交易是以参加项目为基础的,其项目为参加清洁发展机制(c d m ) 。作为 发展中大国,中国是有很多的有利条件实施 c d m项目,例如项目投资比较容易获取、国家风 险低、技术能力强大等。世界银行曾经预测,全球 c d m 市场 5 0 % 的份额将有可能被中国占据。 但是实际的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巨大的市场潜力。截止 2 0 0 6 年 4 月 1 日,已经有 1 4 9 个 c d m 项 目在 c d m执行理事会的注册中,其中来自中国的只有 7个,远远落后于印度和巴西。在 5 4 2 个项目申请渠道(p i p e l i n e )中,来自中国的只有 3 9 个,落后于印度和巴西。也就是说,印 度和巴西的 c d m活动的步伐远远超出中国。中国作为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仅次于美国,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更为显著。英国经济以低碳先行, 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就业出路的机会, 美国则立法投巨资于低碳经济。此外,联合国也在呼 吁各国发展低碳经济。 1 . 2 . 2 涉及低碳经济的重要国际公约与国际法文件 1 9 9 2 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简称公约 )经 1 5 0 多个会员国代表通过的第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条约。该公约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就控 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规定。 1 9 9 7 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举行,在此次会议上公约实施得到了重大突破, 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通过了,2 0 0 5 年 2 月 1 6 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 都议定书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等做出了具体要求 规定。在人类历史上,就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以国际法的形式予以限制,该议定书是第一 次。为了促进各缔约国更好地实现减排二氧化碳的目标,该议定书规定各缔约国可以采 取所规定的四种减排方式:一是,“集团方式”,在总量上完成减排任务。比如欧盟的 成员国家可以被看作为一个整体, 其内部有些成员削减而有些成员增加, 但总的量不变。 二是,绿色的开发机制,通过这一开发机制,以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完成二氧 化碳减排任务。三是,通过“净排放量”测算一个国家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即,以该 缔约国排放的实际总量减去该缔约国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四是,发达国家可以 相互买卖排放额度,即进行“排放权交易”,如果有缔约国不能完成二氧化碳排放的减 排任务, 可以通过向超额完成二氧化碳减排任务的国家付费购买其超出的减排额度。京 都议定书还建立了联合履行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 3 个灵活合作的 减排机制,这些机制允许发展中国家可以取得相关资金和技术,而发达国家可以通过碳 5 交易市场等方式灵活的完成减排任务。2 0 0 6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已达到 3 0 0亿美元的 规模。 京都议定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都作出了特别性的规定,要求发达缔约国的减 排目标应该严格履行,同时要求发达缔约国在 2 0 1 2 年以后的减排应当依然保持领先。发展中 的缔约国要尤其重视引进、消化和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清洁技术,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 采取各方面的有效措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应有的努力。上述议定书和公约中还有特 别吸引人的一个机制,这就是“清洁发展机制” 。它是指发达缔约国有义务在二氧化碳减排方 面帮助发展中缔约国,发达缔约国帮助发达缔约国减排的部分,可以在发达缔约国国内多排 放相应部分,从而使发达缔约国由此多获得相应量的碳排放权。 联合国政府之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于 2 0 0 7 年 2 月至 1 1 月,分四个部分陆续发布了第 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该评估报告对世界气候变化的预测、事实、发展、影响、原因、减 缓方法等,从各个方面综合进行了评估。该评估报告结论比较科学,它解决了在气候变化领 域长期争论的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温室气体的不断排放, 其来源是由于化石能源在过去 1 0 0 多年来工业革命中的消耗,因此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第二, 全球气候确实存在和发生了变暖的现象,依现有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全球气温到 2 1 世纪末可 能会上升摄氏 1 至 6 度;第三,主要的地球变热原因,与六种温室气体(g h g )的不断排放有 关,其中以二氧化碳为主。该报告还指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未来数十年内还将不断地 增加,尽管我们实施了一些气候变化方面的减缓政策和采取了一些可持续发展措施。相反, 如果全球现在不采取措施和积极应对以降低二氧化碳的减排,全球气候必然会在现有基础上 变暖,这还会引发气候系统的许多一系列变化,从而将会使人类的基本生活要素,如生存环 境、水资源的获得、粮食的生产与供给、身体健康等,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 2 0 0 7年 1 2月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决议。该决议制订了“巴厘岛 路线图” , 即,怎样进一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确定了将来加强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有关规定。这是全球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环境和生态保护事件。 “巴厘岛路线图” 确定了 2 0 0 9 年以前怎样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关键性的议题进行了明确性的谈判和最终确定, 主 要明确的议题有:怎样推广气候友好型技术及方法;怎样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结果;以及怎样资助那些减少气候变化的措施。进一步确定了共同 而区别的责任原则,重点强调全面和有效、持续性实施、减缓的措施、资金解决、技术等问 题。并且,巴厘岛会议确定在 2 0 2 0年前发达缔约国减排 2 5 % - 4 0 % 的二氧化碳。 “巴厘岛路线 图” 是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上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低碳经济在全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 6 推动作用。 2 0 0 9年 1 2 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就京都议定书一期承 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进行了商讨, 就未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进行了新协议的 签署。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上这是一次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协议,也是京都议定书以 来具有重大意义的又一个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协议。 有人比喻它是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一 次机会。 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京都议定书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 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就是对发展中国家所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和发达国家如 何实行强制减排作出了具体安排,同时就全球长远目标、透明度、技术支持和资金等热 点问题达成更广泛共识。 2 0 1 0 年 1 1 月- 1 2 月在坎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涵盖一揽子问题的坎昆协议达 成了。按照协议,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做出的承诺将按照其承诺进行减排量减排,但 是对此承诺没有强制要求;发达国家需要设立一个绿色气候基金,使其帮助发展中国家能够 更好适应气候变化。 另外,联合国也决心呼吁全球所有的国家、组织、公司以及城市全都来选择低碳和绿色。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被确定为 2 0 0 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这是在联合国环 境规划署的精心安排下确定的。它的旨意在于使人们在观念上融入低碳经济,并在实际中给 予具体行动和措施。同时,将这种低碳经济的观念和认识融入到各种决策中。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在环境日当天还正式发行了一个新刊物 改变碳释放联合国气候综合指南 。 这说明, 各国批准前述国际公约、国际文件后,就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因而都为碳减排的责 任和目标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一方面,尽管国家利益、发展权利、国家责任等一系列复杂 而敏感的问题,可能会因碳减排责任的分担引起,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 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也因 碳减排责任的分担而注入了变革的动力。应当说,低碳经济已经是客观发展趋势,是世界经 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深刻影响并指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产业发展等经 济的全部内容,也会引发国家权益发生深刻变革。 1 . 2 .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内形势与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又 决定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这些重大的指引性政治决定,充分说明我国非常重视对 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也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和环境 方面所确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决心。“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政府确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 7 护的任务,如,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比“十一五”前要减少 1 0 % 等。中国政府的第一个气 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于 2 0 0 6 年底正式发布,这是由原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发改委、国 家气象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作为我国编制的首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影响的国家评 估报告,它不仅是向国际社会更进一步表明我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并且为 如何更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具体科学决策依据。2 0 0 7 年,我国 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这一政策性文件是我国第一个怎样应对气侯变化 的比较全面的方案,我国也因此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发布应对气侯变化方案的国家。胡 锦涛在 2 0 0 7 年的 a p e c 会议上,提出了中国的战略主张:研究开发低碳的能源技术、碳吸收 技术并促进这些技术得以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也提出了我国的节能减排方案。 我国在政策因素大力推动下,低碳技术创新的步伐显著加快,大量资金被运用到能源效 率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尽管我国仍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但是我国正在准备迎接一场全 新清洁能源革命。自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发电装机容量 将逐年增长。截至 2 0 0 8 年底,包含风电能源、水电能源、核电能源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发电 装机达到 1 . 8 9 8 4 亿千瓦,大约占全国的总装机容量的 2 4 % ,其中以风电装机为 1 2 1 5 . 3 万千 瓦,水电装机为 1 . 7 2 6 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为 1 4 万千瓦,核电装机为 9 0 8 万千瓦,生物 质能的发电装机超过 3 0 0 万千瓦。我国的水电装机规模排列在世界第一的位置,风电装机规 模排列在世界第五的位置。2 0 0 9 年,我国还成为风机出口的世界领先大国。在低碳交通运输 方面,美国汽车的燃料效率标准比我国低出 4 0 % 。2 0 0 8 年我国的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 2 1 8 8 万 辆,相比 1 9 9 8 年增加了近 4 0 倍。预计到 2 0 2 0 年我国可以利用非粮食用地生产出将近每年 1 2 0 0 万吨低碳生物燃料 。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低碳经济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的结果是以消费大量能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第一,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度大。我国的有效能源利用非常效率低,其中主要靠矿 产资源的能源消耗,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于别的国家,我国的减排目标和经济发展存在着 突出的双重压力矛盾,我国目前正处于高能耗阶段,同时也是处于高碳经济期。由于国际分 工的不同,发展中国家将成为能源消耗大国。为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碳经济将会继 续保持下去。发展低碳技术的很大特点是低碳经济涉及面广而且难度很大。低碳经济和低碳 技术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同时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也涉及到低碳技术。正是由于低碳 余来文 谭轶: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 中国石化2 0 1 0 第 1 期第 1 3 页。 8 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相当大的难度,这样就严重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一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均迅速发展, 这带来要求不断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相应地,人口增长也比较快,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消费 结构也随着相应地进行升级,这样,必然带来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带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 断增加。而我国环境承载的容量又非常小,这正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矛 盾。二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方式仍然存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与能源的依靠较高, 产品平均能源消耗和单位 g d p能源消耗都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三是,资源能源禀赋的 特点。我国的人均资源相对少。在我国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丰富、石油贫乏、天然气缺 少,这是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的最大和最突出的特点,这个能源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生产和 消费,必须是以煤炭为主的结构,而且这个结构客观上会长期保持下去。以煤炭为主的能源 结构必然会导致高的碳排放量。而我国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其中的最大国家,能源消费量非 常大,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四是,我国在全球产业结构的分工体系中, 还位于比较低端的结构中。消耗大量能源的资源密集型商品、劳动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 的商品的主要内容。这表示,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这是由于我 国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所造成的。 第三,低碳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和资金方面的瓶颈。低碳技术几乎涉及温室气体排放 的各个行业部门,其中包括电力、建筑、交通、冶金、石化等等,在这些领域,低碳技术的 有效应用可以节约能源与提高能源效率。从我国拥有的低碳技术来看,而我国一次能源投入 转换效率只能达到 3 5 % 。而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一次能源投入转换效率达到 4 5 % 。近两年, 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来看还是非常落后,而且发展非常不平衡。如果分别从各个 领域来看,高参数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 环技术(i g c c )等,我国已经初步的掌握,并且这两年的进步非常快,但是仍然不是很成熟, 产业化还有一些问题。在交通领域,比如汽车燃油的经济性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一些相关 技术等,我国虽然掌握一部分,但是在较短时间内还无法达到产业化的水平。新能源与可再 生能源的技术方面,燃料电池技术、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生物质能技术、氢能技术、高性价 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等,与欧洲、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于 电力、冶金、化工、交通、建筑等一些领域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技术,我国在系统控制方 面,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 我国目前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依靠减少能源消耗过程中的产生的碳排放,这主要是由 游雪晴 罗晖: “低碳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科技日报2 0 0 7 年 7 月 2 2 日第 5 版。 9 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缺少技术、资金的原因。而发达国家拥有非常雄厚的资本与非常先进的 科学技术支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达国家将会按照其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在全球推动碳排 放规范。这就需要我国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这种方式,引进先进的高能效技术、再生能源技术、 低碳技术,大力推进低碳的生产与生产方式。同时,我国还要建立相应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市 场与监管方面的体系。我国企业在低碳经济面前需要调整和提高,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 技术。这些都需要技术和资金的保障,所以,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 就在于技术和资金。 第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承担国家的义务。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的缔约国,承担着一些相应的应对气候变化公约的义务。我国作为其中一个负责任的大 国,也应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承担责任与义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 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最高权力 机关对此次议题的重大关切,也说明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件关系到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 大问题上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更加体现了我国具有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但是,我国 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时,必定承担的极大难度。 2 0 0 7 年我国碳基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于全世界第二,2 0 0 8 年美国和我国的排放总量应该大体上 相当,2 0 0 9 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因此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众多数字 显示,我国的能源消费正处于“高碳消耗”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化石能源占我国能源总量的 9 2 % 。我国电力生产中的 7 8 % 以燃煤发电,而六大高耗能产业(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 工、建材)等的加速发展,就使得我国经济成为“高碳经济”。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费的 碳排放,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3 0 % 以上,全国总能耗也一直在快速提高,如 2 0 0 0 年为 1 3 亿 吨标准煤,而 2 0 0 8 年为 2 6 亿吨标准煤。我国这种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非常明显 了。由于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发展的阶段,我国在未来 的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地位,这个阶段中,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还会快 速增长。经济发展后,我国 1 3 亿人口提高生活质量,也会引起加速增长能源消耗。据预测, 我国到 2 0 2 0 年,能源需求量会达到 5 0 亿吨标准煤 。处于高碳经济的生产领域、流通领域、 消费领域,必然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高排放,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生态、政治、经济、外交等严 重后果。我国的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严峻性。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厘路线图,国际社会存在 着激烈的争论,焦点一直是发达国家应当不应当继续率先减排,以及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 曾纪发:“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必然选择”,中国信息报2009 年 8 月 31 日第 5 版。 10 别的责任”原则等。我国政府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并担负起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相 称的国际责任。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至 2 0 2 0 年,我国单位 g d p 的温室气体排放,将 比 2 0 0 5 年下降 4 0 % - 4 5 % 。这一短期目标,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已经非常具有挑 战性。 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全球共同参与,我国作为地球的一个重要成员,作为 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认识到应当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京都议定书所规 定的义务,并且行动起来,尽管我国暂时还不受公约所规定的排放限额的约束。根据上述公 约,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政府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态度。 2 .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考察 自英国 2 0 0 3年最先明确提出“ 低碳经济” 以来,欧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明确 战略目标、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完善法律框架、加强制度建设等,建立起一套较 为完备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 2 . 1 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与法律 第一,关于能源方面。2 0 0 1 年 9 月,欧盟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法令, 该法令重申了至 2 0 1 0 年,欧盟实现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 1 2 的目标,欧盟可 再生能源电力比例占电力消费总量的 2 2 的目标。2 0 0 6 年 3 月,欧盟发布了欧洲 能源战略绿皮书,提出开放欧盟各成员基本封闭的能源市场,对欧盟能源市场强化监管, 制订欧盟的能源共同政策;发展可再生能源,鼓励可持续性利用能源,加大对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研究投入; 建立相应的国际机制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2 0 0 6 年 1 0 月, 欧盟公布了能源效率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为降低交通运输、建筑物和机器的能耗,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7 0 多个节能措施。 另外,还建议推广节能产品,出台新的强制性节能标准。 2 0 0 7 年 3 月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欧盟的新能源战略(全称是关于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欧 洲共同战略),其中规定,到 2 0 2 0 年欧盟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 2 0 。 2 0 0 8 年 1 月,欧盟公布了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提出五个立法建议:碳捕集与 封存指令、碳交易机制修改指令、实现欧盟 2 0 2 0 年减排目标、促进可再生能源 利用指令,分解各成员国减排任务的决议等,以此实现 2 0 2 0 年欧盟碳的减排数量,至 11 少于 1 9 9 0 年基础上减少 2 0 ,其中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量最少 2 0 % ,能源总消耗的比例中可 再生清洁能源应提高到 2 0 % 以上。2 0 0 8 年 1 2 月,欧盟最终达成了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其低 碳经济政策框架也最终形成。 第二,技术与投资方面。2 0 0 7 年 3 月,为了达到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欧盟委员会 为了促进研究与开发低碳技术,专门制定了一个战略能源技术方面的计划;2 0 0 7年 1 0月, 欧盟委员会为了发展低碳技术,通过建议的方式,要求将来的 1 0 年内,增加 5 0 0 亿欧元投资 用于开发低碳技术;另外,欧盟委员会准备大力开发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碳的吸收和 存储等技术,为此专门制定了投资与开发研究的“路线图” 。 2 0 0 8年 1 2月,经欧盟各成员国的一致同意,欧盟发起“欧洲经济复苏计划”。其中对 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资助做了具体安排, 如, 1 0 . 5 亿欧元用于七个碳捕获和碳存储项目等。 2 0 0 9 年 3 月,欧盟公布,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确保欧盟在“低碳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 地位,至 2 0 1 3 年前,欧盟出资 1 0 5 0 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 ,其中的款项必须全部用于环保 项目、与环保项目相关的就业项目。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合作合同范本新
- 石料销售合同范本
- 淘宝运营协议合同范本
- 配班个人工作计划上学期(5篇)
- 开展主题教育的收获体会五篇
- 职能逻辑推理题目及答案
- 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配技能训练)课件 项目六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 环境监测行业智能化转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分析报告
- 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2025年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案例分析报告
-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安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测试化学试卷
- 2024年第九届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素养竞赛题库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 DB65-T 4488-2022 地理标志产品 奇台面粉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中医药膳学课件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创伤的救治流程
- 一荤一素三声部 合唱钢琴伴奏谱
- 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课件
- 哈工大c语言课件1
- 物质的分类教学PPT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