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北京市房山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北京市房山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3页
北京市房山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4页
北京市房山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2013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北京市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北京房山区为例作 者:曹赟琪 吕真 姚宇欣所在学院:宇航学院指导教师:张毅翔2014年9月9日目 录摘 要2第一章 综 述3一、调查背景与现状3二、调查目的4第二章 调查方案设计5一、调查研究的思路5二、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6第三章 关于空巢老人家庭状况的数据统计分析6一、调查问卷发放方式及回收情况6二、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7第四章 调查结论及建议22一、关于本次调查的一些结论22二、对于留守儿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231摘 要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当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关键词:北京房山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第一章 综 述一、调查背景与基本现状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最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 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流动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人口结构的“386199”现象,也就是“留守家庭”问题。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流动人口开始大规模出现以来,留守儿童就产生了。但作为一个面临突出问题而引起社会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在2002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后才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光明日报在题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报道中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打工的民工都在400万人左右”。“按照保守的估计,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形成的由母亲一人抚养的单亲家庭、由祖父母或亲戚代为抚养的孩子,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李陈续,2002)。留守儿童问题被广泛关注后,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二、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生存现状、教育状况等,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办法。第二章 调查方案设计报纸网络新闻设计问卷向市民具体发放问卷调查咨询留守儿童生活情况数据的统计处理以及问题分析一、调查研究的思路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因此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必须要深入社会,选取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同时,为了保证结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还需要搜集并参考相关政策,以保证提出的问题与看法更加全面、客观。所以我们拟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1.问卷调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对人们随机发放问卷做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统计分析每道题的选择情况,得出数据。2.实地调查。为了实际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我们实地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留守儿童家庭,询问了有关留守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二、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此次调查所指向的对象是北京市房山区的人民,其中城镇以伟业嘉园及周边小区的人民为主,农村以梨村及附近村落的人民为主。我们所在的小组走访调查了北京房山区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的人群,调查面广,分布均匀,样本特征与总体特征基本吻合,调查结果可信度高。第三章 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数据统计分析一、调查问卷发放方式及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制作调查问卷400份,其中针对青少年的问卷共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98.00%。针对中年人的问卷共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针对老年人的问卷共200份,回收167份,回收率83.50%。二、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1、现状 (1)心理方面 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 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调查显示,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 心胸偏狭。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2) 人格方面 自卑心理和人格障碍 由于攀比心理和虚荣心作祟,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瞧不起。而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心理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把孩子托给亲属,孩子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认为自己不是这家庭中的一员,觉得自己比这个家庭中的人低一等,说话小心翼翼,做事思前想后,怕做错或做不好招别人责备,这很容易形成焦虑和抑郁的人格障碍。 孤僻心理与交往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信任感,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害怕与人交往,逃避各种活动,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 逆反心理和行为偏差 因缺少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对人际交往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对老师、亲友的批评管教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赌博、打麻将,有的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同时,这些孩子缺少伦理道德教育和 法制教育,父母由于感到亏欠采取“放纵式”的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2、分析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害怕陌生人的40.0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1)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孩子在学校学习更加有信心,更积极。家庭的完整性是一个良好家庭环境形成的最基本条件。由于与父母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和其他抚养者。隔代教育易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任性调皮,二是产生逆反心理。一般老年人在学习上不能给孩子更多帮助,在教育方式上也很难和孩子有畅通的交流。如果监管者是亲戚,他们又往往觉得对别人的孩子不便进行管束;寄养的孩子总是觉得寄人篱下没有归属感,也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仿的孩子产生矛盾。 (2)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扭曲和变形。主要表现为性格比较孤僻和调皮捣蛋、喜欢搞恶作剧。未成年人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留守儿童对关爱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失落、焦躁、担忧等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便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 (3)迷信赌博风的影响 现在农村迷信赌博风盛行,很多的休闲活动就是打牌、打麻将,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上的不足,很多的孩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赌博,而且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对于金钱的盲目崇拜,无心学习,给学生心灵带来严重的影响。 综上,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 调查结论及建议一、关于本次调查的一些结论在调查中发现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状况不好,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其实,这一现象在留守儿童家庭里普遍存在。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这就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 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沉思状态。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2)学习问题。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3)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二、对于留守儿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有条件的话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普查,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共同研究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