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主讲人:徐培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主任 主讲人:徐培华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教授 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 主任 一、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 三、东西方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 三、东西方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一、一、一、一、 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 古往今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现代国 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 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 动力量。 古往今来,一个伟大的民族必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现代国 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 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 动力量。 一、一、一、一、 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 前韩国文化部长在年曾说过,十九世纪是军 事征服世界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经济征服世界的世纪;而 二十一世纪则是文化塑造新世界的世纪。 前韩国文化部长在年曾说过,十九世纪是军 事征服世界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经济征服世界的世纪;而 二十一世纪则是文化塑造新世界的世纪。 1 1、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 产品产品品牌品牌文化文化 (阳)(阴)(阴)(阳)(阴)(阴) 1 1、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企业经营对象的变化 品牌:产品形式品牌:产品形式+文化内涵 (阳)(阴) 文化内涵 (阳)(阴) “工厂制造产品, 心灵创造品牌。工厂制造产品, 心灵创造品牌。” 企业产品是实体的, 企业品牌是无形的, 文化体验是难忘的。 企业产品是实体的, 企业品牌是无形的, 文化体验是难忘的。 2 2、企业经营是经营一种文化、企业经营是经营一种文化、企业经营是经营一种文化、企业经营是经营一种文化 企业品牌是一种观念价值,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创造,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体验, 企业品牌是运用文化取胜。 麦当劳是创造一种美国快餐文化 房地产是体验一种特色居住文化 企业品牌是一种观念价值,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创造, 企业品牌是一种文化体验, 企业品牌是运用文化取胜。 麦当劳是创造一种美国快餐文化 房地产是体验一种特色居住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凝聚力、生命力、 竞争力和灵魂。 文化是企业的凝聚力、生命力、 竞争力和灵魂。 3 3、文化给企业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文化给企业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文化给企业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文化给企业带来市场商机和管理成功 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而文化则生生不息! 文化的核心是继承与创新! 文化使企业成为一流! 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而文化则生生不息! 文化的核心是继承与创新! 文化使企业成为一流! 文化给企业带来商机, 文化给管理带来效益, 企业管理的大旗飘扬着文化的色彩。 文化给企业带来商机, 文化给管理带来效益, 企业管理的大旗飘扬着文化的色彩。 4 4、管理是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文化、管理是管理文化 国家富强靠经济, 经济繁荣靠企业, 企业兴旺靠管理, 管理关键是文化。 、管理是管理文化 国家富强靠经济, 经济繁荣靠企业, 企业兴旺靠管理, 管理关键是文化。 5 5、企业经营的要诀:、企业经营的要诀:、企业经营的要诀:、企业经营的要诀: 思路决定出路, 理念决定方向, 定位决定地位, 角度决定深度, 布局决定结局, 眼界决定境界, 胸怀决定规模, 心态决定一切。 思路决定出路, 理念决定方向, 定位决定地位, 角度决定深度, 布局决定结局, 眼界决定境界, 胸怀决定规模, 心态决定一切。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经营之道 (1)文化的最初含义)文化的最初含义 Culture一词在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中,指一词在拉丁语和中古英语中,指“种植种植”和和“栽 培 栽 培”的意思。时至今日,在的意思。时至今日,在“农业农业”(Agriculture)和)和“园艺园艺” (Horticulture)中仍保留着它作为一种农艺技术的原意。 后引申为人类自己从自然本能状态教化、培养为有素养、 有修养的人。 )中仍保留着它作为一种农艺技术的原意。 后引申为人类自己从自然本能状态教化、培养为有素养、 有修养的人。 1 1、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涵义 (2)(2)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 泰勒(泰勒(Tylor, Edward B)在其不朽著作原始文化 中给文化下了个完整的定义: )在其不朽著作原始文化 中给文化下了个完整的定义: “在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文化,或是文明,是复杂的 整体,这一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 在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文化,或是文明,是复杂的 整体,这一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 (2)(2)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文化的基本涵义 一定人群的整个生存方式。 或者说,一种有教养的处事方式。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文化包涵知识。 文化就是 一定人群的整个生存方式。 或者说,一种有教养的处事方式。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文化包涵知识。 文化就是“人化人化”,文化也是,文化也是“化人化人 ”。 (3)(3)文化的核心定义:文化的核心定义:文化的核心定义:文化的核心定义: 文化是我们习以见常的东西。 文化是一种人情事理,是人的一种习惯,处事方式,生活 态度,行为规则,是人的生存状态。 文化形成人的教养、修养,并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和规范。 文化是我们习以见常的东西。 文化是一种人情事理,是人的一种习惯,处事方式,生活 态度,行为规则,是人的生存状态。 文化形成人的教养、修养,并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和规范。 (4 4)中国经典中的)中国经典中的)中国经典中的)中国经典中的“ “文化文化文化文化” ”之义:之义:之义:之义: “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易贲贲 “当宣文化,光于四表,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当宣文化,光于四表,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 王弼周易集解王弼周易集解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 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刘向说苑指武指武 2 2、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活在我们每个 现实人的无意识中,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的心 灵中都有着传统文化的深深的烙印, 我们的日常生活便是浩荡的传统。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是活着的文化,活在我们每个 现实人的无意识中,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的心 灵中都有着传统文化的深深的烙印, 我们的日常生活便是浩荡的传统。 (1 1)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的定义: 2 2、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 什么是传统?所谓什么是传统?所谓“传传”,就是传递,是向下、向后的意 思。所谓 ,就是传递,是向下、向后的意 思。所谓“统统”,就是端绪、源头。 传统是指一种文化的历时性的传承。 一种文化要素过去存在,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仍然在 起作用,我们就可以称它为 ,就是端绪、源头。 传统是指一种文化的历时性的传承。 一种文化要素过去存在,世代相传,延续至今,仍然在 起作用,我们就可以称它为“传统传统”。 “传统传统”之之”传传”,强调其时间上的延续性;,强调其时间上的延续性;“统统”是强调其 功能上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不是指旧的、古的、过去 的,而是过去文化要素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 是强调其 功能上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它不是指旧的、古的、过去 的,而是过去文化要素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因此, “传统传统”是文化的活的生命,是文化生存的方式。是文化的活的生命,是文化生存的方式。 (2 2)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 2 2、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传统文化的涵义: 传统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正 是在这种延续与变革的辩证过程中,文化才成为一种传统。 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 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 传统一般都是人们生活中最权威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 一定民族或区域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审美、情趣、 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涵义是极其 宽泛的。 传统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正 是在这种延续与变革的辩证过程中,文化才成为一种传统。 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下来的、体现人的共同体特殊本质 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 传统一般都是人们生活中最权威的行为模式,它渗透在 一定民族或区域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审美、情趣、 制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涵义是极其 宽泛的。 (2 2)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传统的涵义 3 3、国学的涵义、国学的涵义、国学的涵义、国学的涵义: : 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 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 的缩写。中国的 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国故”,研究这一过去 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 ,研究这一过去 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国故学”,省称,省称“国学国学”。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 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 。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 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 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序 国学是二十世纪初,我国提倡的一门学问。国学又叫 国故学、古学,或叫中学、中国学,它是相对于西学的称 谓。 国学分广义和狭义,狭义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 乐、春秋、易,即经学,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因六艺 之学后附小学,因此文字、训诂、音韵也包括在内。 广义指:经、史、子、集四部。 国学是二十世纪初,我国提倡的一门学问。国学又叫 国故学、古学,或叫中学、中国学,它是相对于西学的称 谓。 国学分广义和狭义,狭义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 乐、春秋、易,即经学,亦即儒家的一些著作。又因六艺 之学后附小学,因此文字、训诂、音韵也包括在内。 广义指:经、史、子、集四部。 4 4、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儒、道、佛三家,哪一家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儒、道、佛三家,哪一家是代表中国文化的核心? (1) (1) 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特色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特色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特色儒家、道家、佛家的文化特色 【1 1 1 1】道家思想:道家思想:道家思想:道家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 道德经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德经道德经 首: 方向 开始、起始 道:延着方向走、顺着延伸。 由此开始延续发展。 天知道、道理、道路 首: 方向 开始、起始 道:延着方向走、顺着延伸。 由此开始延续发展。 天知道、道理、道路 道家思想的三条法则: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变、驾驭阴阳) (道之所在,必有阴阳) 道法自然(由道而得、无中生有) (道法如水,顺其自然) 上善若水(水得自然、水有原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家思想的三条法则: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变、驾驭阴阳) (道之所在,必有阴阳) 道法自然(由道而得、无中生有) (道法如水,顺其自然) 上善若水(水得自然、水有原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道气气水 气 水 气风风水 命 水 命运运气气 道由气成,气凝为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举重若轻,以简驭繁。 道由气成,气凝为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举重若轻,以简驭繁。 道的核心是:无道的核心是:无道的核心是:无道的核心是:无 无招胜有招,不战而胜。 柔弱胜刚强,滴水穿石。 青山无墨千年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 无招胜有招,不战而胜。 柔弱胜刚强,滴水穿石。 青山无墨千年画, 流水无弦万古琴。 【2 2 2 2】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儒家思想 儒:人所需要的。 通常是有道德者之称。周之制度,身通六艺以教民 者谓之儒。 周礼 儒:人所需要的。 通常是有道德者之称。周之制度,身通六艺以教民 者谓之儒。 周礼天官天官大宰说:大宰说:“四曰儒,以道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儒亦 指品学通三才者。 法官 儒亦 指品学通三才者。 法官君子说:君子说:“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人曰儒。“ 大儒指悟道之大学者。大儒指悟道之大学者。 儒家思想价值体系的五要素: 仁 义 礼 智 信 儒家思想价值体系的五要素: 仁 义 礼 智 信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论语) 仁,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仁,从人,从二。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仁,亲也。”人与 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 人与 人相互亲切关爱。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 者,仁之本也。 温良 者,仁之本也。”“仁者可以观其爱焉。仁者可以观其爱焉。”。春初。春初元命苞 说, 元命苞 说,“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仁者是对有 仁德者之称。 有时候,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古 代历来推崇仁政,认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现在称果 实的核为 仁者是对有 仁德者之称。 有时候,用仁来指有恩于万物生育的事物。古 代历来推崇仁政,认为尊德行仁的才可以叫做王。现在称果 实的核为“仁仁”,其实古代称其实为,其实古代称其实为“人人”,果人、核桃人。明 代后才改作 ,果人、核桃人。明 代后才改作“仁仁”。 儒的核心是:仁(论语)儒的核心是:仁(论语) 人 仁 伦 纶 轮 忍 人 仁 伦 纶 轮 忍 义(義 ):义(義 ): “義義”,从我,从羊。,从我,从羊。 “羊羊”古意为古意为“美美”,表达了古人对 美和善的追求。义的本意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 取义是因为古人笃信义不容辞。 商、周时期, ,表达了古人对 美和善的追求。义的本意是,合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 取义是因为古人笃信义不容辞。 商、周时期,“义义”字本义为字本义为“仪仪”。礼记。礼记中庸说:中庸说: “义者,义者,宜宜也。也。”“义义”是一种适宜、适合之意。 古时又说: 是一种适宜、适合之意。 古时又说:“礼以行义礼以行义”(左传(左传成公二年)。成公二年)。 “义义”成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的一种道德规范。成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的一种道德规范。 仁者爱人与义仁者爱人与义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利人者人恒利之利人者人恒利之”。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天下”;“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而亲仁”。 “孝悌也者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仁之本与!”“予之不仁也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子生三年,然后 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然后 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 于其父母乎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 于其父母乎?”“慎终追远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民德归厚矣。” “修己以治人修己以治人”,“修已以安天下修已以安天下”。 儒家的义与利的关系:儒家的义与利的关系: “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论语(论语宪问)宪问) “以义生利以义生利”(国语(国语晋语一)晋语一)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论语尧曰)尧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论语述而)(论语述而) 禮,从示,从豊。豊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 用于事神就叫禮。说文讲, 禮,从示,从豊。豊字从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如果 用于事神就叫禮。说文讲,“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 也。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 也。” 初意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儒家历来重禮 。过去讲的 禮,主要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的 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左传 说, 初意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儒家历来重禮 。过去讲的 禮,主要是对神灵的祭祀、表达敬意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的 重要内容之一。引申到日常生活,就是对别人的尊重。左传 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 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 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 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 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 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在儒家的经典里,礼被解释成为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 的社会属性的必然体现。 儒家思想的表现:礼(儒家思想的表现:礼(儒家思想的表现:礼(儒家思想的表现:礼( 禮)禮)禮)禮) 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 两个方面。 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 两个方面。 智智智智: : 智,从日,从知。 知,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 字,象镝括羽之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 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 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 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道德仁义。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 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智,从日,从知。 知,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 字,象镝括羽之形,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再引申 为出口无悔的发誓。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 世之理的才能叫智,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 是真理,一定是真象,也一定不会偏离道德仁义。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 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信信信信: : 信,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 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信,从人,从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诚意、专一不移。 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 走西口中解释的走西口中解释的“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 大忠大爱是为仁 大孝大勇是为义 修齐治平是为礼 大恩大恕是为智 公平合理是为信 世界大同是为仁, 祖国山河是为义, 家国天下是为礼, 刚柔相济是为智, 一诺千金是为信。 者更简化为 大忠大爱是为仁 大孝大勇是为义 修齐治平是为礼 大恩大恕是为智 公平合理是为信 世界大同是为仁, 祖国山河是为义, 家国天下是为礼, 刚柔相济是为智, 一诺千金是为信。 者更简化为“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中庸之道是一种弹性哲学。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所谓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所谓“中中”,就是适应, 顺应;所谓 ,就是适应, 顺应;所谓“庸庸”,即经久不渝、恒久不变之意。二者合用 ,意谓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不走极端之意。这种中庸的 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 万流并包。 ,即经久不渝、恒久不变之意。二者合用 ,意谓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不走极端之意。这种中庸的 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 万流并包。 中华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长期陷入极端主 义,它对许多社会现象保持了一种宽容的接纳。 中华文明以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避免了长期陷入极端主 义,它对许多社会现象保持了一种宽容的接纳。 “中庸中庸”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深重。在中庸 的文化氛围中,国人形成了随大流的心态。个体的秉性, 在与群体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放弃个性,屈从群体 的意志。 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深重。在中庸 的文化氛围中,国人形成了随大流的心态。个体的秉性, 在与群体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放弃个性,屈从群体 的意志。 儒家思想的宗旨儒家思想的宗旨儒家思想的宗旨儒家思想的宗旨: : 是要做到是要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要穷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真正的 知识,是针对具体对象进行深入探究,努力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规律。 是要穷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真正的 知识,是针对具体对象进行深入探究,努力把握事物存在 和发展的规律。“诚意、正心、修身诚意、正心、修身”是要求意念诚实,严 于律己,心得其正,并不断端正、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是要求意念诚实,严 于律己,心得其正,并不断端正、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在家庭与家族中尊老兴孝,敬长 兴悌。在治国时以德为本,并布仁政于天下。 ,是在家庭与家族中尊老兴孝,敬长 兴悌。在治国时以德为本,并布仁政于天下。 儒家思想的使命:儒家思想的使命:儒家思想的使命:儒家思想的使命: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3 3】佛家思想:佛家思想:佛家思想:佛家思想: 佛: 顺依自然 佛 佛: 顺依自然 佛伪 (人为为伪,人弗为佛)伪 (人为为伪,人弗为佛) 佛的核心是:空佛的核心是:空佛的核心是:空佛的核心是:空 在佛学中,空是因缘,是般若,是不二法门。 空就是放下。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 在佛学中,空是因缘,是般若,是不二法门。 空就是放下。 人的心,是高山、海洋所不能比的,所谓“心如虚空心如虚空”, 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 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 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 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虚空包容万有。因为 , 就是放下顽强固执的己见,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 让心柔软,这样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 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 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虚空包容万有。因为“空空”,大地任我们游走、空气给 我们呼吸,万物供我们取用,假如没有 ,大地任我们游走、空气给 我们呼吸,万物供我们取用,假如没有“空空”,人类就不知 将安住于何处了。所以, ,人类就不知 将安住于何处了。所以,“空空”中才能生妙有。中才能生妙有。 空的真谛空的真谛空的真谛空的真谛包容的智慧包容的智慧包容的智慧包容的智慧 心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心能虚空,包容一切。 心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心能虚空,包容一切。 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 在翻译佛经时,以前曾把在翻译佛经时,以前曾把“空空”都翻译成都翻译成“无无”。直到大翻译 家鸠摩罗什来中国以后,才把 。直到大翻译 家鸠摩罗什来中国以后,才把“空空”的概念提炼出来。的概念提炼出来。“无无”本身不 是 本身不 是“有有”,但,但“无无”能生能生“有有”,而且可以无穷生,而且可以无穷生“有有”。作为。作为“空空”,它 既是 ,它 既是“无无”,实际上也包含着,实际上也包含着“有有”。它这个。它这个“空空”,是有,是有“有有”才能说才能说 “空空”,“空空”了才能在里面包含了才能在里面包含“有有”。 佛家常说: 。 佛家常说:“有有”也未曾有也未曾有“有有”了就无常变化;说了就无常变化;说“无无” 也不是没有。院子里那些光秃秃的树木,忽然冒出了新芽,一枝 花开。你说它 也不是没有。院子里那些光秃秃的树木,忽然冒出了新芽,一枝 花开。你说它“无无”吗?它吗?它“有有”了。坐在家里,电视遥控器一按, 屏幕里面载歌载舞,这是 了。坐在家里,电视遥控器一按, 屏幕里面载歌载舞,这是“无无”,还是,还是“有有”? 所以,空即是色。 ? 所以,空即是色。“空空”才能拥有,才能包容万物,才能拥有,才能包容万物,“空空”不 是没有。而色即是空,是指万物由因缘合和而生,无法单独存在 。所以, 不 是没有。而色即是空,是指万物由因缘合和而生,无法单独存在 。所以,“空空”包含包含“无无”,也包含,也包含“有有”。 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空与无的关系: 道家道家“无无”的概念是的概念是“无无”能不断生能不断生“有有”,而,而“有有”又要归于又要归于 “无无”。它的。它的“有有”与与“无无”可以是不同范畴的,当然又是相容 的、可变化的。 佛家 可以是不同范畴的,当然又是相容 的、可变化的。 佛家“空空”的概念本身包含的概念本身包含“有有”“无无”,因为,因为“空空”是包容万 物的。可以说,道与佛都讲 是包容万 物的。可以说,道与佛都讲“有有”与与“无无”,思想是可以互补 的。 ,思想是可以互补 的。 “无无”必大于必大于“有有”。而。而“有有”是有穷有尽,有量有边,有了 之后就没有了。而 是有穷有尽,有量有边,有了 之后就没有了。而“无无”就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所以就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所以“无无 ”胜于胜于“有有”。要把。要把“有有”和和“无无”真正地调和起来,则是用真正地调和起来,则是用“空空” 来包容。来包容。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住自己的良知和善心,星云大 师给世人开了一个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住自己的良知和善心,星云大 师给世人开了一个“心药方心药方”: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 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 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 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 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 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 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 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 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 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 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2 2)儒、道、佛三者的关系)儒、道、佛三者的关系)儒、道、佛三者的关系)儒、道、佛三者的关系 儒、道、佛三家,都讲求顺应自然,故能三家融合, 和谐相处,其核心思想乃为道家。 道: 无 儒、道、佛三家,都讲求顺应自然,故能三家融合, 和谐相处,其核心思想乃为道家。 道: 无无中生有、由道而得 儒: 仁 无中生有、由道而得 儒: 仁仁而有义、中庸得礼 佛: 空 仁而有义、中庸得礼 佛: 空空为包容、慈悲为怀 修身度人、功德圆满 空为包容、慈悲为怀 修身度人、功德圆满 (3 3)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周易之道为万物之道。 厚德载物,正德厚生。 周易之道为万物之道。 厚德载物,正德厚生。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精神是 “ “生生生生” ” 易经: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曰生”。 “生生”概括了天地万物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天地运行的 最根本的法则和功能。 概括了天地万物的最根本的规律,是天地运行的 最根本的法则和功能。 老子的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道道”生长万物,生长万物, “德德”繁殖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 自恃有功,这种大德是幽深玄远的德,又叫玄德。以 繁殖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 自恃有功,这种大德是幽深玄远的德,又叫玄德。以“生生” 来指导一切,便是得道了,得天地之道,得人之道。来指导一切,便是得道了,得天地之道,得人之道。 “生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儒家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儒家的“仁仁”是人 与人的关系上的运用。 是人 与人的关系上的运用。“仁仁”的根本意思是的根本意思是“爱人爱人”,是,是“生生” 的精神的根本体现。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在于 的精神的根本体现。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就在于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在于“生生”。 道与万物 老子: 道与万物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 6、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经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经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经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经营运用 “以民为先以民为先”、“生财有道生财有道”是企业管理的指南。 当今企业都追求生财有道,顾客为先,乃古代中国文 化思想中已有之意也。 是企业管理的指南。 当今企业都追求生财有道,顾客为先,乃古代中国文 化思想中已有之意也。 (1 1)、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 ” 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永不停止,也是一种执着的精神。 周易 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永不停止,也是一种执着的精神。 “生生不息谓之易生生不息谓之易”。 周易 。 周易 (2 2)、)、)、)、 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 企业定位企业定位企业定位企业定位 “无为无所不为无为无所不为” 无得而无所不得 无求而无所不求 儒家亦讲: 随心所欲不逾矩 无得而无所不得 无求而无所不求 儒家亦讲: 随心所欲不逾矩 (3 3)、)、)、)、 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道家的“ “刚柔相济刚柔相济刚柔相济刚柔相济” ” 企业竞争策略企业竞争策略企业竞争策略企业竞争策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柔弱胜刚强 滴水穿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柔弱胜刚强 滴水穿石 李嘉诚:李嘉诚:李嘉诚:李嘉诚:“ “追求无我追求无我追求无我追求无我” ”的老子之道的老子之道的老子之道的老子之道 一个在事业上的成功者,必然有其内在的追求理念。 我们惊奇地发现,李嘉诚先生竟是老子道的实践者。 下面从李嘉诚的片言只语,看他的所作所为与老子思 想的吻合。 一个在事业上的成功者,必然有其内在的追求理念。 我们惊奇地发现,李嘉诚先生竟是老子道的实践者。 下面从李嘉诚的片言只语,看他的所作所为与老子思 想的吻合。 1 1)谦卑的做人理念:)谦卑的做人理念:)谦卑的做人理念:)谦卑的做人理念: 李嘉诚说:李嘉诚说:“做大做高之后,心要收敛,要谦卑,所以 心不能满。 做大做高之后,心要收敛,要谦卑,所以 心不能满。” 又说又说“人到了富贵的程度容易骄傲轻慢,就是 自招灾祸。 人到了富贵的程度容易骄傲轻慢,就是 自招灾祸。” 坚持做到坚持做到“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富有四海,守之以谦”。世人共知, 他坚持回报社会,曾说 。世人共知, 他坚持回报社会,曾说“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而 不疲 国家长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乐而 不疲”。 2)2)“ “知止知止知止知止” ”的经营理念的经营理念的经营理念的经营理念: : 李嘉诚先生说:李嘉诚先生说:“在香港我看过有些人成功得容易,但 是掉下去也非常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香港我看过有些人成功得容易,但 是掉下去也非常快,这是什么原因呢?知止知止是非常重要的 。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少一半都是因为贪婪。 是非常重要的 。全世界很多企业之所以失败,最少一半都是因为贪婪。” 又说:又说:“最重要的是,心不能满。有人做了比喻,即是你是 最成功的,你也只是摄氏度、摄氏度热水,离沸 腾的摄氏度永远有距离。 最重要的是,心不能满。有人做了比喻,即是你是 最成功的,你也只是摄氏度、摄氏度热水,离沸 腾的摄氏度永远有距离。” 又说又说“毕竟,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毕竟,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止,在易经中,多解为达到;说文解字 解为根基。知止,即达到一个经营平台,就不可过分地 贪婪,过分地追求,把握好 。止,在易经中,多解为达到;说文解字 解为根基。知止,即达到一个经营平台,就不可过分地 贪婪,过分地追求,把握好“度度”,收敛于自己的根基。因 为世上的事物没有完美的,追求完美反而不美。 ,收敛于自己的根基。因 为世上的事物没有完美的,追求完美反而不美。 3 3)“ “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 ”的和谐思想:的和谐思想:的和谐思想:的和谐思想: “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来于易来于易. 泰,其意是不在邻里炫耀富 有,这是平安(泰)的条件之一。如果炫耀,会引起邻里 之间,同行之间相互眼红或猜忌,产生矛盾,引发不安定 因素,就无法构建企业(家庭)周边和谐的发展生存环境 。 李嘉诚先生借用一位银行家的话说: 泰,其意是不在邻里炫耀富 有,这是平安(泰)的条件之一。如果炫耀,会引起邻里 之间,同行之间相互眼红或猜忌,产生矛盾,引发不安定 因素,就无法构建企业(家庭)周边和谐的发展生存环境 。 李嘉诚先生借用一位银行家的话说:“如果他们需要两 辆车时,他们会刻意买两辆完全一样的普通车,让人认为 自己只拥有一辆车,因为他们不希望邻居认为他们在向别 人炫耀财富。 如果他们需要两 辆车时,他们会刻意买两辆完全一样的普通车,让人认为 自己只拥有一辆车,因为他们不希望邻居认为他们在向别 人炫耀财富。” 又说:又说:“在西方,人们最看不起就是那种炫 耀财富的 在西方,人们最看不起就是那种炫 耀财富的暴发户暴发户。” 4)4)“ “追求无我追求无我追求无我追求无我” ”的最高境界的最高境界的最高境界的最高境界 : 李嘉诚先生说:李嘉诚先生说:“建立自我,追求无我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无我无我”,才能自我,才能 大我。老子在第七章中,以天地作比喻: ,才能自我,才能 大我。老子在第七章中,以天地作比喻:“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 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贤者无意表现自己时( 退其身),反而其身价地位在别人之前(身先);不刻意追求自身利 益(外其身),反而会集利益于一身(而身存);这正是因为他无我 (无私),所以才成就了自我。 李嘉诚先生的 。圣贤者无意表现自己时( 退其身),反而其身价地位在别人之前(身先);不刻意追求自身利 益(外其身),反而会集利益于一身(而身存);这正是因为他无我 (无私),所以才成就了自我。 李嘉诚先生的“我我”的概念,应指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当的概念,应指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当“无我无我” 时,就会融入社会,赢得社会,给企业、给自己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发 展空间,故能 时,就会融入社会,赢得社会,给企业、给自己提供了更大的生存发 展空间,故能“建立自我建立自我”、大我。因此老子在三十四章说、大我。因此老子在三十四章说“是以圣人之 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是以圣人之 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李嘉诚先生很得老子的 。 李嘉诚先生很得老子的“道道”,他对企业的经营之道,做人之道的观 点都吻合于老子,也得易理,这是李嘉诚成为民族的佼佼者 的原因。 遵循易理,履践老子之道,我们便能成功,便能创建更大 的事业,更美满的人生 ,他对企业的经营之道,做人之道的观 点都吻合于老子,也得易理,这是李嘉诚成为民族的佼佼者 的原因。 遵循易理,履践老子之道,我们便能成功,便能创建更大 的事业,更美满的人生. (4)(4) 儒家的儒家的儒家的儒家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大学 “生财有大道”。 大学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大学 “生财有大道”。 大学 (5)(5)、 儒家的儒家的儒家的儒家的“ “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利思义见利思义” ”、“ “诚信为本诚信为本诚信为本诚信为本” ” 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 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 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左传左传.成公二年成公二年 “见利思义见利思义”。 论语 。 论语.宪问宪问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论语 。 论语.尧曰尧曰 (6 6)、佛家的)、佛家的)、佛家的)、佛家的“ “与人方便与人方便与人方便与人方便” ” “ “顾客第一顾客第一顾客第一顾客第一” ”理念理念理念理念 以慈悲之心对待员工,以度人之心对待顾客。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是与人方便。如此 也就与己方便。 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是企业家的功德。 做企业的直接目的看起来是赚钱,真正的终极目的是 做功德。 做企业是做大善事,企业家是大善人。 以慈悲之心对待员工,以度人之心对待顾客。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是与人方便。如此 也就与己方便。 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是企业家的功德。 做企业的直接目的看起来是赚钱,真正的终极目的是 做功德。 做企业是做大善事,企业家是大善人。 (7)(7)、墨家的、墨家的、墨家的、墨家的“ “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 ” 企业的合作理念企业的合作理念企业的合作理念企业的合作理念 墨子: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墨子.兼爱下兼爱下 “兼相爱,交相利兼相爱,交相利”,“兼即仁矣义矣兼即仁矣义矣”。 墨子 。 墨子.兼爱下兼爱下 “爱利万民爱利万民”。 墨子 。 墨子.尚贤中尚贤中 “义,利也。义,利也。” 墨子墨子.经上经上 (8)(8)、 法家的法家的法家的法家的“ “赏必行,罚必当赏必行,罚必当赏必行,罚必当赏必行,罚必当” ”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李悝: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李悝:“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者而赏必行,罚必 当。 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者而赏必行,罚必 当。” 汉书汉书.食贷志 商鞅的 食贷志 商鞅的“徕民徕民”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三晋(韩、赵、 魏)的百姓到秦国来垦荒务农。 韩非: 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三晋(韩、赵、 魏)的百姓到秦国来垦荒务农。 韩非:“明主之所导制其臣,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 德也。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 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韩非子 ) 韩非子.二柄 柄就是刀子,即刀把刀,印把子。君主只要抓住赏罚 两个把子,就能治理好国家。 二柄 柄就是刀子,即刀把刀,印把子。君主只要抓住赏罚 两个把子,就能治理好国家。 “ “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因任而授官,循名以责实。” ” 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 .定法定法定法定法 根据工作需要和任务(“任”),确定工作岗位 (“官”),据此建立、健全岗位责任说明书(“名”), 再把他的工作表现(“实”)与“名”进行对照,看该奖励 还是惩罚,这就是考核。 根据工作需要和任务(“任”),确定工作岗位 (“官”),据此建立、健全岗位责任说明书(“名”), 再把他的工作表现(“实”)与“名”进行对照,看该奖励 还是惩罚,这就是考核。 (9)(9)、兵家的、兵家的、兵家的、兵家的“ “五事七计道为首五事七计道为首五事七计道为首五事七计道为首” ” 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求后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求后胜。” 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