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氨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氨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氨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氨泄漏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编 写写: : 审审 核核: : 批批 准准: : 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22012 年年 1111 月月 1515 日日 1 目目 录录 1 1 总则总则 .3 1.1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3 1.21.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3 1.3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3 2 2 危险目标危险目标 .3 3 3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4 3.13.1 人员组成人员组成 .4 3.23.2 主要职责主要职责 .4 4 4 事故的预防事故的预防 .4 4.14.1 氨泄漏事故的预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 .4 4.24.2 防火、防爆事故的预防防火、防爆事故的预防 .5 5 5 事故报警事故报警 .5 6 6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5 7 7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6 7.17.1 通讯保障通讯保障 .6 7.27.2 器材保障器材保障 .6 7.37.3 知识保障知识保障 .6 附件附件 1 1 人员救治办法人员救治办法 .7 1 1、现场营救、现场营救 .7 2 2、中毒急救、中毒急救 .7 3 3、沾氨处理、沾氨处理 .7 4 4、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方法 .7 附件附件 2 2 液氨泄露事故处理方案液氨泄露事故处理方案 .8 1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8 2 2、压力容器漏氨事故、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8 3 3、氨瓶漏氨、氨瓶漏氨 .8 4 4、阀门漏氨、阀门漏氨 .8 5 5、管道漏氨、管道漏氨 .8 6 6、运输槽车、运输槽车 .9 7 7、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9 附件附件 3 3 火灾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 .9 2 1 1、燃烧爆炸特性、燃烧爆炸特性 .9 2 2、火灾处理措施、火灾处理措施 .9 附件附件 4 4 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10 1 1、配备医疗用品、配备医疗用品 .10 2 2、配备事故处理器材、配备事故处理器材 .10 附件附件 5 5 氨基本知识氨基本知识 .10 1 1、氨的特性、氨的特性 .10 2 2、氨的危害、氨的危害 .10 3 1 1 总则总则 1.1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脱硝工艺使用的化学物质是氨,根据氨的化学特性和国家有关规定,预防 可能发生的氨泄漏事故,为提高应对和处置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突发性氨气泄 漏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 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单位实际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1.2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内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安全事故的处理。 1.3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职业病 防治法 、 消防法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度 制定本预案。 1.41.4 氨的特性及危害氨的特性及危害 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 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氨在 20水中的溶解度为 34%。 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危险品中属于 3.2 类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且容易 挥发,同时也是易爆品。 2 2 危险目标危险目标 根据现场液氨储罐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和设备检验报告等,确定以下危险 目标(详见附件 4) 。 一号目标:液氨储罐A、B,存在氨泄漏事故危险。 二号目标:氨气缓冲槽存在氨泄漏事故危险。 三号目标:液氨蒸发槽A、B、C,存在氨泄漏事故危险。 四号目标:液氨、气氨管线存在氨泄漏事故危险 五号目标:氨压缩机存在氨泄漏事故危险 3 3 组织机构组织机构 4 3.13.1 人员组成人员组成 事故应急处理由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组成。 3.23.2 主要职责主要职责 3.2.1 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 (1)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 后勤服务等工作。 (2)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 产。 (3)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4)必要时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5)决定其它重大应急救援事项。 3.2.2 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 (1)协助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工作。 (2)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不在时,代行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 职责。 3.2.4 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员 (1)事故发生后,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处理可处理的事项。 (2)迅速向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或氨泄漏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报 告。 (3)服从分配、积极负责、不得逃避。 4 4 事故的预防事故的预防 4.14.1 氨泄漏事故的预防氨泄漏事故的预防 (1)使用单位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2 年 3 月 15 日实施的化学危险品 安全管理条例 (2)从事氨作业前必须编制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安全措施,经审批签字方可 执行。 (3)已充氨的设备、管线在未卸压前不得再紧固联接件和密封件。 (4)氨区必须配备流动清水冲洗设施。 (5)氨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劳动保护用具(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 防毒面具) 。 5 (6)氨泄漏监测装置必须 24 小时实时监测,喷淋、消防水系统必须定期检查, 确保安全可靠。 (7)事故处理完毕后,按照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 4.24.2 防火、防爆事故的预防防火、防爆事故的预防 (1)禁止在已投运的液氨、气氨设备,管线及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动火时, 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2)氨区周围必须悬挂“禁止吸烟” 、 “禁止烟火”等安全标语,安全标识,氨 区管理有关规定。 5 5 事故报警事故报警 现场任何人一旦掌握安全事故征兆或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应迅速向上一 级或最高负责人报告;大量漏氨,且无法关断有关阀门时,应立即通知当地政 府有关部门请求疏散下风区群众。 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事件的基本情况。报告内容:发生 事故的企业名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发生事故的地点和时间;发生事故的简 要经过、伤亡人数以及涉及范围;发生事故的设备名称、类别、性质、原因的 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 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 6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 6.1 液氨泄漏的现象: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 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时结冰。 6.2 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按程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并立即采取以 下措施。 6.21 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6.2.2 开启消防水及喷淋装置对泄漏部位进行喷淋。 6.2.3 应急人员佩戴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6.2.4 采取对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氨气经稀释后由泄放管排尽。 6.2.5 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 讯工具。 6.2.6 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巾、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中毒人员 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6 6.3 液氨储罐泄露处理 6.3.1 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露可能的原因是阀门处的填料 密封泄露。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 关死,如果仍然泄露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露完毕。 6.3.2 连接管路泄露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露,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 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露的处理,如果仍然泄露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 水。 7 7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 7.17.1 通讯保障通讯保障 当班员工、当班负责人、值班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和单位应配备必要的通 讯设备,并确保通讯设备完好和联络通畅。当联系电话号码发生变更时,应互 相通报。公示报警电话和应报告部门名称。 7.27.2 器材保障器材保障 配备必要人员救治、防毒、灭火等事故用品和器材。 7.37.3 知识保障知识保障 接受和自行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救治和事故处置能力。 7 附件附件 1 1 人员救治办法人员救治办法 1 1、现场营救、现场营救 (1)现场急救原则要求“三快”即快抢、快救、快送 快抢:迅速将伤员抢救脱离伤害现场,送至安全区域。 快救:迅速采取应急救治措施,救治伤员。 快送:重者迅速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2)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营救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呼吸系 统和皮肤的防护,佩戴好氧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护衣、橡皮手套。 (3)将被氨熏倒者迅速转移出污染区至温暖通风处,注意伤员身体安全,不能 强拖硬拉,防止给中毒人员造成外伤。 2 2、中毒急救、中毒急救 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将中毒者颈、胸部钮扣和腰带松开同时用 2%硼酸水给中毒者漱口,少喝一 些柠檬酸汁或 3%的乳酸溶液,对中毒严重不能自理的伤员,应让其吸入 1-2%柠 檬酸溶液的蒸汽,对中毒休克者应迅速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并给中毒者饮 用较浓的食醋。严禁饮水。经过以上处治的中毒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3 3、沾氨处理、沾氨处理 (1)眼:切勿揉搓,可翻开眼皮用洗眼器或 2%硼酸水冲洗眼并迅速开闭眼睛, 使水充满全眼。 (2)对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内滴入 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 大量的 0.5%柠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长氨在体内扩散。 (3)对于皮肤,用水和 2%硼酸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 经过以上处治的人员应迅速送往医院诊治。 4 4、人工呼吸方法、人工呼吸方法 8 最好采用口对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抢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 钟 12-16 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气。 人工复苏胸外挤压法:将患者放平仰卧在硬地或木板上,抢救者在中毒者 一侧或骑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向中毒者头部,用双手的冲击式挤压中毒胸腔下 部部位,每分钟 60-70 次,挤压时应注意不可用力过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 附件附件 2 2 漏氨泄露漏氨泄露事故事故处处理方案理方案 1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 50ppm)氨区自动保 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同时可 手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 (2)当泄氨浓度降低后(小于 20ppm),运行人员可佩戴呼吸器,穿防护服进 入事故现场进行漏点处理。 2 2、压力容器漏氨事故、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 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当泄氨浓度较大时(大于 50ppm) 氨区保护系统自动切断压缩机及相关阀门电源,消防喷淋系统自动进行喷淋, 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液氨蒸发槽 A、B、氨气缓冲槽 A、B。液氨储罐 A、B 采取倒罐措施,将发生泄漏的液氨储罐内的液氨倒至另外 一储罐。 3 3、氨瓶漏氨、氨瓶漏氨 氨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氨瓶必须每二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 12 年 应报废。如发现瓶壁有裂纹、严重腐蚀、凹陷、鼓包、变形等缺陷以及未经定 期检验,应禁止使用。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应立即关闭氨瓶出液阀。 4 4、阀门漏氨、阀门漏氨 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并通过排 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后两侧最近的阀门,开启排空阀门, 向稀释槽进行排放。 5 5、管道漏氨、管道漏氨 9 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侧最近的阀门,切断氨的来源, 并通过排放管线排空管内的氨。 6 6、运输槽车、运输槽车 在卸氨过程中,卸氨装置漏氨,应立即停止压缩机,然后关闭槽车卸氨气、 液氨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阀、储罐液氨进口阀,开启排空阀门,向稀释槽进 行排放。 7 7、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当容器、管道、阀门大量漏氨时,迅速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泄漏来源, 同时系统自动启动消防喷淋系统,稀释后的液体通过集水沟流至废水坑,废水 坑通过废水坑泵将废液排至脱硫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附件附件 3 3 火灾事故处理火灾事故处理 1 1、燃烧爆炸特性、燃烧爆炸特性 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 16%25%,最易引燃 浓度为 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时的浓度为 22.5%。 2 2、火灾处理措施、火灾处理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公司消防队、当地 119 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 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 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 500 米左右警戒区,并在通 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 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4)小火灾时用 CO2灭火器、1211 灭火器、N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 水。 (5)储罐周围发生火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同时必须用水 炮对储罐罐体隔离降温。 (6)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周围停留。 10 附件附件 4 4 配备医疗、事故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