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专业论文)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梅县书坑村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pdf_第1页
(人类学专业论文)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梅县书坑村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pdf_第2页
(人类学专业论文)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梅县书坑村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pdf_第3页
(人类学专业论文)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梅县书坑村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pdf_第4页
(人类学专业论文)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梅县书坑村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低瑞文 日期:卅年占月昭e l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保瑞丈 日期:z d 。7 年6 月j 宕日 导师签名: 日期:岬年多月罗日 硕士学位申请人: 导师姓名及职称: 摘要 研究 陈瑞文 陈华( 副教授) 本文是对梅县书坑村的医学人类学调查研究,书坑村是广东东北山区的一个 小村庄。书坑村四周山峦起伏,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当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 季风性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自然环境对书坑人的日常生活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 笔者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书坑村进行了三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笔者通过 分析书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保健行为、乡村医疗保健的发展与变迁,从生态 人类学角度,提出了书坑村民的保健行为是受到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 响而形成和发展的观点。 本研究还表明:村民的保健行为会随着医疗保健制度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经 济因素在影响书坑村民医疗保健行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另外,本文还对医疗保 健行为中所产生的医患关系进行探讨,揭示近来年农村医患关系存在的一些问 题。 关键词:保健,保健行为,生态环境,医患关系 h e a l t hc a r eb e h a v i o r so fm o u n t a i nv i l l a g e r s a n i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s t u d y o fm e d i c 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i ns h u k e n g v i l l a g e ,m e i x i a nc o u n t y m a j o r :a n t h r o p o l o g y n a m e :c h e ni h i w e n s u p e r v i s o r :c h e nh u a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i sa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s t u d yo fm e d i c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i ns h u k e n gv i l l a g e , m e i x i a nc o u n t y , w h i c hi sas m a l lm o u n t a i nv i l l a g ei nt h en o r t h e a s to f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i t sat y p i c a lm o u n t a i nv i l l a g ew h i c hi ss u r r o u n d e db ym o u n t a i n s ,t h el o c a l c l i m a t ei ss u b t r o p i c sm o n s o o nc l i m a t e ,w h i c hi sh o ta n dh u m i di ns u m m e r , c o l da n d d r yi nw i n t e r t h en a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h a sap r o f o u n di m p a c ti nt h ev i l l a g e r s d a i l y l i v e s t h ea u t h o ru s e st h em e t h o d so ff i e l d w o r kt oc a r r yo u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r e s e a r c h t h e r ef o rm o r et h a nt h r e em o n t h s t h r o u g ha n a l y z i n g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h e a l t hc a r e b e h a v i o ri nd a i l yl i f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h ec h a n g e so fr u r a lh e a l t hc a r e ,t h ea u t h o r 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v i e w p o i n tw h i c h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h e a l t hc a r ea r e i m p a c t e db yt h eg e o g r a p h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 t h ec l i m a t i cc o n d i t i o ni n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e c o l o g i c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 t h i ss t u d ya l s os h o w st h a t :t h ev i l l a g e r s h e a t hc a r eb e h a v i o r sc h a n g ei nt h e w a k eo ft h ec h a n g e so ft h em e d i c a lc a r es y s t e m a n dt h ee c o n o m i cf a c t o r sp l a ya s i g n i f i c a n tr o l ei na f f e c t i n gh e a l t hc a r eb e h a v i o r s i na d d i t i o n , 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z e st h e p h y s i c i a n p a t i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t or e v e a lt h ep r o b l e m so ft h er u r a lp h y s i c i a n - p a t i e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r e c e n ty e a r s k e yw o r d s :h e a r hc a r e ,h e a r h c a r eb e h a v 妣 e c o l o g i c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 p h y s i c i a n - p a t i e n tr e l a t i o n s h i p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1 1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 2 第二章田野点介绍1 3 第一节地理环境概况1 3 第二节人口、经济与卫生概况1 5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保健行为2 l 第一节农食住行中的保健行为2 1 第二节运动与休息4 4 第三:锚民间信仰、传统观念与健康5 0 第四章乡村医疗保健的发展与变迁5 7 第一节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5 7 第二节人民公社时期疾病的医疗保健( 1 9 5 8 1 9 8 2 ) 。6 0 第三节缺乏合作医疗时期医疗保健( 1 9 8 2 2 0 0 2 ) 。6 8 第四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时期疾病的防治( 2 0 0 3 年至今) 。7 2 第五章山区农民保健行为的思考8 1 第一节生态的角度8 1 第二:i 了经济因素的影响8 7 第三节医患关系的探讨9 1 第六章结语与建议9 7 结语9 7 几点建议9 8 参考文献1 0 0 中文专著1 0 0 中文论文1 0 2 外文文献1 0 3 9 付j 隶1 0 4 后记1 0 7 j j j 2 对人类健康与疾患问题的探讨是医学人类学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医学 人类学( m e d i c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从生物学和社会文 化的角度出发 ,来对人类的健康与患病进行研究。人类要通过保健行为,来 维持或恢复身体的健康。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保健行为是与人类生 存的生态环境、所在社会的医疗保健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医学人类学界对自 然环境与保健的关系讨论较多,而似乎对医疗保健制度的变迁对保健的影响这一 方面研究得较少。 笔者认为,在用医学人类学的方法讨论健康问题时,生态环境是很重要的方 面。同时,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希望从生态环境与国 家医疗保健制度两个方面对保健行为进行探讨,探究这两个方面是否影响保健行 为,如果产生影响,又是如何影响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选定了这次研究的 主题。 2 0 0 7 年7 月初,笔者考虑如何选取和进入研究的田野调查点,恰逢系里有本 科学生调查小组到梅县书坑村进行田野调查实习。据了解,书坑村处于粤东北山 区,有着典型的亚热季风性气候,至今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笔者认为书坑是 自己已选定主题的理想的田野调查点,遂提出一同进入书坑村进行田野调查的请 求。 得到系里老师的同意,笔者与该调查小组于2 0 0 7 年7 月份一同进入书坑村, 与当地村民共同生活,顺利地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在2 0 0 8 年的 七、八月份,笔者再次进入书坑村与当地村民共同生活,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调 查研究,两年田野调查时间累计三个多月。 从学科意义上来说,本文在田野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收集的民族志资料可 1 陈华医学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 9 9 8 2 以丰富国内医学人类学的民族志材料,为今后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另外, 本研究采用医学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田野调查材料进行较为全面 的分析,把生态环境、医疗保健制度进行综合讨论,是目前国内医学人类学的一 种较新的尝试。 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本研究深入到国家最基层的农村,揭示了当地与健康有 关的最基本的情况与最紧迫的问题,为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和完善的、涉及到广大 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社会保障、政府公共卫生和临床保健事业提供最基本的材料 和提出符合乡村现状的建议。本研究中医患关系的个案及分析,可为提高医疗机 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第二节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回顾 1 健康 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健康的概念进行过多年的探讨,但目前仍尚未形成共识。事实上,在 不同的研究中,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健康的概念存在着差异。研究当中,通常 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下的定义以及提出的标准为参考。 1 9 4 8 年,世界卫生组织( 简称w h o ) 在它的宪章中对健康下了以下定义:“健 康是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和社会层面的一种总体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疾病与 体虚的匿迹。 2 并在宪章中提出十条健康标准,作为衡量人类健康的具体标志: “( 1 )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 2 )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而不挑剔;( 3 )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 4 )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5 )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 )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 ) 眼睛明亮,反映敏锐, 2 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t h ew 研l dh e a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mjp u b l i ch e a t hn a t i o n sh l t h 1 9 4 6n o v e m b c r ;3 6 ( 1 1 ) : 1 3 1 5 - 1 3 2 3 2 眼睑不发炎;( 8 )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 ) 头 发有光泽,无头屑;( 1 0 )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3 1 9 7 8 年9 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 康是身体上的、精神上的和社会层面的一种总体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疾病与 体虚的匿迹。 4 本研究也以此定义为参考,把健康界定为:健康不但包括没有疾 病和体虚的状态,而且要求身体上、精神上、社会关系上都达到一定的良好状态。 2 保健行为( h e a lt hc a r eb e h a v i o r ) 保健( h e a l t hc a r e ) ,指对健康的关注与保护。保健行为( h e a l t hc a r e b e h a v i o r ) ,就是关注和保护身体健康所采取的行动。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中, 保健行为既包括健康的人关注和保护健康所采取的行动,也包括已患病的人对疾 病进行的治疗。从内容上来说,既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有利于健康的行 为,也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所采取的行动。 3 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医患关系特指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医患关系中,“医”指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患 指病人及 相关的亲属、监护人和单位组织等。5 广义的医患关系包括以上所列的所有人之 间的各种关系。 从内容上来说,医患关系包括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部分“医患关系 的技术方面”和“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 。“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是指在诊疗 措施的决定和执行中,医务人员和病人的相互关系。6 如在治疗的过程医生与病 人对于治疗的讨论、医生与病人在治疗中的主动与被动地位等与医疗手段的实施 3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 t h e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mjp u b l i c h e a l t hn a t i o n sh e a l t h 1 9 4 5 n o v e m b e r ;3 6 ( 1 1 ) : 1 3 1 5 - 1 3 2 3 4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l c n c eo np r i m a r yh e a l t hc a r e ,a l m a - a t a ,u s s r6 - 1 2s e p t e m b e r1 9 7 8 5 席焕久医学人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4 :2 1 0 6 何伦,乇小玲医学人文学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2 :4 6 3 有关的内容。“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即不是关于诊疗实施本身的医生与病人 的相互关系,而是关于医患交往中的社会、伦理、心理方面的关系。7 如我们平 常说的医生的服务态度如何、医生的医德如何等与医疗手段无关的内容。 4 生态环境 依照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制约的生态系 统,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8 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 气候、阳光、水源、土壤、动植物以及其它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等。社 会环境是指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 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9 二理论回顾 1 医学人类学的起缘与理论视角 当代的医学人类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一系列的结合人类学与医学 的研究和应用而产生的学科。二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实施国际公共卫生计划的过 程中,跨国公共卫生人员发现,人类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仅是生物学问题,也是社 会文化问题,他们把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应用到公共卫生当中,与医学研究和应 用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医学人类学这门学科。 医学人类学一词出现在1 9 5 6 年,英国学者里杰斯特( p t r e g e s t e r ) 在 论文中使用了“医学人类学 ( m e d i c a la n t h r o p o l o g y ) 一词。1 9 5 9 年,印度学 者哈桑( k a h a s a n ) 和普拉萨德( b g p r a s a d ) 也在论文中使用了这个词。 1 9 6 3 年,美国学者斯科奇( n a s c o t c h ) 将一篇重要的评述性论文定名为医 7 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学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2 :4 6 8 ( 美) s 南达著刘燕呜,韩养民编泽文化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7 :1 2 7 9 刘苹从人类社会发展看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载于张开宁,邓启耀多学科视野中的健康科学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 0 0 0 :4 1 0 4 学人类学。1 0 实际上在早期的民族志记载中,已包含有大量关于土著民族的传统疗法、保 健信仰和卫生习俗的描述。譬如,英国著名的医生兼人类学家里弗斯 ( w h r r i v e s r ) 就曾发表过题为医学、巫术和宗教( 1 9 2 4 ) 一书,其中提出了 许多有关原始医学研究的重要概念。里弗斯将人类的世界观分为三种:巫术的 ( m a g i c ) 、宗教的( r e l i g i o u s ) 和自然论的( n a t u r a l i s t i c ) ,并认为在每种类型的 世界观的基础上会产生相对应的病因学观念,由于病因学的不同而导致治疗方法 和治疗效果的差异。 目前,医学人类学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 的来说,医学人类学采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医学问题。许多学者都对医学 人类学提出自己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陈华指出:“医学人类学是用人 类学的观点和方法,从生物学和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疾病和保健问题及其 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席焕久认为:“医学人 类学主要从生物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把医学人类学看成是与健康有关 现象的研究,从个人水平的生物学研究如高血压、营养不良的文化影响到保健选 择,疾病信念的微观研究到保健系统和其政治经济背景的宏观水平。总之,医学 人类学是健康、疾病和保健方面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1 2 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医学不仅属于自然科学,医学的作用对象是存在 于一定文化当中的人。所以医学也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医学,特别是民间医学以及其相关的保健行为,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的传统 医学、人类的保健行为是特定地区人群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适应当 地的气候、植物、水源等生态环境的结果,也是他们利用这些生态资源与预防疾 病或与疾病抗争的经验。 加参考陈华医学人类学导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 9 9 8 :1 1 1 陈华医学人类学导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 9 9 8 2 1 2 席焕久医学人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0 0 4 :1 1 5 2 人类学的保健行为研究 在医学人类学的研究中,由于从事医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专业出身不同以及 具体的研究角度不同,他们研究的内容或者侧重点往往不一样,这导致医学人类 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虽然医学人类学几乎都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与医学相 关的内容,但是也因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 保健行为的研究是医学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学人类学中饮食与 营养的研究、医患关系的研究、文化与疾病的防治研究等是保健行为研究中的几 个重要方面,以下分别对这些研究领域的特点和理论进行回顾。 关于饮食与营养的研究:关于营养的人类学研究,注重食俗文化、食物营 养的吸收、各年龄阶段对营养不同的需求,研究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类对营养 的摄取,食俗文化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与健康。例如在中国许多地方有“药食 同源( 又称为“医食同源”) 的中医理论,指的是同样的一种可吃的东西,饿 了可以当食物充饥,平时也可以食之以预防疾病,生病了可以吃了作为治病。因 为中医理论认为,所有的动物、植物和矿物,都是中药的范畴,食物和药物难以 分开,但另一方面来说,每种药物都有其副作用,只是副作用的大小不同。关于 饮食与营养的人类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种观点,并在研究中对食物的营 养、食俗的形成、食俗对人类健康或疾病的影响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并且医学 人类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一个地方居民常患的疾病、健康状况、寿命长短、身材 的高矮等与当地人的食物有直接的关系。 曾有学者将采用人类学与实验动物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j p c e g i e l s k i 和d n m c m u r r a y 在营养不良与结核病的关系:人类学和实验 动物研究证据中,结合人类学与动物学的研究方法,从营养方面探讨营养与结 核病的关系,批判性地分析了特定人群模型研究,涵盖了由于营养不良而致结核 病危险性的体内研究证据。这些结果可以向具有结核病高度危险性的营养不良患 者提供参考意见,减少他们的结核病发病率。 医患关系的研究:关于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h p 恰范特等认为,医 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确实是医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大多数病人对 医院、对医生是否满意,并不在于他们能判断医生所给的诊断和治疗处置优劣、 6 对技术 否抱着 态度好 时,病 人死去了,家属亲友还真诚地感谢医务人员在救治过程中的良好服务,对医院仍 很满意。当然,相反的情况也不少见,病虽然治好了,病人虽然出院了,但对医 生、对医院还有一大堆不满以至气愤。b 冯兆棣等在医患关系的文化背景中指出:“医患关系从本源来说,是人 们道德关系的表现形式,体现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或社会利益相互关系的一种特 殊社会关系,依靠一定道德规范以及风俗习惯来维持。医患关系受不同时期社会 文化的影响与制约,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不可低估。深人探讨医患关系的 文化历史、文化驱动以及文化发展,对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人民大众健康是十分有益的。他们还指出:“社会文化影响着患者求医的 心理及行为方式。地域民族、风土人情、道德观念、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构成 了深厚的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文化层次、消费层次等的不 同在患者求医过程中影响较为明显和直接。”1 5 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通常用医患关系模式来描述,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 最早对医患关系技术方面作概括描述的是萨斯和荷伦德( s z a s z h o l l e n d e r ) , 他们于1 9 5 6 年在内科学成就发表的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一文提出,医 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有三种,根据医生和病人在治疗中的地位,或者说主动性的大 小,分成主动一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在主动一被动型医患关系 中,医生具有绝对的权威,而且这种权威性是不受病人所怀疑的,病人是完全被 动的一方。这种医患关系常见于昏迷、休克或者瘫痪的病人,由于病人行为的独 立性受到严重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完全听从于医生。在指导一合作型医患关系中, 这种关系与主动一被动型医忠关系相比,病人有了一定的主动性。但是这种主动 性是受到限制的,医生仍然是更为主动的一方。病人可以提出自己对于疾病治疗 的意见,但治疗的决策权仍然在于医生一方。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病人会忠诚 1 3 ( 美) h p 恰范特,蔡勇美,( 中) 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7 :6 8 “冯兆棣,冯同强,崔佰生。医患关系的文化背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 9 9 5 ,1 1 :6 6 9 - 6 7 1 1 5 冯兆棣,冯同强,崔佰生医患关系的文化背景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 9 9 5 ,1 1 :6 6 9 - 6 7 1 7 地接受和执行。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相对平等的地位,具有几乎 一样的主动性,共同参与治疗的决策和实施。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的 患者的治疗当中,由于慢性疾病的患者对于疾病有切身的理解,所以他们往往能 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在后来的研究中,有学者根据特定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几乎 都是在萨斯荷伦德模式上进行修改。庄一强同样认为医生与病人之间存在着三 种互动关系,并且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跟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比较,他认为 主动一被动关系与父母对婴儿的关系相似。医生像父母般有绝对的支配权利,而 病人则如婴儿般被动接受。如急诊室、i c u 、手术室中医生、麻醉师与病人的关 系。指导一合作关系与父母对青少年子女的关系相似。病人是有思想、感情与判 断力的,但多数病人往往会把自主性压制下来,把医疗的决策权交托给医生,对 医疗行为采取合作的态度。这时医生扮演指导者的角色,而病人则顺从医生配合 治疗,目的是希望疾病得到治疗。如门诊病人和普通住院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互 动合作关系与父母和成年子女的关系相似,人与人之间必须具有相同的权利,具 有对对方同等程度的依赖及从事相互满意的活动。这种互动关系要求医生与病人 都具有高度智慧、教育以及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已有某种深度的认识。一般慢性疾 病的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为最佳。即所谓“久病成医 ,“医 一 “医 之间的互动是最成熟的医患关系。1 6 陈丽提出了“新型医患关系与“传统医患关系 的概念,她认为:“新型 的医患关系医患互动是指病人从对医疗行为的单纯服从到与医生交流、理解 达成一致治疗意见的过程。这种互动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相互配合的基础上的,以双方权利一义务为核心内容构成的契约合作型关系。医患 互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彼此在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方面的差别。 许多资料表明,医生不能用简单易懂的术语将病情告诉病人,反过来,医生认为病 人没有理解能力或不利信息的潜在消极作用是他们与病人没有充分交流的两个 最常见的原因。 ”而相对于“新型的医患关系 的“传统医患关系模式,医生是 完全主动的包揽了病人的一切,使病人完全处于被动。医生是做出诊断、制定治 疗方案的主导者,而病人则处于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被动从属地位。她认为,传统 1 6 庄一强医患关系的文化根源中国医院管理,2 0 0 2 ,1 1 :4 7 - 4 8 1 7 陈丽新型医患关系在医疗实际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 0 0 6 ,3 :6 3 5 6 3 7 8 医患关系是一种单向的人际关系,强调医生对病人的权威,而忽视了医生对病人 的义务,容易产生医患之间的矛盾。 文化与疾病的防治研究:医学人类学理论认为,疾病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因素可引起疾病。同样地,文化因素也可以对疾病的预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 用。例如2 0 世纪5 0 年代中期,美国体质人类学家和病毒学家卡尔顿盖伊都塞 克( g a r l e t o ng a j d u s e k )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对库鲁病进行研究,发现了社会文 化与库鲁病的发病的关系,提出消灭库鲁病的措施,大幅度降低了库鲁病的发病 率。 我国庄孔韶教授在这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他利用人类学研究的整体论,通 过对人体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的双重性质的研究,揭示了在一般的医学方法外, 人类有可能利用以前没有发现的治疗方式利用人类文化的力量来治疗,战胜 人类生物特性中的成瘾性,这个发现为人类提供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思路来应对 当今使世界各国困扰的世界难题。1 9 9 9 年庄孔韶教授发现云南省宁蒗县跑马坪 彝族利用家支民间戒毒仪式后,和他的研究生进行了多年的田野调查,探讨了关 于彝族“虎日 仪式戒毒的人类学象征理论解读、解决人类药物成瘾性科学以外 的文化途径的研讨,并完成了当地第二次“虎日 仪式戒毒的影视人类学拍摄工 作。 3 生态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生态环境与健康的关系这个领域的研究,是生态人类学与医学人类学交叉的 领域。该领域从一开始就强调人类的保健行为、健康和疾病不但是社会现象,跟 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际关系有关,而且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人类在与自然 的抗争中形成了有地区特色的与健康有关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是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也是生态环境的一种要素,生态各要素进行着物质和能量 的转化,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生态中的阳光、空气、泥土、水等 资源时,也会受到它们的制约,有时甚至是受到致命的威胁。 2 0 世纪6 0 年代后半期,东京大学一支研究团体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进行调 9 查,而刚好此时在东京大学医学部新设了保健学科,其中也设置了生态人类学研 究室。在该医学部建立的人类生态学研究室把医学或保健学领域中最基本的问 题,即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作为具体的、新的目标来开展野外调查。他们把医学 与人类生态学进行了结合,丰富了研究的角度,而且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他们发 现,极微小的环境差异也会带来人们适应能力的极大不同。蝤 目前我国正有兴起这方面研究的趋势,如陈华教授于2 0 0 1 年主持了“广东 外来人群的适应性研究课题,在寻找健康医学人类学调查与研究一书 中深入地探讨了气候、环境与广东外来人口健康的关系。 另外,许建卫、夏敏在西盟县佤族疟疾防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中指出: “经济、地理和文化上的可及性差降低了佤族村民对疟疾控制相关信息的可及程 度。1 9 他认为西盟县佤族村民易患疟疾与当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当地处于山区 的地理因素有关。程瑜在乡土医学的人类学分析:以水族民族医学为例中, 解释了“乡土医学”的概念,阐述了医学人类学的研究取向,结合在水族地区的 研究成果运用医学人类学等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乡土医学有与文化相 适应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解决了关于当地人疾病和医疗的问题,保障了 当地人健康发展。2 0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乌仁其其格多元医疗模式与人类健康一 一当代蒙古族医疗选择多元性的医学人类学考察,把蒙古族当代的医疗与蒙古 草原特定的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一个地方的医疗会受其特定环境 的影响的。 由于人类的保健行为、健康与患病跟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活动都要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所以,研究人类的保健行为还有必要对人类生存的生 态环境进行分析,并与生态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相结合。本研究从医学人类学的角 度探讨农村的保健行为,也借鉴了生态人类学相关的观点。 生态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使医学人类学者和卫生工作者认识到,人体是生态 环境的一部分,人体的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的 背景下研究人类的保健行为有着现实的意义。所以,医学人类学除了从文化的角 度来研究人的保健行为、健康与患病,还借鉴生态人类学的观点,从生态的角度 培( 日) 秋道智弥,市川光雄,大蟓柳太郎编著范广融,尹绍亭译生态人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 0 0 6 :7 - 9 1 9 许建卫,夏敏西盟县佤族疟疾防治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中国【| l 吸虫病防治杂志,2 0 0 7 ,2 :1 3 1 1 3 5 程瑜乡土医学的人类学分析:以水族民族医学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6 ,5 3 5 - 3 8 1 0 本论文是在对书坑村进行三个多月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的研究,探讨当地生态 环境、国家医疗保健政策对山区农民保健行为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书坑 村保健行为的形成,是受到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的。 而村民保健行为会随着医疗制度的变迁而变迁。所以,农民的保健行为,是同时 受到自然环境与医疗制度这个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本文通过对书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的保健行为、乡村医疗保健制度的发 展与变迁( 主要是在国家医疗制度影响下的变迁) 进行描述与分析,来探索山区 村民保健行为的产生和变迁情况。在对医疗保健制度的讨论中,发现医疗政策影 响农民保健行为,主要是医疗政策对于医疗保健费用的影响,从而导致保健的变 迁。笔者然后对山区农民的保健行为从生态的角度、经济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 并且对医患关系进行探讨。 本文的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对相关理论和文献 进行了回顾,梳理了研究的思路与论文框架,交代了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了介绍,主要是地理环境、人口与经济的介绍。 第三章是日常生活中的传统保健行为。对书坑村民食物的获取与食用方式、 房屋的建造与居住、穿着、行走习惯、劳动、锻炼、休息、民间信仰以及传统健 康观念等保健行为进行描述与分析。 第四章介绍乡村医疗保健的发展与变迁,主要从国家医疗保健制度的变迁为 线索,对书坑村民的保健行为的变迁进行探讨。 第五章是对山区农民保健行为的思考,前两节分别从生态的角度、经济因素 对保健行为进行分析,第三节是医患关系的探讨。 第六章是结语与建议部分,简明扼要地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根据本研 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第四节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采用了同时态的和历时态的分析方法。既关注调查点当前的文化特 点,重点在于发现并记录调查对象当前的保健行为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又关注 该村庄历史上村民保健行为内部的、与外部相关的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中的变化 以及变化的程度。如研究中很多的描述,是在田野调查时通过参与观察法所观察 到的当前的现象;同时通过访谈法与文献收集法,对农民当前的保健行为与过去 进行比较。尤其是就医行为,分成人民公社时期的旧农村合作医疗时期、缺乏合 作医疗时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后这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农民保健行为 进行历时态的分析。 在田野调查中,主要采取了参与观察法、访谈法与文献收集法收集田野调查 材料。 参与观察法:医学人类学也遵循人类学普遍适用的参与观察法。人类学的田 野调查,从一开始就直接深入到被调查群体当中,跟当地调查对象一起生活,直 接参加当地的活动,熟悉当地的生态环境、风俗习惯。运用直接观察与访谈的方 式进行材料的收集。本次研究,笔者通过进入梅县书坑村,跟当地人一起生活三 个多月,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许多活动当中,成为其中的一员, 直接参与和观察以获得最基本的第一手资料。参与观察可以更为细致的了解情 景、行动,而与访谈形成一种互补。参与观察方法是本次田野调查和研究中必不 可少的一种方法。 访谈法:在调查中,笔者的访谈采用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在 一些具体的问题上,利用结构性访谈来获取较为确定的信息。在一些调查前较为 模糊的问题上,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在一个访问主题上,给出一个较大的范围由 报导人自由陈述,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在具体操作上,根据不同的报导人、不同 的情况,适当作出调整。 文献收集法:从当地的筑路、扩桥、建亭纪事、历史图片和文件、村委通知、 政府文件等收集当地的原始材料,作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种重要途径。用这个 方法可以有效地收集到与当地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1 2 北部,地 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湿润,冬 季寒冷干燥。梅县是个山区县,山峦起伏,西北部有武夷山系延伸而来的项山山 脉,东部和南部是莲花山系的阴那山脉。地型除山地以外,主要还有河谷盆地和 丘陵,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年平均日照时间长,雨量充足,年无霜 期超过三百天。 图2 1 书坑村一景典型的山区村落 书坑村位于梅城东北部,距梅县约三公里,书坑村总占地面积六千多亩,其 中水田一千多亩,旱田一千多亩,总田地面积三千多亩。其余的除了是民居就是 山林、果园和绿化带。书坑村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村民一般家罩有水井,日常 饮用井水。 书坑山上有个水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村自发修筑的。书坑村的水库对 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据村民说,书坑在过去是一个贫困的山区, 特别是水库建成以前,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是“不能种水稻,只能种蕃薯的苦 早恶洪之地,这个水库建成以前,生活当然比较困难,没有收成。只是种花生等 一些杂粮,种不了水稻,也常发生山洪暴发,相当严重。而水库建成后,能种水 稻,并且多年没发生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图2 - 2 书坑村位置示意图2 。 2 1 图片来源于梅县文献资料,镇东镇专辑,略作修改。 1 4 书坑村四周多山,村民对每个山都起了名字,较大的山名有:百人地、瓜里 山、张屋后面山、旱坑山、老虎坑山、牛子蛙山、野深山、油草塘、烧碳坑、宋 蛙子、牛角窝、李子隆、山塘岗、邓龙山、旗寨坑、老虎担、水库面、大角丫、 梅子坑、五谷神、李屋后面山、祖屋后面山、曾屋后面山、水坑山、锅子山、虎 坑、深山、邓屋后面山、伯公山、榕树山、饶屋后面山、寨奄塘。 因为这些山环绕在书坑村的四周,只有一个缺口与可以看到村外的环境,而 且这个缺口很窄。从远处看这个缺口,可以看到县城的东北角,这是一条通向县 城的主要出口。由于环境封闭,村子里面与城市却有着两种不同的天气。在炎热 的夏天,白天里书坑村的温度与县城差不多,但是一到晚上,村子就明显地比县 城凉快。村民说,傍晚从县城回书坑村,明显地感到温度的变化:越近村子越凉 快。相反,从村里往市区走,则越远离村子越闷热。 因为书坑村四面环山,城市环境对村子影响很少,城市嘈杂的声音和混浊的 空气都被挡在山外,所以在村子里身体比村外感觉舒服。天气炎热的晚上,城市 的风也是热的,而且城市环境嘈杂,在书坑村里面,村民感觉既清新凉爽又宁静 舒适。 第二节人口、经济与卫生概况 一人口、经济状况 据2 0 0 7 年8 份的资料,全村1 6 个村民小组,4 0 0 户家庭,在籍人口2 0 2 1 人,男性9 9 2 人,女性1 0 2 9 人,其中1 8 岁以下4 7 4 人,1 8 岁- 3 4 岁6 0 7 人,3 5 岁一5 9 岁6 8 1 人,6 0 岁一7 9 岁1 8 5 人,8 0 以上7 4 人。书坑村总两千人左右,8 0 岁以上有七十多人,并且近年来出现过两位百岁老人,村民都引以为豪,并且有 村民认为书坑是个“长寿村 。 表2 - 1 书坑村男女比例 性别人数 男 9 9 2 女 1 0 2 9 全计 2 0 2 1 表2 2 书坑村年龄各段人数 年龄段 人数 1 8 岁以下 4 7 4 1 8 岁至3 4 岁 6 0 7 3 5 岁至5 9 岁 6 8 l 6 0 岁至7 9 岁 1 8 5 8 0 岁及以上 7 4 合计2 0 2 1 书坑村民以客家人主,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原世居中原。后因战乱、饥 荒等原因而被迫多次南迁,定居于南方各地,主要集中于山区。历史上长期与迁 入地土著居民交流、融合,异地为客,又保留了较多的古汉族风俗和语言,文化 与当地土著有较大差异,故被称为“客家人 。 书坑村姓氏约2 8 个,最大的家族是侯姓、江姓和李姓,各有人口约三百人。 村子共分十六个小组,大概按照姓氏划分,因此小组规模不一,比如最大的第十 - - d , 组有2 4 3 人,而最小的第十小组只有5 1 人。村中各小组按人数、姓氏分布 见表2 3 : 1 6 表2 - 3 书坑村各小组人口、姓氏统计2 2 组名户数人口各姓氏人数组长 一组( 水口) 2 21 3 7 谢5 0 ,杨5 8 ,梁2 9 ,古1 5梁锦康 二组( 凌坑) 2 28 9 张6 1 ,谢2 6 ,邹l ,饶1张晋光 三组( 塔下) 2 51 5 6 侯1 3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