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pdf_第1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pdf_第2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pdf_第3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pdf_第4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本调查以国内外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 c l 9 0 量表为研究工具,对某大学特殊教育 学院听觉障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1 7 5 份,收回有效问卷1 6 4 份,其中 男生7 6 名,占4 6 3 ;女生8 8 份,占5 3 7 。大一学生9 5 份,占5 7 9 ;大四学生 6 9 份,占4 2 1 。研究结果表明:( 1 )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s c l - 9 0 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 相比,在9 个因子和总分上,都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2 ) 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出现率最 高的症状项目是“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 8 8 4 ) ,其次是“对旁人求全责备” ( 8 7 8 ) ;( 3 ) 女生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均值高于男生,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 4 ) 大一年级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分均值高于大四学 生,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本文分别对结果做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a b s t r a c t t h i s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t a k e st h es e l f - a p p r a i s a lf o f i ns c l - 9 0w h i c hi sg e n e r a l l yu s e di nt h e d o m e s t i ca n df o r e i g na st h et o o lo fs t u d y a n dt h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h a sl a u n c h e dt h es u r v e y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t ot h es t u d e n t sw i t hs e n s eo fh e a r i n gb a r r i e ri ns o m eu n i v e r s i t ys p e c i a l 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e s a l t o g e t h e l w ep r o v i d ee x a m i n a t i o np a p e r1 7 5 ,t a k eb a c ke f f e c t i v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1 6 4 o fw h i c hm a l es t u d e n t7 6 ,a c c o u n tf o r4 6 t 3 :f e m a l es t u d e m 8 8 ,a c c o u n t f o r5 3 7 f r e s h m a n 9 5 a c c o u n tf o r5 7 9 ;t h es e n i o r 6 9 a c c o u n tf o r4 2 1 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d i c a t e d :( 1 1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f ss c l 一9 0e v a l u a t i o nr e s u l tw h oh a ss e n s eo fh e a r i n g b a r r i e ri sr e m a r k a b l yh i g h e rt h a nt h ed o m e s t i c a lc o n v e n t i o n a lm o l di nt h et o t a ls c o r eo f9 f a e t o r s ;( 2 lt h es e n s eo fh e a r i n gb a m e r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o fm a s c u l i n ef r e q u e n c yo f o c c u r r e n c eh i g h e s ts y m p t o mp r o j e c ti st h e yf e l l ”t h eo t h e r sd on o tu n d e r s t a n dy o ua n dd o n o ts y m p a t h i z ew i t hy o u ”( 8 8 4 ) ,n e x ti s “d e m a n d sp e r f e c t i o nt ot h eo t h e rp e o p l e “ ( 8 7 8 ) ;( 3 ) t h ef e m a l es t u d e n ti nt h ea v e r a g ef a c t o ro ft h eb o d y ,h o s t i l i t y ,t h en e u r o s i si s h i g h e rt h a nt h em a l es t u d e n t ,a n dt h e yh a se v i d e n td i f f e r e n c e ( p 0 0 5 ) ;( 4 ) t h ea v e r a g e v a l u eo ft h ef r e s h m a nw i t hh e a r i n gb a r r i e r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es e n i o rs t u d e n t si nt h eb o d ya n d t h eh o s t i l et w of a c t o r s 。m o r e o v e r ,t h e r ei se v i d e n td i f f e r e n c eb e w t e e nt h e m ( p 0 0 5 ) t h i sa r t i c l eh a ss e p a r a t e l ym a d et h ed i s c u s s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t ot h er e s u l t ,a n dp u tf o r w a r d t h ep r o p o s a l k e yw o r d s :s e n s eo fh e a r i n gb a r r i e r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l yh e a l t h y ;t h e s y m p t o mf r o mc o m m e n t st h em e t e r l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毒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它,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生盎整日期:z 翌2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 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盟 e t 期:蕾塑1 上 学位论文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指导教师签名: 电话: 邮编: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及表现 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体全面发展的实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 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促进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也是将来走向社会, 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为“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 没有心理疾病或病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发挥【l 】。”国内学者综合了人类对 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认识,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且在个人的身体 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2 1 。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 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1 、认知功能正常;2 、情绪反应适 度;3 、意志品质健全;4 、自我意识客观;5 、个性结构完善;6 、人际关系协调;7 、 社会适应良好;8 、人生态度积极;9 、行为表现规范;1 0 、活动效能吻龄【l 】。 大学生一般年龄为1 7 、1 8 岁到2 2 、2 3 岁,这个年龄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 迅速的时期之一,也是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 ( 1 ) 学习中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指出,当紧张焦虑适量存在时,个体的思考能力、反应速度、动作灵敏 性、学习效率都随着紧张和焦虑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反而阻碍学习 和工作的进展。 ( 2 ) 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 有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是自我认识和个体本身的实际情况愈接近,他所表现的 自我防卫行为愈少,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凡个体的行为适应愈良好,他所表现的防卫 现象也愈少。同样,个体自我接受的态度与防卫行为和行为适应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可 见,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 ( 3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中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正常的师生关系、正常的人际关系。 ( 4 ) 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健全的情绪生活既包括高兴、喜悦、欢欣等愉快而平稳的积极情绪状态,也包含一 般不为人所喜欢的愤怒、恐惧、焦虑等积极的情绪状态。健全的情绪不仅能提高人的大 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充分发挥有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 久力,而且还能通过脑垂体使内分泌保持适度平衡,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种轻松愉快 的情绪,正足保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 5 ) 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我们存讨论大学生的心卿健康问题时,不能忽税或刚避性的心理健康。处于发育朗 的青少年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性发育和性成熟,如不加以正确引导,生理上的反 应就会影响学生j e 常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健康( 3 】。 ( 二) 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听觉障碍叉叫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减退,以致听 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声音。在我国,按照听力损失的程度可分为聋和重听两类,一级聋、 二级聋;一级重听、二级重听四个级别【4 l 。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0 健全大学生的规律基本相同;听觉障碍大学生 的发展也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制约;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听觉障碍大学生发展的决 定条件。 但同时,听觉障碍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获得 某些需要利用听觉才能习得的认知概念;间接影响表现在听觉的损伤使得他们在生活环 境中,被剥夺了许多学习知识及交往技能的机会,因而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种听觉障 碍造成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使听觉障碍大学生形成了与健全大学生不同的特殊性。国内目 前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者们对残 疾大学生心理状况会越来越关注。 ( 三) 研究视角及假设 l 、研究的视角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继续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各种 人才,是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所关注的重要课题【5 】。目前,面对大学生的某些 心理问题,高校在教育教学和德育工作出现了难于应付的局面【6 j 。 健全大学生是这样,那么对于那些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听觉障碍的大学生,他 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本研究在前人对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 2 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可 忽视的问趔7 1 ,它不仅影响残疾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对于他们今后步入社会,能自 食其力,在社会立足具有深远的意义。 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听觉障碍大学生在高等特殊教育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的心理健康是该群 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帅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作为其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关系到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社会整体 的进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强等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高 于其他各种非残疾人群体。s c l 一9 0 评定结果表明,与1 9 8 6 年全国常模相比,他们除人 际敏感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按得分高低依次为强迫、偏执、人 际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和焦虑等因子。考虑到时代变迁等因素,又与1 9 9 8 年唐秋萍 等人修正的常模相比,发现两者因子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且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强 迫、人际敏感和抑郁三项因子分还显著低于修正常模,只有躯体化、焦虑和精神病性三 项因子略高于修正常模,但没有达到显著差异。 经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性别差异不太显著,只 有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男生、女生在敌对和偏执两因子上也存在较大差 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有较大不同i s 。 2 、研究的假设 ( 1 )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 ( 2 )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年级等因素相关。 二、研究综述 ( 一) 听觉障碍概念及其分类 “听觉障碍”、“听力残疾”“听力损失”“耳聋”指的都是听觉系统发生的问题,意 思上是相近的。目前国内对和听觉障碍有关的称谓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即使是国家法 规,使用的术语也不一致。如国务院批准的残疾人抽样调查时使用的是“听力残疾”的 称谓,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使用的是聋,许多人把这类人叫听力障碍、 听觉障碍、耳聋、聋哑,等等。我国1 9 8 7 年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对听力残疾的定义是: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 难能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对听力残疾的分类是不完全 一样的,在我国,听力残疾分为两类,四级。即聋和重听。其中,聋又分为一级聋和二 3 级聋,重听又分为一级重听和二级重听【9 】。 ( 二) 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特点研究 听觉障碍俗称聋哑,聋与哑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但又是紧密关联的。聋指的是听 觉系统发生了问题,哑指的是言语表达方面发生了问题。聋哑,并不是指患者的听觉系 统和言语器官都有病患,而足指患营如果在出生前或学语前,以及刚开始学说话的幼儿 期双耳发生重度耳聋,以至全聋,幼儿就荩本不能或完全不能感受到外界的声旨刺激, 特别是语爵刺激。这样,幼儿我无法通过i f 常的听觉途行学习说话,或刚网0 学会的一止匕 话也因丧失听觉的监督和帮助而得不到巩固和发展,表现为既聋又哑的状态,即耳聋妨 碍了他们学习说话n 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发喂规律与健全大学生是基本相同的,但也具有自己的特殊 性。 ( 1 ) 认知方面。心理健康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一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努力掌握知识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争取优秀业绩,并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 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同时,自信自已的存在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能从自己的实 际出发确立远大理想,树立切实的生活目标,并发奋努力,把自己锻炼为社会有用的人。 听觉障碍大学生感知外界事物,主要依靠视觉、皮肤觉、味觉、嗅觉器官,其中 视觉器官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主要凭眼睛去观看,所以他们的视觉感 受力比较强,视觉反应速度也比较快。另外,听觉障碍大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皮肤觉、 运动觉,来练习发音和说话【l 们。他们在交流的时候要去注意对方的口型,要去注意声 带的振动,通过自己的的舌位、口型、气流的变化来模仿发音、学习说话。语言的交际 功能是通过语音这种物质形式作用于人的言语分析器而实现的。听力损失便无法感知或 不能清晰地感知语言的声音刺激,这样就失去了一条最重要、最经常的感知语言的途径。 听觉障碍大学生感知觉活动中往往由f 缺少声音的刺激和语言活动的参与,感知觉能力 与其言语能力的发展不相适应【l “。听觉障碍大学生感知觉的特点决定了在他们头脑中留 下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形象性表象要比语词表象多【l2 1 。因此,一般说来他们的形 象记忆占主导地位。健听人很多是边说边记忆,听觉障碍大学生常通过一边打手语一边 记忆的方法去记忆的。这样使得语言材料的记忆不牢固、不精确。此外,缺乏语言听觉 与言语动觉的神经联系,发音得不到听觉的监督,调节机能大大削弱,发音不准确,记 忆也不准确。这些学生中很多对住在同一宿舍的同学不知道其姓名,只能通过手语去描 述其外貌特征。听觉障碍大学生语言水平要比健全大学生低许多,这是由于听觉障碍影 响他们口语的形成和发展,口语发展水平低下又影响到书面语的形成和发展,最终表现 4 就是语言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听觉障碍大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和健全大学生是相 同的,也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但是,听觉障碍大学生丧失了听力,主要依 靠手语和别人进行交往,靠视觉器官的直观形式获得信息,并进行交流,因此视觉敏感, 形象思维非常发达,思维活动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的阶段,抽象思维由于听觉障碍的 影响而发展缓慢1 1 4 1 。 ( 2 ) 情绪、情感特征。听觉障碍大学生由于入大学前生活范围相对狭小,知识经 验较少,语言发展缓慢,成为他们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障碍。考入大学后,情绪、情 感内容日益丰富起来,但较之正常大学生发展还是滞后的、肤浅的。而且,情绪、情感 的稳定性虽有所发展,但仍很容易变化。听觉障碍大学生由于获取信息的通道太狭窄, 语言复位困难,给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不利之处。他们常常表现出易受影响、可袒性大、 比较孤独的特点,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1 ”。 ( 3 ) 意志特征。听觉障碍大学生意志的自觉性一般较低,不善于二自觉主动地向自 己提出行动的目的,也不善于选择达到目的的方法,他们的行动通常要依靠老师、家长 的指导、暗示、督促;意志的果断性不强,往往不善于根据理智的考虑来决定自己的行 动,而是更多地受外因或情绪的影响;他们的毅力也不很强,常常依赖他人,半途而废; 做事容易冲动1 1 6 j 。 ( 4 ) 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不但爱与同 类残疾人交往,也乐于同健全人交往,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长辈 尊敬有礼貌,对比自己还困难的群体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心理健康的 听觉障碍大学生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个人服从 集体,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断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听觉障碍 大学生由于听力的丧失,导致了交往的剥夺,使他们失去安全感,很容易产生抑郁、淡 漠和敌意,对他们情绪发展及整个身心发展都不利。 ( 5 )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观念明确。自我意识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的知觉 印象和评价,一个心理健康的听觉障碍大学生,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自己有比较 全面的了解,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1 8 】。有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大学生由于正 确道德概念的形成有一定困难,常有自我中心的倾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感【1 9 1 。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获取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最新数据和材料。通过对已有研究 文献的回顾,发现目前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较少; 5 学术界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要多些,而对特殊群体听觉障碍大学生研究 要少很多;二是研究的对象多倾向于听觉障碍的小学、中学的学生,对大学生研究不多; 并且,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特殊教育在 发展,聋人教育也在发展,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哪哆变化,其发展趋势 怎样,这些部必须用一些新的统计数据和材料来加以说明。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决定 选取听觉障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为乞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进行较深入研究,力求为听觉障碍大学t 心理健康研究增添新的数据和材料。 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f 了解听觉障碍大学,蔓心理健康现状,探索改善听觉障碍大 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听觉障碍大学生是个弱势群体,他们的一c , n 健康状况 如何,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现状,为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些依据,同 时希哩通过该研究引起社会、教育管理者以及学者们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 注,为提高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从某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听觉障碍学生大一和大四年级随机抽取1 7 5 人进行问卷测 试,收回有效问卷共1 6 4 份,有效回收率为9 3 7 ;其中男生7 6 份,占4 6 3 ,年龄 1 7 2 4 岁;女生8 8 份,占5 3 7 ,年龄1 8 2 3 岁。大一学生9 5 份,占5 7 9 ;大四学 生6 9 份,占4 2 1 。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评定工具,采用了上海铁道医学院吴文源教授引进修订的“s c l 一9 0 症状自评 量表”。该量表共9 0 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按其严重程度均采用5 级评分( 卜没有,2 一 很轻,3 一中度,4 一偏重,5 一严重) 。 3 、研究步骤 选择好教室,安排好学生,进行集体测试。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考虑到被试 的特殊性,选择由手语好的教师担任主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试依据自己的实 际情况做出独立评定,并且声明,此调查结果与学生学业无关,强调要选出自己真实的 感受。 ( 三) 统计方法 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 p s s l l 0 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调查工具“s c l 一9 0 症状自评量表”含有l o 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 6 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第1 0 个因子是其他因子,在 此不计【2 0 】。 ( 一) 听觉障碍大学生与国内常模心理健康水平相比较 表1 听觉障碍大学生与国内常模各因子分比较 p 0 0 1 从表1 可以看出,听觉障碍大学生在s c l 一9 0 量表中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并且 9 个因子与国内常模相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p 0 0 1 ) ,这说明,听觉障碍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水平是低于国内常模的。 ( - - ) 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出现率较高的症状项目 表2 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出现率较高的症状项目 7 从表2 可见,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症状出现率较多的是人际敏感冈f ,其中居首位 的项目是“感n , n 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百分率为8 8 4 ,“对旁人求全责备”位居第 二,百分率为8 7 8 。 ( 三) 听觉障碍男生与女生s c l 一9 0 各因f 上的均值比较 表3 听觉障碍男生与女生s c l 一9 0 各因子上的均值比较 从表3 可以看出,女生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均值高于男生,有显著性差 异( p 0 0 5 ) 。 8 ( 四) 听觉障碍大学生大一与大四年级各因子上的平均分数比较 表4 听觉障碍大学生大一与大四年级各因子上的平均分数比较 p 0 0 5 从表4 可以看出,大一年级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子分均值高于 大四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五、综合讨论 ( 一) 讨论 l 、听觉障碍大学生与国内常模各因子分比较 听觉障碍大学生s c l - 9 0 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相比,在9 个因子和总分上,都非常 显著地高于国内常模,这说明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总水平是比较低的,心理健康方 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类群体的心理状况是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学者高度重视的。 这与李强等( 2 0 0 3 ) 的与1 9 8 6 年常模比较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首先,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导致他们听觉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个 是母亲孕期服用副作用较大的药物造成耳聋,一个是在婴幼几时期注射各种有损听觉的 针药导致【2 ”。生理上的耳聋,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因听觉受损,致使他们 上课时容易视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次,从听觉障碍对该群体的影响上来看,听 觉障碍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一样,有自己的生理需要( 衣、食、住、用) ;安全需要( 人 身安全、职业保障) ;社会交往的需要( 父母之爱、家庭温暖、友谊、爱情、交往) ;自 尊需要( 荣誉、信任、威信) ;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业、事业成就、理想抱负等) 2 2 1 。 9 但是听觉障碍大学生的需要由于自身的缺陷和社会的原因,往往得不到满足,表现为特 别需要人们的理解与尊重,忌讳别人对他们的生理缺陷的嘲笑,捉弄或歧视;他们特别 需要通过视觉来补偿听觉的作用,常常需要抒发心中的苦闷与压抑;由于听力的丧失、 交往体系的限制,使他们的种种需要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就可能陷入幻想,主观的宅 想,焦虑、自卑、孤独的情绪随之产生,行动显得被动、依赖 2 3 1 。 听觉器官是人类很重要的器官,人的很多信息均来自于听觉通道,听觉障碍使学 生的信息或刺激来源大大地减少了。根据调查,听觉障碍大学生由f 身体残疾,过分保 护、忽视、歧视、社会隔离等原冈,而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疾病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如情绪困扰( 自卑、孤独、猜疑、嫉妒、恐惧等) ,行为偏离( 小偷小 摸、报复行为、冒险举动) ,自我侮辱( 如用头掩墙) ,绝望轻生【2 4 】。听觉障碍大学生 性格比较外向,情感反应方式比较强烈,频度高但持续时间短。性格豪爽、耿直,”好” 就是”好”,”坏”就是“坏”,很少拐弯抹角。观察i u j 题,往往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而 不大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有的倾向于眼前世界,考虑长远利益少。有的偏于物质世界 和情感的直接表达,而不愿意去深入探索知识世界的内涵。他们对生活是通过直接乐趣、 具体行动和自己的情感表达来分析的。 除了学生自身残疾的原因,一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听觉障碍学生虽然听不见、 说不出,但他们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他们同样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 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听觉障碍大学生对于道德情感和美感有不正确的理解,更容易受到 拜金主义浪潮的冲击,盲目追求高水平的物质享受,滋长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习气。 听觉障碍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社会上一些人的举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抽烟、酗 酒等,他们也会效仿【2 5 】。另外,社会上对残疾人士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视残疾人为“残 废”人,对他们冷漠、疏远,对残疾人的教育、发展不能正确地去认识,许多的用人单 位把听觉障碍大学生拒之门外,这些都容易导致听觉障碍大学生产生心理异常。 2 、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出现率较高的症状项目分析 本调查中,听觉障碍大学生阳性出现率最高的症状项目是“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 同情您”( 8 8 4 ) ,还有同一因子( 人际敏感) 的其他项目“对旁人求全责备”( 8 7 8 ) 、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8 6 6 ) 、“感到自己比不上他人”( 8 0 5 ) ,产生这些人 际敏感的原因分析:交往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听觉障碍大学生由于 听力的丧失,导致了交往剥夺,使他们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和敌意,对他们情 绪发展及整个身心发展都不利。 首先,从交往方式上看;听觉障碍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具有特殊性,主要有三大体 1 0 系:手语体系,口语体系和综合交际体系。这三种交往体系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这与 众不同的交往方法便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深远的影响【捌。从词汇方面来看, 听觉障碍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多用手语方式;首先,有声语言的词汇丰富,而手势语贫乏, 一些意义不同仅有某种联系的词,如,“美丽、英俊、潇洒”“地球、环球、世界”等, 而采用大致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手势来表达。实际学习和生活当中,从语法方面看,手 语自身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词汇贫乏,语句颠倒,句子成分不全,表意模糊。侧重 传达直白的形象的信息,不便于甚至不可能完全按有声语言的顺序来表达,这有一些手 势动作,不能准确地传递语言信息,影响了听觉障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妨碍 了他们沟通和交流;这样就对听觉障碍大学生学习有声语言有消极的一面,由于没有掌 握思维的莺要工具语言,对于抽象的信息很难用手语去表达清楚,影响到对语言的 理解和运用,所以听觉障碍大学生常表现出分辨是非能力差,易受影响,社会经验不足 等等 2 7 】。 听觉障碍大学生与健全人之间多用书面方式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限 制性,相比健全人之间的交流要受到更多的限制,这样就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造成一定 阻碍,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次,从交往对象上看;听觉障碍大学生是个特 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份首先是大学生,是年龄从1 8 、1 9 岁到2 2 、2 3 岁的年轻人,他们 有着与同龄人一样的特点,精力充沛,求知欲强,交往的需要也非常的强,内心是十分 渴望与他人交流的,通过交往,以期获得社会经验,得到安全感以及认同感等等。但是, 他们的特殊的交往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交往对象,不可能像健全人那样的随意,他们的交 往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因为他们与健全人交往有语言上的障碍,很难维持长久;与父母 交往,又有代沟,很难满足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于是,与同样的残疾类型的人的交 往,是绝大多数聋人的大多时候的选择。这就使得这个群体具有非常强的群体意识,一 个地区的聋哑人差不多互相都认识。交往方式的独特、交往对象范围的狭窄,影响了他 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妨碍了社会经验的习得。这也是造成社会上聋哑人群体犯罪率较 高的一个客观原因。听觉上的缺陷使得视觉的补充变的很重要,通过视觉这个主要的交 往通道,许多听觉障碍大学生都很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对于同龄人来说, 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简单,能够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直言不讳”,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 也说明了他们认知的狭隘和社会经验的欠缺。 调查还发现,有8 7 8 9 6 的学生感到孤独,8 0 5 的学生感到苦闷,这两点都属于抑 郁因子,听觉障碍大学生从上学接受特殊教育开始,不少学生就要离开父母,到离家距 离稍远的特殊学校上学,特殊学校的管理又相对比较封闭,那么一直到大学阶段,长时 期的在外,远离父母,和外界的交流又比较少,容易造成孤独、压抑苦闷的心理感受。 这些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听觉障碍带来的必然结果;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在于因听觉障碍和语言缺陷给其成长带来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能够随着缺陷的补偿能 够逐渐得以解决的。 3 、听觉障碍大学生性别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以k 研究发现,女生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因f 均值高于男生,有显著性差异 ( p o 0 5 ) 。这可能与男女生各自的性别特征有关。一方面,女生较男生胆怯、懦弱, 男生相对而言比较胆大、坚强。一螳,承受打击的能力也比女生强;另一方面,女生在生 活中遇到的困难比男生多蝗,易产生心理问题,此外,还有女生毕业后择业比男生雉, 就业压力大等,女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她们不像男生那样采取一蝗较强烈的手段来充分 宣泄压力,而更容易将这些压力逐步累积,日久形成敌对、精神病性等情绪。同时,女 性在社会结构中属于二弱势群体。听觉障碍女大学生可谓是弱势中的弱势,传统观念对她 们存在的不公正待遇也是她们产生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听觉障碍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大一年级的听觉障碍大学生在躯体化和敌对两个因f 分均值高于大四学生,具有显 著性荸异( p o 0 5 ) 。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大学生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有逐渐 改善的倾向。大一学生也许初入大学,对于大学生活不十分习惯,大学的环境要比以前 的特殊学校要自由许多,更多时间要求自学,自律,而初、高中的生活,一直都是学校、 老师安排的,学生没有太多自由时间。进入大学后,学生从以前过分依赖父母、教师的 生活要转变为相对宽松、自由的生活,一方面年纪小,不成熟,不适应,一方面也要锻 炼自己的自立的能力,因此表现出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要高于大四的学生。大四的年 级的学生由于已经在大学生活了三年多,基本习惯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状态,思想相对大 一学生要成熟许多。这一研究结果为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 育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也与家庭教育有着一定关系。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不久,年纪 小,离开父母的时间短,家庭教育的影响相对大四学生要重一些。有的学生家长不了解 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无法与他们正确交流,因而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有的家长盲 目地按正常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有的家长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拳脚相加;有的对 孩子百般呵护,要什么给什么或者是悲观失望,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如此种种 非但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地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滋生了娇生惯养等陋习,形成任性、自私、孤傲、胆怯、自卑、撒谎等异常心理“”。 ( 二) 建议 1 2 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完善他们的 人格,使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一方面要尊重、爱护听觉障碍 大学生,消除交往上的障碍,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给他们一个抒发情感的通道。听觉障 碍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基础还很不牢固,尤其在情感、意志、 动机、需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他们常常不能克制自己而被外界现象所干扰, 从而产生各种烦恼,其中人际关系、学习问题、青春期情感问题、就业压力问题最为普 遍,他们急需帮助及引导【2 ”。为此,需要每一个健全人与他们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更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及时发现 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和矫正,要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依照心理健 康教育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排除他们心理上的苫 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避免他们可能产生的挫折感,满足他 们的心理需要,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让他们融入文明的社会大家庭中。另 一方面,教师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学生。在教育环境中,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听觉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听觉障碍大学生语言的发展要 依赖教师,文字读写要依赖教师,他们的思维质量都有赖于教师,教师处于听觉障碍大 学生的观察、注意之中,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应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坚定的 信心、稳定、乐观的情绪;能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听觉障碍学生,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耐心 和爱心【3 m 。 其次,要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目前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都是与健全大学生的 普通教育共同进行的,回归主流是最终的结果,听觉障碍大学生同样需要与健全大学生 及社会的交流,在交流中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 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都会使听觉障 碍大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 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努力营造校园文明氛围, 使听觉障碍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 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正常 健康的心理发展。第四,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的辅导机构。现在,针对听觉障碍大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贫乏,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第五,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交流,共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家庭教育有着启蒙性、连续性、终身性、潜移性的特点, 1 3 对听觉障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温 馨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的教养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与家庭要及 时沟通,使教师与家长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确保听觉障碍 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加强有关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法制建设。 让听觉障碍大学生能和普通人一样享受教育、就业、同:i = 同酬等权利,这样,在这个大 的环境- f ,这个群体的发展才有所保障。 1 4 参考文献 1 孙铭钟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 j 应用心理学,2 0 0 3 ( 1 ) :1 2 1 5 2 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 0 0 1 ( 3 ) :1 3 1 5 3 】孙立民,姜笑君辽宁工学院9 8 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j 辽宁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版) ,1 9 9 1 ( i ,:1 - 3 4 张宁生昕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m 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9 5 1 0 :1 2 7 1 3 1 5 】李慧民,翟景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中国临床康复,2 0 0 6 ( 2 ) :1 - 3 6 】冯建新,大学生焦虑状况调查 j 西北大学学报,2 0 0 2 ( 3 ) :1 7 1 9 7 m i s c h e l ,w 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p e r s o n a l i t y h o l t :r i n e h a r ta n dw i n s t o n ,1 9 9 9 8 】李强,张然,鲍国东,等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特殊教 育,2 0 0 4 ( 2 ) :6 8 - 7 1 9 】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0 0 3 1 3 8 1 4 1 1 0 】b a n d a l o s 。d 1 e f f e c to fm a t hs e l f c o n c e p t ,p e r c e i v e ds e l f e f f i c a c y ,a n d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 f o rf a i l u r ea n ds u c c e s so nt e s ta n x i e t y j o u r e a lo fe d u c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 ,1 9 9 5 1 1 】朴永馨特殊教育学 m 】福建:教育出版社,2 0 0 1 1 0 9 - 1 2 9 1 2 余敦清聋哑学生个性特征研究 j 现代特殊教育。1 9 9 2 ( 2 ) :1 - 3 1 3 李祚山,孔克勤关于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的一项研究 j 】心理科学,1 9 9 7 ,2 0 :5 0 9 5 1 2 1 4 h a n sf u r t h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