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_第1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_第2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_第3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_第4页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 :| “城市胤道色彩景删研究 摘要 本论文在阐述了色彩产生的背景、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实践以及中国城市色彩景 观规划设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构筑起城市廊道色彩设计理论平台,其 中包括廊道色彩构成因素、影响因素和色彩设计手法。同时,针对廊道特有的线性特征, 提出“色彩连续性”的设计概念。 在这个理论平台上,以台州椒江区和黄岩区的城市廊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 统计和分析,确定台州城市廊道色彩设计理念,并合理运用色彩学基本原理,用“色彩 框架”这个技术手段,通过整体定位、分区控制、重点强化的色彩规划方法,探讨一种 线性空间的色彩设计手法,以达到整体统一、变化有序、主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廊道景 观,完善廊道自身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廊道城市色彩廊道色彩连续性 兰塑型塑主堂焦笙苎 苎主整璧丝堕窒型篓妻! 壁望坠墅墨婴型壅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ac o l o rb a c k g r o u n d ,r e e v a n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p r a c l ,jc ea n dc h n l e s e s t u d i e si nt h ef i e l do ft h e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o ft h ec i t y s ( :o o r s ( :a p e 1 h is p a p e r c o n s t r u c t sat h e o r yp l a t f o r ma b o u tt h ec i t yc o r r i d o r s c o o r t h r o u g h 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y s i so ft h es t u d y i ti n c l u d e si n t e r i o rc o l o rc o n s t jt u e nl e le m e n t s ,f a c t o r sa n dc o lo rd e s ig nm e t h o d s a tt h es a m eti m e ,t h ep a p e rp u t f o r w a r d sac o n c e p ta b o u t ”c o l o rc o n t i n u i t y ”b e c a u s eo ft h eu n i q u e n e a rf e a t u r e s o ft h ec jt yc o r r i d o r i nt h i st h e o r yp l a t f o r m ,r e s e a r c h e do nh u a n g y a na n dj i a o j i a n gd js t r jc to f t a i z h o uc i t y ,t h ep a p e ri d e n t i f i e s t h ed e s i g nc o n c e p ta b o u tt h e c i t y s c o l o r s c a p eo ft a i z h o uc i t yt h r o u g hl o c a lr e s e a r c h ,s t a t i s t i c sa n da n a l v s i s ,t h e n a f t e rt h er a t i o n a lu s eo f t h eb a s i cp r i n c i p l e so fc o l o rs c i e n c e ,t h eu s eo ft h e t e c h n i c a lm e a n sa b o u t ”c o l o r f r a m e w o r k ,”i n t h e m a n n e ro f t h eo v e r a l lp o s i t io n i n g d i s t r i c tc o n t r o l ,f o c u s i n go ne n h a n c i n g ,t h ep a p e re x p l o r e sam e t h o d so ft h e c o l o rp l a n n i n ga b o u tt h el i n e a rs p a c e i tp u r p o s e st oa c h i e v et h ei n t e g r a t e d , c h a n g e so r d e r l y ,f o c u s e d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c o r r i d o r sl a n d s c a p e ,a n dp e r f e c ls i t sr e l a t i v ei n t e g r i t ya n ds y s t e m i c 【k e yw o r d s t h ec o r r i d o r s ,t h ec i t y sc o l o r s c a p e ,t h ec i t yc o r r i d o r s c o l 。r c o l o rt o n i i n u i t y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麻道也彩景观研究 第一章绪论 1 1课题背景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据统计,人们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 7 是通过视觉完 成的,7 5 - - 9 0 的人体活动是由视觉引起的。在正常状态下,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 色彩,其次才是形状、质感等,因此,色彩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说,大 自然的绚丽色彩是它赋予人类特殊的礼物,那么拥有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城市所展现出来 的色彩面貌既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一个地区、民族和文化传统最直观的反映。 黑格尔说过:“众所周知的东西,正因为它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根本不被人重视。” 我们对于生活和环境的感觉会因为日常生活的反复而迟钝,最终变成一种无意识的行 为,而色彩也如此。 回顾上个世纪,国际学术界对于将“城市”作为色彩载体问题的关注基本上始于1 9 7 0 年代,之前相关领域的色彩研究则多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上。随着工业革命以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品尝到了“技术万能”观念带 来的恶果:空气污染、资源减少、土地荒漠化等,以及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地 域文化的消解。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成为2 0 世纪后期人 类逐渐关注并曰益重视的重大课题。 1 9 7 7 年马丘比丘宪章明确指出不仅要保护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古迹,而 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在针对城市问题的“城市景观”的研究概念提出之后,又 有学者直接针对色彩的主题提出了“色彩景观”( c o l o r s c a p e ) 【l 】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 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 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总之,在2 0 世纪六七1 卜年代“保 护环境”的重大主题确立之下,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研究城市色彩。 我国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自2 0 0 0 年初, 北京大规模清洗粉饰城市建筑物外墙面的举措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广大群众对“城市笆 彩”的热烈讨论后,上海、杭州、哈尔滨、石家庄、盘锦等城市也纷纷探索自己的城市 主色彩,并表示要将城市色彩纳入城市建设和整治体系,至此,“城市色彩景观”成为 热门讨论话题。 曲i 江人学硼 | 学位论立堆于连缱性的音州城市脚道咀彩疑删计究 1 1 1 课题来源 2 0 0 5 年5 月,浙江大学建筑系受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委托进行台卅i 建筑特色7 色 彩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建筑特色和城市色彩两方面,主要通过对台州城市山水、植物、 绿化和历史等城市特色的认知,提出建筑特色的定位和引导,最后运硐“色彩框梨”枷 范和控制建筑色彩,旨在建设一个色彩丰富、有序的美好家网,实现i 【| 水刚林城的建设 目标。本论文是其中的卟_ 课题,试图通过对构成城市廊道各冈桑,尤其是建筑n 勺色 彩研究在借蒋其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1 种线性空i i = i j 的色彩规划设计方法。 112 研究范围 本论文研究范围为台州市椒江组团和黄岩组团的城市廊道。 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我i 垂海岸带中段,北接宁波、绍兴,西邻金华、_ f i l i 水,南连温州,东濒东海( 图i 1 ) :椒江区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套融、和科 研中心,规划2 0 2 0 年城市建设_ j 地发展规模为5 3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 0 厅人;黄岩 组团是台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陆路对外交通枢纽,规划2 0 2 0 年城市建设嗣地发胜规 模为5 0 3 平方公罩,城市人口4 6 万人。 咧1 1 迭位| 芏| 本论文根掘廊道相关理论,将台州城市廊道划分为河道廊道、绿带廊道和绿色道路 廊道三个层次,分别对其有代表性的廊道作色彩研究。 113 概念界定 1 1 3 1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研究体系,从视觉层面上讲,它指在城市范 围内,并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1 2 1 城市视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幽素和 围内,备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翻城市视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斟素和 尹思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凡学出版针,2 0 0 45 浙江大学倾j 学位论文摧,琏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也彩景脱酬究 111 课题来源 2 0 0 5 年5 月,浙江大学建筑系受台州市建设规划局委托,进行台州建筑特色与色 彩研究课题,内容包括建筑特色和城市色彩两方面,主要通过对台州城解j 水、植物、 绿化和历史等城市特色的认知,提出建筑特色的定位和引导,最后运用“色彩框架”规 范和控制建筑色彩,旨在建设一个色彩丰富、有序的美好家囝,实现i l 水园林城的建设 目标。本论文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试图通过对构成城市廊道各因素,尤其是建筑的色 彩研究,在借鉴其他相关理论的熬础上探索啼 线性空问的色彩规划设计方法。 1 ,1 2 研究范围 本论文研究范围为台州市椒江组团和黄岩组团的城市廊道。 台州f h 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我国海岸带中段,北接宁波、绍兴,西邻金华、丽 水,南连温州,东濒东海( 图1 1 ) ;椒江区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科 研中心,规划2 0 2 0 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5 3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 0 万人:黄岩 组团是台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陆路对外交通枢纽,规划2 0 2 0 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 模为5 0 3 平方公里,城市入口4 6 万人。 图1 1 区位图 本论文根据廊道相关理论,将台州城市廊道划分为河道廊道、绿带廊道和绿色道路 廊道三个层次,分别对其有代表性的廊道作色彩研究。 1 13 概念界定 1 1 3 1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研究体系,从视觉层面上讲,它指在城市范 围内,各种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构成的视觉总体。【2 城市视觉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凶索和 7 1 尹恩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人学出版社,2 0 0 4 5 浙江人学硕j 学位论史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 人工环境因素,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水系、植被等,人一环境因 素包括建筑、道路、桥梁、建筑小品、市政设施等。 “城市景观”概念不仅指出了:菹观的、视觉层面上的意义,还表达r 美感的信息, 因为特定的景观将在人们的记忆中不断沉淀,形成特有的人文景观。 1 1 3 2 城市色彩景观 “色彩景观”是基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对城市化翻益加速而忽视城 市环境恶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希望针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城 市色彩的无序、杂乱以及忽视地方文化传统等问题提出一个美好、l ! 办调、有特色的城f h 色彩面貌。 “城市色彩景观”的概念指城市实体环境中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来的所有色彩爱 素所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的、群体的面貌。p 它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作为视觉美学层面的意义,城市视觉环境概括r 城市中 所有可视物质因素,而城市中大量存在的是建筑,建筑成为控制城市面貌和景观的最为 关键的因素之,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必然要求一个协调的建筑色彩关系:二足作 为文化层面的意义,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因为其特定 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或偏爱的色彩,绝彩成为表 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图1 2 图1 _ 3 ) 。 陶1 2 瑞士苏黎世 1 1 3 3 城市廊道 削13 崽火利锡耶纳 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指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是由斑块、廊道、基质等元素 构成的完整的景观空间格局和复杂系统。廊道简单地说,是线性的连续空问,是指不同 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4 1 几乎所有的景观都被廊道所分割,同时又被廊道所联结。宗 跃光将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两大类,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自然 m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 版社,2 0 0 4 5 李秀珍,肖鹞宁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城市环境与环境生态,1 9 9 5 4 浙江大学颤u + 学位论文甚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最观研览 廊道以河流、植被带( 包括人造自然景观) 为主。本文按照台州城市绿色廊道的结构和特 点,将城市廊道分为绿色河道、绿带廊道和绿色道路廊道。 1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 2 1 国外信息 1 2 1 1 国外建筑色彩发展历史 ( 1 ) 占代西方建筑色彩发疑历史 从现有资料中可以看到,原古西方曾在占埃及壁画,以及地中海文明的绘画中表现 出丰富的色彩感,而被誉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古希腊将整个建筑物融建筑、雕塑、绘心装 饰于一体,气势雄伟,色彩辉煌,历来为世人所赞叹。 从公元4 世纪开始,随着基督教在欧洲的兴盛,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思想带来了色 彩的勃兴。带有浓厚宗教意识的拜占庭艺术对中世纪欧洲各国产生过巨大影响,如君: 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图1 4 ) ,穹顶和拱顶全用彩色玻璃与马赛克在金、蕊底了l 嵌出圣经故事,墩子和墙上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贴面,柱予大多为深绿色, 少数用深红色,整个教堂色彩绚烂夺目,气势宏伟,堪称为拜占庭艺术的伟大结晶。 图1 4 圣索菲亚太教堂圈1 5 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筒 1 2 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集中了那一代人所敢于想和敢于建造的最高的塔楼和天顶,丽 最灿烂、最引人注意的是墙上各种鲜艳的彩色玻璃窗,以法国巴黎圣母院、哑眠教卷最 为著名( 图1 5 )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色彩变幻莫测,光影交错,再加上高耸入云的 钟塔,直线上升的墩柱,比例瘦长的尖券,造就了一种向上升华,天图般神秘的幻觉。 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色彩的运用,打破了中世纪单一的沉闷 晦暗的传统而趋于丰富的明朗自由的风格。而1 7 世纪到1 8 世纪,巴洛克、洛可可艺术 成为统治阶级追求奢侈生活享受的消遣品。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严肃、岔蔫、明快、 轻松的色彩风格,转为富丽堂皇的色彩装饰,黄金之色成为“t 帝之光”,如法国凡尔 赛宫( 图1 6 图1 7 ) ;相比之下,洛可可建筑艺术的色彩装饰则柔和、精致、暗淡, 浙江大学碳j 。学位论文基 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庸道色彩景埘研究 淡紫、淡红、淡黄、淡绿等都是那个时代的时尚色彩,营造出一种轻盈、虚幻的气氛。, 图i 6 法国凡尔赛宫油l 嘲图i 7 凡尔器宫镜胤 与此同时,色彩学发展进入自然科学的轨道,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于1 6 6 6 年以= ! 棱 镜分解太阳光,发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他的光学七色体系揭开r 以光色关系为出发点的西方色彩学的序幕;德国大文豪歌德于1 8 1 0 年发表的色彩论 虽与牛顿学说相对立,认为色彩是人的主观印象,却为现代色彩学色彩心理学开辟 了新路。 ( 2 )近、现代话方建筑色彩发展 2 0 世纪国际派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把建筑视为促进社 会进步的手段,把功能、形式、与材料的完美统一作为艺术的出发点,在色彩表现上, 极力表现建筑材料的本色,高明度低彩度的墙面粉饰、灰色的混凝土等堆纯简洁的色彩 成为当时特有的风格( 图1 8 ) 。 6 0 年代是国际式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推崇极少主义的建筑设计。模式,喜爱表 现建筑本色材料和黑白无彩色系,白色超凡脱俗,灰色冷静清高,建筑设计进入个无 彩色时期( 图1 9 ) 。 翻1 8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圈i9 范斯沃斯住宅 7 0 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开始,后现代的基本精神是将城市再度个性化,色彩剥 城市设计的影响也真正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城市色彩规划i :作,他俐把色 彩作为改善环境和表现城市文脉、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元素。如美国提出关于城市色彩 浙江人学硕r 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最雠研究 的“色彩调节”方法,其宗旨是将色彩功艟与人们的生理、心理相对应,这对改善医院、 工厂、学校等公共空间发挥了重大作用;7 0 年代,日本京都以占建筑色彩为参照,规定 沿街建筑以淡茶色为基调。此时,不少发达国家己将优秀的城市环境色彩看成现代城f 耵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9 0 年代,现代主义的理性本质精神再次回归,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要求表现色彩的建 筑材料注重无污染、可回收的环保性能;民族多元性、文化多元性、技术多元化、经济 多元化等多元的现代社会更要求色彩规划重视地方传统,保护地域文化:人本理念反对 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反对非性化的设计,要求在色彩的使用上更适度、平静表达得更 自然、细致。 1 2 1 2 西方主要理论与方法 西方从2 0 世纪6 0 年代起开始城市色彩规划工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经验,其中较为 突出的是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二非利普朗克洛( j e a n - p h i l i p p el e n c l o s e ) 和同本色彩 规划中心( c o l o rp l a n n i n gc e n t e r ) 。 让菲利普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 个地区或城市 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他先后对法国1 5 个地区、欧洲 1 3 个国家和南美、非洲、亚洲等1 1 个国家进行色彩调查,了解一个国家、地区的代表 性色彩规律,以此说明建筑色彩与地方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 ( 图1 1 0 图1 1 4 ) 。另外,他和e l 本c p c 机构共同确立的现场调查方法对世界各地的 色彩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内容包括调查基本计划、调查对象的确立 调查对象摄影、对象物的采集测色对象色彩分布状态的把握调查使用色标的制作 现场利用色标测定色彩现场记录的色标化与照片的对照或色彩一览表的制作或孟赛 尔色度图的制作等。【5 图1 1 0 四孝的色彩变化 划辛芭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计方法研究建筑学撒,2 0 0 5 5 浙江火学硕j j 学位论文 基十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州矗 髑1 1 1 也莆比较法 捌1 1 2 明度测试法阔11 3 地隧颜色的实物取样幽11 4 ;| 】q 艘【匕较法的样牟 日本对城市环境的总体色彩景观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而日本色彩规划中心 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 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1 9 9 5 年3 月,犬阪市在久 阪市役所计画局和日本色彩技术研究所的共同合作下,制定了大阪市景观形成基本汁 划,大阪市色彩景观计划手册是其中的色彩篇,确立的大阪市色彩规划是以色彩的 同一和调和为基本原则,通过色彩的明度和彩度的强弱不同来产生变化( 图1 1 5 ) 。之 后,他们又对川崎、立川等作了色彩规划( 图1 1 6 图1 1 7 ) 。 嗍11 5 ( 夫阪色彩设计图11 6 ( f )川崎色彩殴计 浙姐大学钡士学位论文 甚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脚道色彩最观研扎 1 2 2 国内信息 1 2 2 1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色彩的民族,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对r 牛 l 国占代色 彩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 主张色彩以“礼”的规范,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同时规定黑、白、赤、:青、黄为“f f 色”,其他色为问色,并赋予其尊卑、贵贱等级;而道家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t 体, 政治上崇尚“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色彩上追求无色之美,反对雕琢, 反对五彩,崇尚黑色,主张“墨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道家对黑色的审美 态度直接影响中国绘画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墨色在中国绘画中的地位。 在建筑色彩上,最初古代建筑的色彩大都采用鲜艳明亮、取自材质的原色。奴隶社 会后期,歼始加入人为因素,如殷商时期出现的“四阿重屋”的宫殿,柱子多用红色 墙为白色;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丹诸侯黝”。周代阴阳,i 行沧中,规定青绿色象征青龙, 表示东方;朱色象征朱雀,表示南方;向色象征自虎,表示西方;黑色象征玄武,表示 北方:黄色象征龙,指中央,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清代:周代还规定青、赤、黄、白、 黑为正色,宫殿、柱墙和台基多采用红色,这种以红为高贵色彩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如汉代有大量的“朱阙”、“丹楹”;自汉后红色在色彩等级上退居黄色之后。 自魏晋南北朝后,屋顶上琉璃瓦的出现使得黄色成为至高无上的颜色。隋唐的宫殿、 庙宇、官邸多用红柱、白墙,屋顶为灰、黑瓦与琉璃瓦;宋元时期的宫殿使用白石台綦, 红墙红柱黄绿琉璃瓦,屋檐下施以“五彩遍装”、“碾玉装”等,加强了建筑物阴影中 色彩的冷暖对比;明清时代建筑色彩更是等级严格,琉璃瓦以黄色最高,绿色次之,井 规定由高到低的黄、红、绿、青、蓝、黑、灰的色彩等级。 综上,中国古代皇家建筑崇尚黄、红,红墙黄瓦与蓝天绿树形成强烈的原色对比, 并与檐下车富的彩画构成富丽堂皇的色彩格调( 图1 1 8 ) ;而中国古代居民以白墙、皈 瓦与绿树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犹如一副清秀的水墨画,显示民居自然、朴质、秀丽、 淡雅的格调( 图1 1 9 ) 。 图11 8 北京故宫建筑群嘲i1 9 安徽宏村 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域市廊道色彩最理研究 1 2 2 2 中国城市色彩现状 中国的色彩研究起步较晚,学科形成上主要是对西方颜色科学理论的引入和借鉴。 长期以来,国内关于色彩在城市和建筑领域的实用研究方面多集中在建筑个体的微观层 次,而缺乏从城市角度进行的宏观的系统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促 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日益加快的态势,城市建设的规模、力度和速度都是惊 人的。而国内在城市色彩领域观念和研究水平上的滞后,使得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系 统控制和管理的科学依据,中国城市色彩景观的形成基本上处于自主、随机的状态。为 了追求现代化,当代的建筑大都采取白色、灰色、以及高明度低彩度的暖色调,导致大 部分建筑在色彩方面趋向雷同,使得我国地域文化特色及城市个性不复存在。 北京自2 0 0 0 年初开始试图通过大规模清洗粉饰城市建筑物外立面来改善城市景观 和环境,并于2 0 0 0 年1 0 月8 日提出“北京城市建筑外立面色彩主要以灰色调为本的复 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方、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并规定在北京八区新建的建筑物 必须加入色彩设计的内容。 哈尔滨濒临俄罗斯,地域和气候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历史形成了暖意浓浓的米黄色俄 罗斯风格,并获褥“米黄色的城市”和“东方莫斯科”的美誉;另外,杭州、武汉、 二 海等地也纷纷提出了城市主色调的概念,有的甚至出台了自己的城市色彩规划。所有这 些一方面显示了当前城市环境治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更加充 分暴露了我国城市色彩景观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的匮乏,及其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 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1 3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3 1 研究意义和目的 城市廊道是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城市廊道出现问题,根本原因并不在廊道色 彩上。由于对廊道的定位缺乏科学的认识,再加上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材糊及 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座到处拔地而起,多种风格建 筑并存,不仅破坏了线性空间的整体连续性,还给城市风貌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因规 划失控而产生的后遗症,显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但换一个角度讲,正凶 为今天我们已难以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现有建筑,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 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周围环境获得色彩d - 面的某种 统一。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中,人类剥色彩的敏感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邋色彩景观硼究 为8 0 ,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 0 ,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从色彩始度寻 找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某些可能改变的廊道色彩,规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 某种程度上修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廊道风貌的。 132 研究内容 因为有关城市廊道色彩理论比较少,本文将参考城市色彩和建筑色彩方面研究成 果,结合色彩学基本理论,建立城市廊道色彩理论框架。然后针对台州的具体情况,通 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统计等工作,在充分认知其城市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台州三类 城市廊道( 绿道、河道、街道) 构成要素与色彩影响因素,确立色彩设计原则,在这些 原则指导下,建立台州色彩框架,对具体廊道色彩提出控制和引导。 1 3 3 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工作,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建立相 关理论框架,第二个阶段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分析与评价,提出 控制引导。具体内容如表1 1 : 工作方法 文献阅读 调查统计 分析研究 设计实践 工作内容 l 、色彩学基础理论 2 、国内外建筑色彩和城市色彩理论及相关 设计成果 1 、现场调研,对台州三大城市廊道特征的 感性认识 2 、调查问卷,了解台州市民及一般游客对 城市麻道色彩的印象 1 、廊道色彩的控制要素 2 、廊道色彩的设计理念 3 、如何达到和谐的廊道色彩控制 l 、河流廊道色彩控制( 椒江) 2 、街道色彩控制( 江滨路) 表1 1 工作方法和工作内窖表 兰塑兰苎塑生壁兰燮一 苎主垄璧丝塑鱼型塑壹塑堂鱼墅墨塑竺壅 1 4 论文框架 目的 内容 认识厂1 第一章绪论 理论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实 践综述 分析卜_ 叫第三章色彩设计理念 如何控制 第四章台州城市廊道 色彩规划实践 表12 论文结构框架图 结论 1 、一个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要 求一个协调的建筑色彩荚系: 2 、色彩成为表达城市历史传统 苯i 地方文化的个重要因素。 1 、三大廊道的色彩构成因素: 2 、廊道色彩的影响因素一自 然、人文、建筑材料: 3 、常用的t e j 色手法一对比和 调和。 1 、台州特色认知自然、人 文、地方材料; 2 、遵循色彩连续性- 色彩整 体的连续性、色彩象征的连续 性、色彩标志的连续性; 3 、尊重廊道特征的色彩设计原 则整体和谐、因地制宜、色 彩继承性与延续性、控制的弹 性、可操作性。 1 、_ 唾; 色彩框架蚓控制: 2 、推荐基调色色谱: 3 、通过椒江廊道色彩规划,分 中景和近景两个层面,按照整体 定位、分区控制、局部廊道色彩 连续性整合和点色彩的连续性 控制分别做出具体设计。 浙江夫学碗l 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 1 理论概述 2 1 1 色彩基本理论 2 1 1 1 色彩三属性 色彩三属性包括色相、明度和彩度。 色相( h u e ) 是指色彩的基本相貌,用咀区别色彩的不l i 司种类。盂塞尔色立体中, 水平方向表示色相,以红、黄、绿、蓝、紫五原龟为基础,再加上它们的中间色,黄红、 黄绿、黄绿、蓝绿、蓝紫、红紫成为1 0 色相,每一色相再分为1 0 等分,以各色十h 中间 的第5 号为正色,组成总数为1 0 0 的色相环( 图2 1 ) 。 明度( v a l u e ) 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彩中含白色成分越高,反射窜越高,明度就 越商;反之亦然( 图2 2 ) 。 彩度是色彩感觉的鲜灰程度,在一个颜色中加入白、黑、灰或其补色时,毙彩度降 低( 图2 3 ) 。 图2 1 盂赛尔色相环 闰2 2 明度由左甸右递增蹦2 3 彩艘由左阳君递增 2 1 1 2 色彩牛理 ( 1 )视觉的色适应 如果从一个色温低的房间走向一个色温高的房间, 。开始入眼会感觉两个房间的灯 光色彩不同,但会便会适应,这就是视觉的色适应。由于视觉的色适应,人不会阁为 在不同光色下对同一观测对象的色彩感知发生偏差,因此观测城市色彩的时间可以适用 于一天中任何时刻的日照条件。 ( 2 )视觉的阈值 当两种刺激达到一定值时人眼才能区别,此定量就叫阈值。人眼无法区分厕积过小、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麒道色彩景观州究 速度过快、距离过远的东西。视觉阈值为我们限定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的观察范围和距离 提供了依据。 ( 3 ) 视觉混色 将很多面积很小的色块放在起,当视距不断增大时,人眼所看到的将是所有色块 的混和色,而非某一单块色块的颜色,这就是视觉混色。视觉混色原理为在不同视距t 设计城市廊道色彩而采用的不同控制手法提供了依据,如进行廊道内建筑色彩设计时, 由于观测距离为近景,因此采用基调色、辅助色、强调色来控制其色彩,此时建筑色彩 的施色面积和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当进行城市中景的廊道色彩设计时,可以采用基调 色和强调色,因为随着观测距离的增大,视觉混色效果也越明显,若一味关注于建筑的 细部色彩,则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1 1 3 色彩心理 ( 1 ) 空间感 色相:波长长的色相如红、橙、黄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波长短的色相如蓝、蓝 绿、蓝紫给人以后退收缩的感觉。 明度:明度高的色彩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明度低的色彩给人以后退收缩的感觉。 彩度:彩度高的色彩给人以前进膨胀的感觉,彩度低的色彩给人以后退收缩的感觉。 ( 2 ) 冷暖感 橙、红、黄为暖色,橙色最暖,为暖极;蓝、蓝绿、蓝紫为冷色,蓝色最冷,为冷 极。 从明度上讲,白色反射率最高,感觉冷,反之黑色感觉热。 从彩度上讲,高彩度的冷色感觉更冷,高彩度的暖色感觉更暖,彩度降低,色彩的 冷暖感也随之降低。 ( 3 )轻重感 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暖色系给人感觉轻,冷色系感觉重。 ( 4 )色彩的心理联想 “因花想美人,因雪想高士,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色彩的联想包如此,大 部分人看颜色,都会联想到生活中的某种景物,如看到红色,就会想起太阳、火焰、心 脏等,象征着热情、危险、喜庆等情绪;看到紫色就会想起葡萄、茄子等,象征高贵、 神秘、优雅、嫉妒等。 m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 0 0 4 5 浙江大学碗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旨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观研究 2 1 2 色彩的作用 2 1 2 1 表现作用 表现是色彩的首要功能,而建筑色彩往往是人们对城市色彩最直接、最感性的记忆。 运用色彩设计手法可以进一步增强和突出建筑形体造型的表现力,包括式样的创造、性 格的象征、个性的展示、风格的表现及气氛的渲染与烘托等。色彩的这种功能对形体的 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构图的重建和再造,即“重构”的手法,以使同一形体能够展现出多 种不同的色彩构形效果,从而创造出多种可供比较和选择的整体形象。 2 1 2 2 标志作用 色彩常常被人们用来表现个性、特点、身份、地位与领域,这是由色彩的本质特征 决定的,色彩的作用有些类似于记号与标志,其目的在于视觉传达。一个成功的建筑外 部环境色彩设计作品,能够很好地突出建筑的功能、个性与特色,并能成功地让人们识 别、发现。例如素有“佛教之都”之誉的曼谷,佛教历史悠久,东方色彩浓厚,儒寺庙 宇林立,建筑精致美观。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馏金溢彩的玉佛寺、充满神奇传说的金佛 寺等这些具有强大视觉冲击效果的建筑成为曼谷重要的标志之一。 2 1 2 3 情感作用 色彩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着人们一定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如高明度、 低彩度的色彩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而灰蓝、灰绿等则给人以理智、沉稳的感觉。 色彩的这种情感作用来自于对它的联想与象征,不同的色调也能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 ( 表2 1 ) 。 色调心理联想 鲜色调艳丽、华美、生动、活跃、欢快、外向、发展、兴奋、悦目、刺激、自由、激情 亮色调青春、鲜明、光辉、华丽、欢快、健美、爽朗、清澈、甜蜜、新鲜、女性化 浅色调清朗、欢愉、简洁、成熟、妩媚、柔弱 淡色调 明媚、清澈、轻柔、成熟、透明、浪漫 深色调沉着、生动、高尚、干练、深遵、古风 暗色调稳重、刚毅、干练、质朴、坚强、沉着、充实、男性化 浊色调朦胧、宁静、沉着、质朴、稳定、柔弱 灰调质朴、柔弱、内向、消极、成熟、平淡、含蓄 暖色调温暖、活力、喜悦、甜熟、热情、积极、活泼、华美 冷色调寒冷、消极、沉着、深远、理智、幽情、寂寞、素净 表2 1 色调的心理联想 浙珏大学顺士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也彩最蹦研究 2 1 3 城市廊道色彩的构成 2 13 1 河道廊道 河道是高度动态的生态系统,易受周围景观的影响,因此要把河道及其附近的土地 视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河道、湖泊等水体最重要的是保持自然原色,可以刮用周边建筑 物或环境的灯光来激活水的灵气,但建筑色调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色彩特征,禁止使 用任何破坏周围环境整体色调的建筑色彩。 2 1 3 2 绿带廊道 绿带廊道一般以大型生态廊道为主,建筑物较少,因此对表现树木、草坪等大片绿 色和少量花卉或其他园艺装饰植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应作出合理的配合,使它产生 深浅、浓淡、层次、光影等的对比效果,并注意植物四季色彩变化。 要严格控制直接朝向绿道的建筑外墙和屋顶色调,要求建筑基调色用白色,砖灰色 或原木色,强调色不超过1 5 ,要进行多种色彩搭配方案比选;屋顶的色调阻沉稳色调 的蓝色、橙色、绿灰色为主,以烘托静谧、素雅、清新的山水美。 2 1 3 3 绿色道路廊道 ( 1 ) 建筑 建筑色调应以“多样统一”的色彩形式表现出具有活力的景观特色风貌;要求在专 项色彩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控制出相对完整的城市建筑色彩景观带。 城市快速干道车流量大,车速快,视线变化节奏性强,因此其沿线色彩宜大块面布 局,以浅色调为主,既与沿线深绿色调形成对比,又不引起驾驶者视觉缭乱。 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街道空间尺度大,应注意区分不同区段的基色调,而非致力 于沿线建筑色彩的连续性和变化性,同时注意建筑屋顶,特别是有利于烘托城市天际线 的建筑的基色调。而沿街底层及裙楼色彩则可适当丰富,以满足行人的观赏要求。 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人流多,沿街建筑的色彩应丰富多样,在统一中求变化,其主色 调的确定可根据街道的具体性质和沿街建筑功能性质来定。 道路交叉口的建筑是道路廊道的重要空间节点,其色彩应重点处理,与周边建筑相 协调的同时适当突出其标志性。 铺地色彩应简洁大方,体现人行道性质。原则上一条街道两侧的铺地允许采用不同 的图案,但必须采用同种色调。 ( 2 )城市家具 公交候车亭、垃圾桶、电话亭、指示牌等作为一组小品统一设计,在形式和色彩上 考虑与街道性质及自然环境相协调。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摹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最观删究 ( 3 ) 城市广告 根据道路性质,对户外广告的设置及色彩提出不同的要求 城市交通性干道兼有交通和景观两大功能,其以交通为主以景观为辅。户外广告应 尊重观赏者多在行使车辆中的事实,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从个体上要做得简洁清晰, 尽量减少多余的装饰;从整体上要强调轮廓线、节奏感及统一一陡,避免出现混乱司机视 线的色彩。 城市生活性干道是为城市各功能区内的交通服务的,兼顾交通与景观两大功能,而 且街道两侧的服务性场所较多,户外广告的量也较大,形式也较丰富。所以户外广告要 强调大众化的色彩,增强可识别性和亲切惑,同时有关部门应限定户外7 。告的尺度和位 鼍,对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尤其是步行商业街。因为步行街的空间是以人的尺度为标 准,所以在街道广告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户外广告的尺度、摆放的高度、色彩等,要 考虑人步行时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 而城市其它步行空间是指城市绿地公园的步行道、滨水地带的步行道和各类广场 等。这里的户外广告色彩的设置在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还应考虑人们的可 观赏距离和视线方向,妥当安排色块的大小,色彩的明度,恰如其分地强调其与环境的 对比效果,达到清晰醒目独树一帜的效果。 城市主要功能区 重点商业区、文化区设置的户外广告,色彩上不作严格限制,但严格控制广告的面 积、位置。 办公设施较集中地区应以体现建筑立面景观为主,户外广告只起点缀效果,造型力 求简洁美观。 居住区以沿街商铺广告为主,原则上控制广告的位置、尺度,对色彩不作严格要求。 工业区、港口区内广告色彩可以醒目,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起到城市标志的作用。 2 1 4 城市廊道色彩的影响因素 2 1 4 1 地域与气候 廊道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色彩建立的前提,这里主要是指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 环境。廊道色彩规划应尊重环境,使其看起来似乎是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有机体。不同 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下的人们对色彩的偏好存在差别,如地中海沿岸城市 金黄色的建筑色彩( 图2 4 ) 、江南水乡白墙黛瓦的城市氛围( 图2 5 ) 、北欧厚熏的城市 环境等。有效利用自然地理因素能使整个廊道的色彩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互映衬,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罐卜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色彩景舰研辱i 形成城市的地域特色。 酗2 , 4 阿尔发尔 2 1 4 2 人文地理因素 图2 5 中国江南水乡 城市色彩受城市历史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廊道也如此,不同的国家和城市,闭民族 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色彩有不同的偏爱,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城市色彩( 表 2 ,2 ) 。 民旗传统喜爱色彩 中华民族红、黄、青、自 印度民族 红、黑、黄 斯拉夫鹾族红、青 拉j 1 民族橙,红、黄、黑 日耳曼民族绿,青、红、自 非洲民族红、黄、青 袅2 2 嚣民族传统色彩表 另外,不同的年代建造的城市反映当时的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及审美特点,城f 训足 历史的沉积,廊道色彩也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如哈尔滨、青岛等老城区街道,如实地表 现了殖民城市的欧陆色调:以及我国城市在2 0 世纪5 0 年代盛行的清水砖墙,6 0 年代的 墙面抹灰或干粘石、水刷石,出现“一片灰”的状况;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到了8 0 年代由于瓷砖贴面的普及又刮起了“白色”浪潮。廊道色彩尤其是街道色彩从一个 侧面体现了城市的发展。 2 1 4 3 建筑材料 早期的城市廊道,如罗马、水城威尼斯、中世纪城堡等,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自然环境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建筑材料。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建筑材料不 同,技术和工艺也各有特点,且又世代相传,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地域文化,城市和地区 也逐渐诞生了自己的特色( 图2 6 图2 7 ) 。然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材料、新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连续性的台州城市廊道也彩景观研究 技术不断开发,为城市色彩的表现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廊道色彩有所 冲击,影响着城市色彩的进一步形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避免建筑材料企 球化带来的地方色彩、城市特色的消失成为重要的环节和课题。 图2 6 波兰华沙 2 1 5 色彩美的存在形式 幽27 水城威尼斯 城市廊道,尤其是廊道内建筑的色彩设计是灵活运用色彩基本原理,充分考虑色彩 的面积、形状、表面肌理、位置等基础上,寻求一种对比的矛盾和统一的平衡的共同体。 2 1 - 5 1 对比 当两种或多种色彩放在一起时,相互求助以增强它的相反特征形成的对照现象就是 色彩的对比。对比是色彩运用中的灵魂,“没有不美丽的色彩,只有不荧丽的配色”, 正揭示了对比在色彩中的作用。 ( 1 )色相对比 同一色相对比 指同一色相中的颜色,包括明度和彩度的深浅变化。出f 配色范围只有单色的明焙 变化,所以给人稳定、柔和、朴素的感觉,从视觉角度讲也可称为弱对比。但着色彩明 度差太小,则易产生单调、呆滞、阴沉、不调和之感。如图2 8 中,建筑墒面整体的色 相属于褐色系,主体建筑墙面为明亮的棕色,两侧建筑墙面为灰褐色,它们之闻只有明 度和彩度的变化,整体协调。 圈2 8 英困伦敦某建筑 浙江大学硕。学位论文基于连续性的古州城市廊道包彩罱删研_ 兜 类似色相对比 指两个色相在盂塞尔色相环上的位置大约在6 0 。左右,距离较近,两色之间色差不 大,从视觉角度讲属于中弱对比,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紫、紫与 红等。比较同色相对比,它显得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和谐,使用广泛,丽且两 色距离的角度越大,越显得活泼而有朝气,能给人以共鸣、浪漫、唯美之感。图2 9 中, 整个老房子的基调色为偏暖的暗砖红色,以中明度浅红黄窗框作强调色,整个画丽浪漫, 和谐。 圈2 9l 海漂阳路_ :苦膀于 在色环上,两色距离7 5 。至3 0 。之间的颜色,被划定为第一暖昧色区,这。色i 爰 的颜色最好少使用于配色t :,因为它们之间差异太小,甚系近于同。色相,会产生j 同 色相相同的灰暗、呆滞效果。 对比色相对比 在孟塞尔色相环上,两色距离1 2 0 。至1 5 0 。左右,称为对比色。如红黄绿蓝、 橙绿蓝紫、黄绿蓝红紫、黄橙篮绿紫、品红黄蓝、红黄蓝绿蓝紫、裰绿 绿蓝紫、黄橙绿蓝红紫等。 对比色距离角度大,颜色差异大,互配时会产生活泼、跳跃、华丽、璀璨、明朗、 爽快的效果,由于人眼对色彩有全色相感受的需要,因此在处理好彩度、明度、向积等 关系时,对比色相是获得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