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m 趸船 技术设计 标记 数量 修改标记 签字 日期 编制 杜华明 会签 校对 jfyz701-110-02js 标检 总面积 1 . 2 6 m 2 共 2 1 页 第 1 页 审核 陈荣堤 审定 江武玖 日期 2009.11 船体结构计算书 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扬州分公司 船体结构计算 船体结构计算 概述: 本船系一艘码头系泊趸船,停靠在沿海遮蔽水域的港湾。码头前沿水深 5.0m,潮差 1.5m, 供系泊 5000 吨级到 10000 吨级船舶。本船按中国船级社规范和中国海事局颁布的法规进行技 术送审设计。 compass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基本数据 _ 垂线间长.m : 104.216 夏季载重水线长.m : 104.216 型宽.m : 32.0 型深.m : 5.0 夏季载重线吃水.m : 1.6 排水量.t : 4803.2 航行中最小首吃水.m : 1.45 折减系数 fd. : 1.0 折减系数 fb. : 1.0 尾垂线距零号肋位的距离.mm : 0.0 舭部半径.mm : 1000.0 最大中拱静水弯矩(+).kn.m : 最大中垂静水弯矩(-).kn.m : 船型:驳船 冰区加强:无冰区加强 航区:3 类航区 船长.m : 101.09 方形系数. : 0.905 l/b. : 3.159 b/d. : 6.4 _ 肋位表 _ 序号 肋距 肋位号 1 600.00 mm 0 骨材间距 _ 肋骨、横梁或纵骨的标准间距.m : 0.662 首尾尖舱内肋骨或舷侧纵骨的标准间距.m : 0.6 船端 0.05l 区域内,上层建筑及甲板室的甲板纵骨或横梁的标准间距.m : 0.6 骨材的最大间距为 1m 甲板骨架计算压头 h - 第 2 篇第 2 章第 8 节 _ 距首垂线 0.075l 以前的露天强力甲板或露天首楼甲板: 纵桁和强横梁.m : 4.2 纵骨和横梁.m : 1.8 距首垂线 0.075l 至 0.15l 之间的露天强力甲板或首楼甲板: 纵桁和强横梁.m : 3.2 纵骨和横梁.m : 1.5 距首垂线 0.15l 以后的露天强力甲板.m : 1.2 距首垂线 0.15l 以后的露天上层建筑甲板.m : 1.0 船体结构外板 - 船底板和平板龙骨距船端 0.075l 区域内 _ 项目标识:船底板和平板龙骨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或纵骨间距 .m : 0.6 肋骨标准间距 .m : 0.662 注:该值应=0.7。若空缺,按首尖舱的骨材间距计算 船底板厚度.mm : 8.107(8.0) 平板龙骨厚度.mm : 9.807(10.0) 实取: 船底板 t=12mm 平板龙骨 t=12*1800mm 船体结构外板 - 舷侧外板和舷顶列板距船端 0.075l 区域内 _ 项目标识:舷侧外板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或纵骨间距 .m : 0.6 肋骨标准间距 .m : 0.662 注:该值应=0.7。若空缺,按首尖舱的骨材间距计算 舷侧外板和舷顶列板厚度.mm : 8.107(8.0) 实取: 舷侧外板 t=10mm 舷顶列板 t=14*1880mm 船体结构外板 - 外板横骨架式.船中 0.4l 区域内 _ 项目标识:外板(船中)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 .m : 0.6 船底桁材或龙骨间距(船底板) .m : 3.5 船底桁材或龙骨间距(舭列板) .m : 2.8 距基线 3/4d 以上的舷侧纵桁间距(舷侧外板) .m : 2.0 距基线 d/4 以下的舷侧纵桁间距(舷侧外板) .m : 2.0 舷侧纵桁间距(舷顶列板) .m : 2.0 船底板厚度.mm : 10.6(10.5) 平板龙骨厚度.mm : 12.3(12.5) 舭列板厚度.mm : 10.398(10.5) 距基线 3/4d 以上的舷侧外板厚度.mm : 7.812(8.0) 距基线 d/4 以下的舷侧外板厚度.mm : 7.705(7.5) 舷顶列板厚度.mm : 9.097(9.0) 在任何情况下舷顶列板的厚度均应不小于强力甲板边板厚度的 0.8 倍 实取:船底板 t=12mm 平板龙骨 t=14*1800mm 舭列板 t=12mm 舷侧外板 t=12mm 舷顶列板 t=14*1880mm 船体结构外板 - 船底板和平板龙骨纵骨架式.船中 0.4l 区域内 _ 项目标识:船底板和平板龙骨(船中) 材料:普通钢 纵骨间距 .m : 0.35 船底板厚度.mm : 8.008(8.0) 平板龙骨厚度.mm : 9.708(9.5) 实取: 船底板 t=12mm 平板龙骨 t=14*1800mm 船体结构外板 - 舭列板纵骨架式 _ 项目标识:舭列板 材料:普通钢 纵骨间距 .m : 0.35 舭列板厚度(船中 0.4l 区域).mm : 8.008(8.0) 舭列板厚度(其他区域).mm : 8.008(8.0) 实取:舭列板 t=12mm 船体结构舷侧骨架 - 主肋骨 _ 项目标识:普通肋骨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 .m : 0.6 肋骨跨距 .m : 4.0 注:在舷侧实肋板面板或内底板的上缘至最下层甲板边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设置支持主肋骨的舷侧纵桁数. : 1.0 肋骨跨距 .m : 2.0 注:肋板的面板或内底板的上缘至舷侧纵桁或舷侧纵桁之间或舷侧纵桁至甲板的垂直距离 剖面模数.cm3 : 20.0 剖面惯性矩.cm4 : 128.0 在任何情况下,主肋骨的剖面模数应不小于甲板间肋骨的剖面模数 实取:肋骨 l1409010 w=176.671 cm3 i2161.325cm4 船体结构舷侧骨架 - 舷侧纵桁横骨架式.支持主肋骨 _ 项目标识:舷侧纵桁 材料:普通钢 舷侧纵桁支持面积的宽度 .m : 1.512 舷侧纵桁跨距 .m : 1.8 跨距中点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m : 2.0 跨距中点至平板龙骨以上 1.4d(d 为吃水)处的垂直距离(深舱) .m : 0.0 剖面模数.cm3 : 64.959 剖面惯性矩.cm4 : 343.901 实取:舷侧纵桁 20121 03510 w=810.54 cm3 i26378.285cm4 舷侧强肋骨:实取: 20121 03510 按2.7.4 要求按单跨梁直接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计算见p-13 船体结构舷侧骨架 - 肋骨首尖舱内 _ 项目标识:肋骨(船首)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 .m : 0.6 肋骨跨距尖舱舷侧纵桁的垂直间距 .m : 2.0 剖面模数.cm3 : 18.768 剖面惯性矩.cm4 : 154.56 实取:肋骨 l l1409010 w=173.358 cm3 i2048.311cm4 船体结构舷侧骨架 - 肋骨尾尖舱内 _ 项目标识:肋骨(船尾) 材料:普通钢 肋骨间距 .m : 0.6 肋骨跨距尖舱舷侧纵桁的垂直间距 .m : 2.0 剖面模数.cm3 : 18.768 剖面惯性矩.cm4 : 154.56 实取:肋骨 l l1409010 w=173.358 cm3 i2048.311cm4 船体结构支柱 - 管形支柱 _ 项目标识:管形支柱 材料:普通钢 支柱所支持的甲板面积的长度 .m : 3.6 支柱所支持的甲板面积的平均宽度 .m : 3.5 支柱所支持的甲板的计算压头 .m : 4.2 上方支柱所传递的载荷 .kn : 140.0 支柱全长 .m : 3.65 支柱的平均直径 .mm : 168.0 支柱的壁厚 .mm : 12.0 管形支柱实际横剖面积.cm2 : 63.335 规范要求的管形支柱横剖面积.cm2 : 52.629 规范要求的管形支柱壁厚.mm : 9.964(10.0) 实取:支柱 16812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板 _ 项目标识:防撞舱壁 材料:普通钢 扶强材间距 .m : 0.35 在舷侧处由列板下缘量到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5.0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2.0 舱壁板厚度.mm : 5.5(5.5) 舱壁板厚度(最下列板).mm : 6.5(6.5) 实取:舱壁板 t=8mm 最下列板 t=10mm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板 _ 项目标识:其他舱壁 材料:普通钢 扶强材间距 .m : 0.35 在舷侧处由列板下缘量到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4.0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1.0 舱壁板厚度.mm : 5.5(5.5) 舱壁板厚度(最下列板).mm : 6.5(6.5) 实取:舱壁板 t=8mm 最下列板 t=10mm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扶强材 _ 项目标识:防撞舱壁 材料:普通钢 扶强材间距.m : 0.35 扶强材跨距 .m : 2.84 在舷侧处由扶强材跨距中点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4.625 c(=6 或 3,见规范 2.12.4.1) . : 3.0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2.0 舱壁扶强材剖面模数.cm3 : 48.961 实取:扶强材14b w=108.616 cm3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扶强材 _ 项目标识:其他舱壁 材料:普通钢 扶强材间距.m : 0.35 扶强材跨距 .m : 2.84 在舷侧处由扶强材跨距中点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3.7 c(=6 或 3,见规范 2.12.4.1) . : 3.0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1.0 舱壁扶强材剖面模数.cm3 : 31.335 实取:扶强材14b w=108.616 cm3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桁材 _ 项目标识:防撞舱壁 材料:普通钢 桁材支持的面积的宽度 .m : 3.5 桁材跨距 .m : 2.15 在舷侧处由桁材跨距中点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3.075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2.0 舱壁桁材剖面模数.cm3 : 410.435 实取:桁材 12012 03510 w=831.857cm3 船体结构水密舱壁 - 平面舱壁桁材 _ 项目标识:其他舱壁 材料:普通钢 桁材支持的面积的宽度 .m : 3.5 桁材跨距 .m : 2.15 在舷侧处由桁材跨距中点量至舱壁甲板的垂直距离 .m : 3.075 类型(防撞舱壁=2,其他=1). : 1.0 舱壁桁材剖面模数.cm3 : 328.348 实取:桁材 12012 03510 w=831.857cm3 船体结构车辆甲板 - 甲板 _ 项目标识:车辆甲板板 材料:普通钢 轮印上的荷重 .t : 3.568 轮印宽度 .m : 0.2 轮印长度 .m : 0.3 甲板板格宽度 .m : 0.35 甲板板格长度 .m : 1.8 由甲板量至深舱顶的垂直距离 .m : 0.0 由深舱顶量至溢流管顶的垂直距离 .m : 0.0 甲板厚度.mm : 8.077(8.0) 甲板厚度(深舱).mm : 8.077(8.0) 实取:车辆甲板 t=14mm 船体结构车辆甲板 - 纵骨和强横梁无集中载荷 _ 项目标识:车辆甲板纵骨和强横梁 材料:普通钢 甲板的计算压头 .m : 2.5 车辆载荷 .t : 14.27 注:叉式装卸车的总质量或载运车辆的一根车轴的载荷 骨材间距 .m : 0.35 骨材跨距 .m : 1.8 纵桁或强横梁间距 .m : 1.8 纵桁或强横梁跨距 .m : 3.5 轮距 .m : 2.3 注:轮距为同一轴上两端的最外侧两轮的距离 甲板类型. : 2.0 注:=1,对于使用叉式车辆装卸货物的载货甲板 =2,对于永久性载运车辆的甲板 甲板纵骨或横梁剖面模数.cm3 : 143.661 甲板纵桁或强横梁剖面模数.cm3 : 261.844 实取:纵骨 16b w=158.604 cm3 强横梁 06114 05010 w=1818.101cm3 按2.21.2.2和2.21.2.3要求对车辆甲板甲板纵骨、甲板纵桁及甲板强横梁 按单 跨梁受集中载荷进行直接计算。 具体计算如下: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强肋骨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强肋骨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标识:强肋骨 跨距:2.658 m 惯性矩:23925.03 cm4 模数:850.032 cm3 许用应力:93.2 n/mm2 弹性模量:210000 n/mm2 载荷载荷 载荷类型载荷起点距离起点载荷载荷终点距离终点载荷 (m)(kn)(m)(kn) 集中 1.512 70.632 0 0 计算结果计算结果 位置弯矩剪力挠度正应力 (m)(kn*m)(kn)(mm)(n/mm2) 000.019.852-28.068.00023.35 000.116.122-28.068-.00318.97 000.312.392-28.068-.01214.58 000.48.662-28.068-.02610.19 000.54.932-28.068-.0425.80 000.71.201-28.068-.0601.41 000.8-2.529-28.068-.078-2.97 000.9-6.259-28.068-.096-7.36 001.1-9.989-28.068-.111-11.75 001.2-13.719-28.068-.123-16.14 001.3-17.450-28.068-.130-20.53 001.5-21.180-28.068-.131-24.92 001.6-19.06242.564-.125-22.42 001.7-13.40542.564-.112-15.77 001.9-7.74842.564-.094-9.12 002.0-2.09142.564-.074-2.46 002.13.56642.564-.0524.19 002.39.22242.564-.03210.85 002.414.87942.564-.01617.50 002.520.53642.564-.00424.16 002.726.19342.564.00030.81 9 注:具有*号的值超过许用应力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模型 弯矩最大值= 26.19267 kn*m位置= 2.658 m 剪力最大值= 42.56429 kn位置= 1.51506 m 挠度最大值= .1317766 mm位置= 1.40874 m 正应力最大值= 30.813744 n/mm2位置= 2.658 m 1 0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甲板纵骨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甲板纵骨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标识:甲板纵骨 跨距:1.8 m 惯性矩:2148.822 cm4 模数:158.604 cm3 许用应力:104 n/mm2 弹性模量:210000 n/mm2 载荷载荷 载荷类型载荷起点距离起点载荷载荷终点距离终点载荷 (m)(kn)(m)(kn) 集中 .9 70 0 0 计算结果计算结果 位置弯矩剪力挠度正应力 (m)(kn*m)(kn)(mm)(n/mm2) 000.015.750-35.000.00099.30 000.112.600-35.000-.01379.44 000.29.450-35.000-.04959.58 000.36.300-35.000-.10239.72 000.43.150-35.000-.16619.86 000.5.000-35.000-.236.00 000.5-3.150-35.000-.305-19.86 000.6-6.300-35.000-.369-39.72 000.7-9.450-35.000-.422-59.58 000.8-12.600-35.000-.458-79.44 000.9-15.75035.000-.471-99.30 001.0-12.60035.000-.458-79.44 001.1-9.45035.000-.422-59.58 001.2-6.30035.000-.369-39.72 001.3-3.15035.000-.305-19.86 001.4.00035.000-.236.00 001.43.15035.000-.16619.86 001.56.30035.000-.10239.72 001.69.45035.000-.04959.58 001.712.60035.000-.01379.44 001.815.75035.000.00099.30 1 1 注:具有*号的值超过许用应力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模型 弯矩最大值= 15.75 kn*m位置= 1.8 m 剪力最大值= 35 kn位置= 0 m 挠度最大值= .4711884 mm位置= .9 m 正应力最大值= 99.303952 n/mm2位置= 1.8 m 1 2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甲板纵桁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甲板纵桁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标识:甲板纵桁 跨距:1.8 m 惯性矩:75935.2 cm4 模数:1845.967 cm3 许用应力:118 n/mm2 弹性模量:210000 n/mm2 载荷载荷 载荷类型载荷起点距离起点载荷载荷终点距离终点载荷 (m)(kn)(m)(kn) 集中 .9 140 0 0 计算结果计算结果 位置弯矩剪力挠度正应力 (m)(kn*m)(kn)(mm)(n/mm2) 000.031.500-70.000.00017.06 000.125.200-70.000-.00113.65 000.218.900-70.000-.00310.24 000.312.600-70.000-.0066.83 000.46.300-70.000-.0093.41 000.5.000-70.000-.013.00 000.5-6.300-70.000-.017-3.41 000.6-12.600-70.000-.021-6.83 000.7-18.900-70.000-.024-10.24 000.8-25.200-70.000-.026-13.65 000.9-31.50070.000-.027-17.06 001.0-25.20070.000-.026-13.65 001.1-18.90070.000-.024-10.24 001.2-12.60070.000-.021-6.83 001.3-6.30070.000-.017-3.41 001.4.00070.000-.013.00 001.46.30070.000-.0093.41 001.512.60070.000-.0066.83 001.618.90070.000-.00310.24 001.725.20070.000-.00113.65 001.831.50070.000.00017.06 1 5 注:具有*号的值超过许用应力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单跨梁模型 弯矩最大值= 31.50001 kn*m位置= 1.8 m 剪力最大值= 70 kn位置= 0 m 挠度最大值= 2.666747e-02 mm位置= .9 m 正应力最大值= 17.064232 n/mm2位置= 1.8 m 1 6 c o m p a s sc o m p a s s 甲板强横梁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甲板强横梁单跨梁强度计算 ccsrs(ver:0301) 标识:甲板强横梁 跨距:3.5 m 惯性矩:71430.25 cm4 模数:1818.101 cm3 许用应力:118 n/mm2 弹性模量:210000 n/mm2 载荷载荷 载荷类型载荷起点距离起点载荷载荷终点距离终点载荷 (m)(kn)(m)(kn) 集中 1.75 140 0 0 计算结果计算结果 位置弯矩剪力挠度正应力 (m)(kn*m)(kn)(mm)(n/mm2) 000.061.250-70.000.00033.69 000.249.000-70.000-.00626.95 000.436.750-70.000-.02220.21 000.524.500-70.000-.04513.48 000.712.250-70.000-.0736.74 000.9.000-70.000-.104.00 001.1-12.250-70.000-.135-6.74 001.2-24.500-70.000-.163-13.48 001.4-36.750-70.000-.187-20.21 001.6-49.000-70.000-.203-26.95 001.8-61.25070.000-.208-33.69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不良事件与险危事件分析
- 执行采购工作总结
- 了解课件教学课件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生产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无偿保管合同的模板5篇
- 黑龙江省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2025年成人高考英语(高起点)复习题及答案
- 结算岗位工作总结
- 数据汇报高级感
- 前列腺增生科普课件
- 2025年财务核算招聘笔试模拟题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6《算盘》课时练(含答案)
- 鸡蛋品质检测与分析
- 铁路客运市场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优化
- 2026年色彩流行趋势报告
- 2025年县教育局中小学校长后备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衰护理题库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超声诊断在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的应用
- 舆论导向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