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_SECRET.doc_第1页
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_SECRET.doc_第2页
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_SECRET.doc_第3页
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_SECRET.doc_第4页
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_SECRET.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kv变配电室启动方案1、工程简介*位于横琴岛小横琴山西侧靠磨刀门水道边,总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南北长1km,东西宽330m。天然气处理规模460104m3/d。本工程由*公司负责设计,由*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现场监理。本工程的电气部分包括:在站控中心和生活区各新建10/0.4kv变配电室一座,站控中心内的变压器容量为:2x1000kva和2x800kva,厂前生活区变配电室的容量为:1x1000kva。10kv系统主接线形式采用单母线分段,1#电源引自连屏110kv变电站,2#电源引自石山110kv变电站,正常情况下,母联断开,两进线电源同时运行,任一电源失电,检无压、无流,经延时跳失电侧开关,再合母联开关。400v系统母线分四段,i段和ii段主接线形式采用单母线分段,iii段和iv段主接线形式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系统图见附图一。2、方案的编写依据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9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标准 gb50150-91有关的电气计量表计检定规程。电气设备的厂家技术文件资料。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的电气试验,运行安全操作规程。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文件及支撑性文件。本方案的编写是以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和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法规等为依据进行编写的。3、送电前的准备工作3.1电气试验(1)主要试验设备名称绝缘电阻测试仪,交流耐压试验设备,直流高压试验器,继电器综合测试仪,机械特性测试仪,操作台,大电流发生器,交流试验变压器,高压核相仪,直流双臂电桥,变压比电桥,放电棒,标准电流互感器,标准电压互感器,标准电流表,标准电压表。高压电缆试验 (2)电气调校试验程序如下10千伏系统受电试验保护操作整组试验图纸审核氧化锌避雷器试验变压器试验10千伏系统高压断路器试验电压护感器试验电流互感器试验过电压保护器试验综合保护继电器校验直流充电柜调试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3)高压试验项目(3.1)高压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测量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及泄露电流测量、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本项目高压电缆直流试验电压为42 kv,试验时间为15分钟,泄露电流小于20a。当泄露电流很不稳定或泄露电流随试验电压升高急剧上升或泄露电流随试验时间延长有上升现象三种情况之一出现时,电缆绝缘可能有缺陷,应找出缺陷并予以处理。(3.2)氧化锌避雷器试验项目包括绝缘电阻测试、直流参考电压、直流1ma时的电压值u1ma 、75u1ma时泄露直流(a)、工频放电电压。(3.3)变压器试验项目包括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绕组连同套管的耐压试验、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检查相位。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与制造厂铭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应符合变压比的规律。本项目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为/y,二次侧中性点接地。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试验值的70。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1分钟的工频耐受电压达到24kv。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壳的绝缘电阻,持续1分钟,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分钟,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宜在高压侧进行,试验时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变压器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变压器试运行24小时,认真检测电流、电压、温度值,并做好记录。变压器并列运行前先核对相位,相位无误后方可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并列运行。(3.4)高压断路器试验包括主回路绝缘试验、机械特性试验、主回路工频耐压试验,导电回路电阻测试。10kv断路器常温下绝缘电阻应1200m;机械特性试验中测试的合闸时间100ms,分闸时间50ms;交流耐压达到42kv耐压1分钟;导电回路电阻50 。(3.5)电压护感器柜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交流耐压、直流电阻测试、变压比测试。(3.6)电流护感器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交流耐压试验、直流电阻测试、交流比试验和极性检查。(3.7)过电压保护器试验包括绝缘电阻测试和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本工程过电压保护器型号分tbp-a-12.7f/85和tbp-b-12.7f/85两种。它们的工频放电电压值范围为15.48kv20.64kv和20.88kv27.84kv,试验时只有内部间隙放电,外围任何部分不得有闪络。说明:对电气调校试验程序中的其余试验项目由我方配合厂家完成。对监理、业主或相关方提出的其它试验要求现场再协商出方案。试验数据填写表格见后面附表一至附表七。3.2变配电所受电条件(1) 送电前必须清理现场。清除一切障碍物,盖好盖板,打扫卫生。(2) 所有的受电设备均须做完各项单体试验且合格,并有正式试验报告供有关部门审查。(3) 受电系统应作模拟试验且符合设计图纸的功能要求,并取得甲方有关的技术负责部门的确认。(4)配电室的信号、直流系统项工作正常以保证送电成功。其整流系统的电源,送电前由 可靠的临时电源供给,待受电完毕,倒至正式电源。(5) 所有母线的交接试验,除执行国家有关规范的条款外,当对其绝缘性能有怀疑时,须实行交流耐压试验确认。(6) 各开关均在试验位置,且能保证推拉灵活,各插头接触良好,接地刀闸位置正确。(7)与上级变电所有可靠的通讯设施,受电方案及申请经有关部门批准3.3 10kv站控中心变配电室投运程序送电前,会同业主、监理等有关人员联合对整个需受电系统进行认真检查,自查合格后,按供电局要求的程序进行送电申请。接收到供电局送电通知单后变配电室方可投电。3.4投电试运行领导小组人员名单4送电步骤(1)专人检查高压系统绝缘并有记录。(2)再检查一遍开关位置,所有的高压开关均须在试验、断开位置。(3)通知上级变电所,对进线线路送电,进线柜带电显示器上3指示灯亮说明进线线路a、b、c三相有电。(4)直流系统送电,使合闸、控制小母线带电,保证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分闸线圈、继电保护仪器的工作电源。(5)将进线柜对应的计量柜手车二次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将进线柜对应的计量柜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盘前模拟动静触头指示灯亮表示小车摇到位),合上空气开关1zk、2zk,通过电子电能表显示屏的轮显按键确定进线电压值。(6)将进线手车二次动触头插入静触头,确定进线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合上11q,给分合闸回路提供直流电,合上1q,给综合保护仪提供直流电,将进线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盘前模拟动静触头指示灯亮表示小车摇到位),合上储能开关hk,储能电机进行储能,储能指示灯ud亮表示储能完毕。将11sa拧到就地位置,12sa拧到合闸位置,进线断路器合闸,合闸指示灯11hl亮,分合闸状态指示灯指向合闸位置。(7)将pt手车二次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将pt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盘前模拟动静触头指示灯亮表示小车摇到位),合上1q、2q空开,给综合保护仪和消谐装置提供直流电,合上1zk3zk空开,综合保护仪显示母线电压值。(8)如果只送i段电源进线,将隔离手车二次动触头插入静触头,将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盘前模拟动静触头指示灯亮表示小车摇到位)。将母联手车二次动触头插入静触头,确定母联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合上11q,给分合闸回路提供直流电,合上1q,给综合保护仪提供直流电,将母联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盘前模拟动静触头指示灯亮表示小车摇到位),合上储能开关hk,储能电机进行储能,储能指示灯ud亮表示储能完毕。将11sa拧到就地位置,12sa拧到合闸位置,进线断路器合闸,合闸指示灯11hl亮,分合闸状态指示灯指向合闸位置。母联投入,给另一段负载供电。(9)如果ii段电源进线也合,参照图纸重复上述步骤(1)(7)。并且用高压核相仪进行核相,确保相位一致。5、安全技术措施1) 各系统绝缘合格且正常后方能送电。2) 要设有足够的警示牌。3) 与送电无关的人员一律撤离送电现场,可设立送电专区证,由安全保卫人员执行。4) 要备有足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