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美容穴位选粹PPT课件.ppt_第1页
针灸美容穴位选粹PPT课件.ppt_第2页
针灸美容穴位选粹PPT课件.ppt_第3页
针灸美容穴位选粹PPT课件.ppt_第4页
针灸美容穴位选粹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美容穴位选粹,1,美容篇,2,针灸美容概述,针灸美容,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从而调和阴阳,使颜面五官等部位气血通畅,面部皮脂分泌功能协调,皮肤光洁柔润,达到美容的目的。针灸美容主要用在减少皮肤和颜面部色素沉着等方面。,3,皮肤皱纹是皮肤衰老的表现,人到中年以后逐渐出现。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若肺脾气虚,则出现皱纹。此外,人体的健康、营养状况不佳和遗传、日光及紫外线照射,均可导致皮肤老化而产生皱纹。其表现为皮肤松弛,失去光泽,多见于额部、眼角、面颊、口角等处。,4,黄褐斑常见于慢性疾病,多因脾肾两虚,脾不化生精微,肌肤失养;或肾亏水不制火,湿热内蕴,郁结皮肤。现代医学认为是由雌激素及黄体酮促使色素沉着所致,多见于妊娠或绝经期妇女,其对称分布于颜面部,又称蝴蝶斑,表面平滑,少数伴有月经不调。烦燥易怒等。,5,颜面雀斑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其发展与日晒关系密切,多见于女性,青春期可达高峰,老年逐渐减少。好发于鼻梁、眼眶下,为针头大小色素斑点,夏季常加重。,6,中国针灸美容历史,针灸技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为人们保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世纪初便传到了国外,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广泛地开展了针灸学术和科学研究,因而使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空前的普及和迅速的发展,不仅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刺激形式日益丰富,原理探讨日益深入,还成功地创造了针刺麻醉和针灸美容。针灸美容并被誉为“返老还童术”、“无痛整容术”。,7,一、什么是针灸美容法针灸美容就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针灸方法为手段,通过对局部皮肤及穴位的刺激,达到养护皮肤,美化容颜,延缓衰老,治疗面部皮肤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效果迅速,适应症广等特点。,8,针灸美容包括针法和灸法两种。其中针刺法采用银针刺入穴位及患病处皮肤,再施以适当手法,使病人产生酸麻胀痛及冷热等感觉,达到美容及健身祛病的目的。灸法则是运用艾柱等药物放在相应的穴位及部位上用火点燃,通过药物的渗透及局部热效应,使肌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达到美容抗衰老以及治病的目的。,9,二、针刺前的准备()选择针具针刺美容多用不锈钢制成的毫针,由于针刺美容多选面部及耳部穴位,而头面部皮肤及肌肉浅薄,因此选用针具不宜过长,以针身长度寸为宜。,10,()选择体位针刺头面部穴位的求美者采取卧位、坐位均可,对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取卧位,因卧位比较舒适,耐久,同时防止或减少晕针发生。另外,在针刺前应对初针者做好解释工作,使之对针刺常识有所了解,消除紧张情绪,使针刺治疗发挥更好的效果。,11,()消毒针具可煮沸消毒或高压消毒,也可将针具置于酒精内,浸泡分钟,取出拭干后用。皮肤在选定穴位后,一般先用的碘酒消毒,再用的酒精脱碘即可。操作者手指亦要消毒,以免感染,可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干净,待干后用酒精拭擦即可。,12,()注意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头面部肌肉不甚丰富,故一般情况下适宜斜刺,将针身与皮肤呈度角倾斜刺入,或沿皮刺,将针身与皮肤呈角左右沿皮刺入。,13,(三)针刺的注意事项由于人的生理机能和生活条件因素所致,在针刺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求美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孕妇慎刺,一般妊娠前个月禁刺,以免引起流产。在月经期间,亦不应针刺。,14,若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也不宜针刺。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求美者,不宜针刺。头面部禁刺穴位:中医古籍中记载头面部承泣穴、总会穴、脑户穴、神庭穴、玉枕穴禁用针刺。,15,中国医学认为:外部容貌只是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荣衰与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联系。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青春常驻。因此,美容应当从补益脏腑,调理经络气血着手,这才是真正的、根本的美容方法。而针灸美容就是从这种整体观念出发,滋补脏腑气血,保健身体,使健康与美容相辅相成。,16,实践证明,针灸美容对于治疗黄褐斑、痤疮、扁平疣、老年斑、脱发等都有显著的效果。针灸美容没有绝对禁忌症,同任何疗法适当配合都能提高疗效。而且针灸美容较之于仅注重局部皮肤营养而达到美化容颜的西方美容方法,效果更加稳定,持久,这也是针灸美容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和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断言,在新世纪里针灸美容将有一个很大的突飞猛进的发展。,17,头、面、颈部的美容穴位,18,百会,位置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1寸33毫米)处,可于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处取穴。功能开窍宁神、健脑。主治目赤肿痛、耳鸣、发际疮、脱发、斑秃。方法平刺0.50.8寸,19,上星,位置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若无发际,可先取百会,再向前4寸量取本穴。功能消肿益颜,安神通窍,对斑秃、头皮搔痒、面赤肿、发际疮有效。方法平刺0.51寸,20,头维,位置在额角发际直上0.5处。功能祛风泄火、明目止痛、乌发、刺激该穴,对颞部皱纹、斑秃、面部疖肿有疗效。方法平刺0.51寸。,21,印堂,位置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正坐仰靠,于两眉头边线的中点并对准鼻尖处取穴。功能祛风热、宁神志、益颜除皱,可防治颜面疔疮、酒渣鼻、结膜炎、额部皱纹等。方法针灸时,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可灸,亦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2,太阳,位置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的凹陷中。取穴时,可正坐或侧伏,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的凹陷中取穴。功能疏风泄热、除皱驻春,对眼角皱纹、目赤肿痛、目眩、目涩、口眼涡斜、眼睑下垂有一定的疗效。方法直刺或斜刺0.31寸。,23,攒竹,位置位于眉毛内侧端的眉头凹陷中。可正坐仰卧;于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取穴。功能泄热明目,润肤益颜,对面部皱纺、角膜白斑、眼肌痉挛有较好疗效。方法平刺或斜刺0.50.8寸。,24,丝竹空,位置位于眉毛外端的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仰靠或侧伏,于眉梢处凹陷中取穴。功能清利头目,除皱祛斑,针刺本穴位,可防治鱼尾纹、角膜白斑、睑闭不合、倒睫、目赤肿痛。方法平刺0.51寸。,25,睛明,位置位于目内眦上方的凹陷中。取穴时,正坐或仰卧,于目内眦内上方0.1寸,靠近目眶骨内缘处取穴。功能清热明目、除皱益颜,可防治斜视、突眼、目赤肿痛、额部皱纹。方法用针刺时,用左手把眼球推向外侧固定,沿眼眶边缘直刺0.30.5寸,但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此穴禁止灸疗。,26,瞳子髎,位置位于目外眦外侧、眶骨外缘的凹陷中。取穴时,须仰卧或正坐仰靠,于目外眦旁约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取穴。功能能通络明目、疏风散热,对鱼尾纹、口眼歪斜、角膜炎有较好疗效。方法可平刺0.30.5寸,可灸。,27,四白,位置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的凹陷中。取穴时,须正坐或仰卧,两目向前平视,于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取穴。功能祛风明目、疏肝利胆、益颜除皱,对颜面皱纹、目翳有疗效;若配阳白、地仓、颊车、合谷等穴,可治疗面瘫。方法直刺0.20.5寸。,28,地仓,位置位于口角外侧旁开0.4寸。取穴时,须正坐或仰卧,于口角水平外侧直线与正视瞳孔垂线之交点处取穴。功能祛风通络,润肤消疔,对流涎、唇颊部痤疮等有一定的疗效。方法直刺0.10.2寸。,29,迎香,位置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处;取穴时,须正坐仰靠或仰卧,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取穴。功能清热散风、通鼻窍、润肤泽面,可治疗痤疮、口眼歪斜、口疮、酒渣鼻、唇肿、面痒浮肿、面部皱纹、颜面疔疮。方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30,颊东,位置位于下颌角前上方1横指的咬肌隆起处;取穴时,须正坐仰靠或侧卧,上下齿用力咬紧,有一肌肉凸起,放松时在其凹陷中取穴。功能祛风通络、利牙关、洁面、对牙痛、颊肿、口噤不语、面瘫、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效果。方法平刺0.51寸。,31,风池,位置位于胸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取穴时,须俯伏或正坐,于项后枕骨下两侧凹陷中、当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取穴。功能聪耳明目、疏风解热、止痒、对目赤痛、迎风流泪、耳鸣、脱发、斑秃、荨麻疹有效。方法针刺时,针尖向双侧眼球方向斜刺0.51寸。,32,胸、腰、腹、背部美容穴位,33,期门,位置位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主治胸肋痛及肝脾、肝胃不和所致的面色不华。方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34,中脘,位置位于脐上4寸处;取穴时,仰卧,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寸处取穴。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润肤益容,对面部皱纹、萎黄无华、荨麻疹、酒糟鼻有效。方法直刺12寸。,35,气海,位置位于脐下方1.寸处;取穴时,须仰卧,于前正中线,脐下方.寸处取穴。功能升阳补气、补虚固本,增肌减肥,对脱发、面部皱纹、虚劳羸瘦有一定疗效。方法直刺1.5寸,可灸。,36,关元,位置位于脐下寸处;取穴时,仰卧,于前正中线、脐下方寸处取穴。功能温肾补气、增肌减肥,对诸般疔疮、面部皱纹、肥胖症有一定效果。方法直刺寸,可灸。,37,大椎,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取穴时,俯伏,于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功能解表清热、清脑宁神、除疹益颜,可治疗头项强痛、肩背痛、风疹、湿疹、颜面疔疮。方法斜刺0.51寸,可灸。,38,心兪,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取穴时,俯伏,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5寸处取穴。功能宁心安神、养血润肤,对面色青紫、晦暗无华或灰白、痤疮有效。方法斜刺0.50.8寸,可灸。,39,督兪,位置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取穴时,俯伏,于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功能养血益智、祛风止痒,对颊肿、痤疮、脱发、皮肤搔痒有效。方法斜刺0.50.8寸,可灸。,40,肝兪,位置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时,俯卧,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功能疏肝理气、养血明目、悦颜,对颜面色素沉着、蝴蝶斑、蜘蛛痣、黄疸有效。方法斜刺0.50.8寸,可灸。,41,脾兪,位置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取穴时,俯卧,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寸处取穴。功能健脾利湿、和胃降逆、强肌润肤,对颜面萎黄、肌肉松弛、面部浮肿、肢体乏力有效。方法斜刺0.50.8寸。,42,肾兪,位置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寸处;取穴时,俯卧,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寸处取穴。功能补肾益精、壮腰利湿、乌须健发,对耳鸣耳聋、面色黧黑、脱发、少白头、黄褐斑有效。方法直刺0.51寸。,43,胃兪,位置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取穴时,俯卧或俯伏,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寸处取穴。功能和胃理气、化湿消滞、对肥胖症、口臭、消瘦、酒糟鼻有效。方法直刺0.50.8寸,可灸。,44,肺兪,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寸处;取穴时,俯卧,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5寸处取穴。功能宣肺、平喘、理气、润肤泽毛,对皮毛憔悴、开裂、荨麻诊、咳嗽、皮肤搔痒、气喘有效。方法斜刺0.50.8寸,可灸。,45,四肢部美容穴位,46,合谷,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取穴时,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取穴。功能疏风清热,能通络,润面泽颜,对头面五官疾患、痤疮、荨麻伴侣、风疹有效。方法直刺0.51寸,可灸。,47,曲池,位置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功能祛风解表、调和营卫、除疹止痒,可用于瘾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痤疮。方法直刺0.81.5寸,可灸。若治荨麻疹,配伍足三里、隔腧、血海效果更好。,48,足三里,位置位于犊鼻穴下寸,胫骨前嵴处开横指;取穴时,正坐或仰卧屈膝、于犊鼻穴直下寸、距胫骨前嵴约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功能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健体美容,对虚劳羸瘦、面部皱纹、面色萎黄、痤疮有较好的疗效。方法直刺0.52寸,可灸。若配曲池可治荨麻疹。,49,血海,位置位于髌骨内上缘上方毫米处;取穴时,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指,向上伸长,拇指约呈斜置,拇指尖下即是穴位。功能调和气血、散风祛湿,适用于湿疹、荨麻疹、蝴蝶斑、斑秃、面部色素沉着。方法可直刺0.81.5寸,可灸。,50,三阴交,位置位于内踝高点上方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上;取穴位时,正坐或仰卧,沿内踝尖直下寸,于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功能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对不孕、痤疮、脱发、脂溢性皮炎、黑变病有效。方法直刺1.5寸。可灸。,51,减肥篇,52,针灸减肥法概述,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调理肥胖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应用针灸减肥,其机理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针灸减肥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53,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减肥的目的。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疲劳等反应,这些均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通过针灸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促使新陈代谢加快,能量不断消耗,而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这些症状就会消失。,54,针灸减肥的效果与季节、气候都有关系。通常春夏见效较快,秋冬见效较慢。这是因为春夏两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旺盛,自然排泄通畅,而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针灸中,患者出现眩晕、疼痛、恶心等症状时,属于针灸的不良反应,应立即中断治疗,防止发生危险。针灸减肥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因此受到很多肥胖者的欢迎。,55,治疗过程中注意点。,辩证取穴:应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选择最适合的穴位。如食欲亢进、易饥饿者,应首选胃经;如体态虚胖、动则气喘,可选择肺、脾二经;如脘腹满闷、肢体沉重,应选择三焦经。,56,准确定位:治疗找穴时,最好应用耳穴探测器或探测针在耳穴区寻找最佳敏感点,然后将针对准敏感点,准确压入,固定牢靠,轻轻揉压直到有明显的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为止。,57,严格消毒:整个操作过程应做到严格消毒,所有的针和器械均应浸泡在75%的酒精或消毒液中备用,防止发生感染或污染。,58,定时按摩:埋针后,应在餐前半小时、两餐之间、晨起和晚睡前都要进行按摩,每餐按摩1530次,按摩时手法宜轻柔、用力均匀。,59,增加运动:治疗期间配合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会使减肥的效果更明显。,60,常用的针灸穴位,梁丘穴、公孙穴、内关穴等。,61,减肥-体针疗法,冲任失调型肥胖取穴:支沟、中渚、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功效:凋理冲任。操作:支沟、中诸用平补平泻法,关元、带脉、血海、三阴交、太溪用补法。隔日治1次,留针半小时。,62,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