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_第1页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_第2页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_第3页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_第4页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论文)迷宫堰水力特性综合研究及其应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迷宫堰作为一种实用高效的特殊堰型,它在不改变泄水宽度的情况下,可大幅 度提高过流能力。因此,迷宫堰特别适用于泄水宽度受限,但又需提高泄流能力的 泄水建筑物中。 本文将迷宫堰分为直线型迷宫堰和曲线型迷富堰。系统讨论了直线型迷宫堰流 态特征、过流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推导了直线型迷宫堰流量公式,并在前人研究的 基础上拟合出综合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讨论了直线型迷宫堰的效率问题。通过物 理模型试验,观测了曲线型迷宫堰的流态特征,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堰型 的过流能力及其影响过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曲线型迷宫堰的流量计算方 法。同时,试验成果表明,曲线型迷宫堰比直线型迷宫堰具有更好的过流效率。此 外,本文还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迷宫式溢洪道水力设计方 法,列举了算例,在实际应用中可供参考。 关键词:直线型迷宫堰、曲线型迷宫堰、流态特征、过流能力、水力设计 a b s t r a c t t h el a b y r i n t hw e i ri sas p e c i a lk i n do f p r a c t i c a la n de f f e c t i v ew e i rp a t t e r n s i tc a n e v i d e n t l yi n c r e a s et h ed i s c h a r g ef o rag i v e no u t f l o ww i d t h s ot h el a b y r i n t hw e i ri s p a r t i c u l a r l ys u i t e df o ru s ew h e r et h ed i s c h a r g es t r u c t u r en e e dt oe n l a r g et h ea b i l i t yo f o u t f l o wb u tt h ew i d t hi sr e s t r i c t e d t h e l a b y r i n t hw e i rc o u l db ed i v i d e di n t os t r a i g h t l a b y r i n t hw e i ra n dc u r v e l a b y r i n t h w e i ri nt h i s p a p e r a sf o r t h es t r a i g h t l a b y r i n t hw e i r ,t h ef l o wp a t t e r nc h a r a c t e r ,t h e d i s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a n di t se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sa r ed i s c u s s e d ;t h ef l o wf o r m u l ai sd e d u c e d ;a s e to fd i s c h a r g ec o e f f i c i e n tf o r m u l a sa r e g i v e nb a s i n g o nt h ef o r m e rs t u d y ;a n dt h e e f f i c i e n c yi sd i s c u s s e d t h e n ,as e r i e so fp h y s i c a lm o d e le x p e r i m e n t a t i o n sa r em a d et o r e s e a r c ht h ef l o wp a t t e r nc h a r a c t e ra n dt h ed i s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o f c u r v e l a b y r i n t hw e i r i n t h i s p r o c e s s ,t h em a j o r e f f e c t f a c t o r so fo u t l e t c a p a c i t ya r ed i s c u s s e da n dan e w c a l c u l a t e dm e t h o do fd i s c h a r g ei s g i v e n a tt h e s a m et i m e ,t h er e s e a r c hs h o w st h a t c u r v e l a b y r i n t h w e i r p r e c e d es t r a i g h t - l a b y r i n t h w e i ri nt h e s i g h t o f e f f i c i e n c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a np r a c t i c a lm e t h o da b o u tt h el a b y r i n t h c r e s ts p i l l w a yh y d r a u l i cd e s i g ni s b r o u g h to u ta n dt h ed e s i g ne x a m p l ef o rr e f e r e n c ei sp r e s e n t e d k e y w o r d s :s tr a i g h t la b y r in t hw e ir s t r a i g h t j a b y r i n t hw e l flo wp a t t e r nc h a r a c t e r d i s c h a r g ec a p a c i t yh y d r a u l i cd e s i g n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堰的水力特性,主要包括过流能力、过流效率、过堰水流流态以及水流过堰后对 下游的影响等方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各种不同的堰型,使 设计出的堰具有更好的过流能力和过流效率,平稳的过堰流态以满足各种泄水建筑物 的泄流要求。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较新的堰型, 77 它在平面上是由一连串首尾相接的 飞,j 最霜需弘,7三角形、梯形或矩形等几何结构组 fi x y * w 凡鱼i mw ff 成,堰顶轴线呈折线,状如锯齿,可 攀世j 划蟛j j1 称为迷宫堰或锯齿堰,如图1 1 所示。 划一 j 一 一。 一f在堰顶轴线特征上,迷宫堰与直线堰 迷备堰 有明显区别,迷宫堰用连续的折线代 图1 ,i 迷宫堰示意图 替传统的直线布黄形式,具有了数倍 于直线堰的泄水前沿。在过流能力方面,相同堰上水头条件下迷宫堰单位泄水水宽度 的平均过流能力远远超过直线堰,尤其是在低水头时,其过流能力的优越性更加明显。 同时,迷宫堰还具有通过改变自身平面布置形式来调节过流能力的特性。因此,在工 程应用中,对于泄水前沿受限,但又需提高泄流能力的无闸控制泄水建筑物来说,迷 宫堰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把迷宫堰用于溢洪道工程那么对于泄流能力不足 的溢洪道,就不必对其进行扩宽:对于防洪达标工程,如果采用迷宫堰控制,则可以 提高堰顶高程,增加兴利库容。此外,据国内外现有工程经验,在溢洪道上修建迷宫 堰,达到与有闸控制工程类似的防洪和兴利效果,迷宫堰的工程投资仅是有闸控制方 案的1 4 1 2 ,且维修、管理更为经济方便。 目前,国内中小型老水库扩容改造中,普遍存在着如何在抬高堰顶高程的情况下, 减小溢流水头,增加泄洪流量的问题,在些新建溢洪道中,也存在着宽度受地形约 束和洪水超高库容受限的情况,迷宫堰都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所以迷宫堰是一种 值得工程界重视并推广应用的良好堰型。理论上研究迷宫堰的水流流态、过流能力等 基本水力特性,搞清其内在规律,将有助于迷宫堰的选型、平面布置以及水力、结构 设计,为迷宫堰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深入研究迷宫堰水力特 性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1 2 迷宫堰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1 9 1 0 年建于美国的东帕克( e a s tp a r k ) 工程,可能是有文献记录的最早迷宫 堰之一,其泄流量为2 8 3 m 3 s 。对迷宫堰水力特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并 逐步将迷宫堰应用于一些中低水头的工程中。到七十年代初,在迷宫堰水力特性研究 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海依( n e s s i m h a y ) 、泰勒( g e o f f r e y t a y l o r ) 和戴维斯( l o u i s a d a v a s ) 等人在总结迷宫堰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水力设 计方法。之后,美国、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水力试验室对迷宫堰的水力运 行情况及过流能力测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美国垦务局( u s b r ) 和犹他 州水工实验室( u w r l ) 在己建迷宫堰工程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迷宫堰 的水力特性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水力设计方法和原则。在 此期间,陆续有国外的水利工程采用了迷宫堰,特别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后,在美国、 英国、葡萄牙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家陆续建成不少迷宫堰形式的水工建筑物。表1 1 列 出部分国外已建的迷宫堰工程。 1 9 8 4 年,河海大学的郭子中教授在砌石坝技术第三期杂志上发表了迷宫堰 的水力特性及其设计一文,首次将迷宫堰这种新堰型引入国内。同年,张志军、何 建京二人在两条宽度分别为3 0 0 m m 和8 0 0 m m 的玻璃水槽中对1 8 种不同参数组合的 迷宫堰模型进行了近2 0 0 个组次的过水试验,给出了八幅迷宫堰水力设计曲线图,并 在次年的全国中小型工程水力学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引起国内水利界人士 的极大关注。一些科研院校对迷宫堰水力特性的研究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河海大学、 山东水科院、江西水科院及西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均就迷宫堰的水力特性做了许多 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极具价值的成果。 1 9 8 6 年3 月,在我国安徽省广德县管家坝( 红卫坝) 改建工程中,在张志军、何 建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采用了迷宫堰。该坝原有宽度2 6 6 m ,将坝顶拓宽o 2 m , 设4 个宫室,改建后,坝的总展长为1 0 7 2 m ,在堰上水头为l ,5 m 时,可通过2 7 0 8m 3 s 流量,过流能力提高了近两倍。此后,国内又有一些水利工程,特别是溢洪道改造工 程,采用了迷宫堰形式。至今,已在山东、江西、浙江、云南等省建成几十座迷宫堰, 表1 2 列出部分国内已建迷宫堰工程。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迷宫堰工程是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川洛根的尤特坝( u t e d a m e ) , 原坝高3 7 m ,建于1 9 6 2 年,溢洪道上为双曲平顶堰,堰长2 5 6 m ,后在保持原溢洪道 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建迷宫堰,加高大坝3 3 5 m ,总展长为1 0 2 4 m ,节约工程投资约 2 0 0 0 万美元,并于1 9 8 3 年建成。当堰上水头为5 7 9 m 时,可通过1 5 6 0 0m 3 s 流量。 第一章绪论 表1 1 部分国外已建迷宫堰工程 8 , 9 1 流量q t水头h 堰高p宽度w展鹾l 名称及位置建造年份宫数r ll 删 ( 1 i 1 s )( m )( m )( m )( m ) 海伦坝 1 9 3 52 5 01 6 823 6 61 89 l5 0 6 ( 美国犹他州海伦) 沃罗诺拉坝 1 9 4 l1 0 2 01 3 6l l2 2 11 4 7 53 4 32 3 3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萨尔诺坝 ( 阿尔及利亚) 1 9 5 21 4 2 02 1 61 03 0 01 3 5 02 2 31 6 5 毕尼巴赫迪尔坝 ( 阿尔及利亚) 1 9 5 81 0 0 00 5 02 08 01 2 5 01 5 6 3 阿冯坝 1 9 7 01 4 2 021 61 03 01 3 52 6 51 9 6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默赛尔坝 ( 美国俄勒冈州达拉斯) 1 9 7 22 3 9l8 344 5 72 27 03 18 昆两坝 1 9 7 35 5 32 1 343 9 65 41 0 61 9 6 ( 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 纳维特抽水蓄能电站 1 9 7 44 8 l1 6 81 030 55 51 2 823 3 ( 西印度群岛特立尼拉) 波德特曼溢洪道 1 9 7 83 8 717 722 7 63 71 0 728 9 ( 美国俄勒冈州波德特曼) 俄奥运河 ( 新西兰) 1 9 8 05 4 01 0 81 22 57 54 5 06 0 0 卡兰德琏删 1 9 8 22 5 50 3 731 41 45 94 2 l ( 美国怀俄明卅i 科台) 西米阿坝 1 9 8 21 1 0 01 5 0 d 1 5 51 2 03 5 02 9 2 ( 意大利杰拉) 巴特藁特斯费里坝 ( 美国佐治亚州哥伦布) 1 9 8 35 9 2 021 92 0524 33 7 51 4 4 138 4 于特坝 1 9 8 3l5 6 0 057 91 491 42 5 61 0 3 240 3 ( 美国新墨西哥川洛根) 哈尔扎坝 ( 阿尔及利亚) 1 9 8 33 5 0 l9 0335 453 0 48 6928 6 敦格坝 1 9 8 55 7 624435 ,434 0l1 1 5 628 8 ( 安哥拉) 凯达拉坝 1 9 8 52 5 024 6235 1 4 21 9 05 3828 3 ( 阿尔及利亚) 山特久斯特坝 ( 葡萄牙) 1 9 8 52 8 51 3 523 02 101 3 4 86 4 2 南赫特坝 1 9 8 82 5 ll0 02402 451 2 044 9 1 ( 加拿大) 3 塑塑查兰堡主笙苎 表1 2 部分国内已建迷宫堰工程州 流量q 。水头h 。堰高p宽度w展长l 名称及位置建造年份 宫数i _删 ( m j ,s )( m )( m ) ( m )( m ) 管家坝改建工程 ( 安徽省广德县) 1 9 8 62 7 0 81 5 4 2 ,5 2 68 1 0 724 0 0 山溪头水库溢洪道2 3 6 7 1 3 9 5 ( 浙江省永嘉县) 1 9 8 751 77 09 3 2 61 3 3 2 6 4 21 4 9 2 桐桕电站溢拱道 ( 浙江省天台县) 1 9 8 92 0 3 01 4 l24 32 08 04 。0 0 园子台水库溢洪道5 9 2o 6 2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1 9 8 92 52o4】64 0 0 8 390 8 5 苇池水库溢洪道 ( 山东省新太市) 43 03 01 0 53 5 0 狼猫山水库溢洪道 7 6 21 9 6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1 9 9 237 24 51 7 7 139 4 1 2 0 92 8 9 高格庄水库溢洪道 1 1 9 02 5 9 ( 山东省莱西市) 1 9 9 255o6 02 9 6149 4 1 4 3 030 9 石嘴水库溢洪道5 5 01 7 8 ( 江西省广昌县) 1 9 9 27405 6j 6 830 0 9 0 027 5 黄同水库溢洪道 ( 山东省平度市) 1 9 9 28 0 04 6 264 04 81 9 24 0 0 双港口水库溢洪道 ( 江西省宜丰县) 1 6 2 81 52271 04 848 0 石路水库溢洪道 ( 江西省崇仁县) 1 9 9 71 0 107 46l52 61 0 84 1 5 正是因为迷宫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经济、高效的泄流能力,使其得到了水利界专 家的认可和推崇。在1 9 8 5 年瑞士洛桑召开的国际大坝会议上,与会专家特别对迷富 堰的优越性加以肯定,并建议推广应用。 1 3 迷宫堰水力特性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由于迷宫堰本身结构的特点,其过堰水流是三维流动,这使得迷宫堰的水力特性 比传统堰型要复杂得多。币因为如此,对迷宫堰水力特性的研究目前一般采用试验研 究的方法进行。 目前,有关迷宫堰水力特性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迷宫堰过堰水流流态。前人在试验研究及已建直线型迷宫堰工程基础上,对 迷宫堰的过流流态进行了定性描述,并对一些基本水力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比较零散, 第一章绪论 未形成系统性。 2 、直线型迷宫堰过流能力。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影响直线型迷宫堰过 流能力的主要因素。流量公式直接套用传统直线型堰过流公式的形式。由于在研究流 量系数中采用的参数形式不尽相同,因此这方面的成果较繁杂,且多以图表形式给出, 致使实际工程应用中有诸多不便。 3 、迷宫堰掺气特性。由于迷宫堰过堰水舌对冲,使得水流中的气体含量增加, 这对于改善河渠水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试验的方法,部分国外研究者已开 始研究迷宫堰的掺气性能。目前此项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平面布置为三角形和矩形的直 线型迷宫堰上,相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4 、迷宫堰消能问题。迷宫堰过堰水流虽经过水舌对冲,但仅消除部分能量,因 此仍需在下游采用适当的消能措施。目前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较少,仅有部分国内 外已建直线型迷宫堰工程消能防冲形式的相关资料以及为数不多的试验研究成果。 1 4 迷宫堰其它方面的研究成果 1 、迷宫堰结构设计鹕0 6 3 0 1 。迷宫堰的主要构件包括堰墙和底板,按其n i x e d 底板 连接方式的不同,将迷宫堰的结构布置形式分为整体型和分离型两种。这两种不同型 式的迷宫堰荷载情况、应力计算、稳定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已有很多,特别是应 力计算方面难题,现已可通过一些有限元商业软件很好地加以分析解决。些小型迷 宫堰工程,从经济及结构安全性方面考虑,还采取了其它一些特殊结构形式,例如加 劲迷宫堰。在用材方面,通常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少数山区小型迷宫堰工程也有采 用砌石方法,以节省造价。此外,国内外一些科研单位还对迷宫堰的振动性能进行了 专门研究。 2 、迷宫堰施工 3 0 , 3 1 1 。迷宫堰的施工一般 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迷宫堰,可将其看成是 连续三角形或梯形悬臂墙,但如果是大型迷 宫堰或迷宫堰本身承受荷载较大,其施工就 更为复杂。由于迷宫堰在平面布置上有别于 传统堰型,所以迷宫堰的施工过程也有其特 殊之处,比如为了方便立模及布设钢筋,一 般宜从迷宫堰的中心宫室开始施工等。在旎 工工艺方面,现有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足 以解决迷宫堰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国外 j、 ;j ,。赴球 i 图12 水力保险门结构示意图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的一些大型迷宫堰的施工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3 、迷宫堰商品研发1 3 2 1 。在改变传统迷宫堰设计的基础上,国外已开始了迷宫堰 产品的研发,使其逐步走向商品化。水力保险门( f u s e g a t e s ) 就是其中之,其结构 形式如图1 2 所示。该产品可通过工厂化生产后安装于溢洪道上,当库水位超过一定 水位时,在自重水压力的作用下,保险装置启动,水力保险门将自动倾倒。这种智能 型的迷宫堰装置不但可以在安全期内有效增加库容,而且还具有改善洪水控制,增大 泄流量,确保大坝安全的能力。目前,该产品已获美国、欧洲以及其它许多国家的专 利许可。 1 5 本文研究的内容 在迷宫堰水力特性研究方面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至今在该领域还未能很好地 形成系统的理论设计体系,大多研究成果以图表形式表示,且研究角度各异,致使许 多研究成果通用性较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且设计步骤繁琐,图表 查用不便,精度较低。所以,要使得迷宫堰更加贴近于生产实际,方便使用,对不同 体型结构形式迷宫堰的水力特性做系统的研究和总结,简化设计步骤,优化体型结构 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主要针对迷宫堰水力特性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l 、分析直线型迷宫堰过堰水流特征。结合试验观测的现象和成果,理论分析直 线型迷宫堰过堰水流流态特征、水面线特征和流线特征。 2 、讨论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的影响因素。以迷宫堰水力特性指标的观点,讨 论影响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的主、次要因素及其规律性。 3 、推导直线型迷宫堰的流量公式并拟合综合流量系数计算公式。用理论分析的 方法推求直线型迷宫堰流量公式;在前人试验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综合流量系 数计算公式,以方便使用。 4 、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曲线型迷宫堰的基本水力特性。通过试验分析曲线型 迷宫堰的流态特征、过流能力,对其流量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5 、分析讨论直线型迷宫堰与曲线型迷宫堰的效率问题。以试验成果分析影响两 种堰型效率的因素及其基本规律。 6 、讨论迷宫式溢洪道水力设计中的有关问题,并举例说明迷宫式溢洪道水力设 计中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6 第二章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 第二章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研究 2 1 迷宫堰的分类 堰,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标准: l 、按堰顶厚度6 与堰上水头h 的相对大小,可将堰划分为薄壁堰( 6 o 6 7 h ) 、 实用堰( 0 6 7 h 6 2 5 h ) 、宽顶堰( 2 5 h 0 2 : p ( 6 ) 迷宫堰在平面上对称布置: ( 7 ) 来流方向与迷宫堰横轴线正交。 2 6 2 4 2 2 2 0 1 8 1 6 c w1 4 1 2 l o 8 6 4 0 3 0 4 0 5 0 6 3 0 1 o o 5 h p = o 2 0 3 0 4 0 5 0 6 12345678 l w 幽2 1 2 马加尔哈斯流量系数关系曲线图 o 5 2 1 u 第二章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 马加尔哈斯后来用无因次流量系数w2 7 ,万修改了戴维斯曲线,并采用了公 制单位,见图2 1 2 。此时,这个无因次流量系数2 。与前文中综合流量系数m 。一致。 2 、张志军何建京曲线法巧1 张志军、何建京在对三角形迷宫堰进行多组次模型试验后,给出了i w = 1 、2 、3 、 4 时研,7 h 专及m 。7 h 嘉八幅流量系数关系曲线图,分别见图2 1 3 、图2 1 4 。 图中的m ,及m 。和前文中的综合流量系数m ,。与m 。是分别一致的。该试验曲线的条 件是: ( 1 ) 单宫平面布置形式为三角形; ( 2 ) 迷宫堰上下游引渠底在同一平面上,即d = 0 ; ( 3 ) 堰顶纵剖面形式为锐缘; ( 4 ) 过堰水流为自由出流; ( 5 ) 迷宫堰在平面上对称布置; ( 6 ) 来流方向与迷宫堰横轴线正交。 3 、美国垦务局( u s b r ) 蓝线法圳 美国垦务局分别对单宫平面布置为三角形和梯形的直线型迷宫堰做了试验研究, 在堰顶形状选择上,也分别取了二圆弧堰面和锐缘堰顶两种形式。此外,其他一些试 4 验条件如下: ( 1 ) 单宫平面布置形式为梯形时,d = o 7 5 口一,兰= 0 0 7 6 5 : ( 2 ) 迷宫堰上下游引渠底在同一平面上,即d = 0 : ( 3 ) 迷宫堰在平面上对称布置; ( 4 ) 过堰水流为自由出流; ( 5 ) 结构上,与水槽边墙衔接的同是上游宫头或同时下游宫头: ( 6 ) 来流方向与迷宫堰横轴线正交。 试验研究首先对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做了分析,其中一条结论就是,对于直线型 迷宫堰在同一展宽比的条件下,宽高比在满足2 的条件下,其对流量系数c 曲线的影响是一常数,如图2 1 5 所示。由此,给出一个直线型迷宫堰的单宫流量公式 w q = c w ( 煮m 。瓜 ( 2 3 3 )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2 - 3 22 2i 2 - o 1 9 l 8 1 7 1 6 l _ 5 m w i4 i3 i2 l - l i 0 09 o8 o - 7 o6 05 3 l , 蔷 , , q , f 妒。 n h ,旷 旦:! j 毯 j, 法 “p = i y l2345 6 7 89 l 月 嘏o r 叫 = ! = 一 业 i 。| 呲 一l j ? - 一 _ i _ 弧 ; w p = 3 j 、, 誊 q r , j | _ f , k q 二兰| ? 7 ?姐 ,07 | ? ,7 08 妇 | ? 雾 w p - 2 2 3 2 2 2l 2 0 1 9 i 8 l7 l6 i5 m i4 i3 12 1 1 1 0 09 08 07 o6 0 5 寒 j 1 一 o 一 f | fi 唾 0 :亘 06 一一 一 ,一 旦:到 m ! l 一 q 曼 罄 w p - 4 234 56789 l w 图2 13 张志军一何建京流量系数州。关系曲线图 第二章直线型迷宫堰水力特性 0 5 0 ,4 m t0 3 0 2 、 、 飞 、i i p = l,t 一一 降 : ? 、卜堡0 、? i 、 = 鼍:二: w p = l _ g = | = 0 4 m l0 3 0 2 o 1 、q - 警- o | 123 456 l w 图2 1 4 张志军一何建京流量系数卅,关系曲线图 式中,k 为常数,迷宫堰为三角形布置时,k = o 1 8 ,迷宫堰为梯形布置时,尼:o 1 0 。 当计算整个迷宫堰流量时,将单宫流量乘以宫数n ,即下式( 2 3 4 ) q , = n c w ( - 兹- - z r z ;- - 七- ) 州。9 4 7 二 一+ , 。 l o0406 h n p 2 b 又 。| 1 s 式 d 娩 o 、蕊 、 ? 弋 纛十心 :? 划。遵 、l l 、- 。 _ 。 : _ 00 2 说明:c 掺气区 0406 08 h 。,p d 过渡区e 抑制区 a 三角形迷富堰b 梯形迷宫堰 图2 1 7 u s b r 法锐缘堰顶的直线型迷宫堰c 。! 专关系曲线图 l ,i r t ! j 1 。十一一0 1 三:! 百丰i 辅 葺薹茳三汀i 一? :1 :l 矗一一t 1 _ : = 辫辫誉 l 一,:+ 。 一 ;l r 一二1 一- 一。4 一 1 一1 一l 一一tf 。i t 一一 i 。工= 二 :i :互= = 酞 蠢0 j j 一;二一l := i 蔓;三一 l _ + 计+ l 一! 掣二l _ ! i i 二=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