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一、引言 .2 (一)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方法 .2 1.应计利润分离法 .2 2.具体项目法 .2 3.分布检测法 .2 (二)总应计利润的计算 .2 1.资产负债表法的计算公式 .2 2.现金流量表法的计算公式 .2 二、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3 (一)Healy 模型 .3 (二)DeAngelo 模型 .3 (三)随机游走模型 .4 (四)Jones 模型 .4 (五)修正的 Jones 模型 .4 (六)前瞻性 Jones 模型.5 (七)行业模型.5 (八)分段线性模型.5 三、研究设计.5 (一)样本选取计变量说明 .6 (二)模型检验与改进 .7 1. 基本 Jones 模型.7 2. 修正的 Jones 模型.7 3. 加入了营业外收入(NOR)的修正 Jones 模型.7 四、实证结论.9 致谢 .10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1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及其检测 摘要: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是研究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不同的计量模型的检测能力 也存在差异,本文运用部分机械、电器类和电子设备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 Jones 模型和修正 的 Jones 模型进行检测,并检验了营业外收入对盈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本公司中修正 Jones 模型的检测能力要明显高于 Jones 模型的检测能力,同时此类上市公司明显存在通过营 业外收入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 关键词:盈余管理;应计利润;计量模型 Econometric Model and Empirical earnings management detection Abstract:Measuring earnings management model is one important tool to study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different econometric models have different detection, this article use part of company data of the machinery, electric equipmen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ategories , on the Jones model and modified Jones model to detect and test the operating income on the surplus 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nes model fixed in the sample testing cap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Jones model of detection, Such companies also evident through the operating income for the phenomen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Key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accruals; econometric model 一、引言 2 盈余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盈余管理行 为的实证检验是盈余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早期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于企业的会 计政策选择,这方面的文献综述可参见Watts和Zimmerman(1986,1990)的工作,他们回顾了20 世纪90年代之前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可以从更深层次上理 解会计盈余的有用性和会计行为的形成与作用机制,可以进一步验证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以及 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从而有助于完善监管政策和会计准则,改善公司治理,优化市场的资源配 置。例如盈余也经常用于薪酬和债务协议,高估盈余会导致向管理者支付的报酬过高和掩饰可 能恶化的偿债能力,同样偏低的盈余也是投资者所厌恶的,表明资源配置存在缺陷。1 国外盈余管理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公司契约与盈余管理、股票发行和盈余管理、公 司治理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和资源配置、盈余管理与市场效率等等。从方法上来讲,这些 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盈余管理,但是到目前为止,各种实证研究结果对如何计量盈余 管理还存在争议,尚未找到一个完善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 (一)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方法 目前,主要的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方法有 3 类: 1.应计利润分离法 使用合适的模型来分离应计利润中的被管理者操纵的部分( discretionalaccruals) 和不 可操纵的部分( non-discretionalaccruals) ,用被操纵的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大 小。最普遍的被使用的模型是 Jones 模型,Dechow 等( 1995 ) 提出的修正 Jones 模型 (Modified-Jones model,下文简称 MJones 模型) 。在此之后尽管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提出 新的模型,如 KS 模型等等, 但相关实证研究中鲜见其应用。 2.具体项目法 这种方法针对具体的易被操纵的会计账项研究。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能针对一些具体 问题分析,盈余管理的程度衡量上较少有噪音。但缺点也很明显,只适用于使用单一盈余管理方 式的企业,同时研究结果也较难推广,例如Mcnicholas等(1988)对坏账准备的研究以及Beaver等 (1998)针对保险行业的研究。 3.分布检测法 这种方法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这些特定的盈 余水平一般是:盈余为零;上年盈余;本年度分析师预测的盈余。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分布检测 法。近几年来,这种方法得到了一些应用(Burgstahler和Dichev,1997;Degeorge,Patel和 Zeckhauser ,1999) 。已有的研究发现,在上述特定的盈余水平周围,往往出现比预期更少(或 更多) 的观察值。这表明在这些特定的盈余水平附近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这种方法的突出优 点是,仅仅通过检查盈余的分布就可以鉴别出哪些公司有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其缺点也非常 明显,因为运用这种方法来计量盈余管理并不能获得关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或者程度的 信息。2 (二)总应计利润的计算3 总应计利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资产负债表法, 另外一种是现金流量表法。 1.资产负债表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TAt =CAt - Casht - CLt +DCLt DEPt (1-1) 式中, CAt 是第t 年流动资产的变化额; Casht 是第t 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额; DCLt是第t 年流动负债的变化额; DCLt 是t 年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的变化额; DEPt 是第t 年折旧和摊销费用。 2.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公式如下: TAt = Earningst CFOt (1-2) 3 式中, Earningst 为第t 年盈余; CFOt 为第t 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盈余 (Earnings) 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CFO) 可以从报表中获取。这里关于盈余需要特别说明 一下。在国外的大多数研究认为, 盈余的计量应该是以非经常性项目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Extraordinary Items , EBXI) 作为计量盈余的基础, 而也有一些研究将净利润(Net Income , NI) 作为计量盈余的基础。 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NDAit=1(1/TAit-1)+2((REVit-RECit)/Ait-1)+3(PPEit/ Ait-1)+4(IAit/Ait-1) (1-3) 其中: NDAit为第i个公司在第t年经总资产调整过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Ait-1:第i个公司在第t-1 年末的资产总额;REVit:第i个公司在第t年和t-1年收入间的差额;RECit:第i个公司在第t 年和t-1年应收款项的差额;PPEit:第i个公司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净值;IAit:第i个公司在第t年 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净值;1 ,2 ,3,4是对应的系数,等于下列方程中a1, a2 ,a3 , a4 在整个样本中的普通最小二乘(OLS) 估计值: TAit/Ait-1=a1(1/Ait-1)+a2((REVit-RECit)/Ait-1)+a3(PPEit/Ait-1)+a4(IAit/Ait-1)+it (1-4) 残差it代表企业对应操纵性应计利润。 DA(discretionary accruals)为操纵性应计利润, DAit = TAit NDAit (1- 5) 其中: DAit : 第i 个公司在第t 年经总资产调整过的操纵性应计利润。 二、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自Healy(1985)之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焦点逐渐转向了应计利润(Accrulas) 。应计利 润是应计制会计的产物。应计制会计制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 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该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 样,应计会计所核算的收益与按照收付实现制会计所核算的收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是应 计利润。 由于研究者既不能观察到盈余管理的过程,也无法观察到盈余管理的结果,因此,实证检 验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估算企业管理当局的盈余操纵对应计利润的影响,者需要将应计利润分 解为操纵性部分和非操纵性部分,操纵性应计利润部分是衡量盈余管理的代理指标。其中基于 总体应计利润的方法最为广泛接受和应用。 估计应计利润中的操纵性部分,其问题的关键是估计应计利润中的非操纵性部分。目前, 常见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估计模型有 Healy 模型(Healy,1985) 、DeAngelo 模型 (DeAngelo,1986) 、Jones 模型(Jones,1991)和修正的 Jones 模型(Dechow et al,1995) ,以及 Jones 模型的其他变型。 (一)Healy 模型 Healy 模型的主要思想可以用下式来描述。 NDAn=TAt/T (2-1) 其中,NDAn为 t 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TAt为 t 年的总体应计利润;t=1,2,T,T 为估计期的年数;n 为事件期年份。 Healy 模型所基于的主要假设是,企业各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遵从一个均值恒定的白噪 声过程,因此从长期来说,估计期各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代数和为 0. (二)DeAngelo 模型 4 DeAngelo 模型的主要思想可以用下式来描述。 NDAn=TAn-1 (2-2) 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将事件期前一年度的总体应计利润作为事件期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的估计值。事实上,DeAnglo 模型认为非操纵性应计利润遵从随机游走规律。分析 DeAngelo 模型估计期为一年(事件期的前一年)的 Healy 模型的特例。如果非操纵性应计利润在各个期 间是变化的,模型估计的操纵性应计利润中就包含着估计误差。 (三)随机游走模型 随机游走模型把上一年实际利润作为本年度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最早由Healy (1985) 和DeAngelo ( 1986) 提出。为了消除企业规模影响, 在模型中的每一项, 都除以上一年末的 总资产。以后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均基于这种原因进行这样的处理。其模型可以表述如下: NDAt=TAt-1/At-2 (2-3) 式中,NDAt是经过第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第t期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TAt-1为第t-1年总 应计利润, At-1,At-2分别为第t-1和t-2年期末总资产。与其他模型相比, 随机游走模型比较简 单, 对数据的期限不作要求。 (四)Jones模型 Jones 在1991 年以(Healy 1985) 及(DeAngelo 1986) 的模型为基础, 将总应计利润同样 分为操纵性应计利润和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但是Jones 首先抛弃以前的观念, 放弃将非操纵性 应计利润为每期都不变的假设, 抛弃以往使用总应计利润来估计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方法。因 为事实上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本来每一期都应具有变动性。 因此Jones 提出以时间序列的模型, 将销货的变动与折旧性资产的总额, 对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所产生的影响加入考虑, 不再受限于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为固定不变的假设; Jones 认为: 销货 收入变动是管理当局在进行盈余操纵前最能客观衡量公司营运状况的指标, 因此作为经济成长 的控制变量, 而财产(gross property) 、厂房(plant) 及设备(equipment) 则为折旧费用的 代替控制变量。 Jones (1991) 在估量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时, 成功地控制了公司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非操 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Jones模型估计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公式如下: NDAt=1(1/At-1)+2(REVt/At-1)+3(PPEt/At-1) (2-4) 式中,REVt是第t期收入和第t-1期收入的差额; PPEt是第t期期末总的厂场、设备等固定资产 价值;At-1是第t-1期期末总资产;1,2,3是公司特征参数。1,2,3的估计值根据以下 模型,并运用估计期各项数值进行回归取得: TAt/At-1 = a1(1/At-1)+a2(REVt/At-1)+a3(PPEt/At-1)+t (2-5) 式中,a1,a2,a3是1,2,3的OLS估计值,TAt是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t为残差,代表各公司 总应计利润中的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 将估计的总应计利润(正常应计利润) 事件年度实际总应计利润, 即得出操纵性应计利润 (DA) , 公式如下: DAit/Ait-1=TAit/Ait-1(a1(1/Ait-1)+a2(REVit/Ait-1)+a3(PPEit/Ait-1) (2- 6) (五)修正的Jones模型 Dechow等人(1995) 认为Jones模型中的主营业务收人变化仍然忽视了企业管理当局对收人 进行操纵的因素。他们认为, 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应收账款来对主营业务收人进行操纵, 从 而达到操纵报告盈余的目的。因此, Jones模型低估了盈余管理, 应该在主营业务收人中剔除 应收账款的变化。具体模型如下: 将估计的数据, 利用最小平方法找出估计回归参数,1 ,2 ,3 。 5 TAit/Ait-1=1(1/Ait-1)+2((REVit-RECit)/Ait-1+3(PPEit/Ait-1)+it (2- 7) 将1,2,3代入以下的方程式以计算事件期间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NDA 。 NDAit/Ait-1=a1(1/Ait-1)+a2(REVit-RECit)/Ait-1)+a3(PPEit/Ait-1) (2- 8) 操纵性应计利润(DA) DAit/Ait-1=TAit/Ait-1-(a1(1/Ait-1)+a2(REVit-RECit)/Ait-1)+a3(PPEit/Ait-1)) (2-9) 式中,RECt是第 t 期的净应收款项和第 t-1 期的净应收款项的差额,其他变量的含义和方 程( 2-4) 相同。修正的 Jones 模型对原始的 Jones 模型的调整仅仅是模型中收入变量经过了 事件期(即假设的盈余管理发生期)应收款项变量的调整。 TAit:估计期总应计利润;Ait-1:第t-1年总资产;REVit:第t年销货收入变动;RECit:第t 年应收账款变动;PPEit:第t年固定资产;it:残差项;i:第i家公司。比较Jones模型及修正 Jones 模型之间,修正Jones模型仅多减除应收款项的变动(Dechow,Sloan and Sweeney 1995) 。 (六)前瞻性Jones模型 Dechow, Richardson和Tuna研究发现,应收账款只有一部分是可操纵的,本期应计利润的高 低,会受到前期应计利润和未来销售增长率的影响,他们在修正Jone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前瞻性Jones模型: NDAit =a1i/Ait-1+a2i(1+k)REVitRECit)/Ait-1+a3iPPEit/Ait-1+a4iTAit-1/Ait- 1+a5iGRSalesit/Ait1 (2-10) 其中K是REC与REV 回归的系数。GRSalesit是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用本期销售收入变动 除以上期销售收入REVit/REVit-1表示。 (七)行业模型 行业模型同样放松了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在时间序列上是常数的假设。行业模型假设不可 操控型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的变化, 在同行业公司之间是相同的, 而不是设计模型来直接估量 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决定因素。行业模型中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模型如下: NDAt=1+2medianj(TAt/At-1) (2- 11) 式中, NDAt使用的是总应计利润, 因为NDAt不是可以直接观察的变量。medianj ( TAj/At -1) 是同行业所有非样本公司经过第t-1期总资产调整的第t期应计利润的中值。公司特征参数 1, 2用估计期观测值通过OLS估计获得。 (八)分段线性模型 Basu研究发现,损失与利得的会计确认存在不对称性, 损失(坏消息) 通常比利得确认更 为及时。Ball和Shivakumar发现Jones及其扩展模型都没有考虑到这一与稳健性相关的问题,并 提出了一个分段线性应计模型来控制损失与利得的不对称确认所导致的应计与现金流非线性关 系对应计利润估计的影响。 NDAit =a0i X+a1iVAR+a2iDVAR+a3iDVAR*VAR (2- 12) TAit =1iX+2iVAR+3iDVAR+4iDVAR*VAR+ (2- 13) 其中以上变量均经上期期末总资产Ait-1调整, X表示包含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向量(如REVit RECit、PPEit等) , VAR为经济利得或损失的代理变量(如CFOit、CFOit等) , DVAR是哑变量,当 6 VAR为损失时取1,为利得时取0,i是i的分年度、分行业OLS估计值,it为残差项,操控性应 计DA 通过TA减去NDA获得。 三、研究设计 尽管有证据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然而在信托责任意识不强,监管制度较 为薄弱的我国资本市场上,盈余操纵程度可能更为强烈,因此,会计盈余的质量受到很大质疑, 盈余是否能真正地衡量公司的业绩还有待验证。 因此,本文假设上市公司存在运用应收账款和营业外收入操纵盈余。 (一)样本选取及变量说明 本文的样本选自沪深股市中机械、电器类和电子设备类部分公司,样本期间为2007年至 2009年,年报主要采用中国证监会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中财网,本文的行业分类标准 采用的是中财网GICS行业分类标准。 表 3-1 变量说明表 变量变量定义变量变量定义 NDAit i 公司 t 年的非可控应计利润 NORit i 公司第 t 年与 t-1 年营业外收入之差 TAit i 公司第 t 年内的总体应计利润 RECit i 公司第 t 年与 t-1 年应收账款之差 REVit i 公司 t 年与 t-1 年之差主营业务收入 REC/REV 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PPEit i 公司 t 年末的固定资产原值 NOR/NI 营业外收入与净利润的比值 NIit i 公司 t 年的净利润 COF/NI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值 CFOit i 公司 t 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NI/REV 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Ait-1 i 公司在 t 年末的总资产 it 残差 表 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N 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离差 CFO223178,874,08027,591,9927,002,678,468-4,075,527,362767,499,046 REC22366,626,0598,377,6412,464,361,574-1,722,272,827333,897,467 REV223282,129,29157,321,2878,966,702,607-2,418,364,121966,968,478 NI223165,060,15048,351,7744,259,203,164-794,441,501478,059,229 PPE223674,410,402268,201,64713,884,769,8361,290,7931,596,687,814 A2233,181,832,3071,270,549,80453,360,773,35220,390,5076,874,231,309 NOR22328,595,0008,690,282518,000,219066,256,497 NOR/NI2230.5173020.10995420.33496-0.280291.660229 CFO/NI2231.4632730.57391739.22591-23.28955.770471 NI/REV2230.0597034530.0500249070.43944571-0.688387320.133888233 REC/REV2230.2558050.2106351.7913310.0035290.216457 从上表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 各数据的差异较大,大多数公司的上述衡量指标都在均值以下。 第二,通过样本数据分析:变量NOR/NI的分布范围如下,12.17%的样本公司NOR/NI值大于 1,说明营业外收入占净利润的比重极大;20.72%样本公司的NOR/NI值处于区间(0.2,0.9), 57.21%样本公司的NOR/NI值处于区间(0,0.2),8.11%样本公司的NOR/NI值处于区间(- 0.1,0),占亏损公司80%以上。总体来看,在样本公司中营业外收入占净利润的比重不可忽 视。 第三,变量REC/REV代表本年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基本上,该比值应该小于 1,说明本年度的应收账款小于营业收入,然而在样本数据中有3个观测值大于1,最大值为 7 1.791331,这3个观测值在统计结果中已被剔除。数据显示,中位数和均值相当接近,说明数 据的分布比较均匀,标准差为0.216457,相对较小,大部分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波动范围有限, 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相对稳定。 第四,CFO是企业的血液,NI是会计核算下的经营成果,如果两者差异较大,表明企业的 经营状况可能存在问题,在变量CFO/NI的统计结果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巨大,平均值和中 位数差距明显,数据的分布极不稳定,解释含义完全不同,标准差也达到了5.770471.其中, CFO/NI10的观测值有10个,CFO/NI-10的观测值有1个,剔除这11个观测值后,样本的均值降 低到0.543207,和中位数极为相近,标准差缩小到2.372342.证明在样本中,统计量CFO/NI明 显受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影响。 第五,NI/REV是营业净利率,代表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弱,在样本数据中,有6个观测值 大于1,4个观测值小于1,不具有代表意义,不能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已被剔除。结果显示, 中位数和均值相差较小,数据的分布较均匀,然而数据的波动幅度比较大。 (二)模型检验与改进 本文主要对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以及改进的模型进行检测。使用样本公司的数据,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各模型的检测结果如下: 1.基本Jones模型 TAit /Ait-1= 1 (1/Ait -1) +2 (REVit /Ait-1) +3 (PPEit /Ait-1)+ (3-1) 其中: TAT =样本公司T年的总应计利润 =净利润(NI)-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CFO) 表3-3 模型1汇总 模型 R R方调整R方 F Sig. F 更改标准估计的误差 Durbin-Watson 1 .435 a .189.182 25.716.000 1.252999018141 1.915 a. 预测变量: (常量), PPE/ At-1,REV /At-1。 表3-4 模型1系数a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模型 B 标准误差试用版 TSig. (常量) .407.1482.753.006 REV/ At-11.717.394.2654.353.000 1 PPE/At-1-2.556.467-.333-5.474.000 2.修正的Jones模型 TAit /Ait-1=1(1/Ait-1)+2(REVit-RECit)/Ait-1+3(PPEit/Ait-1)+ (3-2) 表3-5 模型2汇总 模型 R R方调整R方 F Sig. F 更改标准估计的误差 Durbin-Watson 2 .943 a .889.888 878.818.000 .4642035094982.020 a.预测变量: (常量), (REV-REC)/At-1, PPE/At-1。 表3-6 模型2系数a 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 TSig. 8 B 标准误差试用版 (常量) .240.0544.454.000 PPE/At-1-.684.180-.089-3.798.000 2 (REV-REC)/At-1 -1.534.039-.914-39.000.000 a. 因变量: TAcc /TAt-1 3.加入了营业外收入(NOR)的修正Jones模型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营业外收入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一个常用手段,其模型为: TAit /Ait-1=1(1/Ait-1)+2(REVit-RECit)/Ait-1+3(PPEit /Ait-1)+4(NOR/Ait-1) +( 3-3) 表3-7 模型3汇总 模型 R R方调整R方 F Sig. F 更改标准估计的误差 Durbin-Watson 3 .945 a .892.891 604.521.000 .4578882807702.038 预测变量: (常量), NOR/At-1,(REV-REC)/At-1, PPE/At-1。 表3-8 模型3系数a 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模型 B 标准误差试用版 TSig. (常量) .199.0553.606.000 PPE/At-1-.599.180-.078-3.319.001 (REV-REC)/At-1 -1.537.039-.916-39.601.000 3 NOR/At-1.743.279.0602.667.008 a. 因变量: TAcc/At-1 从上表来看,复相关系数(R)为0945,判定系数(R Square)为0892,调整的判定系数 为(AdjustedRSquare)为0891,DW值2(Durbin-Watson)为2.038,大于2,可见模型的残差没 有明显的相关性、较为独立,满足回归模型的线形假设。由方差分析结果可知,F值为 604.521,Sig值为O000,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关系显著。 9 图 3-1 回归标准化残差的标准 P-P 图 因变量:TAcc/At-1 从上图的残差分布可知:残差基本上符合正态分布。 在上述三个模型中,基本Jones模型的R最小,修正的Jones模型的R值其次,考虑了营业外 收入的改进模型的R值最高,与修正的Jones模型相比,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系数可以通过0.01 的检验。所有模型均通过了F检验, 说明各模型从整体上是能够识别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代表的 盈余管理的。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变量REV/At-1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主营业务收入与非操纵性 应计利润明显正相关,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非操纵应计利润部分也会增加;变量(REV- REC)/At-1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公司明显存在运用应收账款操纵收入的行为;另外,变量 NOR/At-1的系数也显著为正,表明明显存在通过营业外收入调节总应计利润,操纵盈余。 四、实证结论 本文主要以中国机械、电器类和电子设备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测了Jones模型和M - Jones 模型侦测盈余管理的检定功效以及上市公司是否显著存在以营业外收入操纵盈余的行为。 结论表明各模型都通过了t检验,但是各模型的检测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Jones模 型得到的R方较小,拟合优度不高,对变量的解释能力不强,而采用修正Jones模型后R方大幅 度提高,修正Jones模型的解释能力要明显强于Jones模型,说明在机械、电器类和电子设备类 公司可以通过应收账款来调节营业收入,进而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另外,模型2和模型3相比, R方没有明显的提高,然而NOR/At-1的系数为正(0.743),在统计上显著(t值为2.667), 说明营业外收入也是这类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常用手段。 注释 10 1曲晓辉.盈余质量.当代会计评论.2009,(03) 2戴朝华.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评述.金融经济.2007,(05) 3顾振伟,秦默,欧阳令南.改进后扩展琼斯模型与其他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比较研究.财经论 丛.2008,(03)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 W.马尔福德,尤金 E.科米斯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 郑春美.公司治理中的会计治理对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杨克泉.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4) 柳木华.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5) 李吉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 荣蓬,秦莉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3) (7) 王生年,白俊.应计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比较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11) (8) 顾振伟,秦默,欧阳令南.改进后扩展琼斯模型与其他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比较研究.财经 论丛.2008,(5) (9) 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4,(9) (10)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研究.2007,(2) (11)袁盛奇.浅析公司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关系.财务与会计.2009,(7) (12)俞春江.公司透明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财会月刊.2009,(8) (13)张果林.企业财务报表舞弊及其识别策略分析.会计师.2009,(11) (14)殷永旺,罗华伟.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会计师.2009,(11) (15)王克敏,向阳.上市公司“出身”与盈余质量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9,(3) (16)赵岩.会计盈余信息的有效性.中国会计评论.2005,(12) (17)陈晓,戴翠玉.A 股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4,(12) (18)张虹.对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思考与分析.上海会计.2003,(2) (19)郭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1) (20)汤小琴.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综述.财会通讯.2008,(1)09/20 11:46 102 机体齿飞 面孔双卧多轴组合机床及 CAD 设计 09/08 20:02 3kN 微型装载机设计 09/20 15:09 45T 旋挖钻机变幅机构液压缸设计 08/30 15:32 5 吨卷扬机设计 10/30 17:12 C620 轴拨杆的工艺规程及钻 2-16 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09/21 13:39 CA6140 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831003 08/30 15:37 CPU 风扇后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09/20 16:19 GDC956160 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 08/30 15:45 LS 型螺旋输送机的设计 10/07 23:43 LS 型螺旋输送机设计 09/20 16:23 P-90B 型耙斗式装载机设计 09/08 20:17 PE10 自行车无级变速器设计 10/07 09:23 话机机座下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11 09/08 20:20 T108 吨自卸车拐轴的断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 09/21 13:39 X-Y 型数控铣床工作台的设计 09/08 20:25 YD5141SYZ 后压缩式垃圾车的上装箱体设计 10/07 09:20 ZH1115W 柴油机气缸体三面粗镗组合机床总体及左主轴箱设计 09/21 15:34 ZXT-06 型多臂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10/30 16:04 三孔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 35H6 孔的夹具设计 08/30 17:57 三层货运电梯曳引机及传动系统设计 10/29 14:08 上盖的工工艺规程及钻 6-4.5 孔的夹具设计 10/04 13:45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的设计 10/04 13:44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设计 09/09 23:40 仪表外壳塑料模设计 09/08 20:57 传动盖冲压工艺制定及冲孔模具设计 09/08 21:00 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设计 10/07 23:46 保护罩模具结构设计 09/20 15:30 保鲜膜机设计 10/04 14:35 减速箱体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10/04 13:20 凿岩钎具钎尾的热处理工艺探索设计 09/08 21:33 分离爪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 10/30 15:26 制定左摆动杠杆的工工艺规程及钻 12 孔的夹具设计 10/29 14:03 前盖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 8-M16 深 29 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10/07 08:44 加油机油枪手柄护套模具设计 09/20 15:17 加热缸体注塑模设计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