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税基础政策介绍一、环境保护税基本政策(一)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第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相应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税:1、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二)征税对象应税污染物,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工业噪声四类。固体废物为正列举:目前我省征收范围包括煤矸石、尾矿、危险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按条例第二条规定,其他固体废物由省政府明确,目前我省未明确,暂时不征。(三)计税依据和计算方法1.确定计税依据的一般原则(1)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按照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污染当量是指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同一介质相同污染当量的不同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基本相当。(2)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排放量(吨)确定。 (3)噪声。按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2.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具体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九条规定,每一排放口或者没有排放口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每一排放口的应税水污染物,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第一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项征收环境保护税,对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项征收环境保护税。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应纳税额为污染当量数乘以具体适用税额。3.固体废物排放量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应税固体废物的计税依据,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为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减去当期应税固体废物的贮存量、处置量、综合利用量的余额。4.工业噪声工业噪声按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每月税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是指实际产生的工业噪声与国家规定的工业噪声排放标准限值之间的差值。5.应税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条规定,计算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的分贝数的方法和顺序:(1)自动监测。纳税人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和监测规范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2)监测机构监测。纳税人未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监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的监测数据计算。(3)排污系数和物料衡算方法计算。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4)核定计算。不能按照税法第十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方法计算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抽样测算的方法核定计算。(四)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1.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税 目计税单位税 额备注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4元至14元固体废物煤矸石每吨5元尾矿每吨15元危险废物每吨1000元冶炼渣、粉煤灰、炉渣、其他固体废物(含半固态、液态废物)每吨25元噪声工业噪声超标13分贝每月350元1.一个单位边界上有多处噪声超标,根据最高一处超标声级计算应纳税额;当沿边界长度超过100米有两处以上噪声超标,按照两个单位计算应纳税额。2.一个单位有不同地点作业场所的,应当分别计算应纳税额,合并计征。3.昼、夜均超标的环境噪声,昼、夜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累计计征。4.声源一个月内超标不足15天的,减半计算应纳税额。5.夜间频繁突发和夜间偶然突发厂界超标噪声,按等效声级和峰值噪声两种指标中超标分贝值高的一项计算应纳税额。超标46分贝每月700元超标79分贝每月1400元超标1012分贝每月2800元超标1315分贝每月5600元超标16分贝以上每月11200元 2.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税额确定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体适用税额的确定和调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要求,在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3.计算案例以应税水污染物计算为例:甲化工厂是环境保护税纳税人,该厂仅有1个污水排放口且直接向黄河排放污水,已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和监测规范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检测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该排放口共排放污水5万吨(折合5万立方米),应税污染物为六价铬,浓度为:六价铬0.5mg/L。请计算该化工厂1月份应当缴纳的环境保护税(该厂所在省的水污染物税率为3元/污染当量,六价铬的污染当量值为0.02)。计算过程:(1)计算污染当量数六价铬污染当量数=1月份排放总量浓度值当量值=500000000.510000000.02=1250(2)应纳环境保护税=12503=3750(元)(五)税收减免1.免征情形(5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二条规定:(1)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2)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3)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4)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5)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2.减征情形(2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三条规定:(1)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 (2)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3.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享受减免税不需要事前办理备案手续。如地方税务机关无特别要求,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纳税申报的同时完成减免税申报。但纳税人应当保留减免税相关证明材料备查,如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资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自动监测和委托监测数据等材料。二、征收管理(一)征管基本规定1.税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环境保护税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征收管理。2.环保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污染物的监测管理。3.地方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四条第三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税务机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分工协作工作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申报期限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六条: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2.申报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环境保护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可以按次申报缴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九条:纳税人按季申报缴纳的,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纳税人按次申报缴纳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3.申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纳税人申报缴纳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三)征收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七条: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应税污染物排放地是指: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口所在地;应税固体废物产生地;应税噪声产生地。(四)数据传递和比对1.数据传递(1)环保部门信息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违法和受行政处罚情况等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定期交送税务机关。(2)税务机关信息传递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十五条第三款: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入库、减免税额、欠缴税款以及风险疑点等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定期交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2.数据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数据资料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相关数据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声换能器密封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态养殖模式推广效果评估报告
- 气井性能监测指标分析报告
- 橡胶制品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
-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全集
- 潍坊会计从业考试题型及答案
- 合肥红色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 太原推广方案在线咨询
- 会员抽奖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第七章 复数 7.2 复数的四则运算说课稿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财务大数据分析》教案
- 肥胖症诊断与治疗(2024版)指南解读
- 颅脑CT检查技术讲解
- 2025年高中数学说题比赛系列课件
- 临期品处理办法及流程
- 压裂泵往复密封动态磨损机理及失效自愈控制技术研究
- 消除三病反歧视培训
- 公司储备干部培训启动大会
- 初中英语1900词汇按词性分类
- 《旅游研究方法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 裂纹损伤容限评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