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1229110152 本本 科科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和对策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和对策 系系 (院):(院): 经济管理系经济管理系 姓姓 名:名: 陈丽娟陈丽娟 学学 号:号: 08291101520829110152 专专 业:业: 会会 计计 学学 年年 级:级: 20082008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尤利平尤利平 职职 称:称: 讲讲 师师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20122012 年年 5 5 月月 1 1 日日 1 摘摘 要要 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中,有许多国有企业因负债包袱过重而困难重重。目前国有 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已经成为深化企业改革,制约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突出障碍。国 有企业的过度负债问题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体制因素,如何正确的认识国有企业的 负债问题,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是相当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文 中针对国有企业负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解决国有企业的高度负债问题,实现 国有企业负债决策的理性化,其途径应从产权制度、资本市场方面着手。通过对国有 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发现,造成其负债过高的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出资者缺位、 产权关系不明晰、资金运用效果整体水平较低等。针对国有企业负债状况,解决国有 企业负债过度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将“拨改贷”转为国家资本金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造的步伐,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等。 关键词:关键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负债;对策 Abstract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 the debt burden overweight and difficulties.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t present excessive deb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s, and restricte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ominent obstacles.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 of excessive debt problem has its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system factors, how to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debt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and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solutions, is quit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This paper i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liabilities on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solve the height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debt problem, realiz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liabilities decision and its approach should from the property rights system, capital market aspects. Through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asset liability condi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cause its liabilities high are the main reasons why: state-owned enterprise contributive person absence,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are not clear, fund use effect lower overall level. According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liability condition, solve the problem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further increase the excessive debt will BoGaiDai into the capital of the country strength; Increase the pace of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 shareholding system reform, further clarif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property right relations, etc.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apital structure; Liabilities; countermeasures 目目 录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的背景 .1 (二)研究的意义 .1 1、研究的理论意义 .1 2、研究的实践意义 .1 (三)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1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五)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法.2 二、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 .2 三、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2 (一)我国国有企业负债包袱非常严重 .2 (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3 (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给主要债权人银行带来了严重后果 .3 (四)企业负债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失当 .3 四、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 .3 (一)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 .3 (二)国有企业负债问题的原因分析 .4 1、根本原因 .4 2、外在原因 .5 3、直接原因 .5 4、深层原因 .6 5、历史原因 .6 五、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对策 .6 (一)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 .6 (二)债转股解决过度负债的新思路 .6 (三)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 .7 (四)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7 (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 六、结论语 .6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1、绪 论 (一)研究的背景 国有企业高负债低效益的状况,已经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其中 有历史原因、企业自身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原因。从根本上说改变国有企业高负 债低效益的状况,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关键,即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资本结构,加 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对 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方法策略。以 “债转股”为 契机,加快改制,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应坚 持改革开放为主。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和传品创新力度,防止企业陷入过度负债的 恶性循环。过度负债的国有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本金,企业既没有自负盈亏的 能力,经营资金也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而难以承受市场竞争的冲击。近年来企业 改革的实践已证明,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严重阻碍着企业改革及转机建制的推 进。因此,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 “重头戏” 。 (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的理论意义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经济航船正在经历着更加严峻的体制转轨、结构调整、 企业转制、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浪潮的考验,作为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 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科学决 策,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2、研究的实践意义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解决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过度的问题必须 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既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债负担, 也要立足于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通过建立企业内部股权与字根形成规范有效 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机制、资本与负债的制衡机制,以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 率,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 (三)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企业的现状与分析。第二部分结合现有研究结果, 总结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与负债的解决办法。 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来研究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和对策。 首先,大量阅读各种有关国有企业负债研究的书籍,了解其负债的原因。其次 1 参考理论文献,总结企业负债的原因分析,展望一下未来国有企业的主要方向。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有企业高负债低效益的状况,已经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其中 有历史原因、企业自身的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原因。从根本上说改变国有企业高负 债低效益的状况,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关键,即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资本结构,加 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对 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制定不同的方法策略。 易娜(2003)列 举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危害,指出以“债转股”为契机,加快改制,促进国有 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应坚持改革开放为主。大力加强 企业技术和传品创新力度,防止企业陷入过度负债的恶性循环。 韩传强(2003)分 析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外在原因、深层原因和历史原 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 施。 (五)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法 国有企业负债的实证分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建议;从政府和企业的 角度解决应对国有企业负债的相关问题。 二、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 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2008 年为 68.5,2009 年为 67.3,2010 年为 65.5。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保持着低负债。改革初期企业负债水平缓慢提高,拔改贷, 全面实施之后负债率不断攀升。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不仅表现为总体水平居高 不下,而且还伴以诸多结构性矛盾,越是企业规模小,越是行业前景暗淡,企 业负债率反而越高。这种状况不仅使过度负债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变得十分虚 弱。经营活动难以正常运转,同时也因由此而引起的“三角债”将更多原本健 康的企业拖进高负债的怪圈,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正为高负债所拖累。 三、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国有企业债务包袱非常严重 按照国家经贸委的调查统计,国有工业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比例仅 7, 资产负债高达 70,贸易服务企业的负债率还要高一些。国有企业不仅流动资 金基本依赖银行贷款,新增的相当部分固定资产也是靠贷款形成的。近年来, 2 一些新建的国有企业包括资产上亿的大型企业几乎全部靠贷款建成。我国国有 企业不仅负债率高,而且形式单一。企业负债中除了少量是商业信用形成的货 款拖欠,主要是银行贷款。对银行净负债占资产比重长期在 60以上。国际标 准的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为 30,最高不超过 50。与之相比,我国国有企业 负债已经大大超负荷,资本负债比例严重失常。 (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负债使企业效益出现杠杆效应。过度负债形成硬性财务约束,负债利率高 于资产盈利率时,带来的不是财富而是包袱。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大,亏就亏 在债务费用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是资本注入不足的表现。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利率在 12左右,相对可以达到的资产盈利 率已经偏高,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只是由于大部 分国有企业作为基础性的工业企业享受不到涨价的好处,却要承担巨额利息负 担,因而经营非常困难。许多国有企业也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三)企业过度负债经营给主要债权人银行带来了严重后果 本来借贷只对企业资金营运起调剂作用。但由于国有企业资金注入不足, 相当一部分贷款成了企业营运的铺底性资金,银行不能按期收回周转,不能流 动。信贷资金系经济运行的血液,不能正常周转,是国民经济病态运行的表现。 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主要靠负债经营,资本很少甚至没有的企业经营效益不佳, 连年亏损,一部分信贷资产已被明亏暗损吞食掉了。我国专业银行不良资产比 重之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四)企业负债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失当 企业负债超过适当规模后,风险加大、借贷变得困难、借贷成本上升。由 于过度负债,企业不断增长的必要的资金需求得不到充分补充,致使企业已经 形成的资产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率。我国国有企业因为更新改造、经营转向、规 模扩充,加上物价上涨,所需要增加补充的资金没有资本注入来源,主要靠借 贷。在企业负债已经过度的情况下,即便政府干预,银行也难以充分及时满足。 国有企业经常在“饥饿”状态下运行,无法创造最佳效益。一些企业把流动资 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增加固定资产以迫使银行增加贷款,更进一步加剧了全社会 资金的紧张。另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因为债务过高,缺乏自负盈亏的压力, 借贷上的财务软约束突出,缺乏搞好经营的积极性。而政府为保稳定还要求银 行为这些企业注入资金,造成资源低效益配置。我国经济资源配置失当有更多 3 的原因,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的负债率来看,负债长期居高不下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 2000 年达 60%一直稳中有升,2005 年则达到 80% 以上,己远远超出国际评估标准。有些企业的负债率已突破 100%的警戒线。从 负债的绝对值来看,有些企业的债务相当于资本金的数倍。 (二)从企业的负债结构比率来看流动负债过度,长期负债水平普遍偏低 根据经验标准。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率一般要求达到 50%,而我国国 有企业总体水平达到 92%,比经验标准超过 42 个百分点左右,这说明我国国有 企业的流动负债过度,一般而言,长期负债率应在 30%到 70%之间,而我国国有 企业年均为 20%左右,这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的长期负债处于较低水平。 (三)从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资产收益率偏低,偿债能力差,企业的流 动比率大大低于正常水平。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比。一般来说,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高,表明偿债能力强。但也表明企业的流动资产过多,利用有限。因 而合理的比率应保持在 2:1 为宜。而我国企业的流动比率与经验标准相差约一 倍。 (四)从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来看,经营效益欠佳 一般来说,负债经营的原则是负债资金利润率大于负债资金综合利息率大 于企业全部资金利润率。然而 2005 年资料结果表明,在己完成资产的 30.2 万 户企业中资产盈利率为 71%,而同期国有企业资产盈利率仅为 6%,贷款利息却 为 12%,低效益的负债经营已无法承担还本付息的压力。 综上多项财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国企资产负债率过高,已超过国际公认 的 安全警戒线,是属于高负债。同时,多项财务指标也显示利用债务所能带来 的效益已无法冲抵财务危机成本。 虽然现在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形式的企业正日新月异,以良 好的态势在发展,但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国 有企业,在经济改革和企业改制转轨过程中,却遗留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其中高负债就是这诸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这些年来,国企高负债率一直是理 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改善,但是却没有得到 根本解决,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高负债的成因,认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4 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有企业负债问题的原因分析 1、根本原因:国有企业债务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不合理的治理结 构。即与企业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制度安排。根据代理理论,必须有一种激励机 制来解决两权分离下企业存在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目标不一致问题。这种机 制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契约对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进行分配来实现的,即建立所 谓的企业治理结构。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应尽可能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 应,拥有控制权的人应拥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从而承担相应风险,这样才能真 正使代理人的行为更加符合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国有企业的治理结 构无法充分调动所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其最大问题在于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 者 政府并不是企业真正的内部所有者,只是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 它拥有剩余索取权,而企业经营者掌握控制权,这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不 对称,导致了政府过度干预和企业内部控制并存。一方面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 健全,另一方面,相关的诸如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外部监控机制不完善, 企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所有者利益,企业的管理者不将利润最大化和企业 长远发展作为目标,企业盈利能力不能得到根本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也不能得 到彻底改善。政府办企业的管理体制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又是国有资 产直接经营者。政府热衷于办企业、管企业,以致政府企业边界不清,职责混 淆。庞大的国有经济系统由政府直接经营运作的状况,使得价值规律、竞争法 则和优胜劣汰等市场机制一概不能发挥作用,使企业既缺乏激励、缺乏动力又 缺乏监督,造成低效率。改革开放以来,虽一直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 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政府自身的职能改革的严重滞后及相应的环境配套措施的 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不能适应改革后的市场环境,且过多地承担了改革的成 本,从而导致企业积累能力低,盈利能力弱,债务状况恶化。 2、外在原因:经济过热时期企业盲目扩张,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行 政长官对政绩的追求,以及条块不清的纠缠交错,造成了各个层次上生产力的 重复布局、重复建设。许多企业不顾市场,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贷款上项目, 大规模扩张,造成决策失误,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是 负效益。产品不适合市场,产品结构性过剩严重,企业赢利能力很弱,许多企 业连职工生活都难以保障,偿债就更难考虑。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改革的深入, 国企亏损愈来愈大,亏损面愈来愈宽的一个重要原因。 5 3、直接原因:“拨改贷”的改革措施与财政信用制度及投融资体制的不完 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实行的都是 无偿使用的财政拨款制,这些改革的本意是想破除国有企业在流动资金和固定 资产投资使用上吃财政大锅饭的体制,反而造成高负债和不良债务的严重后果。 4、深层原因:企业制度不完善及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传统计划体制下,企业 是政府的附属物,至今,无论是改制还是未改制企业的经营者的产生机制,其 内部治理模式的选择,决策的程序等都还可以看出较浓的行政色彩,长官意志。 企业治理结构有许多不合理的非市场行为,造成企业治理、管理的低效率。许 多职工甚至许多管理者一时还不能转到“一切围绕市场转”上来。管理技术、 方法的落后,导致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赢利水平低下。技术陈旧,创新 意识、创新能力弱,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5、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冗员多,许多本来应该由国家承担的社会负担都压 在了国有企业身上,例如企业要自办幼儿园、学校、医院、食堂,甚至消防、 公安等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职能机构,是企业的非经营性资产增多,加剧了企 业效益的低下、负债率的盘升。 五、五、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对策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对策 (一)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 按照“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坚持以退为主, 区别对 待企业负债问题要区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 有进有退,有 所为有所不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 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要进,要有所作 为。对不发达的地区、县市国有经济,以退为主;对一般的竞争性行业,以退 为主; 对在行业、地区作用影响不是很大的企业,也应以退为主;;对不能入 围“债转股”的大中型企业,资不抵债,难以继续经营的,可以化整为零,通 过破产、兼并、转让,以及土地等资产的变现等多种措施,从原有行业中退出, 其所得用来安置职工,如有剩余则作为资本金投入应加强的战略性行业。这样 一方面可以收缩国有经济的战线,另一方面又可使有限的资源配置优化。 (二)债转股解决过度负债的新思路 债转股是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 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控股(或持 6 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债权转为股权后,原来的还本付息就转变为按股分红。债 转股是国家为了解决国企过度负债而启动的一种新政策。据有关资料表明,债 转股的实施可以使第一批实行“债转股”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 95 个百分点, 每年利息支出减少 178 亿元。其正面作用是明显的,概括说来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减轻国企负担,有利于实现国企脱困目标。债转股后,企业不用还本付息, 负担随之减轻;资产负债率趋于正常水平,有利于企业获得新的融资。债转股触 及企业的产权制度,可推动企业尽早建立新的经营机制。可强化对企业的经营 监督。实施债转股之后,银行取得了对企业的监管权,增强了对债务企业的约 束力度,防止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兼顾了国家、银行和企业三方面的利益。 银行债权变股权,没有简单勾销债务,而且获得了管理权。银企关系从借贷关 系改变为企业无需还本的投资合作,既未增加财政负担,又减轻了企业债务负 担。可以说债转股是实际代价最小的债务重组方案。 但是,债转股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它在实施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债转股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是那些有利于产业调整,具有优良的实物资 产的企业。债转股的金额也必须严格控制,以免超过银行可承受的限度,引发 危机。 应防止企业陷入新一轮过度负债的困境。一些企业在产生大量负债之后, 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拖欠银行的债务最终总能通过债转股的方法解决。这种 误解是有害的。总之,要解决企业过度负债的问题,关键还在于转换企业经营 机制。只有企业搞好了,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摆脱困境。以“债转股”为契机, 加快改制,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对那些在行业中处于较重要地 位、产品适销对路、工艺装备较好、管理水平较高、领导班子过硬、转换经营 机制方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大中型企业,争取入围“债转股” ,同时,充 分用好国家其他有关减债解困的政策措施,使企业债务尽可能降到一个较为合 理的水平。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减债不是最终的目的。 “债转股”等固然有 利于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但这只是外部条件,是一个契机,单 纯的减债并不能使高负债国企起死回生,而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国有企业实 行重组、改造、转制。国有企业必须提高盈利能力,才能摆脱困境。 (三)(三)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 大力加强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力度,防止企业陷入过度负债的恶性循环,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是买方市场,是过剩经济,但绝非整体都过剩,而只是旧体 制下国民经济原有格局过度运行的结果, 因而现实是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 7 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更加注重分析市场需求,改变传统的产品结构, 加快产品的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 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同时,加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适用 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基础保证。 (四)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从根本上说,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还是要将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的经济实体推向市场,在充分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完成本企业资本结构的优 化。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平的市场竞争能力(包括盈利能力), 即通常所称的“造血能力” ,而这恰恰是国有企业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我国目前 的情况看,政府供养的企业过多,负担过重,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企业的资金 需求。在政府供给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要降低资产负债率,除了吸收其他 渠道资金之外,最为关键的是要具备一定水平的盈利能力,只有具备了一定水 平的盈利能力,企业才有自我积累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 机制,强化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意识,切实搞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惟有如此,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将激励、监督、约束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的投资者、 经营者、职工三者的利益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即使投资者的资本保值增值, 使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对企业的有效经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公平合理的报酬,实 现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使企业的职工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提高其生活水 平。激励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职工 把个人目标统一于企业的整体目标中,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措施应 该是: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多劳多得,绩效挂钩,多种分配形 式并存。监督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规范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行为,规范 企业的产权转让、资产评估,明确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职代会是行使监督管理 的权利机构,为防止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流失提供可靠的保障。激励机制和监督 约束机制的建立,能将企业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起来,使他们 共同关心企业的发展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使企业以尽可能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 收益,从而降低企业的负债。 政府应积极实施政企分离,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 的职能合理分解开来。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国 8 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市场主体。政 府依法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责、权限,彻底改变政府直接管理企业,承担 无限责任,干预过多的局面,有效解除企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和企业办社会的 繁重负担。最后,政府必须加强配套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造就良好的体制环境。 (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差因为,非经营资产占有一定比例,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设有医院、学校、幼儿园等非经营设施,使企业的部分固 定资产转化成了非经营性资产,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国企中非经营性资产占资产 总额的比例高达 65%,由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不用于偿债,因此,若剔除这部 分资产,资产负债率会更高;其二,企业还存在资产掺水现象,在进行资产重 估时,尤其当企业因重组、进行股份制改组等原因重估资产时,往往会高于其 资产帐面价值,使企业资产出现“掺水”现象,这种做法可以掩盖企业真实的 负债水平及偿债能力;其三,流动资产质量不高,短期偿债能力差。随着市场 竞争不断加剧,经营风险增大,企业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在企业资产总额中 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应收帐款和存货中,应收帐款中的不良资产主 要指回收可能极小或长期未发生变动,损失可能性极大的应收帐款,存货中也 存在许多因积压等原因致使存货变现价值小于历史成本的呆滞存货,这些不良 资产的存在降低了企业偿债能力,使企业债务负担更为沉重。加快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使国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 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改变长期亏损的局面,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的效益, 增强自身的偿债能力,使企业的再生产顺利进行。 结结 论论 加大改制力度,使国有企业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建立起适合市场经 济要求的高效、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大力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制定企业中 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市场预测与科学决策,尽可能地减少决策性失误,特别是 重大的决策性失误;牢固树立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努力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 险,提高企业生存与竞争能力。大力加强市场开拓工作,加强营销队伍力量, 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要大力提倡管 理创新,挖潜、降耗、堵漏、修订不合理的材料劳务定额;搞节约以降低成本, 9 大力加强财务审计,减少财务费用和管理“黑洞” 。同时,要真正贯彻“以人为 本”的管理思想加对职工教育和培训力度,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0 参考文献 1 韩传强:我国国有企业债转股转换定价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2003,(10):9-20 2 费再生:国有企业稳性激励“双重缺位”问题探索 J ,当代经济科学,2003,(9): 32-56 3 冯并:如何认识和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 J , 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播音创作基础》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信息化岗-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2025年大学《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信息安全主管安全项目立项报告
- 保险理赔员面试问题及案例分析
- 面试礼仪与心理准备打造完美第一印象
- 2025年大学《工业设计-设计美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专利培训师专利风险控制培训计划
- ESG内部审计师审计访谈技巧培训
- 2025年大学《基础医学-药理学》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5296.5-202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5部分:玩具
- 私人交易采购合同范本
- 空调清洗维保合同范本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第1-4单元)
- 老年医学科老年人尿失禁护理要点
- 2026年米、面制品及食用油批发市场调研报告
- 高校英语B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GB/T 7631.7-2025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7部分:C组(齿轮)
-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 2025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第二批招聘合同制人员7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长沙市望城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