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期与学龄期PPT课件.ppt_第1页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PPT课件.ppt_第2页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PPT课件.ppt_第3页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PPT课件.ppt_第4页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学龄前期与学龄期,1,第一节学龄前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二、运动和动作发育三、言语发育四、认知发育五、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六、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七、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二节学龄期一、生理发育特点二、动作和运动发育三、言语发育四、认知发育五、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六、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七、心理发育的指导第三节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异常发育一、学习障碍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目录,第八章目录,2,第一节学龄前期,第八章第一节,3,一、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循环系统心肺的功能比成人差,平均心率90110次/min,易患感冒、肺炎2.泌尿系统排尿次数多,控制力差;女孩的尿道短,容易感染,特别要注意外阴的卫生3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数量仍继续增加以及“修剪”4运动系统骨骼硬度较小,弹性非常大,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训练从学龄前期开始5其它系统皮肤娇嫩;温度调节功能差,易受凉或中暑;外耳道比较狭窄,咽鼓管粗短,要注意耳鼻的卫生,第八章第一节,4,二、运动和动作发育,大肌群比小肌群发育快。肌的发育为运动和耐力的发育奠定了基础,第八章第一节,5,学前儿童动作和操作能力的发育进程,第八章第一节,6,学龄前期儿童粗大运动动作发育顺序,第八章第一节,7,三、言语发育,(一)词汇的发育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扩大积极词汇增加(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第八章第一节,8,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各类句子的变化2句子的字数进一步增加3.口头表达能力的顺序性、完整性和逻辑性的发育4.连续性表达能力的发育学龄前期语言的发育与先天的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发育有关,也与后天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第八章第一节,9,四、认知发育,(一)观察力(二)注意:学龄前期,儿童的无意注意达到了高度的发展,而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三)记忆:学龄前儿童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而且是以无意的形象记忆为主(四)思维,第八章第一节,10,观察力,1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的发育阶段观察的有意性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3岁):不能接受所给予的观察任务,不随意性起主要作用第二阶段(34岁):能接受任务,主动进行观察,但深刻性、坚持性差第三阶段(45岁):接受观察任务后,开始能坚持一段时间,进行观察第四阶段(6岁):接受任务后,能不断分解目标,能坚持较长时间,反复进行观察2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包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和概括性,第八章第一节,11,思维,思维发育的表现: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学龄前期儿童思维的发育,也改变着思维中言语与行动的关系,第八章第一节,12,五、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一)个性(二)气质(三)自我意识,第八章第一节,13,个性,心理学上,所谓个性,即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学龄前期是个性开始最初实际形成的时期。学龄前期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这个阶段开始出现性别之分,对自己形成一定看法,第八章第一节,14,气质的特点影响儿童的经历和早期处理情绪的方法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表现为: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第八章第一节,15,六、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一)自身因素(二)家庭因素(三)教育方式(四)其它因素,第八章第一节,16,自身因素,1残疾与慢性躯体性疾病疾患可产生不适、疼痛,限制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有些则使儿童恐惧和焦虑,有些则使学前儿童感到羞辱、孤立、窘迫、自卑和困惑2成熟度与智能智能发育较迟者,如期望过高,则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智力相对较高者,常对幼儿园产生厌倦情绪,第八章第一节,17,家庭因素,家庭的诸因素均影响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行为,如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婚姻、健康状况,母亲妊娠时的心理压力和分娩时的情况,父母对子女的态度,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与子女的矛盾冲突,家庭破裂等,第八章第一节,18,教育方式,家庭的教育方式可分为五种类型:专断型、放纵型、权威型、忽视型和民主型1专断型采取高度控制、命令式的教育,缺乏温暖2放纵型没有限制,允许儿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任性、缺乏规矩,攻击性也可能偏高,行为比同龄儿童幼稚3权威型对孩子既控制又有温暖的关爱,既有明确的限制又允许儿童的个人需要,这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控制恰当4忽视型对儿童缺乏爱心、冷漠、不关心孩子的需要5.民主型对儿童既关心又有温暖、情绪稳定、积极向上,有领导能力,第八章第一节,19,其它因素,如学前儿童善于模仿其电视中的形象,不良的言行和道德观念很容易传播给儿童,因此必须控制儿童看电视的内容和时间,第八章第一节,20,七、心理发育的指导,在这个时期“说谎”大多是非故意的,而是此这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当原本安静的儿童孩子变得烦躁、爱发脾气、爱哭闹时,要检查有无刺激性因素的出现注重发展创造性思维而不是机械地学习,积极发展与外界的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而不是与人隔绝,重视为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第八章第一节,21,第二节学龄期,第八章第二节,22,一、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系统肺的发育已成熟,呼吸频率已达到20次min。2循环系统儿童心脏发育呈跳跃式,7岁前和青春期发育最快。3消化系统6岁以后乳牙开始脱落换恒牙。4淋巴系统与性在童年中期迅速发育,于青春期前达顶峰,以后逐渐退化至成人水平5神经精神神经系统的结构发育基本成熟。6运动系统运动能促进骨发育,增加骨密度和促进身高。,第八章第二节,23,二、动作和运动发育,粗运动协调性获得了最快的发育:骑自行车更熟练;能完成包含有多个步骤或连续性的动作组合,例如跳绳、游泳、舞蹈和体操等技能;而且更具有组织性和合作性。视觉输入、大脑信息加工的本体运动通路的发育更成熟,传入和传出的协调性更好,因而精细运动的反应速度更快、精确性更高。男孩的运动速度和强度优于女孩,女孩的运动灵活性优于男孩,运动中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第八章第二节,24,三、言语发育,1.词汇量增加2.句子的使用更加准确3.言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增强,第八章第二节,25,四、认知发育,(一)思维:学龄儿童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概念思维为主要形式(二)注意:入小学后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起来,他们更能控制自己的注意,注意具有更高选择性和目的性(三)观察力:学龄期儿童观察能力的发育表现为下列四个阶段认识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联系阶段认识因果联系阶段认识对象总体阶段,儿童能从意义上完整地把握对象总体,理解图画主题(四)记忆:学龄儿童有意识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逐渐占优势;对抽象记忆的材料逐渐增多,第八章第二节,26,五、个性特征和社会功能发育,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人格的基本形成,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概念(self-concept)2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3自我情绪体验(self-feeling)自我体验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的情绪感受,第八章第二节,27,社会功能发育(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1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学龄期儿童开始对他人进行笼统地描述和评价2社会关系(socialinterest)(1)同学关系(2)师生关系(3)亲子关系,第八章第二节,28,六、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1.家庭因素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第八章第二节,29,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家长的抚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在儿童个性的最初形成中起着决定的作用父母态度与儿童个性倾向的关系,第八章第二节,30,表8-6,第八章第二节,父母态度与儿童个性倾向的关系表,31,学校因素,教师的态度和学生性格的关系表,第八章第二节,32,社会因素,社会风尚也是儿童个性形成中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电视的影响,学龄期儿童的攻击性程度与暴力影片关系密切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游戏、互联网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第八章第二节,33,七、心理发育的指导,1指导家长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对学龄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2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3指导家长学会一些恰当的教养策略,第八章第二节,34,第三节学龄前期与学龄期的异常发育,第八章第三节,35,一、学习障碍,学习困难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正常范围,其智力测验分数(IQ)大于70,但在学校的学习中却有严重困难。儿童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学习动机、动力方面的问题及个性因素等是形成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第八章第三节,36,学习障碍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对读、写、算等方面的记忆差;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做作业的时间拖得太长;写字常多一画,少一笔,部首张冠李戴,左右颠倒;阅读时常出现增字、漏字、跳行等现象,或者有速度太快、太慢、停顿次数太多的问题;擅长朗读或背诵,但读后对内容一知半解;对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计算过程中常忘记进位和错位,忽略小数点或不理解运算符号;语言发展迟缓,表达能力不足。,第八章第三节,37,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事件的能力差,但智力基本正常等表现为特点。1/3以上患儿伴有学习困难和心理异常。,第八章第三节,38,临床表现,1.一般特点可自幼即睡眠不安、喂养困难、脾气不好等。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或小学时,症状更趋明显,如喜欢激惹周围的小朋友、上课时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不能听从教导和作业完成不好等。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IQ基本正常。2.具体表现活动过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不稳,第八章第三节,39,诊断,1.诊断依据以患儿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2.症状标准3.病程标准通常在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4.排除标准应排除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反应等所引起的多动。,第八章第三节,40,症状标准,按照美国DSM-(1991)标准,分为注意力项和多动项两类,ADHD的诊断必须至少具备2项中的各4种表现;或某一项中的8种表现,第八章第三节,41,注意力项:易受外来影响而激动无监督时难于有始有终完成任务难于持久性集中注意(作业、游戏)听不进别人在说什么经常丢失生活及学习用品在学校课堂注意力分散、成绩不佳不能组织达到一定目的的活动一事未完又做另一事,第八章第三节,42,多动项:在教室常常离开座位常未加思考即开始行动集体活动中常不按次序常在问题尚未说完时即抢答难于安静的玩耍做出过分行动如爬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