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考试复习答案.doc_第1页
法制史考试复习答案.doc_第2页
法制史考试复习答案.doc_第3页
法制史考试复习答案.doc_第4页
法制史考试复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法的产生方式与特点答:黄帝制刑、尧舜制刑、夏禹制刑、苗民制刑;特点:法制起源与部族之间的征战有密切关系,与军事行为有密切联系。 法制起源于人类的英明领袖人物的伟大创造。 法制起源主要体现为礼义秩序和刑罚二者的出现。2西周的礼与刑,以及二者的关系(出礼则入刑)。答:礼:是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典章文物制度与礼仪规范的总称。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行为进行处罚。关系:(1)联系:礼是刑的基础或渊源;礼的约束力靠刑的强制力加以保证,而刑的适用以礼的精神为知道(2)区别:作用不同:礼是人们自觉遵守的规范,正面积极地规范人们;刑是对罪犯的制裁,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是对违礼行为的事后处罚。 适用对象与原则不同: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注:“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这种礼刑互为表里,礼在则法在,礼失则刑补的状况,正是古人眼里的法律,所谓礼法是也。在中国法律史中,刑之发生即为礼之手段,礼以导之教之,刑以罚之惩之,礼与刑,刑与礼实在是个统一体,这正是中国法律传统的真实写照.3西周的主要刑法原则及刑事政策。答:区分过失与故意、惯犯与偶犯“罪人不孥”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罔厉杀人”:就是指不要杀无罪者,包含有不乱罚无辜、罪刑相应的意义。罪疑从轻:对定量刑有疑义或有争论的案件,实行从轻处罚或矛以赦免原则。同罪异罚:指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犯同样罪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适用的处罚结果也有别。这也是一项等级特权原则。是宗法等级原则“刑不上大夫”的体现。宽严适中:这也是“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体现。即刑当其罪,不轻不重4如何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答:所谓“礼不下庶人”,“就是不制庶人礼”。“礼”本就是为“士”以上的人制定并用以约束“贵者”的,一般不强求庶人遵守。所谓“刑不上大夫”,主要是指大夫以上贵族有体面地接受司法审判和体面地适用刑罚的特权待遇。(具体包括:肉刑原则上不适用大夫以上贵族,尤其是宫刑不适用于贵族。死刑对贵族官僚也有比较体面地执行方式。对有罪贵族的审判要采取体面的有特权的程序。)5西周时期结婚的构成要件。答:(1)同姓不婚。 (2)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父母才能主婚,子女自己无权决定自己的婚姻。而且男女交往必须通过没接中介。“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 (3)六礼俱备。六礼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6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答:成文法,是指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的法律。其历史事件包括:郑国铸刑书和晋国铸刑鼎。郑国铸刑书是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晋国的铸刑鼎是继郑国铸刑书之后又一次正式公布国家成文法的活动。意义:成文法公布是对过去宗法礼治秩序的否定。成文法公布是对“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的贵族专擅司法体制的否定。成文法公布是对过去以礼法之网罗一切恶行的社会控制理念的否定。(注:“议事以制,不为刑辟”即不预先公布非常明确的罪与刑相对应的刑事法条,而是靠比较原则性的礼法来约束人民)7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立法指导思想。答:以法治国。刑无等级。重刑轻罪。布之于众。法、术、势相结合、9法经的制定、内容、阶级本质、历史意义。答:制定:公元前5世纪,魏文侯重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改革。李悝制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法经共有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的本质特征 :法经是维护封建君主集权统治,巩固封建专制制度,保障封建等级特权,保护封建财产所有制的暴力工具。法经确立了“重刑轻罪”的重刑主义原则。法经保留有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历史意义:法经是现今确知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基本具备了现代刑法体系的雏形,法经成为历代法典的基本蓝本。10商鞅变法的内容、意义。商鞅为何要改法为律?答:(1)内容:实行“什伍连坐,奖励吿奸”;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分户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普遍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按户及丁口征收军赋;革除狄戎落后风俗;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说之士。(2)意义:使秦国由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秦以后统一六国作了铺垫。秦代、汉代、唐代的法律形式。答:(1)秦代:12秦代的刑罚种类与定罪量刑的原则。答:(1)刑罚种类:死刑、身体刑、劳役刑、赀刑、耻辱刑、流放刑 (2)原则:区分刑事责任年龄;区分有无犯罪意识;区分故意与过失;累犯加重处罚;共犯(集团犯)加重;并脏以论;教唆犯加重处罚;自首从轻;区分既遂与未遂;诬告反坐;刑罚时效;实行多重连坐。13汉代的法律指导思想与汉朝刑法的儒家化。答:指导思想:汉初:德刑并用,重德轻刑,约法省刑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汉武帝时: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之以法家思想,中心是“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儒家化的原因:因放松对农民的控制,农民为逃避赋税而成为“亡人”;中央对地方管束不严,造成地方势力扩大,构成对中央的威胁;汉初对匈奴的妥协退让,导致匈奴步步紧逼,外患日重;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趋势。儒家学说中凝聚着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经验,其宣扬的大一统理论及宗法等级制理论对加强中央集权、抑制统治集团内部的离心倾向、巩固社会秩序等非常有利。14汉代的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答:(1)背景:汉文帝即位以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矛盾比较缓和,酷刑遭到反对。 (2)文帝改革的内容:废肉刑三:墨、劓、刖;以徒刑取代黥,以笞刑300取代劓;以笞刑500取代斩左趾,以弃市取代斩右趾。 (3)景帝改革的内容:将劓刑减为笞200,后又减为笞100;斩左趾减为笞300,后又减为笞200。命丞相刘舍和御史大夫卫绾制箠令规定:箠长五尺,宽一寸,末端厚半寸,用竹制成,须削平竹节;笞打部位限于臀部,中途不准更换行刑人。 (4)历史意义:改革后的刑罚,除死刑外,主要是劳役刑和笞刑。肉刑作为完整的刑种,从刑罚体系中被废除,尽管没有根除,有的甚至保留到清末,但作为单独的刑种再也没有被恢复过。劳役刑成为主刑,笞、髡、耐成为劳役刑附加刑,以劳役刑为主的刑罚体系逐渐建立 从过程来看,教育刑思想的出现表明当时刑法思想已非常先进。1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法制成就答:魏明帝制魏律、西晋晋武帝制晋律、北魏孝文帝北魏律、北齐武成帝北齐律16封建五刑的形成、封建五刑的等级。答:(1)开皇律确立封建制五刑。(2)五刑二十等:死刑:绞、斩二等。 流刑: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分别居作二年、二年半、三年; 徒刑: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 杖刑:杖六十至杖一百五等。 笞刑:笞十至笞五十五等。17隋朝开皇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内容:(1)继承北齐律12篇500条的体例,并加以调整和完善。 (2)确立新五刑:死流徒杖笞为基本刑罚。 (3)确立“十恶”制度(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4)扩大完善贵族官僚特权制度(完善官当、完善赎刑制度,规定赎铜数额、规定例减制度) (5)规定刑具规格,规范刑讯方法。特点:“刑网简要,疏而不失”18唐代的立法指导思想。答:德刑并用;立法宽简;法令稳定;法贵公平。19唐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及通例。答:严惩十恶 八议、上请、例减、赎、官当、免官 亲属相犯,准五服论处 贵良贱相犯依身份论处 划分公罪与私罪 区分故意与过失 疑罪各依所犯以赎论 共同犯罪以造意为首 同居有罪相为隐 更犯累科,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论 11自首减免刑罚 12老幼废疾犯罪减免刑罚 13类推(轻重相举)14涉外案件的法律适用20唐律的基本精神、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答:(1)基本精神:(2)主要特点(3)历史地位:唐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中国封建法典的代表作;唐律的出现和传播标志着中华法系正式形成和成熟,是礼法合一的典范,是后世修律的蓝本,对世界的影响广泛。21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答:直诉制度是指在中国古代,有冤情的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在案情重大、申冤无门时,为获得救济而直接陈诉于最高统治者或特定机构,希望这些身居高位者予以公正审判的一项法定的特殊诉讼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西周,消亡于清。 直诉制度起源于周朝的路鼓和肺石制度;及至汉朝,实行“击鼓上言变事”的制度;在晋朝武帝年间亦允许击鼓直诉;唐朝的直诉制度则更为具体,包括邀车驾。凡案情重大而不得伸理者,可于皇帝出巡之时,于其车驾行处,跪伏路旁申诉冤抑。挝登闻鼓。立肺石,上表;辽曾设置钟院以达民冤,后改钟院为登闻鼓院;直诉制度发展到清代则更加完备:击鼓制;迎驾制,即迎车驾申诉;封奏制,即控告人将所写诉状采用奏章的形式封口后,奏闻皇帝;密奏制,即用奏折密报。 总之,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但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民间的冤情直达于最高统治者,因而仍不失为古代诉讼中的一项好制度。22宋代的典当制度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答:典当,初见唐中期民间典帖,唐末用典或典当代替典帖或赁帖。五代始用典当一词,宋确立了典卖制度。典物常为不动产。内容:契约形式;成立要件:先问亲邻、输钱印契、过割赋税、原主离业。回赎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法律规定了30年的回赎期。典权(典主的权利):转典权、收益权、优先购买权、回赎期过后取得典物的所有权。23明代犯罪与刑罚发展的特点。答:24明、清代息讼制度与会审制度。答:25清末修律的方针、特点、实质。答:清末修律,是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希冀在不从根本上触动帝制,仁德和祖教纲常等中华文化传统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法律变革。表面上为收回领事裁判权,实质为维持清廷的苟延残喘,他们把法律变革本身等同与制定西方化的各种法典,造就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法文化特殊混合体,而没有将其本土化。清末修律的失败也就成了不变的结局。 特点: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传统”的方针;在内容上,修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在法典编纂形式上,修律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实质:是为维护清王朝摇摇欲坠的统治,修律是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26大清新刑律的制定、结构、内容。答:大清新刑律于1908年完成,但由于守旧派的反对,直到1911年1月25日才颁布施行。它采用资产阶级的刑法体例、刑罚制度和刑法原则。在刑法体例方面,分总则、分则两编。在刑罚制度方面分主刑、从刑两种,主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包括褫夺公权和没收。 在刑法原则方面,采用了资产阶级的“罪刑法定主义”。此外,还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情况,规定了有关妨碍国交、妨碍选举、妨碍通讯、交通以及妨害卫生等方面的犯罪。27礼法之争的代表人物及焦点。答:所谓“礼法之争”,是指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围绕大清新刑律等新式法典的修订而产生的理论争执. 争论焦点: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问题;关于“存留养亲”制度;关于“存留养亲”制度;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等问题;关于“子孙违反教令”问题;关于子孙能否对尊长行使正当防卫权的问题。2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评价。答:(1)内容:民国政体由总统制改为内阁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为中央行政机关。参议院为中央立法机关,法院为司法机关。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包括22行省、内外蒙古、青海、西藏。规定人民权利与义务。规定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评价:积极方面,废除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用根本大法形式,赋予国民广泛的民主权利。用根本大法破除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亚洲资产阶级宪政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当时亚洲最优秀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缺陷方面:高谈民族独立,空讲民主共和,对于反帝的重大问题避而不谈没对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任何改革。29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答:考察宪政与宣示预备立宪;设立咨议局;设立资政院;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十九信条30清末修律的特点及影响。答:特点:在立法指导思想上,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传统”的方针;在内容上,修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在法典编纂形式上,修律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 影响:清末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解体。使中国近代法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清末修律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清末修律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现代的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清末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教育制度近代化。31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刑法民法的内容及其特点。答:(1)刑法。内容:取消暂行章程五条;删除、改正了一些与民国国体相抵触的条款和用语;加重对内乱罪、外患罪的处罚,加强对伦理秩序的维护。 特点:维护军阀专制统治,限制人民民主权利;加强刑事镇压的恐怖性;复活部分封建旧刑罚;第四、确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2)民法。特点:确认民事习惯的法律效力,作为制定法的补充。初步引入传统商法未涉及之领域;否定或变通传统民法的封建民商事习惯,以趋于近代民商法精神;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32中华民国的立法思想、法律体系、立法特点答:(1)立法思想:以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包括五权宪法思想和权能分治理论。33、 唐宋时期三法司与明清时期三法司的职责分工变化。答:唐宋时代的三法司中,大理寺主管审判,刑部主管复核和司法行政,唐代的御史台或宋代的审刑院负责监察大理寺、刑部的审判及复核活动。到了明清时代,刑部的司法职能加强,取代大理寺成为最高审判机关。而大理寺转而为国家慎刑机关。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1.奴隶制五刑:是指我国奴隶时代长期存在的墨、劓、剕、宫、大辟等五种法定刑。这五种法定刑由轻到重,构建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罚体系。2.三风十愆: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3.五过之疵:是指司法官审案时的五种敝病,即惟官(依仗权势)、惟反(私报恩怨)、惟内(家属牵制)、惟货(勒索财贿)、惟来(贪赃枉法)4.明德慎罚: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法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5.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6.亲亲尊尊: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7.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8.吕刑:吕刑是西周的法典,主要记述了其时的法律原则和详尽的赎刑及一般司法制度。 吕侯制刑 9.圜土之制:属于劳役刑性质,是限制或剥夺罪犯自由并强制其从事劳役、接受改造的一种刑罚,相当于后世的徒刑。西周的圜土之制,主要适用于罪行未达到五刑的标准犯罪,因其关押在圜土之中而得名。10.嘉石之制:西周的一种刑罚,似于拘役刑,是限制或剥夺罪犯自由并强迫其从事短期劳役的一种轻刑,主要适用于罪行未达到劳役刑标准的轻犯罪人。 11.质剂: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使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 12.傅别:西周的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是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13.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在周代即已确立。 14.七去 三不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15.五听:指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这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影响较大。 16.九章律:亦称汉律九章。汉高祖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典,制定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 17.重罪十条与十恶:重罪十条始于北齐律,包括:“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唐直至明清封建法典所规定的十恶,就是在此基础上稍加损益而成的。 十恶: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18.六赃:始于唐,唐律六赃是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财物、强盗、窃盗和坐赃 19.六禁:战国初期为国李悝编撰法经,法经中杂法主要规定了“六禁”。具体为:淫禁。禁止夫有二妻或妻有外夫。狡禁。有关盗窃符玺及议论国家法令的罪行。城禁。禁止人民越城的规定。嬉禁。关于赌博的禁令。徒禁。禁止人民群聚的禁令。金禁。有关官吏贪污受贿的禁令。 20.六杀:。唐律贼盗、斗讼篇中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意图区分了“六杀”,即“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 21.八议:“八议”最早源于西周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22.法律答问:法律答问是以问答形式对秦律某些条文的精神实质和名词术语所作的解释。23.云梦秦简: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24.具五刑:具五刑:秦代特有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先后施用五刑。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25.廷行事:廷行事是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之一。“廷行事”即判案成例,在秦朝时已把司法机关的判例作为司法实践中除律文之外可资援引的审判依据了。 26.决事比:汉代法律形式之一。又称“比”,是用来比照判案的典型判例比能补律令之不足。 27.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具体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28律令科比:汉朝的四种主要法律形式。律是由国家制定、皇帝批准颁行的法律,具有稳定性与普遍性;令是皇帝颁发的诏令,可根据需要随时颁布,其效力等同于律或高于其上;科与比都是律的补充和司法审判的依据。 29.律令格式:中国隋唐时期法律的基本表现形式。律是对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条文;令是制度、规章的规定,格是用来防止奸邪的禁令,对律的补充和变通条例;式是官府机构的各种章程细则。30.连坐与缘坐:连坐,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缘坐,是指在中国古代法时代存在的,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一项特殊归责原则。 31.女徒顾山:亦称“顾山”,汉代专为女犯设立的赎刑,女犯定罪判决后可以释放回家,但每月必须出钱三百由官府雇人到山上砍伐木材,以代替女犯应服的劳役。 32.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33.春秋决狱: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名例律 34.魏律:三国时期魏国一部主要法典,在汉九章律的基础之上增加九篇,并改汉之具律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 35.泰始律:司马代魏西晋立,泰始年间做法律,律名晋律或泰始,此律一共20篇,刑名之后法例加,五服治罪是首创。张斐杜预疏法律,解释与律同效力,此律还名张杜律。 北魏律36.北齐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的一部法律,对于开皇律乃至唐律疏议都有直接的影响。包括:名例、禁卫、户婚、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创新并确立了“重罪十条”。37.官当:官当即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北魏律首次将“官当”制度列入法典。 38.服制制度(准五服以治罪):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本质是维护家族的等级制,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39.存留养亲:对于非十恶大罪的犯人,允许通过上请程序从宽处罚,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执行,以保证其父母尊长有人养老送终,待老人去世后再按规定处置。 40.开皇律:是隋文帝命大臣总结魏晋南北朝的立法经验,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制法律,是唐律的制定基础,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41.封建制五刑:唐律中的五刑制度是隋开皇律中首次确立的,包括笞、杖、徒、流、死五种基本的法定刑罚。 42.贞观律:唐太宗时期在武德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法典,经前后10年的时间,于贞观十一年完成,颁行天下,称为贞观律,十二篇,500条。 43.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44.保辜制度:就是要求违法犯罪的行为人,在法定的期限内积极救助被害人,在保证被害人不出现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的同时,违法犯罪行为人也可以承担比较轻的犯罪责任。 45.义绝:是唐律中首次规定的一种强制离婚,指夫妻间或夫妻双方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他方亲属若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就视为夫妻恩断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均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 46.三司推事: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会审制度: 47.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监狱,对在押犯的情况进行审录,以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 48.条法事类:南宋在敕、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并行和编敕的基础上,将敕、令、格、式以“事”分类, 统一分门编纂,形成了条法事类这一新的法典编纂体例。 49.折杖法:就是用脊杖或臀杖代替流刑、徒刑、杖刑、答刑的办法。 50.刺配:在犯人面部刺字,发配边远地区,始于五代的后晋。 51务限法:宋时期的一种审判制度,主要是规定在农忙季节禁止民事诉讼,以免影响生产。52.翻异别勘制度:宋代在诉讼中,人犯否认口供称“翻异”,事关重大案情的,由另一法官或别一司法机关重审,称“别勘”。别勘分为别推(换法官审理)和别移(换司法机关审理),官府设有专门的勘验官并制有详细的勘验格式。翻异别勘就是犯人推翻原口供时应该重审的制度。 理雪 53.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 54.大明律:是大明律集解附例的简称,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的历史优点,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下启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为中国近现代的法制建设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借鉴。 55.明大诰:朱元璋为了从重处理犯罪特别是官吏犯罪,就将自己亲自审理的案件加以汇总,再加上就案而发的言论,合成一种训诫天下臣民必须严格遵守的刑事特别法。 刑部则例 问刑条例56.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最早始于隋朝 厂卫司法 大清律 57.秋审:是清朝的一种审判制度,从明朝发展而来,秋审的对象是复审各省上报的被处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