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1页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2页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3页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4页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习题.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榆林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 第 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禹建都阳成后,沿潁水南下,“大会夏、夷诸部众多邦国或部落的首领,这就是塗山之会,所谓禹合诸侯于塗山,执玉帛者万国。”(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从“塗山之会”中折射出夏朝地方行政制度是( )A. 方国联盟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邦联制2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了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D.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3台湾学者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父亲遗留下的财产,每一个儿子都有一份。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应该是指()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4“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A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序列 B 强化了异族管理地方局面C 避免了地方权势的膨胀 D 能有效控制王畿以外地区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段记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唐太宗贞观之治6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7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秦王政的做法()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B保证了秦国统治的延续C限制了丞相权力的行使D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8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这表明张鸣认为()A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0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A秦朝的焚书坑儒B明朝的特务统治C唐朝设置节度使D汉初分封同姓王11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中国近世史中谈到唐朝中央官制时,评价某机构为“天子的秘书官”,该机构应是( )A.尚书省 B.门下省 C.中书省 D.吏部12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公元1069 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职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割宰相的军权 B.制约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D.分割宰相的行政权13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14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吕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15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B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D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16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D货币经济地位提高17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追求功名利禄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明太祖惩治贪官的需要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18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尖锐。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A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B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发展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D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19“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君药指方剂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那么使药( )A.辅助君药治疗主症,或主要治疗兼症B.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毒性C.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D.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20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B.“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D.“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21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22美国根据1906年国会通过的立法成立驻华法院,在美国司法系统中其地位与联邦区法院相等。英国根据1925年枢密院令,在上海设立最高法院。这些规定与哪一权利有关( )A 领事裁判权 B 协定关税权 C 租赁土地特权 D 片面最惠国待遇231853年,英国利用最惠国待遇和中美望厦条约有关“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向中方提出修约要求。1854年,美国、法国也积极活动修约。西方列强积极修约意在()A改变不利的贸易局面B获取更多的通商口岸C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D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24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历史上,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是()A俄国军队B八国联军C日本军队D英法联军25揭贴、口号等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揭贴、口号与事件搭配不符合史实的是()A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甲午战争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D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26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对“致远舰”的考古可以直接研究()A甲午战争的爆发B丁汝昌的生平C北洋舰队的覆灭D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27近代由于教民矛盾重重,义和拳遂逐渐壮大起来,由天津至涿州、保定都有拳民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涿州知府衙门更被三万名拳民占据。1900年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击毙。这发生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28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9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A与太平天国斗争目标一致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直接将矛头对准帝国主义D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历史潮流30“若纸烟,若小眼镜用者辄置极刑。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途次被匪(指义和团)系于树下,过者辄斫一仆自言相从多年,主人并非二毛(指说洋话、用洋货的人),亦为所杀。”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义和团B中外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的运动D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倾向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二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请回答:(1)材料一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10分)(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10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1901年9月7日请回答:(1) 根据材料归纳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10分)(2)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10分)答案1-5 ACCBC 6-10 BBBCD 11-15 DDDDB 16-20 BCCAC 21-25 DBDBD26(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4分)(2)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的政治需求,所以不被重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正统思想。(4分)(3)朱熹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反对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6分)(4)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27(1)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4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转变: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2分)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认识:(每个要点2分,可从不同角度回答,答出两点得满分)角度1:“世界观”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如:“世界观”的变化是中国和世界的客观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