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论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 创 性 声 明 秉承祖国优 良道德传统和学校的严谨学风郑重申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 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文所研究的工 作和成果 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 的说 明并 己致谢 。 本论文及其相关资料若有不实之处,由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 娜荞 一 一 洲年 叫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 人 边 象 在 导 师 的 指 盯创 作 完 成 毕 业 论 文 。 本 此鲜论 文 的 答 辩 , 并己经在西安理工大学申请博士 才硕士学位。本人作为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同意 授权西安理工大学拥有学位 论文 的部分使用权 ,即: l )已获学位 的研 究生按学校规定 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 上交的学位论文,可 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 2) 为 教学和科研 目的,学校 可 以将 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 的学位论文 作为资料在 图书馆 、 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 本 人 学位 论 文 全 部 或 部 分 内容 的公布(包 括 刊 登 ) 授 权 西 安 理工 大 学研 究 生 部 办 理 。 (保 密 的学位 论 文在 解 密后 ,适 用本 授权 说 明 ) 论 文 作 者 签 一 坷导 师 红亘 全 咧 办 摘要 论文题 目: 西部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多元化模式研究 学科 : 马克 思主义基本 原理 作者姓 名 : 刘婷签名 : 指 导教师 : 王文奎教授签名 : 摘要 我 国西部农村地区 自然环境恶劣 ,基础设施薄弱 ,与东部形成鲜 明的差距 。西部地 区 特 别是西部农村 , 人 口的平均受教育年 限和健康指标都 明显地低于我 国平均水平 。开发西 部农村卫生资源 ,发展西部卫生事业 ,改善劳动力整体素质 ,是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 重要 内容 。 本文指 出,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基本价值主要有有效缓解 “ 健康贫 困”、提 高智 能投 资的效率 、提 高 收 入 分 配 的 公平 度 与 资源 利 用 效 率 和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 : 西 部 地 区 农 村 居 民健 康 水 平 低 下 的原 因 具 体 表 现 在 : 经济欠 发达 、文化教育水平落 后 、 西部地 区的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 、 医疗保健服 务资源欠缺和使用效率低下 、医疗保障制度 的 缺失、医疗卫生费用 的快速增长 。建立我 国西部地 区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多元化模式的 基本 思路 应 该是 : 以开发 自然 资源 为主逐 步转 向以开发人 力 资源 为主 ,从投 资主 体 、投 资 内容 、运作方式、融资渠道 以及投 资形式方面着手 ,通过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健康保 障制度 ,全 面构建我 国西部农村人力 资本投 资新体系 ,提 高西部地 区农村 居 民的健康水 平 ,增 强其资本含量 ,提升其 资本 品质 ,强化其增殖和竞争能力 。 关键词 : 人力资本 ; 健康 ; 投 资 ; 模式 a b str a ct s ub j eet:t he d i verse p attern r esearch of h um an h eal th investm ent in th g w6 s tg rn r u ra !a re a s s p e c ia lity : t h e b a s ic t en e t s o f m a r xis m n a m g :l iu t in g s u p e r vis o r: p ro f.wa n g w e n k u i 5 ig n a tu re : 5 ig n a tu re : a b s tra c t w亡 ste m r u ral a reas h as ad v e r se n at u ral eo n d itio n s an d w eak p h y sieal in f r ast r uet u re, w ith a sh 呷g a p b etw een t h e easter n an d w estem r u ral a r eas,esp eeially in t h e w estem reg io n ,th e av erag e n u 们 nb er o f y ears o f edu catio n a nd h ealth in d iea t o rs a r e sig nif i ea ntly lo w e r th an th e av e r ag e lev el in c h in a,d ev elop in g h ealth r e so u r c es an d im p r o v in g th e o v e r all q u ality o f th e w o r k f o ree 15 o n e o f th e m o st im p o r t a nt w o r k s in w七 ster n r u ral a reas.t he ar t iele su pp o r t ed b y th e m ain th eo r i es o f h u m an cap ital,star t s f r om th e r u ral resid en ts,b asie h ea l th p r o teetio n , in d icates th at h u m an reeo u rses are th e m o st im p or t a nt all o f th em . in eeon o m ie g r o w th , h u man ca pital p lay s a m o re im p o r t an t ro le t h an m ater i al ea pital. t o m ak e th e m o st o f h u m an eap ital, th e f u n d a men tal ele men t 15 h u m an h ealth . 5 0 th e v alu e o f h ealth in v est men t in h u man ea pital 15 n eed ed to an aly ze, th at 15, th e v alu e o f h ealth in v estm en t in h u m a n cap ital p lay s a n aetiv e ro le in allev iatin g th e p ro b lem o f ” h ealth p o v er t y , , , p rom o tin g th e d ev elo p m en t o f p r o d u etiv e f o rces, in ereasin g th e ef f ieien ey o f th e in tellig en ee in v estm en t,im p ro v in g th e eq u ality o f in eo m e d istr i b u tio n a nd th e u tilizatio n rate o f reso u rees. t h e a r tiele d o es a eo m p arativ e an aly sis a bo u t th e r u ral resid en ts, h ealth eo n d itio n in th e een tral an d w ester n areas an d g iv es a p o liey p rop o sal ealled t h e w este m h u m an reso u ree d ev elo p m e nt sh o u ld im p ro v e t h e r u r a l resid e nts,h ealth p ro teetio n in th at a r ea. 5 0 th e d iv ersif i ed h ealth in v estm en t m o d es are n eeessary ,th at 15,w e should star t f r om t h e investm ent su b jects, invest m ent sty l es and t h e developm ent and utilization o f h ealth ea r e reso u rces,an d w e sh o u ld aeeelerate to esta blish a nd im p ro v e th e b asie h ealth p ro tectio n sy stem to im p ro v e th e h ealth lev el o f w ester n r u ral resid en ts. k ey w o rd s: h u ma n c ap ital; h ealth ;w亡 ster n r u ral a reas; in v estm en t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目录 1 前言. , . 1 1.1 研 究 的背景及意义 . 1 1.2 国 内外研 究 的现状 . 2 1.3 研 究的内容及方法 . . 4 1.4 论文 的创新点 . 4 2 人力资本及其投 资理论概述 . 7 2.1 人力资本理论 . 7 2.1.1 古典人力 资本理论 . 7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7 2.1.3 当代 人力资本理论 . 8 2.2 人力 资本投 资理论 . 1 0 2.2.1 人力资本能量 . 1 0 2.2.2 人力资本投资 内容 . 1 0 3 人力 资本健康投 资的价值分析 . 1 3 3.1 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是缓解 “ 健康 贫 困 ”的有效手段 . 1 3 3.2 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有效促进生产 力的发展 . 1 4 3.2 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提 高 了智能投 资的效率 . 巧 3.2 人力 资本健康投 资提 高 收 入 分 配 的 公平 度 与 资源 利 用 效 率 . 巧 4 西 部 农 村 人 力资本健康状况及健康投资现状分析 . 1 7 4.1 西部农村地 区人力资本健康状况分析 . 1 7 4.1 .1 饮 用 水 状 况 .1 7 4.1.2 卫生厕所 使 用状 况 .1 8 4.1.3 孕产 妇健康 状 况 . 1 9 4.1.4 医疗 保 障状况 . . 2 0 4.1 .5 卫 生基础 设施拥 有状 况和 服务 利用情况 . 2 0 4.1.6 卫 生机构 的人 力 资源 数量和质 量 . 2 1 4.2 西部 农村地 区人 力 资本健康 投 资现状 分析 . 2 3 4.2.1 卫 生 费用 总 的情 况 . 2 3 4.2.2 农 民收入及 卫生 支 出状况 .2 4 4.2.3 地 方 政府 卫 生资金投 入状 况 . 2 5 4.2.4 民政 部 门医疗 救 助 状 况 .2 5 5 影 响西部 农村地 区人 力 资本 健康 水平 的因素 . 2 7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1 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健康水平的根本原因 . 2 7 5.2 文化教育水平落后是造成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健康水平低下的深层 原 因 . 27 5.3 西部地 区的 自然环境 因素加深 了西部地 区农村人力资本健康 问题 的严重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5.4 医疗保健服务资源欠缺和使用效率低下 . 2 8 5.5 西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 的缺 失 . 2 9 5.6 医疗 卫生费用 的快速增长抑制 了农 民的医疗保健需求 . 2 9 6 西部地 区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对策思考 . . 3 1 6.1 建立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多元化模式的必要性 . 3 1 6.1.1 人力资本健康 多元化投资模式有助于提高健康效能 . 3 1 6.1.2 人力资本健康 多元化投资模式 ,使卫生资源 的配置更加合理化和有效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6.1.3 人力资本健康多元化投资模式有助于健全农村卫生保健体系 . 3 1 6.1.4 人力资本健康多元化投 资模式使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进入 良性循环 32 6.2 构建西部地 区农村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多元化模式的具体 内容 . 3 2 6.2.1 投 资主体 的多元化 . 3 2 6.2.2 运作方 式协 同化 . 3 4 6.2.3 投 资 内容 的多层 次 . 3 6 6.2.4 融 资渠道 多样化 . 3 7 6.2.5 投 资形式 的多角度 . 3 8 7 结论 . . ; 4 1 致 谢 . 4 3 参考 文献 . 4 5 在校 学 习期 间发表 的论文 、专利 、获奖及社会评价 . 4 7 1 导论 导 论 .1 研 究的背景及意义 诺 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研究认为, 目前中国在人力资本 的投资 占 gdp 的比例还不 到 5% ,而在实物资本方面 的投入却高达 30 % 。人力资本特别是健康 的投入过少 ,相应地也 就带来 了各种 隐性危害 ,包括职业病 的泛滥 。国情专家胡鞍钢 估计 ,仅 2003 年 ,中国健 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 8000 多亿元人 民币,相当于当年 gdp 的 7 % 左右 。许多研 究表 明, 人力资本投 资的趋势呈现 为年龄越大, 智力投资越少, 而健康投 资越 多的趋势 。从 健康经济学的角度看, 不健康 因素会 导致个人收益受损, 如就业机会减少 、 工 资降低 、工作 时间缩短 、晋级 的机会 降低等, 有 的甚至还要被迫放弃就业或 已有 的工作 。从就业 主体方 面看, 一个劳动者在一生中职业选择范围大小主要取决于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特别是身体 素质 的好坏对再就业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健康投 资能使 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 健 康投 资使人 具有更高的学 习能力从而刺激 教育方面的投 资;健康投 资使人具有更 多的时间 和能力利 用其他 资本要素争取收益 ; 健康投 资使人具有更大 的财力 (因减少医疗 费用 ) 用 于其它方面 的投资 。舒尔茨指 出 :人 口健康状况改善 的含义包括两部分 :(1 ) 生病 时间的减 少和生命 的延长能供给更 多的工 时 ;(2 ) 更健康 的身体和旺盛 的精力使每个工 时的产 出增 长 。两者 的作用都是提 高 了劳动 生产效率 。这些在 中国农村 己经得到实证 。马伦鲍姆通过 对 一些发展 中国家的分析表 明 :国民的健康状况与农业产 出成正 比的关系 。 除此之外, 国内 的一些研 究还表 明, 健康状况对于农村 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及其工作决定有重大影响 。 本文将西部农村地 区作 为课题 的研究背景 ,是因为我 国西部地 区总面积为 54 0 .0 0万 kmz, 占全 国陆地 国土面积 的 5 6 .00 %。总人 口为 3.7 5亿人 , 占全 国总人 口的 2 8 .86 % , 由于 自 然环境 比较恶劣, 道路交通条件虽有所改善, 但 获得卫 生服务 的便利程度 不如 中东部农村 地 区。西部地 区农村人 口健康水平较低 ,如人均期望寿命 、孕产妇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和 婴儿死 亡率 等这些 反 映各地 区居 民健康状 况最 基本 的指标 , 西部地 区 明显 落后 于 中东部 地 区 。在人 力 资本 的健康 投 资方面 由于农村 卫 生工 作体 制 改革滞后 ,资金投 入 不足 ,卫 生 人才 匾乏 ,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合作 医疗面 临很多 困难 。因此 本课题 的选题将上述两个方 面砌合到一起 ,以西部农村 地 区为研究背景探索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模式 , 有一定 的现 实 意义和研 究价值 。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 力图探索研究一条适合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的开 发模式 ,以提 高西部地 区农村人 口健康水平 ,如人均期望寿命 、孕产妇死亡 率 、新 生儿死 亡率和婴 儿死亡率等这些反映各地 区居 民健康状况最基本的指标 的提 高 , 弥补现行 人力资 本 的健康投 资的不足 。 本课题研究认为, 根据人力资本健康投资理论, 如果 国民能够 主动地 进行健康投 资, 调整投 资的方 向和投资模式, 公 民的健康水平就会得到根本 改善 。随着卫 生 、医疗和保健等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增加 ,个人 的平均寿命得 以延长 ,人力 资本 的总量 增加 ,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时间更长 ,人力资本 的价值也更大 。由此可见 ,人力资本 的健 康投 资可 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丰富本地 区人力资源 的储备, 给 国家 、地 区和个人带来 可观 的经济效益 。 1.2 国内外研 究的现状 我 国对人力资本理论 的研 究起 步较 晚, 可查的国内最早的关于人力资本理论 的文章是 1980 年 发表 于 现代化工 上 的 人力 资本理论家舒尔茨, 该文章 主要介 绍 了舒 尔茨 的 人力 资本理论, 但 作者无从可 查 。较早 的文献还有 曲恒 昌 (1985 ) 的 西方 国家 的人 力 资本 理论 和 方仁 叶 (1 9 8 6 )的 人 力资本理论 。早期 国 内的文章大 多只 限于对 国外人 力 资本 投 资理论 的介绍和借鉴上 。 尽管舒尔茨等人的研究早 己阐明健康保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 内容之一, 但是对健 康投 资 的经济学研 究 明显 不足 。早在 1 9 6 1年就 曾召开过两个有关经济 发展 中的人 力投 资 问题 的国际会议 (世界 卫生组织和泛美 卫生局于 196 1年 1 0月在华盛 顿特 区举 办 的第 1 3 次指 导委 员会会议盛顿特 区 由 oee c举 办 的关于经济增长和教育投 资 的政策研 讨会 。 ) , 其 中一个讨 论 了健康 与经济发展 的 问题 。会议认 为健康 与发展是相互促进 的关 系, 经 济 发展 会 改善人们 的健康状况而更好 的健康状况也会 为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做 出贡献 。 但 是发展 不 能仅仅依赖 于 降低 发病率和 死亡率, 而且需要 开展关注营养 、健康保健和环 境 卫 生等方面 的项 目。国外 正式将健康作 为人力 资本构成部分提 出的是米西肯(m u s h k in ) 。在 1 9 6 2 年 的 “ 健康作为一种投 资 ”一文 中, 米西 肯将 “ 教育 与健康 ”并列为人力资本框架下 的孪 生概 念(m ush k in, 1 96 2 )。总的来说 ,国外重视人 力资本 ,研 究人力资本 比较 早 ,而 且不 同时期 的研 究主线和 思路 不一样 ,人 力资本理论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但进 一步分析 发现 ,国外 关于人 力资本健康 的研 究也主要局 限于健康 与生产力 、经济增长率等方面 。综合 国 内外对 于人 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理论研 究集 中在 以下几方面 : 第一 , 健康 与贫 困的关系 。 健康 既是一种消 费品, 同时又是一种投 资 品, 因为健康 状 况 1 导论 决定消费者可利用 的工作和 闲暇时间的多少, 而生病天数减少 的货 币价值就是健康投 资的 回报 。同时, 健康投入 的多少影响乃至决定人们可 以获得的人力资本 。当人们将收入中的 一部分用于医疗保健支 出从而使 自己保持健康状态, 就可 以通过增加用于工作 的时间, 提 高工作效率 、获得新的工作机会等模式增加 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 而这种投 资的收益 即疾 病损 失的减 少、收入 的增加和个人福利 的改善 。 收入 的增加又能反过来促进健康水平 的提 高和健康投入的增加, 从而使健康 与福利之 间形成 良性循环关系 。 相反, 健康水平 的低下使 人们丧失 了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和 改善 自身境遇 的机会, 造成收入的减少和贫 困的发生, 后者又进一步制约着人们健康水平 的提高, 最终形成 了健康水平底下一 人力资本投 资不足 一 贫 困一 健康水平再度恶化 的陷阱。 所 以, 加强预 防, 减 少发病, 增加 国民的“ 健康 生命年 , , 避免 因疾病造成 的经济损 失, 就是健康投 资的经济收益, 并认为 良好 的公 民健康 是对整个 社会经济增长和全面发展 的关键投入 。 第二 ,健康对 生产力 的影响 。健康 改善对生产 力的影 响有研 究表 明, 健康状况 的改善 对生产力的影响存在着 一个可 以用人均 收入水平表示的拐点, 即低于一定收入水平, 健康 状况 改进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较 大 。如果将 1999 年我 国城 乡居 民人均收入 为 3 33 6元确 定 为拐 点收入水平, 那么, 低于这个水平 的人 口都有 改善健康状况 、提高生产率 的潜 力 。 这 一 年, 城 乡分别约有 20% 、 8 0 % 的人 口未达到这个可 以通过 改善健康状况提 高劳动 生产率 的拐 点 。 这就是说, 全 国尚有 8 亿左右 的人 口, 其 中绝大部分是农村人 口, 有潜力通 过 改善营养 、 医 疗 卫 生 条 件 , 改 善 健 康 状 况 , 从 而 提 高 劳动 生 产 率 , 推 进 城 乡 经 济 增 长 。据 估 算 , 19 5 旷 19 8 2 年 间, 我 国人 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 3 5岁增加到 6 9岁, 由此而创造 的经济价值共 24 7 3 0 亿元, 相 当于 gn p的 22 %:婴儿死亡 率从 20 0 % 。 降到 3 5 % 0 , 为社会带来 的经济效益约 为 2. 6 亿 美元 。因此, 健康 是 劳动 生产 力 的基 础 , 是人 力 资本 的基 石之 一 。 第三 ,健康对促进经济增长意义 。健康 的生命是创造 劳动价值 的源泉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和 医学科技 的进 步, 健康 已不仅是减 少疾病和虚弱, 而且包括 良好 的精神和社会适 应 状 态 ;健康 素质 的全面提升, 不仅是人 均 期望寿 命 的延 长, 而且 是 “ 健康 生命 年 ”的增加 。 因而人 们越 来越认 识 到, 健康 与教育 一样 , 是人类 生活 并体现 价值 的基 本潜 能之 一, 是人类 智力 、体力和情感发育 的基础 。显然, 增进健康可 以带来经济收益 。如果一些人在青年或 中年 死亡, 或 生命 虽然 还 在延续 , 但 因疾病 丧 失 了部 分 劳动 能力 就会造 成若 干个“ 健康 生命 年 ”的损 失 。如果通 过 防治疾 病 以及增进 健康 的手段 对 这种状 态进 行适 当的干预 和 调整 , 社会和 个人 就 会挽 回若 干个 “ 生命 年 ”, 经 济学家 称之 为 “ 失 能调整 生命 年 ” 。 目前 , 世 界 卫 生组织 正在全 球低 收入 国家推 行 一项 针对 传 染病 和 营养缺 乏症 的 “ 基 本干 预措 施 ” 。经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测算, 只预防 80 0万人死亡可获得 3. 3 亿个 “ 失能调整生命年 ”, 而 3. 3 亿个 “ 失能调整 生命年 ”的直接经济收益将达到每年 1860 亿美元 。 第四,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 。 人力资本是在人类 自身的生产和再 生产过程 中通过相应 的投 资而形成 的。 人类 自身的生产又是 以教育培训 为主要手段 、以医 疗 卫生作为生理养护条件而进行 的一种投入产 出活动 。 在人力资本 的构成 中唯有其 中的健 康存量, 决定着个人能够花费在所有生产与获利行为上的全部时间。 所 以, 个人生产和获利 能力的大小, 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健康投资的大小。 卫生服务作为一种投资, 其投资的收益 即是疾病损 失的避 免 、收入的增加和个人福利 的改进 。 基本健康保障制度作 为一种 公共健 康投资, 其作用不仅仅在于防范公共健康风险, 实现基本健康 公平, 而且还在于保护和提 高 全社会 的人力资源 , 从而提高收入分配 的公平度 与资源利用效率 。 因此, 无论如何市场化 的 国家, 均 以基本健康保障制度为导 向,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广泛 的可及性, 从 而减少乃至 消灭贫 困, 促进社会经济 的发展 。所 以基本健康保障制度 的宗 旨是投 资于人 民 健康, 因为健康 是发展 生产 的第一要素, 保障全体 国民应有 的健康水平 是 国家发展 的基础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本文在分析 问题 时 ,综合运用人力资本极其投 资等基本理论知识 ,采用 比较研究法 、 文献研 究法 分析造 成西部地 区农户健康水平低下 的原 因, 旨在 构建适合西部农村地 区人 力 资本健康投 资的多元化模式 ,从而改善西部地 区农户的健康状况 。 本文主要研 究 了一下 五 个方面 的 内容 : 第一部分 ,在人 力资本极其投 资理论 的基础之 上 , 揭示 出人 力资本在社会经济 发展 中 的作用大 于物 力 资本 ,因此要致 力于进行人力资本 的开发 。 第二部分 , 论证进行人力资本健康投 资的现 实意义 第三部分 ,对 比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健康状况 ,说明西部农村地 区卫生服务资 源 的匾乏 , 农村居 民健康水平在全 国处于较低水平 ,以证 明建立健康投 资的多元化模式 的 必要性 。 第 四部分 ,在 东 中西部地 区农户健康数据对 比的基础上 ,分析造成我 国西部地 区农村 居 民健康水平低下 的原因。 第五部 分 , 针 对西部地 区的特 点 , 探 索适合西部农村人力 资本健康投 资 的思路和模 式 选择 。 1.4 论 文 的创 新点 本 文 的创新在 于从人力 资本及其投 资的概念 出发 , 丰 富 了健康 的外延 ,健康包 括躯 体 健康和心理健康 。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户而言,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心理无疾病 、保持 良好 1 导论 的心态 ,而是一种心理革命 ,这种心理革命是对西部传统文化负效应 的纠正,以适应现代 社会经济 的发展 。 本文在分析 人 力 资本 健康 投 资 的价 值 的基础上 , 对 比我 国东 中西 部地 区农 村 居 民 健康 状 况 ,归纳 出西 部地 区农村 居 民健康 水平 低 下 的原 因 ,提 出建立我 国西部地 区农 村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多元化模式 的思路 , 即从 以开发 自然资源为主逐步转 向以开发人力资 源为主 ,从投资主体 、投资 内容 、运作方式 、融资渠道 以及投资形式方面着手 ,通过加快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健康保障制度,全面构建我 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新体系 , 提高西 部地区农村居 民的健康水平 , 增强其资本含量 , 提升其资本 品质 , 强化其增殖和竞争能力 。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人 力资本及其投 资理论概述 2 人 力资本及其投资理论概述 20 世纪 60 年代 以来, 随着人力 资本理论的创立和风行, 人力 资本对于经济发展和 改善 贫 困福利 的重要性 日益受到重视 。人力 资本理论认为, 人力 资本表现为人 的知识 、技能 、 健康 、经验等人的能力和素质, 而这种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获得的。而对人力资本 进行科学有效 的投 资则能大大 的提 高人 口素质 、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 2.1 人力资本理论 2.1 .1 古典人 力资本理论 古典大师们就 已经通过他们提 出的劳动价值学说确立 了人 的劳动在财 富创造 中的决 定性地位 ,这实际上 已经确立 了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 中的特殊地位 。如配第 (w.petty, 16 2 3一 1687 )关于 “ 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是财 富之父 ”的著名论断,以及布阿吉尔 贝尔 (b o is g uillebert, 16 4 6一 1714 )关于劳动 时间决定价值 的论述 ,就是这些思想 的最早代 表 。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 了古典经济学大师们 的劳动价值论 ,并在此基础上 , 创立 了马克思 主义的经济学说 。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及其劳动是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的核心 。马克思从 哲学 高度 阐 明 了人是 劳动 的主体 ,自然 资源 是 劳动 的客体 ,资本 资源 是联结主体和 客体 的 媒 介 。而且 ,资本资源 实质 上 是劳动 主体 的延伸 ,是人对 自然 的控制 的表现 。近代社会 中 表现 出来 的资本资源 、自然 资源 高于人 力资源 , 甚至控制 、 奴役人本 身 的现象 , 是一种 “ 异 化 ”现象 ,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对经 济活动 中主体和 客体关系 的一种扭 曲。显然 ,马 克思 把 人和 劳动在经济活动 中的作用提 高到 空前 的地位 上 。 斯 密在他 的名著 国富论 (177 6年 ) 中提 到 ,一个 国家全体居 民的所有后天获得 的 有用 能力是 资本 的重要组成部 分 。因为获得 能力需要花 费一定 的费用 , 所 以它可 以被看 作 是在每个人 身上 固定的 、已经 实现 了的资本 。当这种 能力成 为个人 能力 的一部分 时 ,也就 成 为 了社会财富 的一部分 。一个工人 技 能 的提 高如 同一部机器或一件 工具 的改进 一样 ,可 以节约 劳动 ,提 高效率 。虽然提 高工人 的技 能要投 入相 当多的费用 ,但它 能生产 出更 多的 利润 ,足 以补偿 费用 的支 出。 2.1 .2 现代 人 力资本 理论 20 世 纪 5 0年代后 期 ,由于科学技术 的进 步 、社会 生产 条件 的发展 以及其他社会 性 因 素 的影 响 ,人力资源 在 生产 中的地 位 发生 了很大变 化 。战后人们 在诸 如 总投 资 、总 收入 、 总储 蓄和 总消 费之类 的总量 关 系 的探 讨 中发现 ,这种 总量 分析揭 示 出的一个 重要现 象 是 , 对于 不 同国家和地 区来说 , 相 同的实物 资本 总投入量会 带来差别异常悬殊 的收益增长 。 通 过 对 这 种 差 别 的进 一 步研 究最 终 揭 示 出引起 这 些 差 别 的主 要 因素是 人 力 资源 的质 量存 量 的差 异 。 50 年 代对 人 力 资 本 理 论研 究 比较 突 出 的有 美 国经 济 学 家 明瑟 尔(jacob mincer , 1 9 2 2 一 ),他在 1958 年 发表 了题 为 人 力 资本投 资与个 人 收入 分配 ) ) 一文 ,首次进行 了建 立 个人 收入 分配 与其 接 受培 训量之 间关 系 的经济数学模 型 的尝试 。 其 后 , 在他 的另一 篇 开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拓性论文 ( (在职培训: 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 ) 中,根据对劳动者个体收益差别的研究, 估算 出美 国对在职培训 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 资上获得 的私人收益率 。 他用 收益 函数揭 示 了劳动者收入差别与接受教育和获得工作经验年限长短的关系 。 然而 ,明瑟尔等人 的研究 未能广为人知 , 人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两位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 贝克尔 ,而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则首推丹尼森 。 a 西奥多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西奥多 舒尔茨 (theodore sehultz,1902一 ) 在 1960 年 出任美 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 表了就职演说 人力资本投资 ,并为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作 出了重大贡献 。舒尔茨发现 , 单纯从 自然 资源 、实物 资本和 劳动力的角度 ,不能解释生产力提 高的全部 原因。因为 ,二 次大战 以来 的统计数字表 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一直 比国家投入资源 (包括 自然 资源 、实物 资本和 劳动人 时 ) 的增长快得多 。而且 ,一些在战争 中实物 资本遭到 巨大破坏 的国家 (如 西 德 、日本等 ),都奇 迹般地迅速恢 复和 发展起 来 ; 另一 些 资源 条件 很 差 的 国家 (如 丹 麦 、 瑞 士和 亚洲 四小龙等 ) 也 同样 能在 经济起 飞方面取 得很大成 功 。舒 尔茨认 为 ,这些现 象 说 明,除 了我们 己知的要素外 ,一定还有重要 的生产要素被 “ 遗漏 ”掉 了。这个要素就是人 力资本 。舒尔茨指 出,人 力是社会进 步的决定性原因。但是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 的 。人 力的取得需要消耗稀缺 资源 , 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 资。人力一包括 人的知识和人 的技 能的形成是投 资的结果 ,并非一切人力资源 、只有通过一定方式 的投资 ,掌握 了知识和技 能的人力 资源 刁 是 一切 生产 资源 中最重要 的资源 。因此 ,人力 ,人 的知识和 技 能 ,是 资本 的一种 形态 。我们把 它称 之 为人 力资本 。舒 尔茨采用收益率法测 算 了人 力资源 投 资 中最重 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 192 9 一 1957 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 邓% o b 加里 贝克尔的人 力资源理论 加 里 贝克 尔 (ga r y 5.becker ,1 9 30一 ) 的人 力资本理论 研 究成 果集 中 反映 在 他 在 1960 年后 发表 的一系列著作 中。其 中最有代表性 的是 生育率 的经济分析(196 0)、 人 力 资本 (1 9 64 )和 家庭论 (1 9 8 1)。 贝克尔对人 力 资源 理论 的贡献 ,突 出表现 在对 人 力资源 的微观 经 济 分析上 。 他对 家庭 生育行 为 的经 济决策和 成本 一效用 分析 ,他 提 出的孩 子 的直接 成本和 间接 成 本 的概念 ,家庭 时 间价值和 时 间配 置 的概 念 ,家庭 中市 场 活动 和 非 市场 活动 的概念 ,都令人耳 目一新 。他在人力 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 、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 投 资过程 的研 究方 面 取得 的成 果 ,也都具有 开创意义 。 c 爱德华 丹 尼森 的人力资本分析理论 爱德华 丹尼森 (ed w a r d f. de n is0n,1 9 15一 ),作为一名人力资本经济 分析专家 , 他在经济学上 的主要贡献是 , 对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 劳动和 资本对 国民收入增长所起 的 作 用 时 ,所 产 生 的 大 量 未 被 认 识 的 、 不 能 由劳 动 和 资 本 的 投 入 来 解 释 的 “余 数 ” (residue,也可译 为 “ 残 差 ”),作 出 了最 令人信 服 的定量 分析和解 释 。他最 著 名 的研 究 成 果是 ,通 过精 细 的分解 计 算 ,论证 出 1929一 1982 年 间的美 国经济增长 中 ,有 2 3 % 的份 额 要单独 归 因于 美 国教 育 的发展 。 2.1 .3 当代 人 力资本 理 论 2 人 力资本及其投 资理论棍述 英 国经济学家哈 比森 ( f .h.ha r bison) 在 1973 年写道 : “ 人力资源是 国民财富的最终 基础 。资本和 自然 资源 是被动 的生产 因素 ; 人是积 累资本 、开发 自然 资源 、建立社会 、经 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 国家 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 。 显而易见 , 一个 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 民的 技能和知识 ,就不能发展任何别 的东西 。”( d (哈 比森 : 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 ) ) ) 随着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 的深入 , 一些新兴的经济分支学科正在迅速 发展起来 。其 中最主要 的是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 、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会计学 。这 些对人力资本理论 的研究就是要阐明人力资本投资对现 实的价值和意义 。 从浅层意义上来 讲 ,人 力资本投 资仅着眼于经济增长 ,它是一种生产性投 资活动 ,它促进人力资本质量存 量 的提 高 ,是为 了推动 生产率提 高 。从深层 次意 义上来说 ,人 力资本投 资 的意义就不仅着 眼于 “ 物 ”,而且着 眼于 “ 人 ”。它 是一种 实现 社会 发展 目标所 必须 的投 资 ,追求 的不再 是 “ 物 ”的增加 ,而是 “ 人 ”的全 面发展 。 从 人 力 资 本 理 论 的研 究 过 程 我 们 可 以得 出一 个 结 论 , 即人 力 资源 是 一 切 资 源 中 最 主 要 的 资 源 。在 经 济 增 长 中 ,人 力 资 本 的作 用 大 于 物 质 资 本 的作 用 。美 国经济学 家舒 尔茨 曾估算物力投 资增加 4.5 倍 ,利润相应增 加 3.5 倍 ; 而人力资源投 资增 加 3.5 倍 ,利润将增加 1 7 .5 倍 。只要企业有效地利用人 力资源 ,并挖掘至今未 发挥 的潜 力去 实 现企业 目标 ,则职工个人生产效率提高 50 % 并不罕见。2 0世纪 9 0年代美国企业调查统计 分析认为 ,对职工培训每投入 1 美元就能得到 5 0美元 的经济收益 。摩托 罗拉公司 199 2 年在职工教育方面增加经费 4 0 0 万美元 ,新增培训科 目 10 0种 ,公司 由此获利 5 亿美元 。 在我 国 ,据 苏 州市一项调 查 ,经过培训 的职工 同未经培训 的职工相 比,完成产 量 高 出 1 0 .8 % ,产 品合格率高 出 6 % ,工具损耗率低 40 % ,创造净产值 高 90 %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 导致经 济增 长快 于投 入增长 的原 因是规模报酬递增和 劳动者素质提 高 , 并且 劳动者素质提 高是最 主要 因素 。美 国经济学家月一 尼森根据美 、英 、西北 欧 9 国 1950一 1962 年 的统计数 据估计 ,教育 、医疗卫生、知识 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 占余值增长率的 6 0 % 以 上 。1970 年 ,m a d dison 研 究 了 1950一 1965 年 的 22 个 发展 中国家 的增 长 ,在考 虑 了劳动 者 素质 、劳动 者年龄 构成 的基础 上 ,“ 有 效 的 ”劳动供给 包括就业增 长 、劳动 者 素质 的变 化 、劳动者年龄 构成 的变化 ,有效 劳动供给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平均 为 3 5 % 。197 2年 , n a d i r i对 一些发展 中国家经济增长 的实证研 究进 一步证 实 了人 力资本投 入对经济增 长 的 显 著贡 献 。大量 的实证研 究表 明 ,人 力 资本是经 济增 长 的重要 引擎 。2 0世 纪 8 0年代 以来 兴起 的 内生增 长理 论 ,系统地分析 了人力 资本对经 济 增 长 的作 用 ,认 为 由生产 中的专业化 知识积 累而形成 的人 力 资本对经济增 长会产 生 “ 溢 出 ”效应 ; 研 究发展 部 门的人 力 资本 开 发对 经 济增 长将产 生促进 作用 ; 正规教 育 开发积 累 的人 力 资本 对经 济增 长将产 生 “ 内生效 应 ” 。经 济快速 增 长 是落后地 区缩 小 与发达地 区发展 差距 的基 础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