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选用教材和教学对象本门课程选用丁四保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6年1月第1版。也可以选用其他专家、学者新编的教材。本门课程教学对象是保山学院下辖政治学院政教专业学生,是选修课程。二、教学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为38学时,共3学分。三、课程内容介绍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具综合性,又具边缘性;它集众家所长,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性学科,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建立在其它学科的学习基础之上,也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般地讲,学习区域经济学,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一些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与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五、教学媒体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文字材料、ppt课件、少量录像片等。 六、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以文字材料、ppt课件为主,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可通过案例、区域经济选点考察等一些手段解决。七、成绩考核本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包括作业成绩、期中考查成绩、考勤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考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学时分配第一章 经济区域的一般特征 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上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载体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要求:了解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流派。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区分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划的关系,认识我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把握我国经济区域未来发展方向。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区域、经济区划、经济区域等概念的掌握;理论: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认识;应用: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国经济区域的特点,我国经济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教学难点1.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真正掌握;2. 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全理解;3. 对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的深刻把握;4对我国经济区域形成的背景、历程、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 述1.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区域发展理论;(2)区际关系理论;(3)区域政策理论。5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2)新制度学派;(3)区域管理学派。第二节 经济区域1.区域:泛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2.经济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的农村组成。3.走出“经济区划”思想的局限4.对“经济区域”研究的概括分析经济区域的特征:(1)必须具备经济功能;(2)必须具备行政功能;(3)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域结构;(4)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经济流。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区域1.我国行政区域的客观基础2.我国条件下省级行政经济区的历史必然3.我国省级经济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1)地域规模与资源供给;(2)经济功能;(3)经济管理的功能,包括财权、经济事权和人事权等;(4)经济核心地;(5)网络与经济流。4我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1)经济财富的运作与省级经济区;(2)经济财富的功能与省区产业结构的形成;(3)省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必然性。第四节 我国省级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发展1.我国省级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历史局限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变化:(1)省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省区边界的模糊趋势;(2)经济核心地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3)经济条带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第二章 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并熟悉三大理论在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各章从事区域分析和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求:了解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流派和主要思想。掌握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弄清三大理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三大理论的学习,理解我国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极、乘数原理、技术创新、产业集聚、集聚经济、网络化组织结构、新产业区、开发区及生态产业群落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与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产业组织演化规律;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应用: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新产业区的形成与我国“开发区”的实践(二)教学难点1. 对三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的真正掌握;2. 从众多理论流派的介绍中把握住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主线”;3. 正确运用三大理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1. 分工的概念:(1)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性别、年龄等为基础的原始分工;(2)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3)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照地域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2. 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4)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5)波斯勒的技术差距理论。3. 地域分工的客观基础:(1)要素的空间不平衡分布是地域分工的必要条件;(2)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4劳动地域分工理论:(1)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2)扶持幼小产业理论;(3)协议分工学说;(4)新比较优势理论。5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测度6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分工与区域市场;(2)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3)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4)分工的“不平等”与区域发展问题。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1. 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2)现代经济增长周期理论2. 区域经济增长因素:(1)资源禀赋;(2)资源配置能力;(3)区位条件;(4)外部环境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1)区域增长极理论;(2)循环累积因果原理;(3)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3)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5区域生命周期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2)技术生命周期;(3)经济增长波动周期6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1)技术创新与区域周期;(2)技术扩散与区域成长第三节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1. 集聚机制:(1)区位指向;(2)产业联系2. 集聚经济:(1)集聚经济来源的“区位论”解释;(2)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3)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经济;(4)交易成本节约与集聚经济3. 分工深化与产业组织演化:(1)福特制生产方式与企业组织;(2)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组织演进;(3)产业组织形式的新发展4企业网络的空间结构:(1)企业组织形态的网络结构;(2)本地化网络与全球化网络5产业区与新产业区:产业区是指专业化集聚的特定地区;新产业区是弹性生产体系对应的产业空间形式,是中小企业在弹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6规划产业区:(1)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2)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3)我国的“开发区”;(4)生态产业群落第三章 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分析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弄清区域资源和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分析区域资源基础及组合状况的基本方法,善于运用区域资源组合与地理环境约束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及我国区域产业配置类型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与开发”等内容奠定基础。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源观的演化及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异同。掌握现代区域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定性和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的基本方法,弄清资源地域组合的优劣对区域产业配置的影响,深刻把握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的制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区域资源、区位、区位资源、创新、资源地域组合、区域的资源短缺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区域资源特征及其类型,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应用: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二)教学难点1. 准确理解“区域资源”的概念与范畴;2. 正确掌握和运用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3. 学会理性而全面地分析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善于运用相关理论科学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我国产业配置类型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人类资源观的历史演变1. 资源:传统意义的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则是指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了所有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要素。2.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的开发利用:(1)采集渔猎时代;(2)农业经济时代;(3)工业经济时代;(4)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特征重点产业部门主导产业能源动力类型资源主体地域结构采集渔猎时代低水平采集渔猎,经济活动融于天然食物链中无无人力可再生生物资源无农业经济时代初级自给自足的简单再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冶炼、烧制等手工业第一产业风力、人力、畜力、水能、木材、木炭等简单天然动力土地、水等农业自然资源,铜、锡、铁等金属资源矿业区、农业原料区出现中心地、核心地工业经济时代初期中级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重工业第二产业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电能可耗竭的矿产资源出现中心城市、成熟的工业区和农业区、交通网络二战后高级市场经济、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知识密集型轻工业第三产业电能、核能矿产资源、区位资源、科技资源、经济资源高等级核心地的城镇体系、现代化的高速交通通讯网可持续发展阶段高级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清洁与可替代资源可持续发展型资源含有创新功能的大都市体系、信息高速公路第二节 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发展1. 区域资源的一般特征:(1)有用性;(2)稀缺性;(3)多用途性和可替代性;(4)地域性(空间差异性);(5)整体性及综合性2. 区域资源的类型:(1)区位资源;(2)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3)经济资源:人口与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进步;创新;制度结构与制度安排。3. 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1)资源地域组合分析的原则;(2)自然资源的定量分析;(3)经济资源的定量分析;(4)社会资源的确定与衡量;(5)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4. 区域的资源短缺:(1)资源短缺:概念:所谓区域的资源短缺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间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经济现象,是在资源配置不均衡时,引起的某些资源严重供不应求进而导致一部分地区或产业部门因某些资源不足而停工、停产待料的现象。性质;资源短缺与资源空间配置。(2)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3)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5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1)加工类型区;(2)加工主导类型区;(3)资源主导类型区;(4)资源加工混合类型区第三节 区域资源与环境约束1. 资源向要素的转换及其约束:(1)资源转换的一般过程;(2)资源转换中的约束2. 区域资源流动:(1)区域资源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资源流动的障碍: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流动载体的阻碍;行政区划的限制;体制、政策、法律等阻挠正常的物质流动。(3)资源流动的方向: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要素的状态转换或空间位移;人力资源的流动具有收入指向、成就指向;资本资源的流动具有经济指向,以信息为载体,引起感应运动和对应流3. 环境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1)地理环境的约束作用;(2)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资源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第四章 区域结构分析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树立“结构”乃区域经济发展的“指示器”的观念,通过结构分析,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求: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划分的标准及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精通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弄清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对于区域地域空间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地域空间结构的意义与现实根据,掌握地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地域空间结构特征;对于区域物质循环结构问题,要求学生弄清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掌握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产业、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水平分工、区域垂直分工、主导产业、资源的层次、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区域经济的内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区域就业结构、区域地域结构、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区域地域结构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应用:我国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省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分析,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二)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地域空间结构和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 弄清我国省级经济区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主线”;3. 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中地域结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4科学掌握循环经济理论5对就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的正确理解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1. 产业的划分、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2. 从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3. 区域间水平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1)区域综合条件下产业结构的特点;(2)区域资源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3)区际贸易条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4区域间垂直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1)对资源等级系统的分析;(2)不同层次的区域资源供给系统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垂直差异;(3)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中的垂直分工内涵5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1)从产品生命周期到区域生命周期;(2)区域生命周期演变的资源、条件分析;(3)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生命周期的阶段传递6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1)普遍的复杂化与高级化趋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与产业结构的复杂化;内生发展、外部推动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区域之间的分工与竞争:区域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区域竞争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3)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区域就业问题: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扩大就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解决出路。第二节 区域地域空间结构1. 区域经济学地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意义和根据:(1)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意义;(2)地域结构研究的现实根据:我国经济区发展实践中的地域结构因素;我国省级区发展障碍中的地域结构因素;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中的地域结构因素。2. 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1)关于地域分布类型;(2)关于经济地域格局;(3)关于地理关联;(4)关于地域结构的演变过程;(5)关于地域结构功能的判断。3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发育状况:(1)面形区发育的主要特征;(2)点形格局发育的主要特征;(3)网状格局的发育。4我国省区经济地域分布类型:(1)平原型;(2)山地型;(3)界面型5. 我国省级经济区地域结构中的地理关联:(1)物流与结构关系中的地理关联;(2)省区内的地域分工;(3)省区地域结构的发展关联6. 我国省区经济地域结构的几种发展模式:(1)省会城市带动模式;(2)开发区带动模式;(3)商贸城镇带动模式;(4)城市群带动模式;(5)网络带动模式7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多种发展模式共存、区域发展战略的决定第三节 区域物质循环结构1. 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资源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2. 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1)我国的工业结构变化;(2)“重化型”结构的物质效率;(3)物质效率的地区结构3. 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1)评价对象与范围;(2)主要指标及其解释4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1)物质效率目标与循环经济;(2)区域物质循环系统: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施乐公司的模式;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卡伦堡模式;企业物质循环网络及其区域实现方式5区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与实践性课题:(1)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物质循环结构研究;(2)区域网络联系的开发与研究;(3)区域产业结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4)区域软环境建设与循环型经济发展的相关课题。第五章 区域关系分析 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际关系存在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掌握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和区际物流的基本原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观,推动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要求:了解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所产生的主要效应,认识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弄清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搞清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原理,掌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区际关系的主要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等内容,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扩散效应、回波效应、规模效应、拥挤效应、二元结构、区际贸易、区域信息网络系统、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互补式区际关系、区域竞争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区域关系的基本理论;区际关系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应用: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我国的区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的协调(二)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识区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 全面把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3. 正确理解区域竞争的本质;4科学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我国区际关系的途径。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1. 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效应: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2. 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方式及意义:(1)流动方式:对流;传导;辐射。(2)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区际要素流动产生组合效应;区际要素流动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可以超越本地的市场,进一步以广大的区际市场为对象从事生产;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得到本区域稀缺的资源;区际要素的流动强化了区域的比较优势3.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劳动力流动的分类与方式;(2)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原因;(3)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4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资本流动的分类与流动方式;(2)资本流动的原因;(3)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5技术进步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1)技术流动的特殊性和主要形式;(2)技术流动的主要原因;(3)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区际物流与网络系统1. 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2)区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 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1)区际物流的特点;(2)我国的区际物流:我国区际物流的基本流向和主要品类;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区际与区内物流格局3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1)交通运输网络;(2)运网系统组成及其特点;(3)区域信息网络系统第三节 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1. 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1)区域相互依赖理论;(2)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绝对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赫克歇尔俄林定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动态比较优势原理。(3)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带动;(4)区域协同发展2. 区际关系模式:(1)封闭式区际关系;(2)掠夺式区际关系;(3)转嫁式区际关系;(4)互补式区际关系。3. 区域竞争:(1)概念:区域竞争是指一个区域由一个或多个利益主体代表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与其它区域为获取非任何区域都能得到的,影响区域共同利益的对象而展开的角逐与较量。(2)区域竞争的特征:区域间竞争主体的非单一性;区域竞争的不完全性;区域竞争既包括市场竞争,又包括非市场竞争;区域竞争是动态的跨区域竞争;区域竞争是区内竞争的延伸与扩展。4区域经济合作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的协调:(1)国际区际间的协调: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协调;与邻边国家关系的协调。(2)国内区际关系的协调: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关系的协调;流域间区际关系的协调;行政区间区际关系的协调。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性质,充分认识编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掌握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和乡镇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编制方法、编制步骤和成果形式等基本知识,运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掌握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了解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组织及工作步骤,弄清发展战略文献编写的主要内容;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在组成要素方面的差别,了解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原则;在了解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和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乡村发展战略和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措施、城市发展战略、首位城市、城市经济区、城市形象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发展战略文献的构成;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本特征;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应用: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及建设标准(二)教学难点1. 全面掌握综合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结构;2. 如何编写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文献;3. 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异同;4正确理解乡村发展战略的特征。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1. 发展战略的组成:(1)战略指导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重点;(4)战略布局;(5)战略步骤;(6)战略措施2. 发展战略的层次:(1)总体发展战略;(2)部门发展战略;(3)“地区”发展战略3. 制定战略的组织战略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及组织:(1)组成:领导;干部;专家。(2)结构:部门结构;知识结构;权力结构。(3)组织:调查部门;方案设计部门;组织论证部门;专家咨询委员会。4制定战略的步骤:(1)准备阶段;(2)调查分析阶段;(3)综合研究阶段;(4)论证完善阶段;(5)跟踪研究、反馈调整阶段5发展战略文献的编制:(1)主体文献;(2)辅佐文献;(3)附录文献:基础资料;战略提要;战略形成纪要。第二节 城市发展战略1.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内城市发展和城市本身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谋划,包括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布局、步骤以及对策的决策。2. 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1)区域城市化;(2)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位序规模法则。(3)区域城市职能结构;(4)区域城市布局;(5)城市经济区3城市本身发展战略:(1)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市场意识;弹性意识;超前意识;区域意识。(2)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技术进步原则;因地制宜原则。(3)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城市性质定位;确定城、郊关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注重城市形象塑造。第三节 乡镇发展战略1. 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依据:(1)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2)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生态环境。2. 乡村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1)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本的战略任务;(2)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基本战略对策;(3)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是振兴乡村的另一基本战略对策;(4)乡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是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3.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1)有助于促进乡村的城市化;(2)有助于促进乡村工业化;(3)有助于促进乡村现代化。4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标准5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注意事项:(1)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应处理好城镇同乡村的关系及城镇与城市的关系;(2)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必须严格保护环境;(3)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4)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5)做好小城镇的规划。第七章 区域规划 3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掌握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积极指导区域开发实践。要求:牢记区域规划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外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认清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掌握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学会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知晓区域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步骤。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容积率、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分区、区域环境规划、功能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区域规划的主要方法;区域规划的程序和步骤应用: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二)教学难点1. 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的主要内容;2.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规划的发展1. 区域规划是指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是在科学认识区域系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地域空间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区域内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等要素的关系,以谋求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对区域中长期发展作出部署。2. 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1)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2)现代区域规划思想的产生;(3)国外的区域规划3.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1)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规划体系;(2)规划理论与规划内容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3)规划手段与方法不断革新。第二节 区域规划的内容1. 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1)第一次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农业规划布局;采矿业生产布局。(2)第二次产业规划与布局:原材料工业的规划布局;加工制造业的规划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与布局。(3)第三次产业规划与布局2.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的概念;(2)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3)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3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基础设施的内涵和意义;(2)区域交通运输规划;(3)区域水利设施规划;(4)区域电力规划;(5)区域电信规划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1)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评价;(2)土地利用供求分析;(3)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析;(4)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1)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2)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3)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条件。第三节 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1. 区域规划的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2)传统综合法;(3)比较与评价法;(4)数学模拟法2. 区域规划的程序:(1)规划准备工作;(2)规划工作步骤: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确定区域发展目标;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规划方案设计;规划方案评估;报批定案与实施阶段第八章 区域开发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并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从区域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将区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及落实,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原理,指导我国区域开发的实践。要求:从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四个方面,了解我国区域开发的主要形势,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懂得区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步骤,并能灵活自如地将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三农”问题、制造业、知识经济、知识产业、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物流、自由经济贸易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区域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领域;区域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区域汽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开发的内容及程序;区域旅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开发的内容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应用:我国的农业、农村人口问题;我国现有畜牧业的主要类型;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我国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开发形势;区域开发战略理论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的应用(二)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2. 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区域开发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进行细化和落实;3. 全面把握我国区域开发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4将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农业(种植业)的开发1.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意义:(1)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2)我国农业、农村人口问题;(3)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门;(4)我国的“三农”问题2. 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1)农业技术的进步:品种的改良;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2)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3. 农业开发:(1)对宏观形势的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形势。(2)农业开发的几个主要领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绿色产品项目;规模农业项目;产品增值项目;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调整。第二节 区域畜牧业的开发1. 畜牧业的历史发展2. 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类型:(1)传统畜牧业;(2)现代畜牧业商品畜牧业3区域畜牧业的开发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1)相关地区市场分布分析;(2)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市场需求分析:居民食物构成及消费偏好分析;居民需求分析;(3)投资回报分析:销售额目标;开发所需的各项投入分析;回报分析。第三节 工业(制造业)的开发1. 工业(制造业)的一般知识:(1)工业(制造业)产品;(2)制造业的部门分类;(3)我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分类2. 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1)发展方式的转变;(2)买方市场问题;(3)国家的产业政策;(4)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的竞争3汽车工业的开发:(1)汽车工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的作用;(2)汽车工业分布的区域性;(3)汽车工业开发的可能模式;(4)汽车工业开发的技术模式;(5)我国汽车工业中中小企业(项目)现象分析4区域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开发:(1)知识经济;(2)高技术产业;(3)高技术产业的地区开发第四节 区域第三产业的开发1. 旅游业:(1)旅游业是我国地区开发的重点产业;(2)旅游业的开发;(3)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2. 金融业与区域金融问题:(1)金融市场;(2)区域金融功能;(3)金融机构与区域金融产业;(4)区域金融;(5)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3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开发:(1)交通运输业;(2)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开发;(3)物流业与区域物流业的开发第五节 区域产业开发的实证研究1. 关于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研究;2. 对边境城市产业结构绥芬河边境自由经济贸易区的研究;3交通运输业项目的开发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建设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4吉林省长白山旅游业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第九章 区域政策 4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认识其制定的目标和发挥作用的手段,掌握其效应评价的方法,树立起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和政府有效调控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途径的观念,积极运用区域政策工具干预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区域政策的含义、特征、形成过程、目标体系和政策手段,了解区域政策效应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并通过借鉴和比较西方区域政策的发展,掌握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概念:包括对区域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法律政策、区域政策效应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及形成过程;区域政策的目标体系;区域政策的主要手段;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应用:国外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二)教学难点1. 对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目标和手段的真正掌握;2. 对区域政策效应的科学合理评价;3. 通过借鉴西方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认识我国区域政策演变的规律;通过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把握准我国区域政策发展变化的趋势。三、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授、学生演讲、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1.区域政策的含义:区域政策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或管辖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它有三方面的含义:(1)区域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干预;(2)区域政策的主体是国家或地方政策;(3)区域政策属宏观经济范畴。区域政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超国家层次、国家层次和亚国家层次。2.区域政策的特点:(1)有限性;(2)系统性;(3)阶段性。3.区域政策的形成:(1)区域政策形成的客观基础;(2)区域政策的形成背景;(3)区域政策的产生。第二节 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手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