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生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 课程总学时:75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践课27学时。总学分:4学分。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从不同层次客观认识动物的结构生物学特征,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认识动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关系,并了解动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而认识主要经济动物类群、珍稀保护动物类群的生物学地位和作用,理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 、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 (1)参考教材: 动物生物学许崇任,程红.(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参考书目: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光美.(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动物生物学教程左仰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 动物学张雨奇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下册)1991.6 (3)实验教材: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黄诗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详见“教学内容”中。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分理论讲授和实践两部分。理论课中,采取教师讲授、互动讨论、提问及解答、学生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实践课中,包括实验教学、教学参观、观看教学录象等内容。 、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包括期中考试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 、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内容安排27课时,详见动物生物学实验大纲。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属于先修课程。 二、教学内容 绪论 (2学时) 第一节 动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一、生物的分界 二、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动物生物学的主要分科 第二节 学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和任务 二、动物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动物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国外动物生物学简史 二、我国动物生物学的发展 第四节 动物的分类 一、动物生物的分类 二、动物生物分类的意义和依据 三、种的概念和分类等级 四、动物生物的命名 五、动物生物的分门 本章重点:动物生物学概念,学习的目的、研究方法和分类知识。 本章难点:动物种的概念,动物生物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动物的基本结构、机能和分类 (4学时) 第一节 动物的细胞 一、细胞的化学成分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三、细胞的周期 四、细胞的分裂 第二节 动物的组织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肉组织 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 动物的器官和系统 本章重点: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组织器官与系统。 本章难点:细胞周期、组织器官与系统。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4学时)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一、鞭毛纲 二、肉足纲 三、孢子纲 四、纤毛纲| 第三节 原生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原生动物的生态、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本章重点:原生动物的进化地位,与多细胞动物的区别,结构与机能。 本章难点:原生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及 (2学时) 第一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 第二节 胚胎发育 第三节 生物发生律 第四节 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 本章重点:卵裂形式, 体腔形成方式,胚层分化和器官的形成过程。 本章难点:动物各发育阶段、生物发生律。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2学时) 第一节 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体制基本辐射对称,没有明显的组织和器官系统,水沟系、生殖和发育等。 第二节 多孔动物门的分类 第三节 多孔动物的经济意义 本章重点: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章难点:多孔动物的在动物界的地们。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2学时)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辐射对称,两胚层及原始的消化腔,细胞与组织的分化,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水螅型、水母型及世代交替,生殖与发育。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 一、水螅纲 水螅纲的一般特征,形态构造,摄食与消化,生殖与发育。 二、钵水母纲 一般特征,理解海月水母的形态,生殖与发育。 三、珊瑚纲 一般特征,理解海葵的形态构造,生殖与发育。 第三节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腔肠动物的经济意义 本章重点: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水螅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机能。 本章难点:各纲的特征重要种类与人类的关系。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2学时)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两面侧对称,中胚层出现,皮肤肌肉囊,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生殖,生活方式。第二节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一、涡虫纲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生殖和发育 涡虫纲的分目 二、吸虫纲 吸虫纲的特征: 三、绦虫纲 绦虫纲主要特征: 第三节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 本章重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本章难点:寄生吸虫和绦虫的主要特点、生活史、危害和防治措施。 第七章 线形动物门 (2学时) 第一节 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体线形,体表有角质膜,原体腔,肌肉退化,消化、排泄、神经、生殖系统的构造特点,雌雄异体异形。 第二节 线形动物门的重要纲 一、线虫纲 二、线虫纲的主要特征: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构造 (三)生殖和发育 (四)几种重要的寄生线虫 1、人蛔虫 (1)形态构造 (2)生活史 (3)危害 (4)预防措施 2、蛲虫 3、钩虫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生的关系 本章重点:线虫的主要特征,蛔虫的形态特点与生理机能特点。 本章难点: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 第八章 环节动物门 (4学时) 第一节 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体节的产生,真体腔的形成意义,后肾管系,闭管式循环,担轮幼虫。 第二节 环节动物门的分类 一、多毛纲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构造 (三)生殖与发育 (四)多毛纲分目 1、游走目:沙蚕、裂虫、疣吻沙蚕、背鳞沙蚕、日本沙蚕 2、隐居目:毛翼虫、龙介虫 3、原环虫目:好转虫 二、寡毛纲 (一)蚯蚓外形对土壤生活的适应 (二)内部构造 (三)生殖与发育 (四)寡毛纲分目 1、近孔寡毛目:瓢体虫、尾盘蚓、水丝蚓 2、前孔寡毛目:带丝蚓、蛭形蚓 3、后孔寡毛目:环毛蚓、杜拉蚓、异唇蚓 三、蛭纲 (一)外部形态 (二)内部构造 (三)蛭纲分目 1、棘蛭目:棘蛭 2、吻蛭目:舌蛭、杨子江鳃蛭、中华颈蛭 3、鹗蛭目:欧洲医蛭、宽体蚂蟥、日本山蛭 4、石蛭目:石蛭 第三节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 本章重点: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环毛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本章难点:各纲的主要特征,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九章 软体动物门 (2学时) 第一节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体柔软,不分节,体分头、内脏团、足三部分。贝壳,体腔退化,具外套膜。外套腔与呼吸的关系。开管式循环,神经的特点,个体发育。 第二节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一、无板纲 无板纲主要特征,龙女簪。 二、单板纲 单板纲主要特征,新碟贝。 三、多板纲 多板纲主要特征,红条毛肤石鳖。 四、腹足纲 (一)腹足纲主要特征 (二)腹足纲的亚纲 五、掘足纲 六、瓣鳃纲 (一)瓣鳃纲主要特征 (二)瓣鳃纲的分目和重要类群 七、头足纲 (一)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二)头足纲的亚纲 第三节 软体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软体动物的经济意义 本章重点:软体动物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河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本章难点:主要纲的主要特征,经济意义。 第十章 节肢动物门 (4学时)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异律分节,附肢分节及其意义,体被几丁质外骨骼,生长与蜕皮,肌肉系统特点,体腔及血循环,呼吸,排泄,神经感官特点,生殖发育,节肢动物在自然的分布及其高度适应。 第二节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 分三个亚门、7个纲 1、有鳃亚门 2、有螯亚门 3、有气管亚门 一、三叶虫纲 二、甲壳纲 三、肢口纲 四、蛛形纲 五、原气管纲(有爪纲) 六、多足纲 七、昆虫纲 第三节 节肢动物的系统发展 第四节 节肢动物的经济意义 本章重点:节肢动物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沼虾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 本章难点:主要纲的主要特征,经济上的意义。 第十一章 脊索动物门 (2学时)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要特征 第二节 脊索动物分类 第三节 尾索动物门 第四节 头索动物门 第五节 脊椎动物门 本章重点: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类概况。 本章难点:尾索动物门和头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结构与机能。 第十二章 圆口纲 (2学时) 第一节 圆口纲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第二节 圆口纲的分类 第三节 圆口纲的生态 本章重点:圆口纲的主要特征、结构和生理。 本章难点:圆口纲的起源和演化。 第十三章 鱼纲 (2学时) 第一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1、比圆类进步的机能结构 2、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3、鱼类的体形、鳞、鳍,鳃、颌,鳔,单循环,生殖及发育等。 第二节 鱼纲的分类 各亚纲的主要特征 (1)板鳃亚纲:鲨目和鳐目的主要特征及代表。 (2)全头亚纲:以银鲛为代表说明本亚纲的主要特征。 (3)肺鱼亚纲:古老类群的特征,还是两栖类的祖先。 (4)总鳍亚纲:主要特征及代表,为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5)辐鳍亚纲:重要目的特征,有经济价值的种类。生活习性。 第三节 鱼类的生态 1、鱼类的繁殖 鱼类繁殖的方式。温度、外界环境与鱼类繁殖的关系。 2、鱼类的涸游。 第四节 鱼类的经济意义 第五节 鱼纲的起源和演化 本章重点:鱼纲的主要特征,鲫鱼的结构和生理。 本章难点:主要类的特征及鱼类的生态、起源和演化,经济意义。 第十四章 两栖纲 (2学时) 第一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 2、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 第二节 基本结构和功能 1、皮肤、附肢、呼吸、循环等特点。 2、生殖、胚胎发育及变态 第三节 两栖类的分类 1、分类的主要依据 2、无足目的特征及主要代表。有尾目的特征及重要代表。无尾目的特征及重要代表。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态 1、两栖类的生殖、变态、水生到陆生生活的意义。 2、两栖类的冬眠现象,了解冬眠的原因及意义。 第五节 两栖类的经济意义 第六节 两栖纲的起源和演化 本章重点:两栖类的主要特征,蛙的结构和生理。 本章难点:各目的特征、生态起源和演化,我国两栖资源。 第十五章 爬行纲 (2学时) 第一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爬行类躯体结构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及原始性。 2、皮肤、四肢、呼吸、循环、骨骼等到器官系统的演变。 3、羊膜卵的结构特点及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第二节 爬行纲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 1、龟鳖目的特征及主要代表 2、喙头目的特征及主要代表 3、有鳞目的特征及主要代表 4、鳄目的特征及主要代表 第三节 爬行纲的生态 第四节 爬行类的经济意义 第五节 爬行纲的起源和演化 本章重点: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结构和生理。 本章难点:主要类的特征及生态、起源和演化,经济意义。 第十六章 鸟纲 (2学时) 第一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1、鸟类的形态结构适应飞翔的特征 2、鸟类比爬行类高能的进步性特征 3、皮肤、肌肉、骨骼、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生殖等器官的主要演变。 第二节 鸟纲的分类 1、分类的主要依据 2、总目及主要目的特征 第三节 鸟类的生态 1、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 2、鸟类的繁殖 3、鸟类的迁徒 第四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 1、鸟类的资源利用及鸟类保护 2、鸟类的训化和家禽饲养 第五节 鸟类的起源的演化 本章重点:鸟纲的主要特征、结构和生理。 本章难点:主要类的特征及鸟类的生态、起源和演化,经济意义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十七章 哺乳纲 (4学时) 第一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高等类群的重要特征 2、哺乳类的皮肤、骨骼、肢体、循环,神经,生殖等器官系统的主要特点。 3、胎生、哺乳的特点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哺乳纲的分类 1、分类的主要依据 2、原兽亚纲的特征及主要代表,后兽亚纲的特征及主要代表,真兽亚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向公司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合同样本
- 妇联执委品牌建设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项目草花苗木采购管理合同
- 文体馆智能安保方案
- 二零二五年智能穿戴设备设计与生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食品添加剂全球采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版七星级酒店物业管理与服务框架协议
- 消费者偏好演变研究-洞察及研究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L4自动驾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驾驶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律常识题库及答案【典优】
- 暴雨天气的应急措施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课件
-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 【MOOC】《电子技术实习SPOC》(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银行贷款合同书范本示例
- 鞋厂品质管理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