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IGB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的研究.pdf_第1页
(论文)IGB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的研究.pdf_第2页
(论文)IGB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的研究.pdf_第3页
(论文)IGB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的研究.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期 2 0 1 4年 4月 , a 4 t ; 舛譬 研宪 瞎哥 瓤 j o u r n a l o f c aei t vo 1 9 n o 2 apr 2 01 4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3 - 5 6 9 2 2 0 1 4 0 2 0 0 3 i gb 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 的研 究 徐玲 , 周 洋, 张泽峰 , 陈明祥, 刘 胜 ( 华中科技 大学 机械科学与工程 学院, 武汉4 3 0 0 7 4 ) 摘 要 : 介绍 了i g b t模块的封装工艺, 分析真空回流焊接过程 中焊料层空洞的形成机理, 并使用 s a m方法检测并测量空洞; 接着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模块进行 热分析 , 对比了焊料层有、 无空洞 情况下模块的整体温度 , 具体研 究焊料层 空洞尺寸、 空洞分布位置和焊料层厚度对芯片温度分布的 影 响 。 关键词 : i g b t; 焊料层空洞 ; 有限元分析 ; 热分析 ;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 t n 6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5 6 9 2 ( 2 0 1 4 ) 0 2 1 2 5 - 0 5 i n flu e n c e o f s o l d e r vo i d t o th e r ma l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i gbt m o d u l e x u l i n g ,z hou ya n g,z hang z e f e n g ,c he n mi n g x i a n g ,l i u s h e n g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u a z h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wu h a n 4 3 0 0 7 4,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h e p a c k a g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i gbt mo d u l e i s i n t r o d uc e d,t h e f o r ma t i o n me c h a n i s m o f t he s o l de r v o i d i s a n a l y z e d , a n d s a m ( s c a n n i n g a c o u s t i c m i c r o s c o p e )m e t h o d i s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a n d me a s u r e t h e v o i d s b e s i d e s ,f e a ( f i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i s c h o s e n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t h e r m a l p e r f o rm a n c e o f i gbt mo d u l e co mme r c i a l fin i t e e l e me n t s o f t wa r e i s u s e d t o c o mp a r e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d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mo d u l e wi t h a n d wi t h o u t s o l d e r v o i d mo r e o v e r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v o i d s i z e,v o i d l o c a t i o n,s o l d e r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t h e r ma l p e rfo r ma n c e o f c hi p a r e s t u di e d ke y wor d s:i gbt;s o l d e r v o i d;f ea ;t h e rm a l a n a l y s i s;r e l i a b i l i t y 0 引 言 近年来 , 绝 缘栅 双 极 晶体 管 ( i g b t , i n s u l a t e d g a t e b i p o l a r t r a n s i s t o r )以其输入 阻抗 高、 开关 速度 快、 通态电压低、 阻断电压高、 承受 电流大、 热稳定性 好等特点 , 成为 当今功率半导体器件发展主流。其 应用领域广阔 , 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铁及轨道交通 、 汽 车电子 、 风电 、 太阳能 、 家电节能 、 u p s 、 数控机床、 焊 机、 电力传输等领域。 i g b t模块耐压 6 0 0 v以上、 电流 1 0 a以上、 频 率为 1 k h z 以上, 在工作条件下其输出功率高, 功耗 收稿 日期 : 2 0 1 3 1 1 1 3 修订 日期 : 2 0 1 4 - 0 4 - 0 3 基金项目: 国家 8 6 3高技术基金项 目( 2 0 1 1 a a 0 5 0 4 0 1 ) 大, 进而发热量大。研究表 明, 电子产 品失效的原因 约有 6 0 是由温度升高造成的 , 并且器件 的失效率 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趋势增长 , 温度 每升高 i o c失 效率将提高一倍。因此 , 对 i g b t封装 , 散热是提 高器件可靠性及寿命的关键。 i g b t模块工艺中涉及环节颇多 , 在真空回流焊 接工艺过程 中, 芯片与直接敷铜陶瓷基板 ( d b c, d i r e c t b o n d c o p p e r )上铜层之间的焊料层以及 d b c下 铜层与模块底板之问的焊料层 由于工艺 限制 , 均会 存在空洞。空洞 出现的原 因来 自于多方 面, 其存在 极大的影响了模块的热性能, 使得模块热阻增大、 散 热性能降低 、 器件局部温度升高, 甚至在长期工作条 1 2 6 f r i ii 鼋; 舛譬 研宪 限謦 极 2 0 1 4 年 第2 期 件状态下会造成焊料层 与基板脱层等失效 , 而降低 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 寿命 i 3 j 。因此 , 弄清焊接 过 程 中空洞的形成机理 , 并研究空洞对模块 的温度及 可靠性的具体影响意义重大。国内外关于空洞对器 件温度的影响已进行 了一些研究 引, 但 空洞 的位 置分布、 尺寸大小等细节参数对芯片及模块温度的 影响 尚无具体分析。 下面首先分析了焊料层中空洞的形成机理 , 再 对比模块有无空洞两种情形下的器件热性能。由于 模块在工作条件下 的测量不稳定性及复杂性 , 故采 用有限元分析 ( f e a,fi n i t e 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 方法对 该器件进行 热特性及 机械特性研 究 , 故建立 i g b t 模块 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 计算焊料层 中的空洞对封 装体 的温度分布的影 响, 研究空洞 的尺寸大小和位 置分布等对器件温度分布的影响。 1 i gb t模块焊料层 空洞形成机理 1 1 i gb t模块 结构 i g b t模块封装结构 , 如图 1 所示 , 芯片焊接到 d b c基板上 , d b c基板焊接到铜基板上 , 再通过粗 铝线键合工艺实现 芯片及外接 端子之 间的电气连 接 , 而后密封胶水安装壳体 , 再灌注硅凝胶 , 实现模 块 内部 的密封、 防潮 、 防震及绝缘。 图 1 i gb t模块 示意图( 键合铝线未显示 ) 1 2 焊料层 空洞形成 机理分析 焊料层 的空洞 出现在贴 片工艺步骤 中。i g b t 模块的贴 片工艺 主要 采用 s n 9 6 5 a g 3 c u 0 5焊 膏 ( 简称 s a c 3 0 5 ) 和真空回流焊接技术 。 s a c 3 0 5焊膏 的熔 点为 2 1 7 2 1 9 c, 回流峰 值温度设为 2 4 0 , 液相线上停 留时间设 为 6 0 s , 加 热 因子 为 6 6 0 s o c, 满 足 焊 膏加 热 因子最 佳 范 围 , 由此设计出对应 回流曲线 , 如图 2所示 。 i g b t芯片面积通常为 6 m m6 m m及以上 , 属 于大芯片焊接 ,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 , 在 回流工艺 中形 成氮气氛围以减少焊膏熔化过程中成分氧化而产生 杂质 , 同时增加 真空步骤 , 施 加负压抽 取挥发性物 质 , 以提高焊接质量 , 减少焊料层空洞的产生。 图 2真 空 回流 焊 接 回流 曲线 然而, 焊膏在焊接过程 中溶剂和部分添加剂挥 发, 增加真空条件的负压载荷只能减少挥发的残留, 而未完全挥发的成分则在合金焊料粉熔化后再冷却 的过程中夹杂在焊料层中, 从而形成空洞 。并且溶 剂及助焊剂的粘性越强 , 其挥发物越易被吸附, 从而 焊点空洞越容易形成。此外 , 杂质在液态 的合金焊 料粉中聚集 , 同样形成空洞 。 空洞在 i g b t模 块 的使用 过程 中并不 维持 稳 定 , 由于材料热膨胀系数( c t e, c o e ffic i e n t o f t h e r ma l e x p a n s i o n ) 的不匹配, 随着工作过程中模块温度的变 化将产生热应力 , 从而使得空洞进一步扩大 , 长期使 用甚至造成相邻空洞连成片而产生焊料层 的脱层 , 从而造成模块的功能失效 。 2 模型描述及仿真相关参数 以 1 2 0 0 v、 7 5 a的 i g b t模块 为例 , 建立有 限 元模型进行分 析。其 中 i g b t芯片为 主要热源 , 其 工作 中的功率损耗为 6 0 w, 芯片尺寸为 6 5 mm 6 5 mm, 模块内部共有六块 i g b t芯片 , 分布在两块 d b c基板上 。底板材料为铜。 采用 c o ms o l有限元分析软件 计算稳态 热传 导问题 , 建立几何模型和有限元模 型时作 出如下假 设 : 铝线线径为 0 5 mm, 相对模块整体传热很小 , 故 认为芯片热量不沿铝线传递 , 因此模 型中忽略键合 线 ; i g b t器件工作 中, 热传递方式包括模块 内部 由 于芯片 自发热进行 的热传 导, 模块表面于外界空气 的对流换热 , 以及热源的辐射换热 。在计算 中, 由于 工作温度不高于 1 2 5 c i = 并且模块 内部填充热导率小 于 1 w ( m k ) 的硅凝胶 , 故忽略 了辐射换热和模 块内的对流换热 ; 模块整体安装在带翅片 的热沉上 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综上 , 认 为模块 的热传递途径 为对 芯 片施 加均 匀 热源 , 热 量从 芯 片通 过 焊料 、 d b c、 铜基板、 热沉途径向外界传热。基板底 面施加 当量对 流换 热 系数 ( 2 0 0 0 w m k) , 环境 温度 6 莒 一 譬量 , 血 h 晋 l_ 一 1 2 8 中 i鼋 鼋; 舛譬 研宪 瞎学瓤 2 0 1 4 年第2 期 焊料层无空洞时模 块整体温度分布如 图 6 ( a ) 所示 , 最高 温度 为 9 6 4 1 4 。而 当模块 内出现空 洞 , 在六块芯片上分别增加一个空洞 , 即使空洞率很 低( 此处根据 上文所测焊料层空洞 尺寸分 布, 取 中 间值 即空洞半径 0 5 m m, 空洞率为 1 8 ) , 芯片最 高温升高为 1 3 3 7 1 , 出现在空洞上方 , 形成热斑 , 直接造成芯片烧毁 , 如图 6 ( b ) 所示。 当焊料层 出现空洞 时, 空洞处的热导率为空气 热导率 5 w ( m k) , 远远低于焊料的导热能力 , 热 量在空洞处聚集形成热斑 , 烧毁芯片。 3 2空洞 尺寸对温 度分布 的影响 针对 3 1中模块中存在空洞的情况进一步进行 分析, 研究空洞尺寸对温度分布的影响。空洞尺寸 影响芯片热斑处的最高温, 在焊接工艺 中难免出现 空洞 , 故而研究满足可靠性要求 的空洞率允许范围 来规范工艺 , 从而制定 焊接工艺的检测标准 。假设 空洞位 于焊料层 的中心 , 空洞半径从 0 m m 1 m m 变化且变化步进为 0 1 m m时 , 芯片温度分布如图 7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 出, 存在空洞时温度明显上升 , 并且 , 随着空洞直径的增加 , 芯片位于空洞上方位置 的温 度 急 剧 增 加。无 空 洞 时, 芯 片最 高 温 度 为 7 0 , 而 当空洞尺寸增加到半径 1 mm时, 芯片最高 温升高到 1 0 7 。焊料层空洞半径与芯片最高温度 的关系如图 8所示 。由图 7可见 , 从焊料层存在空 洞开始 , 焊料层空洞半径与芯片最高温基本呈线性 关 系。 _ o 5 0 0 0 5 1 0 1 5 2 0 2 5 3 o 3 5 标轴 m m 图 7 焊料层空洞半径与芯片温度分布 的关系 l 1 o : 95 赠 9 0 惺8 5 嚼8 o 萎77 o5 6 5 图8 焊料层空洞半径与芯片最高温度的关系 3 3 空洞位置分布对温度分布 的影响 焊料层空洞无法避免的时候 , 焊料层空洞的位 置就变得尤为重要。关键部位确保无空洞 , 部分位 置出现空洞在可靠性适应范 围之 内是可以接受 的。 基于整体模块的分析结果 , 分析 图 5中 16特征 点。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不同位置空洞分布对芯片 最高温的影响 , 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从图中可以发 现 , 焊料空洞越靠近焊料层 中央( 如点 1 、 2 、 3 ) , 造成 的温度增加就越高 。如果焊料层空洞位于底边角点 处( 如点 5 、 6 ) , 则温度增加就较 少。当空洞半径 为 0 5 m m时 , 空洞出现在最中心时芯片最高温为 7 6 c i = , 而位于底边中心处芯片最高温则为 7 0 c i 二 。这是因为 越靠近焊料中心的位置, 越容易形成热量集 中而导致 温度较高。因此 , 控制空洞出现的位置在焊接工艺中 也极为重要 , 在焊料层空洞无法避免的时候 , 尽量使 空洞出现在角落处, 可降低空洞对温度增加的影响。 p 赠 幄 略 均 特征位置点 图 9不同位置空洞分布与芯片最高温 的关 系 3 4 空洞存在时焊料层厚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空洞的存在及焊料层本身性质同时作用于对模 块温度分布的影响, 因此进行多重因素的分析 , 进一 步针对空洞存在时焊料层厚度变化对模块温度分布 的影响进行分析。 参考 i g b t模 块 的贴 片 焊 接工 艺 , 焊 料 层 厚 度从 0 1 m m 0 2 mm进 行参数化 分析 , 步进 取 0 0 2 m m。此时, 设定空洞半径 0 5 m m, 空洞位置位 于 6号点( 参考图 5空洞位置标注) 。研究焊料层厚 度与芯片最高温度的关系 , 分析结果如图 1 0所示。 1 0 0 0 9 9 5 越 9 9 0 哩 9 8 5 僵 9 8 0 9 7 5 9 7 0 0 1 0 0 1 2 0 1 4 0 1 6 0 1 8 0 2 0 焊料层厚度 n u n 图 1 0 焊料层厚度与芯片最 高温 度的关系 2 0 1 4年第 2期 徐玲 等: i g b t模块焊料层空洞对模块温度影响的研究 1 2 9 从图中可见 , 焊料层厚度与芯片最高温度 的关 系几乎呈线性变化, 且焊料层厚度每增加 0 1 m lt i , 芯片最高温升高 2 7 。据此可控制焊料层 的最高 厚度 。 4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 , 得出以下结论 : ( 1 ) 空洞存在极大地增加了芯片最高温度 。无 空洞时芯片的最高温度仅为 9 6 4 1 4 c, 而当空洞半 径为 0 5 mm时 , 芯片最高温达到 1 3 3 7 1 c c, 出现在 空洞位置处, 造成芯片局部过热而烧毁。 ( 2 ) 空洞尺寸越大 , 温度增加越 明显。随着空 洞尺寸从 0增加到 1 m m, 芯片最高温度从 7 0 c增 加到 1 0 7 。 ( 3 ) 焊料层空洞越 靠近中心位 置, 相应芯片 的 最高温度就越高。当空洞半径 为 0 5 i t l n l 时 , 分析 六个特征位置点空洞可以发现 , 空洞 出现在最中心 时芯片最高温为 7 6 c, 而位于底边 中心处芯片最高 温则为 7 0 c i = 。 ( 4 ) 焊 料层 厚 度越 大 , 相 应 芯 片 的最 高温 度 就越高。当空洞半径为 0 5 mm, 空洞 出现在最 中 心时 , 随着焊料层厚 度从 0 1 mm到 0 2 mm变化 时 , 焊 料层厚 度每增 加 0 1 m m, 芯 片最高温 升高 2 7 。 因此 , 在焊接工艺 中, 由于现有的真空 回流焊接 工艺条件无法避免空洞的形成 , 那么保证一定 的空 洞率范围即控制空洞尺寸在允许大小之 内, 并且控 制空洞出现的位置尽量在边角处 , 焊料层厚度可适 当减薄 , 将极大地降低空洞 的存在对温度升高的影 响, 从而提高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参考文献 : 2 3 刘勇 微电子器件及封装的建模与仿真 m 北京 : 科 学 出版社 2 0 1 0 oti aba k c, bhatti r s, ekere n n e t a1 the r ma l e f f e c t s o f di e at t a c h vo i d s l o c a t i o n a n d s t y l e o n p e r f o rm a n c e o f c h i p l e v e l p a c k a g e c i n a d a p t i v e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i c a s t ) , 3 r d i e e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 2 01 1: 231 - 6 f l e i s che r a s cha ng l h j ohn s on b c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i e at t a c h v o i d i n g o n t h e t h e r mal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c h i p l e v e l p a c k a g e s j m i c r o e l e e t r o n i c s r e l i a b i l i t y , 2 0 o 6 , 4 6 ( 5 6): 7 9 4 8 0 4 4 5 6 7 8 9 1 0 1 2 1 3 li u y p o we r el e c t r o n i c p a c k a g i n g: de s i g n, as s e mb l y p r o c e s s , r e l i a b i l i t y a n d mo d e l i n g m g e rma n y : s p r i n g e r , 2 0 1 2 丁杰, 唐玉兔 , 忻力, 等 i g b t模块封装的热性能分析 j 机车电传动, 2 0 1 3 ( 0 2 ) : 9 - 1 2 施建根, 孙伟锋 , 景伟平, 等 车载 i g b t器件封装装片 工艺中空洞的失效研究 j 电子与封装, 2 0 1 0 ( 2 ) : 2 3 7 张小玲, 张健 , 谢雪松, 等 i g b t热特性的仿真及焊料 层分析 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 0 1 1 , ( 6 ) : 5 5 5 - 8 张雨秋, 刘玉敏 智能功率模块的封装结构和发展趋 势 j 电子与封装 2 0 0 9( 4 ) : 4 7 xu l h, p ang j h l, c he f x i mp a c t o f t h e r ma l c y c l i n g o n s n - ag - c u s o l d e r j o i n t s a n d b o a r d - le v e l dr o p re - l i a b i l i t y j j o u r n a l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ma t e r i al s , 2 0 0 8 , 3 7 ( 6 ) : 8 8 0 -6 o nuki , j , c honan, y, a 1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o l d e rin g c o n d i t i o n s o n vo i d f o r ma t i o n i n l arg e ar e a s o l d e r j o i n t s j ma t e r i a l s tr a n s a c t i o n s 2 0 0 2, 4 3( 7): 1 7 7 4 - 7 z hai m, guo mj e f f e c t o f h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s o l d e r v o i d o n he a t di s s i p a t i o n p e rfo rm a n c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