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习题09.docx_第1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习题09.docx_第2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习题09.docx_第3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习题09.docx_第4页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习题09.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学期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9 第I卷 (共39分)一、基础知识题:(共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央浼( mi ) 睇眄 (min ) 岑寂 (cn ) 尺牍(d)B、捧袂( mi ) 泠然 (lng ) 鳟鱼(zn) 潦水(lo )C、帝阍 (hn ) 锱铢 ( z ) 逋慢 (p ) 门槛(kn)D、埋(mn)怨 祚薄 ( zu ) 窈窕 (yo ) 赍发 (j)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果品酒馔 唉声叹气 锱铢必较 促狭鬼B刺配充军 垂头丧气 皇天后土 捉迷藏C陈词烂调 高朋满坐 碎琼乱玉 湿淋淋D隐隐约约 桑榆非晚 气息奄奄 乱糟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油画不是一蹴而至的,而是要一笔一笔画出来,就好像雕刻一样,要精雕细刻,才能完成。 B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都被形容为一场惨烈的保卫战,千军万马争夺一个职位的情况 也已经是数见不鲜。今年,中央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实践工作。 C有专家称中国的一些电视人不擅长把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做得生动有趣,往往把本来生动的内容做得索然无味。D “大衣哥”朱之文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荡气回肠,42岁 “大衣哥”朱之文红了,各电视台的争抢成了一场比速度的战役。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B、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C、对于我们来说,“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帮助你对这片陌生的领地有所了解。D、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京津两地居民上午11时前交寄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搭乘京津城际列车,当天下午6时前就能送到收件人手上。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的分野。B古代官职升降有一定的说法,“拜”多用于升高官,“除”有贬官之意,“左迁”则有升职之意。C、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回归田园之初激动而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D古人用“朔”“晦”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的“晦”就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A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优美散文。其山水诗对后世影响极大。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以诗文齐名,称为“初唐四杰”。其诗作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名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滕王阁序被认为是“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D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二、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7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8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9“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朝菌不知晦朔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B穷发之北 发:毛,文中指草木。C绝云气,负青天 绝:阻挡D: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且焉置土石D夫列子御风而行 吾尝终日而思矣12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知其然也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菌,朝生暮死之菌;蟪蛄,即寒蝉;此二者是“小年”之物。而冥灵、大椿都是长寿之木。B彭祖不过活了八百岁,他的寿命与冥灵、大椿比起来不也很短吗?而世间众人每每与他相比,不也太可悲吗?C文段中 “汤之问棘”一段话看似与课文中第一段的内容重复,其实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并与文章开头部分形成呼应和应证。D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给人一种既夸张又鲜明的印象,目的是论证“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一观点。 第卷(111分)四、 (17分)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陈情表 15、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3分)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1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上正确的文句(8分) (1) ,秋水共长天一色。(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 ,形影相吊。(3) ,知来者之可追。(4) ,烟光凝而暮山紫。(5) ,临清流而赋诗。(6) ,鸟倦飞而知还。(7)山原旷其盈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18分)良心的安抚 困难时期,粮食成了全社会的中心,天下事,再大也大不过粮食去。“民以食为天”的平淡警句,在那个时候,彻头彻尾地被我们所理解,牢牢地记在心上。 在普通的家庭里,一天要吃几两粮食,一顿又该怎样分配,成了大家要反复掐算计较的事情,决不可以有半点疏忽。 就是在粮食如此困难的时候,有一天,我的奶奶突然意外地扛回了一袋粮食,是捡来的。天上掉馅饼!足足三十斤重的白面。我们全家都愣了,呆呆地望着那袋粮食,不是大喜,而是惶恐。是谁丢的粮食? 奶奶说,也许是从自行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毛驴车上掉下来的,也许是大卡车奶奶伸出冻红的手,说我守着这袋粮食,在路边等了两个小时。我们心情复杂地望着这袋粮食,谁也不知道怎么办。奶奶说,要不,咱就跟这个人买点粮食,只买一碗,只一碗!我们都不明其意。奶奶拿起碗,从口袋里舀出一碗,又将口袋扎紧,拿出十块钱来,将粮食又扛了出去。全家人如释重负。奶奶拿着钱,背着粮食,又到路边上去等候了。直到傍晚,夜幕降临,奶奶又将口袋背了回来。没有人认领这袋粮食。 第二天,我们又从口袋里“买”了一碗粮食,奶奶又拿出十块钱整整三个月,我们全家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将一口袋粮食“买”光了。小柜上放下了一百多块不知该给谁的钱。在那个冬天,奶奶的心情一直很不安,像做了天大的错事。空空的粮袋,成了她最大的心病。她甚至神经质地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空粮袋子,三番五次地站在路边,等候那个丢粮的人。 岁月如梭,奶奶的不安,似乎一直都没有化解。后来的年份里,奶奶总要拿出家里的吃食送给邻居。甚至无故地塞给小孩子们钱,为他们买糖果。有一天,奶奶将父亲给她的工资一分不剩地全丢了。奶奶回来不是丧气,而是有些兴高采烈。她不断唠叨着,这就对了,这就对了,就算是还上了。原来,她还是想着那袋粮食。两件事情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奶奶却像是做了某种道义上的补偿。奶奶的这种“交换”虽然可笑,甚至近于迂腐,但我们却能理解她的心情。 在奶奶的晚年岁月里,她因那一袋粮食,而做了许多的善事,很投入地去帮助别人。她常常帮得生硬过火,令人不解。但在奶奶的这些善举里,她的眉眼渐渐地舒展了,脸上渐渐地多了笑容。在她临去世的那年,她终于开心地说:奶奶到底还上了那袋粮食,一定是还上了,你们说呢?我们随声附和,使劲说,还上了,还上了! 奶奶是用了多少代价去偿还那袋粮食,我们说不清,奶奶心里自然有她自己的计算,也许是十倍,也许还不止十倍。从她津津乐道的言语中,我们觉得她是还上了!是多少倍地还 上了! 这件事,让我记了许多年,印象之深,永不可磨灭。尽管奶奶的做法近于可笑和迂腐,尽管她的举动是那么不可思议,但左右思量,却又觉得十分对称。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 的。后来我发现,凡是世上的好人,忠厚的人,都会有这般的迂腐。仿佛冥冥之中,与上帝早已签好的一张契约。守规矩,讲良心的人,都会遵守着这张冥冥中的契约。世上有些事,我们大概永远也找不到债主,永远也不知道那个我们该去感恩报德的人是谁。甚至两下里,谁都不被对方所知晓。但我们却躲不过良心的自审。对于善良的人,活一生,莫过于良心上的安逸了。它是一种温暖,一种可靠,一种约定,人生是万万不能失去的。人自然需要许许多多物质上的东西,但往往更离不开良心上的安抚。 奶奶在还清了“债务”之后,每晚睡得特别踏实,夜夜香甜。记得有一句话: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无论窗外有什么样的响动,我们都可以安然入眠。18“人世间就是这样,良心是需要安抚的。”“良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9文章把仁慈守信、感恩图报的奶奶作为中心人物来表现,为什么还要写到家庭其他人的“愣了”“惶恐”“惶恐不安”“尽情复杂”以及“如释重负”? (4分) 20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奶奶付出了哪些代价?请分条表述。(4分) 21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我们怎样完好安抚自己的良心?请结合实例谈一谈你的认识。不少于60字。(6分) 七、语言运用题(8分)2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边城分别刻画了林冲和翠翠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句话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要求对形象的理解正确,表达简明通顺,每句不超过25字。(每句2分,共4分) (1)林冲是一位_ (2)翠翠是一位_23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4分)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定义: 八、作文(60分)24、 作文: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转身”有下列意思:转动身体,改变方向;借指时间极短。转身,本是一具体动作行为,但蕴含其中的或许是处事方式的转变,或许是人生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事物发展情态的转变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说“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歌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就变成毛衣”关于“转身”,你有那些感触和思考?请以“转身”为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 答案 1.C(逋b)2C。(陈词滥调、高朋满座)3. A A表述的对象是绘画,从适用的对象角度看,应用“一挥而就”合适。4.C.。 A项“阐明了张扬”动宾搭配不当。B、“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D、主谓搭配不当,在“交寄”后加“的”,使主语变成“中国邮政文件类快递件” 5. B.“除”有授予官职之意,“左迁”有降低官职之意6、B( “靖节先生”不是陶渊明自号,“靖节”是其死后友人给予他的“私谥”)7.B(建筑的文法与文章的文法一样,都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有多样性的表现)8.C(“一面横额、一副对子”是指真正的文章的文字,而非比喻性的建筑的“文章”)9.D(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历史性”和“时代性”)10. C绝:横穿,穿越 11.D.两个“而”均表修饰。12.C宾语前置句 13.D手法错,论证的观点错。14.(1)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关键词:有事。关键句:壮语后置)(2)(我)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离开了我(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关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