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doc_第1页
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doc_第2页
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doc_第3页
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doc_第4页
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国学广播稿400字 20*春卓立实验学校广播站 “国学经典阅读”栏目广播稿 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中午11:50至12:00 主持人: (第二、四、六、八周播出内容) (主持甲:)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中午好! 又到了我们卓立实验学校广播站“国学经典阅读”栏目广播时间 (主持乙:)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们把他教育徒弟的言论编成了一篇著名的经文它里面也向我们讲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篇经文后来成为了我国从古至今教育孩子最好的启蒙读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吧(主持乙诵读:) 弟子规(节选)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样这篇脍炙人口的经文你一定很熟悉吧!我们国家著名的音乐家谷建芬老师还为它谱上了好听的曲子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边听边唱这首好听的弟子规吧! 播放歌曲弟子规 (主持乙:)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广播站“国学经典诵读”栏目的广播时间又要结束了(主持甲:)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再会! 国学经典广播稿:词中女杰 20*年5月7日 甲:刘雅文乙:史雯琦 乙:今天我们来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古诗都为如梦令 甲:学习李清照的诗当然要了解李清照了 李清照是北宋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泼的、幸福的聪颖高雅 乙:中年的李清照是忧伤的、离愁的、多情的李清照45岁那一年是人生的转折金兵已入侵北宋两年她和赵明诚住了20年的山东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南迁第二年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在战乱中奔逃下面大家请听我们为大家朗读一遍 甲: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乙: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甲: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乙: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下面我们再来一起赏析第二首 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甲: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乙: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 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甲: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乙:今天的广播就到这里了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合:再见 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底蕴丰厚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 B:是的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的提出有一个历史过程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展为“仁、义、礼、智”董仲舒完善为“仁、义、礼、智、信”汉代以后“五常”贯穿于整个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成为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 A:嗯嗯没错提起“五常”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古代的名人故事唐太宗仁德布于四海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仁”;关云长“义薄云天”让我们知晓什么是“义”;花木兰替父从军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礼”;文与可“胸有成竹”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智”;“千金难买季布一诺”让我们理解什么是“信” B:那么今天我们将带着大家重新认识“五常”体会其新的时代内涵 仁 “仁”: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人与人相互亲爱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以亲子之爱的心理根基而又高于亲子之爱的人性的自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 德规范聚集在一体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结构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牺牲生命即“杀身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儒家讲的“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有时候用“仁”来指对万物生育的事物有恩情古代特别推崇仁政认为行使仁义的人才可以叫做王 从孔子倡导“仁”学以来“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品德”孔子把 “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进而上升对他人的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标准而且是最普遍的道德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然把品德高尚的人看作是“仁人”没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仁” “仁爱”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正如礼记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