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转型时期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转型时期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转型时期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转型时期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转型时期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自1 9 7 8 年以来的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市场化和现代化的两个过程,加上改革的渐 进性特征,使得中国社会的许多现象呈现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特殊性,显得异常复杂。 本文致力于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研究。首先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户籍制度、收 入和住房制度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后,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即户籍、行业垄断和工 作单位所有制性质这三类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产生直接影响。其次,本文使用2 0 0 0 年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街道层面的数据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2 0 0 0 年的实证 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居住内部空间差异与 制度性因素的关系,确定制度性因素对居住内部空间差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第二部分,使 用居住隔离指数公式,计算各类人口的居住隔离程度,通过各类以制度划分的人口和以职业 地位、受教育程度划分的人口居住隔离程度的比较,评价各类制度性因素对居住隔离的影响 程度,并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归纳出制度层面的社会区,并比较各社会区的居住 条件,从而进一步验证制度性因素对居住内部空间差异的影响。最后本文使用1 9 9 5 年1 人口抽样调查的行政辖区层面的数据对上海中心城区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制度性因素进行 研究,并通过1 9 9 5 年和2 0 0 0 年制度性因素影响程度的比较,分析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 异的影响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因素对居住空问分异的影响正在加强;行业攀断对居住内部空问分 异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居住隔离的影响很大,尽管已经大大减弱;集体单位职工比例对居 住内部空间分异的影响持续保持着,但影响力正在减弱,而国有单位职工比例和其它所有制 职工比例对住房设施的影响力有所加强。以蓝领职业人口、从事开放行业人员、外来人口和 低教育程度人口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居住隔离指数增长速率最快,而非弱势群体中,职业地 位形成的居住隔离指数增长最快。就制度层面各社会区的居住条件比较,发现集体单位职工 聚居的社会区居住条件正在相对下降,而分离出集体单位职工的体制外群体聚居区的居住条 件有所上升,而具有制度优势的社区仍然保持了较好居住条件。 关键字t 居住空间分异制度性因素居住内部空间差异居住隔离社会区 a b s t r a ( 玎 a b s t r a c t t h et r a n s i t i o nt h a th a sb e g u ni n1 9 7 8i n c l u d e st w op r o c e s s e s n a m e l yt h em a r k e t i n s i a t i o na n d t h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w i t ht h eg r a d l | a lr e f o r m a t i o n , t h ep h e n o m e n ao f 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a l eu n i q ea n d c o m p l i c a t e d , w h i c hi sv e r y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w e s t e r ns o c i e t y t h i sp a p e ri sd o v o t e dt os c r u t i n i z et h e e f f e c t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e r so n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 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f i r s t l y , a f t e rd e e - p l ya n a l y z i n g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 s y s t e m , i n c o m ea n dt h eh o u s i n gs y s t e mf o r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 t h ep a p e r a d v a n c e st h r e et h e o r i t i a lh y p o t h e s i s ,n a m e l yt h e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a f i o ns y s t e m ,t h em o n o p o l yo f i n d u s t i e sa n dt h en a t r u r e so fo w n e r s h i po fw o r ku n i td e r e c t l yi n f l u e n c e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t i a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 h e n , b a s e do nt h ed a t af r o mt h ef i f t hc a l s u so fs h a n g t 面i n2 0 0 0 ,t h ep a p e r a t t o m p t st ov m f yt h i st h r e eh y p o t h e s i s e s t h i s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i n c u l d e st w o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 s c r u t i n i z e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o fi n n e r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a n d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f a c t e r sw i t ht h em e c h o d so fc o u r e l a f i e na n a l y s i sa n d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g ot h a tc o n f u m st h e i r e f f e c t t h es e c o n dp a r te v a l u a t e st h e e f f e c to ft h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s t e r so i l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 w i t hc o m p a r i n gt h ei n d e xo f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o fd i f f e r e n tk i n d so fp e o p l e t h e nf a t o r a n a l y s i sa n dh i e r a r c h i c a l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a r cu s e dt oa n a l y s i st h e s o c i a la r e a 8t h a ta l ei n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l a y e r w i t hc o m p a r i n gt h er e s i d e n t i a lc o n d i t i o n so ft h e s ed i f f e r e n ts o c i a la r e a s ,t h e p a p e ro o n f i r m st h ee f f e c to ft h e s e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o r sa g a i n f i n a l l y , b a s e do i lt h ed a t af r o mt h e o e l l q u 8i n1 9 9 5 ,t h ep a p e rv e r i f i e st h ee f f e c t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e r so i l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t i a l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t h e ni ta n a l y z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t r e n d so f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e r so n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 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w i t hc o m p a r i n gt h e i re f f e c ti n1 9 9 5a n di n2 0 0 0 t h er e a s e r c hi n d i c a t e st h a tt h ee f f e c to fl i eh o u s e h o l dr e g i s t r a t i o ns y s t e mi s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e f f e c to f t h em o n o p o l yo f i n d u s t i e s0 1 1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o f i n n e r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 si sn o td i s t i n c t , b u td i s t i n c t0 1 1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 , a l t h o u g ht h ee f f e c th a s a l r e a d yw e a k e n ;t h ee f f e c to f s t a t e n w n e r s h i pa n do t h e r s0 1 1t h ed i f f e r e n a t i o no f r e s i d e n t i a le q q u i p m e n t si s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i n d e x o f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o f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l eg r o u p si si n c r e a s i n gf a s t e s t , a n dt h ee f f e c to f o c c u p a t i o nc l a s sf i l l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i si n c r e a s i n gq u i c k l yi no t h e rg r o u p s k e yw o r d :u r b a n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f a c t e r s o f i n n e rr e s i d e n t i a ls p a c er e s i d e n t i a ls e g r e g a t i o ns o c i a lm a 2 表录 表1 1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人口城市化率( 2 0 0 3 年) 4 表3 11 9 9 5 1 9 9 8 9 年中国部分垄断行业的租金估算3 1 表3 22 0 0 0 年上海市各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报酬3 2 表3 3不同经济类璋! 平均货币工资比例3 3 表3 41 9 9 6 年城镇就业人口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中的比例3 4 表3 52 0 0 0 年上海分经济类型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 5 表3 62 0 0 0 年上海分经济类型的劳保福利费用3 5 表3 71 9 9 1 1 9 9 5 年中国城市住宅开发投资( 单位:亿元;占总额的) ,3 9 表3 81 9 7 8 1 9 9 5 年分经济类型的住宅竣工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4 0 表3 9“集团购买”情况( 单位:万平方米) 4 l 表4 12 0 0 0 年初始变量4 8 表4 2职业地位表征变量定义5 0 表4 3 受教育程度表征变量定义5 0 表4 4行业垄断表征变量定义5 1 表4 5工作单位所有制表征变量定义5 2 表4 6 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数据矩阵5 3 表4 7居住条件表征变量定义5 5 表4 8居住条件因子分析的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5 5 表4 9居住条件主因子荷载矩阵5 6 表4 ,l o 住房面积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5 7 表4 1 1 住房面积与自变量的偏相关系数5 9 表4 1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 0 表4 1 3 住房设施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6 0 表4 1 4 住房设施多元回归分析结果6 2 表5 1各类人口的隔离指数6 5 表5 2各变量的离散趋势分析6 6 6 表录 表5 3 表5 4 表5 5 表5 6 表5 7 表6 1 表6 2 表6 3 表6 4 表6 5 表6 6 表6 7 表6 8 表6 9 表6 1 0 表6 1 1 表6 1 2 表6 1 3 制度层面的社会空间结构因子分析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一7 0 制度性分异因素主因子荷载矩阵7 0 2 0 0 0 年上海中心城区制度层面的社会区特征判别。7 3 各社会区在各行政辖区的分布状况7 4 各社会区居住条件因子得分均值比较7 4 1 9 9 5 年初始变量7 6 1 9 9 5 年居住条件表征变量定义7 8 1 9 9 5 年居住条件因子分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7 8 1 9 9 5 年居住条件主因子荷载矩阵7 9 各自变量定义7 9 居住条件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8 0 居住条件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 9 9 5 年上海中心城区各类人口隔离程度8 l 1 9 9 5 年制度层面社会空间结构因子分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8 1 1 9 9 5 年制度层面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荷载矩阵8 2 1 9 9 5 年上海中心城区制度层面的社会区特征判别8 3 1 9 9 5 年各社会区居住条件因子得分均值比较一8 3 上海中心城区各类人口隔离指数比较一8 6 7 图录 图1 1 图1 2 图l | 3 图1 4 图3 1 图4 1 图4 2 图4 3 图4 4 图4 5 图4 6 图5 1 图5 2 图5 3 图5 4 图5 5 图5 6 图5 7 图5 8 图5 9 图5 1 0 图5 1 1 图6 ,l 图6 2 图6 3 图6 4 图6 5 图6 6 图录 1 9 7 8 2 0 0 0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 分产业的就业结构 城乡结构变化 研究框架 户籍制度影响机制示意图 2 0 0 0 年研究范围 主因子1 :住房面积 主因子2 :住房设施 2 0 0 0 年上海中心城区基准地价 人u 本地化程度 农业人口比例 从事垄断行业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 从事部分垄断行业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 从事开放行业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 国有单位职工比例的空间分布 集体单位职工比例的空间分布 其它单位职工比例的空间分布 外来人口比例的空间分布 主因子1 :劣势制度地位 主因子2 :特殊制度地位 2 0 0 0 年上海中心城区制度层面社会区聚类树状图 社会区分布 1 9 9 5 年研究范围 居住条件因子得分的空间分布 劣势制度地位的空间分布 1 9 9 5 年上海中心城区制度层面社会区聚类树状图 1 9 9 5 年社会区空间分布 1 9 9 5 年和2 0 0 0 年社会区空间分布比较 8 兰兰墨蕞三毫燕篡一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禹右珲 劢叼年乡月沙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 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 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 由本人承担。 签名: 加7 年 日 碍沙 、丽 月 、禺二 第1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第1 章绪论 始于2 0 世纪7 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场伟大的 变革从经济体制开始,已经触及了中国杜会的各个领域。勿庸置疑,2 0 多年的改革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社会不平等程度的不断增加是其 中之一。中国已经从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世界上收入比较平等的社会,成为目前世界上收入 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根据世界银行研究,中国 的基尼系数在2 0 世纪8 0 年代初期为o 2 0 左右,到1 9 9 3 年上升为0 4 2 ,1 9 9 9 年中国的基尼 系数达到了o 4 3 7 ,已经明显高于东欧国家,略低于独联体国家,也明显高于印度、印度尼 西亚等国家 1 1 。正如世行1 9 9 7 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所指出的, 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短短1 5 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 2 1 。 1 1 1 渐进的改革 中国社会的制度转型是由国家主导的,采取渐进改良式的方式,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并将 其推广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市场化程度 3 1 。改革实际上是一个“试错” 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改革不同于东欧各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的渐进性既表现在改革总 的目标表述上,也表现在改革的实践中。从对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表述来看,经历了一个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再到“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这样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其间还有各种各样的反反复复。从改革的实践来看,大 部分改革措施的推进都经历了“双轨制”甚至“多轨制”的过程。事实上,直到目前,在大 多数正在进行改革的领域,仍普遍存在着双轨制,如所有制改革、劳动就业改革、工资改革、 社会保障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等 4 1 。 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在一定范围内被打破,市场经济也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来,如果说计 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两种理想类型,那么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两种体制并存的过渡状 态,处于转型的过程当中。正是这种政府主导的渐进性改革,使得旧有体制保持了一定的延 1 1 1 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 1 ;9 - 1 0 唰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1 2 :7 7 3 1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模式变迁,江海学刊。2 0 0 2 ( 5 ) :8 6 【4 】李培林,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和机制的分析,东岳论丛,1 9 9 6 ( 4 ) z1 8 1 9 l 第1 章绪论 续性,即使在改革进行了2 0 多年后的今天。一些旧体制仍然在影响着中国社会,其中便有 户籍制度。 1 1 2 社会转型 自1 9 7 8 年以来的社会转型实际上蕴含着两个过程,一个是市场化过程,一个是现代化 过程。前者主要是一个体制转轨过程,即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多元和分散的市场经 济体制转变;后者主要是一个结构转型过程,即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或半封闭的传统社 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这两个转变交织在一起,使现阶段经 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 1 1 21 面向市场化的体制转轨 面向市场化的体制转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2 1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单位制的改革、身 份制和行政制的变化。单一的公有制是改革开放前整个社会分层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单位制在市场化过程中,受到新兴体制的冲击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 改革,但“单位”对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影响仍然很大。身份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又一个重 要的社会分层机制。这些身份具有很强的先赋性,主要包括阶级身份、户籍身份和职级身份。 在改革过程中,阶级身份被彻底取消,职级界限也基本消失,惟有户籍身份仍顽固存在,并 对个人的地位获得产生严重影响。“行政制”实际上表明,国家的“再分配”是整个社会分 层的根本动力机制,国家权力是整个社会分层的主轴。改革开放后,行政权力作为社会分层 中轴的地位有所动摇,但总的来说,新兴的市场权力仍不足以同国家的行政权力相抗衡,甚 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市场权力本身就是受行政权力操纵的。 1 1 22 面向现代化的结构转囊 社会结构转型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转犁表现出若干不同于 一般发展进程的特点,主要包括;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进行;政府和市场双重启动;城 市化过程的双向运动;转型过程中的非平衡”。结构转型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和城乡结构的转变州。 f u 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4 ;3 7 闭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a :4 3 - 4 6 即李培林,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哲学动态,1 9 9 5 ( 2 ) :4 3 - 4 5 4 1 胡耀苏、陆学艺,中国经济开放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8 1 0 :1 2 2 第1 章绪论 ( u 产业结构的转变 产业结构实现了四个转变【1 1 :从片面强调工业化,转变为三个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从限 制第三产业发展,转变为鼓励和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在工业内部,从片面强调“重工业 优先”转变为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在农业内部,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转变为农、林、牧、 渔全面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调整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见 图1 1 ) 。 1 9 7 8 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是二、一、三,到1 9 8 5 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此 后,三次产业结构一直维持着是二、三、一的次序。改革开放前一直受到严格抑制的第三产 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甚至超过了第一二产业,位居 三次产业之首。 ( 2 l 就业结构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劳动力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份额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所占份额变动不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份额呈上升趋势( 见图1 2 ) 。 但是对比图1 1 和图1 2 ,可以发现中国的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发生了背离的现象,直 到2 0 0 0 年,这一现象仍未发生改变,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仍是最大,而所占国内 生产总值的份额最小,第二产业中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最小,而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最大。 一方面,中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可能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 转移。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有机构成 的提高客观上限制了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吸收。另外,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大批职 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4 :4 7 - 4 9 第1 章绪论 工下岗,也影响了第二产业对就业人数的吸纳。 ( 3 ) 城乡结构的转交 1 9 7 8 年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城镇化率从1 9 7 8 年的1 7 9 上升为2 0 0 5 年的4 2 9 9 ( 见图1 3 ) ,中国正从一个农业型社会向城镇型社会迈进。 数掂术瓣:1 9 7 8 牛“hu 投拈来u 龇礴山,、陆于岂,中h 玎卉j 坡j f i 台站柑业止十l 会 一版t l ,1 9 9 81 0 :1 6 ;1 9 7 8 年后数据来自中华人民j k 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 0 0 6 ,中国统计出版社2 0 0 6 9 :9 9 但相比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表现出城市化滞后,工业化水平超前的特征。以2 0 0 3 年为例,中国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 4 7 个百分点,而工业化率却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1 7 2 3 个百分点。 表1 1世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人口城市化率( 2 0 0 3 年) 资料来源:范卫萍、李文溥,城j b 化与上业化协调发展廿j 题探讨,东南学术,2 0 0 6l :3 0 4 第1 章绪论 以1 9 5 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等级条例实行为标志,中国逐步形成了刚性的城乡 二元社会结构。1 9 7 8 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有所松动和 模糊,但由于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和城市劳动就业与福利制度的继续存在,二元社会结构的界 限并未消失,城乡间还只是有限的交流和开放。表现为城乡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城乡劳动力 市场和就业的二元结构,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结构【l 】,城市化滞后,且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的 格局仍未改变。 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无可否认的,但根本性的变化还远未完成,社会的 基本统治形势和统治结构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f 2 j 。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变最快,但转变仍 将不断持续,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虽然起了一些变化,但很不彻底。 1 1 3 社会分层结构与分层机制变迁 尽管不同的文献对同一年份测算的基尼系数不尽相同,但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已经从改革 之初的平均主义极端中转向收入差距过大的另外一种极端。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社会出现 阶层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阶层是中国社会曾经长期避讳的名词,直到2 0 0 2 年陆学艺出版 的当代中国阶层报告,“阶层”一词才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 但是阶层即使在改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目前对改革前的社会分层结构主要存在两种看 法例。一种看法认为,在改革前后我国社会的分层模式是一个同心圆结构,在这个分层结构 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干部阶层,处于第二圈的是知识分子,第三圈的是工人阶级,最外层 的是农民阶层。另一种意见认为,改革前存在一种集团分层现象,社会阶层的划分不能根据 个体对资源、权力和财产的拥有状况,而应该根据人们所在工作单位的性质、级别来确定。 改革以后,社会分层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转型时期社会分层机制的研究成了近 年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两派理论对这一领域的研 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倪志伟( v i c t o rn ) 等为代表的“市场转型精英再生论”者认为, 市场转型导致了以再分配经济为基础的精英地位的衰弱,产生了新的分层机制和新的精英阶 层,而这一阶层的成员并非来自旧体制下的精英;以边燕杰和约翰罗根为代表的“权力持 续精英循环论”者认为,再分配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层机制具有延续性,昔日的精英在市 场转型中将继续处于优势阶层地位【4 】。“市场转型精英再生论”一经提出,就招来无数的批 任保平,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绎济结构的转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2 0 0 4 1 2 :7 - 8 圆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杜,2 0 0 0 4 z 嘲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4 :1 1 - 1 2 州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 5 ;1 0 2 5 第1 章绪论 评和质疑,之后的研究几乎都是建立在对其的批判上,“权力持续精英循环论”是这些批判 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当前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归纳为1 l :社会分层的主导机制逐渐从政治分层转 变为职业分层,职业分层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原政治分层机制的残余影响仍不可忽视; 社会分层位序经过剧烈变动,市场取向和现代取向的社会分层格局初步形成;不管是从社会 分层的结构来说,还是从社会分层的机制来说,都是传统与现代、市场与再分配同时并存, 具有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二元化特征。 1 2 研究意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拓展、发展了传统城市地 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反映当今城市空间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2 l 。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实质是一种社会阶层分化的反映 3 1 。在中国改革的渐进性推进,体制和社 会结构逐渐转型,社会分层结构和分层机制不断变迁的背景下,城市居住空闻分异的状况及 分异的机制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正视了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和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特殊制度 背景,为解释居住空间的分异机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线索。渐进的市场化和同时进行的现代 化过程使得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社会异常复杂,很难用一种适合于相对纯粹的市 场经济体制或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城市社会正在发生的现象,居住空间分异 的机制也是一样,适合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居住空间分异机制解析理论很难全面解释日前中国 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正如改革开放以来在很多领域曾经出现或者仍然存在的市场经济计划 经济两种体制并存的“双轨制”特征一样,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和分异机制也出现了原 有体制和市场化并存的局面,尽管城市住房市场已经出现,但仍然有很多家庭并不是直接从 住房市场获得住房,而是在原有的体制内获取住房,这是任何一个较为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 计划经济国家或者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激进转型的国家都未曾出现过的状况,这种状况自从住 房市场出现以来一直存在着,使得原有体制的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并没有消 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即使是1 9 9 8 年结束福利分房制度,住房分配结束双轨制 正式并轨以后,由于住房产权的长期性和住房生产的较长周期性,原有体制的制度性因素仍 【1 1 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4 4 :5 1 5 9 【2 】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 0 0 1 ;1 6 9 【3 l 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 0 0 1 :1 6 9 6 第1 章绪论 将在一定辑度上长期影响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异。另外,目前对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多是 理论分析,鲜有实证研究,本文正是使用2 0 0 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上海中心城区的数据对可 能的居住空间分异机制之一进行的一次实证研究,是在该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的一次有益探 索。 居住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公 共政策提供研究依据。制度的变迁,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出现了城市社会空间新的极化和 分异,对其机制的探索,有利于人们运用相应措施缓解社会空间的极化和分异程度,防止社 会矛盾的激化,促进各利益集团的融合,创造和谐社会。 1 3 基本概念界定 本文所论述的中心是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将从分析户籍制度、收入分配 和住房制度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入手,检验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产生的影响, 以及影响的程度。 1 3 1 居住空间分异 社会不平等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于任何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正 如“社会分层”研究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不平等现象1 】一样,居住空间分异正是从城市 地理学或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居住空间不平等现象进行的研究。 1 3 11 居住空问分异的定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实质是一种社会阶层分化的反映:一方面是社会阶层在社会经济收 入、地位等方面分化的空间表征结果;另一方面,居住空间分异的结果也会通过区域化过程, 促进、强化社会阶层在亚文化层次上的再分化嘲。 目前国内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即使在用词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些研究使用居住 空间分异一词,有些则使用居住隔离。 一种以吴启焰( 2 0 0 1 ) 为代表,认为居住隔离常用于社会极化现象的空间结果,而居住 空间分异不仅包含了居住隔离所表述的结果的含义,它还能用于描述居住空间内各社会阶层 空间社会距离变化的过程,还可以表述由简单到复杂或由同类到异类的发展趋势。主张使用 居住空间分异一词。 【1 1 李路路、孙志祥,透视币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 ;1 田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 0 0 l :1 6 9 7 第1 章绪论 另一种以黄恰为代表( 2 0 0 6 ) ,认为“居住隔离”与“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在语义、 研究内容及学科背景上各有侧重。认为“分异”强调分开部分的差异性及差异化的过程, 并且,它对社会阶层的社会距离变化的强调甚于对居住空间分布差异的强调。而结合“隔离” 的语义学解释,居住隔离的概念在反映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经济特征及物质空间状态上针对 性更强,这与城市规划学科对城市空间研究的传统视角也比较契合。并沿用l r o y 偏向于对 居住主体社会经济特征与主观认同的描述的定义,将居住隔离描述为:指都市居民由于种族、 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或财富差异等关系,特征相类似的集居于一特定地区,不 相类似的集团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有的甚至彼此产生歧视或敌对的态度。各类集居 区之间则差异较大,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政府主导的渐进性改革使得中国在政治稳定政权连续的前提下向市场化迈进,中国社会 正处于特殊的社会经济转型时期。这种特殊的社会制度背景,使得中国城市的居住空问分异 表现出复杂的面,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居住空间分异状况并没有在完全消失殆尽。改革 开放以前的中国城镇社会,由于基本上不存在住宅市场,人们的住房获得及居住空间模式带 有强烈的国家再分配和“单位社区”的特点1 1 1 。由于中国特殊的住房供应结构,中国的城市 并没有像西方资本主义城市那样表现出城市尺度的空间分异过程,居住分异并不表现出居住 地点的不同,而是表现出住房质量的差异。各种单位的干部和管理者通常住在他们的工人的 附近,这极大地稀释了任何可能的空间分异,“自给自足”的生活社区被创造出来,它掩盖 了在居住单元内和单元间层面存在的一些不平等 2 1 。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形成的以“单位社 区”和居住单元问为表现的居住空间分异并没有在一夜之间消失。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考虑,本文认为居住空间分异更好地描述了目前中国社会的居住空间 状况,它涵盖了两方面的差异:1 家庭户之间的居住内部空间差异;2 不同社会阶层形成的 社区之间的居住隔离。 1 3 1 2 本研究居住空间分异的内涵界定 本研究的居住空间分异包括两方面的内涵,即居住内部空间差异和居住隔离。 ( 1 ) 居住内部空问差异 居住空间的差异主要指每家庭户1 3 1 在居住空间上的内部差异,主要包括住房面积,住房 1 1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宅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 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 0 0 5 ( 3 ) ;6 1 - 6 2 1 2 1f u l o n gw u ,c h a n g e s i nt h es t r u e t m e o f p u b l i ch o u s i n gp r o v i s i o ni nu r b a ac h i n a ,u r b a ns t u d i e s ,v 0 1 3 3 , n o 9 1 6 0 1 1 6 2 7 ,1 9 9 6 3 1 家庭户按2 0 0 0 年第五次人e l 普查的填表说明定义为:户内成员具有家庭、血缘或亲戚关系。 8 第1 章绪论 质量、住房产权和住房地段四个方面的差异性。由于数据的限制,本研究将主要讨论住房面 积和住房质鼍两方面的差异性。 ( 2 ) 居住隔膏 本研究使用居住隔离指数来描述居住隔离的程度,由居住隔离所形成的各类社会区来描 述各阶层的分布状况,并讨论各社会区居住内部空间之间的差异。 1 3 2 制度性因素 居住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见吴启焰,2 0 0 1 ;杨上广,2 0 0 5 ;魏 立华,2 0 0 6 ) ,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的择居行为、住宅市场的分化( 见 吴启焰,2 0 0 1 ) ,它们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也各不相同。 本文致力于研究制度性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关于制度的定义五花八门,目前新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诺斯对制度的定义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他认为:“制度是一个 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一 般可以包括正规制约与非正规制约两种类型”。 中国渐进性改革的方式,使得目前的中国社会新旧两种制度长期共存,以市场经济为基 础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 规则也没有完全消失。正是这一复杂的社会背景,使得中国的制度性因素既有来自市场经济 体制的,又有原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原有体制遗留下的制度性因素。那些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集团类别,如户籍、行业垄断、工作单位所有制性质,不仅定义了当 时的收入分配规则和居住空间分异状况,这些制度性因素在形成中的市场经济中也得以延 续,它们组成了改革以来促成收入分化快速增长和新的社会分层模式的制度性基础。这至少 已经在社会分层机制、收入分配等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见边燕杰等,1 9 9 5 ;王天夫等,2 0 0 5 ) 。 本文将从户籍制度、个人收入和住房制度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 制,并测度三类制度性因素户籍、行业垄断以及工作单位所有制性质对居住空间分异产 生的影响程度。 1 1 宋健,制度构成之诌议,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 0 0 5 7 :1 6 2 9 第l 章绪论 1 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 4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 0 0 0 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另外一些数据,主要来源于上 海市1 9 9 5 年1 抽样人口调查以及上海市的统计年鉴。 1 4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研究假设到实证检验的技术路线,试图检验制度性因素对上海市中 心城区常住人口空间分异的影响,并通过对1 9 9 5 年和2 0 0 0 年的影响程度比较,分析制度性 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影响的发展趋势。 1 4 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