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_第1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_第2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_第3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_第4页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化学工程专业论文)5甲基7甲氧基异黄酮及中间体的合成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氧基异黄酮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摘 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受人们关注的化学物质, 其中的许多的黄酮化合物被 作为药物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症、咳嗽, 还被用于食品抗氧剂、 保健 品、饲料添加剂。本文介绍了异黄酮的合成方法,对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氧基异黄酮及 其中间体3 , 5 一二经基甲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经中试获得了中试数据。 以3 , 5 一 二轻基甲 苯为原料, 分别经h o e s c h 反应( 收率5 5 % ) , f r i e d e l - c r a f t s 反应 ( 收率2 5 % ) , n e c k i s 反应 ( 收率4 0 % ) 得到了中间体2 , 4 一 二轻基一 6 一 甲基脱 氧安息香;2 , 4 一 二轻基一 6 一 甲基脱氧安息香再经甲酸乙酷一 氢化钠环合法 ( 收率 9 3 % ) 、原甲酸三乙酷一 吗琳环合法( 收率8 5 % ) 、三氟化硼乙醚- d m f 一 甲基磺酞氯环 合法( 收率7 7 % ) 得到了5 一 甲基一 7 - 轻基异黄酮,经h 核磁与质谱表证,通过缩合 一 环合一锅法( 两步合计 4 6 % ) 也得到了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5 一 甲基一 7 - 轻基异 黄酮再经氢氧化钠水溶液甲基化法( 收率5 8 % ) , 碳酸钾一 丙酮甲基化法( 收率5 7 % ) 得到目的产品 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 氧基异黄酮。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氧基异黄酮完成了晶体结 构的测定分析。 采用 h o e s c h 反应缩合、甲 酸乙醋一 氢化钠环合、 氢氧化钠水溶液 甲 基化条件进行了中试,中试总收率为1 6 . 8 % 1 h ) . 6 8 ( s ,酚轻基,1 h ) : 7,r 1 0 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质谱谱图解析: m s耐z ( 9 b ) 2 5 2 ( m , 1 0 0 ), 2 5 1 ( 8 0 . 2 3 ) , 1 5 0 ( 5 5 . 3 6 ) , 1 2 2 ( 3 5 . 9 8 ) , 2 5 3 ( 2 0 . 3 5 ) , 9 4 ( 1 6 . 1 4 ) , 6 6 ( 1 5 . 8 6 ) , 5 1 ( 8 . 5 6 ) 从质谱数据可以 看出, 本物质的分子量为 2 5 2 , 并且可推断出按如下方式裂 解: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 m - 1 m / z 2 5 1 ( 8 0 . 2 3 0/ . ) 戈十 “ n / z 1 2 2 ( 3 5 . 9 8 0! 0 ) a t 十m / z 1 5 0 ( 5 5 . 3 6 0/ . ) 门方门亡 np一 a 3 十 t n / z 9 4 ( 1 6 . 1 4 0/ . ) 卯 3 . 1 . 2 . 2探索实 验及结 果 a a f n rt z 7 7 ( 6 . 9 6 0/ . ) 实验前期参考有关文献, 确定了实验方案, 并对甲 酸乙醋的 用量、 氢化钠的用 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表2 - 5 : 表2 - 5 甲酸乙醋、氢化钠的用量对合成5 一 甲基- 7 - 经基异黄酮的影响 实 验 号 投料反 应 时 间 址 反应 提度 ( ) 产 量 ( , ) 熔 点 ( ) 含里 hp l c 收率 (%) 脱氧 安息 香 ( 9 ) 甲酸 乙醋 ( m 1 ) 6 0 % 氢化 钠 ( 9 ) 二氧 六环 ( mi ) 脱水 剂 s ( m i ) 1 7 5 注5 062 04 02 . 54 04 . 52 2 3 - 2 3 29 78 4 . 9 1 84 . 3i 加 82 07 52 . 54 03 . 52 3 1 - 2 4 09 名7 0 . 1 1 99 . 65 0 31 06 03 . 04 08 . 12 3 3 - 2 4 09 88 1 . 2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o967 58加 6 02 . 54 07 . 吕2 3 3 - 2 4 19 87 82 219 . 6s o82 06 034 0 8 . 22 3 3 - 2 3 99 68 2 . 2 2 22 8 . 83 0 02 46 02 0 034 02 6 2 3 5 - 2 4 09 78 6 名 2 32 8 . 83 0 02 46 0 2 0 02 . 54 02 7 2 2 8 一3 59 59 0 . 2 2 42 8 . 83 0 01 26 02 0 034 01 6 1 2 0 一2 08 0 5 3 . 3 从表 4 - 4可以看出,甲酸乙酷用量加大造成收率下降,如比较实验 1 9 . 2 0 . 2 1 ,实验2 0甲酸乙酷用量大,收率低3 -4 % 。实验 1 8 甲 酸乙酪用量更加大,发 现收率下降了约1 0 -1 5 % 。 主要原因是甲 酸乙 酷量大, 造成有一部分产品溶解在 甲酸乙醋中没能回收,使收率损失。实验 1 7 氢化钠用量较大时,收率也没有明显 提高, 但实验2 4氢化钠用量不足时, 收率明显大幅度下降。 原因是氢化钠不够时, 形成阴碳离子的能力不足, 使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反应深度不够, 因此收率大幅度 下降。 钾3 . 1 . 2 . 2正交 实 验及 结 果 为进一步研究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 安排四因素三位级正交实验,以考察收率 和质量。因素和水平见表2 - 6 : 表2 - 6合成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次 氢化钠用量 ( 9 ) 甲酸乙醋用量 ( n i l ) 辅助溶剂用量 ( 9 ) 4 0 保温时间 (r ) 11 62 0 0 二氧六环1 6 g 1 21 21 5 0 甲 苯1 6 g 3 381 0 00 5 说明:各次实验均投料折纯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安息香 1 9 . 2 g ( h p l c含 量9 5 % , 0 . 0 8 m o l ) , 氢化钠于1 8 - 2 2 c 1 小时内加入, 加完氢化钠用1 小时升温到4 0 保温反应,反应结束以 氢化钠对应量加入2 0 % h c 1中和, ( 即6 0 % 氢化钠投料$ g 0 . 2 m o l 时,加2 0 % h c 1 1 0 0 m l , 6 0 % 氢化钠投料1 2 g 0 . 3 m o l 时,加2 0 % h c 1 1 5 0 m 1 , 6 0 % 氢化钠投料 1 6 g 0 . 4 m o l 时, 加2 0 % h c 1 2 0 0 m l ) ,然后于7 0 减压蒸出甲 酸乙 酷, 过滤后所得滤饼用一5 0 m 1 水打浆洗涤后烘干, 将此已 烘干产品用 3 0 m 1 石油醚 帕 0 - 9 0 0c ) 打浆洗涤一次后烘干, 然后又将此经石油醚洗涤已 烘干的产品用5 0 m l热 水洗涤,烘干称重,测定含量. 最后用 1 o o m l脱水剂 s 处理, 得产品烘千称重, 分析含量。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见表2 - 7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7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正交实验方案与结果 丫 氢 化 钠 用量 ( g ) 甲酸乙 醋用量 ( m i ) 辅助溶 剂用量 ( g ) 4 0 保 温时间 ( h r ) 折纯 产量 ( 9 ) hpl c 含量 ( %) 熔点 ( ) 收率 m0 1 % 2 5 1 ( 1 6 g )1 ( 2 0 0 m l )3 ( 0 )2 ( 3 h r ) 1 9 . 69 2 . 0 2 2 0 - 2 3 29 7 . 0 2 6 2 ( 1 2 g )1 ( 2 0 0 m l ) 1( 二 氧 六 环1 6 9 ) 1 ( i h r ) 1 7 . 89 4 . 82 2 7 - 2 4 08 8 . 1 2 7 3 ( 8 g )1 ( 2 0 0 ml ) 2 ( 甲苯 1 6 9 ) 3 ( 5 h r ) 1 4 名7 9 . 01 1 0 - 1 9 0 7 3 3 2 8 1 ( 1 6 8 )2 ( 1 5 0 m 1 ) 2 甲笨 1 6 9 ) 1 ( i h r ) 1 8 . 69 3 . 72 2 0 - 2 3 99 2 . 1 2 9 2 ( 1 2 9 )2 ( 1 5 0 m 1 )3 ( 0 )3 ( 5 h r ) 1 9 . 09 3 321 0 - 2 3 39 4 刀 3 0 3 ( 8 g )2 ( 1 5 0 ml ) 1( 二 氧 六 环1 6 9 ) 2 ( 3 h r ) 1 5 . 68 1 . 5 1 2 0 - 2 0 07 7 . 2 31 1 ( 1 6 9 )3 ( 1 0 0 m l ) 1( 二 氧 六 环 1 6 9 ) 3 ( 5 h r ) 1 8 滩9 3 . 62 2 2 - 2 3 99 1 . 1 3 2 2 ( 1 2 9 )3 ( 1 0 0 m 1 ) 2 ( 甲苯 1 6 9 ) 2 ( 3 h r ) 1 8 . 8% 力 2 2 0 - 2 3 79 3 . 1 3 3 3 ( 8 g )3 ( 1 0 0 ml )3 ( 0 )1 ( 1 h r ) 1 2 . 66 9 . 91 1 5 - 1 4 0 6 2 . 4 i5 6 . 65 2 . 251 . 84 9 . 0 i i5 5 . 65 3 . 25 2 . 25 4 . 0 i ii4 3 力4 9 . 851 . 25 2 . 2 r1 3 . 63 . 41 . 05 . 0 注:折纯产量、h p l c含量、熔点均为脱水剂 s处理前数据,收率以折纯产量 计算所得。 从表4 - 7 数据可看出, 氢化钠用量的极差最大,是主要影响因素: 4 0 保温时 间次之,是第二影响因素;甲 酸乙酣用量影响第三:辅助溶剂用量的影响最小。 氢化钠的用盆如探索实验所显示的, 如果用量不足, 会造成反应不完全, 影响 收率、 质量, 但是用量过多时, 对收率的提高作用也不明显, 从氢化钠用量的极差 分析可以看出,位级i 、n只相差1 . 0 ,考虑到原料成本,氢化钠用量官选用位级 i i ( 1 2 g , 摩尔比为原料的3 . 7 5 倍) , 而且实验中发现, 在滴加氢化钠时, 用量为1 6 g 时,发泡较严重, 而用量为1 2 g 时, 无发泡现象,因此, 选用了位级n以 后可以改 善操作, 有利于控制。 甲酸乙酷用量的影响与探索实验不同, 用量较少时收率下降,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量较多时没有收率下降的 现象,主要原因是正交实验与探索实验后处理不一样, 正交实验增加了 溶剂蒸除的步骤, 这样溶解在溶剂中的产品损失就可避免, 但甲 酸 乙醋过多时收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以位级1 1 ( 1 5 0 m 1 ) 为好。辅助溶剂影响最小, 考虑到原料成本,以 位级1 1 甲苯为宜。 4 0 保温时间以 位级1 1 3 小时为好。考虑到 收率与成本,确定a 2 b 2 c z d : 为最佳反应条件。 产品最后用脱水剂s 处理目 的是起到脱水和产品精制的作用, 正交实验脱水剂 s 处理前后的结果见表 2 - 8 : 表2 - 8 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羚基异黄酮正交实验脱水剂s 处理前后产量及质量变化 实验号 脱水剂s 处理前 脱水剂s 处理后 粗 品 产量 ( g ) hp l c 含量 ( %) 熔点 ( ) 折纯 产量 ( 9 ) 产品 重量 ( g ) hp l c 含量 ( %) 折纯 产量 ( g ) 2 52 1 . 39 2 . 02 2 0 - 2 3 21 9 . 62 0 . 29 6 . 61 9 . 5 2 61 8 . 89 4 . 82 2 7 - 2 4 01 7 名1 8 . 59 7 . 91 8 . 1 2 71 8 . 77 9 . 01 1 0 - 1 9 01 4 . 81 2 . 19 4 . 21 1 . 4 2 g1 9 . 99 3 . 72 2 0 - 2 3 91 8 . 62 0 .09 7 .01 9 . 4 2 92 0 . 49 3 .32 1 0 - 2 3 31 9 . 01 9 . 89 6 . 91 9 . 2 3 01 9 . 18 1 . 51 2 0 - 2 0 01 5 . 61 4 . 09 6 . 51 3 . 5 3 11 9 . 79 3 . 62 2 2 - 2 3 91 8 . 41 8 . 89 7 .41 8 3 3 21 9 . 69 6 . 02 2 0 - 2 3 71 8 . 81 9 . 09 7 . 81 8 . 6 3 31 8 . 16 9 . 91 1 5 - 1 叨1 2 石 1 1 . 39 1 . 71 0 . 4 从表4 - 8 中可以 看出, 经脱水剂s 处理后含量均明显提高, 脱水剂s 处理后的 产量能与粗品的 折纯产量相一致, 粗品含量较低时,经脱水剂5 处理后损失较大。 根据分析结果,以a ,b 2 c , d : 为垠佳反应条件安排重复稳定实验,结果如表2 - 9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9 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基异黄酮正交实验重复稳定实验结果 谈 投料 量 ( 9 ) 6 0 %氢化 钠用量 ( 9 ) 甲酸乙 酌用量 ( m l ) 辅助溶剂 用量 恤1 ) 保温 时间 ( 螂 折纯 产量 ( 8 ) hp l c 含量 ( 1/ 0 ) 熔点 ( ) 收率 mo l % 3 43 8 . 4 2 43 0 0甲苯 3 0 m133 7 . 49 5 . 0 2 2 9 - 2 3 99 3 .7 3 53 8 . 42 43 0 0甲苯 犯ml33 6 . 89 4 . 82 2 7 - 2 3 89 2 . 2 3 61 9 . 21 21 5 0 溶 剂p e 3 o ml 31 9 . 09 3 . 32 2 7 - 2 3 69 5 . 1 按照最佳工艺条件, 重复三批, 发现结果稳定, 重现性较好。 在放大二倍的情况下, 收率在9 2 % 以上。另外,辅助溶剂以 溶剂p e 代替也得到了 较好的结果。 2 . 3 . 2 原甲 酸三乙醋一 吗晰路线 2 . 12 . 1实 验部分 界 3 . 2 . 1 . 1 仪器与 试剂 x r c - 1 显微熔点测定仪 ( 四川大学科仪厂) l c - 1 o a t 高效液相色谱旧 本岛 津) 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基脱氧安息香( 自 制 h p l c 9 5 % ) 原甲酸三乙醋 c p 吗琳c p n , n 一 二甲 基甲酞胺 c p 胆 3 . 2 . 1 . 2 5 - 甲 基 一 7 - 经 基 异 黄 酮 ( n) 的 合成 h c ( o e 0 3 / 吗琳 一.,祖少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的 l 0 0 m 1三口烧瓶中,加入原酸三乙醋 1 5 m 1 ( 0 . 0 9 m o l ) . 2 , 4 一 二 轻基- 6 - 甲 基脱氧安息香( 1 4 . 5 g , 0 . 0 6 m o l ) , 吗琳3 m l ( 0 . o l m o l ) , d m f 6 0 m 1 , 搅拌溶解, 用油浴升温, 于 1 4 0 一一 1 5 0 c 搅拌反应 1 小时,反应中 生 成的乙醇及时蒸出,反应完毕,于减压下s o- 一 一 - 1 o o *c蒸除溶剂及多余的原酸三乙 酷, 冷却, 残余物加水2 0 m 1 , 搅拌有土黄色固体析出。过滤, 水洗, 烘干得土黄色 产品5 一 甲 基一 7 一 轻基异黄酮 n) , 重1 4 . 2 g , m p 2 2 0 - 一 一 2 3 0 g ( 文献值2 4 1 c )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 表2 - 1 0 可 以 看 出 , 随 着 反 应 温 度 的 提 高 , 产 品 的 色 泽 明 显 加 深 , 说 明 温 度 较高时副反应发生较严重, 而且1 5 0 时收率明 显下降, 但1 4 0 0c , 1 5 0 时产品的 含量相差不大,说明1 5 0 时损失大。以表4 - 1 0 所得结果来看,以1 2 0 为宜。 解. 3 . 2 . 2 . 2反应时间 对收率 和质 量的 影响 从表4 - 1 0 可以看出,1 2 0 反应 1 小时时, 产品含量、收率均低,从产品的 h p l c 分析可以知道产品中原料峰比 较大,说明是 1 小时反应时间不够, 但是副反 应不大, 产品的 颜色也较浅。 在1 2 0 0c温度下反应时间从1 小时延长到2 小时时, 得到的结果较好,收率在8 5 % 以 上。因此,1 2 0 反应2 小时是较好的反应条件。 钾. 3 . 3三氟化 硼乙 醚 - d m f - 甲 基 磺酞 氯 环合路线 2 . 3 . 3 . 1实 验部分 界. 3 . 3 . 1 . 1 仪器与 试 p oi x r c - 1 显微熔点测定仪 ( 四川大学科仪厂) l .c - i o a t 高效液相色谱旧本岛 津) 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安息香( 自 制 h p l c 9 5 % ) 三氟化硼乙醚c p 甲基磺酞氯 c p n , n 一 二甲基甲酞胺 c p 卯3 . 3 . 1 . 2 5 一 甲 基 一 7 - 经 蓦 异 黄 酮 ( w) 的 合成 d m f , me 5 0 2 c 1 自户,种,户户,钾种 b f y e t 2 0 在装有机械搅拌、 温度计的2 5 0 m l 三口 烧瓶中, 加入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 安息香4 . 8 g ( 0 . 0 2 m o l ) , d m f 5 0 m 1 , 搅拌溶解,用冰浴冷却, 在 1 0 以下于1 小 时内滴加三氟化硼乙醚 2 4 m 1 ( 0 . 0 2 1 m o l ) ,滴加完毕,于室温下搅拌 3 0 m i n ,再升 温至 6 0 0c , 中间蒸出乙 醚约5 m l , 在6 0 一次性加入 2 0 m 1甲 基磺酞抓和2 0 m 1 d m f 的混合物,再升温至9 0 - - - - 9 5 反应2 . 5 小时。反应完毕, 冷却至3 0 c , 将反应 物倒入3 0 0 g 碎冰中, 析出固体, 过滤,用水洗涤, 烘干得土黄色产品5 一 甲 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 ( n) , 重4. 3 g , m p 2 1 5 - - 2 3 5 c( 文献值2 4 1 v m ) , h p l c 9 0 % ,收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率 7 7 . 5 9 6。 壮. 3 . 3 . 2 结果与讨论 本法称为 b a s s 合成工艺 , , , ,其特点是通过 b f 3 e t z 0 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 v i l s m e i e r 醛加成的一种改良 与脱氧安息香酚轻基络合而钝化芳环,进而使 d m f - m c s o , c l 选择性甲醛化其亚甲 基,随后脱水环合生成异黄酮。 h /、 1 n - c - 0 ci- 5- c h3i i h o h 3 c h 3 c / _h 3 c 1 h , c / , h 3 c h 3 c / + i ( -n - c y - c h3 -c h 3s o 3 。, - n - c h,c c l c l h 3 h,c, . t, hn- chac ,- c c c i b f 3 一 e t 2 o ,- ,一闷 . . h 3 c , . - . 心 卜: c 、 、 、 f o h 十书一 本法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基异黄酮原料易得,收率中等,反应条件温和, 但反应过程 中 有许多乙醚产生, 工业生产的安全性较差。 而且d m f 的消耗量也较大, 反应完毕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加到冰水中,增加了d m f 的回收难度。 夸 2 . 3 . 4 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 2 . 3 . 4 . 1实验部分 2 . 3 . 4 . 1 . 1仪器与试剂 x r c - 1 显微熔点测定仪 ( 四川大学科仪厂) l c - 1 o a t 高效液相色谱旧 本岛津) 3 , 5 一 二轻基甲苯c p 苯乙酸工业品 ( 民生药厂) 三氟化硼乙醚c p 五氯化磷c p n , n 一 二甲基甲酞胺 c p 盐酸c p 胆. 3 . 4 . 1 . 2 5 一 甲 基一 7 - 轻基异黄酮 ( n)的合成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的 2 5 0 m l四口烧瓶中,加入三氟化硼乙醚 4 5 m l ( 0 . 4 m o l ) , 3 , 5 一 二轻基甲苯6 . 2 g ( 0 . 0 5 m o 1 ) 、苯乙酸7 . 5 g ( 0 . 0 5 5 m o l ) , 搅拌, 升温于8 0 - 8 5 反应4 小时, 反应完毕将反应物冷却至1 0 以 下, 搅拌下加入5 0 m 1 d m f 。在另一个 2 5 0 m l 三口 烧瓶中,加入 1 0 0 m l d m f ,冰浴冷却,于 1 0 以下加入 1 5 g p c 1 5 ( 0 . 0 7 2 m o 1 ) , 加完后在室温搅拌3 0 m i n , 成黄绿色溶液, 然后升温至5 5 0c 保温3 0 m i n , 成红棕色, 并有絮状沉淀生成, 再冷至2 0 以下, 将此混合物加至前 己加d m f 的反应物中,再在室温下搅拌3 小时。反应完毕, 将此反应物倒入4 0 0 m l 沸腾的0 . 1 n h c 1 中, 析出固 体, 冷却过滤, 用水洗涤, 烘千得黄色产品5 一 甲 基一 7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经基异黄酮 ( n) ,重8. 2 g , m p 1 0 0 - 2 2 0 c ( 文献值2 4 1 c ) , h p l c 7 0 % ,收率 4 5 . 5 % 卯. 3 . 4 . 2 结果与讨论 本路线采用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 缩合是三氟化硼乙醚催化的宁基 ( n e n c k i ) 反应, 环合采用b a s s 合成工艺。三氟化硼乙醚一次性加入, 缩合一 环合同时起到作 用,缩短了 工艺操作过程。选择性甲 醛化亚甲 基可以 使用 d m f - p c 1 , , 也可以 使 用 d m f - m c s o , c l , h 3 c h 3 c / _h 3 c h 3 c .1- 1 卜 + in = c 一 二 号 ci h 3 c h 3 c /n -i - o- i c/l r1/ ,. 一 0 c 1 3 ,勺卜 氏 c 夕_ / h h c 一 c i b f 3 . e t 2 o , , ,叫卜 h 3 c 一 h + -f , 、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表2 - 1 1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合成5 一 甲基- 7 - 轻基异黄酮结果 实 验 号 3 , 5 - - 经基 甲苯 ( g ) 三氟化 硼乙醚 用盘 ( mi ) 反应温度及 时间 p c i s t ota n 用 量 g l n il c h 3 s o 2 c v dmf 用量 g / ml 折纯 产盘 ( s ) hp 比 含量 c am) 熔点 ( ) 收率 mo l % 缩合环合 4 21 2 . 41 2 57 0 c 4 . 5 h r 印 2 . 5 h r 2 3 / 3 07 . 5611 2 0 - 2 1 0 3 0 . 0 4 3624 59 5 3 . o h r 9 0 *c 2 h r 4 0 / 4 04 . 37 71 5 7 - 2 1 53 4 . 1 4 46 . 25 0 8 5 c 3 . 5 h r 2 5 c 3 . 5 h r 1 5 1 1 0 0 8. 77 01 0 0 - 2 2 0 4 5 . 5 4 56 . 25 0 2 5 7 2 h r 2 5 3 . 5 h r 1 5 1 1 0 0 4 66 .24 5s 5 5 h r 2 0 c 1 6 h r 1 5 1 1 0 0 6 . 09 02 2 0 - 2 3 04 7 . 6 从表2 - 1 1 可以 看出, 分别以d o- p c 1 , d m f - m c s 0 , c 1 为环合剂, 缩合一 环合一锅法 均得到了目的产品, d m f - p c i 为环合剂时, 好于d m f - m c s 0 2 c l 的情况, 可能与缩合一 环合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有较大的关系。实验4 5 缩合在2 5 虽然反应了7 2小时, 但仍没有缩合得到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基脱氧安息香, 因此, 虽然环合条件与实验4 4 一样,但仍未得到产品。从实验4 2 , 4 3 , 4 4 的结果看,产品的含量很低,实验4 6 的结果较好,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缩合反 应收率比 较高。以 实验4 6 的结果来看, 进 一步优化条件,缩合一 环合一锅法是一条较有竞争力的合成路线。其最大的缺点是 三氟化硼乙 醚用量较大, 并且要求三氟化硼乙 醚的 质量好, 工业操作比 较苛刻。 比 较前面单独以三氟化硼乙 醚为催化剂制2 , 4 一 二独荃- 6 - 甲基脱氧安息香,实验4 5 , 实验4 6 缩合一 环合一锅法的收率高于 单独缩合的收率, 可能是前面单独以 三氟化硼 乙 醚为催化剂缩合时, 产品后处理时有部分2 , 4 一 二经基一 6 - 甲 基脱氧安息香在精制 过程中流失到甲 苯中,而缩合一 环合一锅法可以 将这部分 2 . 4 一 二 经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 安息香环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基异黄酮, 提高了收率。 2 . 3 . 5环合成本核算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 3 . 5 . 1 甲 酸乙 醋 一 氢 化 钠 环 合路 线 成 本 计算 以收率为 9 2 % 计算原料成本,结果见表2 - 1 2 表2 - 1 2甲酸乙酷一 氢化钠环合路线原料单耗及成本表 原料名称单耗 ( 吨/ 吨)价格 ( 万元/ 吨)金额 ( 万元) 2 ,4 - 二轻基 6 一 甲基 脱氧安息香 1 , 0 5 29 1 . 5 59 6 . 3 1 甲酸乙酷 7 , 5 41 . 2 59 . 4 2 氢化钠 6 0 % 0 . 6 5 72 . 61 . 7 1 脱水剂 8 0 . 5 盐酸 1 0 30 .22 . 0 6 甲苯 0 . 6 50 . 30 . 2 合计1 1 0 . 2 胆3 . 5 . 2 原甲 酸 三乙 醋 一 吗 琳 环合 路 线成 本 计算 以收率为 8 5 % 计算原料成本,结果见表2 - 1 3 表2 - 1 3 原甲 酸三乙 酷一 吗琳环合路线原料单耗及成本表 原料名称单耗 ( 吨/ 吨)价格 ( 万元1 吨)金额 万元) 2 片 一 二轻基- 6 一 甲基 脱氧安息香 1 . 1 29 1 . 5 51 0 2 . 5 4 原甲酸三乙酷 11 . 81 . 8 吗琳、 0 . 2 420 . 4 8 n ,n 一 二甲基甲酞 胺 4 . 514 . 5 合计 1 0 9 . 3 壮 . 3 . 5 . 3 三 氟化 硼乙 醚 - d m f 一 甲 基 磺 酞 氮 环 合 路 线 成 本 计算 以 收率为 7 7 % 计算原料成本, 结果见表2 - 1 4 表2 - 1 4三氟化硼乙 醚- d m f 一 甲 基磺酞抓环合路线原料单耗及成本表 原料名称单耗 ( 吨 / 吨)价格 ( 万元吨)金额 ( 万元) 2 ,4 - 二 经基- 6 一 甲 基 脱氧安息香 1 .2 49 1 . 5 51 1 3 . 5 2 n ,n 一 二甲基甲酞 胺 1 7 . 0 711 7 . 0 7 三氟化硼乙醚 7 . 8 83 . 52 7 . 5 8 甲基磺酸氛 5 . 9 41 . 6 59 . 8 合计1 6 8 2 . 3 . 5 . 4缩 合 一 环合 一 锅 合成 法成 本 计 算 以总收率为 4 5 4 0 计算原料成本,结果见表2 - 1 5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2 - 1 5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原料单耗及成本表 原料名称单耗 ( 殉吨)价格 万元/ 吨)金额 ( 万元) 3 , 5 一 二轻基甲 苯 1 . 0 3 39 09 3 苯乙酸 1 . 2 52 . 5 3 . 1 盐酸 7 . 50 . 21 . 5 n ,n - 二甲基甲酞 胺 2 3 . 6 12 3 .6 五氯化磷 2 . 5 1 . 64 , 三氟化硼乙 醚 1 03 . 5 3 5 合计 1 6 0 . 2 2 . 3 . 6结论 通过甲酸乙 酷一 氢化钠环合法、原甲酸三乙酷一 吗琳环合法、三氟化硼乙 醚 - d m f - 甲 基磺酸氯环合法和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得到了目的产物5 一 甲基一 7 - 轻基异黄酮c n) 。 其中甲酸乙酷一 氢化钠环合法所得产品 经核磁与质谱进行 了表证, 其他路线的产品以 经核磁与质谱表证过的样品为标准品用高效液相 色谱进行确认。 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到了甲酸乙酌一 氢化钠环合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投料 比:2 , 4 一 二轻基一 6 一 甲基脱氧安息香/ 氢化钠/ 甲酸乙酷 ( 摩尔 比) = 1 / 3 . 7 5 / 2 3 . 7 5 , 于4 0 保温反应3 小时, 辅助溶剂为甲 酸乙 酷( 体积 比)1 / 1 0 的甲苯,收率可达9 2 % 以上。 以原甲 酸三乙 酷、吗琳为原料的环合方法,吗琳/2 , 4 一 二经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 安息香/ 原酸三乙 酣/ d m f ( 摩尔比) = 1 / 6 / 9 / 7 8 时, 于1 2 0 反应2 小时可 得8 5 % 收率的产品,产品含量在9 0 % 以上. 三氟化硼乙醚- d m f - 甲基磺酞氛环合路线收率可达7 7 . 5 % , 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 成法总收率可得到 4 5 % a 比较甲酸乙醋一 氢化钠环合法、原甲酸三乙醋一 吗琳环合法、三氟化硼乙醚 - d m f - 甲 基磺酞抓环合法和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成法的原料成本,甲酸乙酷一 氢 化钠环合法和原甲 酸三乙 醋一 吗琳环合法不相上下, 但原甲酸三乙 酷一 吗琳环 合法的 含量略低, 而甲 酸乙 醋一 氢化钠环合法的操作比 原甲酸三乙 酷一 吗 琳环 合法复杂一些。 三氟化硼乙 醚- d m f 一 甲 基磺酞氛环合路线和缩合一 环合一锅合 成法收率较低, 原料成本高, 缺乏竞争力, 其中的三氟化硼乙醚用量较大也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造成了成本高。 解. 4 5 一 甲 基一 7 一 甲 氧基异黄酮 ( i ) 的合成 (i) 文献报道的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 氧基异黄酮 ( i )的合成方法只有一种,是由2一 经 基 - 4 - 甲 氧基一 6 一 甲 基脱氧安息香 环合得到38 1 (4 4 1 , 由5 一 甲 基- 7 - 经基异 黄酮经甲 基化 得到5 一 甲基- 7 一 甲 氧基异黄酮未见文献报道。甲基化试剂一般有硫酸二甲酷与碘甲 烷4 51 im 1碘甲 烷的价格较高,本文采用硫酸二甲 酷进行甲 基化。 本文分别以 水和 丙酮为溶剂,对甲基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壮 . 4 . 1 水 一 氢 氧化 钠甲 基化 路 线 胆 , 4 . 1 . 1 实 验 部 分 2 . 4 . 1 . 1 . 1 仪器 与 试剂 x r c - 1 显微熔点测定仪 ( 四川大学科仪厂) l c - i o a t 高效液相色谱( 日 本岛 津) 5 一 甲基一 7 - ,% 基异黄酮( 自 制 h p l c . 9 5 % ) 氢氧化钠 c p 硫酸二甲酩c p 9 5 % 乙醇c p n , n 一 二甲基甲酸胺 c p 药用活性炭 ( 工业品) 壮 . 4 . 1 . 1 . 2 5 一 甲 基 - 7 一 甲 氟 基 异 黄 酮 ( i ) 的 合 成 c 日 3 娜o 4 ! n 氢氧化钠的配比 案如下: 如果碱品种为氢氧化钠,当 硫酸二甲 醋 的 用量为4 . 8 g ( 0 . 0 3 8 m o l ) 时, 氢氧化钠的 用量为1 . 9 g ( 0 . 0 4 7 5 m o l ) , 当 硫酸二fp酷 的用量为7 . 2 g ( o . 0 5 7 m o l ) 时, 氢氧化钠的用量为2 . 8 g ( 0 . 0 7 m o 1 ) , 反应过程中保持 p h值为 1 1 . 0 一一1 2 . 0 ;如果碱品种为碳酸钾,当硫酸二甲醋的用最为 4 . 8 g ( o . 0 3 8 m o l ) 时,碳酸钾的用量为 2 . 7 g ( 0 . 0 2 m o l ) ,当硫酸二甲酷的用量为 7 . 2 g 不 0 . 0 5 7 m o l ) 时 , 碳 酸 钾 的 用 量 为4 . o g ( 0 . 0 2 9 m o 1 ) , 反 应 过 程中 保 持p h 值 为8 . 0 一 - - 9 . 0 。反应完毕,过滤,分别用5 0 m 1水洗涤滤饼两次, 烘干称重,测定含量。 实验结果及分析计算见表2 - 1 7 :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1 7合成5 一 甲 基- 7 一 甲 基异黄酮正交实验方案与结果 丫 碱品种加碱方式 硫酸二 甲醋用 量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hp l c 含量 (%) 折纯 产量 馆) 收率 mo t % 4 7 1 ( 氢氧 化钠) 1 ( 一 次性 加入) 1 ( 2 倍 量) 2 (滴 加 4 0 rn i n , 保 温2 0 m i n ) 2 ( 4 0 c ) 9 5 . 23 . 4 36 8 . 6 4 8 2 ( 碳酸 钾) 1 ( 一次性 加入) 2 ( 3 倍 量) 2 (滴 加 4 0 mi n , 保 温 2 0 m i n ) 1 ( 2 5 c ) 3 . 90 . 1 93 . 8 4 9 1 ( 氢氧 化钠) 2 ( 先加1 1 2 , 再用 1 / 2 调 节p h值) 2 ( 3 倍 氢 2 (滴 加 4 0 m i n , 保 温2 0 m i n ) 2 ( 4 0 c) 9 6 . 54 . 0 581 . 0 5 仔 2 ( 碳酸 钾) 2 ( 先 加1 1 2 , 再用 i n调 节p h值) 1 ( 2 倍 量) 2 ( 滴加 4 0 m i n , 保 温2 0 m in ) 1 ( 2 5 0c ) 1 . 20 . 0 51 . 0 51 1 ( 氢氧 化钠) 1 ( 一 次性 加入) 2 ( 3 倍 量) 1 ( 滴加 1 小时,保 温4 0 m i n ) 1 ( 2 5 0c ) 9 7 . 33 . 1 16 2 . 2 5 2 2 ( 碳酸 钾) 1 ( 一次性 加入) 1 ( 2 倍 量) 1 ( 滴加 1 小时,保 温4 0 m i n ) 2 ( 4 0 1c ) 1 . 40 . 0 61 . 2 5 3 1 ( 氢氧 化钠) 2 ( 先加1 / 2 , 再用 1 / 2调 节p h值) 1 ( 2 倍 量) 1 ( 滴加 1 小时,保 温4 0 m i n ) 1 ( 2 5 0c ) 4 7 , 03 . 3 0 6 60 5 4 2 ( 碳酸 钾) 2 ( 先加1 1 2 , 再用 1 / 2调 节p h值) 2 ( 3 倍 量) 1 ( 滴加 1 小时,保 温如m i n ) 2 ( 4 0 -c ) 0 . 50 . 0 20 . 4 i2 7 7 名1 3 5 . 81 3 6 . 81 2 9 . 81 3 3 .0 1 16 . 41 4 8 . 41 4 7 . 41 5 4 . 41 5 1 . 2 r2 7 1 . 41 2 石1 0 . 62 4 . 6 1 8 . 2 注:收率以 粗品h p l c 含量折纯产量计算所得。 从表4 - 1 7 数据可看出, 碱品种的极差最大, 是主要影响因素: 反应时间次之, 是第二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影响第三; 加碱方式影响第四; 硫酸二甲酷用量的影响 最小。 当碱采用碳酸钾时收率极低,一般h p l c 含量小于4 9 6 ,大量的原料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没有转化成产品, 主要原因是碳酸钾的 碱性弱, 在水相中形成酚经基阴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离 子 的 能 力 弱 , 因 此 结 果 使 反 应 转 化 率 极 低, 所 以 在 水 相 反 应 中 碱 的 品 种以 氢 氧 化 钠为好。反应时间位级1 1( 滴加4 0 m i n ,保温2 0 m i n )比 位级i( 滴加 1 小时,保 温4 0 m i n ) 好, 可能是反应时间过长, 在此p h 值下原料和产品的开环程度会加大, 从而造成了收率下降,故应该选用位级1 1( 滴加4 0 m i n ,保温 2 0 m i n ) 。从表4 - 1 7 的结果看,反应温度以4 0 为宜,好于 2 0 的结果。碱的加入以位级1 1 为宜,一 次性加入 p h 值难以控制,会造成原料和产品的开环程度加大,使收率下降。硫酸 二甲醋用量在五个因素中作用最小, 因为硫酸二甲酷价格不是很高, 硫酸二甲酷用 量选用位级1 1 ( 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摩尔比的三倍量) 。对应收率与成本,经综合 、 考虑, 确定a ,b 2c 2 d 2 e 2 为最优反应条件。 根据以上所确定的最优反应条件, 安排重复 稳定性实验,结果见表2 - 1 8 . 表2 - 1 8合成5 一 甲 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正交实验重复稳定实验结果 f= 5 一 甲基 - 7 - 轻基 异黄酮 投料量 碱品种及 加碱方式 硫酸二 甲酷 用量 反应 时间 反应 温度 粗品 hp l c 含量 ( %) 折纯 产量 ( g ) 折纯 收率 m0 1 % 重结 晶后 收率 m0 1 5 5 5 g n a o h . 先加 1 / 2 剩余 1 / 2 均匀滴加 7 .5 g 滴加 4 0 mi n , 保温 2 0 mi n 3 5 一0 9 6 . 04 . 27 9 . 55 9 . 0 5 6 1 2 g n a o h , 先加 1 / 2 剩余t o 均匀滴加 1 8 g 滴加 4 0 mi n , 保温 2 0 mi n 3 5 一0 9 6 . 51 0 . 28 0 . 36 0 . 0 5 7 2 7 g n a o h , 先加 1 / 2 剩余 1 / 2 均匀滴加 4 0 .0 g 滴加 4 0 mi n, 保温 2 0 mi n 3 5 - 4 0 9 5 . 52 2 . 57 8 . 95 6 . 0 按照最佳工艺条件,重复三批,发现结果稳定,重现性较好,粗品含里在 9 5 - 9 6 % , 折纯收率在 7 8 一 一 - 8 0 9 6 ;经精制后, 产品为白 色针状晶体,含里在9 8 % 以上, 熔点在1 1 7 -1 1 8 收率在5 6 一一 6 0 % 。在放大五倍投料量的情况下,收率稳定。 2 . 4 . 1 . 2 . 3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以正交实验所得的最优工艺条件, 对反应过程的各时间点进行了检测, 以考察 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列于表2 - 1 9 0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 - 1 9反应时间对5 一 甲基一 7 - 经基异黄酮甲基化转化率的影响 反应时间 ( m i n ) 0 2 03 04 06 0 5 一 甲基- 7 - 轻基 异黄酮 总投入量( 9 ) 2 42 42 4 2 42 4 硫酸二甲酷 总投入量 ( b ) 01 82 73 6 3 6 氢氧化钠 总r入量( 9 ) 071 11 4 1 4 5 一 甲 摹 - 7 - 基异黄酮 含量( % ) 9 73 561 0 . 2 5 一 甲 基一 7 一 甲 氧 基异黄酮 含量( % ) 06 08 99 39 6 . 1 从表4 - 1 9 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在3 0 m i n 时,5 一 甲基一 7 一 甲氧基异黄酮 的含量己达9 0 % , 反应到6 0 m i n 时, 5 一 甲基一 7 - 轻基异黄酮含量只有0 . 2 % , 延长反应 时间已意义不大。 翼. 4 . 2丙 酮 一 碳酸钾甲 荃化路线 钾. 4 . 2 . 1 实 验部分 胆. 4 . 2 . 1 . 1 仪器与 试剂 x r c - 1 显微熔点测定仪 ( 四川大学科仪厂) l c - 1 0 a t 高效液相色谱旧本岛 津) 5 一 甲 基一 7 - 羚基异黄酮( 自 制 h p l c 9 5 % ) 碳酸钾c p 硫酸二甲酷c p 9 5 % 乙醇c p 丙酮 c p n , n 一 二甲基甲 酞胺 c p 药用活性炭( 工业品) 壮. 4 . 2 . 1 . 2 5 一 甲基 - 7 一 甲 氧基异黄酮 ( i )的合成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长氏肺a t k 2 c w 丙酮 一. 一- ,一. .口. ,闷 卜 回流 在装有机械搅拌、 温度计的2 5 0 m 1 四f l 烧瓶中, 加入丙酮7 5 m 1 , 5 一 甲 基一 7 - 经 基异黄酮 1 0 . 5 g ( 0 . 0 4 2 m o l ) , 硫酸二甲酷 1 3 . 3 g ( l o m l 4 . 1 0 6 m o l ) , 碳 酸钾 1 3 g ( 0 . l m o l ) , 搅拌, 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