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複習講義,台南縣立竹橋國民中學製,2,第一章生命世界,第一節發現生命的驚奇第二節探索生物科學的方法第三節細胞第四節生物體的組成層次,3,第一節發現生命的驚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是宇宙目前所知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有關生命的起源,科學家根據許多證據認為:最初的生物是由無生物演變而來的。,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生物,可能是構造非常簡單的微生物。地球上現存的生物都是由親代進行生殖作用所產生的。,4,發現生命的驚奇,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與無生物的區別:生物:具有代謝、生長、生殖和感應等生命現象的個體叫做生物,例如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無生物:沒有生命現象的個體叫做無生物,例如岩石、礦物等。,5,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地球上的生物及其所依存的環境,稱為生物圈。生物圈的範圍約在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約一萬公尺的部份。,6,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生物要展現生命現象、維持個體的生存,並使種族延續,需要依賴環境的空氣、水、日光和養分。在溫暖多雨的地區,生物種類和數量都很多。在南極終年冰封的湖底,僅有數種藻類生長。少數種類的細菌則能夠生存在接近生物圈邊緣的高空。洞穴中有魚、蝦和甲蟲等動物,但沒有綠色植物,因為洞穴中黑暗無光,綠色植物無法行光合作用,所以無法生存。,7,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來適應周圍的環境。仙人掌的針狀葉可以減少水分的蒸散;莖肥厚貯藏水分以適應沙漠中長期缺水的環境。生長於貧瘠地區的捕蟲植物,如毛氈苔和豬籠草,藉著捕食昆蟲以獲得含氮的營養成分。,8,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來適應周圍的環境。紅樹林植物中的水筆仔,生長於河流與海洋交會的沼澤軟泥中,以胎生苗來適應缺氧及鹽度高的環境。洞穴中光線不足,生活在洞穴中的動物視覺退化。蝙蝠由口發出聲波,利用回聲以測量和其他物體之間的距離。,9,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生物通常具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來適應周圍的環境。穿山甲行動緩慢,皮膚退化長出堅硬的鱗片,遇到危險時,頭向柔軟的腹部彎曲,使身體成球形,以保護自己。螢火蟲會在夜間發光,作為雌雄間求偶的訊號。有少數螢火蟲類的昆蟲會模仿他種螢火蟲的發光方式而引誘他種螢火蟲的前來,再伺機予以捕食。,10,第二節探索生物科學的方法,生物科學探究的歷程在尋求科學的過程中,探究者會運用到觀察、參考文獻資料、形成可測試的個說、設計實驗步驟來測試假說、整理並分析數據以及解釋數據等過程技能。設計實驗步驟時,常設立對照組與實驗組作對照比較,從實驗結果的差異,推測影響實驗的變因。,11,研究生物的工具顯微鏡,複式顯微鏡的操作玻片標本的製作:製作玻片標本時,物體要薄且小,光線較易通過,且使蓋玻片與載玻片成45的角度慢慢放下,才不會有氣泡。使用低倍鏡的觀察:玻片標本對準載物台上的圓孔轉動旋轉盤,使低倍物鏡對準載物台圓孔調整反光鏡和光圈轉動粗調節輪轉動細調節輪。,12,研究生物的工具顯微鏡,複式顯微鏡的操作使用高倍鏡的觀察:低倍鏡下看清晰後,將要觀察的部位調至視野中央,換用高倍鏡時,切勿轉動粗調節輪,只需稍轉動細調節輪,直到看清楚物體為止。,13,研究生物的工具顯微鏡,使用複式顯微鏡應注意的事項清潔顯微鏡的鏡頭要用紙,不可用布或一般紙張,以免損傷鏡頭。調節反光鏡和光圈可得到適量的光線。強光或使用低倍鏡時,宜用平面反光鏡;弱光或使用高倍鏡時,宜用凹面反光鏡。觀察時宜兩眼同時張開,一眼窺物,另一眼與手配合繪圖或寫字;右手寫字的人,宜用左眼觀察,左手寫字的人,宜用右眼觀察。,14,研究生物的工具顯微鏡,使用複式顯微鏡應注意的事項複式顯微鏡的放大倍率目鏡的倍數物鏡的倍數,例如目鏡為10,物鏡為40,則物體放大倍率是400倍。複式顯微鏡下的物像位置與實物的位置是上下、左右皆相反。例如:”p”在複式顯微鏡下的影像呈”d”;若看到微生物向右上方游走,載玻片應向右上方移動,才能看到微生物。,15,複式顯微鏡的低倍鏡與高倍鏡之比較,16,物鏡與目鏡的長短,17,解剖顯微鏡,一般顯微鏡放大倍率不大,但影像為正立實像,例如”P”在解剖顯微鏡下的影像呈”P”,且配合雙眼視覺更有立體感。解剖顯微鏡用來觀察較大型的標本,例如花或昆蟲,可以一面觀察,一面解剖,操作簡單。,18,複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比較,19,第三節細胞,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細胞學說的創立:西元1665年,虎克以自製的顯微鏡觀察許多物體的微細構造,並將軟木塞薄片上的蜂巢狀空腔命名為細胞。許旺與許來登等科學家發現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因而提出了細胞學說: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機能最基本的單位。,20,細胞學說的創立,虎克所觀察到的軟木塞薄片,只有細胞壁的構造,並非完整的細胞。,21,細胞的基本構造,細胞膜:細胞膜包圍著細胞,可控制細胞的內外物質的進出。細胞質:細胞質內有多種構造,各有重要的功能,例如粒線體是進行呼吸作用,產生能量的場所。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DNA,可以調節細胞的運作和進行複製。,22,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差異,細胞壁: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有一層堅硬的細胞壁,具有支持作用,可使細胞維持固定的形狀。葉綠體:綠色細胞的細胞質內有葉綠體,負責吸收太陽的能量,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養分。植物細胞細胞質內的液胞大,數量較少;而動物細胞的液胞較小,但數量較多,如圖。,2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差異,24,細胞的形狀與機能,植物的表皮細胞排列緊密而扁平,具有保護作用。植物輸送水分的細胞呈管狀,以利水分運輸。動物的肌肉細胞細長,有運動和收縮的功能。動物的神經細胞具有很多突起,有利於迅速傳遞訊息。人的紅血球為雙凹圓盤狀,有運送氧氣的功能。,25,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活動探討,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口腔上皮細胞經亞甲藍液染色,細胞核呈深藍色,細胞質部分呈淺藍色,如圖。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細胞壁和葉綠體,細胞呈扁平不規則狀,與保護作用有關。,26,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活動探討,觀察植物葉的下表皮葉的上、下表面各有一層扁平透明、不含葉綠體的表皮細胞:表皮細胞之間散布著許多呈半月形、內含葉綠體的保衛細胞(如圖);兩個保衛細胞中間的小孔,叫做氣孔。植物細胞未染色前,葉綠體和細胞壁較明顯,經過亞甲藍液染色後,細胞核會呈深藍色。,27,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活動探討,28,口腔上皮細胞與葉的表皮細胞、保衛細胞之比較,項目,29,第四節生物體的組成層次,單細胞生物與多細胞生物單細胞生物:僅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此一單細胞具有代謝、生長、生殖和感應等生命現象。例如:細菌、矽藻、眼蟲、變形蟲等。多細胞生物:由許多細胞構成的生物,例如水母、榕樹、珊瑚、海葵和魚等。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必須分工合作,才能維持生命,故其體內細胞的形態、功能各不相同。,30,多細胞生物個體的組成層次,構成動物個體的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組織:一種或數種功能相同的細胞集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例如動物的上皮組織和肌肉組織。器官:數種不同的組織又再集合在一起,形成特定形狀的構造,構成器官,例如動物的心臟和肺臟。系統:動物體內功能相關的器官共同運作,以執行特定功能,稱為系統,例如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31,多細胞生物個體的組成層次,構成植物個體的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植物體的構成層次沒有系統,植物的器官可分為兩類:營養器官:根、莖、葉能夠吸收水分或製造養分等,稱為營養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實和種子的機能主要在繁衍後代稱為生殖器官。,32,多細胞生物個體的組成層次,構成植物個體的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植物的組織中,位於根尖和莖頂分生組織,可不斷進行細胞分裂;位於根、莖、葉內的輸導組織,可輸送水分和養分。,33,水中的小生物活動探討,在顯微鏡下觀察水中的小生物,小生物的種類、數目會隨著不同來源的水樣而有差異。池水或溝水中的小生物大多數都需要呼吸也喜歡光線,所以用滴管吸水時,以靠近水面處或向光面的瓶壁,所觀察到的小生物最多。,34,水中的小生物活動探討,池水或溝水中的小生物,有些是單細胞生物,如草履蟲、眼蟲、新月藻、矽藻;有些是多細胞生物,如輪蟲、水蚤、水綿、星盤藻。,35,池水或溝水中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變形蟲類:具有偽足,如變形蟲。纖毛蟲類:體表具有纖毛,如草履蟲、喇叭蟲、腎形蟲、鐘形蟲等。鞭毛蟲類:具有鞭毛,如眼蟲,能運動,身體又呈綠色,可行光合作用,是介於動植物之間的生物。,36,第二章養分與能量,第一節酵素的作用第二節植物怎樣製造養分第三節動物怎樣獲得養分,37,第一節酵素的作用,酵素與代謝作用:代謝作用:生物體內物質的分解及合成的現象稱為代謝作用;各種代謝作用必須要有酵素的參與。酵素的性質:酵素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即一種酵素僅能參與一種生理反應,但酵素可重複利用。,38,酵素的性質,酵素為一種蛋白質分子,所以凡是可以影響蛋白質特性的因子,例如:溫度、酸鹼度,均能影響其作用的活性。,39,影響酵素的因素,溫度: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酵素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高,若溫度太高或太低,酵素的活性會降低。當溫度超過55,酵素便被破壞而停止作用。酸鹼度:酵素的活動和周圍環境的酸鹼性有關,不同的酵素活化時所需的酸鹼度也不一樣。例如唾液中的酵素若受到胃內強酸的影響,便失去活性。,40,唾液對澱粉的作用活動探討,澱粉與葡萄糖的測定:澱粉的測定:碘液為黃褐色,滴入澱粉液中,會變成藍黑色。葡萄糖的測定:本氏液為藍色,加入葡萄糖液中,隔水加熱,顏色的變化呈綠、黃、紅色。,41,唾液對澱粉的作用活動探討,唾液對澱粉的作用:將甲、乙兩試管放入溫水中(約3540),一段時間後,再加入本氏液,隔水加熱,顏色變化如下:,42,唾液對澱粉的作用活動探討,唾液對澱粉的作用:唾液中有能力分解澱粉的酵素(澱粉酶),因此白飯、饅頭在口腔內咀嚼久後會有甜味。,43,第二節植物怎樣製造養分,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的葉子,利用葉綠體吸收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葡萄糖的過程。,44,光合作用,光反應:葉綠素吸收太陽能之後,把水分解成氫和氧氣,並能夠產生能量,所產生的氧氣則釋族到大氣中。暗反應:葉綠體中的酵素,可利用光反應所產生的能量和氫,把二氧化碳轉換成葡萄糖和水。此反應進行主要是受酵素的影響,而與光照沒有直接的關係,故稱為暗反應。,45,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葡萄糖,除了供應植物生長利用外,也可轉變成澱粉貯存,或進一步合成蛋白質和脂質等生長所需的物質。光合作用所釋出的氧氣可供生物呼吸。光合作用將太陽能量轉換成養分中貯存的能量,當植物被其他生物攝食後,部分能量也轉移過去,供應了它們的生存。,46,光合作用的產物與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活動探討,植物放在暗室三天後,再將一片葉片用黑紙部分遮光(對照組),部分不遮光(實驗組),置於光照下,兩天後進行碘液試驗,其結果為:照光區域有澱粉產生,碘液試驗呈藍黑色。遮光區域沒有澱粉產生,碘液試驗呈黃褐色。,47,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碘液試驗的操作過程及各步驟之目的:,48,第三節動物怎樣獲得養分,養分與能量:無論是動物或植物都必須靠養分來維持生命。(綠色植物自製養分;動物體藉由攝取食物來獲得養分。)生物維持生命所需要的養分:主要來源有醣類、蛋白質、脂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是維持生物體正常生理機能不可缺少的物質;水對生物更為重要,它能溶解物質,並運送體內物質和調節體溫。,49,消化構造的多樣化,動物消化道上,吸收養分的細胞,其細胞膜僅能讓小分子通過,因此動物所攝取的食物必須透過酵素的協助,轉變成顆粒較小的物質,才能被吸收。動物將大分子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養分,並吸收利用的過程,稱為消化作用。細胞膜對物質進出細胞的管制如下:,50,消化構造的多樣化,葡萄糖、水、CO2、O2和其他小分子物質可藉擴散作用自由通過細胞膜。澱粉、蔗糖、蛋白質和脂質等分子較大的物質不易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51,動物消化構造舉例,變形蟲等單細胞動物,直接將食物攝入細胞內進行消化。海葵和水螅等動物有囊狀的消化腔。脊椎動物的消化構造呈管狀,對外有口腔和肛門兩個開口。鳥類無牙齒咀嚼,胃特化成砂囊,幫助磨碎食物。牛、羊的胃分隔成多腔室,用以儲存食物,並能反芻。,52,人體的消化作用,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由前而後依序為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唾腺、胃腺、腸腺、肝臟、胰臟。消化腺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含有消化酵素,可促進消化管中的食物分解。,53,人體的消化作用,消化道管壁的肌肉收縮時,消化道產生蠕動,使食物在消化道中移動,並將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拌和,以利酵素的利用。肝臟分泌的膽汁不含酵素,但能乳化脂質,增加與酵素作用的面積。,54,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人體內食物的消化,55,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養分的吸收和糞便的排除:小腸是分解食物的主要部位,也是吸收養分和水分的主要場所。小腸的內壁具有眾多的小突起,稱為絨毛,可增加養分吸收面積。大腸比小腸粗短,可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最後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水和在腸道中生活的細菌混合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56,人類的消化系統示意圖,57,第三章運輸作用,第一節根、莖與運輸作用的關係第二節葉與運輸作用的關係第三節動物怎樣運輸體內的物質第四節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58,第一節根、莖與運輸作用的關係,根的外部形態構造與功能:植物的根呈分支狀,除支持固定植物體外,還能吸收土壤的水分與礦物質,並貯存部分養分,以作為生長之用。根的形態區分:鬚根系及軸根系。,59,根的形態區分,鬚根系:單子葉植物的根通常為鬚根系,此種根系與土壤的接觸面積特別大,有利於物質的吸收。軸根系:雙子葉植物的根通常為軸根系,有些植物的主根,貯存功能特別發達,往往膨大為塊狀,如甘藷、蘿蔔等。,60,莖的外部形態構造與功能,莖上會長葉子或發芽的地方叫做節,此為莖和根最大的差別。莖不但是植物的軀幹,也是物質輸道的管道。例如:有些植物的莖,膨大為塊狀,貯存功能特別發達,如馬鈴薯、蓮藕、芋頭和薑等。莖的形態區分: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61,莖的形態區分,木本植物:有些植物的莖能逐年不斷生長加粗,而成為明顯的樹幹,稱為木本植物,如榕樹、台灣欒樹等。草本植物:許多植物的莖不能逐年加粗,它們的莖多半仍保有幼年柔軟的質地,稱為草本植物,如南美蟛蜞菊、芹菜等。,62,根、莖的內部構造與功能,植物體內有許多貫穿根、莖、葉的維管束和具有支持作用的纖維。維管束是植物體內負責運送物質的輸導組織,上下排列成管狀。,63,維管束的構造,木質部:維管束中運輸水分的構造,叫做木質部,水分由根向莖、葉輸送。韌皮部:維管束中負責運輸養分的構造,叫做韌皮部。養分因各部位需求不同(如發芽、長新的根),可向上或向下運送。,64,莖的維管束排列方式,單子葉植物:莖內的維管束散生在組織中,如玉米、水稻、小麥等。雙子葉植物:莖內的維管束排列成環狀,如一年生的苜蓿、大理花、咸豐草等,和多年生的扶桑、相思樹等。,65,年輪與木材,多年生植物莖內的維管束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中間有明顯的形成層。形成層的細胞可以分裂,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所以莖會逐年加粗。莖的木質部於春夏氣候溫暖、雨量豐沛時,生長快速,細胞大而色淺;秋冬氣溫下降,雨量減少時,生長緩慢,細胞小而顏色深。這兩類細胞交錯出現,在莖的橫切面呈現深淺不同的環紋,稱為年輪。年輪可以推算樹木的年齡。,66,年輪與木材,樹木逐年生長後,木質部累積大量木質素,便形成木材。形成層以外的部分俗稱樹皮,韌皮部即包含在樹皮內。松鼠啃食樹皮,會使形成層及韌皮部受損,嚴重時截斷韌皮部的運輸通道,以玫葉部的養分無法向下運輸到根部,導致植物死亡。,67,第二節葉與運輸作用的關係,葉的構造:植物的葉多呈片狀,能吸收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表皮被覆角質層,具有防水作用。葉由葉片與葉柄構成,葉片上有如同網子的紋路,稱為葉脈。葉脈就是葉的維管束,是葉運輸物質的構造。,68,葉的構造,69,葉的構造,葉的表皮細胞間散布著許多氣孔,氣孔由成對的保衛細胞圍成,是氣體出入葉的通道。葉的葉肉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的功能。,70,葉和水分散失的關係,葉子的氣孔大多分布於下表皮,氣孔開孔大小由保衛細胞調節。白天有光時,氣孔開放,水分由氣孔蒸散。大多數植物在夜晚時,氣孔關閉,可以減少水分的散失。,71,葉和水分散失的關係,水分由植物的氣孔散失到空氣中的現象,稱為蒸散作用。蒸散作用可以調節植物的溫度。蒸散作用是植物體內水分上升的動力之一。當水分由葉蒸散後,會形成一股拉力,將木質部管內的水往上拉,於是水分便不斷的由根流到莖再到葉。,72,葉和水分散失的關係,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活動探討甲、乙兩量筒分別插入芹菜葉柄,將乙的葉片摘除,兩量筒各加紅色水至100ml,同時置於通風處60分鐘後,甲的水量減少較多,這是因為水分由葉片上的氣孔蒸散出去。,73,葉和水分散失的關係,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活動探討將葉柄連葉的芹菜插在紅色水中,因葉柄的維管束可輸送水分,因此可看到紅色由維管束上升到達葉,致使葉脈呈現紅色。將葉柄橫切,看到呈紅色的細胞,即為葉的維管束。實驗操作之前,需要先在水中切下一段葉柄,其目的在避免因空氣進入葉柄內的維管束,影響水分的運輸。,74,第三節動物怎樣運輸體內的物質,循環系統的種類:構造簡易的生物,例如草履蟲、變形蟲、水螅等生活在水中的小生物,其體內物質的運輸,僅需藉擴散和細胞質流動即可完成。構造複雜的多細胞動物,其體內物質的運輸則需要循環系統,才能即時滿足體內各處細胞的需求。,75,動物的循環系統,區分成開放式循環系統及閉鎖式循環系統。,76,人類的循環系統,人類的循環系統包含兩部分:血液循環系統:由血液、血管、心臟組成。淋巴循環系統:由淋巴、淋巴管、淋巴結組成。,77,心臟、血管與血液,心臟:人類的心臟位於胸腔內,由肌肉構成。心臟內面的空腔分為二心房二心室,上面兩室分成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兩室分成左心室和右心室。心房與心室之間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心臟的肌肉可以作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稱為心搏。心搏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主要原動力。,78,心臟的功能,心臟收縮時,壓迫心臟內的血液流入血管中;心臟舒張時,血管內的血液便流回心臟中。左心較厚實有力,它的工戶就是把血液壓送出到全身各個角落,右心的工作則只需要把血液壓送出到心臟旁邊的肺臟。心肌所需的氧氣及養分是由冠狀動脈的血液供給的,此種血管若因硬化或血栓阻塞,心肌細胞便會因缺氧與養分而死亡。,79,心臟的內部構造,80,血管的分類,動脈:由心臟輸出血液的血管,稱為動脈。動脈的管壁比較厚而且富有彈性。最粗的動脈和心室相連,然後發生分支,分支愈分愈細,布滿全身。微血管:動脈分支的末端是微血管,微血管管壁只有一層細胞的厚度,使得血液和組織間的物質可以互相交換。,81,血管的分類,靜脈:微血管所匯集的血液流入靜脈。靜脈的管壁比動脈薄,也比較缺乏彈性。小靜脈逐漸匯合成大靜脈,最後導入心房。,82,血液的成份,血液: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球組成。血漿:成分中約90%是水,其餘為養分、廢物、抗體和激素等,皆由血漿攜帶。血球:分為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三種。,83,血球的種類,紅血球:人體的紅血球無細胞核,內含有血紅素,使血液呈紅色;血紅素可以和氧結合,所以能攜帶氧氣。(紅血素易和一氧化碳結合,當吸入汽車的廢氣或瓦斯時,會因血紅素和其中所含的一氧化碳結合,以致無法攜帶氧,嚴重時,甚至窒息死亡)。,84,血球的種類,白血球:具細胞核,比紅血球大,可以作變形蟲運動,有防禦疾病的功能。當細菌侵入體內時,白血球即經微血管管壁細胞間隙進入組織,並將細菌吞噬。人體血液內的白血球數目會因細菌感染而急遽增加。,85,血球的種類,血小板:最小的一種血球,其功能和血液凝固有關。,當血液自血管中流出時,血小板破裂並使血液凝結,阻塞傷口,藉以止血。血友病是一種血液不能凝結的遺傳性疾病。,86,血液流動的觀察活動探討,以複式顯微鏡觀察魚的尾鰭,可看到血球在血管內隨血液流動,這些紅球主要為紅血球。實驗前將水溫降至5左右,以減低魚的活動而便於觀察。實驗時用溼棉花包裹魚身體,必須包到鰓蓋的部位,才能保持鰓的溼潤,以利呼吸。,87,血液流動的觀察活動探討,分辨動脈或靜脈是依血流的方向;若血液向微血管的方向流動者為動脈,將血液帶離微血管者為靜脈。血液的流速由快而慢:動脈靜脈微血管,口徑較粗的血管流速較快,口徑較細的血管流速較慢。,88,血液流動的觀察活動探討,89,探測心音和脈搏活動探討,心臟搏動時發出噗通的聲音稱為心音,每聽到一次噗通聲,即為一次心搏。心音為心室收縮和舒張時,心臟不同部位的瓣膜關閉所發出的聲音。心臟收縮時,動脈藉著彈性擴張;當心臟舒張時,動脈又恢復原狀,這種動脈所產生的搏動叫脈搏,每分鐘脈搏次數與心搏次數相同。,90,探測心音和脈搏活動探討,運動會促使心搏和脈搏加快,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養分、氧氣的運送和廢物、二氧化碳的排除。,91,第四節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人類的血液循環:體循環的路徑:左心室主動脈小動脈組織周圍的微血管小靜脈大靜脈右心房。肺循環的路徑:右心室肺動脈肺小動脈肺泡壁的微血管肺小靜脈肺靜脈左心房。,92,體循環的主要作用,供給組織細胞養分及移除組織細胞代謝後產生的廢物。【充氧血由左心室的主動脈離開心臟後,到達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微血管(肺臟除外),在此以擴散方式進行氧氣、養分、二氧化碳、廢物的物質交換,使血液轉變成減氧血,最後流回右心房】,93,肺循環的主要作用,交換氣體。【肺動脈將右心室內的減氧血,導入肺臟組織的肺泡微血管,以擴散方式完成氣體交換,血液轉變成充氧血,經肺靜脈流回到左心房】,94,人體的循環系統,95,人體的淋巴循環,淋巴循環途徑:組織液淋巴管上大靜脈右心房重新進入血液循環。組織液:血液自心臟流至動脈端的微血管後,血液中的部份血漿自微血管滲出,流入組織間,稱為組織液。淋巴:部分組織液滲入淋巴管,在淋巴管內流動,稱為淋巴。淋巴經淋巴管送回靜脈,重新進入血液循環中。,96,淋巴系統的功能,淋巴結:在人體淋巴管中常有淋巴結存在,淋巴結具有過濾淋巴的作用。當淋巴經過淋巴結時,其中所含的細菌會被淋巴結內的淋巴球吞噬。淋巴球:是白血球的一種,與抗體的製造有關,並可吞噬細菌。,97,組織液滲入淋巴管,98,第四章協調作用與感應,第一節刺激與反應第二節神經系統第三節內分泌系統第四節植物的感應,99,第一節刺激與反應,動物行為:是指動物感受到身體內、外的環境發生變化時,所產生的各種反應。動物展現的行為主要是透過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的作用,協調全身各部位的活動。例如:候鳥的遷徙和內分泌有關;反射則和神經系統有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觀察到動物的一些行為如下:,100,日常生活中的動物行為,趨性:動物對於光線、溫度、化學物質和地球引力等環境刺激,產生趨向或背離的反應,稱為趨性。例如:夜晚時昆蟲聚集於燈光下,是正趨光行為,捕蚊燈就是利用這種特性來誘殺昆蟲;白天時,蚯蚓通常會鑽入土壤深處,是負趨光行為。,101,日常生活中的動物行為,定向:狗在行走時,沿路頻頻小便,留下記號以作為回程指標。遷移:螞蟻遷移時,能分泌一種化學物質(費洛蒙),引領同伴循此共同路徑前進。通訊:蜜蜂能利用不同的舞姿與同伴通訊,表達食物的方向和距離;螞蟻輕拍對方觸角交換訊息。,102,行為形成的過程,動物的行為有些不需要學習,也比較不受環境影響,稱為本能。例如:黑面琵鷺隨季節改變而集體遷移。小狗聞到食物的香味而流下唾液。螢火蟲藉著同種之間獨特的發光方式尋找異性同伴。,103,行為形成的過程,有些行為可藉學習而改變。學習能力與大腦發達的程度有關,例如黑猩猩學習使用工具以獲得食物;幼獅在遊戲中練習打鬥與狩獵。,104,刺激與反應,刺激反應神經傳導過程:刺激受器感覺神經神經中樞運動神經動器反應。,105,受器與動器,昆蟲的觸角、複眼,以及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能夠幫助動物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稱為受器。受器接受刺激後,能將訊傳遞到神經系統,經由神經系統研判,並發出命令產生反應。發生反應的部位,叫做動器,如肌肉或腺體。,106,感覺神經與運動神經,感覺神經:指的是將訊息由受器傳導到中樞(腦或脊髓)的神經。運動神經:指的是將中樞的命令由中樞傳至動器的神經。,107,動物的感覺與受器的作用,視覺:眼睛受到光線刺激,訊息會傳送到腦引起視覺。人體的兩眼位在面部前方,具有雙眼視覺,有助於判斷物體的形狀與距離。聽覺:動物的聽覺受器大多位於耳朵,可以幫助動接收聲音刺激。蝙蝠、海豚和鯨甚至能夠發出超聲波,利用回聲定位的方式,測知物體的距離、方向。,108,動物的感覺與受器的作用,嗅覺:哺乳動物的鼻腔或昆蟲的觸角具有嗅覺受器,可以協助動物接受同類傳達的訊息或尋找食物。雄蛾可以利用觸角嗅出雌蛾分泌的費洛蒙(化學物質)氣味,而向雌蛾飛來。味覺:大多數脊椎動物的味覺器官是舌頭,昆蟲則利用腳上的味毛來辨別食物的滋味。,109,動物的感覺與受器的作用,觸覺:動物的皮膚、海膽棘中的管足和蝦的觸鬚等構造,都含有觸覺受器。人類的皮膚具有多種受器,分別接收痛、冷、熱、接觸和壓力等刺激。,110,對溫度的感覺活動探討,左手放在熱水中,右手放在冷水中,由於感覺疲勞,所以當兩手同時置入溫水中時,對水溫的感覺便不一樣,左手感覺較冷,右手感覺較熱。神經受了刺激便會發生衝動,但連續刺激某一神經時,對原來強度的刺激,就不會再產生反應,這是因為感覺疲勞而導致神經發生衝動的極限增高的關係。,111,常見的感覺疲勞,走路時,砂石進入鞋內,會感覺不舒服,但久了感覺就不那麼痛。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112,反應時間的測定活動探討,用手接尺的反應實驗中,受器為眼睛,動器為手指,控制中樞為大腦;其神經傳導途徑為:眼睛感覺神經大腦脊髓運動神經手指肌肉。由受器接受刺激,經神經中樞至動器產生反應,所經過時間稱為反應時間。,113,反應時間的測定活動探討,本實驗的結果顯示:反應快的人,反應時間較短。同一個人經過數次的學習,訊息傳遞愈順暢,反應時間會有縮短的趨勢。,114,第二節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構造:神經構造的演化身體構造較簡單的物物,例如:水螅、蝗蟲等無脊椎動物,其神經構造比較簡單,通常無腦或腦部比較不發達。構造較複雜的動物,如:蛙、狗、人等脊椎動物,神經系統較複雜,且有愈來愈集中的現象,形成發達的腦和脊髓。,115,神經構造的演化,脊椎動物大腦的腦容量與其學習行為有密切關係,構造愈複雜的動物,腦容量占其體重的比例就愈大。,116,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和神經。腦和脊髓是整個神經系統的中樞,指揮神經傳遞訊息。,117,中樞神經的構造與功能,腦:人腦可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三部分。大腦:分成左、右兩半球,且分為許多區域,分別主管運動、感覺、語言、記憶和思考等。小腦:位於大腦下方,也分為左、右兩半球,能協調全身肌肉的活動,維持身體的平衡,所以動作敏捷的動物如鳥類,其小腦特別發達。,118,中樞神經的構造與功能,腦幹:腦除了大腦與小腦外,其他部份合稱腦幹,內有許多中樞,例如控制心搏、呼吸、體溫、飲食的中樞及控制吞嚥、咳嗽、噴嚏及唾腺分泌等反射作用的中樞。腦幹若受損,易導致死亡。,119,中樞神經的構造與功能,脊髓:位於脊柱中,呈長管狀,其功能為將身體各部傳來的訊息向上傳至腦,或將來自腦的命令傳至身體各部;此外,脊髓能命令軀幹、四肢產生反射動作。,120,神經的種類,神經依發出的部位區分為腦神經和脊神經。腦神經:人體由腦發出的神經共有十二對,分布於眼、耳、舌、鼻和頭部肌肉、肩部肌肉及內臟等部位。脊神經:脊髓發出的神經有三十一對,分布於軀幹、四肢及內臟。,121,反射作用,腳踩尖物,立即縮回,並用手撫摸腳的神經傳導途徑:當腳踩到尖物時,腳皮膚上的受器便將訊息經由感覺神經傳導至脊髓。此時,脊髓也會在收到訊息後,發出命令讓運動神經傳給腳上的肌肉動器,命令其收縮,將腳收回。脊髓可再將訊息傳給大腦,使大腦引發痛的感覺,並命令用手去撫摸腳。,122,反射作用,腳踩尖物,立即縮回,其傳導途徑係由受器到脊髓,再由脊髓到動器,因不涉及大腦命令,叫做反射。腳踩尖物,立即縮回的反射傳導路徑:受器(皮膚)感覺神經脊髓運動神經動器。眨眼、打噴嚏以及唾腺分泌等,也都是反射作用,但這些反射的協調中樞是在腦幹,也同樣不是由大腦來執行命令。,123,第三節內分泌系統,激素:人體的腺體根據分泌物的運送方式可分成兩類:有管腺及無管腺。內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叫做激素。,124,人體的腺體,有管腺:腺體的分泌物是由導管運送到作用的部位,例如淚腺、汗腺和消化腺。無管腺:腺體的分泌物由血液運送到作用的部位,例如內分泌腺。,125,激素的性質,激素由血液輸送到作用的細胞,以控制和週節細胞的活動,進而協助體內環境的恆定。極少量的激素便可調節或保持身體的平衡,過多或過少都對身體不利,所以激素的量必須適中。,126,人體內分泌腺的種類,腦垂腺:位於腦的下方,分泌生長激素及多種不同的激素。甲狀腺:位於喉部氣管兩旁,分泌甲狀腺素。副甲狀腺:包埋於甲狀腺內。胰島:散布於胰臟中,會分泌胰島素和升糖素,影響血糖的恆定。腎上腺:位於腎臟的上方,可分泌包括腎上腺素等多種激素。性腺:男性的性腺是睪丸,女性則是卵巢。,127,腦垂腺,腦垂腺分泌多種不同的激素,影響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等腺體的分泌,所以被稱為內分泌系統中的總指揮。腦垂腺可分泌刺激身體生長的生長激素,促進身體(尤其是骨骼)的成長。幼年時若分泌過多,會得巨人症,分泌過少則成為侏儒。,128,甲狀腺,甲狀腺素會增加細胞代謝的速率,分泌過多時會出現流汗、緊張、體重減輕等症狀;分泌過少時,行動變遲緩、體重增加。兒童時期如果甲狀腺素分泌過少,則生長和智力的發展皆會受到影響。,129,副甲狀腺,包埋於甲狀腺內,分泌副甲狀腺素,影響血液中鈣的吸收和釋放。副甲狀腺素分泌太少,血液含鈣量過低,動物會抽搐甚至死亡。,130,胰島,胰島素使血糖進入細胞,促使細胞利用糖分,或將它轉變成肝糖而儲存。當胰島素分泌不足、升糖素分泌過多或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時,由於葡萄糖無法被細胞正常利用,因而造成血糖濃度過高,過多的糖分於是隨尿液排出,稱為糖尿病。,131,腎上腺,腎上腺分泌的激素能使身體遭受壓力時,產生包括血壓升高、增加血液中糖分和增加肌肉的血液量等反應。人或動物在發怒時,腎上腺素可促使心搏加快、腸胃運動減慢,並使肌肉的血管擴張,肌肉作有力而持久的收縮;因此會產生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應變。,132,性腺,卵巢和睪丸除了分別產生卵及精子外,還可以分泌激素,所以也是一種內分泌腺。性腺分泌的激素可使動物表現不同的性別特徵。例如女人的聲音高尖、乳房發達;男人的聲音低沉、鬍鬚濃密。透過性腺所產生的激素調節,動物才能有正常的生育功能。,133,人體內分泌腺分佈圖,134,人體內分泌腺的功能表,135,第四節植物的感應,植物的彎曲感應向性植物能接受環境中光線、水分、地球引力以及碰觸等刺激而發生感應,稱為向性。例如植物的莖有向光性、背地性;根有向溼性、向地性;捲鬚有向觸性。向性往往造成根、莖的彎曲生長,這是因為莖或根兩側生長不均衡所造成,目前科學家推測可能與兩側的生長素分布不均勻有關。,136,莖的向光性,當莖的尖端一側照光時,導致背光面生長素多而生長快,向光面生長素少而生長慢,高濃度的生長素會刺激莖的生長及延長,莖便向照光的一側彎曲。,137,根的向地性,平放的根受到地球引力的刺激後,向地面的生長素濃度比背地面的濃度高,然而高濃度的生長素卻抑制根的生長及延長,於是根就向地心方向彎曲。,138,根與莖的向性比較表,139,植物的傾性,植物較快速而明顯的感應傾性植物在接受刺激後,有時可立即或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快速明顯的感應,叫做傾性。傾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水分進出細胞,造成細胞內的支撐力量(膨壓)發生變化所致。,140,傾性的種類,觸發運動:含羞草葉片被碰觸後,立即閉合葉片,稱為觸發運動。睡眠運動:酢醬草在傍晚時,葉片常會閉合,稱為睡眠運動。氣孔閉合:白天植物行光合作用,保衛細胞會因水分進入而膨脹彎曲,使氣孔張開,讓氣體進入。,141,植物對季節變化的感應,植物感應到季節變化,而會開花、落葉、發芽,目前已知這些感應可能與一種叫做光敏素的植物色素有關。光敏素可偵測光的存在,進而影響植物的許多生理活動。例如:菊花需要在光照時間短、黑暗時間長的環境才會開花。利用人工的方法,控制每天光照與黑暗時間,就能調整開花的時間。,142,第五章生物體內的恆定性與調節,第一節呼吸作用第二節體溫的調節第三節水份的恆定第四節血糖的恆定第五節排泄作用,143,第一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定義:生物細胞用氧,將養分氧化分解,產生水和二氧化碳,並釋出能量的過程,稱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簡式:葡萄糖O2CO2H2O能量,144,植物的呼吸構造,植物沒有專行呼吸的器官,植物和外界的氣體交換,是經由葉的氣孔、莖的氣孔或皮孔及根部的表皮細胞進行。大多數陸生植物根部浸水過久,會因缺少氧氣使細胞無法進行呼吸作用,導致死亡。,145,動物的呼吸構造,水中的單細胞動物(例如:草履蟲、變形蟲)或小型動物(例如:水螅),可藉由擴散作用,直接由水中獲得氧氣,並將二氧化碳直接排至水中。多細胞動物或體型較大的動物,必須藉由特殊的呼吸器官(構造)來進行呼吸作用。呼吸器官須有溼潤的表面,且有充分的血液供應。,146,各種動物的呼吸構造,陸生動物多用肺呼吸,例如:蛙、龜、鳥類、哺乳類。水生動物則大多數用鰓呼吸,例如:魚、蝌蚪。蚯蚓可利用溼潤的皮膚呼吸。昆蟲體內具有氣管系,可藉其氣孔與外界相通,以進行氣體交換。,147,動物的呼吸作用活動探討,氯化亞鈷試紙的反應:以鼻孔向乾燥氯化亞鈷試紙呼氣,氯化亞鈷試紙由藍色變粉紅色,表示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水分。石灰水的反應:如圖裝置。,148,動物的呼吸作用活動探討,石灰水的反應:吸氣時需緊壓連接甲瓶的橡皮管,以免吸入甲瓶的石灰水,此時外界的氣體進入乙瓶,乙瓶的石灰水起氣泡但保持澄清。呼氣時需緊壓連接乙瓶的橡皮管,此時甲瓶的石灰水起氣泡且出現白色混濁,由此可知人體呼吸作用產生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碳。,149,植物的呼吸作用活動探討,實驗裝置如圖,經40分鐘後,從漏斗中倒入清水,將瓶內的氣體擠入石灰水中。結果發現甲裝置的石灰水變混濁,乙裝置的石灰水仍為澄清。,150,植物的呼吸作用活動探討,發芽種子呼吸作用旺盛,因此會釋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乾燥的種子呼吸作用較微弱,所以沒有二氧化碳的反應。,151,人體的呼吸作用,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主要在肺臟,外界的空氣可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進到肺,並在此進行氣體交換。成人的呼吸運動每分鐘約1518次。劇烈運動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於是刺激腦幹中的呼吸中樞,促使呼吸運動加快,藉以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152,人體的呼吸作用,人體胸腔擴大和縮小以完成吸氣與呼氣的動作,稱為呼吸運動。完成呼吸運動相關構造的協調如下表所示:,153,第二節體溫的調節,脊椎動物體溫恆定性的分類:鳥類和哺乳類的腦部有體溫調節中樞,且體表具有良好的保溫構造,故體溫能維持在某一較小的範圍內,這類動物稱為內溫動物或恆溫動物。魚類、兩生類和爬蟲類等由於腦部缺乏體溫調節中樞,故體溫會隨環境溫度改變而發生明顯的變化,這一類動物稱為外溫動物或變溫動物。,154,體溫的調節,植物藉蒸散作用及反射過多陽光,以維持體溫的恆定。恆溫動物主要利用皮膚進行體溫調節,其主要方法如下表所示:,155,第三節水份的恆定,植物體內水分的調節植物葉的表皮外大都具有一層光亮的角質,防止水分大量自組織中流失;氣孔大都分布於葉的下表皮,可以防止水分散失過快。(仙人掌的葉退化成針狀,減少水分的散失),156,植物體內水分的調節,植物從根部吸收水分,輸送到莖和葉,除供利用外,大部分都從氣孔蒸散。夜晚時,多數植物的氣孔關閉,以減少蒸散作用。當根部吸水過多或空氣潮溼,水由氣孔散失的速率太慢時,體內過多的水分會由葉脈末端(葉緣或葉尖)處出,以維持體內水分的恆定。,157,動物體內水分的調節,動物體表的鱗片和皮膚等,可以防止水分散失。人的皮膚具有防止水分流失的功能,因此皮膚嚴重燒傷的人,會因為這層防水構造受到傷害,造成體內水分大量流失。蛙的皮膚不能防止水分散失,所以只能生活在潮溼的地方。,158,動物體內水分的調節,當體內水分缺乏時,腦幹偵測出身體內水量的改變,於是產生口渴的感覺,而且腎臟排出的尿量減少。當攝取的水分遠超過身體所需時,口渴的感覺消失,進入體內的水分造成血液量的增加,因而使腎臟排出的尿量變多,以維持體內水分的恆定。,159,第四節血糖的恆定,血糖恆定的調節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稱為血糖。小腸絨毛所吸收的葡萄糖,以及肝臟貯存的肝糖轉變成葡萄糖,釋放到血液中,為人體內血糖的主要來源。,160,人體血糖恆定的調節,進食後,血糖濃度上升,胰島素的分泌增加。在胰島素的作用下,葡萄糖進入細胞內供其利用,或進入肝臟、肌肉等細胞中合成肝糖,以利貯存,所以血糖的濃度就能維持恆定。當人體血糖濃度降至太低時,胰島素的分泌便受到抑制。,161,人體血糖恆定的調節,低血糖的血液經腦部後,身體會感到飢餓、手抖、心跳加快,並引起食慾以補充降低的血糖。過低的血糖,會促進升糖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促使肝臟內貯存的肝糖轉變成葡萄糖,並釋放到血液中,使血糖上升,恢復恆定。,162,血糖恆定的重要性,當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影響血糖的恆定。由於葡萄糖無法被細胞正常利用,因而造成血糖濃度過高,是為糖尿病。若身體的細胞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便會造成眼睛、腎臟、神經和血管等器管的病變。,163,血糖恆定的重要性,人體的血糖濃度,需維持在某一特定範圍內,血糖量過高或過低,對人體都不利。血糖過少時,會發生昏迷,甚至死亡。,164,第五節排泄作用,氨的排泄:生物體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作用,稱為排泄作用。動物體的蛋白質氧化分解時,會產生氨,氨對細胞有毒,須迅速排除。,165,動物體的排泄方式,單細胞動物以及水螅可以將氨直接排到生活環境的水中。昆蟲和鳥類可將氨轉變成毒性甚小的尿酸,然後混在糞便中排出體外。人類的肝臟可將氨轉變成毒性較低的尿素,再由血液將之帶到腎臟排除。,166,人體的排泄器官,泌尿器官的排泄作用: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合稱為泌尿系統。,167,人體的排泄器官,腎臟過濾血液,其中有用的物會被再吸收回到血液中,其餘則形成溶有鹽類和尿素等物質的尿液。尿液經過輸尿管滴入膀胱儲存,累積一定的量會引起尿意,將尿液經由尿道排出體外。人體的尿素在肝臟中形成,尿液則在腎臟中形成。,168,人體的排泄器官,肺與皮膚的排泄作用:肺可排出水和CO2,所以肺是呼吸器官也是排泄器官。皮膚排汗,與體溫調節有關,也具有排泄代謝廢物的功能。,169,第六章生殖,第一節細胞分裂與染色體第二節無性生殖第三節植物的有性生殖第四節動物的有性生殖,170,第一節細胞分裂與染色體,染色體染色體分布於細胞內,含有遺傳物質DNA,可以控制生物遺傳特徵的表現。同一種生物,其個體細胞內具有相同數目的染色體。例如人體具有23對染色體,豌豆具有14具染色體。,171,性染色體簡介,體細胞內相同形式的染色體都有二條,稱為同源染色體,其中一條源自精子,另一條源自卵子。體細胞中相同形式的兩條染色體,稱為雙套染色體(2N)。而精子或卵子的細胞內只有每一對同源染色體中的一條,稱為單套染色體(N)。例如雌果繩的體細胞內有4對染色體,而其卵子有4條不成對的染色體。,172,細胞週期,細胞通常是生長與分裂交替進行,周而復始,稱之為細胞週期。,173,細胞週期,在細胞週期中,細胞生長期占大部分時間,主要用來進行細胞的生長以及合成新的遺傳物質。在細胞週期中,細胞分裂期相對地較短,生物經由細胞分裂增加其生物個數的數目或修補其耗損的細胞。,174,細胞分裂的方式,細胞分裂:細胞長到一定大小時會進行分裂,產生兩個子細胞。,175,細胞分裂,在細胞生長期中,每一條染色體會先複製成兩條,而後於分裂期時漸漸分離,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細胞分裂時,細胞內的染色體會聚縮成較粗短而易於觀察)在細胞分裂後所產生的兩個子細胞,各含有與原來細胞相同數目的染色體。,176,細胞分裂的方式,減數分裂:生物的生殖器官(如卵巢、睪丸)產生精細胞或卵細胞時,會經由減數分裂,使染色體數目減半。,177,減數分裂,減數分裂前,首先染色體會先複製一次,細胞第一次分裂時成對的同源染色體會相互分離。接著,細胞第二次分裂時,複製的染色體才互相分離。減數分裂過程,染色體複製一次,並經過兩次分裂產生四個子細胞,因此其所含的染色體套數(N)僅為一般體細胞(2N)的一半。例如人類的卵和精子各有23條染色體,一旦雌雄配子結合後,細胞又恢復23對染色體。,178,細胞分裂與減數分裂的比較表,179,第二節無性生殖,生殖生殖是指生物產生新個體的生命現象。生殖對生物具雙重意義,一為新個體的產生;一為種的延續。生物的生殖方式大致可歸納成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兩大類。,180,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區別,無性生殖:利用身體細胞產生子代,無需配子(精子或卵)的參與,產生的後代具有與親代完全相同的遺傳特徵。有性生殖:需要配子結合成受精卵,再發育成一個新個體,產生的後代其遺傳特徵會和親代有所差異。,181,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比較表,182,無性生殖的種類,分裂生殖:由一個親代分裂為兩個大小相近的子代,而使個體數增加,如變形蟲、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出芽生殖:酵母菌或水螅由母體產生芽體,芽體成長後與母體分離成獨立的新個體,稱為出芽生殖。,183,無性生殖的種類,斷裂生殖:顫藻、渦蟲和海葵等生物個體會斷裂成許多片段,再由這些片段發育成許多小個體。孢子繁殖:麵包黴、香菇或青黴菌等生物能產生大量的孢子,孢子散播到適當的環境中即能萌發成新個體。,184,無性生殖的種類,營養繁殖:利用植物的根、莖及葉等營養器官來進行繁殖的方式,稱為營養繁殖。例如:甘藷的塊根、馬鈴薯的塊莖、落地生根的葉、草莓的匍匐莖。,185,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活動探討,馬鈴薯由塊莖上的芽眼長出芽與根,芽眼為塊莖上的節。甘藷的塊根上沒有節,根和芽生長的位置不固定。落地生根可由葉緣缺刻處先長出根再長出幼葉;石蓮的新芽與根由葉的基部長出。,186,植物的營養器官繁殖活動探討,洋蒽、蒜頭或紅蒽頭均可由鱗莖頂端長出新芽;萬年青可由莖上的節長出新芽及根。營養繁殖的特性:農民和從事園藝的人,常利用營養繁殖來保留農作物或花卉的優良品種,如甘蔗、鳳梨、無子葡萄及水仙花可利用莖來繁殖。,187,植物的營養繁殖,188,第三節植物的有性生殖,開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花的構造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一朵典型的花具有雄蕊、雌蕊、花瓣和萼片四個部份,下面有膨大的花托托住。雄蕊頂端的花藥內有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內含有精細胞;雌蕊基部膨大為子房,子房內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189,開花植物的受精,雄蕊的花粉粒經風、昆蟲、鳥以及人工的幫忙,傳到雌蕊的柱頭上,稱為受粉。之後花粉粒會萌發產生一條花粉管,將精細胞送入胚珠中和卵受精。受精以後,胚珠會發育為種子,子房發育為果實。種子經播種後,會萌芽長成新個體,完成植物的有性生殖。,190,花的觀察活動探討,花瓣包被在雌蕊和雄蕊的外面,除了有保護作用外,通常花瓣所具有的鮮豔顏色以及香味,還可引誘昆蟲前來採蜜,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鞍山市中储粮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山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湘潭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机电维修岗
- 中国广电深圳市2025秋招计算机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张家口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设备技术岗
- 国家能源太原市2025秋招机械工程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自贡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中国联通眉山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国家能源大连市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南京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银行理财推广营销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技术质量与安全管理》
- 历史课程中的跨学科教学与学科整合
- 技能培训资料:高压电动机线圈更换注意事项
- 移情训练法移情训练法
- 《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2019版35kV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铁塔型录
- 展厅施工方案表
- 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
- 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脱销氨水系统升级改造环境影响报告
- 临终关怀与安宁疗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